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楚無限慚愧……我忘記發布了……)
——大司馬大將軍……
鄂邑長公主隻覺得全身一僵,不由就打了一個寒顫,一個從未有過的想法陡然劃過腦海,讓她不由自主地鬆開天子的手,連退數步,直退到台階的邊緣,差一點便要一腳踏空。
——他們的的君父自烈侯薨後便再未設大將軍,更毋論大司馬這一加官了……
——為什麽?
——大司馬大將軍主兵事,統屬諸將,又是內朝首臣,可以直接調用虎符、竹符,以征發大軍、調遣諸將。
——他們的君父是何等看重權柄之人?若不是當時急於改革兵製,以備征伐,他也不會在太尉一職虛席多年後,設大司馬主掌兵事。
——大司馬大將軍的權位太重,抑或是烈侯在先帝心中的份量太重?無論如何,他們的君父在烈侯薨後的十八年中,再未授此職?
——既然元封之後無五年,那麽,不再設大司馬大將軍也沒什麽稀奇的。
——可是,為什麽要讓霍光做大司馬大將軍?
鄂邑長公主顫栗著,卻無法按捺下忽然躍上心頭的一個念頭。
她想呐喊著發泄心中的驚懼,卻又連一點聲都發不出,正是心驚膽顫間,手腕上忽然一股冰冷的感覺,讓她不由一跳,隨即驚叫出聲。
“皇姊!”剛握住鄂邑長公主手腕的天子也被姐姐的反應嚇了一跳,唿喚的音調幾近尖叫。
尖利的音調,冰冷的語氣,天子的聲音讓鄂邑長公主迅速安靜下來,隨即便雙膝一軟,跪倒在繡幄邊。
“陛……陛下……”
“皇姊怎麽了?”不過片刻工夫,少年天子已經平靜下來,神色淡然卻難掩關切地詢問。
盡管滿心焦慮,鄂邑長公主還是沒有將自己恐懼不安的原因說出來——不可說……也不敢說!
她輕輕搖頭,沉默無語。
“皇姊想到了什麽?”劉弗陵何等敏銳,怎麽可能相信她的否定?
鄂邑長公主是負責供養天子的人,自然知道不可能如此輕易地瞞過聰慧的少年天子,方才不過是爭取一點兒思考的時間,此時,心下已經有了主意。
鎮定了一下,挺直腰身,鄂邑長公主很鄭重地道:“陛下對大將軍有何打算?”
劉弗陵不由一怔,抬眼打量了一下素來不問政事的姐姐,良久才道:“大將軍是忠臣。”
鄂邑長公主一愣,就聽十四歲的天子再次重複:“大將軍是忠臣!先帝詔以大將軍、車騎將軍、左將軍輔朕,他們豈會不是忠臣。”
鄂邑長公主無言以對,半晌才有辦法出聲,卻也隻能道:“上所言甚是……”
——她能說不對嗎?
——說他們的君父為皇太子選的輔臣之首不是忠臣?
——那樣豈不是質疑先帝對今上的安排並不妥當?
——那意味著什麽?
……
——會不會讓天下人認為年少的天子並非先帝屬意的嗣君?
……
陡然發現思緒再次轉向某個可怕的方向,鄂邑長公主不由打了一個寒顫。
劉弗陵立刻就發現了姐姐的顫栗,卻沒有再安撫她,隻是靜靜地按住手邊的玉幾,眼簾微微垂下,掩盡所有情緒。
--他怎麽會猜不到姐姐的想法?
劉弗陵的心中滿是苦澀——他的皇姊今天才注意到某些事情,他卻是早就發現了那些令人不安的跡象了!
--若是真的屬意他繼嗣帝位,他們的皇考會在長子卒後三年多都不立儲?
--若是真的屬意他繼嗣帝位,他們的皇考會讓他的母親不明不白、悄無聲息地死在雲陽?
--若是真的屬意他繼嗣帝位,他們的皇考會將輔政之臣簡拔到位在群臣之上、獨攬兵權的官職上?
……
——有漢一百餘年,哪一個皇帝不是豫建儲君?哪一個皇帝不是顯貴外戚?哪一個皇帝不是籌謀身後?
——隻有他是皇帝臨終方受冊皇太子;隻有他是母族無貴戚無權臣;隻有他是完全被權臣包圍……
——孝惠皇帝縱然受脅於呂氏,尚有呂太後為屏。
——孝武皇帝在孝景皇帝崩前十天完成冠禮,六璽、虎符、使節皆在掌握之中。
……
--若是真的屬意他繼嗣帝位,他們的皇考會讓他這個兒子一即位便被輔臣完全架空?
——方法有很多,可是,他們的皇考……在位五十四,權柄不曾稍移半分的天子……卻不曾為他籌謀半分!
……
有時候,劉弗陵會痛恨自己的聰慧!
--為什麽他會想到思考這些問題……
午夜驚醒,汗透重衣時,他也會告訴自己,其實他隻需要記住自己是大漢天子,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可是,當他在那些已經被大將軍或者左將軍挑選過的奏記上寫下“製曰可”三個字時,那種令他無法安寢的驚悸便會再次湧上心頭……
——他究竟算什麽天子!?
——什麽都不明白……其實真的是一種幸福!
“上是先帝詔立的嗣君!”鄂邑長公主忽然開口,斬釘截鐵的語氣將劉弗陵嚇了一跳,自怨自艾般的思緒立時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十四歲的天子怔怔地望向忽然立起的皇姊,看著她步下三層階,在繡幄前鄭重下拜稽首,他頓時感到了久違的手足無措。
“……皇姊……”十四歲的天子輕聲唿喚。
鄂邑長公主抬起頭,看向天子:“上謹記。無論如何,作為大漢的天子,劉氏的子孫,傳承漢家國祚,陛下責無旁貸!妾是婦人,不明大道,然陛下上承祖宗之重,下承萬民之望,豈有昧於舊事,不思作為之理?”
長公主深深俯首,額頭抵在冰冷的地磚上,磚麵上有凸起的乳丁狀紋樣,圓潤光滑,細密整齊,透著精雕細琢的氣息,就像建章宮中的其它東西一樣——精致,卻透著冰冷的氣息……
不期然地,鄂邑長公主的眼前仿佛有一個曼妙的身影劃過……
——傾國傾城、狡黠多情……那麽多溫柔旖旎的寵幸……一則戰敗的消息便全部抵消,天子怒不可遏,遮玉門關不準大軍入,入則斬之……絲毫不顧領軍的便是寵姬之兄……絲毫不顧那位以善舞得幸的李夫人已是彌留之際……
——他們的皇考……從來都先是皇帝啊……
鄂邑長公主打了一個寒顫,隨即就聽到劉弗陵極緩慢的答辭:“……朕謹謝教誨!”
她抬頭,卻隻看到天子沉靜幽遠的神色,她完全看不透這位弟弟的想法……
——也許她從來都不曾看透。
她隻能看著這個比自己的兒子還小的弟弟露出一臉淡然之色,聽著他平靜地詢問:“皇姊可能助朕?”
——也許……她的弟弟一直在等她說出之前那番諫言……?
——可是……
“妾能做什麽?”
——她隻是長公主,縱然儀比諸侯王,可是,實際上,她什麽權力也沒有……
——她是身份尊貴,卻也隻是身份尊貴!
鄂邑長公主真誠地詢問,卻看到她的弟弟竟然皺起眉頭,眼中隱然浮現茫然之色……
仿佛也察覺了自己的不妥,少年天子扶幾而起,長揖及地:“多謝皇姊!待朕有主張時,必請皇姊援手!”
鄂邑長公主默默點頭,也許是因為之前的對話太過鄭重,此時,話題告一段落,姐弟倆一時間竟然隻能無言相對,直宮漏沉牌,帶響了一聲鍾鳴,鄂邑長公主才陡然注意到時間,連忙起身:“時辰已晚,妾不耽擱縣官就寢了。”
劉弗陵也跟著起身,步出幄帳,打算相送一番,卻不料鄂邑長公主忽然又道:“上沒有召後宮侍寢?”
劉弗陵一怔,還沒有從驚訝中迴神,就見鄂邑長公主上前握住自己的手,對自己輕聲勸道:“上無母族可恃,萬不可輕忽後宮……”
劉弗陵猛然抽迴手,不敢置信地盯著自己的姐姐——她竟然讓自己去討好後宮?!
鄂邑長公主根本沒有在意天子的態度,盯著他的眼睛,微微揚眉,隨即伸手,再次拉住弟弟的雙手,繼續以溫柔的語氣,輕聲勸道:“旁人不論,皇後乃左將軍之孫,又是大將軍外孫,其父已是車騎將軍、桑樂侯……陛下不宜冷遇……”
這一次,年少的天子沒有收迴手,隻是瞪大了眼睛,心中滿是震驚,隻覺自己根本不認識這位朝夕常見的皇姊,不禁深深地打量站在自己麵前的姐姐。
——她是在提醒什麽嗎?
劉弗陵不由深思。
低著頭,將鄂邑長公主的話在心裏反複過了幾遍,劉弗陵愕然抬頭,兩眼怔怔地盯著皇姊,不過麵上卻隱隱現出喜悅之色。
見劉弗陵明白過來,鄂邑長公主點了點頭,微笑著行禮離開。
劉弗陵依舊將皇姊送出宮門,親自扶其上輦。
“上不必如此。”鄂邑長公主頗有幾分受寵若驚的感覺,“我們是手足。”
——手足……
劉弗陵一怔,長公主不由輕笑:“上,我們是手足……燕王、廣陵王、昌邑王都是!”
劉弗陵訝然無語,待迴過神來,才發現鄂邑長公主的車駕已經離去,不由哂然垂首。
“……手足……”
注:李夫人那段是易楚自己的推斷,因為《史記》記載得很簡略,《漢書》雖然詳細,卻有頗多錯誤,易楚就按照自己的推斷寫了。特此說明。(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大司馬大將軍……
鄂邑長公主隻覺得全身一僵,不由就打了一個寒顫,一個從未有過的想法陡然劃過腦海,讓她不由自主地鬆開天子的手,連退數步,直退到台階的邊緣,差一點便要一腳踏空。
——他們的的君父自烈侯薨後便再未設大將軍,更毋論大司馬這一加官了……
——為什麽?
——大司馬大將軍主兵事,統屬諸將,又是內朝首臣,可以直接調用虎符、竹符,以征發大軍、調遣諸將。
——他們的君父是何等看重權柄之人?若不是當時急於改革兵製,以備征伐,他也不會在太尉一職虛席多年後,設大司馬主掌兵事。
——大司馬大將軍的權位太重,抑或是烈侯在先帝心中的份量太重?無論如何,他們的君父在烈侯薨後的十八年中,再未授此職?
——既然元封之後無五年,那麽,不再設大司馬大將軍也沒什麽稀奇的。
——可是,為什麽要讓霍光做大司馬大將軍?
鄂邑長公主顫栗著,卻無法按捺下忽然躍上心頭的一個念頭。
她想呐喊著發泄心中的驚懼,卻又連一點聲都發不出,正是心驚膽顫間,手腕上忽然一股冰冷的感覺,讓她不由一跳,隨即驚叫出聲。
“皇姊!”剛握住鄂邑長公主手腕的天子也被姐姐的反應嚇了一跳,唿喚的音調幾近尖叫。
尖利的音調,冰冷的語氣,天子的聲音讓鄂邑長公主迅速安靜下來,隨即便雙膝一軟,跪倒在繡幄邊。
“陛……陛下……”
“皇姊怎麽了?”不過片刻工夫,少年天子已經平靜下來,神色淡然卻難掩關切地詢問。
盡管滿心焦慮,鄂邑長公主還是沒有將自己恐懼不安的原因說出來——不可說……也不敢說!
她輕輕搖頭,沉默無語。
“皇姊想到了什麽?”劉弗陵何等敏銳,怎麽可能相信她的否定?
鄂邑長公主是負責供養天子的人,自然知道不可能如此輕易地瞞過聰慧的少年天子,方才不過是爭取一點兒思考的時間,此時,心下已經有了主意。
鎮定了一下,挺直腰身,鄂邑長公主很鄭重地道:“陛下對大將軍有何打算?”
劉弗陵不由一怔,抬眼打量了一下素來不問政事的姐姐,良久才道:“大將軍是忠臣。”
鄂邑長公主一愣,就聽十四歲的天子再次重複:“大將軍是忠臣!先帝詔以大將軍、車騎將軍、左將軍輔朕,他們豈會不是忠臣。”
鄂邑長公主無言以對,半晌才有辦法出聲,卻也隻能道:“上所言甚是……”
——她能說不對嗎?
——說他們的君父為皇太子選的輔臣之首不是忠臣?
——那樣豈不是質疑先帝對今上的安排並不妥當?
——那意味著什麽?
……
——會不會讓天下人認為年少的天子並非先帝屬意的嗣君?
……
陡然發現思緒再次轉向某個可怕的方向,鄂邑長公主不由打了一個寒顫。
劉弗陵立刻就發現了姐姐的顫栗,卻沒有再安撫她,隻是靜靜地按住手邊的玉幾,眼簾微微垂下,掩盡所有情緒。
--他怎麽會猜不到姐姐的想法?
劉弗陵的心中滿是苦澀——他的皇姊今天才注意到某些事情,他卻是早就發現了那些令人不安的跡象了!
--若是真的屬意他繼嗣帝位,他們的皇考會在長子卒後三年多都不立儲?
--若是真的屬意他繼嗣帝位,他們的皇考會讓他的母親不明不白、悄無聲息地死在雲陽?
--若是真的屬意他繼嗣帝位,他們的皇考會將輔政之臣簡拔到位在群臣之上、獨攬兵權的官職上?
……
——有漢一百餘年,哪一個皇帝不是豫建儲君?哪一個皇帝不是顯貴外戚?哪一個皇帝不是籌謀身後?
——隻有他是皇帝臨終方受冊皇太子;隻有他是母族無貴戚無權臣;隻有他是完全被權臣包圍……
——孝惠皇帝縱然受脅於呂氏,尚有呂太後為屏。
——孝武皇帝在孝景皇帝崩前十天完成冠禮,六璽、虎符、使節皆在掌握之中。
……
--若是真的屬意他繼嗣帝位,他們的皇考會讓他這個兒子一即位便被輔臣完全架空?
——方法有很多,可是,他們的皇考……在位五十四,權柄不曾稍移半分的天子……卻不曾為他籌謀半分!
……
有時候,劉弗陵會痛恨自己的聰慧!
--為什麽他會想到思考這些問題……
午夜驚醒,汗透重衣時,他也會告訴自己,其實他隻需要記住自己是大漢天子,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可是,當他在那些已經被大將軍或者左將軍挑選過的奏記上寫下“製曰可”三個字時,那種令他無法安寢的驚悸便會再次湧上心頭……
——他究竟算什麽天子!?
——什麽都不明白……其實真的是一種幸福!
“上是先帝詔立的嗣君!”鄂邑長公主忽然開口,斬釘截鐵的語氣將劉弗陵嚇了一跳,自怨自艾般的思緒立時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十四歲的天子怔怔地望向忽然立起的皇姊,看著她步下三層階,在繡幄前鄭重下拜稽首,他頓時感到了久違的手足無措。
“……皇姊……”十四歲的天子輕聲唿喚。
鄂邑長公主抬起頭,看向天子:“上謹記。無論如何,作為大漢的天子,劉氏的子孫,傳承漢家國祚,陛下責無旁貸!妾是婦人,不明大道,然陛下上承祖宗之重,下承萬民之望,豈有昧於舊事,不思作為之理?”
長公主深深俯首,額頭抵在冰冷的地磚上,磚麵上有凸起的乳丁狀紋樣,圓潤光滑,細密整齊,透著精雕細琢的氣息,就像建章宮中的其它東西一樣——精致,卻透著冰冷的氣息……
不期然地,鄂邑長公主的眼前仿佛有一個曼妙的身影劃過……
——傾國傾城、狡黠多情……那麽多溫柔旖旎的寵幸……一則戰敗的消息便全部抵消,天子怒不可遏,遮玉門關不準大軍入,入則斬之……絲毫不顧領軍的便是寵姬之兄……絲毫不顧那位以善舞得幸的李夫人已是彌留之際……
——他們的皇考……從來都先是皇帝啊……
鄂邑長公主打了一個寒顫,隨即就聽到劉弗陵極緩慢的答辭:“……朕謹謝教誨!”
她抬頭,卻隻看到天子沉靜幽遠的神色,她完全看不透這位弟弟的想法……
——也許她從來都不曾看透。
她隻能看著這個比自己的兒子還小的弟弟露出一臉淡然之色,聽著他平靜地詢問:“皇姊可能助朕?”
——也許……她的弟弟一直在等她說出之前那番諫言……?
——可是……
“妾能做什麽?”
——她隻是長公主,縱然儀比諸侯王,可是,實際上,她什麽權力也沒有……
——她是身份尊貴,卻也隻是身份尊貴!
鄂邑長公主真誠地詢問,卻看到她的弟弟竟然皺起眉頭,眼中隱然浮現茫然之色……
仿佛也察覺了自己的不妥,少年天子扶幾而起,長揖及地:“多謝皇姊!待朕有主張時,必請皇姊援手!”
鄂邑長公主默默點頭,也許是因為之前的對話太過鄭重,此時,話題告一段落,姐弟倆一時間竟然隻能無言相對,直宮漏沉牌,帶響了一聲鍾鳴,鄂邑長公主才陡然注意到時間,連忙起身:“時辰已晚,妾不耽擱縣官就寢了。”
劉弗陵也跟著起身,步出幄帳,打算相送一番,卻不料鄂邑長公主忽然又道:“上沒有召後宮侍寢?”
劉弗陵一怔,還沒有從驚訝中迴神,就見鄂邑長公主上前握住自己的手,對自己輕聲勸道:“上無母族可恃,萬不可輕忽後宮……”
劉弗陵猛然抽迴手,不敢置信地盯著自己的姐姐——她竟然讓自己去討好後宮?!
鄂邑長公主根本沒有在意天子的態度,盯著他的眼睛,微微揚眉,隨即伸手,再次拉住弟弟的雙手,繼續以溫柔的語氣,輕聲勸道:“旁人不論,皇後乃左將軍之孫,又是大將軍外孫,其父已是車騎將軍、桑樂侯……陛下不宜冷遇……”
這一次,年少的天子沒有收迴手,隻是瞪大了眼睛,心中滿是震驚,隻覺自己根本不認識這位朝夕常見的皇姊,不禁深深地打量站在自己麵前的姐姐。
——她是在提醒什麽嗎?
劉弗陵不由深思。
低著頭,將鄂邑長公主的話在心裏反複過了幾遍,劉弗陵愕然抬頭,兩眼怔怔地盯著皇姊,不過麵上卻隱隱現出喜悅之色。
見劉弗陵明白過來,鄂邑長公主點了點頭,微笑著行禮離開。
劉弗陵依舊將皇姊送出宮門,親自扶其上輦。
“上不必如此。”鄂邑長公主頗有幾分受寵若驚的感覺,“我們是手足。”
——手足……
劉弗陵一怔,長公主不由輕笑:“上,我們是手足……燕王、廣陵王、昌邑王都是!”
劉弗陵訝然無語,待迴過神來,才發現鄂邑長公主的車駕已經離去,不由哂然垂首。
“……手足……”
注:李夫人那段是易楚自己的推斷,因為《史記》記載得很簡略,《漢書》雖然詳細,卻有頗多錯誤,易楚就按照自己的推斷寫了。特此說明。(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