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皇帝知道少子的情況嗎?
或者應該問——孝武皇帝真的不了解那些裝神弄鬼的手段嗎?
在座的三個人,霍光近身宿衛孝武皇帝近三十年,衛登是孝武皇帝的侄子,繈褓之中即拜列侯之爵,通籍未央,出入無禁,義微也是在孝武皇帝的後宮待了十多年。
三個人多多少少都對先帝有所了解,如霍光、衛登更是可以說——對其知之甚深。
孝武皇帝尚在母親腹中之時,其母夢日入其懷,當時孝文皇帝仍然在世,其父尚是太子,其母雖然得太子幸受,卻隻是美人,便將此夢告知了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孝景皇帝。孝景皇帝認為這夢是“貴徵”十分高興,特別將王美人待產的崇芳閣更名漪蘭殿。
孝武皇帝尚未出生,六月初一,己亥日,孝文皇帝崩於未央宮。初九,丁未日,皇太子即位,即孝景皇帝。
一個月後,七月初七,甲戌日,孝武皇帝出生,名徹。(注1)
作為即位後所得第一子,加上又有夢日入懷的貴徵,景帝待這個兒子素來不同,孝景四年,四月,在冊立長子劉榮為皇太子的同時便將年僅四歲的劉徹立為膠東王。兩年後,孝景六年,九月,景帝廢皇後薄氏。次年,十一月,廢皇太子為臨江王,四月十七,乙巳日,立膠東王劉徹之母王夫人為皇後,四月二十九,丁巳日,立膠東王為皇太子。
孝武皇帝能夠以皇十子成為嫡子,又成皇太子,其中固然有其母王皇後的運籌之力,但是,夢日入懷之徵的作用始終不小。
也許是這個原因,孝武皇帝一方麵崇文尊儒,一方麵始終對方士、占卜、望氣……之類的事情十分迷信,對鬼神也是十分地敬之。
孝武皇帝在位五十四年,先有神君、李少君,繼之是齊人少翁、上郡神君,後又有欒大、公孫卿……方士獻方,顯神通者絡繹不絕,孝武皇帝也是極其爽快,隻要其方或者神通、神跡之類的,被驗屬實,皆予富貴顯赫,但是,一但發現無用了,或者作假……隻有一個字——誅!
如欒大,驗方屬實即拜五利將軍,月餘即佩四將軍印,以二千戶拜其為樂通侯,賜列侯甲第,僮千人。乘轝斥車馬帷幄器物以充其家。又以衛長公主妻之,齎金萬斤,更公主邑名為當利,又刻玉印曰“天道將軍”,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將軍亦衣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以示不臣。數月間,即佩六印,貴震天下,然而如此不過一年,當發現欒大有所欺罔,天子立刻將之誅殺。
應該說,孝武皇帝是相信鬼神之事的,但是,對於方士等人卻是懷疑的,如欒大,天子一麵對其極加尊崇,一麵卻在其言出海時,派人跟蹤查驗,顯然不是全心信任。
趙婕妤當年雖然大有寵,但是,任身十四月生子這種事情,孝武皇帝會堅信不疑?
——三人都覺得無法想像。
正因為無法想像,衛登與義微無法不深感驚駭。
“霍光!你究竟是什麽意思?”驚驗惶恐之下,衛登再顧不得其它,竟是衝著霍光厲聲質問。
霍光並沒有覺得意外,挑了挑眉,垂下眼,淡然地道:“我的意思就是……先帝崩前,在立皇太子的詔書頒下前,我跟金日磾根本沒有想到,先帝會立鉤弋子。”
“市井閭裏對少帝即位更感到意外。”義微補充了一句。
¬——如今這位少帝絕對不是什麽眾望所歸,人心所向的繼承人!
華夏曆來的製度都是立嫡、立長,更何況,秦亡之鑒不遠……立少子……在百姓庶民看來……實在不是什麽可稱道的好選擇。
衛登看了看兩人,鎮定了一下紛亂的心緒,隨後搖頭:“立少子……的確是意料之外的……但是……”他停頓了一下,很認真地思忖了一會兒之後,十分肯定地搖頭:“若說先帝故意立少子,為曾孫鋪路,我覺得更不可思議!”
霍光擰眉,嘴角忍不住抽動了兩下,剛要開口,就聽到義微冷笑一聲,隨即表明異議:“江充夷三族,蘇文焚橫橋,連太子死後加兵刃於其身者,也被族。不可思議的……多了!”
——在有關皇太子的事情上,先帝從來就不能以常理度之!
隻要想想先帝是如何對待皇太子的,義微便覺得,不論先帝對太子遺裔做如何安排……都是可能的!
——當年,皇後失寵,皇太子漸長,不便再與皇帝親近,皇帝身邊的黃門、宦者,不時有構陷,可是,皇帝聽歸聽,卻從來不曾問責太子。
義微記得最清楚的是有一次,劉據入宮謁見皇後,母子倆久未相見,劉據便待得比平素久了一些,蘇文抓住機會,奏告皇帝:“太子與宮人戲。”——那是****宮闈的死罪,昔日寵幸如韓嫣,在犯了此罪之後,也隻能一死,更何況皇太子與皇帝的宮人……尚有人倫之禁……——可是皇帝根本連查都沒有查,問都沒有問,直接將太子宮的宮人增加至二百人。
那一次,弄清緣由之後,衛皇後驚恐非常,再按捺不下對蘇文等人的怒意,立刻就要劉據向皇帝奏明實情,誅殺蘇文等人。可是,劉據……
——當時劉據是怎麽迴答母親的?
畢竟時日久遠了,義微思索了好一會兒,才迴憶起來——“第勿為過,何畏文等!上聰明,不信邪佞,不足憂也!”
義微相信,劉據不明白蘇文等人的危害——劉據做了三十餘年的皇太子,也曾經監國主政,怎麽可能對那些陰謀手段一無所知?
——不過是更相信自己的皇父罷了……
——劉據從不曾懷疑過皇父對他信任……
——先帝呢?
衛登欲言又止,對義微的話……他完全沒有辦法反駁。
——孝武皇帝對皇太子如何……還有比衛家人更清楚的嗎?
霍光對義微笑了笑,抿唇不語,顯然十分滿意她所說的話語。
義微卻沒有絲毫輕鬆的感覺,看了看神色相異的兩人,她咬了咬牙,幹脆將自己的想法攤開了說:“先帝如何想已是過往,婢子更擔心少帝的想法。”
聽她提及劉弗陵,霍光與衛登都收攝心思,凝神傾聽她說下去。
義微沉吟了一下,輕聲提醒:“趙婕妤的父親坐法被行宮刑,入宮司職,至中黃門。”
這些事情,霍光與衛登當然知道,卻不太明白,她想說什麽。
義微不禁皺眉,忍不住在心中抱怨——畢竟是男子,對某些事情就是不夠敏感!
——若是換了後宮女子,一聽她的話,便必然明白她所指為何。
雖然在心中抱怨,但是,義微也不得不為二人詳細解釋:“宮中刑人自成一體,趙婕妤當年就頗得助力,如今其子為帝……”
“女醫是說,少帝在宮中的勢力並不弱?”衛登訝然變色,臉色十分難看。
霍光倒是沒有太大的反應,隻是輕輕擰眉,沒有看她,也沒有說話。
義微點頭;“至少,肯定有人願意為了維護他而聽從他的指示……”
“嗯……很有可能……”衛登點頭附和,又思忖了一會兒,便頓時明白義微的擔憂了。
“女醫是擔心少帝……破釜沉舟……”衛登若有所思,“少帝會對曾孫不利?”
義微正色迴答:“少帝顯然不願帝統旁落。天下又皆視故皇太子為先帝嫡係正統,大將軍又出身霍家……婢子擔心,少帝一旦生偏激之心……恐怕……必會對曾孫不利!”
衛登看了霍光一眼,皺了皺眉,沉默片刻還是對義微道:“那至少也要些許時日,女醫何必如此焦急?”
義微看了衛登一眼,轉頭看向霍光,卻正對上霍光的清冷的目光,她有些受驚地低下頭。
“少帝似乎明白自己的身體狀況,否則,斷不應該對皇後說那些話,婢子……不能不擔心……”說到最後,義微咬了一下嘴唇,還是將自己的意思含混了過去。
“擔心?”衛登聽得茫然。
霍光輕笑,淡淡地道:“無非兩樁——其一,是擔憂主上冒險行事,直接對曾孫下手,斷我的妄念;其二,是擔憂主上對上官家如實相告,上官桀退讓,後宮產子……自然也對曾孫的前途無益。”
衛登恍然大悟,不由看向義微。
義微深深地低頭,輕聲卻堅決地說了一句:“帝位……本就是太子的!”
衛登怔然無語,霍光卻應了一句:“嗯……也是……”
義微驀然抬頭,看向霍光,索要一個答案。
霍光笑了笑:“前一樁,掖庭有張賀。後一樁……”他沒有說下去,神色卻是篤定的。衛登與義微相視一眼,終是沒有追問。
——他們知道得再清楚也無用,隻要知道霍光有應對之策便足矣了。
******
始元七年,三月,賜郡國所選有行義者涿郡韓福等五人帛,人五十匹,遣歸。詔曰:“朕閔勞以官職之事,其務修孝、弟以孝鄉裏。令郡、縣常以正月賜羊、酒。有不幸者賜衣被一襲,祠以中牢。”
閏三月,初五,丙子日,也許是上天體恤戴王太後的一片誠心,戴王劉賀的那個後宮生下一個男孩,命名為綜(注2),嗣泗水王。
泗水王一係得以傳承,而始元七年的春天……也將過去……
注1:崇芳閣、漪蘭殿以及漢武帝的生日均出自《漢武內史》,屬野史,正史未載。
注2:《漢書》中,泗王戴王劉賀這個遺腹子的名,《景十三王傳》記為“煖”,《諸侯王表》記為“綜”,因我所見的大部分版本的《漢書》中,煖字的左旁部首都沒有顯示,所以易楚不敢確定,“煖”字是否屬實,文中便還是用“綜”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或者應該問——孝武皇帝真的不了解那些裝神弄鬼的手段嗎?
在座的三個人,霍光近身宿衛孝武皇帝近三十年,衛登是孝武皇帝的侄子,繈褓之中即拜列侯之爵,通籍未央,出入無禁,義微也是在孝武皇帝的後宮待了十多年。
三個人多多少少都對先帝有所了解,如霍光、衛登更是可以說——對其知之甚深。
孝武皇帝尚在母親腹中之時,其母夢日入其懷,當時孝文皇帝仍然在世,其父尚是太子,其母雖然得太子幸受,卻隻是美人,便將此夢告知了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孝景皇帝。孝景皇帝認為這夢是“貴徵”十分高興,特別將王美人待產的崇芳閣更名漪蘭殿。
孝武皇帝尚未出生,六月初一,己亥日,孝文皇帝崩於未央宮。初九,丁未日,皇太子即位,即孝景皇帝。
一個月後,七月初七,甲戌日,孝武皇帝出生,名徹。(注1)
作為即位後所得第一子,加上又有夢日入懷的貴徵,景帝待這個兒子素來不同,孝景四年,四月,在冊立長子劉榮為皇太子的同時便將年僅四歲的劉徹立為膠東王。兩年後,孝景六年,九月,景帝廢皇後薄氏。次年,十一月,廢皇太子為臨江王,四月十七,乙巳日,立膠東王劉徹之母王夫人為皇後,四月二十九,丁巳日,立膠東王為皇太子。
孝武皇帝能夠以皇十子成為嫡子,又成皇太子,其中固然有其母王皇後的運籌之力,但是,夢日入懷之徵的作用始終不小。
也許是這個原因,孝武皇帝一方麵崇文尊儒,一方麵始終對方士、占卜、望氣……之類的事情十分迷信,對鬼神也是十分地敬之。
孝武皇帝在位五十四年,先有神君、李少君,繼之是齊人少翁、上郡神君,後又有欒大、公孫卿……方士獻方,顯神通者絡繹不絕,孝武皇帝也是極其爽快,隻要其方或者神通、神跡之類的,被驗屬實,皆予富貴顯赫,但是,一但發現無用了,或者作假……隻有一個字——誅!
如欒大,驗方屬實即拜五利將軍,月餘即佩四將軍印,以二千戶拜其為樂通侯,賜列侯甲第,僮千人。乘轝斥車馬帷幄器物以充其家。又以衛長公主妻之,齎金萬斤,更公主邑名為當利,又刻玉印曰“天道將軍”,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將軍亦衣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以示不臣。數月間,即佩六印,貴震天下,然而如此不過一年,當發現欒大有所欺罔,天子立刻將之誅殺。
應該說,孝武皇帝是相信鬼神之事的,但是,對於方士等人卻是懷疑的,如欒大,天子一麵對其極加尊崇,一麵卻在其言出海時,派人跟蹤查驗,顯然不是全心信任。
趙婕妤當年雖然大有寵,但是,任身十四月生子這種事情,孝武皇帝會堅信不疑?
——三人都覺得無法想像。
正因為無法想像,衛登與義微無法不深感驚駭。
“霍光!你究竟是什麽意思?”驚驗惶恐之下,衛登再顧不得其它,竟是衝著霍光厲聲質問。
霍光並沒有覺得意外,挑了挑眉,垂下眼,淡然地道:“我的意思就是……先帝崩前,在立皇太子的詔書頒下前,我跟金日磾根本沒有想到,先帝會立鉤弋子。”
“市井閭裏對少帝即位更感到意外。”義微補充了一句。
¬——如今這位少帝絕對不是什麽眾望所歸,人心所向的繼承人!
華夏曆來的製度都是立嫡、立長,更何況,秦亡之鑒不遠……立少子……在百姓庶民看來……實在不是什麽可稱道的好選擇。
衛登看了看兩人,鎮定了一下紛亂的心緒,隨後搖頭:“立少子……的確是意料之外的……但是……”他停頓了一下,很認真地思忖了一會兒之後,十分肯定地搖頭:“若說先帝故意立少子,為曾孫鋪路,我覺得更不可思議!”
霍光擰眉,嘴角忍不住抽動了兩下,剛要開口,就聽到義微冷笑一聲,隨即表明異議:“江充夷三族,蘇文焚橫橋,連太子死後加兵刃於其身者,也被族。不可思議的……多了!”
——在有關皇太子的事情上,先帝從來就不能以常理度之!
隻要想想先帝是如何對待皇太子的,義微便覺得,不論先帝對太子遺裔做如何安排……都是可能的!
——當年,皇後失寵,皇太子漸長,不便再與皇帝親近,皇帝身邊的黃門、宦者,不時有構陷,可是,皇帝聽歸聽,卻從來不曾問責太子。
義微記得最清楚的是有一次,劉據入宮謁見皇後,母子倆久未相見,劉據便待得比平素久了一些,蘇文抓住機會,奏告皇帝:“太子與宮人戲。”——那是****宮闈的死罪,昔日寵幸如韓嫣,在犯了此罪之後,也隻能一死,更何況皇太子與皇帝的宮人……尚有人倫之禁……——可是皇帝根本連查都沒有查,問都沒有問,直接將太子宮的宮人增加至二百人。
那一次,弄清緣由之後,衛皇後驚恐非常,再按捺不下對蘇文等人的怒意,立刻就要劉據向皇帝奏明實情,誅殺蘇文等人。可是,劉據……
——當時劉據是怎麽迴答母親的?
畢竟時日久遠了,義微思索了好一會兒,才迴憶起來——“第勿為過,何畏文等!上聰明,不信邪佞,不足憂也!”
義微相信,劉據不明白蘇文等人的危害——劉據做了三十餘年的皇太子,也曾經監國主政,怎麽可能對那些陰謀手段一無所知?
——不過是更相信自己的皇父罷了……
——劉據從不曾懷疑過皇父對他信任……
——先帝呢?
衛登欲言又止,對義微的話……他完全沒有辦法反駁。
——孝武皇帝對皇太子如何……還有比衛家人更清楚的嗎?
霍光對義微笑了笑,抿唇不語,顯然十分滿意她所說的話語。
義微卻沒有絲毫輕鬆的感覺,看了看神色相異的兩人,她咬了咬牙,幹脆將自己的想法攤開了說:“先帝如何想已是過往,婢子更擔心少帝的想法。”
聽她提及劉弗陵,霍光與衛登都收攝心思,凝神傾聽她說下去。
義微沉吟了一下,輕聲提醒:“趙婕妤的父親坐法被行宮刑,入宮司職,至中黃門。”
這些事情,霍光與衛登當然知道,卻不太明白,她想說什麽。
義微不禁皺眉,忍不住在心中抱怨——畢竟是男子,對某些事情就是不夠敏感!
——若是換了後宮女子,一聽她的話,便必然明白她所指為何。
雖然在心中抱怨,但是,義微也不得不為二人詳細解釋:“宮中刑人自成一體,趙婕妤當年就頗得助力,如今其子為帝……”
“女醫是說,少帝在宮中的勢力並不弱?”衛登訝然變色,臉色十分難看。
霍光倒是沒有太大的反應,隻是輕輕擰眉,沒有看她,也沒有說話。
義微點頭;“至少,肯定有人願意為了維護他而聽從他的指示……”
“嗯……很有可能……”衛登點頭附和,又思忖了一會兒,便頓時明白義微的擔憂了。
“女醫是擔心少帝……破釜沉舟……”衛登若有所思,“少帝會對曾孫不利?”
義微正色迴答:“少帝顯然不願帝統旁落。天下又皆視故皇太子為先帝嫡係正統,大將軍又出身霍家……婢子擔心,少帝一旦生偏激之心……恐怕……必會對曾孫不利!”
衛登看了霍光一眼,皺了皺眉,沉默片刻還是對義微道:“那至少也要些許時日,女醫何必如此焦急?”
義微看了衛登一眼,轉頭看向霍光,卻正對上霍光的清冷的目光,她有些受驚地低下頭。
“少帝似乎明白自己的身體狀況,否則,斷不應該對皇後說那些話,婢子……不能不擔心……”說到最後,義微咬了一下嘴唇,還是將自己的意思含混了過去。
“擔心?”衛登聽得茫然。
霍光輕笑,淡淡地道:“無非兩樁——其一,是擔憂主上冒險行事,直接對曾孫下手,斷我的妄念;其二,是擔憂主上對上官家如實相告,上官桀退讓,後宮產子……自然也對曾孫的前途無益。”
衛登恍然大悟,不由看向義微。
義微深深地低頭,輕聲卻堅決地說了一句:“帝位……本就是太子的!”
衛登怔然無語,霍光卻應了一句:“嗯……也是……”
義微驀然抬頭,看向霍光,索要一個答案。
霍光笑了笑:“前一樁,掖庭有張賀。後一樁……”他沒有說下去,神色卻是篤定的。衛登與義微相視一眼,終是沒有追問。
——他們知道得再清楚也無用,隻要知道霍光有應對之策便足矣了。
******
始元七年,三月,賜郡國所選有行義者涿郡韓福等五人帛,人五十匹,遣歸。詔曰:“朕閔勞以官職之事,其務修孝、弟以孝鄉裏。令郡、縣常以正月賜羊、酒。有不幸者賜衣被一襲,祠以中牢。”
閏三月,初五,丙子日,也許是上天體恤戴王太後的一片誠心,戴王劉賀的那個後宮生下一個男孩,命名為綜(注2),嗣泗水王。
泗水王一係得以傳承,而始元七年的春天……也將過去……
注1:崇芳閣、漪蘭殿以及漢武帝的生日均出自《漢武內史》,屬野史,正史未載。
注2:《漢書》中,泗王戴王劉賀這個遺腹子的名,《景十三王傳》記為“煖”,《諸侯王表》記為“綜”,因我所見的大部分版本的《漢書》中,煖字的左旁部首都沒有顯示,所以易楚不敢確定,“煖”字是否屬實,文中便還是用“綜”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