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延年並不知道有人心急如焚地在自己家中等著自己。
他與霍光雖然常在宮中相見,但是,宮中耳目繁雜,不比幕府令人安心,很多事情都不能深談,而他不是幕府屬吏,也隻有在這種休沐的時候才能前來大將軍府與霍光商議事情,他自然得抓緊時間,盡量參與霍光的決策——霍光是大司馬大將軍,身邊永遠不缺少為其之出謀劃策的人才,杜延年不是無欲無求,自然不會希望自己不被霍光倚重。
今天又有劉病已在,杜延年自然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輕言告辭的。
燕倉不知道這些事情,被楊家大奴送到杜家,一聽說杜延年不在,頓時臉色蒼白,哆嗦著不知道如何才好。
楊家的家老見他如此表現實在是哭笑不得,不過,楊敞吩咐得鄭重,家老也不敢等閑視之,隻能安慰了一番,隨後又很客氣地詢問杜家家老其家主何時能迴來。
畢竟兩家主人都是從大將軍幕府出來的,雖然來往不算密切,但是,也從未交惡,更何況楊敞如今位列九卿,杜家的奴婢也不敢太過輕慢。
“敝主是休沐外出,仆實在不知主君何時能歸!”杜家家老也很無奈。
楊家的家老倒是沒有惱,笑眯眯地道:“無妨無妨!仆亦是受命而來,敝主之意,無論等多久都無妨。”
雖然楊家人這樣說了,杜家的奴婢仍然不敢多事:“敝主不在家中,又無交代,我等實不敢隨即讓人進門。”
杜家也是官宦之家,門禁是最不敢輕忽的,杜延年沒有交代,給他們再大的膽子,也不敢讓人進門——更何況兩家本就沒有什麽來往。
這也是應有之義,楊家一幹人也沒有什麽可抱怨,隻能應承著在門口等候了。
這時,燕倉抹了一把冷汗,咬咬牙,道:“諫大夫是否一定會歸家?”
——杜延年不過是休沐,明日還要入宮當值,若是他今夜不歸家,明日直接入宮……
楊家的家老也是一愣,不由又看杜家人。
杜家家老這才看向燕倉,打量了一番,心中有了估量,才慢吞吞地道:“這也有可能……”
燕倉頓時急了:“這可如何是好?!”隨即便不停地拍打自己額頭,竟是有些發狂了。
兩家的家老被他嚇到了,連忙讓人拉住的胳膊,見他被挾製住,杜家家老才狐疑不定地望向楊家的家老,不悅地問道:“這是何意?”
楊敞吩咐得鄭重,也說得含混,楊家的家老自然解釋不清,隻能複述主人的原話:“敝主嚴令我等護送此君前來尊家,親謁貴主。”
一聽這樣的話,杜家家老也有些明白事情不對勁了,試探地問了一句:“既然如此,不如我遣人領汝等往敝主可能去的地方尋人?”
楊家的家老聞言便連忙搖頭、擺手:“不可不可……敝主說了,隻能來杜家。”
燕倉也連連點頭:“不可那般興師動重!”
見他們這樣表態,杜家家老神色凝重地思忖了一會兒,才道:“既然大司農如此說,想來事情不同尋常,仆便自作主張一次,請君等入宅相候。”
“家老!”有奴仆不安地開口,明顯是想勸諫,卻被家老一個瞪眼,隻能閉口不言。
燕倉連連長拜道謝,杜家家老側身讓過,神色卻更加凝重了。
進了杜家,因為主人不在,也不可將他們當賓客招待,不過是在前院等候,杜家家老派了幾個大奴在一旁候著,權作招待,自己則疾步往後宅行去。
——主人不在,大事上便隻請女君與公子定奪了。
杜延年的妻子素來不問外事,聽家老說完,便看向自己的兒子。
杜延年的子女不少,長子名緩,如今在太學就業,並不在家中,次子是下妻所出,自然不在此處,四子又尚年幼,還不到就學之齡,如今陪著母親見家老隻能是三子杜佗。
杜佗也不過十來歲,見母親看向自己,要自己拿主意,雖然心裏極是無措,卻也無從推托,隻能道:“家老以為大司農遣人前來必有要事?”
家老看向三公子,點頭稱是:“臣以為,未必是大司農有事,恐怕是楊家人帶來那位長者有事。”
杜佗不由奇怪:“大司農位列九卿,何必遣人來尋阿翁?”
家老思忖了一下,才對三公子道:“臣聽吾君說過,大司農行事謹小慎微,一遇大事,素來不敢作決斷。”
杜佗點了點頭,看向母親:“阿母,既是如此,就讓家老遣人去告知阿翁吧。”
杜延年的妻子自然無異議,家老這才領命離開,派了人直奔大將軍幕府。
大將軍幕府比尋常官寺更加戒備森嚴,也是杜延年在霍光身邊極有地位,守衛的門侯才答應為杜家人通報,不過,也說得很清楚:“這不是軍務,什麽時候能報上去,誰也不知道!”
杜家的那個蒼頭哪裏敢有異議,一迭聲應是道謝。
也算燕倉的運氣不錯,杜家人的口訊報進去,正趕上霍光讓人安排劉病已的晡食,這樣,傳話的掾屬才有機會把口訊轉給長史。
公孫遺聽說杜家人很是著急,也有些擔心,連忙稟告了霍光,霍光也是一驚:“幼公,你家遣人前來,似是有急事,我就不留你用晡食了,你先去府外看看,若是急事,就不必再進來,直接歸家。”
霍光知道,杜延年家中,妻子素來無主見,長子又不在家,好幾個子女都尚年幼,擔心是他家人出事,自然是讓他立刻歸家。
杜延年也變了臉色,連忙行禮退下,疾步出府。
公孫遺知道霍光看重杜延年,思忖了一下,還是低聲詢問霍光:“大將軍,要不要遣人去杜家稍作支應?”
霍光搖頭:“照你的說法,杜家人並沒有太催促,未必是大事。”
劉病已倒是擔心好友,皺著眉問霍光:“大人,不會是佗出事吧?”
霍光一愣,好一會兒才反應過劉病已說的是誰,見他滿臉擔憂,便道:“應當不是,不過,既然你擔心……長史,遣個人送諫大夫,詢問一下杜家出了什麽事,也不必太追根究底。”
公孫遺應諾離開。
邴吉見霍光因為劉病已的一句話便改了主意,不由就怔忡了好一會兒,才在霍光開口詢問時迴過神來。
他是當過大將軍長史的,當然知道,這位看起一派的大將軍秉性嚴謹,持刑罰甚嚴不說,也是極有主張的,一旦拿定了主意,任誰說什麽都不會再改變。別說對屬吏、朝臣,便霍家的子侄、郎婿,邴吉也沒有見過霍光對他們怎麽樣和顏悅色。
這般對比之下,再看霍光對待劉病已的態度,邴吉如何能不詫異?
——若是霍光一味寵溺這個孩子,邴吉還能想出個一二三的目的來,可是,看霍光對劉病已雖然關懷備至,但是,明顯也是有要求的。再看劉病已的言行,就知道這位皇曾孫被教養得極好,明顯不曾被放縱過。
——若是……這都是霍光的功勞……
邴吉不能不說,這位大將軍對故皇太子的這個孫兒,比對他自己的子侄、郎婿更用心百倍了。
想到這兒,再想想自己之前的試探,邴吉倒是有些愧疚了——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想想也是,當初霍光雖然沒有出麵,但是,能保住這位皇曾孫,又讓其名正言順地屬籍宗正,若說霍光不曾用心,那是不可能的!
邴吉不由想到了當初被人派到郡國邸的那幾人,當時不知道,但是,隨著霍家的顯貴,邴吉再遇見那幾人時,盡管彼此都當不知道,可是,稍加打聽,他便知道了那幾人的身份——都是霍光身邊親信的蒼頭、私屬。
——霍光對故皇太子的骨肉竟是如此用心嗎?
邴吉低頭,心中感慨著霍光的念舊,同時也不由為霍光所伏的心機竟如此深遠而驚悸不安。
讓邴吉更不安的是,他再次清晰地明白了一件事——如果霍光所作的一切真的是在為這位皇曾孫鋪設未來的道路,那麽……在那條路人,最大的一個障礙不是燕王,不是上官家,不是長公主……而是……當、今、天、子!
邴吉不安——今天,他們謀劃著對付上官家、對付長公主、對付燕王……以後……
——大逆不道啊!
——雖然對當今天子沒有太多的忠誠,但是,臣謀君的想法仍然無法不讓人害怕。
“光祿大夫,君是否不滿今日的飲食?”邴吉太過明顯的心不在焉讓霍光不由奇怪,“少卿想進何物,可以直言。”霍光並不是一味儉省的人,他不會刻意地追求奢侈,但是,也絕對不會委屈自己。
邴吉連忙搖頭,隨口解釋:“臣隻是好奇,杜家究竟出了什麽事……”
霍光失笑:“少卿也如此好奇啊!”說著便看向自己鄰席的劉病已,頗有些無奈:“曾孫安心用餐,無消息便是無事。”
劉病已不得不應諾,勉強按捺下憂心,低頭用餐。
杜延年顯然注定無法準時進晡食,盯著麵前跪著的長者,他半晌無語,迴過神來,卻是道:“爾此前已對大司農告舉此事?”(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他與霍光雖然常在宮中相見,但是,宮中耳目繁雜,不比幕府令人安心,很多事情都不能深談,而他不是幕府屬吏,也隻有在這種休沐的時候才能前來大將軍府與霍光商議事情,他自然得抓緊時間,盡量參與霍光的決策——霍光是大司馬大將軍,身邊永遠不缺少為其之出謀劃策的人才,杜延年不是無欲無求,自然不會希望自己不被霍光倚重。
今天又有劉病已在,杜延年自然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輕言告辭的。
燕倉不知道這些事情,被楊家大奴送到杜家,一聽說杜延年不在,頓時臉色蒼白,哆嗦著不知道如何才好。
楊家的家老見他如此表現實在是哭笑不得,不過,楊敞吩咐得鄭重,家老也不敢等閑視之,隻能安慰了一番,隨後又很客氣地詢問杜家家老其家主何時能迴來。
畢竟兩家主人都是從大將軍幕府出來的,雖然來往不算密切,但是,也從未交惡,更何況楊敞如今位列九卿,杜家的奴婢也不敢太過輕慢。
“敝主是休沐外出,仆實在不知主君何時能歸!”杜家家老也很無奈。
楊家的家老倒是沒有惱,笑眯眯地道:“無妨無妨!仆亦是受命而來,敝主之意,無論等多久都無妨。”
雖然楊家人這樣說了,杜家的奴婢仍然不敢多事:“敝主不在家中,又無交代,我等實不敢隨即讓人進門。”
杜家也是官宦之家,門禁是最不敢輕忽的,杜延年沒有交代,給他們再大的膽子,也不敢讓人進門——更何況兩家本就沒有什麽來往。
這也是應有之義,楊家一幹人也沒有什麽可抱怨,隻能應承著在門口等候了。
這時,燕倉抹了一把冷汗,咬咬牙,道:“諫大夫是否一定會歸家?”
——杜延年不過是休沐,明日還要入宮當值,若是他今夜不歸家,明日直接入宮……
楊家的家老也是一愣,不由又看杜家人。
杜家家老這才看向燕倉,打量了一番,心中有了估量,才慢吞吞地道:“這也有可能……”
燕倉頓時急了:“這可如何是好?!”隨即便不停地拍打自己額頭,竟是有些發狂了。
兩家的家老被他嚇到了,連忙讓人拉住的胳膊,見他被挾製住,杜家家老才狐疑不定地望向楊家的家老,不悅地問道:“這是何意?”
楊敞吩咐得鄭重,也說得含混,楊家的家老自然解釋不清,隻能複述主人的原話:“敝主嚴令我等護送此君前來尊家,親謁貴主。”
一聽這樣的話,杜家家老也有些明白事情不對勁了,試探地問了一句:“既然如此,不如我遣人領汝等往敝主可能去的地方尋人?”
楊家的家老聞言便連忙搖頭、擺手:“不可不可……敝主說了,隻能來杜家。”
燕倉也連連點頭:“不可那般興師動重!”
見他們這樣表態,杜家家老神色凝重地思忖了一會兒,才道:“既然大司農如此說,想來事情不同尋常,仆便自作主張一次,請君等入宅相候。”
“家老!”有奴仆不安地開口,明顯是想勸諫,卻被家老一個瞪眼,隻能閉口不言。
燕倉連連長拜道謝,杜家家老側身讓過,神色卻更加凝重了。
進了杜家,因為主人不在,也不可將他們當賓客招待,不過是在前院等候,杜家家老派了幾個大奴在一旁候著,權作招待,自己則疾步往後宅行去。
——主人不在,大事上便隻請女君與公子定奪了。
杜延年的妻子素來不問外事,聽家老說完,便看向自己的兒子。
杜延年的子女不少,長子名緩,如今在太學就業,並不在家中,次子是下妻所出,自然不在此處,四子又尚年幼,還不到就學之齡,如今陪著母親見家老隻能是三子杜佗。
杜佗也不過十來歲,見母親看向自己,要自己拿主意,雖然心裏極是無措,卻也無從推托,隻能道:“家老以為大司農遣人前來必有要事?”
家老看向三公子,點頭稱是:“臣以為,未必是大司農有事,恐怕是楊家人帶來那位長者有事。”
杜佗不由奇怪:“大司農位列九卿,何必遣人來尋阿翁?”
家老思忖了一下,才對三公子道:“臣聽吾君說過,大司農行事謹小慎微,一遇大事,素來不敢作決斷。”
杜佗點了點頭,看向母親:“阿母,既是如此,就讓家老遣人去告知阿翁吧。”
杜延年的妻子自然無異議,家老這才領命離開,派了人直奔大將軍幕府。
大將軍幕府比尋常官寺更加戒備森嚴,也是杜延年在霍光身邊極有地位,守衛的門侯才答應為杜家人通報,不過,也說得很清楚:“這不是軍務,什麽時候能報上去,誰也不知道!”
杜家的那個蒼頭哪裏敢有異議,一迭聲應是道謝。
也算燕倉的運氣不錯,杜家人的口訊報進去,正趕上霍光讓人安排劉病已的晡食,這樣,傳話的掾屬才有機會把口訊轉給長史。
公孫遺聽說杜家人很是著急,也有些擔心,連忙稟告了霍光,霍光也是一驚:“幼公,你家遣人前來,似是有急事,我就不留你用晡食了,你先去府外看看,若是急事,就不必再進來,直接歸家。”
霍光知道,杜延年家中,妻子素來無主見,長子又不在家,好幾個子女都尚年幼,擔心是他家人出事,自然是讓他立刻歸家。
杜延年也變了臉色,連忙行禮退下,疾步出府。
公孫遺知道霍光看重杜延年,思忖了一下,還是低聲詢問霍光:“大將軍,要不要遣人去杜家稍作支應?”
霍光搖頭:“照你的說法,杜家人並沒有太催促,未必是大事。”
劉病已倒是擔心好友,皺著眉問霍光:“大人,不會是佗出事吧?”
霍光一愣,好一會兒才反應過劉病已說的是誰,見他滿臉擔憂,便道:“應當不是,不過,既然你擔心……長史,遣個人送諫大夫,詢問一下杜家出了什麽事,也不必太追根究底。”
公孫遺應諾離開。
邴吉見霍光因為劉病已的一句話便改了主意,不由就怔忡了好一會兒,才在霍光開口詢問時迴過神來。
他是當過大將軍長史的,當然知道,這位看起一派的大將軍秉性嚴謹,持刑罰甚嚴不說,也是極有主張的,一旦拿定了主意,任誰說什麽都不會再改變。別說對屬吏、朝臣,便霍家的子侄、郎婿,邴吉也沒有見過霍光對他們怎麽樣和顏悅色。
這般對比之下,再看霍光對待劉病已的態度,邴吉如何能不詫異?
——若是霍光一味寵溺這個孩子,邴吉還能想出個一二三的目的來,可是,看霍光對劉病已雖然關懷備至,但是,明顯也是有要求的。再看劉病已的言行,就知道這位皇曾孫被教養得極好,明顯不曾被放縱過。
——若是……這都是霍光的功勞……
邴吉不能不說,這位大將軍對故皇太子的這個孫兒,比對他自己的子侄、郎婿更用心百倍了。
想到這兒,再想想自己之前的試探,邴吉倒是有些愧疚了——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想想也是,當初霍光雖然沒有出麵,但是,能保住這位皇曾孫,又讓其名正言順地屬籍宗正,若說霍光不曾用心,那是不可能的!
邴吉不由想到了當初被人派到郡國邸的那幾人,當時不知道,但是,隨著霍家的顯貴,邴吉再遇見那幾人時,盡管彼此都當不知道,可是,稍加打聽,他便知道了那幾人的身份——都是霍光身邊親信的蒼頭、私屬。
——霍光對故皇太子的骨肉竟是如此用心嗎?
邴吉低頭,心中感慨著霍光的念舊,同時也不由為霍光所伏的心機竟如此深遠而驚悸不安。
讓邴吉更不安的是,他再次清晰地明白了一件事——如果霍光所作的一切真的是在為這位皇曾孫鋪設未來的道路,那麽……在那條路人,最大的一個障礙不是燕王,不是上官家,不是長公主……而是……當、今、天、子!
邴吉不安——今天,他們謀劃著對付上官家、對付長公主、對付燕王……以後……
——大逆不道啊!
——雖然對當今天子沒有太多的忠誠,但是,臣謀君的想法仍然無法不讓人害怕。
“光祿大夫,君是否不滿今日的飲食?”邴吉太過明顯的心不在焉讓霍光不由奇怪,“少卿想進何物,可以直言。”霍光並不是一味儉省的人,他不會刻意地追求奢侈,但是,也絕對不會委屈自己。
邴吉連忙搖頭,隨口解釋:“臣隻是好奇,杜家究竟出了什麽事……”
霍光失笑:“少卿也如此好奇啊!”說著便看向自己鄰席的劉病已,頗有些無奈:“曾孫安心用餐,無消息便是無事。”
劉病已不得不應諾,勉強按捺下憂心,低頭用餐。
杜延年顯然注定無法準時進晡食,盯著麵前跪著的長者,他半晌無語,迴過神來,卻是道:“爾此前已對大司農告舉此事?”(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