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張賀的低語,倚華心中深以為然,十分認同他的說法。


    霍光的意圖並不難猜。最初的驚訝過後,稍稍一想,便會發現那意圖直白得幾近不加掩飾。


    ——上官家若是上書歸兩將軍與兩列侯的印章,便相當於主動交權,若是那樣,看著以往的情份上,霍光自然不會再落井下石,不過,無權無勢的外戚……又有什麽意思?


    ——上官家若是不願歸那四隻金質印章……霍光是當朝大司馬大將軍,軍權在握,奉詔秉政,既然已經逼到如此地步,也就毫無轉寰了,接下來自會步步進逼,上官家不想束手待斃……便隻、能、鋌、而、走、險!


    歸根結底,霍光也就是仗著大權在握,硬逼著上官家犯錯!


    ——不怕他們不從他的意,隻怕他們什麽都不做!


    這個謀算沒有什麽大破綻,但是,始終是太冒險了。


    上官桀畢竟是軍功起家,上官家也在期門、羽林多年,霍光雖然久在天子近衛,但是,畢竟不在軍中,真的逼急了,上官家是名正言順的天子妻族,背後就是大漢正統……若是那位少年天子再從中取勢,弄點什麽的密詔、勤王、清君側……的口號出來,誰勝誰負……還真的很難說……


    倚華是深宮女子,見識有限,但是,有一條她是認識深刻的——天子就是君,是大漢正統,君命是無人可以違背的。


    ——軍中尤其如此。


    孝武皇帝少年即位,朝政軍權都被竇氏掌握,縱有虎符也難調一兵一卒,正因為經曆那般困境,孝武皇帝先建期門,再建羽林,又削弱中尉所掌的南軍,後來更是將大漢諸軍中實力最強的北軍強拆成八部,目的隻有一個——將兵權掌握於天子之手,一旦有變,諸軍必須如臂指使。


    經過孝武皇帝的一係列改革,大漢軍隊對君命的服從性被提高到空前的程度,若非如此,征和二年,太子怎麽會接連調兵不成?


    對於霍光來說,這種服從性對他的影響是致命的。


    ——若是天子降詔,他這個大將軍很可能立即便成為亂臣賊子!


    霍光久在孝武皇帝近側,對這些關節自然是一清二楚。——若非如此,他何必在少帝即位伊始便收天子六璽?


    ——就是防止少年天子弄出什麽詔令來!


    ——沒有玉璽,少年天子便是有再多的主意,也沒有辦法出詔書。


    想到這一點,倚華倒是稍覺心安,對張賀低聲道:“隻要上不出事,這個險……也不算大!”


    張賀看得比她深刻,一聽便連連搖頭。


    “張令以為婢子所言有誤?”倚華不由訝異,卻也十分認真地請教。


    張賀不再多說,轉身往二出闕走去,倚華連忙跟上,眼見快要送到頭了,倚華不禁著急,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這時,張賀忽然開口說了一句話:“上乃天子,誰能為難?”


    無論是否掌權,劉弗陵是名正言順的天子,他若是堅持下詔用璽,為難霍光,誰能說不讓?


    ——君臣畢竟是不同的。


    倚華毫不在意,低著頭,冷笑而言:“誰說要為難了?勤王護駕乃忠臣本份!”


    年輕的長禦那極低的聲音讓張賀不由一愣,迴過神便是一顫,卻沒有再說什麽,正好兩人已到二出闕前,張賀抬手揖禮:“長禦止步。”


    “掖庭令慢行!”倚華深深地低頭相答。


    張賀是帶著一身冷汗離開的,腳步更是越走越快,他根本沒有想到倚華竟然會有那樣的心思——雖然未曾明言,但是,話中的那般意思……又與弑君犯上……有多少區別?


    張賀畢竟是知道大義的,忠君、忠國……這些信念早已刻在了骨血之中,不容懷疑,更不容分割。因此,無論他是多麽不喜歡劉弗陵,隻要劉弗陵是先帝最後冊立的皇太子,他都不會生出悖逆之心。


    張賀不是不希望劉據僅存的血裔問鼎未央,在他心裏,劉據一係才是孝武皇帝的嫡係正統,但是,帝統並不意味著正統……


    在張賀心裏,絕對不會存在——劉病已理所當然將是大漢天子——這樣的想法。


    孝武皇帝臨終所立的儲君是少子,而不是太子之孫……塵埃落定,作為臣下,他們隻有接受大漢帝統的轉變,沒有辦法相爭。


    就如燕王,雖然在孝武皇帝在世的諸子中,排行最長,但是,孝武皇帝既然選了少子,他便不能說帝位應該是自己的,隻能以“少帝非先帝子”這樣的名義密謀未來……


    帝心所簡便是再名正言順不過的正統了。


    張賀也會為劉病已抱屈、遺憾,但是,他不會,也不敢真的去為劉病已做什麽大逆不道的事情……


    當然,悄悄地祈祝當今天子無後……他倒是會偶爾為之——主持祈祝的巫覡必須可靠……這並不容易。


    ——少年天子若是無子……帝統必然轉入旁係……


    若是那種情況,誰敢攔太子一係的路,張賀就敢對付誰!


    ——有這樣的想法絕對不止他一人!


    張賀對這樣的假設絕對沒有絲毫含糊!


    ——但是,假設終究是假設。


    張賀絕對不會存心製造出“假設”那樣的現實情況——連想都不敢想!


    ——也不會去想!


    ——那是天子!


    ——昊昊上天,自有明鑒,豈是凡人能夠左右?


    ——至少,張賀不認為自己可以!


    如此心態下,張賀卻聽到倚華那般言語……對他來說,實在是驚嚇的感覺遠甚於其它了。


    然而,人心……著實難測……


    當驚嚇的感覺稍退,一心向著劉據的掖庭令不免心思一動,卻是不由自主地思索起某些可能是否可以付諸實施了。


    這個心思一動,張賀的腦海中不由就閃過了一絲什麽,想要抓住,弄明白,卻又尋摸不到了。


    這讓張賀不由就止步立於道旁,皺眉思索起來。——張賀很清楚,自己並不是喜歡胡思亂想的人,既然有什麽想法在腦中閃過,就必然不會是簡單的事情……應該還是與自己之前的念頭有什麽關係的……


    ——究竟是什麽?


    張賀苦苦思索著。


    將張賀送走的倚華同樣在認真思索。


    方才,她剛將話說出口便後悔了——那樣的想法豈是可以示人的?


    ——當然,她倒不會懷疑張賀會去告發她的大逆不道……說到底,建章宮裏的那位少帝出了點什麽事……張賀絕對是樂見……


    盡管如此,倚華還是後悔了——即便張賀是可以相信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知道的人越多……越容易出問題……


    ——而且,知道……或者說猜到……某些事情……張賀會怎麽做?


    ——盡管張賀素來是沉穩可信的,但是,這樣重大的事情……萬一……弄巧成挫……


    ……


    倚華越想越擔心,越擔心卻覺得驚恐……


    若不是宮禁規矩森嚴,如她這般身份,無詔無令也不得隨意出入宮殿諸門,倚華必然會追出去,重新叮囑張賀一番。


    可是,她做不到,便隻能滿心無奈地返迴椒房殿。


    還未走到椒房殿的東階,一行風風火火的官吏衝了過來,差一點就撞上倚華,卻無人停步。


    倚華頓時就火了,站穩之後,厲聲喝斥:“郎衛何在?”


    宿衛椒房殿的是光祿勳屬下的戶郎,椒房殿在禁中,素來出入的都是極守規矩的人,這般慌亂的陣勢,這些年輕的郎衛還真沒有見過。


    雖然沒見過,但是,自己的職責……各人總是清楚的,再聽到長禦這聲意見質問的喝斥,執戟立於高台之上的戶郎迅速移步,橫錿交戟,毫不留情地攔住那些官吏。


    長禦都吼出聲了,負責的戶郎將哪裏還敢再待著舒適的值宿廬舍之中?連同暫時不當值的諸郎衛一起趕了過來。


    這時,椒房殿內自然不會毫無反應,出來了一幹人,看清楚是倚華,再看看被郎衛阻攔的官吏,那幾個宮人、宦者向長禦行禮致意後,便迅速返迴殿內,顯然是去向某些人報告了。


    來的也不是什麽亂七八糟的官吏——光祿勳屬諸郎,再加期門郎官,內外幾重門籍,宮中的禁中哪裏是能隨便進的?


    椒房殿的人認識,趕來的戶郎將與諸郎官瞅著也眼熟,打量了半晌,卻想不起,戶郎將尋思了一下,轉身對長禦行禮,滿臉困惑,滿眼誠懇。


    “長禦是不是該為他們通報?”戶郎將軍輕聲“提醒”倚華。


    這些人能進到這裏,必是要見皇後的……雖然,他還是不清楚,這些人是什麽人……


    倚華聽了戶郎將的話,倒是沒有為難對方的意思,上前一步,走到錿戟相交陣前,望著那些人,冷笑連連:“諸太醫辛苦,中宮不敢勞駕諸君!”


    ——來的正是少府屬下的太醫。


    戶郎將與其它郎官恍然大悟,有些年輕的,臉色立時帶上了冷笑。


    ——皇後是夜裏昏倒,如今都是什麽時候了?


    (默默地頂鍋上來更新……我之前說要加更的……低頭請罪……易楚要食言了……我也不敢請各位原諒了……請各位朋友自由地……)(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樂夜未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楚並收藏長樂夜未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