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會殺劉病已嗎?


    顫栗之後,杜延年卻不由認真思索這個可能性,待他稍稍想出點頭緒,卻見張安世似笑非笑地盯著自己,心中不由咯噔一下,想笑兩下,又覺得太顯心虛,臉上的神色不由就僵硬起來。


    張安世望著杜延年,心裏隻感覺越發冰寒,但是,看到杜延年一臉尷尬的神情,他也隻能長歎一聲,隨即正色對杜延年說:“如果霍子孟連皇曾孫都不顧了……他還會顧及誰?”


    張安世的意思再明確不過。


    ——若是霍光為了權勢、利益連衛太子僅存的血裔都不顧了,他還會在乎誰?


    ——若是那樣,他們在他眼裏又能算什麽?


    ——那樣的大將軍還值得他們追隨嗎?


    人就是如此矛盾,追求著權勢、利益,卻不願意彼此間團結的基礎僅是冰冷的權與利……


    杜延年默然,心中卻不能不承認他說的確有理,不過,微微勾起唇角,他卻道:“子孺的意思是,大將軍犧牲主上,你是可以接受的……”


    這話是真正的大逆無道,但是,杜延年敢問,張安世也就敢答:“為何不能?”


    ——那場以巫蠱為名的禍亂毀了他們認可的儲君,卻最終成就了年僅八歲的劉弗陵……更不必說,他還有一個……“好母親”!


    ——他的天子之位是怎麽來的?!


    ——他憑什麽不能被犧牲?


    杜延年點頭,一手摸著下巴,思忖了一會兒,忽然道:“上最近如何?”他忽然想起,前些天張賀等內廷中官出入過尚書署,當時,他隻以為是與少府計斷遲遲不報有關,現在,他卻另有想法了。


    張安世一愣,不解地看了他好一會兒,最後才道:“怎麽想到這個問題?我又不常見陛下!”


    杜延年白了他一眼:“可你有個兄長是掖庭令!”


    張安世還是說不知,杜延年不由就笑了:“光祿勳,我是諫大夫,未央宮還是進得來的……”


    張安世啞然,隨即就聽杜延年道:“我也聽到過中人的私語……皇帝好像有一個多月沒有召見後宮了……”


    張安世默然,心中卻思量著,杜延年是有心人,可是,朝廷之中,有心人僅他一個嗎?


    雖然已經得出了答案,杜延年還是繼續往下說:“大將軍對曾孫的想法也是越來越看重了……不是嗎?”


    以往霍光固然關心劉病已,但是,絕對沒有到關心他如何看待往事的程度。


    ——畢竟,以劉病已的身份,他的想法真的一點也不重要。


    張安世抿唇,看了杜延年一會兒,終是輕輕地點了一下頭。


    杜延年一手扶住麵前的漆幾,恍然覺得有些頭暈目眩。


    ——盡力照顧一個宗室與扶持一個宗室即皇帝位完全不同……


    張安世也有同感,不過,他已經過了最初最震驚的時候,也就可以走到杜延年身邊,用無可奈何的語氣安慰同病相憐的好友:“應該當無大礙,駘蕩宮並未傳召太醫。”


    杜延年鬆了一口氣,又陡然警醒:“陛下至今未召太醫?”


    張安世點頭,隨即便見杜延年驟然起身,神色數變,卻終是按捺下所有情緒,一臉淡然地向他行禮告辭。


    張安世頜首讓他告退,自己返身坐到主席上靜靜思忖。


    正堂外,光祿勳屬吏麵麵相覷,不知道能不能打擾明顯陷入沉思的主官,最後,還是沒有一個人願意為並不緊急的公務冒險,於是,所有人都迴到了東西兩廂,各做各事。


    思忖良久,張安世終於一個激靈,想到了杜延年為何失態了!


    ——如果天子確有不適卻隱而不發,那麽,也就意味著天子在提防他們了……


    想到那個年少早慧的天子,張安世也不由心驚——總是沉默的天子究竟懷著怎麽樣的心思……誰也不知道!


    *****


    上官家


    “阿翁覺得陛下對大將軍……”聽到上官桀的猜測,上官安不由大驚失聲,連話都說不完全了。


    上官桀點頭,接口說完愛子不敢說的話:“陛下對霍光恐怕是心生嫌隙了。”


    上官桀接到的消息是,天子偷聽了大將軍與皇後的對晤,之後臉色極其不好地迴到後殿……


    “你明天去問問皇後,她那位外祖父都跟她說了什麽!”上官桀立刻下了命令。


    上官安點頭,卻遲疑著開口道:“陛下最近臉色一直都不太好……”十分蒼白,毫無血色……


    “……是的……”被兒子一說,上官桀也想起來了,不由撫額沉思。


    上官安湊到父親身邊,低聲道:“阿翁,我聽一些宮婢議論,當初拳夫人與方士神巫交從甚密。”


    “什麽意思?”上官桀以為兒子故弄玄虛,立即便質問。


    上官安卻沒有閃躲,也沒有如往常一般嘻笑,而是在他耳邊更加低聲地道:“那些方士神巫都是虛言招搖的多,但是,也有一些人手上的確有些旁門左道的本事,上可是孕十四月而生,會不會……”


    上官安的話讓上官桀頓時凜然,臉色也立時難看起來:“你是說……上的身體……”


    上官安點頭:“那些方士神巫縱然有些本事,方法也難說好壞……有違天道常理的事……臣總是覺得有些玄乎。”


    上官桀默然不語,卻不能否認兒子說得一點都沒有錯。


    正在思忖,上官桀忽然想到一點:“阿安,你說你那位外舅知不知道上的情況?”


    上官安一愣,半晌都沒有說一個字,臉色更是極其難看。


    父子倆的心中都閃過一個想法——莫非正是因此,霍光當初才極力反對上官嬙入宮?


    “阿翁……”上官安畢竟年輕,沉不住氣,“……若是確實如此……我們怎麽辦?”


    ——若是上無子即崩……上官家……


    上官安幾乎立即就想到了太宗孝文皇帝即位後,皇後張氏一家的下場。


    ——孝惠張皇後廢皇太後位,幽處北宮,魯王偃廢為侯,魯王的兩個異母皆免侯。


    ——張後與魯王偃還是高帝外孫……


    ——不能成子姓的外戚……


    上官桀與上官安四目相對,同時看到了對方眼中的不甘。


    盡管是滿心的不甘,但是,父子倆還沒有衝動到催促皇後盡快生子的地步——皇後實在太年幼了!


    因此,幾乎是想到張氏的同時,父子倆都想到了一個辦法——以他人子為子!


    ——張皇後無子,呂太後令後取他人子養之,而殺其母,以為太子,孝惠皇帝崩,太子即位,是為少帝。


    上官安剛要說出這個辦法,上官桀已擺手阻止:“不必說了,這個辦法……無異於養虎為患!”


    ——少帝年長,自知非皇後子,乃出言曰:“後安能殺吾母而名我!我壯,即為變!”


    ——以他人為子必要殺其生母,如此血仇,日後必然反目。


    上官安也是聰明人,立刻就明白過來,自是一字不提,隻是道:“阿翁有何良策?”


    上官桀隻能搖頭:“且不忙對策,先把上的狀況弄清楚,別自己先亂了方寸!”


    上官安點頭,看著父親,沒有吭聲。


    ——這根本等於什麽也沒有說。


    上官桀自然明白兒子的想法,苦笑了一下,便打起精神,道:“上既然還有關心民生的心思,想來,便是真的有恙,也絕對沒有到不堪的程度……”想到這一點,上官桀也是不由全身一輕。


    “……現在的關鍵是……”上官桀望著兒子重新開始發亮的雙眼,微笑低語:“我們這位十三歲的主上究竟對大將軍是何想法!”


    無論如何,劉弗陵都是大漢正統所在,不管霍光手中有多少權勢,隻要正朔仍在,他便隻能低頭。


    上官桀不由笑著挑眉:“若是上對大將軍不滿……那可就真是太有趣了……”


    漢承秦製,大將軍位比三公,韓信、竇嬰拜將之時皆是顯赫傾朝,至衛青於塞上被拜為大將軍,立號歸朝,大將軍之位更在三公丞相之上,是名副其實的當朝第一人。


    依著三人的結局,對比著算下來,大將軍可真不是什麽深得天子信任的高位……君臣互信更是不易。


    自然,孝武皇帝與衛青是例外,但是,那兩人與一般君臣又不同,衛青之於武帝,恐怕更似蕭何、張良之於高帝,而不是以韓信來比。


    雖然霍光為人處世的確更似衛青,而不是兄長霍去病,但是,上官桀更清楚——今上不是先帝。


    先帝苛刻猜,但是,也的確念舊情,連行祠祭祝詛這種大逆之舉的陳後都隻是罷退長門,何況衛氏姐弟是伴著他從建元新政的困境走出來的人,不管帝王心術如何,對衛氏,他還是願意信任的,可是,今上與霍光之間如何能有一定程度的信任?


    年少弱勢的天子,權柄盡握的臣下……


    上官桀深感,這一次,大漢朝堂之上必然是精彩紛呈,絕對不會比先帝即位伊始那段日子差!


    “可是,如何才能知道上對大將軍的想法?”上官安也覺得有趣,不過,他更在乎實際問題。


    上官桀眨眼,顯然是胸有成竹了。


    “阿翁?”


    “燕王!”


    上官桀給了提示。


    (撓頭……卡文啊卡文,什麽時候是個頭!!!明明所有情節都想得很清楚,為什麽碼字時就是龜速???)(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樂夜未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楚並收藏長樂夜未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