雖然四月就下了詔,但是,直到傅介子歸京,範明友與傅介子才於七月正式受封列侯。
與策封諸侯王不同,列侯受封時並不需要受茅土,因此,並沒有太繁瑣的禮儀,不過是大鴻臚奏策,再受封而已。
都是例行文章。
對於大鴻臚等人來說,既然範明友與傅介子同詔封侯,那麽,傅介子一日未還京,範明友與傅介子的受封就不會進行。
大鴻臚忙著的是新任丞相的封侯事。
——漢製,以列侯為丞相、相國,故又稱君侯。
——高皇帝撥亂誅暴,庶事草創,及其行賞而授位也,爵以功為先後,宮用能為次序。後嗣共己遵業,舊臣繼踵居位。
——直至孝武皇帝,元功宿將略盡。會上亦興文學,進拔幽隱,公孫弘自海瀕而登宰相,於是寵以列侯之爵。自是之後,宰相畢侯矣。
田千秋薨後,禦史大夫王為丞相,自然也是要封侯的。
元鳳四年,四月乙醜(注1),王以丞相封宜春侯。同日,大司農楊敞為禦史大夫。
之後,又是一係列的官員變動。
先是河內太守,平原人趙彭祖遷為大司農。
到了五月,丁醜,孝文廟正殿火。天子及群臣皆素服,又發中二千石將五校作治,六日而成。隨後,查明此事乃因廟郎夜飲而致,太常及廟令丞、郎、吏,皆被劾大不敬。不過,也是因為此次的災異,六月,赦天下,太常諸人得以免死。最後,太常轑陽侯德免為庶人。代其為太常的是蒲侯蘇昌。
——蘇昌與江德一樣,都是,征和二年冬,因捕反者故城父令公孫勇之功而封侯的。此番又先後為太常,倒也真的是極有緣份了。
隨後,還有京兆尹的變動等等……
可以說,元鳳四年的夏天,長安很熱鬧,也很平淡無奇,直到傅介子還京,長安才再次熱鬧起來。
傅介子還京當日所受的詔書也很有意思。
天子詔曰:“樓蘭王安歸嚐為匈奴間,候遮漢使者,發兵殺略衛司馬安樂、光祿大夫忠、期門郎遂成等三輩,及安息、大宛使,盜取節印、獻物,甚逆天理。平樂監傅介子持節使誅斬樓蘭王安歸首,縣之北闕,以直報怨,不煩師從。其封介子為義陽侯,食邑七百戶。士刺王者皆補侍郎。”
這份詔書羅列樓蘭的罪行,與之前的那份詔書相比,顯然意義更深刻一些。
——師出有名!
大漢天下,還是有不少人講究這個的。
——不義之戰是有害國運的!
元鳳四年,七月乙巳,範明友以擊烏桓,獲王,虜首六千二百之功封平陵侯,傅介子以平樂監使誅樓蘭王,斬首之功封義陽侯。
至此,所有事情都告一段落了。
範明友專心地做自己的度遼將軍、衛尉。倒是傅介子,待了沒幾日,便上書,請往西域。
霍光沒有同意。
——以傅介子如今的身份地位,一般的官職是安置不了他的,但是,像大鴻臚、典屬國之類的官職,又都是有人的,眼看著一時半會也空不下來,因此,傅介子不樂意留在長安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
——西域不行!
——如今,傅介子之名在西域真的是有小兒止啼的功效!
——而且,一直以來,漢對西域都沒有正式地進行管理,現在,借著傅介子的聲勢,固然是可以多做許多事,但是,那樣……西域還是漢的西域嗎?
——對傅介子本人來說,西域……恐怕也更自在一些……
——太自在了……人就會失去敬畏之心……
因此,霍光沒有同意,甚至因為傅介子的請求,而懷疑其心存妄念……霍光自然是不喜的,也就更不可能孝慮用他了。
不過,傅介子也是大氣豁達心性,見為官無望,便幹脆去了義陽。那是南陽郡平氏縣下的一個鄉上,卻是他的封邑。在那裏,他度過人生最長的一段時間,直到暮年,因為唯一的兒子身犯重罪,肯定無法嗣侯,他才帶家人迴到了北地的故裏。(注2)
——元康元年,傅介子薨,子敞有罪,不得代,國除……
……
對劉病已來說,孝文廟正殿如此,傅介子的遭遇如何,他都不關心,也沒有辦法關心,他能關心的隻是自己究竟將如何。
幸好,這一次,哪怕有流言議論孝文廟的火災乃天降戒,影影綽綽地提及“夏成周宣榭火”,也沒有再出變故。
——榭者,所以臧樂器,宣其名也。
——此事發生在宣公十六年,但是,董仲舒以為,此事乃是因為十五年王劄子殺召伯、毛伯,天子不能誅而起。天戒若曰,不能行政令,何以禮樂為而臧之?
——《左氏經》曰:“成周宣榭火,人火也。人火曰火,天火曰災。”榭者,講武之坐星。
不過,這種議論太過高深,明白的人不敢說,糊塗的人不會說,到底沒有流傳開來。
到七月末,劉病已終於被張賀喚到掖庭正堂,一份封以“宗正之章”的簡冊被正式交予了他。
接過簡冊,劉病已心中欣喜萬分,因為堂上隻有他與張賀兩人,他便當堂拆了封檢,一看之下,卻是又驚又喜……
——當真是喜出望外!
張賀之前已經知道此事,倒是沒有什麽,隻是笑吟吟地看著劉病已,隻覺得他的神色十分有意思。
“……大人……”半晌,劉病已迴過神,竟是立刻稽首相謝,卻是把張賀嚇了一跳。
“曾孫!禮重矣!”張賀離席扶起劉病已,卻發現少年淚流滿麵。
“曾孫……”張賀一怔。
“病已謝大人多年傾力照拂。”劉病已認真地說著,說完便再次跪下,端端正地稽首叩拜,張賀一時反應不及,隻能看著他叩了首,隨後才反應過來,見他還要叩首,連忙再次扶他的起身。
“曾孫此謝,仆受矣……”張賀輕笑,說著又指了指他擱下的宗正文書,“若為此,仆卻不敢受也。”
劉病已也沒有辯,而是恭恭敬敬地道:“非大人,病已無此日。”
——若不是張賀的照拂,他能不能活到今日都是個問題。
劉病已對張賀是真的感激不盡。
張賀心中卻是苦笑不已,有心說些什麽,卻又知道,有些事情,現在,是不能說的,因此,他隻能沉默了。不過,他也是堅決不肯再受劉病已的禮,態度強硬地將他按到了一旁的漆秤上。
張賀年歲不小,劉病已不敢與他爭,隻能順著他的手勁坐下。張賀也沒有再迴上席,而是,在劉病已身邊的方秤上坐下,雙手一直握著劉病已的手,殷殷叮嚀。
“既是出宮為戶,汝即為一家之主,卻不可縱性妄為……吾已讓內子選奴婢,待書戶時一並入汝籍……汝所獲之賜,我皆為君置以田園,亦待書戶之時……”
張賀身在宮禁,行動不得自由,因此,劉病已出宮時,他未必還能一同處理相應的事務,便趁著今日,一應交待給了劉病已。
劉病已越聽,心中越是不能自已。
——這般恩德……他如何能報?
……
——何時能報……
一切事務都交待清楚,張賀看著麵前的少年,心中也是萬分不舍。
望著劉病已同樣滿是不舍的眼睛,張賀心中一緊,竟是不敢再看那雙眼了。
他歎了一口氣,垂下眼,慢慢地言道:“……曾孫……君能至今日……賀不過略進援手……君當謝者……甚多……所作皆遠勝賀所作……”
劉病已垂下眼。
——是的……張賀不過得在他入掖庭之後,對他善加照料……他能活下來……想必是……早有人援手……
——隻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縱然知道有更多的人做得比張賀更多……但是,這十年的相處……卻是任何人的恩德也無法取代的……
“大人……病已必以德報德!”劉病已握緊了張賀的手,鄭重承諾。
張賀愕然失笑,隨即拍了拍劉病已的手背,愉悅地迴答:“好!我一定等曾孫報德!一定見曾孫報德!”
原本一臉沉重之色的劉病已,聽到張賀這般近於縱容的迴答,也不由赧然,低下頭,笑了笑。
——以他今日的身份,能以何德報德啊!
……
漢律,恆以八月令鄉部嗇夫、吏、令史相襍案戶籍,副臧其廷。有移徙者,輒移戶及年籍爵細徙所,並封。
八月是書戶之時,哪怕是分戶、搬家,想有新的戶籍,也必須等到八月。
八月,劉病已在尚冠裏所屬的嗇夫處寫下的自己的姓、名、年、爵、裏,並詳細地報上自己的家貲,正式在尚冠裏安了家。
“竟是關內侯!”跟著劉病已身後,等著登記的男子哂言,“劉氏……郎君是宗室?”
劉病已不由轉頭看了男子一眼,卻見男子雖然笑著,但是,眼中卻分明帶著一絲不以為然。他笑了笑,沒有答話。正好嗇夫已經登記好了,他便往旁邊讓了一步,隨即轉身離開。
注1:王的封侯時間《漢書?外戚恩澤侯表》的記為二月乙醜,可是二月的乙醜日是二月十一,而田千秋是甲戌日,也就是二月二十薨的,田千秋並未上辭相位的記錄,因此,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因此,易楚在此將王封侯的時間放在四月乙醜日。另外,《漢書?百官公卿表》將田千秋的薨日記為“正月甲戌”,可是,元鳳四年的正月初一是丙戌日,正月之中根本沒有甲戌日。易楚猜測,作表之人可能是因此搞錯了月份……
注2:傅介子封侯的經曆毫無記錄,也無其益封的記錄,易楚猜測,他應該是沒有繼續為官。,否則,作為列侯,他不應該沒有參與昭帝死後的事情。
ps:猜猜搭訕的是誰吧!(未完待續。)
與策封諸侯王不同,列侯受封時並不需要受茅土,因此,並沒有太繁瑣的禮儀,不過是大鴻臚奏策,再受封而已。
都是例行文章。
對於大鴻臚等人來說,既然範明友與傅介子同詔封侯,那麽,傅介子一日未還京,範明友與傅介子的受封就不會進行。
大鴻臚忙著的是新任丞相的封侯事。
——漢製,以列侯為丞相、相國,故又稱君侯。
——高皇帝撥亂誅暴,庶事草創,及其行賞而授位也,爵以功為先後,宮用能為次序。後嗣共己遵業,舊臣繼踵居位。
——直至孝武皇帝,元功宿將略盡。會上亦興文學,進拔幽隱,公孫弘自海瀕而登宰相,於是寵以列侯之爵。自是之後,宰相畢侯矣。
田千秋薨後,禦史大夫王為丞相,自然也是要封侯的。
元鳳四年,四月乙醜(注1),王以丞相封宜春侯。同日,大司農楊敞為禦史大夫。
之後,又是一係列的官員變動。
先是河內太守,平原人趙彭祖遷為大司農。
到了五月,丁醜,孝文廟正殿火。天子及群臣皆素服,又發中二千石將五校作治,六日而成。隨後,查明此事乃因廟郎夜飲而致,太常及廟令丞、郎、吏,皆被劾大不敬。不過,也是因為此次的災異,六月,赦天下,太常諸人得以免死。最後,太常轑陽侯德免為庶人。代其為太常的是蒲侯蘇昌。
——蘇昌與江德一樣,都是,征和二年冬,因捕反者故城父令公孫勇之功而封侯的。此番又先後為太常,倒也真的是極有緣份了。
隨後,還有京兆尹的變動等等……
可以說,元鳳四年的夏天,長安很熱鬧,也很平淡無奇,直到傅介子還京,長安才再次熱鬧起來。
傅介子還京當日所受的詔書也很有意思。
天子詔曰:“樓蘭王安歸嚐為匈奴間,候遮漢使者,發兵殺略衛司馬安樂、光祿大夫忠、期門郎遂成等三輩,及安息、大宛使,盜取節印、獻物,甚逆天理。平樂監傅介子持節使誅斬樓蘭王安歸首,縣之北闕,以直報怨,不煩師從。其封介子為義陽侯,食邑七百戶。士刺王者皆補侍郎。”
這份詔書羅列樓蘭的罪行,與之前的那份詔書相比,顯然意義更深刻一些。
——師出有名!
大漢天下,還是有不少人講究這個的。
——不義之戰是有害國運的!
元鳳四年,七月乙巳,範明友以擊烏桓,獲王,虜首六千二百之功封平陵侯,傅介子以平樂監使誅樓蘭王,斬首之功封義陽侯。
至此,所有事情都告一段落了。
範明友專心地做自己的度遼將軍、衛尉。倒是傅介子,待了沒幾日,便上書,請往西域。
霍光沒有同意。
——以傅介子如今的身份地位,一般的官職是安置不了他的,但是,像大鴻臚、典屬國之類的官職,又都是有人的,眼看著一時半會也空不下來,因此,傅介子不樂意留在長安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
——西域不行!
——如今,傅介子之名在西域真的是有小兒止啼的功效!
——而且,一直以來,漢對西域都沒有正式地進行管理,現在,借著傅介子的聲勢,固然是可以多做許多事,但是,那樣……西域還是漢的西域嗎?
——對傅介子本人來說,西域……恐怕也更自在一些……
——太自在了……人就會失去敬畏之心……
因此,霍光沒有同意,甚至因為傅介子的請求,而懷疑其心存妄念……霍光自然是不喜的,也就更不可能孝慮用他了。
不過,傅介子也是大氣豁達心性,見為官無望,便幹脆去了義陽。那是南陽郡平氏縣下的一個鄉上,卻是他的封邑。在那裏,他度過人生最長的一段時間,直到暮年,因為唯一的兒子身犯重罪,肯定無法嗣侯,他才帶家人迴到了北地的故裏。(注2)
——元康元年,傅介子薨,子敞有罪,不得代,國除……
……
對劉病已來說,孝文廟正殿如此,傅介子的遭遇如何,他都不關心,也沒有辦法關心,他能關心的隻是自己究竟將如何。
幸好,這一次,哪怕有流言議論孝文廟的火災乃天降戒,影影綽綽地提及“夏成周宣榭火”,也沒有再出變故。
——榭者,所以臧樂器,宣其名也。
——此事發生在宣公十六年,但是,董仲舒以為,此事乃是因為十五年王劄子殺召伯、毛伯,天子不能誅而起。天戒若曰,不能行政令,何以禮樂為而臧之?
——《左氏經》曰:“成周宣榭火,人火也。人火曰火,天火曰災。”榭者,講武之坐星。
不過,這種議論太過高深,明白的人不敢說,糊塗的人不會說,到底沒有流傳開來。
到七月末,劉病已終於被張賀喚到掖庭正堂,一份封以“宗正之章”的簡冊被正式交予了他。
接過簡冊,劉病已心中欣喜萬分,因為堂上隻有他與張賀兩人,他便當堂拆了封檢,一看之下,卻是又驚又喜……
——當真是喜出望外!
張賀之前已經知道此事,倒是沒有什麽,隻是笑吟吟地看著劉病已,隻覺得他的神色十分有意思。
“……大人……”半晌,劉病已迴過神,竟是立刻稽首相謝,卻是把張賀嚇了一跳。
“曾孫!禮重矣!”張賀離席扶起劉病已,卻發現少年淚流滿麵。
“曾孫……”張賀一怔。
“病已謝大人多年傾力照拂。”劉病已認真地說著,說完便再次跪下,端端正地稽首叩拜,張賀一時反應不及,隻能看著他叩了首,隨後才反應過來,見他還要叩首,連忙再次扶他的起身。
“曾孫此謝,仆受矣……”張賀輕笑,說著又指了指他擱下的宗正文書,“若為此,仆卻不敢受也。”
劉病已也沒有辯,而是恭恭敬敬地道:“非大人,病已無此日。”
——若不是張賀的照拂,他能不能活到今日都是個問題。
劉病已對張賀是真的感激不盡。
張賀心中卻是苦笑不已,有心說些什麽,卻又知道,有些事情,現在,是不能說的,因此,他隻能沉默了。不過,他也是堅決不肯再受劉病已的禮,態度強硬地將他按到了一旁的漆秤上。
張賀年歲不小,劉病已不敢與他爭,隻能順著他的手勁坐下。張賀也沒有再迴上席,而是,在劉病已身邊的方秤上坐下,雙手一直握著劉病已的手,殷殷叮嚀。
“既是出宮為戶,汝即為一家之主,卻不可縱性妄為……吾已讓內子選奴婢,待書戶時一並入汝籍……汝所獲之賜,我皆為君置以田園,亦待書戶之時……”
張賀身在宮禁,行動不得自由,因此,劉病已出宮時,他未必還能一同處理相應的事務,便趁著今日,一應交待給了劉病已。
劉病已越聽,心中越是不能自已。
——這般恩德……他如何能報?
……
——何時能報……
一切事務都交待清楚,張賀看著麵前的少年,心中也是萬分不舍。
望著劉病已同樣滿是不舍的眼睛,張賀心中一緊,竟是不敢再看那雙眼了。
他歎了一口氣,垂下眼,慢慢地言道:“……曾孫……君能至今日……賀不過略進援手……君當謝者……甚多……所作皆遠勝賀所作……”
劉病已垂下眼。
——是的……張賀不過得在他入掖庭之後,對他善加照料……他能活下來……想必是……早有人援手……
——隻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縱然知道有更多的人做得比張賀更多……但是,這十年的相處……卻是任何人的恩德也無法取代的……
“大人……病已必以德報德!”劉病已握緊了張賀的手,鄭重承諾。
張賀愕然失笑,隨即拍了拍劉病已的手背,愉悅地迴答:“好!我一定等曾孫報德!一定見曾孫報德!”
原本一臉沉重之色的劉病已,聽到張賀這般近於縱容的迴答,也不由赧然,低下頭,笑了笑。
——以他今日的身份,能以何德報德啊!
……
漢律,恆以八月令鄉部嗇夫、吏、令史相襍案戶籍,副臧其廷。有移徙者,輒移戶及年籍爵細徙所,並封。
八月是書戶之時,哪怕是分戶、搬家,想有新的戶籍,也必須等到八月。
八月,劉病已在尚冠裏所屬的嗇夫處寫下的自己的姓、名、年、爵、裏,並詳細地報上自己的家貲,正式在尚冠裏安了家。
“竟是關內侯!”跟著劉病已身後,等著登記的男子哂言,“劉氏……郎君是宗室?”
劉病已不由轉頭看了男子一眼,卻見男子雖然笑著,但是,眼中卻分明帶著一絲不以為然。他笑了笑,沒有答話。正好嗇夫已經登記好了,他便往旁邊讓了一步,隨即轉身離開。
注1:王的封侯時間《漢書?外戚恩澤侯表》的記為二月乙醜,可是二月的乙醜日是二月十一,而田千秋是甲戌日,也就是二月二十薨的,田千秋並未上辭相位的記錄,因此,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因此,易楚在此將王封侯的時間放在四月乙醜日。另外,《漢書?百官公卿表》將田千秋的薨日記為“正月甲戌”,可是,元鳳四年的正月初一是丙戌日,正月之中根本沒有甲戌日。易楚猜測,作表之人可能是因此搞錯了月份……
注2:傅介子封侯的經曆毫無記錄,也無其益封的記錄,易楚猜測,他應該是沒有繼續為官。,否則,作為列侯,他不應該沒有參與昭帝死後的事情。
ps:猜猜搭訕的是誰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