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張大伯走後,李老爺子坐李諸家院子裏凳子裏一邊抽煙杆一邊想事,他想了很多。從這日起,李老爺子挖地窖是認真及了。大伯李洪深則督促李權及李慕幹活。


    一家子都是實誠人,李翠花又百般討好周旋,兩院子都罕見和樂融融。


    因著怕影響屋子,地窖都是院子或空地挖,這樣就會有窄過道。而依著之前計劃,地窖裏養豬及養雞,那麽就不夠地方了。李權想了個討巧方法,現雞圈下挖個大洞,到時直接將其趕下去就行了。然後從自家院子挖條巷子過去即可,即將人畜隔開了,又可以養雞、鳥、羊、牛及豬,還可以引一條小溪出來,省去喂養水,確實是一件一舉三得事。


    大伯家後院地窖養牲畜,恐有惡味,便直接將大伯家院子下地窖一角挖深,設為糞坑。李諸家這邊地窖則為人活動、睡及儲放糧食地方,兩家院子,隔了一條過道。大家為了省地方,都設想過道中間,設了兩個大灶台,用於做飯。


    濱濱聽後,向李諸問道“爹,燒火會不會有煙?”李諸應道:“這個當然。”其他人一聽,都愁眉苦臉起來。有煙,地窖裏煙無法散出去,這不是將自己憋死。動亂起來不知道多長時間,不可能都不吃熱食,如果是冬天,那不可能不燒炕吧。地窖本就比地麵上冷,如果待時間長了,孩子們可怎麽受得了?這時,大家心裏都開始想要不賣東西,準備搬遷。


    濱濱看著大家皺眉,大眼睛轉了轉,笑了笑。拉著大哥李海從灶裏拿了根著火柴,蹲地上燒起來。燒出煙後,濱濱鬧著李海提了桶水過來,李海想著濱濱可能是玩厭了,要用水澆熄了,便去提了一小桶水過來。濱濱趁著李海去提水時,入房拿了張紙,將其卷成筒狀,等大哥水一到,就將煙引到水裏。


    李海聰慧。一看就看出明堂,叫道:“呀,不起煙了!”大人們正想著煙問題。一聽李海叫喚,忙衝出來,七嘴八舌問道:“怎麽不起煙了?”大家一看濱濱動作,都笑了起來。


    經過這一鬧,經過眾人商議後。灶台改設大伯李洪深家後院靠近溪水地方。安設了兩個大灶,有煙囪通道間設了四個小灶。煙囪上麵挖了個半米深小洞,蓄滿水。洞裏水與煙囪間有一小過道,放了塊板擋著,灶台通向煙囪處也有塊板擋著。做飯、燒水時,兩個人配合。一個人做飯,一個人抽板。看著煙囪有煙要溢出來了,就抽靠近水那塊板。等煙都放完了,再用下麵那塊板,將水推上去。這樣做需費些人力,但勝安全。且到時候,家裏人都待地窖裏。無所事事,做做這樣體力活也是好。


    過年時。雖然人多,但是心慌,大家都沒什麽心情喜賀。且大家都忙著挖地窖及心裏想著儲備糧食。這個年是真沒有過好。


    濱濱想著要地窖時過漫長日子,便問爹娘,以後地窖裏,幹些什麽?李諸及鄧氏一聽都傻眼了,大家心裏都隻想著怎麽生存,哪裏還去想怎麽過?濱濱看爹娘都沒想法,便提出買些書及針線,娘可以繡線,爹及哥哥們可以看看書。而這個想法被李諸及鄧氏都否決了。


    紙這裏是個比較精貴事物,使得書也精貴起來。以李諸秀才身份買,雖說比普通人便宜點,即我們現說打折,但仍是一本書兩百文錢。對於普通人來說,差不多是天價。


    濱濱了解了書價後,嚇得張大了嘴,書利潤有多大,她也是知道一些。


    李權及李慕之前急著處理貨物,李諸家上次送去紙張未賣,都運了迴來。


    濱濱看了看紙張,對鄧氏道:“娘,咱們有紙,可以去借些書,抄錄下來嗎?”鄧氏想了想道:“以前你姥爺時當然可以,但是現姥爺及你大舅都搬至山裏了,這書向誰借好?”


    濱濱想了想,便去問李翠花,道:“大姑,貴哥以前上書,有沒有買很多書?”李翠花搖頭道:“這些個精貴東西,沒有。”


    濱濱聽後,心裏失落。李翠花笑著道:“濱濱想看書,是打算買書嗎?”濱濱搖了搖頭道:“不是,想借些書看看。”李翠花聽後想了想,道:“如果是借書話,以我名義向李稻放話,應該可以借得到。”


    濱濱一想,對及,二伯李稻向大姑借了錢買房。濱濱立即笑著向李翠花道:“大姑,你看看可不可可能多向二伯借些考舉人書及一些雜書。多一個月,或者半個月,就還給他了。”


    李翠花聽後也沒問濱濱有什麽作用,想著孩子愛看書終究是好,點點頭,道:“行,我修信一封過去,讓餘老頭幫著帶一下。”濱濱聽後樂滋滋應下了。濱濱將大姑李翠花向二伯借書事與鄧氏及李諸說了,托爹爹到時抄書。李諸笑道:“這個主意不錯。大姐開口,二哥肯定得借。”


    兩天後,餘老頭帶迴小半車書及一封信,餘老頭卸了書放李諸家院子桌子後,將一信弟給李翠花,便離開了。


    李翠花高興對廚房裏鄧氏笑道:“這個弟弟還是不錯!”正院子花圃旁邊玩濱濱看著小半車書,也樂嗬嗬笑起來,叫屋裏李海哥仨出來看看。李翠花一展開信,看了一下,便怒道:“沒見過這樣家人。”


    鄧氏看到,忙過來問道:“大姐,怎麽了?二伯將書借迴家就是一好事。”李翠花氣憤將信一展,攤鄧氏麵前,道:“好事,你看看。我就沒見過這樣沒臉沒皮。我就當少個弟弟。”


    鄧氏接過信,隻見信內寫道:大姐,您口信已收到。書為金貴事物,吾隻有考舉人讀物,書為金貴之物,吾藏書不多。思及大姐往日親厚,特向書院借書若幹,望十五日內如數歸還。大姐恩情難望。但借書時,頗為曲折,望以所借銀兩相抵。隻因書確實頗為金貴。


    鄧氏看完氣憤將信扔下地道:“這,這是什麽混帳事!”李權及李慕李諸家挖地窖,聽到聲音,出來,拾起紙一看,李慕樂道:“稻不去做商人真是可惜了。”


    李權點頭道:“可不是,借幾本書給人十五天,可以相抵幾十兩銀子。銀子都可以買下這些書了。”李慕點點頭,李翠花聽後怒道:“可不是,而且他書已送到,我敢說,他肯定是當已借出了。”


    李慕及李權聽後對看一眼,李權道:“對。肯定。”濱濱旁邊聽到歎了口氣,心想,二伯這會兒,是將大姑得罪透了。以後遇著什麽錢事,或人手事,估計家裏這邊都不會幫忙。


    李老爺子從地窖中出來,歎了口氣,對李翠花道:“翠花,看爹娘份上,你就與他算了。”李權問道:“大姐,你借錢與他時,可有借據?”李翠花懊惱道:“想著是自己親弟弟,怎麽會想到立借據?”眾人聽後都歎了口氣。沒憑沒證,李稻不還錢也無法糾查。


    李翠花想了想,恨恨心道:“我就出錢買些紙迴來,咱們把這些書都抄下來,省得幾十兩銀子水漂了。”


    李諸一聽樂嗬嗬笑道:“大姐,這書我們家就是打算抄一份。本來是抄多少算多少,現,隻得大家一起抄了。”


    李翠花驚訝問道:“你哪來紙張?”李權及李慕是知道李諸事,也知道李諸性子,李慕忙應道:“這是咱們鋪子東西,賣也不舍得。我給諸帶了迴來。想著他怎麽說也是個秀才。比我適合這些東西。”李諸一臉疑惑看了看李慕,想著慕哥這樣說總會有原因,沒有說什麽拆裝話。李翠花聽後點點頭,笑道:“這就好,不夠我再去買。家裏會寫字,這幾天都別做事了,咱們就抄這個。這可是五十多兩銀子哪。”


    眾人一聽吸口氣,李老爺子歎了口氣,道:“我也會些字,我也幫忙吧。”


    李翠花笑著點了點頭,濱濱聽後樂不可滋。這是好事,好可以將這些書都抄錄完全。


    接下來日子,眾人都家裏忙著抄書。除了李氏外,其餘大人及上著學堂孩子們都幫忙。李氏負責所有人這幾日吃及用度,還要負責喂雞、鳥、豬、羊、牛,還要淋菜地,李漁則負責所有人田裏活計及,大哥倆夫妻雖沒幫著抄寫,反而成了忙人。


    本次抄寫,一人負責一本,抄寫就屬李諸及李海了,倆父子平日都沙地上練字,難得可以如此奢侈寫字,心裏都是說不出高興。李濤及李波雖然年紀小,但倆兄弟平日也有練字,抄寫速度竟比李老爺子還。


    濱濱晚上夜深人靜時候,就讓大哥李海及爹爹說說今日抄寫了什麽,爹爹及李海都可將書背個大概。而李濤及李波由於抄寫慢,將自己抄寫識得部分內容都背了下來。鄧氏聽後都極為驚歎,第二日起便讓李諸抄寫考舉人書籍。


    ps:


    感謝喜歡這本書及對我不離不棄你們!你們支持,是我無限動力!謝謝!祝大家感恩節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漫村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楓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楓薇並收藏花漫村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