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皇後下了明確的詔令,倚華直到夕食時才知道博陸侯夫人謁見的事情——奴婢不比宮中貴人,每日隻有早、晚兩餐,加上輪休的宮人是由太官供食,消息自然閉塞了許多。
倚華不是喜歡閑話的人,因此,還是其他宮人知道消息後,亂了分寸,被她喝斥,她才知道了這個消息。
“長禦……博陸侯夫人來做什麽?”那名宮人被她斥責了一句,肅手反省了一會兒,幹脆湊到她的案前,不安地詢問。
其實,倚華對這個消息並不在意——既然未曾通籍,便不是霍光的主意,她何須在意那麽一個出身也就是奴婢的列侯夫人?
因此,聽到宮人的詢問,她漫不經心地迴答:“也許就是請安!”
那名宮人卻不信,但是,多少看出倚華並不看重那位夫人,心中稍安的同時,還是不服氣地道:“大將軍以其為夫人也有兩三年了,什麽時候不來,這會兒來……能隻是請安?”
倚華似笑非笑地睨了她一眼:“那就不隻請安!”
室內一同用夕食的宮人此時也全都停了箸,一個個全都緊盯著倚華。
“都看著我做什麽?”眾目睽睽之下,倚華哪裏還動了竹箸?歎了一口氣,年輕的長禦隻能放也竹箸,一本正經地詢問。
聽她這樣問了,眾人麵麵相覷,最後,還是坐在她左側席位的另一位長禦柔聲為大家解釋:“大家是擔心中宮的處境,也擔心自己的處境。”
倚華微微一笑:“我們是奴婢,除非主君有違律令,我們是沒有其它選擇的。”
雖然她的語氣很溫柔,但是,室內所有人還是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寒顫。
那位長禦畢竟老成一些,顫栗之後,定了定神,便又對倚華道:“自然是這個道理,隻是,趨吉避兇是天性,我們本就是奴婢,斷不會有什麽作為,隻盼著能有點遠見,平平安安活下去!”
眾人紛紛點頭附和。
倚華與她們一樣,都是官奴婢,如何不明白他們的心思?
官奴婢與私奴婢不同,朝廷並不鼓勵擁有私奴婢,相反,除了規定所能擁有奴婢的數目之後,還有各種律令相輔,諸如奴婢的算賦是庶人五倍,放免奴婢便能得到免役的獎勵……因此,一般來說,如非必要,主人都會奴婢侍奉一段時間後免除他們的身份,當然,作為補償,朝廷律令同樣規定,被放免的奴婢必須繼續侍奉其主,如果有不良表現,其主人可以重新將其歸為奴婢。
官奴婢不一樣,除非有功或者家人立下相應的功勳,他們才有可能被免除奴婢的身份。
當然,有錢也可以,隻要能付出錢千萬,便能從奴婢免為庶人。
可以說,官奴婢是沒有任何前途的,他們能想的隻有如何活下去。
——隻要活下去,便仍然可能有免為庶人的希望。
因為這個原因,官奴婢中沒有多少人願意被選入禁中侍使,其中分往掖庭署又是最差的結果。
——若是其它各署,職責明確,隻要小心自己不犯錯即可,而掖庭署下,一旦被分到各貴人處,即使自己不犯錯,貴人們的行止萬一有什麽差錯,他們這些侍奉的奴婢都會被牽連,送命更是毫不希罕。
倚華又歎了一口氣,伸手拿起竹箸,輕聲道:“誰能有遠見?既然都知道自己的身份,便應該明白,生死榮辱不是我們能掌握的,都是命!”
眾人一陣無語,怔怔地看著倚華說完後,便慢慢地舉箸進食,於是,沉默片刻之後,大家也都重新舉箸。偌大的廬舍中,十幾人一起用膳,卻是一片鴉雀無聲的死寂。
用過膳,資曆最淺的宮人收拾起眾人的食具,徑自出屋清洗,室中諸人卻無一人離席,全都默默地坐著。
倚華也沒有動,低著頭,不知在思忖什麽。
“倚華……”又一位同為長禦的女子輕聲喚道,打破室中的沉默。
倚華轉頭看向那人。
能在宮中活下來,並且一直當上長禦的便不會是蠢人。
“我這人口拙……”看起來沒有一絲特色的女子語氣綿軟,給人很和氣的感覺,“你與大將軍府的關係不一般……知道的總比我們多……依你看,大將軍會不會動皇後?”
倚華靜靜地聽對方猶猶豫豫地將話說出口,神色未動半毫,讓眾人心中更加沒有底。
那位長禦問過後許久,倚華也沒有迴答,讓所有人不由緊張得屏息,幾乎就要按捺不下焦躁的情緒了,卻隻聽倚華忽然開口:“除了年紀小的,才選進來的,大家都是從先帝朝過來的。”
眾人的眸光一閃,心中都隱約有了一些期盼,目不轉睛地盯著倚華。
倚華慢慢垂下眼簾:“都還記得征和二年的事情?”
有人一聲抽息,有人按住心口,有人用力捂住自己的臉。
“想想後來的事情!”倚華冷冷一笑。
眾人不由一愣,不解地看向這位頓時變得冷漠的長禦。
倚華輕輕撫著麵前的漆案:“先帝自己遠了皇後、疏了太子,可是,真的……真的變成那樣了……他又饒得過誰?”
眼簾垂下,目光落在膝前的那一道淺綠絲絛上,倚華的眼中閃過怨恨:“江充、蘇文不必說,丞相、貳師、昌邑王……甚至如今那位起陵的皇太後……”
“誰又真的得了利?”
倚華冷冷地說著,眾人緊張地聽著。
年輕的長禦抬起頭,冷淡的目光從眾人身上掃過。
“大將軍如何想?當時先帝如何想?”倚華嘲諷地笑出來,“當時,那些人難道不是揣測著皇帝的心思,才敢那般行事的?”
她抬起手,掌心向上,虛托了一下,正好迎著一抹射入室中夕陽,明亮的光束中,點點塵埃歡快地飛舞著。
“對那些貴人來說,所有人都不會比這些塵埃更能入眼!”倚華擺手,光束中,塵埃舞動更加激烈,“這樣的存在還想揣測著他們的心意?”
倚華冷笑:“更不要說,還想用他們的骨肉至親為自己鋪上位之路!”
“不要做無謂的揣測!”倚華將手往到膝上,十分明確地說著,“大將軍想不想動皇後,不是我們能想的事情!即使他想動,也隻有他能動!別人敢冒犯一下……那都是他嫡親的外孫女!”
說完,倚華便起身走出了廬舍。
出了廬舍,她也無處可去——如非奉命,宮人是不能隨意走動的。
倚華隻是靠在院外不遠處的一棵槐樹上,深深地喘息,努力平複自己心中激越的情緒。
——十年了……
——哪怕隻是這樣,想得多一些……深一些……她的心都會因為過於激烈的情緒而再一次感到那份撕心裂肺般的痛意。
——如果隻是身受牽連,她也許不會這般銘心刻骨地記住那些往事吧……
——如果年輕的皇孫不曾帶著她逃離混亂的長安……如果史皇孫與那位王姬不曾跪在她麵前請求……如果她不曾抱著熟睡的皇曾孫看著那處居所被大火席卷……
——如果不曾有那些記憶,她也許不會如今日一般執著……
“……長禦……長禦……”
細微的唿喚讓倚華陡然從迴憶中驚醒,左右張望卻不見人,這讓她頓時臉色大變。
“長禦,我在這兒!”
這一次是含笑的唿喚。
倚華循聲抬頭,便看見劉病已趴在五步外的一棵樟樹上,愉悅地衝著自己擺手。
倚華卻是一點也不愉悅,幾乎是嚇壞了。
“曾孫……快下來!不!”
倚華真的被嚇壞了,猛地閉上眼,看都不敢看——劉病已居然就直接從兩人高的樹椏上跳了下來。
“長禦?”劉病已困惑地喚著倚華,倚華這才睜眼,隨即便一把抱住他,語無倫次地教訓:“你怎麽敢?那麽高!你怎麽敢?……”她哆嗦著說了半天,才想起要檢視他有沒有受傷。
劉病已連連掙紮,一迭聲地解釋,他這般是玩慣了的,不會有事。
一聽他如此說,倚華又氣又急,非要他保證再不如此了,才總算鎮定下來。
“曾孫在怎麽在這裏?”倚華奇怪地詢問,“來看中宮?進不去嗎?”她尋思著是不是兮君身邊都是他不熟悉的宮人,讓他不敢妄動……不過,好像從一開始,就沒有他不敢的……
劉病已點了兩下頭又搖了搖頭,隨手從腰上解下一個布囊,遞給倚華:“我還擔心怎麽才能讓長禦單獨出來呢!這些,長禦代我交給兮君。”
倚華接過布囊,隨手收入袖中,正要再問,就聽劉病已解釋:“我都準備進去了,遠遠地看見乘輿過來,便沒有進去。”劉病已皺了皺眉,隨即又道:“張令快離宮了,我得走了!長禦代我跟兮君賀至日!”
說完,他轉身便跑開了,倚華想多問兩名都沒有來得及開口,想了想,她也隻能搖頭迴廬舍。
沒走兩步,倚華猛然止步,臉色驟變。
——“我還擔心怎麽能才讓長禦單獨出來呢!”
——他來了多久?一直在哪兒擔心著?
——最重要的是……他聽到了多少……
倚華前所未有地後悔——何必提那些舊事!(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倚華不是喜歡閑話的人,因此,還是其他宮人知道消息後,亂了分寸,被她喝斥,她才知道了這個消息。
“長禦……博陸侯夫人來做什麽?”那名宮人被她斥責了一句,肅手反省了一會兒,幹脆湊到她的案前,不安地詢問。
其實,倚華對這個消息並不在意——既然未曾通籍,便不是霍光的主意,她何須在意那麽一個出身也就是奴婢的列侯夫人?
因此,聽到宮人的詢問,她漫不經心地迴答:“也許就是請安!”
那名宮人卻不信,但是,多少看出倚華並不看重那位夫人,心中稍安的同時,還是不服氣地道:“大將軍以其為夫人也有兩三年了,什麽時候不來,這會兒來……能隻是請安?”
倚華似笑非笑地睨了她一眼:“那就不隻請安!”
室內一同用夕食的宮人此時也全都停了箸,一個個全都緊盯著倚華。
“都看著我做什麽?”眾目睽睽之下,倚華哪裏還動了竹箸?歎了一口氣,年輕的長禦隻能放也竹箸,一本正經地詢問。
聽她這樣問了,眾人麵麵相覷,最後,還是坐在她左側席位的另一位長禦柔聲為大家解釋:“大家是擔心中宮的處境,也擔心自己的處境。”
倚華微微一笑:“我們是奴婢,除非主君有違律令,我們是沒有其它選擇的。”
雖然她的語氣很溫柔,但是,室內所有人還是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寒顫。
那位長禦畢竟老成一些,顫栗之後,定了定神,便又對倚華道:“自然是這個道理,隻是,趨吉避兇是天性,我們本就是奴婢,斷不會有什麽作為,隻盼著能有點遠見,平平安安活下去!”
眾人紛紛點頭附和。
倚華與她們一樣,都是官奴婢,如何不明白他們的心思?
官奴婢與私奴婢不同,朝廷並不鼓勵擁有私奴婢,相反,除了規定所能擁有奴婢的數目之後,還有各種律令相輔,諸如奴婢的算賦是庶人五倍,放免奴婢便能得到免役的獎勵……因此,一般來說,如非必要,主人都會奴婢侍奉一段時間後免除他們的身份,當然,作為補償,朝廷律令同樣規定,被放免的奴婢必須繼續侍奉其主,如果有不良表現,其主人可以重新將其歸為奴婢。
官奴婢不一樣,除非有功或者家人立下相應的功勳,他們才有可能被免除奴婢的身份。
當然,有錢也可以,隻要能付出錢千萬,便能從奴婢免為庶人。
可以說,官奴婢是沒有任何前途的,他們能想的隻有如何活下去。
——隻要活下去,便仍然可能有免為庶人的希望。
因為這個原因,官奴婢中沒有多少人願意被選入禁中侍使,其中分往掖庭署又是最差的結果。
——若是其它各署,職責明確,隻要小心自己不犯錯即可,而掖庭署下,一旦被分到各貴人處,即使自己不犯錯,貴人們的行止萬一有什麽差錯,他們這些侍奉的奴婢都會被牽連,送命更是毫不希罕。
倚華又歎了一口氣,伸手拿起竹箸,輕聲道:“誰能有遠見?既然都知道自己的身份,便應該明白,生死榮辱不是我們能掌握的,都是命!”
眾人一陣無語,怔怔地看著倚華說完後,便慢慢地舉箸進食,於是,沉默片刻之後,大家也都重新舉箸。偌大的廬舍中,十幾人一起用膳,卻是一片鴉雀無聲的死寂。
用過膳,資曆最淺的宮人收拾起眾人的食具,徑自出屋清洗,室中諸人卻無一人離席,全都默默地坐著。
倚華也沒有動,低著頭,不知在思忖什麽。
“倚華……”又一位同為長禦的女子輕聲喚道,打破室中的沉默。
倚華轉頭看向那人。
能在宮中活下來,並且一直當上長禦的便不會是蠢人。
“我這人口拙……”看起來沒有一絲特色的女子語氣綿軟,給人很和氣的感覺,“你與大將軍府的關係不一般……知道的總比我們多……依你看,大將軍會不會動皇後?”
倚華靜靜地聽對方猶猶豫豫地將話說出口,神色未動半毫,讓眾人心中更加沒有底。
那位長禦問過後許久,倚華也沒有迴答,讓所有人不由緊張得屏息,幾乎就要按捺不下焦躁的情緒了,卻隻聽倚華忽然開口:“除了年紀小的,才選進來的,大家都是從先帝朝過來的。”
眾人的眸光一閃,心中都隱約有了一些期盼,目不轉睛地盯著倚華。
倚華慢慢垂下眼簾:“都還記得征和二年的事情?”
有人一聲抽息,有人按住心口,有人用力捂住自己的臉。
“想想後來的事情!”倚華冷冷一笑。
眾人不由一愣,不解地看向這位頓時變得冷漠的長禦。
倚華輕輕撫著麵前的漆案:“先帝自己遠了皇後、疏了太子,可是,真的……真的變成那樣了……他又饒得過誰?”
眼簾垂下,目光落在膝前的那一道淺綠絲絛上,倚華的眼中閃過怨恨:“江充、蘇文不必說,丞相、貳師、昌邑王……甚至如今那位起陵的皇太後……”
“誰又真的得了利?”
倚華冷冷地說著,眾人緊張地聽著。
年輕的長禦抬起頭,冷淡的目光從眾人身上掃過。
“大將軍如何想?當時先帝如何想?”倚華嘲諷地笑出來,“當時,那些人難道不是揣測著皇帝的心思,才敢那般行事的?”
她抬起手,掌心向上,虛托了一下,正好迎著一抹射入室中夕陽,明亮的光束中,點點塵埃歡快地飛舞著。
“對那些貴人來說,所有人都不會比這些塵埃更能入眼!”倚華擺手,光束中,塵埃舞動更加激烈,“這樣的存在還想揣測著他們的心意?”
倚華冷笑:“更不要說,還想用他們的骨肉至親為自己鋪上位之路!”
“不要做無謂的揣測!”倚華將手往到膝上,十分明確地說著,“大將軍想不想動皇後,不是我們能想的事情!即使他想動,也隻有他能動!別人敢冒犯一下……那都是他嫡親的外孫女!”
說完,倚華便起身走出了廬舍。
出了廬舍,她也無處可去——如非奉命,宮人是不能隨意走動的。
倚華隻是靠在院外不遠處的一棵槐樹上,深深地喘息,努力平複自己心中激越的情緒。
——十年了……
——哪怕隻是這樣,想得多一些……深一些……她的心都會因為過於激烈的情緒而再一次感到那份撕心裂肺般的痛意。
——如果隻是身受牽連,她也許不會這般銘心刻骨地記住那些往事吧……
——如果年輕的皇孫不曾帶著她逃離混亂的長安……如果史皇孫與那位王姬不曾跪在她麵前請求……如果她不曾抱著熟睡的皇曾孫看著那處居所被大火席卷……
——如果不曾有那些記憶,她也許不會如今日一般執著……
“……長禦……長禦……”
細微的唿喚讓倚華陡然從迴憶中驚醒,左右張望卻不見人,這讓她頓時臉色大變。
“長禦,我在這兒!”
這一次是含笑的唿喚。
倚華循聲抬頭,便看見劉病已趴在五步外的一棵樟樹上,愉悅地衝著自己擺手。
倚華卻是一點也不愉悅,幾乎是嚇壞了。
“曾孫……快下來!不!”
倚華真的被嚇壞了,猛地閉上眼,看都不敢看——劉病已居然就直接從兩人高的樹椏上跳了下來。
“長禦?”劉病已困惑地喚著倚華,倚華這才睜眼,隨即便一把抱住他,語無倫次地教訓:“你怎麽敢?那麽高!你怎麽敢?……”她哆嗦著說了半天,才想起要檢視他有沒有受傷。
劉病已連連掙紮,一迭聲地解釋,他這般是玩慣了的,不會有事。
一聽他如此說,倚華又氣又急,非要他保證再不如此了,才總算鎮定下來。
“曾孫在怎麽在這裏?”倚華奇怪地詢問,“來看中宮?進不去嗎?”她尋思著是不是兮君身邊都是他不熟悉的宮人,讓他不敢妄動……不過,好像從一開始,就沒有他不敢的……
劉病已點了兩下頭又搖了搖頭,隨手從腰上解下一個布囊,遞給倚華:“我還擔心怎麽才能讓長禦單獨出來呢!這些,長禦代我交給兮君。”
倚華接過布囊,隨手收入袖中,正要再問,就聽劉病已解釋:“我都準備進去了,遠遠地看見乘輿過來,便沒有進去。”劉病已皺了皺眉,隨即又道:“張令快離宮了,我得走了!長禦代我跟兮君賀至日!”
說完,他轉身便跑開了,倚華想多問兩名都沒有來得及開口,想了想,她也隻能搖頭迴廬舍。
沒走兩步,倚華猛然止步,臉色驟變。
——“我還擔心怎麽能才讓長禦單獨出來呢!”
——他來了多久?一直在哪兒擔心著?
——最重要的是……他聽到了多少……
倚華前所未有地後悔——何必提那些舊事!(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