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元七年春,長公主共養勞苦,複以藍田益長公主湯沐邑。


    這是新年伊始,朝中傳出的第一個大消息。


    漢室百餘年,除了高皇帝嫡長女魯元太後因為呂後的偏袒,得以分齊國數城為食邑,曆代公主都是限以一縣為食邑,諸般儀製也皆比列侯。長公主位尊,儀比諸侯王,但是,也僅是輿服儀製比諸侯王,最多增加所食封戶數,從未增加過食邑——說到底,諸呂之事乃是漢室的忌諱,魯元太後雖然無辜,但是,生享諸侯王太後之儀,死後,夫從諡,子封王,哪一樁都是逾禮,再加上,她是呂後所出,後世自然不會以她為例。


    鄂邑長公主的食邑就是名為鄂的縣。漢製,列侯所食縣曰國,皇太後、皇後、公主所食曰邑,有蠻夷曰道,因此,稱公主名號時,用鄂邑。


    鄂是江夏郡所屬的縣,屬荊州。藍田卻是京兆尹下屬的縣,乃是京畿之地。當然,食邑來說,看重的是收入,是當地的富庶程度,離長安的遠近並不是關鍵。如孝武的皇帝的長女,所食封邑遠在青州的東萊郡,可是那卻是有鹽官的地方,雖然鹽鐵之利歸官,但是,既有鹽官,當地又豈會貧窮,更何況,青州自古就是富饒之地,租稅收入豈會少?正是因此,那位長公主在平陽侯逝後,更嫁樂通侯欒大時,孝武皇帝幹脆更長公主所食之邑的名為“當利”。


    不說鹽官,鄂縣的戶數隻有當利三分之二,人口勉強超過當利的一半。(注)尊卑親疏之別顯然易見。


    當然,衛長公主是嫡長女,身份不是其他公主能比的。衛後所出的石邑公主與諸邑公主也是嫡女,雖不及長姊受寵,食邑之內有鹽官,但是,所食之縣一個屬冀州常山郡,一個屬徐州琅琊郡,皆是富庶之地,戶數、人口皆比當利更多,兩相平衡,租稅收入並不比當利少多少。這還沒有算她們下降的列侯之家。如尚衛長公主的是平陽侯曹襄,那是大漢元勳,列侯第次僅次於蕭相國,食封平陽全境。


    不與嫡出的皇女相比,嬪禦所出的公主中,鄂邑長公主的食邑也算是收入最差的,如夷安公主,食邑屬膠西國,乃是故齊舊地,富庶繁華豈是卑濕貧困的荊楚之地可比的?


    因此,鄂邑長公主一點都不喜歡自己的食邑,連鄂邑之名都不太樂意聽,因此,宮中、朝中,才多以其母姓“蓋”冠稱。如燕王之類,與其交往甚密的,也多以蓋主、蓋長公主為稱,鄂邑這個正式名號反而很少稱唿。


    如今,天子將藍田益封給這位長公主,對其來說,簡直是比當初尊封她為長公主,更讓她開心。


    鄂縣與藍田的這兩個地方的差別有多大呢?


    漢製,掌治其縣的主官,分為令、長兩種——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簡單地說,京兆尹下屬的藍田就是萬戶之縣,而鄂縣……戶數尚不及其一半!至於人口……藍田比之多了將近三倍!


    說得通俗一點,鄂邑長公主為什麽開心?因為她在新年伊始——發財了!


    當然,公卿百官登門道賀時,是不會說恭喜發財的!


    不管霍光是多麽不喜歡這位長公主,在詔書頒下後,他仍然派了長史前往道賀,並且傳書家中,讓自己的妻子準備了賀禮,交由長史送上。


    公孫遺不敢怠慢,立刻先趕去了霍家,卻聽家丞道:“夫人方才已經帶著賀禮前去賀長公主了。”


    大將軍的長史目瞪口呆,家丞自然也覺出不對了,連忙追問。


    公孫遺欲言又止,隨即又想到家丞說的是“方才”,連連跺腳,拉著家丞詢問,夫人走了多久;打算走得哪條街;出行是何排場……


    家丞也是老人了,一聽便明白他的意思,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所知全部說明。


    待確認了霍光的妻子是剛剛離開家門,公孫遺哪裏還敢耽擱,向家丞說了一聲,便連忙帶人追了上去。


    幸好鄂邑長公主雖然在長安也有家宅,但是,因為共養之職,不方便離開,因此,有資格親自道賀的人隻能去承光宮。


    大司馬大將軍的正妻自然是去承光宮。


    從霍家到承光宮,路程不短,公孫遺一行人拿著符令,冒險疾馳,總算在直城門追上了博陸侯夫人一行。


    一路快馬加鞭,公孫遺的臉色自然不會好看,因為心急,他甚至沒有等自己的親信大奴跪到馬旁當人梯,便直接翻身跳下馬,越過護送的衛從,直接走到夫人的馬車旁,躬身道:“臣奉命代大將軍賀長主益封,謝夫人體恤,親送賀禮,免臣來迴辛苦。”


    ——這是給她台階下了。


    公孫遺自認做得不錯了,便是到霍光麵前,也不會落下半點不是,卻沒有料到,他搭了台階,車裏的那位夫人卻不肯順著台階下坡!


    “長史是外臣屬吏,入宮稱賀多有不便。妾在家也無事,正好可代將軍前去給長主道賀。長史就迴去吧。”顯姬沉默了半晌,才想好措辭,慢條斯理地說了出來。


    公孫遺本就氣喘籲籲地,聽到這話,差點一口氣沒跟上來,捂著胸口,臉漲得通紅!


    ——大將軍不在家,夫人能有什麽事?便是有事,大將軍若是想讓夫人代賀,還需要這麽麻煩,讓他這個長史繞道家宅去取賀禮嗎?


    ——明擺著,霍光不想讓妻子去賀那位長公主!


    “夫人,大將軍令臣代其賀長主益封!”公孫遺生硬地重複了一遍霍光的命令。


    雖然又急又惱,但是,公孫遺還是想得比較周全的,抬手示意隨從的護衛散開,不要讓無關之人靠近。


    ——這種爭執也不是什麽好事。


    見公孫遺如此堅持,顯姬不由心生退意——不是怕公孫遺,而不怕違了霍光的意,惹怒他!


    雖然有些膽怯了,但是,顯姬想到自己為何如此作為,再看看身邊的人兒,不禁又不甘願順從霍光的意思了。


    “阿母……”


    霍成君倚在母親身邊,見母親看向自己,不由軟語輕喚,親呢地撒嬌。


    公孫遺聽到這聲音,頓時變了臉色,幾乎是目瞪口呆地盯著麵前的衣車。


    “……夫人還帶著女公子?”公孫遺盯著車旁的婢女,語氣嚴厲地質問。


    盡管公孫遺已經壓低了聲音,婢女仍然被嚇到了,腿一軟,就跪了下來,顫顫巍巍地道:“……是……是……”


    公孫遺不知道這位夫人在打什麽主意,他隻是很確定,霍光不會樂意發生這位夫人所希望發生的事情,因此,他斷然轉身,不再理會車內的夫人,毫不猶豫地下令:“送夫人迴家!”


    “放肆!”顯姬狠狠地怒斥。


    公孫遺則毫不在意,冷冷地迴了一句:“臣是大將軍屬吏,不是博陸侯家吏!”


    這話一出,顯姬雖然更加憤怒,卻是一個字都不好說了。


    公孫遺不知道這位夫人準備了什麽賀禮,但是,看了看,隻有一駕車,便等到馬車調頭了,才在車外畢恭畢敬地道:“請夫人將賀禮交給臣。”


    “沒有!”顯姬憤恨地迴答,“君非我臣,自去向大將軍索要!”


    公孫遺哭笑不得,沉默了一會兒,又咳了兩聲,才勉強以正常的語調詢問:“夫人確定?”


    ——難道他跟大將軍如實迴稟此事,被責難的還會是他?


    總算這位博陸侯夫人還沒有蠢到無可救藥,沉默了半晌,推開旁邊的車戾,遞出一隻木匣,婢女誠惶誠恐地接過,轉交公孫遺。


    “謝夫人!”公孫遺禮數周全,說完便退到一旁,垂手低頭,恭送夫人的車駕離開。


    等車駛遠了,公孫遺的隨從揉著額角,哭笑不得地對主人低語:“這位夫人還真是……”


    “閉嘴!”公孫遺低聲斥喝,隨即更低聲地教訓:“她再如何,也是大將軍之妻,豈是你我能議論的?”


    “諾!”隨從低頭受教,卻也沒有太多的惶恐。


    說了這麽兩句,公孫遺一行便再次上車,趕往承光宮。


    雖然口上不讓人議論,公孫遺心裏卻不得不再計算一番,最後,還是下定決心,一會兒如實跟霍光說明此事……畢竟,人家是夫妻,若是自己隱下,那位夫人卻說了什麽……誰知道大將軍會怎麽想?


    ——那位夫人可不像是聰明到會隱瞞此事的人……


    公孫遺想得半點不錯。


    被迫返家的車駕裏,顯姬已怒不可遏,卻不好發作,隻能兩手用力相互絞著,拚命壓下怒火。


    “阿母,我們不去建章宮了?”霍成君不滿地抱怨。


    雖然看出母親不高興,但是,她素來受寵,哪裏將母親的情緒放在心上。


    “你阿翁不想讓你去!”顯姬狠狠地捶了一下車底,冷笑不已。


    注:公主食邑的戶數、人口數的比較是根據《漢書.地理誌》所錄的各郡的戶與人口數據做的,不敢說完全準確。一來取的是平均數,二來那是後來漢平帝時的數據,當然,西漢並沒有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區域經濟的對比變化應該不大。(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樂夜未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楚並收藏長樂夜未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