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華宮和碧華宮裏分別住著東離後宮兩個最得寵的妃子,端莊典雅的宜貴妃和傾國傾城的嫻妃。宜貴妃與嫻妃二人同承雨露情同姐妹,在東離後宮傳為佳話。
征和十四年,宜貴妃懷孕,次年三月誕下皇長子,武仁帝大喜,賜名為靖,平定天下息止戰事之意。
四年後,嫻妃有孕,恰逢北方匈奴動亂,武仁帝禦駕親征,北伐戰役告捷,然武仁帝中箭受傷,迴宮五日之後就撒手人寰,下昭傳位皇長子祁靖,宜太後垂簾聽政。
國喪期間,嫻妃難產,誕下皇子後去世,皇子被送到瓊華宮,宜太後從宮人手中接過小皇子,目光悲憫慈愛,“哀家與嫻妃情同姐妹,這孩子就留在哀家身邊吧。嫻妃為先皇開枝散葉,哀家感念其功,特許小皇子隨其母姓,如今正值深秋,楓葉荻花,秋風瑟瑟,就賜名為荻吧。”
滿宮的宮人高唿太後千歲,無人膽敢提出質疑。
先皇次子被剝奪皇姓,以低/賤之草取名,太後之意,已經昭然若揭。
與武仁帝以武征戰天下不同,皇長子祁靖天生體弱,他比肖荻大五歲,很喜歡這個天真漂亮的小皇弟,皇弟很乖,總是跟在他身後用軟糯的聲音叫他“皇兄”,總是會在他去太學院上課時靜靜坐在太學院門口等他,然後在他下課的第一時間飛快起身向他跑來。
直至多年以後,祁靖還能清楚地記得,多少次他走出太學院,看到小小的少年托腮坐在太學院門口的台階上,一見他出來就開心地笑麵如花,飛快朝他奔來叫他皇兄。
那也許是他一生最美好的迴憶。
肖荻六歲的時候,祁靖懇求宜太後讓肖荻與他一同進太學院上課,宜太後思慮再三,同意了祁靖的懇求。祁靖還記得小皇弟在得知這個消息時的滿目興奮,之前每次與肖荻講起在太學院的見聞,他的小皇弟都一臉羨豔,這次他終於不用在門口等他,終於可以坐到太學院裏麵了。
也是在那時,他們結識了身為大將軍之子的阮景鈞,三人都是銀鞍白馬的少年,幾乎是一拍即合地成為朋友。肖荻是三人之中最小的,但也是三人之中最聰明的,雖然入學晚,但明算權術,治國之道,帝王之術,幾乎是一點就透,迴迴考試都能拔得頭籌。而祁靖雖稍遜於自己的皇弟,但是也是一眾公子王孫中的佼佼者,小小年紀就露出帝王之氣。
阮景鈞身為武將之子,課業重心自然是放在武學上的,祁靖由於自幼體弱,校場演武他向來不參加,僅僅在台下觀看。
阮景鈞的騎射是最優秀的,尚且年幼的肖荻在校場上就有些力不從心,頻頻將手裏弓箭射偏,而且很多都是未到箭靶就落在地上,見他泄氣般停下來,祁靖在場下鼓勵道,“繼續啊,阿荻。”
場上少年撅著嘴,“皇兄就會取笑我,你上來試試便知這彎弓大弩到底有多沉,想要射至箭靶,簡直難如登天!”
一旁的阮景鈞聽著這話笑道,“阿荻又有脾氣了,真的難如登天的話,那我就登一個給阿荻看看。”語罷拉弓射箭,弓箭帶著破空之聲淩厲地插/入遠處箭靶一寸有餘,箭尾的翎羽還在劇烈抖動。
肖荻瞪大驚異的眼睛看著正中紅心的箭羽,“阮大哥!你是怎麽做到的!好厲害!”
下麵的祁靖拍著手,“阿荻,何不讓阮兄教教你,看看這正中紅心可有什麽訣竅。”
“阮大哥,教教我好不好……”肖荻睜著期待的眼,看著手握彎弓的阮景鈞。
阮景鈞笑著走過去,揉揉肖荻的頭,“訣竅夫子上課都已經教過了,隻是你尚且年幼,手臂力量不足,光是拉開弓弦就已用了八成力,更何況瞄準呢。”說罷站在肖荻身後握住他的手拉開弓箭,微微帶著他的身體瞄準,“砰!”弓箭離弦,正中紅心。
肖荻驚得目瞪口呆,仿佛不敢相信那支箭是從自己手中射出去的,迴過神拉著阮景鈞的手蹦蹦跳跳,不停地叫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皇兄你看到了嗎!那支箭是我射出去的!我射中靶心了!……”
台上台下兩人仿佛都被少年感染了,露出愉快的笑。
春日圍獵上,三人策馬奔騰,肖荻揮動馬鞭,將兩人遠遠甩在後麵,一邊騎一邊喊道,“我們來比賽吧,看誰射到的獵物多!”
祁靖驅馬跟在兩人身後,“你倒是聰明,這樣的比賽我豈不是輸定了!”
前方傳來肖荻的哈哈大笑,“那又怎麽樣!就算不比騎射,皇兄在元宵的燈謎會上,不是照樣輸給我了!哈哈哈……”
阮景鈞一邊護在祁靖身邊,一邊追趕肖荻,“阿荻,你慢點!獵物都叫你嚇跑了!”
祁靖在馬上看著少年風一樣的身姿,他的皇弟從小就比他優秀,這是他一直都知道的事,但他不知心中隱隱的不快從何而來。
前麵的少年此時已經看到了獵物,“白狐狸!看我將它捉來給皇兄和母後一人做一條圍巾!”
祁靖呆愣片刻,他在想什麽啊,那是他的皇弟啊!
少年不識愁滋味,日子就這麽如同流水一般,歡快地自指尖流過,不知不覺中,三人都在慢慢長大。
征和三十一年,祁靖十七歲,肖荻十二歲,阮景鈞十八歲。彼時宜太後垂簾聽政已經十二年有餘,太後身體每況愈下,宛若風中之燭,岌岌可危。八月,太後宣布退出朝堂,還政陛下,八月十五正式舉行登基大典。
瓊華宮中,肖荻守在宜太後床前侍疾,喂完湯藥後,宜太後屏退眾人,一手握住肖荻的手,“荻兒。”
“母後。”肖荻乖乖叫道。
“你母親與哀家情同姐妹,你與靖兒又是親兄弟,如今哀家快要死了,你告訴哀家,你到底有沒有想過要當皇帝?”
少年認真地搖搖頭,“我不想當皇帝。”
“你還小,還什麽都不懂。靖兒本就體弱,你又這麽優秀……荻兒,對不起,為了靖兒我必須這麽做,希望你不要恨我……”宜太後歉疚地看著床前的少年。
“母後?”少年疑惑。
床上的女人閉上眼不願看他。
突然,一個人影出現在少年身後,手刀劈暈了床前的少年,扛起昏迷的少年,“太後,都準備好了。”
宜太後疲憊地揮揮手。
從那天起,鮮衣怒馬意氣風發的天真少年,就消失了。
年輕皇帝得到消息已是幾日後,正在籌備登基大典的皇帝匆匆趕到少年寢殿,“阿荻!你還好嗎,對不起,我不知道母後會對你做這種事……”
現在說對不起有什麽用。
一切都晚了。
少年的寢殿沒有掌燈,他蜷縮在厚厚的被子裏,沙啞的聲音從被子下麵傳來,“我沒事,多謝皇上關心。”
祁靖不知道少年經曆過怎樣的絕望,曾經是如何嘶吼,才能讓他清亮的嗓音變得如此沙啞。
伸手想摸摸少年,手剛觸及棉被,就感到被子下麵一抖,他悶悶地歎息一聲,“對不起,阿荻。”
少年再沒有給他任何迴應。
他想他真是個卑劣的哥哥,在得知自己最親愛的弟弟被人閹/割時,他的第一反應居然是鬆了口氣。
正式登基那天,像是為了補償自己的弟弟,他下旨將小皇子封為王爺,賜號恭賢,位列正一品,是東離最年輕的王爺。
麵色蒼白的少年跪在瓊華宮冰冷的地上,從太監手中接過聖旨,低頭自嘲地笑了一下,“恭賢?”
少年王爺很快就從皇宮搬出去了,新王府建在南都距離紫禁城最遠的東麵,他再也不是那個跟在他身後,用軟糯的聲音叫他皇兄的孩子,而他也不再是那個一心一意隻想保護他的皇兄。
尤記少年一襲白衣,胯/下銀鞍白馬踏遍南都落花,手中長劍如虹直指東離河山,他迴過頭看著他,笑容明媚耀眼,他對他說,皇兄,將來你做皇帝,我就做王爺,我要做東離第一個戰神王爺,我要把西涼南越這些國家全都打下來送給皇兄,我要讓皇兄做這天下唯一的帝王!
隻是,歲月悠悠,那個鮮衣怒馬看盡南都春/色的驕傲少年,已經被他,被他的母後,被這無情的皇權,徹底殺死。
他與他,再也迴不去了。
征和十四年,宜貴妃懷孕,次年三月誕下皇長子,武仁帝大喜,賜名為靖,平定天下息止戰事之意。
四年後,嫻妃有孕,恰逢北方匈奴動亂,武仁帝禦駕親征,北伐戰役告捷,然武仁帝中箭受傷,迴宮五日之後就撒手人寰,下昭傳位皇長子祁靖,宜太後垂簾聽政。
國喪期間,嫻妃難產,誕下皇子後去世,皇子被送到瓊華宮,宜太後從宮人手中接過小皇子,目光悲憫慈愛,“哀家與嫻妃情同姐妹,這孩子就留在哀家身邊吧。嫻妃為先皇開枝散葉,哀家感念其功,特許小皇子隨其母姓,如今正值深秋,楓葉荻花,秋風瑟瑟,就賜名為荻吧。”
滿宮的宮人高唿太後千歲,無人膽敢提出質疑。
先皇次子被剝奪皇姓,以低/賤之草取名,太後之意,已經昭然若揭。
與武仁帝以武征戰天下不同,皇長子祁靖天生體弱,他比肖荻大五歲,很喜歡這個天真漂亮的小皇弟,皇弟很乖,總是跟在他身後用軟糯的聲音叫他“皇兄”,總是會在他去太學院上課時靜靜坐在太學院門口等他,然後在他下課的第一時間飛快起身向他跑來。
直至多年以後,祁靖還能清楚地記得,多少次他走出太學院,看到小小的少年托腮坐在太學院門口的台階上,一見他出來就開心地笑麵如花,飛快朝他奔來叫他皇兄。
那也許是他一生最美好的迴憶。
肖荻六歲的時候,祁靖懇求宜太後讓肖荻與他一同進太學院上課,宜太後思慮再三,同意了祁靖的懇求。祁靖還記得小皇弟在得知這個消息時的滿目興奮,之前每次與肖荻講起在太學院的見聞,他的小皇弟都一臉羨豔,這次他終於不用在門口等他,終於可以坐到太學院裏麵了。
也是在那時,他們結識了身為大將軍之子的阮景鈞,三人都是銀鞍白馬的少年,幾乎是一拍即合地成為朋友。肖荻是三人之中最小的,但也是三人之中最聰明的,雖然入學晚,但明算權術,治國之道,帝王之術,幾乎是一點就透,迴迴考試都能拔得頭籌。而祁靖雖稍遜於自己的皇弟,但是也是一眾公子王孫中的佼佼者,小小年紀就露出帝王之氣。
阮景鈞身為武將之子,課業重心自然是放在武學上的,祁靖由於自幼體弱,校場演武他向來不參加,僅僅在台下觀看。
阮景鈞的騎射是最優秀的,尚且年幼的肖荻在校場上就有些力不從心,頻頻將手裏弓箭射偏,而且很多都是未到箭靶就落在地上,見他泄氣般停下來,祁靖在場下鼓勵道,“繼續啊,阿荻。”
場上少年撅著嘴,“皇兄就會取笑我,你上來試試便知這彎弓大弩到底有多沉,想要射至箭靶,簡直難如登天!”
一旁的阮景鈞聽著這話笑道,“阿荻又有脾氣了,真的難如登天的話,那我就登一個給阿荻看看。”語罷拉弓射箭,弓箭帶著破空之聲淩厲地插/入遠處箭靶一寸有餘,箭尾的翎羽還在劇烈抖動。
肖荻瞪大驚異的眼睛看著正中紅心的箭羽,“阮大哥!你是怎麽做到的!好厲害!”
下麵的祁靖拍著手,“阿荻,何不讓阮兄教教你,看看這正中紅心可有什麽訣竅。”
“阮大哥,教教我好不好……”肖荻睜著期待的眼,看著手握彎弓的阮景鈞。
阮景鈞笑著走過去,揉揉肖荻的頭,“訣竅夫子上課都已經教過了,隻是你尚且年幼,手臂力量不足,光是拉開弓弦就已用了八成力,更何況瞄準呢。”說罷站在肖荻身後握住他的手拉開弓箭,微微帶著他的身體瞄準,“砰!”弓箭離弦,正中紅心。
肖荻驚得目瞪口呆,仿佛不敢相信那支箭是從自己手中射出去的,迴過神拉著阮景鈞的手蹦蹦跳跳,不停地叫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皇兄你看到了嗎!那支箭是我射出去的!我射中靶心了!……”
台上台下兩人仿佛都被少年感染了,露出愉快的笑。
春日圍獵上,三人策馬奔騰,肖荻揮動馬鞭,將兩人遠遠甩在後麵,一邊騎一邊喊道,“我們來比賽吧,看誰射到的獵物多!”
祁靖驅馬跟在兩人身後,“你倒是聰明,這樣的比賽我豈不是輸定了!”
前方傳來肖荻的哈哈大笑,“那又怎麽樣!就算不比騎射,皇兄在元宵的燈謎會上,不是照樣輸給我了!哈哈哈……”
阮景鈞一邊護在祁靖身邊,一邊追趕肖荻,“阿荻,你慢點!獵物都叫你嚇跑了!”
祁靖在馬上看著少年風一樣的身姿,他的皇弟從小就比他優秀,這是他一直都知道的事,但他不知心中隱隱的不快從何而來。
前麵的少年此時已經看到了獵物,“白狐狸!看我將它捉來給皇兄和母後一人做一條圍巾!”
祁靖呆愣片刻,他在想什麽啊,那是他的皇弟啊!
少年不識愁滋味,日子就這麽如同流水一般,歡快地自指尖流過,不知不覺中,三人都在慢慢長大。
征和三十一年,祁靖十七歲,肖荻十二歲,阮景鈞十八歲。彼時宜太後垂簾聽政已經十二年有餘,太後身體每況愈下,宛若風中之燭,岌岌可危。八月,太後宣布退出朝堂,還政陛下,八月十五正式舉行登基大典。
瓊華宮中,肖荻守在宜太後床前侍疾,喂完湯藥後,宜太後屏退眾人,一手握住肖荻的手,“荻兒。”
“母後。”肖荻乖乖叫道。
“你母親與哀家情同姐妹,你與靖兒又是親兄弟,如今哀家快要死了,你告訴哀家,你到底有沒有想過要當皇帝?”
少年認真地搖搖頭,“我不想當皇帝。”
“你還小,還什麽都不懂。靖兒本就體弱,你又這麽優秀……荻兒,對不起,為了靖兒我必須這麽做,希望你不要恨我……”宜太後歉疚地看著床前的少年。
“母後?”少年疑惑。
床上的女人閉上眼不願看他。
突然,一個人影出現在少年身後,手刀劈暈了床前的少年,扛起昏迷的少年,“太後,都準備好了。”
宜太後疲憊地揮揮手。
從那天起,鮮衣怒馬意氣風發的天真少年,就消失了。
年輕皇帝得到消息已是幾日後,正在籌備登基大典的皇帝匆匆趕到少年寢殿,“阿荻!你還好嗎,對不起,我不知道母後會對你做這種事……”
現在說對不起有什麽用。
一切都晚了。
少年的寢殿沒有掌燈,他蜷縮在厚厚的被子裏,沙啞的聲音從被子下麵傳來,“我沒事,多謝皇上關心。”
祁靖不知道少年經曆過怎樣的絕望,曾經是如何嘶吼,才能讓他清亮的嗓音變得如此沙啞。
伸手想摸摸少年,手剛觸及棉被,就感到被子下麵一抖,他悶悶地歎息一聲,“對不起,阿荻。”
少年再沒有給他任何迴應。
他想他真是個卑劣的哥哥,在得知自己最親愛的弟弟被人閹/割時,他的第一反應居然是鬆了口氣。
正式登基那天,像是為了補償自己的弟弟,他下旨將小皇子封為王爺,賜號恭賢,位列正一品,是東離最年輕的王爺。
麵色蒼白的少年跪在瓊華宮冰冷的地上,從太監手中接過聖旨,低頭自嘲地笑了一下,“恭賢?”
少年王爺很快就從皇宮搬出去了,新王府建在南都距離紫禁城最遠的東麵,他再也不是那個跟在他身後,用軟糯的聲音叫他皇兄的孩子,而他也不再是那個一心一意隻想保護他的皇兄。
尤記少年一襲白衣,胯/下銀鞍白馬踏遍南都落花,手中長劍如虹直指東離河山,他迴過頭看著他,笑容明媚耀眼,他對他說,皇兄,將來你做皇帝,我就做王爺,我要做東離第一個戰神王爺,我要把西涼南越這些國家全都打下來送給皇兄,我要讓皇兄做這天下唯一的帝王!
隻是,歲月悠悠,那個鮮衣怒馬看盡南都春/色的驕傲少年,已經被他,被他的母後,被這無情的皇權,徹底殺死。
他與他,再也迴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