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結束後的第一天,頒發旨意的,都是上記名的秀女;第二天,便是諸位皇子龍孫們了;而第三天,才是那些個宗室王公之類的。
並不出乎玉書意料的是,不過選秀後第二日,她的指婚便下達到了鈕祜祿家——指給四貝勒胤禛做格格。
接到旨意後,整個鈕祜祿府瞬間變得喜氣洋洋,不但各個主子們臉上帶笑,連各處仆從走路都輕快了幾分。
選秀,說白了,是在給愛新覺羅家的男人們選女人,這些人上至皇帝,下至國公,至少也會是個黃帶子宗室。
於是,因玉書家世低微的緣故,選秀留下牌子,做正妻的可能本就不高,若有這種情況發生,那必定祖墳是冒了青煙——
比如,那個出身包衣曹家,卻隻她獨個兒抬旗,改姓曹佳氏,嫁給了當朝鐵帽子郡王、平郡王的平郡王妃。
約莫著她家祖墳便是冒了青煙,要麽,她的命格便是傳說中極好的命格,才能有此造化。
因而,以鈕祜祿家眾人忖度,玉書指入愛新覺羅家後,最大的可能,便是格格這個位分了,若指給不入流宗室,頂了天也不過是個側福晉。
同樣是妾的位分,是給一個普通宗室做妾有前程,還是給正兒八經的鳳子龍孫做妾有前程?此事不必說,所有人都知道哪個才是更佳的選擇。
這些個鳳子龍孫,最後總少不了一個王的位分去。到時候若自家姑娘再生個子嗣,哪怕不能成為世子呢,也少不了爵位去。
這樣一來,不但女兒的前程有了,還能帶挈家裏呢。
至於自家姑娘指給的這個四貝勒,他的名聲在滿朝文武中倒的確並不如何好聽:
什麽嚴厲刻板、刻薄寡恩、不講情麵、眼裏不留沙子……等等。但他縱有這些不好,他府裏對被指婚的女人來說,倒是個很不錯的去處。
首先,他治家嚴謹,從不曾聽說四貝勒府裏有什麽陰私事兒流傳出來;
其次,四福晉素有賢名兒,是真正的大度賢惠人兒,在這樣的當家主母手下討生活,總是比較好過的。
說起這點,就不得不慶幸自己姑娘沒指進八爺府裏,有那樣一個善妒的主母在,那就是個火坑——姑娘入了那府裏,恐怕也隻有守活寡、被磋磨的份。
說到這事兒,滿朝文武有姑娘要嫁人的,都不得不感歎,當今確為一個聖主明君:
他老人家聖明燭照,從知道那位姑奶奶性情之後,再給八爺指人,也隻是從哪些使女子中挑選,再不曾把大臣家千辛萬苦培養出來的好姑娘白白扔進去受苦受累。
所以,遇上四福晉這麽個賢名兒在外的,倒算得上是自家姑娘的福氣了;
四貝勒還有一點,對指入他府裏的女人來說,是其他爺們都不能比的——他府裏子嗣稀少,現今也不過站住了一個漢軍旗女子生的阿哥。
憑自家滿洲大姓的優勢,隻要自家姑娘能為那位爺生下子嗣來,一旦四爺封王,這世子之位究竟會是誰的,還猶未可知呢!
這樣一算下來,這一整個府裏的主子又焉能不喜,怎會不笑呢?
因玉書的指婚旨意已經下達了,作為即將嫁人的待嫁閨閣女,她這會兒隻能在自己屋子裏躲羞,是不能再隨便見人的。
這便給了玉書十分充裕的時間,將需要解決的事兒一一安排妥當,並為進入貝勒府後的生活做好充足的準備。
因她複選時,在宮中住了二月有餘,當然因修煉靜室之故,實際時間並不止於此——不但她《禦龍訣》的修習有所進步,龍騰商鋪中積分,更是大為增長,現今已是兩千有餘。
如此一來,玉書自然要換一些個得用的物件出來,為自己以後的生活好好打算一番。
幾經思量,玉書才有了腹案。
她最先換了一顆避孕丹藥服下,以確保自己在與男子陰陽和合後,不至於有誕下子嗣之憂。
因她本就與普通女子想法有所出入,並不重視子嗣,而今又修得長生大道,於是對血脈延續更沒了半點渴求,甚至是唯恐避之不及的。
若她有子,便有了因果在身,且以她的前世的經曆,她不能將之完全棄之不顧,視為陌路之人。
於是,為了這丁點骨血,她將付出的不單單是養育一個孩子的精力,更有甚者,還會因這血脈相繼之人心境有損、大道難成。
雖有說法,女性修真者不易有孕,但隻是不易,不是絕對,玉書並不想在這上頭冒一丁點風險。
因這丹藥為修真者所用,因而所需積分頗為不菲,但玉書並無半點猶豫,為了道途,不必說隻是一半積分,便是將這些日子她所存下的所有積分都花光了,她也覺得此顆丹藥十分值得。
另有一種丹藥,玉書在衡量過利害之後,就果斷將其兌換了出來。
這丹藥作用,說來並不入流,是一種可將女體改為內媚之姿的藥丸。
服下這丹藥後,外表看去並無如何變化,隻是身骨越發柔韌,體膚越加敏感,平日裏肌膚自清凉無汗,動情時,卻有一種魅人幽香暗生。
這丹藥最為不入流的,便是它會將女子承歡處,改造的比傳說中的名器更勝一籌,讓男子十分得趣兒,快活更勝與平常女子百十倍,嚐過後便會食髓知味。
兌換這顆丹藥來改變自己體質,並非是玉書改了主意,希冀得到胤禛的寵愛鍾情,願意與他雙宿雙棲。事實上,這隻是玉書為了修煉所行的權宜之計。
雙修采補之道,古已有之。
每一個皇室成員身上多多少少都具有龍氣,而胤禛現在身為注定中的下一位帝王,其身上龍氣之濃厚,隻較之康熙稍薄,其他不管是皇子龍孫、或是宗室王公,概不可同日而語。
因而,與其采戰一次,可抵的上玉書居於宮中修煉的兩月有餘!
如此一條捷徑,玉書又怎肯輕易放棄?因龍氣護體之故,一般符咒於皇室之人並無用處。
於是,不能強迫他常來與她采補,那隻能由她自己這方耍些手段,誘他多來幾迴了。
且與之相和合,更是玉書在修煉計劃中十分緊要的一環!
隻要把住胤禛,多多承寵,她便有把握,隻需十多年,即會功力大成,而後隻需專心償還因果即可。
而這依仗,便是係統中兌換積分高達一萬的一種符咒,名曰:《連脈引龍符》。
這一符咒,本身便為龍氣所化,因而即便是龍氣護體,也不會對它有所防禦反應。
連脈引龍,顧名思義,是將所有身具皇室血脈之人性命、命運聯結起來,係於一人身上,並將其他皇室成員身上所具龍氣,牽引給身有符咒之人。
於是,就本質來說,這張符,這本身並不是什麽害人咒術,玉書將其種於胤禛身上,隻是會使他身上具有的龍氣越發濃厚,他人越加淡薄。
但,於每個王朝而言,龍氣即為氣運,它有恆量,並非可隨時再生。
玉書將汲取的清王朝龍氣,供於龍騰商鋪係統,作了兌換他物之用。如此一來,清王朝的龍氣將越發減少,氣運也將更加短縮。
若玉書借此符咒,將整個皇室龍氣係於胤禛一人,那她於采戰胤禛之時,已不僅僅是隻他一人身上龍氣損耗,而是由整個愛新覺羅皇室供養。
長此以往,玉書修煉速度將會越來越快,而整個皇室的龍氣也將越加衰微。比及某一日,龍氣消耗殆盡,便是整個愛新覺羅家日薄西山,龍庭崩毀之時!
在此種情境之下,這咒符便是於玉書有大利,而於愛新覺羅家有大害的了。
不管日後如何,現如今,以玉書的積分,倒是不足以購得該枚符咒的。於是,她也隻好權且記下,以待來日了。
因著兩枚丹藥,玉書這會兒的積分也隻五百有餘,可換之物已無多少了。
細想想,她覺著自己還差著一個防身之物,於是挑來挑去,擇了一串可防備外來傷害的佛珠。
雖然她已修道,但也不過修到了《禦龍訣》第二層中期,與其他功法境界相比,才隻堪堪築基中期而已。
這時節,她猶未辟穀,身體也隻是與凡俗之人稍有差別,但凡俗利器仍可對其造成損傷,因而,這防身之物自是必須的。
至於選擇佛珠這一外形,也不是因聽說胤禛信佛,想討他歡心。
不過是因為若是玉佩首飾等外形,始終不曾更換的話,總會惹人疑竇。而佛珠卻無此患,隻需說是親人因擔心她,於寺廟中從大師那裏求來,帶著用以祈福保平安便可。
這佛珠需積分三百。如此一來,玉書的積分也不過剩下兩百有餘。她凝神細思了一會兒,最終兌了兩張“忠心符”出來。
說起這“忠心符”,玉書也曾兌換過兩張。
前文曾說道,她前十三年於鈕祜祿家修行不綴,也不過才得了五百積分,而選秀之初,龍騰商鋪之中,她才隻餘下了可憐的十二分,避毒丹還是她於初選之後,重得積分換的。
那之前的五百積分被她用往何處了呢?除了一本武功秘籍之外,便是兩張這樣的“忠心符”了。
“忠心符”,名字十分易於理解,便是用於仆從,使其忠心的符咒。
中了該符咒之人,雖本性能力不變,單有一點,他將對給他種符之人分外忠誠。隻要主人有所要求,便會竭盡全力達成,哪怕這要求是要他自身性命、或是全家性命,中咒之人也半點不會遲疑。
再說那本武功秘籍。玉書已為修真之人,有《禦龍訣》在手,其他修真功法她都不屑一顧,更何況武功秘籍不過是凡俗之物,並不被她放在眼裏。
那她究竟因何兌換了這本秘籍,又將這本秘籍與先前的兩枚“忠心符”做了何用呢?
下文自有分說。
並不出乎玉書意料的是,不過選秀後第二日,她的指婚便下達到了鈕祜祿家——指給四貝勒胤禛做格格。
接到旨意後,整個鈕祜祿府瞬間變得喜氣洋洋,不但各個主子們臉上帶笑,連各處仆從走路都輕快了幾分。
選秀,說白了,是在給愛新覺羅家的男人們選女人,這些人上至皇帝,下至國公,至少也會是個黃帶子宗室。
於是,因玉書家世低微的緣故,選秀留下牌子,做正妻的可能本就不高,若有這種情況發生,那必定祖墳是冒了青煙——
比如,那個出身包衣曹家,卻隻她獨個兒抬旗,改姓曹佳氏,嫁給了當朝鐵帽子郡王、平郡王的平郡王妃。
約莫著她家祖墳便是冒了青煙,要麽,她的命格便是傳說中極好的命格,才能有此造化。
因而,以鈕祜祿家眾人忖度,玉書指入愛新覺羅家後,最大的可能,便是格格這個位分了,若指給不入流宗室,頂了天也不過是個側福晉。
同樣是妾的位分,是給一個普通宗室做妾有前程,還是給正兒八經的鳳子龍孫做妾有前程?此事不必說,所有人都知道哪個才是更佳的選擇。
這些個鳳子龍孫,最後總少不了一個王的位分去。到時候若自家姑娘再生個子嗣,哪怕不能成為世子呢,也少不了爵位去。
這樣一來,不但女兒的前程有了,還能帶挈家裏呢。
至於自家姑娘指給的這個四貝勒,他的名聲在滿朝文武中倒的確並不如何好聽:
什麽嚴厲刻板、刻薄寡恩、不講情麵、眼裏不留沙子……等等。但他縱有這些不好,他府裏對被指婚的女人來說,倒是個很不錯的去處。
首先,他治家嚴謹,從不曾聽說四貝勒府裏有什麽陰私事兒流傳出來;
其次,四福晉素有賢名兒,是真正的大度賢惠人兒,在這樣的當家主母手下討生活,總是比較好過的。
說起這點,就不得不慶幸自己姑娘沒指進八爺府裏,有那樣一個善妒的主母在,那就是個火坑——姑娘入了那府裏,恐怕也隻有守活寡、被磋磨的份。
說到這事兒,滿朝文武有姑娘要嫁人的,都不得不感歎,當今確為一個聖主明君:
他老人家聖明燭照,從知道那位姑奶奶性情之後,再給八爺指人,也隻是從哪些使女子中挑選,再不曾把大臣家千辛萬苦培養出來的好姑娘白白扔進去受苦受累。
所以,遇上四福晉這麽個賢名兒在外的,倒算得上是自家姑娘的福氣了;
四貝勒還有一點,對指入他府裏的女人來說,是其他爺們都不能比的——他府裏子嗣稀少,現今也不過站住了一個漢軍旗女子生的阿哥。
憑自家滿洲大姓的優勢,隻要自家姑娘能為那位爺生下子嗣來,一旦四爺封王,這世子之位究竟會是誰的,還猶未可知呢!
這樣一算下來,這一整個府裏的主子又焉能不喜,怎會不笑呢?
因玉書的指婚旨意已經下達了,作為即將嫁人的待嫁閨閣女,她這會兒隻能在自己屋子裏躲羞,是不能再隨便見人的。
這便給了玉書十分充裕的時間,將需要解決的事兒一一安排妥當,並為進入貝勒府後的生活做好充足的準備。
因她複選時,在宮中住了二月有餘,當然因修煉靜室之故,實際時間並不止於此——不但她《禦龍訣》的修習有所進步,龍騰商鋪中積分,更是大為增長,現今已是兩千有餘。
如此一來,玉書自然要換一些個得用的物件出來,為自己以後的生活好好打算一番。
幾經思量,玉書才有了腹案。
她最先換了一顆避孕丹藥服下,以確保自己在與男子陰陽和合後,不至於有誕下子嗣之憂。
因她本就與普通女子想法有所出入,並不重視子嗣,而今又修得長生大道,於是對血脈延續更沒了半點渴求,甚至是唯恐避之不及的。
若她有子,便有了因果在身,且以她的前世的經曆,她不能將之完全棄之不顧,視為陌路之人。
於是,為了這丁點骨血,她將付出的不單單是養育一個孩子的精力,更有甚者,還會因這血脈相繼之人心境有損、大道難成。
雖有說法,女性修真者不易有孕,但隻是不易,不是絕對,玉書並不想在這上頭冒一丁點風險。
因這丹藥為修真者所用,因而所需積分頗為不菲,但玉書並無半點猶豫,為了道途,不必說隻是一半積分,便是將這些日子她所存下的所有積分都花光了,她也覺得此顆丹藥十分值得。
另有一種丹藥,玉書在衡量過利害之後,就果斷將其兌換了出來。
這丹藥作用,說來並不入流,是一種可將女體改為內媚之姿的藥丸。
服下這丹藥後,外表看去並無如何變化,隻是身骨越發柔韌,體膚越加敏感,平日裏肌膚自清凉無汗,動情時,卻有一種魅人幽香暗生。
這丹藥最為不入流的,便是它會將女子承歡處,改造的比傳說中的名器更勝一籌,讓男子十分得趣兒,快活更勝與平常女子百十倍,嚐過後便會食髓知味。
兌換這顆丹藥來改變自己體質,並非是玉書改了主意,希冀得到胤禛的寵愛鍾情,願意與他雙宿雙棲。事實上,這隻是玉書為了修煉所行的權宜之計。
雙修采補之道,古已有之。
每一個皇室成員身上多多少少都具有龍氣,而胤禛現在身為注定中的下一位帝王,其身上龍氣之濃厚,隻較之康熙稍薄,其他不管是皇子龍孫、或是宗室王公,概不可同日而語。
因而,與其采戰一次,可抵的上玉書居於宮中修煉的兩月有餘!
如此一條捷徑,玉書又怎肯輕易放棄?因龍氣護體之故,一般符咒於皇室之人並無用處。
於是,不能強迫他常來與她采補,那隻能由她自己這方耍些手段,誘他多來幾迴了。
且與之相和合,更是玉書在修煉計劃中十分緊要的一環!
隻要把住胤禛,多多承寵,她便有把握,隻需十多年,即會功力大成,而後隻需專心償還因果即可。
而這依仗,便是係統中兌換積分高達一萬的一種符咒,名曰:《連脈引龍符》。
這一符咒,本身便為龍氣所化,因而即便是龍氣護體,也不會對它有所防禦反應。
連脈引龍,顧名思義,是將所有身具皇室血脈之人性命、命運聯結起來,係於一人身上,並將其他皇室成員身上所具龍氣,牽引給身有符咒之人。
於是,就本質來說,這張符,這本身並不是什麽害人咒術,玉書將其種於胤禛身上,隻是會使他身上具有的龍氣越發濃厚,他人越加淡薄。
但,於每個王朝而言,龍氣即為氣運,它有恆量,並非可隨時再生。
玉書將汲取的清王朝龍氣,供於龍騰商鋪係統,作了兌換他物之用。如此一來,清王朝的龍氣將越發減少,氣運也將更加短縮。
若玉書借此符咒,將整個皇室龍氣係於胤禛一人,那她於采戰胤禛之時,已不僅僅是隻他一人身上龍氣損耗,而是由整個愛新覺羅皇室供養。
長此以往,玉書修煉速度將會越來越快,而整個皇室的龍氣也將越加衰微。比及某一日,龍氣消耗殆盡,便是整個愛新覺羅家日薄西山,龍庭崩毀之時!
在此種情境之下,這咒符便是於玉書有大利,而於愛新覺羅家有大害的了。
不管日後如何,現如今,以玉書的積分,倒是不足以購得該枚符咒的。於是,她也隻好權且記下,以待來日了。
因著兩枚丹藥,玉書這會兒的積分也隻五百有餘,可換之物已無多少了。
細想想,她覺著自己還差著一個防身之物,於是挑來挑去,擇了一串可防備外來傷害的佛珠。
雖然她已修道,但也不過修到了《禦龍訣》第二層中期,與其他功法境界相比,才隻堪堪築基中期而已。
這時節,她猶未辟穀,身體也隻是與凡俗之人稍有差別,但凡俗利器仍可對其造成損傷,因而,這防身之物自是必須的。
至於選擇佛珠這一外形,也不是因聽說胤禛信佛,想討他歡心。
不過是因為若是玉佩首飾等外形,始終不曾更換的話,總會惹人疑竇。而佛珠卻無此患,隻需說是親人因擔心她,於寺廟中從大師那裏求來,帶著用以祈福保平安便可。
這佛珠需積分三百。如此一來,玉書的積分也不過剩下兩百有餘。她凝神細思了一會兒,最終兌了兩張“忠心符”出來。
說起這“忠心符”,玉書也曾兌換過兩張。
前文曾說道,她前十三年於鈕祜祿家修行不綴,也不過才得了五百積分,而選秀之初,龍騰商鋪之中,她才隻餘下了可憐的十二分,避毒丹還是她於初選之後,重得積分換的。
那之前的五百積分被她用往何處了呢?除了一本武功秘籍之外,便是兩張這樣的“忠心符”了。
“忠心符”,名字十分易於理解,便是用於仆從,使其忠心的符咒。
中了該符咒之人,雖本性能力不變,單有一點,他將對給他種符之人分外忠誠。隻要主人有所要求,便會竭盡全力達成,哪怕這要求是要他自身性命、或是全家性命,中咒之人也半點不會遲疑。
再說那本武功秘籍。玉書已為修真之人,有《禦龍訣》在手,其他修真功法她都不屑一顧,更何況武功秘籍不過是凡俗之物,並不被她放在眼裏。
那她究竟因何兌換了這本秘籍,又將這本秘籍與先前的兩枚“忠心符”做了何用呢?
下文自有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