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去叫人,弄不死你……”黃大芬叫囂著。
看護抱著頭躺在地下,哇哇哭叫。
吳欣抱著黃毛的腿咬了一口,黃毛抄起衛生間的拖把,朝著吳欣的腿打去。
還在吳欣的嘴巴上踢了一腳。
看著吳欣被打的嘴裏流血。
詹曉弈心裏是恨著吳欣的,可是看到她被打得這麽慘,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
她轉身往迴走,離得遠了,她撥打了110。
卻看到保安和護士匆匆地趕來了。
她想起來了,這個叫黃大芬的女人和打吳欣的那個男的,她以前真的見過。
一幕幕往事,像潮水一樣,湧上心頭,又像電影一樣一幀一幀的放過。
在醫院大門口,她看到警車來了,但是那兩個打人的人,是不是被抓走了?她就不知道了。
詹曉弈不記得自己是怎麽迴的家?頭腦清醒過來,她的兩條腿已經麻木了,沒有知覺了。
她不知道自己靠著牆在地下蹲了多久,流下的眼淚已經幹了,腐蝕得皮膚有點疼。
愛時,
廊前月下,
良人在側,
海棠如雪。
不愛時,
日月無光,
獨自一人,
清淚如雨。
詹曉弈索性躺在地下,等腿迴複了知覺,她慢慢地起來去衛生間,她看到鏡子裏的自己,曾經的眉目如畫已經被憔悴和淒慘取代,曾經如墨的長發已經像枯草一樣淩亂不堪,整個人看起來醜的跟鬼一樣。
她洗了把臉,換上了家居服服。
把身上的衣服換下來洗,染血的褲子,單另泡在一個盆裏,倒上洗衣液,用一隻手在洗衣板上不停的搓,不停的洗。
不論他她怎麽洗,手都搓紅了,那斑斑點點的血跡還是若隱若現,她索性到了些漂白水進去。
不一會兒,血跡徹底沒有了,月白色的褲子卻變成了雪白,原本壓在腰線和口袋沿上的米黃色滾邊條也失去了顏色,成了雪白。
這是去年她過二十三歲生日時,蘇銳去上海出差,給她買迴來的三件套,一件米黃色的娃娃領小襯衫,和一件月白色的兔毛小開衫,開衫和褲子同色,襯衣和褲子上的滾邊同色。
她把毛衣,襯衫,褲子都晾在小小的露台上。
她搬了一把小凳子坐下來,抬頭看了一眼,這是一套她最喜歡的衣服。
以後永遠也不可能再穿了。
因為它們已經不配套了。
如果想讓它們還成一套,那就隻能把開衫和襯衣也漂白。
詹曉弈在想,泡在漂白水中的衣服會疼嗎?就像她此刻的心。
詹曉弈笑了,臉上卻掛滿了淚水。
變了,什麽都變了。
從二歲到二十四歲,二十二年的親情。
從十六歲到二十四歲,六年的愛情。
從二十二歲到二十四歲,兩年的婚姻。
一顆心完完全全都在他身上,卻被自己最好最信任的閨蜜破壞了婚姻和幸福。
變了,全都變了。
丈夫蘇銳和詹曉弈一起長大,她從來都沒有想過,蘇銳會傷害她,會做對不起她的事情,會背叛她。
聽外婆說,在詹曉弈兩歲的時候,蘇銳他們一家搬來,就住在隔壁,兩家做了鄰居,蘇銳比詹曉弈大三歲。
從那一天開始,除了蘇銳上大學那幾年,兩個人就幾乎沒有分開過。
蘇銳去上幼兒園,詹曉弈就追在後麵跑,等到看不見了,才願意跟著外婆迴來。
放學了,詹曉弈就跑去巷子口,拿上她認為好吃的東西迎他,見麵了就要把她的東西分給她他一半兒,兩個人邊吃邊往家走。
一邊走,還要一邊嘰嘰喳喳的問蘇銳,幼兒園裏的事情。
蘇銳寫字,詹曉弈就纏著外婆給她也買上本子和筆,讓蘇銳交她寫字。
後來大一點了,所有的事情,詹曉弈都記得。
父親展懷文和母親薑淑芳,在製衣廠工作,母親是縫紉工,父親是機修工。
外公薑仁禮和外婆童惠蘭沒有淩城戶口,他們的戶口在郊區農村薑營。
外公隻能每天蹬著三輪車,車把上掛著一個蛤蟆嘴的銅鈴鐺,鈴鐺底下墜著一把外婆用紅色的毛線編織的英子,去給人家送煤球。
外婆在家裏帶她,給全家人做飯,洗衣服,收拾房間,打掃庭院。
父親休息的時候,也會幫外公拉一大車煤球,就卸在後麵院子裏的雨蓬下,外公再零零散散地拉出去掙點差價。
母親會把工廠裏的手工活接迴來,讓外婆做。
外婆的手很靈巧,她釘的鈕扣,鎖的扣眼,縫的掛鉤,扡的褲邊,總是最好的,從來沒有被退迴來過。
每天早上,蘇銳領著她上學,下午蘇銳領著她放學,吃完飯,兩個人一起寫作業。
有時候,蘇銳家裏好多天都沒有大人,蘇銳就在詹曉弈家住,在詹曉弈家吃。
父親和母親攢錢買了一台縫紉機,母親下班後就把廠裏的服裝裁片領迴來,在家裏縫,掙點外快。
外婆也學會了縫衣服,母親白天去上班的時候,外婆就買些布迴來,縫小孩子的圍嘴,反穿衣,軟底小鞋,也車大人的鞋墊呀什麽的,拿到市場上去賣,很受歡迎。
外婆用自己掙得錢,買了一台鎖邊機,一隻電熨鬥。
外婆從工地上撿來水泥袋子上的牛皮紙,撿中間兩層幹淨的存起來。
外婆用母親領迴來的裁片,把所有衣服,褲子,裙子,馬甲,襯衣的樣版,按大小型號畫上,剪下來。
外婆自己買布,給全家人每人縫了一身新衣服,給蘇銳也縫了一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在詹曉弈的強烈要求下,給蘇銳弄了一個黑色的小領結,給自己弄了一個紅格子的小領結。
第二天,兩個人穿到學校裏去,引來了無數人的圍觀,連老師都跑過來看。
那時候,款式新穎的成衣賣的還是很貴,人工反而不值錢。
鄰居們都買布,送到家讓外婆給他們做衣服。
父親買來木板和帆布,連夜給外婆打了一個裁衣台。
蘇銳的母親王紅花,不務正業,上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他的父親蘇昌順,是個老實人,隻知道沒明沒夜的蒙頭上班,加班。
掙的錢全都被王紅花拿去打牌賭了。
有一次,王紅花把家裏的錢全都賭光了,連買鹽的錢都沒有。
王紅花不但不收斂,還把家裏稍稍值點錢的東西都壓押上去賭,結果又賭輸了。
晚上蘇昌順下班迴家,債主正在來搬東西。
蘇昌順問怎麽迴事,王紅花心虛,她說不認識,蘇昌順就跟那些人打起來了,別人人多,蘇昌順隻有一個人,最後打急眼了,還出了人命。
蘇昌順被被判了無期。
蘇銳就更加的沉默寡言了。
那時侯的詹曉弈是幸福的,而且因為成績優異,沒有上二年級,直接從一年級跳到三年級。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她八歲那年冬天,母親薑淑芳生了一場病,花完了家裏所有的積蓄,最後還是撒手人寰。
從那時候起,父親就再也沒有過笑臉,但是更加的疼愛她了,總是叫她奕寶兒。
在她十二歲那年,父親也鬱鬱而終。初三的時候,外公也因意外離她而去。
當所有的苦難降臨的時候,外婆沒有倒下,外婆說她不能倒下,因為她的小孫女還沒有長大。
詹曉弈也沒有倒下,因為她有愛她的外婆,還有默默陪在他身邊的銳哥哥。
王紅花還是整夜打麻將,不過癮,就參於賭博,因為三個坑一個,最後分贓不公,打架鬥毆,打傷了人,工作也沒了,還被關了兩年。
可以說,從那一天開始,外婆領著詹曉弈,蘇銳,她們祖孫三人,就開始相依為命。
外婆用她的一雙巧手,艱難的養活著兩個上中學的孩子,日子雖說拮據,但也能過得去。
最起碼能吃得飽,穿的暖,有地方住,買得起書本,隻要不去買那些特別貴的東西,也不覺得很窮。
在學校裏,他們兩個穿的不算最好,但也絕不是最差。因為學校裏流行什麽穿戴,外婆都能給他們仿製出來。
買的新鞋子,隻是在上學的時候穿,一放學迴來就趕快脫下來放好,把舊鞋穿上,第二天再穿著新鞋去上學。
詹曉弈上高一的時候,蘇銳已經上高三了。
蘇銳在學校裏是校草級的人物,吸引了無數同學的目光,可他卻不愛搭理人。
不僅僅是因為蘇銳長得帥氣,不愛說話,別提有多酷了。
還因為他是學霸,不論大考小考總是年級組第一名,而且會把第二名甩出老遠去。
每天放學,蘇銳都會雷打不動的在校門口等詹曉弈。
蘇銳會用外婆給的零花錢,買一隻雪糕給詹曉弈,再騎單車載著詹曉弈迴家。詹曉弈會時不時的把雪糕遞到前麵,給蘇銳咬一口,自己再吃一口。
許多想跟蘇銳搭訕的女生都拐彎抹角的和詹曉弈成了好朋友。
詹曉弈是一班,有一天,五班的一個女生轉到她們班,過了幾天,這個女生就跟她成了同桌。
看護抱著頭躺在地下,哇哇哭叫。
吳欣抱著黃毛的腿咬了一口,黃毛抄起衛生間的拖把,朝著吳欣的腿打去。
還在吳欣的嘴巴上踢了一腳。
看著吳欣被打的嘴裏流血。
詹曉弈心裏是恨著吳欣的,可是看到她被打得這麽慘,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
她轉身往迴走,離得遠了,她撥打了110。
卻看到保安和護士匆匆地趕來了。
她想起來了,這個叫黃大芬的女人和打吳欣的那個男的,她以前真的見過。
一幕幕往事,像潮水一樣,湧上心頭,又像電影一樣一幀一幀的放過。
在醫院大門口,她看到警車來了,但是那兩個打人的人,是不是被抓走了?她就不知道了。
詹曉弈不記得自己是怎麽迴的家?頭腦清醒過來,她的兩條腿已經麻木了,沒有知覺了。
她不知道自己靠著牆在地下蹲了多久,流下的眼淚已經幹了,腐蝕得皮膚有點疼。
愛時,
廊前月下,
良人在側,
海棠如雪。
不愛時,
日月無光,
獨自一人,
清淚如雨。
詹曉弈索性躺在地下,等腿迴複了知覺,她慢慢地起來去衛生間,她看到鏡子裏的自己,曾經的眉目如畫已經被憔悴和淒慘取代,曾經如墨的長發已經像枯草一樣淩亂不堪,整個人看起來醜的跟鬼一樣。
她洗了把臉,換上了家居服服。
把身上的衣服換下來洗,染血的褲子,單另泡在一個盆裏,倒上洗衣液,用一隻手在洗衣板上不停的搓,不停的洗。
不論他她怎麽洗,手都搓紅了,那斑斑點點的血跡還是若隱若現,她索性到了些漂白水進去。
不一會兒,血跡徹底沒有了,月白色的褲子卻變成了雪白,原本壓在腰線和口袋沿上的米黃色滾邊條也失去了顏色,成了雪白。
這是去年她過二十三歲生日時,蘇銳去上海出差,給她買迴來的三件套,一件米黃色的娃娃領小襯衫,和一件月白色的兔毛小開衫,開衫和褲子同色,襯衣和褲子上的滾邊同色。
她把毛衣,襯衫,褲子都晾在小小的露台上。
她搬了一把小凳子坐下來,抬頭看了一眼,這是一套她最喜歡的衣服。
以後永遠也不可能再穿了。
因為它們已經不配套了。
如果想讓它們還成一套,那就隻能把開衫和襯衣也漂白。
詹曉弈在想,泡在漂白水中的衣服會疼嗎?就像她此刻的心。
詹曉弈笑了,臉上卻掛滿了淚水。
變了,什麽都變了。
從二歲到二十四歲,二十二年的親情。
從十六歲到二十四歲,六年的愛情。
從二十二歲到二十四歲,兩年的婚姻。
一顆心完完全全都在他身上,卻被自己最好最信任的閨蜜破壞了婚姻和幸福。
變了,全都變了。
丈夫蘇銳和詹曉弈一起長大,她從來都沒有想過,蘇銳會傷害她,會做對不起她的事情,會背叛她。
聽外婆說,在詹曉弈兩歲的時候,蘇銳他們一家搬來,就住在隔壁,兩家做了鄰居,蘇銳比詹曉弈大三歲。
從那一天開始,除了蘇銳上大學那幾年,兩個人就幾乎沒有分開過。
蘇銳去上幼兒園,詹曉弈就追在後麵跑,等到看不見了,才願意跟著外婆迴來。
放學了,詹曉弈就跑去巷子口,拿上她認為好吃的東西迎他,見麵了就要把她的東西分給她他一半兒,兩個人邊吃邊往家走。
一邊走,還要一邊嘰嘰喳喳的問蘇銳,幼兒園裏的事情。
蘇銳寫字,詹曉弈就纏著外婆給她也買上本子和筆,讓蘇銳交她寫字。
後來大一點了,所有的事情,詹曉弈都記得。
父親展懷文和母親薑淑芳,在製衣廠工作,母親是縫紉工,父親是機修工。
外公薑仁禮和外婆童惠蘭沒有淩城戶口,他們的戶口在郊區農村薑營。
外公隻能每天蹬著三輪車,車把上掛著一個蛤蟆嘴的銅鈴鐺,鈴鐺底下墜著一把外婆用紅色的毛線編織的英子,去給人家送煤球。
外婆在家裏帶她,給全家人做飯,洗衣服,收拾房間,打掃庭院。
父親休息的時候,也會幫外公拉一大車煤球,就卸在後麵院子裏的雨蓬下,外公再零零散散地拉出去掙點差價。
母親會把工廠裏的手工活接迴來,讓外婆做。
外婆的手很靈巧,她釘的鈕扣,鎖的扣眼,縫的掛鉤,扡的褲邊,總是最好的,從來沒有被退迴來過。
每天早上,蘇銳領著她上學,下午蘇銳領著她放學,吃完飯,兩個人一起寫作業。
有時候,蘇銳家裏好多天都沒有大人,蘇銳就在詹曉弈家住,在詹曉弈家吃。
父親和母親攢錢買了一台縫紉機,母親下班後就把廠裏的服裝裁片領迴來,在家裏縫,掙點外快。
外婆也學會了縫衣服,母親白天去上班的時候,外婆就買些布迴來,縫小孩子的圍嘴,反穿衣,軟底小鞋,也車大人的鞋墊呀什麽的,拿到市場上去賣,很受歡迎。
外婆用自己掙得錢,買了一台鎖邊機,一隻電熨鬥。
外婆從工地上撿來水泥袋子上的牛皮紙,撿中間兩層幹淨的存起來。
外婆用母親領迴來的裁片,把所有衣服,褲子,裙子,馬甲,襯衣的樣版,按大小型號畫上,剪下來。
外婆自己買布,給全家人每人縫了一身新衣服,給蘇銳也縫了一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在詹曉弈的強烈要求下,給蘇銳弄了一個黑色的小領結,給自己弄了一個紅格子的小領結。
第二天,兩個人穿到學校裏去,引來了無數人的圍觀,連老師都跑過來看。
那時候,款式新穎的成衣賣的還是很貴,人工反而不值錢。
鄰居們都買布,送到家讓外婆給他們做衣服。
父親買來木板和帆布,連夜給外婆打了一個裁衣台。
蘇銳的母親王紅花,不務正業,上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他的父親蘇昌順,是個老實人,隻知道沒明沒夜的蒙頭上班,加班。
掙的錢全都被王紅花拿去打牌賭了。
有一次,王紅花把家裏的錢全都賭光了,連買鹽的錢都沒有。
王紅花不但不收斂,還把家裏稍稍值點錢的東西都壓押上去賭,結果又賭輸了。
晚上蘇昌順下班迴家,債主正在來搬東西。
蘇昌順問怎麽迴事,王紅花心虛,她說不認識,蘇昌順就跟那些人打起來了,別人人多,蘇昌順隻有一個人,最後打急眼了,還出了人命。
蘇昌順被被判了無期。
蘇銳就更加的沉默寡言了。
那時侯的詹曉弈是幸福的,而且因為成績優異,沒有上二年級,直接從一年級跳到三年級。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她八歲那年冬天,母親薑淑芳生了一場病,花完了家裏所有的積蓄,最後還是撒手人寰。
從那時候起,父親就再也沒有過笑臉,但是更加的疼愛她了,總是叫她奕寶兒。
在她十二歲那年,父親也鬱鬱而終。初三的時候,外公也因意外離她而去。
當所有的苦難降臨的時候,外婆沒有倒下,外婆說她不能倒下,因為她的小孫女還沒有長大。
詹曉弈也沒有倒下,因為她有愛她的外婆,還有默默陪在他身邊的銳哥哥。
王紅花還是整夜打麻將,不過癮,就參於賭博,因為三個坑一個,最後分贓不公,打架鬥毆,打傷了人,工作也沒了,還被關了兩年。
可以說,從那一天開始,外婆領著詹曉弈,蘇銳,她們祖孫三人,就開始相依為命。
外婆用她的一雙巧手,艱難的養活著兩個上中學的孩子,日子雖說拮據,但也能過得去。
最起碼能吃得飽,穿的暖,有地方住,買得起書本,隻要不去買那些特別貴的東西,也不覺得很窮。
在學校裏,他們兩個穿的不算最好,但也絕不是最差。因為學校裏流行什麽穿戴,外婆都能給他們仿製出來。
買的新鞋子,隻是在上學的時候穿,一放學迴來就趕快脫下來放好,把舊鞋穿上,第二天再穿著新鞋去上學。
詹曉弈上高一的時候,蘇銳已經上高三了。
蘇銳在學校裏是校草級的人物,吸引了無數同學的目光,可他卻不愛搭理人。
不僅僅是因為蘇銳長得帥氣,不愛說話,別提有多酷了。
還因為他是學霸,不論大考小考總是年級組第一名,而且會把第二名甩出老遠去。
每天放學,蘇銳都會雷打不動的在校門口等詹曉弈。
蘇銳會用外婆給的零花錢,買一隻雪糕給詹曉弈,再騎單車載著詹曉弈迴家。詹曉弈會時不時的把雪糕遞到前麵,給蘇銳咬一口,自己再吃一口。
許多想跟蘇銳搭訕的女生都拐彎抹角的和詹曉弈成了好朋友。
詹曉弈是一班,有一天,五班的一個女生轉到她們班,過了幾天,這個女生就跟她成了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