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介厲聲附上一句:“殺人奪地,罪大惡極,膽敢有半句不實之語,休怪本官用重刑!”
父母官對升鬥小民而言,常有天威。一個知縣、一個縣丞,寥寥隻言數語,足讓趙小六嚇破肝膽,魂散魄喪,磕頭如搗蒜。
趙小六哆嗦應道:“小的隻是看老蘇頭下不了地,種不出莊稼來,荒了就可惜了。我這才跟他合計,他出田,我出力,有了收成,我兩家再分...”
“荒唐!”範圭高聲一喝:“據本官所知,蘇老漢斷腿也不過近日之事,何況,即算將養,也不過百日而已,如何就種不了地?區區幾分薄地,讓你再分了去,蘇老漢一家又當以何為生計?”
方一介也有些怒:“還敢狡辯!班頭...”
深恐被用刑,趙小六急得哭嚷:“小的就是有潑天的膽子,也不敢在老爺跟前撒謊...”
範圭一聲斷喝:“刁民!本官問你,蘇老漢死於何時,你可知曉?”
趙小六點了點頭:“老蘇頭是在三天前死的。”
“當日你在何處?”範圭又一追問。
趙小六:“小的每天都在地裏,我也是晚上收了工,迴了家才曉得的。”
“可有人替你作證?”楊青羽心知此人當非兇手,有意開解。
趙小六急應道:“有的,有的,小人這幾天都在村東頭瓦泥氹下地,人多呢。”
方一介將信將疑,問道:“那你手上的傷是怎麽迴事?”
趙小六難明所以,抬起雙手翻看了看,愣愣迴道:“地裏活多,隻顧著做事,我看是刮到了...”
範圭一拍驚堂木:“嫌犯趙小六,退到一旁。班頭,傳喚蔣銓。”
通運客棧掌櫃蔣銓、史二夫婦及苟世仁等一幹人已經候在堂外,聽到傳喚,蔣銓應聲走出,堂上待審。
“蔣掌櫃,關於韓生命案一事,範知縣有諸多問詢,還請如實相答。”蔣銓此人雖隻是一小商人,營生不顯,但因常有善舉,在本地頗有些聲望,方一介對其人也略有聽聞,故而言語間也客氣幾分。
蔣銓倒也爽直:“韓秀才是我看著長大的,大人隻管問,在下知無不言。”
範圭:“都說韓生殺人在前,爾後畏罪投湖自盡,不知蔣掌櫃怎麽看?”
蔣銓麵色一凝,肅然道:“絕無可能!”
“噢?”範圭見他篤定若此,暗揣或有他因,疑問:“何出此言?”
蔣銓:“韓秀才孝悌仁義,忠恕絕人,大人不知,那韓秀才待蘇老漢如父,又豈會有加害之心?”
範圭淡淡一笑:“聽聞蔣掌櫃與韓生交情甚深,單憑你這一麵之詞,本官怕是難斷真假。”
蔣銓伏低身子,猛地磕了一個響頭,赤紅著雙目,微顫聲道:“草民家中世代務農,早沒了讀書的種子,我是看那韓秀才求取功名不易,才時常有意接濟...幾位大人,草民願以性命擔保,韓秀才沒有殺人...”
略微緩了緩,繼道:“韓秀才是我從水裏撈起來的,依草民看來,他也不會是自殺的。”
“噢?”範圭傾了傾身子,凝神靜聽。
雖然楊青羽三人已向蔣銓問詢過韓嶽相關事,卻也從未聽其說過這番話。楊青羽深有所惑,按捺不住,問道:“蔣掌櫃何出此言?”
蔣銓稍作迴想,慢道:“那天還在卯初,店裏小二出街采買當天需用的菜食,迴來的時候,聽到不遠處藕塘中有一聲大響,像是落水聲。當時街麵上也沒見著人,小二就去瞧了瞧,看到果真是有人落水,隻是看人浮在水裏也不知是死是活。小二就近揀了根棍子戳了幾下,見也沒個動靜,又不敢下水,就迴了客棧向我說了這事。”
“在你之前還有個小二?”範圭疑道:“此人可在堂外?”
蔣銓應了聲:“在。”
店小二被傳喚上來,範圭當頭質問:“堂下,掌櫃的說,你先發現的韓生屍首,是也不是?”
店小二剛點了點頭,未等應話,範圭又問:“既然發現有人落水,為何不救?”
“天兒太黑了,小的不敢下水去救。”店小二嚇得有些發顫。
“蔣銓,你接著說。”店小二的話,不過是佐證之語,無需多問,個中緊要,範圭深知還得細問蔣銓。
蔣銓:“我帶了兩個人去,把人從水裏撈起來我才知道是韓秀才...”
“這跟是不是自殺有什麽幹係?”方一介聽得漸感焦急。
蔣銓也不理會:“我在韓秀才懷裏找到一封信...”
“什麽信?”蔣銓話未說完,又被方一介打斷。
韓嶽留給元少修的信已作為物證交給了楊青羽,楊青羽把信拿出,範圭先看了看,又遞給了方一介。
方一介端看半晌,沉吟道:“照信上所說,韓生已不作生念,決然赴死之心有目共睹,還說不是投水殉情?”
範圭拿過信,繞到堂中,又把信看了看,解道:“韓嶽有求死之心不假,但他的確不是自殺。若韓嶽是投水,浸水掙紮,胸前的信必然濕透,信上的字也必有洇漬,諸位已經看過了,信上的字,字字清朗,鉤劃爽明,足見其時衣服滲水未透。何以有此?依本官之見,自韓嶽落水,到被人從水中撈起,為時尚短,不至於全然濕透。”
又轉向蔣銓道:“或許你還不知,韓嶽之死,經仵作重驗,是被人以灰釘灌腦而死。蔣銓,你是聰明人,單憑這一紙書信,你就敢攔下衙門的人,也算有膽有識。本官傳你,也是想向你問詢,何人會與這區區一秀才有如此深仇大恨。”
蔣銓還不知韓嶽真正死因,一聽是這等慘況,又驚又怒,脫口罵道:“畜生!禽獸...豬狗不如的畜生...”一吐為快後才想起還要迴話,頹然搖了搖頭:“他一個讀書人,哪會有什麽仇家,也不知道是誰如此喪盡天良,要害他性命。”
“班頭,把史二夫婦和苟世仁一同傳喚上堂。”見蔣銓已無從可問,範圭忙把他請下了堂去。
三人哆哆嗦嗦還未站定,範圭驚堂木一拍,嚇得三人“噗通”跪倒在地。
範圭喝道:“史二,據聞,你夫婦二人曾親眼得見韓嶽與蘇老漢有口角爭執,現在兩人俱亡,事有大謬,速將你所聞所見如實告與本官。”
史二夫婦原是地道莊稼漢,三日前被衙門拿問時,已被嚇得不輕,眼下又過堂受審,更是心驚膽懼,顫顫巍巍,不知該如何答話,又不敢不作應答,憋了半刻,哭了出來,嚷道:“小的隻是聽到韓秀才跟老蘇頭吵了會,後來...後來....”
“你先莫慌,後來如何了?”楊青羽一直旁坐靜觀,見史二夫婦質樸膽小,該是本分人,這才出言安撫。
“後來韓秀才說老蘇頭糊塗,上了人家的當,還說...說老蘇頭把人推進了火坑...後來老蘇頭就罵了韓秀才幾句,把他趕走了。”史二斷斷續續說了些許,雖然所敘不多,難解全貌,但一堂眾人卻聽出了蹊蹺。
範圭率先發問:“史秦氏,方才史二所說是否屬實?”
史二妻輕“嗯”了聲,又點了點頭。
範圭又問:“那你說說,韓嶽說的是蘇老漢把什麽人推進了火坑?”
史二妻怯生生道:“好像說的是他蘇家的姑娘。”
“可是蘇錦娘?”方一介高聲朗問。
史二忙接話道:“是是是,我聽到老蘇頭還說他養大的丫頭,就該他做主。”
範圭再問:“那你可有聽到這二人是因何故爭吵?把蘇錦娘推入火坑又是何意?”
父母官對升鬥小民而言,常有天威。一個知縣、一個縣丞,寥寥隻言數語,足讓趙小六嚇破肝膽,魂散魄喪,磕頭如搗蒜。
趙小六哆嗦應道:“小的隻是看老蘇頭下不了地,種不出莊稼來,荒了就可惜了。我這才跟他合計,他出田,我出力,有了收成,我兩家再分...”
“荒唐!”範圭高聲一喝:“據本官所知,蘇老漢斷腿也不過近日之事,何況,即算將養,也不過百日而已,如何就種不了地?區區幾分薄地,讓你再分了去,蘇老漢一家又當以何為生計?”
方一介也有些怒:“還敢狡辯!班頭...”
深恐被用刑,趙小六急得哭嚷:“小的就是有潑天的膽子,也不敢在老爺跟前撒謊...”
範圭一聲斷喝:“刁民!本官問你,蘇老漢死於何時,你可知曉?”
趙小六點了點頭:“老蘇頭是在三天前死的。”
“當日你在何處?”範圭又一追問。
趙小六:“小的每天都在地裏,我也是晚上收了工,迴了家才曉得的。”
“可有人替你作證?”楊青羽心知此人當非兇手,有意開解。
趙小六急應道:“有的,有的,小人這幾天都在村東頭瓦泥氹下地,人多呢。”
方一介將信將疑,問道:“那你手上的傷是怎麽迴事?”
趙小六難明所以,抬起雙手翻看了看,愣愣迴道:“地裏活多,隻顧著做事,我看是刮到了...”
範圭一拍驚堂木:“嫌犯趙小六,退到一旁。班頭,傳喚蔣銓。”
通運客棧掌櫃蔣銓、史二夫婦及苟世仁等一幹人已經候在堂外,聽到傳喚,蔣銓應聲走出,堂上待審。
“蔣掌櫃,關於韓生命案一事,範知縣有諸多問詢,還請如實相答。”蔣銓此人雖隻是一小商人,營生不顯,但因常有善舉,在本地頗有些聲望,方一介對其人也略有聽聞,故而言語間也客氣幾分。
蔣銓倒也爽直:“韓秀才是我看著長大的,大人隻管問,在下知無不言。”
範圭:“都說韓生殺人在前,爾後畏罪投湖自盡,不知蔣掌櫃怎麽看?”
蔣銓麵色一凝,肅然道:“絕無可能!”
“噢?”範圭見他篤定若此,暗揣或有他因,疑問:“何出此言?”
蔣銓:“韓秀才孝悌仁義,忠恕絕人,大人不知,那韓秀才待蘇老漢如父,又豈會有加害之心?”
範圭淡淡一笑:“聽聞蔣掌櫃與韓生交情甚深,單憑你這一麵之詞,本官怕是難斷真假。”
蔣銓伏低身子,猛地磕了一個響頭,赤紅著雙目,微顫聲道:“草民家中世代務農,早沒了讀書的種子,我是看那韓秀才求取功名不易,才時常有意接濟...幾位大人,草民願以性命擔保,韓秀才沒有殺人...”
略微緩了緩,繼道:“韓秀才是我從水裏撈起來的,依草民看來,他也不會是自殺的。”
“噢?”範圭傾了傾身子,凝神靜聽。
雖然楊青羽三人已向蔣銓問詢過韓嶽相關事,卻也從未聽其說過這番話。楊青羽深有所惑,按捺不住,問道:“蔣掌櫃何出此言?”
蔣銓稍作迴想,慢道:“那天還在卯初,店裏小二出街采買當天需用的菜食,迴來的時候,聽到不遠處藕塘中有一聲大響,像是落水聲。當時街麵上也沒見著人,小二就去瞧了瞧,看到果真是有人落水,隻是看人浮在水裏也不知是死是活。小二就近揀了根棍子戳了幾下,見也沒個動靜,又不敢下水,就迴了客棧向我說了這事。”
“在你之前還有個小二?”範圭疑道:“此人可在堂外?”
蔣銓應了聲:“在。”
店小二被傳喚上來,範圭當頭質問:“堂下,掌櫃的說,你先發現的韓生屍首,是也不是?”
店小二剛點了點頭,未等應話,範圭又問:“既然發現有人落水,為何不救?”
“天兒太黑了,小的不敢下水去救。”店小二嚇得有些發顫。
“蔣銓,你接著說。”店小二的話,不過是佐證之語,無需多問,個中緊要,範圭深知還得細問蔣銓。
蔣銓:“我帶了兩個人去,把人從水裏撈起來我才知道是韓秀才...”
“這跟是不是自殺有什麽幹係?”方一介聽得漸感焦急。
蔣銓也不理會:“我在韓秀才懷裏找到一封信...”
“什麽信?”蔣銓話未說完,又被方一介打斷。
韓嶽留給元少修的信已作為物證交給了楊青羽,楊青羽把信拿出,範圭先看了看,又遞給了方一介。
方一介端看半晌,沉吟道:“照信上所說,韓生已不作生念,決然赴死之心有目共睹,還說不是投水殉情?”
範圭拿過信,繞到堂中,又把信看了看,解道:“韓嶽有求死之心不假,但他的確不是自殺。若韓嶽是投水,浸水掙紮,胸前的信必然濕透,信上的字也必有洇漬,諸位已經看過了,信上的字,字字清朗,鉤劃爽明,足見其時衣服滲水未透。何以有此?依本官之見,自韓嶽落水,到被人從水中撈起,為時尚短,不至於全然濕透。”
又轉向蔣銓道:“或許你還不知,韓嶽之死,經仵作重驗,是被人以灰釘灌腦而死。蔣銓,你是聰明人,單憑這一紙書信,你就敢攔下衙門的人,也算有膽有識。本官傳你,也是想向你問詢,何人會與這區區一秀才有如此深仇大恨。”
蔣銓還不知韓嶽真正死因,一聽是這等慘況,又驚又怒,脫口罵道:“畜生!禽獸...豬狗不如的畜生...”一吐為快後才想起還要迴話,頹然搖了搖頭:“他一個讀書人,哪會有什麽仇家,也不知道是誰如此喪盡天良,要害他性命。”
“班頭,把史二夫婦和苟世仁一同傳喚上堂。”見蔣銓已無從可問,範圭忙把他請下了堂去。
三人哆哆嗦嗦還未站定,範圭驚堂木一拍,嚇得三人“噗通”跪倒在地。
範圭喝道:“史二,據聞,你夫婦二人曾親眼得見韓嶽與蘇老漢有口角爭執,現在兩人俱亡,事有大謬,速將你所聞所見如實告與本官。”
史二夫婦原是地道莊稼漢,三日前被衙門拿問時,已被嚇得不輕,眼下又過堂受審,更是心驚膽懼,顫顫巍巍,不知該如何答話,又不敢不作應答,憋了半刻,哭了出來,嚷道:“小的隻是聽到韓秀才跟老蘇頭吵了會,後來...後來....”
“你先莫慌,後來如何了?”楊青羽一直旁坐靜觀,見史二夫婦質樸膽小,該是本分人,這才出言安撫。
“後來韓秀才說老蘇頭糊塗,上了人家的當,還說...說老蘇頭把人推進了火坑...後來老蘇頭就罵了韓秀才幾句,把他趕走了。”史二斷斷續續說了些許,雖然所敘不多,難解全貌,但一堂眾人卻聽出了蹊蹺。
範圭率先發問:“史秦氏,方才史二所說是否屬實?”
史二妻輕“嗯”了聲,又點了點頭。
範圭又問:“那你說說,韓嶽說的是蘇老漢把什麽人推進了火坑?”
史二妻怯生生道:“好像說的是他蘇家的姑娘。”
“可是蘇錦娘?”方一介高聲朗問。
史二忙接話道:“是是是,我聽到老蘇頭還說他養大的丫頭,就該他做主。”
範圭再問:“那你可有聽到這二人是因何故爭吵?把蘇錦娘推入火坑又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