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將正午,陽光正好。
馬車緩緩朝著常州那座古城駛去。
公子羽倚靠在車廂裏的座椅上,閉目養神,手指依舊習慣性的輕輕叩著座椅扶手。
這是他一直都改不掉的動作,隻要他一靜下心來開始思考,他就會出現這種動作,時間長了,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種習慣。
今日疊翠峰之行後,公子羽得知了一些事情的真相,也將一些久遠前的事重新浮出了心頭,也由此不得不改變了一些之前曾定下的計劃。
他得到了有關當年魔教與中原之間發生衝突的真相,關於過程他並不懷疑其中的真實性,因為他選擇相信那個老頭。這對於將來萬一在大勢所趨下無法逃避與魔教發生任何糾葛時,他都能有針對性的策略。而其中最為重要也是對他造成最大震撼的一件事,就是那兩隻被魔教奉為聖物的魔種。
如果當時趙柏靈沒有直接說出兩隻魔種的名字,公子羽也不會將它們與多年前元武宗臨終時所托付給他與沈默二人的任務關聯起來。
所以多年前在塵外境內的那一幕又重新浮上了公子羽的心頭,讓他不得不靜下心來仔細思考。
多年前,元武宗臨終之時,曾囑咐兩個弟子,將來他們可以不管鬼隱門的恩怨過往,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但如果將來某一天發現了一些東西,那他們二人就必須將其毀去。
那是三件出自天羅族曾經的帝君天不孤之手的物品,一為半部《天羅武典》,一為一口名為眾神之默的寶劍,另一樣則是兩隻出自上古時期的魔種。
在趙柏靈剛提起魔種時,公子羽就隱約覺得頗為耳熟,似乎曾經聽到過。而後不久他便恍然大悟,當年塵外境中,元武宗便是親口說出了魔種的名字,隻是時間太久,公子羽一時未能立刻想起,隨之才猛然驚覺,並同時暗罵自己的疏忽大意。
這實在是一件最不應該發生在他身上的事,因為這本就是他一直以來都在暗中關注調查的一件事,就算過了這麽多年依舊毫無線索,但他也絕不該像方才那樣竟沒有在第一時間想起,因為這件事更曾是師門交托給他的任務。
可他方才竟然仿佛忘了。
公子羽知道自己無意間已經犯了一個大錯,他不知道到底是因為時間太久還是自己要應付太多的事的原因,可對他來說,這些原因都不該成為疏漏的理由。
所以在趙柏靈兩人下山後,公子羽默然地站在石亭中,他忽然取出一根銀針,然後狠狠的紮進了大腿中,深可觸骨。
一陣劇烈的疼痛從大腿蔓延開來,讓他的身軀倏然一緊,公子羽才緩緩吐出一口氣,這是他對自己的懲罰,對他來說,有時候疼痛也是能讓他保持清醒的好法子。
公子羽緩緩拔出銀針,疼痛讓他的臉龐有些扭曲,可他的眼神卻越來越清澈。
他記住了這個教訓,並絕不允許再發生。
倘若他蕭易隻是一個身懷不凡能為的尋常人,那麽當初從塵外境離開後,他就該隱姓埋名默默無聞平淡且平凡的度過餘生,然後在他老得即將死去的時候,再找一個同樣普通尋常的人,教他一些本事,將他師門那半枚印記烙印在那個人的胸膛上,如此也算延續了那個神秘師門的香火,也不算有違師命——畢竟他的師尊本就是這樣對他的。
但世間總多有事與願違之事,他蕭易自從遇到了元武宗之後,就已經注定不是一個尋常人。就算元武宗刻意有這樣的期望和安排,都不能否認這一點,因為不論是他自己本身,還是背後的那個師門,都注定是不平凡的。
所以蕭易離開塵外境後很長一段時間是無比迷茫的,他失去了自我,沒有目標,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麽。換句話說,在鬼隱門徒這個特殊身份之下,他也不敢做什麽,那他擁有那一身的本事又有何意義?
可他卻又偏偏不甘心自己就這樣碌碌無為渾渾噩噩的過完餘生,他得為自己找些事做。
但他絕不能輕易被人發現他是鬼隱門的弟子,這個秘密一旦泄露,便會惹來危及生死的大禍。
若要論中原天下數百年來,哪一個門派組織最讓人感到恐懼,無疑隻有一個答案,那就是鬼隱門。就算是二十多年前差點將整個中原武林滅亡的魔教,也不能與之相提並論。
鬼隱門曆經數百近千年,這個門派雖然人數不多,但每一個鬼隱門徒都有超絕不凡的能力,他們隱藏在曆史的陰暗中,巔峰之時具有能顛覆天下的可怕力量,但這樣的力量卻又讓人根本無跡可尋,可他們卻又仿佛無處不在,就算是曆經千年的歲月,也不能將他們從曆史中抹去。
百年之前,中原天下曾經曆了一場浩劫,這場浩劫不止涉及江湖武林,更牽扯著彼時的大雍王朝,隨後便有傳說這場變故與一個神秘組織有關,那就是鬼隱門。這是鬼隱門首次被世人所知曉,卻因此引起中原江湖的仇視。
但又在百年之後,鬼隱門不知為何突然銷聲匿跡,人們再不曾見到中原之境有鬼隱門人現世,其中有何緣由更無人得知。
而這,就是蕭易決定要做的第一件事。
但這件事卻極為難查,因為當時最清楚鬼隱門變故真相的人有一個已經死了,他就是元武宗。
元武宗雖然死了,也帶走了很多的秘密,可同時也留下了很多的秘密,而他自己本身也同樣是一個秘密。
而另一個人雖然還活著,但根本無從查起,而蕭易暫時也絕不敢去主動尋找,因為那個人曾是與元武宗並肩齊名的師兄弟,更是後來的仇敵——梅飲寒。
梅飲寒在百年前的那場鬼隱門內部之爭中被元武宗以鬼王之名逐出了門牆,與他一起被逐的還有不少其他門徒。但梅飲寒為何會被逐出鬼隱門,便是其中最大的秘密。
在蕭易的猜測裏,鬼隱門之所以會遭到滅頂之災,極有可能與鬼隱門正統之爭有關,也極有可能是元武宗與梅飲寒之間的鬥爭,但其中具體詳情如何,卻又無跡可尋,所以這件事的難度可想而知。
但蕭易卻沒有放棄,他的命運之所以會被改變,全是因為元武宗,他的一身本事也是來自鬼隱門,所以他一定要查清楚真相。
可他不能以鬼隱門徒的身份去查,元武宗雖死,但他臨終所言,如果梅飲寒得知他在世上還有傳人,那梅飲寒絕不會放過他的弟子。所以有關鬼隱的一切都必須從他身上抹去,包括半枚鬼隱戒璽和他身上的印記,甚至是與鬼隱門相關的武學,統統都不能在世人麵前展現,因為蕭易不敢保證某一天忽然遇到的一個人或許就是鬼隱門的人。
於是,他就化身成了公子羽,世上再沒有蕭易這個人。
可要查一件難度如此之大的事,就憑一個公子羽是辦不到的,所以公子羽就又變成了一個專門替人解決各種麻煩的江湖中間人。
江湖上都知道,公子羽替人解決麻煩不但價格不菲,他還有一個規矩,如果你要找他解決麻煩,他就必須讓你說出這件麻煩的緣由,你要找他殺一個人,他就必須了解你為何要殺那個人,而這也是公子羽身為一個中間人與其他隻拿錢辦事的殺手最基本的區別。表麵上看起來這是公子羽做事謹慎小心,最大限度的不讓自己也卷入麻煩中,但實際上卻是公子羽正是在利用這個規矩在暗中查探,他希望在某一天能從那些找他解決麻煩的人口中得到有關鬼隱門的信息,盡管這很講運氣,但對公子羽來說,這已經是最安全的一種方式了。
盡管直到如今,他依然沒有得到線索,可他卻並沒有因此改掉這個規矩。
之所以說他的這個規矩是最安全的方式,是因為公子羽知道,盡管現在江湖上還沒有出現梅飲寒和他帶走的那些鬼隱棄徒的蹤跡,但他明白,那些人絕對一直都潛藏在暗中,隻在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時機出現。
如果這個時候公子羽的真實身份不幸被梅飲寒或者是被他的人所得知,那結果隻有一個,那就是他一定會死。
梅飲寒和他的人就像一根要命的刺始終紮在公子羽的心頭上,一日不除,便一日如履薄冰,不敢稍有大意。
可無論是公子羽還是蕭易,他都絕不是一個坐以待斃的人,他需要主動又隱秘的去查探那些人的下落蹤跡,但這需要更多的人手和力量,於是這些年來,他開始暗中培植屬於自己的勢力,以求在自己還不能以個人力量與梅飲寒抗衡之時,能依靠自己的培植的力量助自己一臂之力,或者說依靠那股力量能讓自己有自保之力,所以他暗中創立了天罡地煞,讓他的眼線遍布江湖,隻為能捕捉到一些與梅飲寒有關的蛛絲馬跡。
這便是他要做的第二件事。
除此之外,他還有第三件事要做,他要完成元武宗臨終交托給他的那個任務,毀去天羅三寶。但這個任務並非非做不可,隻看機緣,隻因那天羅三寶早已失蹤近百年,並非說找就能找到。所以三件事中,這件事看起來要比較簡單一些。
或許就是因為這件事的客觀原因,所以公子羽才會大意疏忽。
時隔多年,公子羽依舊對當初元武宗的一些安排並不理解。比如元武宗要他師兄弟二人可以不管師門舊事平凡度過一生,卻又偏偏交托給二人那個任務,若兩人想要完成囑托,就必須經曆江湖,可一旦經曆了江湖,又何談平淡一生?拋開此事不談,就光是鬼隱門徒的身份,他又如何能自願平淡?就算他能做到苟且偷生一輩子,可他又如何能踏實?
如果一個人連死都不能踏實的話,那豈非是一件最失敗可笑最悲哀的事?
更有甚者,元武宗臨終前還囑咐兩個弟子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關於以後鬼隱門之主鬼王的歸屬,可他對這件事的安排讓公子羽感到了無與倫比的震驚和意外,甚至感到恐懼和殘忍,他根本無法理解更無法接受,所以他最後才會選擇離開。
可不論元武宗最後的安排如何殘酷,元武宗始終是他最尊敬的師父,他能擺脫悲苦命運和後來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元武宗,所以他的臨終所托交公子羽必須去完成,這不光是在盡一份師門責任,更是一份無法磨滅的師徒之情。
不曾想過了這麽多年,前兩件事尚未有所收獲,最隨緣的最後一件事卻突然有了眉目。
這讓公子羽有些始料未及,同時在聽到趙柏靈迴憶敘述魔教往事提及魔種之後,他便已心生疑惑:出自天羅族的魔種,為何又會變成魔教的聖物?
在下山途中,公子羽便一直暗中尋思,很快就有了兩個猜測。
第一,魔教的創立者,那位來曆不明的聖蹤,可能就是百年前天羅族中的某個人。據元武宗透露,百年前的天羅族發生了內亂,天羅帝君天不孤被部下叛亂,導致天不孤心愛之人因此喪命,他一怒之下以近神修為幾乎蕩滅了整個天羅族,但其中的叛亂者卻逃之夭夭,而屬於天不孤的三寶也在混亂中下落不明。於是公子羽猜想那位聖蹤有可能就是那次叛亂的參與者,雖不能肯定他就是叛亂者,但此人應該與天羅族脫不了幹係,或許就是他趁亂得到了魔種,但因天羅族已近滅族,於是他隻身來到了西境,以魔種之力創立了聖傳教。
第二,聖蹤並非天羅族人,但在天羅族內亂中被遺失的兩隻魔種輾轉被那此人所獲。但很快公子羽就認為這個猜測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根據趙柏靈所言,魔種並非隨意就能任人所用,而是必須具有特殊體魄和得到魔種認可的人方能獲得其中神秘而可怕的力量。如果魔種當年真的流落世間,定然會招來世人覬覦爭奪而引起紛爭動亂,但百年來除了二十多年前魔教入侵中原時魔種才被人知曉外,其餘時間似乎並未有魔種的相關傳言,因此隻有第一種猜測最為合理,或許在天羅族中除了帝君天不孤外,那聖蹤便是第二個能駕馭魔種的那個人。
坐在車廂裏的公子羽忽然暗自長長吐了一口氣,他伸手捏了捏眉心,隻覺諸多事情仿佛一下子堆到了一起,他縱然深謀遠慮,一時也感煩躁疲倦,心情逐漸沉重。
在數日之前,公子羽雖已經知曉魔教即將重臨中原的消息,但因自身特殊原因,他並未太過在意,也不想與之有任何牽連。直到接到從西北傳來的消息後,才讓他不得不重新重視起來。其一是因為西北的一位故人不幸喪命於魔教之手,此事對他在西北江湖的一些隱秘之事有著不小的影響。其二,無巧不成書的是自己那位多年不見的師弟沈默竟也同時出現在了西北,並被認為是西北江湖一連串血案的兇徒。這個消息讓公子**為詫異,他與沈默朝夕相處二十年,不但同門學藝,更在年幼時便已有過生死之情,兩人之間的情感非同一般,而公子羽對他的心性為人更為了解。在他看來,沈默雖性格直率坦蕩,但卻絕不是愚蠢平庸之輩,隻是他一向不喜心計城府,就如同他喜愛的那口刀一樣簡單直接且銳利,如此性格反而掩蓋了他內心的細膩謹慎。而沈默同樣身負著不可被人知曉的身份秘密,所以決計不會輕易在江湖上顯露自己的名聲,否則以他一身本領,沈默之名隻怕早已名動江湖,而不會像現在這樣默默無聞,甚至連由公子羽親手培植的情報網都無法查出他的來曆,由此可見沈默對自身秘密的重視程度並不在公子羽之下。所以沈默絕不會無緣無故被卷入西北的血案之中,他更不可能會成為一個濫殺無辜的兇徒,這裏麵定然有非同尋常的內情,而其中也極有可能與魔教有關。
公子羽當年之所以會在元武宗隕落後孤身離開鬼隱門聖地塵外境,便是因為他無法理解接受元武宗最後交代的那件事,但他又不能忤逆元武宗的師命,所以他隻能選擇逃避。但公子羽知道,以沈默的性格,他一定會天涯海角的尋找自己,因為在他的眼裏,自己不告而別便是與背叛無異,但自己不能再與他相見,因為兩人再見後的結果,已經是這些年來公子羽內心最不願見到和承擔的噩夢,他時常會因為那樣的噩夢而午夜驚醒。
可無論公子羽怎樣逃避,命運卻總是如此無常,來自西北的消息不得不讓他作出應對,他雖不想麵對沈默,可他知道這一次沈默算是遇到真正的大麻煩了,沈默的本事自己雖清楚,但若他真惹上了魔教,以如今魔教卷土重來之勢,他一人再強隻怕也危險重重,而一旦情勢擴大惡化,更有可能引來更大的威脅,那就是梅飲寒,這才是最嚴重的後果。因此不論兩人之間的命運如何,終究隻是師門之間的事,沈默不但是他的同門,更是他在這世上最後的親人,若沈默有朝一日當真有性命之危,他無論如何也做不到袖手旁觀,所以公子羽才會傳信西北讓他的眼線密切關注沈默的動向。
公子羽揉著眉心,讓自己重新冷靜下來,並開始在心裏暗自盤算。關於毀去天羅三寶這件事元武宗雖並未刻意要求兩個弟子要親自去追查,隻說若知道其下落盡力去完成即可,這聽起來好像並不困難,因為如果公子羽和沈默兩人無意此事,大可一輩子事不關己,但或許是元武宗早已對兩個弟子的心性掌握了解得太過透徹,所以才會交代下這個看似可為可不為的任務,在他的心裏,也或許早會猜到二人絕不會違背他的意願,事實也確是如此,至少化身公子羽的蕭易是不會忘記師命的。
如今既然已經有了天羅三寶之一的魔種的部分情況,那公子羽以後的目標便是要針對此事,就算非他本意,但為了完成元武宗臨終所托,他也不得不為之。可如今知曉了的魔種情況,尤其是現在魔種已經成為了魔教的聖物後,公子羽才發現這件事的難度比想象中的還要大。現在魔教已經死灰複燃,那魔教之主月無缺十有八九便是魔種的擁有者,若非魔種在身有恃無恐,否則她絕不可能輕易親自踏入中原。而有魔種在身的月無缺的強大可怕是可想而知的,想要從她身上搶到魔種無異比登天還難,且魔種也並非尋常手段能夠毀去。這件事一旦深究下去,公子羽才知其中的難度之大簡直讓人腦袋發疼。
公子羽暗自尋思,所幸兩隻魔種如今魔教隻得其一,另一隻早已被中原武林封印,雖不知其下落,但總算是有一個突破口。若要想毀去魔種,主動去招惹魔教顯然是下下之策,隻有設法找到被中原封印的那隻魔種方為可行之計,而當年中原武林之所以封印魔種,便是沒有找到毀去魔種的方法,如果能找到毀掉魔種的方法,再找到當年參與封印魔種的那些中原武林中人,讓他們幫忙找到那隻魔種,按理說難度應該不大,因為雙方都是有相同的目的,就算公子羽並非正道中人,但就事論事也不會有衝突。
如果能成功毀去被封印的魔種,那毀去另外一隻難度就將會大大降低。當年同時擁有兩隻魔種的魔教教主月之華既然都可以被中原武林打敗,那隻剩一隻魔種的月無缺也一定有辦法將她擊敗,前提是要找到合適的方法,並且絕不能提前讓月無缺得到被封印的魔種,否則一切都是虛妄的假設。但既然月無缺已經踏足中原,那她就一定早已經在暗中尋找那隻魔種,因此要完成此事,必須得在魔教之前找到被封印的魔種,而一旦決定要去找,那就不可避免的將會與魔教發生衝突,就算布局如何巧妙周全謹慎,這個可能也絕對無法避免,從而導致的後果就是公子羽多年的謀算都會受到極大影響,諸多無法掌控預料的變故也將隨之而來。
被封印的魔種到底在哪裏,要如何才能找到當年參與封印的那些人,便是要完成任務不得不麵對的難題。
公子羽一時隻感心頭沉重無比,複又湧起煩躁之感。他比任何人都了解無法掌控的變故是最容易發生意外的,所以他在江湖上時刻保持謹慎,可謂一步十算,隻為將那些影響自己的意外變故降到最小。可沒想到的是,一場最讓人無法掌控的變故卻來得如此之快,快得簡直讓他始料未及。
但他很快又再次冷靜下來,因為他同樣比任何人都知道,這世上絕無永遠的秘密,也絕無永遠被掌控不會發生變化的事,一成不變的人和一成不變的事都是無趣的,容易讓人鬆懈懶散和故步自封,也容易讓人喪失敏銳和警惕。智者從不會逃避麵對世事局勢的變化,一盤變化多端的棋局反而才是彰顯智者智慧和手段的舞台,掌控棋局操縱棋子,才是一個智者最強大的武器,這種武器有時候遠比一門絕世武功更為致命可怕。
而這,才是“公子羽”這個身份最擅長的事,用公子羽時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有難度的遊戲,方有挑戰的趣味。
公子羽嘴角忽然勾起,他無聲的笑了笑,一時竟顯得有些邪魅而詭異。他仿佛已經從即將到來的那些變故中尋到了某種樂趣,讓他的眼神充滿了愉悅刺激和深深的期待。
瘋子和智者,有時候也不過僅僅一念之間。
公子羽放下捏著眉心的手,他直了直腰杆,隨後再輕舒一口氣,胸中那股鬱結之氣通暢不少,而後他又陷入沉思。
在今日之前,他的重心是放在如何應對紅樓的追殺。以他的本事,想要躲過紅樓其實並不困難,但他卻知道,紅樓就像一條瘋狗一條毒蛇,不咬死人是絕不會鬆口的,隻要他不是想躲一輩子,就必須要選擇麵對。所以他謀劃的是不但要從容的躲過追殺,而且還要反擊,砍斷瘋狗的四條腿,捏住毒蛇的七寸,這樣才能一勞永逸。於是他在東臨小城就開始了謀劃布局,要在最合適的時機給予紅樓最沉重最致命的反擊。但是這種反擊不能操之過急,需要等所有的棋子都部署到位,一擊功成後才能引出這一局中最大隱秘,那就是紅樓之主。
江湖上沒有人知道紅樓的主人到底是誰,此人的身份也是如今江湖上最大的迷。紅樓是懸在江湖之上的一把刀,而那位紅樓樓主就是握刀的人。
如果紅樓能適可而止選擇罷休,不再針對公子羽,公子羽自然也懶得再計較,畢竟少一件麻煩總是好的。但在紅樓看來,就算公子羽是這幾年江湖上頗有聲名的中間人,他也僅僅隻是一個中間人而已,不算什麽了不得的大人物,收人錢財替人消災,所以他必須死。
但公子羽卻並沒有被紅樓殺死,反而數次皆以失手告終,這已經不是一場簡單的刺殺,而是將會影響紅樓以後在江湖上的聲譽的一件大事,所以紅樓必須重視,而公子羽也一定要死!
但紅樓卻錯了,這一次他們要殺的人並非像從前的那些目標那麽簡單。公子羽不是坐以待斃的人,他對無法逃避的事隻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徹底將之解決。所以公子羽不但想要折斷懸在江湖之上的那把刀,更要折斷握刀的手。
但要如何折斷紅樓這把刀和握刀的手,甚至於逼出藏在暗處握刀人的真麵目,卻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公子羽隻有一次機會,至少隻有一次重創紅樓實力的機會,所以他必須謹慎布局,並讓自己處於安全位置。
要想做成這一件大事,公子羽當然不可能親自動手,他必須要有棋子。
現在,那枚開局的棋子已經入局。
公子羽忽然又想到,如今那枚棋子遠比之前自己想的要更重要,因為他的作用不止是針對紅樓,在接下來應對魔教,甚至對隱身於黑暗深處的鬼隱門棄徒都有極大的牽製力。
那枚棋子散發的光越亮,他這個影子就越安全,這才是公子羽的最大目的。
公子羽手指輕輕叩著座椅扶手,既然不久後江湖就將風起雲湧,而自己要做的事也需要抓緊時間,那眼下針對紅樓和在常州的布局就不得不進行調整,很多謀劃也不得不更加精細。
馬車在並不平坦的小路上行駛有些顛簸,而車廂裏的人卻仿佛已經快要睡著。
很久以後,公子羽忽然睜開了眼睛,他緩緩吐出一口氣,整個人的精氣神仿佛突然煥然一新,隨之以幾乎微不可聞的聲音自言自語說道:“先手入局,是該落子的時候了。”
————————————
半個多時辰後,馬車終於轉出荒野駛入了官道,由官道再行數裏,便能到達常州城。
時將近午,官道上來往車馬行人漸多,官道兩邊還有不少附近村鎮百姓擺著各種小攤子販賣本地土產瓜果蔬菜等,一道官道倒也頗顯熱鬧。而常州本就算是一座富足的大城,城外有此景象但也不足為奇。
王馬駕著車不急不徐的行駛著,忽聽車後遠遠傳來一陣嘈雜,似有人見到怪異之事發出了驚唿之聲。
王馬一心趕路,心下並未在意,但身後嘈雜之聲越來越大,才忍不住扭頭向車後看了一眼,隨後就連他也忍不住麵露詫異之色,口中更是低低的“咦”了一聲。
就見後邊官道上正有一匹體型高大神俊的棗紅色駿馬不急不徐的緩步而來,馬背上坐了一個頭戴鬥笠的騎士,但那騎士麵覆黑紗看不清相貌,且周身都裹在一襲玄色的鬥篷之中也看不出身形,無法分辨是男是女,滿頭烏黑長發在頭頂被束成了高馬尾,隨著駿馬的步伐而隨意擺動,雖是滿身風塵,但一眼看去卻是顯得頗為英氣不凡。
但官道上突然出現的嘈雜驚唿之聲卻並非是因為那匹神俊不俗的棗紅馬,也不是因為那馬背上男女不辯的騎士,而是因為那一人一騎後麵還有一個人。
一個被一條暗銀色繩索捆著雙手的男人,而拉著那條繩索的人,正是棗紅馬背上的騎士。
那男人看上去三十五六歲的年紀,他披頭散發麵目陰冷,雖是中等身形,但四肢卻異常修長,尤其兩隻手掌更為巨大,此刻他雙手雖被縛住,卻仍能看出那十指尖長關節突出,竟宛如鐵鉤也似。
那男人雖相貌陰狠不善,可此刻卻神色灰敗宛如敗家之犬,正被馬上騎士像牽牲口似的拉著一路走在官道上,他似已走了很久的路,腳下步伐已現虛浮踉蹌。道上來往之人見光天化日之下出現如此奇異之事,因此才有不少人忍不住發出驚唿之聲,隨即後麵跟著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眾人不明所以,一時議論紛紛,朝著那兩人一馬指指點點。
那被縛雙手的男人見無數異樣目光全都聚集在他身上,一時似極為羞憤,灰敗瘦削的臉上時而蒼白時而潮紅,卻偏偏發作不得,隻有緊抿著嘴唇,兩隻三角眼狠狠盯著前麵馬背上騎士的背影,似要噴出火來。
王馬見那一人一騎很快從馬車旁經過,再一看那棗紅馬後麵被縛住雙手的男人,見他四肢奇長,長耳尖臉,高額塌鼻,相貌竟與猿猴有幾分相似,頓時心頭一動,似想起某事,忍不住又低低的“咦”了一聲。
“怎麽?”車廂裏的公子羽也早已察覺道上的異常,於是輕聲詢問道:“你可認識那人?”
王馬繼續駕著車緩慢行駛著,卻扭頭向後看去,正瞧見車廂窗簾已被公子羽掀開一角,公子羽微微探首,正看著前麵的那古怪的兩人一馬。
王馬當然明白公子羽所問的是誰,他迴頭看著前方兩人一馬的背影,沉吟片刻後低聲說道:“看此人相貌,我倒是突然想起一個人來,隻是並不確定。”
“哦?”公子羽似也來了興趣,問道:“說來聽聽。”
王馬神色微沉,低聲沉吟道:“數年之前,江湖傳言青州之地出了一名惡人,名喚石庚醜,他相貌古怪宛如猿猴,擅長輕功身手了得,一雙鐵爪有搏虎裂獅之力,被人稱為鐵臂神猿。此人曾在青州犯下數樁人命大案,在官府追捕之下逃脫,而後他浪跡江湖,三年內又屢犯重案,手上殺人過百,在刑部通緝的十大重犯中排名第五,可謂一個真正惡貫滿盈的大兇之人,如今各州府郡縣皆有此人的通緝令。”
“鐵臂神猿……”公子羽口中念了一句,隨後淡淡說道:“江湖上的確有這麽一號人物,看來你對江湖上的消息情報的確是下了工夫的。”
王馬微微一笑,低聲道:“分內之事,不值一提。”在他看來,自己作為天幹乙字組的首領,他最擅長的正是收集情報消息,這也是他的本職之事,並沒有值得誇讚之處。
兩人說話之間,前方那匹棗紅馬已走到了道旁一處茶棚外,馬上騎士似乎根本不在意官道上眾人的議論,忽然勒馬停下翻身下馬,身姿竟是輕靈無比。
那人下馬站定,雖是身裹鬥篷,卻仍遮不住那高挑的身段。圍觀人群見騎士下了馬,便也跟著都停步不前,似都想看看到底是怎麽一迴事,於是都在茶棚外遠遠觀望起來。
那騎士一手握著銀索,忽然轉頭向圍觀人群掃了一眼,眾人隻覺得兩道清冷目光宛如利刃一般掠來,都隻感心頭一緊,不約而同的後退了幾步。而那騎士卻又若無其事的收迴了目光,牽馬走近茶棚,招手道:“來一壺茶。”說完大大方方的在一張竹桌旁坐了下來,同時拉了***中的銀索,扯得那男人腳下一個踉蹌。
四肢奇長麵如猿猴的男人極不情願的也跟著走入了茶棚,卻隻在那騎士身旁兩丈處站著,他惡狠狠剮了一眼那騎士,隨後竟然閉上了眼睛。
茶棚老板是一個尋常百姓穿著的老頭,見此也不敢多問,趕緊沏了一壺茶放在桌上,卻是暗地裏心頭打鼓不已。
騎士伸手隨意放下一把銅錢,然後竟然鬆開了那根銀索,自顧自的倒了一杯茶。
老頭小心翼翼的收著桌上的銅錢,卻瞥見那騎士一雙纖細修長的手掌竟如女子一般,頓時詫異之心更甚。
茶老板數好了銅錢,不由小心翼翼的含笑說道:“客官,錢多了……”
那騎士把玩著手中的茶杯,語氣平淡的道:“無妨。”雖隻是迴了兩個字,但那話音卻如銀鈴相碰般清脆明亮。
茶老板連忙點頭哈腰收好銅錢退了出去,將那匹棗紅馬栓在了茶棚旁。
這時,就聽不遠處人群中忽然有人低聲說道:“嗬!敢情是個女的。”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旁人疑問:“老兄,你如何看得出她是個女的?”
先前說話之人是一個中年男子,他眯著雙眼嘿嘿低笑道:“你們難道沒看到她耳朵上戴著東西嗎?”
眾人一聽,立刻凝目朝那騎士望去,果然見那人圓潤的雙耳耳垂上戴著一對翠綠色的耳墜。
除此之外,更有眼尖之人瞧見那騎士裹著鬥篷的胸脯依舊有些微微隆起,是故便有人肯定的訕笑道:“的確果然是個女的。”
這下人群更詫異了,都不知一個女子為何會在光天化日之下帶著一個被縛住雙手的男人招搖過市,而所謂相由心生,觀那男人怪異身形和陰冷麵容,一看便知非是良善之類,於是一時間議論聲又沸騰了起來,有人疑惑道:“這女子究竟何人?為何要抓著一個男人?這也太大膽了吧?”
“那男的倒好像有些麵熟……”議論聲中,忽然有人驚咦道:“是了,這常州城門口的告示牌上貼著的刑部懸賞令上有一個人的畫像不是正和此人相似麽?”
此言一出,圍觀人群頓時嘩然,不由都露出緊張驚異表情。有人低聲道:“這一看還真有些像,莫非此人真是朝廷通緝的重犯不成?”
又有人道:“但看那女子似乎並非官差捕快,怎的能將此人抓著了?”
卻有人附和道:“看樣子倒像是江湖上的人物,最近常州可不太平,前幾日還有許多江湖中人在城裏發生了拚殺之事,大家可得小心些,免得惹禍上身。”
眾人聞言俱都又驚又疑,但又架不住好奇之心不願就此離去,便隻得又各自退了幾步,依舊駐足遠遠圍觀。
不遠處的馬車中,公子羽忽然問道:“可看出那人的來曆?”
王馬心領神會,卻搖頭道:“這倒看不出,但我卻知道那是個雌兒。”
公子羽不置可否,淡淡道:“如此窮兇極惡之徒,竟被一介女流所擒,這可真是有點意思了。”
王馬卻微微皺眉,沉吟道:“鐵臂神猿武功高絕心狠手辣,這些年官府屢次派人捉拿盡皆無功而返,因此刑部才不得不重金懸賞於他,若此人真是那石庚醜,那擒住他的這個女子便絕非尋常人物。但看那女子似乎並非官府捕快,這倒是稀奇了。”
公子羽卻淡淡說道:“既是重金懸賞,那捉拿者也不一定都是官府中人,你可曾聽說過緝刀令?”
“緝刀令?”王馬微微一怔,隨即恍然道:“據說緝刀令可是一幫專門靠懸賞令吃飯的家夥,如果此女子真是出自刑部的緝刀人,那這鐵臂神猿倒也不算栽得太冤。”
說話之間,馬車即將繞過道上圍觀人群,卻在這時,車廂內的公子羽透過車窗剛好瞥見茶棚裏的那名蒙紗女子恰好摘下了臉上黑紗,現出了她的容貌。
鬥笠下,把女子約莫二十三四歲的年紀,一張略顯尖俏的臉龐,眉如柳葉,鳳目含星,瓊鼻豐唇,僅從五官相貌來看,她端的算是難得一見的美人胚子。但與尋常膚白貌美的女子不同的是,這女子臉上膚色呈現出一種久經風吹日曬的小麥色,因此一眼看去非但沒有一般小女兒家的嬌弱溫柔,反而身姿颯爽英氣逼人。
雖隻是匆匆一瞥,但公子羽卻忽然如遭雷擊,他整個人都僵在了座椅上,怔怔然恍若失神。
茶棚內,現出真麵目的女子隨意喝了一口茶,然後雙目神采如寒星流轉般向外掃了一眼,圍觀者見她忽然摘下麵紗,一時難免被她英奇不凡的相貌所驚,私下裏又湧起一陣議論。
王馬駕著車正要繼續前行,公子羽卻忽然迴過神,他盡力克製著內心的激動之情,說道:“等等,我們不妨也瞧瞧熱鬧。”
王馬眉頭輕皺,心中不免略有疑惑,卻還是依言勒住了韁繩,將馬車停了下來,同時雙眼迅速從人群中掃過,神色十分警惕。
片刻後,王馬忽地神色微變,壓低了聲音側頭對車廂說道:“公子,此地恐怕會生變故不可久留,還是速速離開為好。”
車廂裏的公子羽默然了片刻,隨即平淡的話音傳出,道:“無妨,看看熱鬧而已。況且那幾個人不是衝咱們來的,我也忽然很想瞧瞧這裏到底會發生何事。”
王馬聞言已知公子羽已先他一步察覺到了此地的異常,但他是一個明白人,當即不再多勸,隻是左右細看了一遍,隨即抖動韁繩將馬車移動人群稀疏之處方才停下。
車廂內,公子羽身軀微微前傾,他伸手將窗簾拉開一角,目光剛好能越過圍觀人群遠遠望見那處茶棚。
而他的目光,竟出現一種莫名的複雜之色。
王馬依舊端坐在車廂前,雖是神色如常,暗中卻無比謹慎,渾身暗勁鼓蕩蓄勢待發,而他的目光,卻在幾個位置不停移動,銳利得如同鷹隼一般。
王馬不斷遊移的目光暗中早已鎖定了三個人。
此刻官道上圍觀者眾多,但大多都是往來的普通人,那三個人雖也身處其中,但在作為最擅長跟蹤潛伏之術的王馬眼裏,那三人卻顯得與眾不同。
其中有兩人皆是男子,混身在茶棚外的人群中,雖都是尋常人的衣著打扮,可兩人都戴著一頂草帽刻意遮擋了麵目,且腰間衣袍內隱隱鼓起似藏有條狀物事。但引起王馬注意的卻是他們兩人腳上的鞋子。
尋常百姓出行,一般都隻穿草鞋布鞋以及麻鞋,但那兩人腳上穿著的卻是一雙薄底快靴。
這種薄底快靴最是緊實輕便,但耐損性卻稍差,普通百姓穿著不便日常勞作,且這種快靴價格並不便宜,所以一般隻有行走江湖的武林中人才偏喜這種鞋子。
而另外一人卻是一個蹲在茶棚旁不遠處的灰臉年輕漢子,他也戴著草帽,麵前擺著一副挑擔,竹筐擔子裏裝著橘子,看上去是一個販賣瓜果的莊稼人,似乎並無可疑。
但王馬卻早已發現,那灰臉漢子低著頭蹲在道旁,右手始終都握著一根扁擔。他臉上雖是灰色,可他握著扁擔的手指卻白皙修長,一點也沒有常年勞作的莊稼人手指的那般粗糙。
王馬更發現,那漢子在那神秘女子進入茶棚後,便會不時有意無意的微微側頭觀察,他動作雖很隱蔽,但卻逃不過王馬的一雙銳眼。
所以種種跡象表明,那三個人絕非尋常的過往行人,而是身有武功的江湖人物,其中兩人腰間鼓起之物和灰臉漢子手中的扁擔,隻怕都藏著兵刃。
在察覺到那三個人的異常之後,鑒於公子羽如今在常州的處境,王馬便立刻出言提醒,豈料公子羽似乎早已胸有成竹,並執意停下一觀究竟。王馬隻得停車,一邊暗自戒備,一邊對公子羽那敏銳的洞察力和膽色深感佩服。
而茶棚之內,那女子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端坐著,忽然開口問道:“老板,你這可有酒賣?”
賣茶老頭聞言陪笑道:“客官,小老兒這隻有茶,沒有酒,實在不好意思。”他語氣甚是小心,生怕稍不留神就得罪了眼前這氣度非凡的年輕女子。
那女子英氣的臉上便不由浮現出一抹失望之色,她轉頭看向旁邊那閉著眼睛的男人,忽然歎道:“原本想在入城之前破例請你喝一杯酒,因為若是進了城你再想喝酒的話,那就隻能是斷頭酒了。隻是可惜,這裏卻偏偏沒有酒,看來你隻有喝那斷頭酒的命了。”
茶棚老頭聽到這話,一時隻覺心驚肉跳。
那男人聞言,終於睜開了眼睛,他怨毒的看著那女子,忽然麵露悲戚之色,就聽他嘶啞著恨聲冷然道:“臭娘們,你以為抓住了我就能將我送進大牢嗎?實話告訴你,別說官府大牢,隻怕就連這常州城你都沒那麽容易將我帶進去,你根本不明白你究竟惹上了什麽事。”他說完後,灰敗的臉龐間忽然多了幾分恐懼絕望神色。
那女子卻似毫不在意,她把玩著茶杯,柳眉輕挑,嘴角更浮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淡然反問道:“姓石的,你這是在威脅本姑娘嗎?”
男人閉著嘴一言不發。
女子也不生氣,淡然說道:“這幾年來,像你這樣被重金懸賞的通緝犯本姑娘抓了不下十個,他們每一個的武功都不比你差,口舌更是惡毒,但最後無一例外都被我送進了刑部大牢,當然這隻限於活著的。至於其他那些不開眼主動送死的就更多了,本姑娘也不在乎親手送他們一程,頂多就是少拿些賞金。所以倘若本姑娘是一個害怕威脅的人,那這碗飯本姑娘就壓根沒資格碰。姓石的,你雖窮兇極惡,但卻不是蠢人,這一點你應該清楚。”
那男人咬牙切齒,忽然啞聲道:“老子落在你手裏無話可說,但你如果夠聰明,就應該當時就殺了我,而不是還讓我活著,因為這樣會讓你後悔不及。”
那女子默然的盯著他看了許久,然後才又淡淡一笑,說道:“本姑娘知曉你尚有不少同黨,所以才會在這裏等。如果他們有本事從我手中把你救走便算你命大,如果他們沒有那個本事,本姑娘便剛好又可以順便多領幾份賞金。據我所知,你有幾個同黨在刑部的懸賞令上的金額還不算低,這樣算來,本姑娘怎麽都不吃虧。”她忽然笑容一斂,眉宇間隱透冷然之勢,冷笑道:“不過你石庚醜終究是在刑部十大通緝重犯中排名第五的人,生擒你者可得賞金三萬兩銀子,所以本姑娘會盡力不讓你死在這,如果事與願違,少拿一萬兩也不算太差,所以不論你是死是活,今日本姑娘都得將你帶進常州城,但我不會在此等太久,最多再過一刻鍾,所以你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男人尖嘴猴腮也似的臉龐忽然一陣抽搐,卻是不說話,鼻孔裏重重的冷哼了一聲。
而這個貌似猿猴的男人,果然就是如今刑部重金懸賞的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的鐵臂神猿——石庚醜。
那女子重新倒了一杯茶,忽然有些好奇的看向石庚醜,皺眉道:“本姑娘倒有些奇怪,按理說如果你真知道有人來此救你,你應該很興奮高興才是,如何又是這般一副死人臉的模樣?”
石庚醜聞言,忽然猛地轉頭看向女子,尖聲叫道:“你會給我陪葬的!”
卻在此時,圍觀人群中忽然有兩人排眾而出急步來到茶棚前,齊齊朝著那女子抱拳,一人沉聲問道:“敢問這為姑娘,這人可是那鐵臂神猿石庚醜?”
石庚醜猛一看到那兩人,先是呆了一下,隨後渾身忽地一顫,臉色刷地變得慘白。
那女子放下茶杯,兩道柳葉長眉微微一挑,淡然道:“不錯,兩位有何見教?”
馬車緩緩朝著常州那座古城駛去。
公子羽倚靠在車廂裏的座椅上,閉目養神,手指依舊習慣性的輕輕叩著座椅扶手。
這是他一直都改不掉的動作,隻要他一靜下心來開始思考,他就會出現這種動作,時間長了,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種習慣。
今日疊翠峰之行後,公子羽得知了一些事情的真相,也將一些久遠前的事重新浮出了心頭,也由此不得不改變了一些之前曾定下的計劃。
他得到了有關當年魔教與中原之間發生衝突的真相,關於過程他並不懷疑其中的真實性,因為他選擇相信那個老頭。這對於將來萬一在大勢所趨下無法逃避與魔教發生任何糾葛時,他都能有針對性的策略。而其中最為重要也是對他造成最大震撼的一件事,就是那兩隻被魔教奉為聖物的魔種。
如果當時趙柏靈沒有直接說出兩隻魔種的名字,公子羽也不會將它們與多年前元武宗臨終時所托付給他與沈默二人的任務關聯起來。
所以多年前在塵外境內的那一幕又重新浮上了公子羽的心頭,讓他不得不靜下心來仔細思考。
多年前,元武宗臨終之時,曾囑咐兩個弟子,將來他們可以不管鬼隱門的恩怨過往,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但如果將來某一天發現了一些東西,那他們二人就必須將其毀去。
那是三件出自天羅族曾經的帝君天不孤之手的物品,一為半部《天羅武典》,一為一口名為眾神之默的寶劍,另一樣則是兩隻出自上古時期的魔種。
在趙柏靈剛提起魔種時,公子羽就隱約覺得頗為耳熟,似乎曾經聽到過。而後不久他便恍然大悟,當年塵外境中,元武宗便是親口說出了魔種的名字,隻是時間太久,公子羽一時未能立刻想起,隨之才猛然驚覺,並同時暗罵自己的疏忽大意。
這實在是一件最不應該發生在他身上的事,因為這本就是他一直以來都在暗中關注調查的一件事,就算過了這麽多年依舊毫無線索,但他也絕不該像方才那樣竟沒有在第一時間想起,因為這件事更曾是師門交托給他的任務。
可他方才竟然仿佛忘了。
公子羽知道自己無意間已經犯了一個大錯,他不知道到底是因為時間太久還是自己要應付太多的事的原因,可對他來說,這些原因都不該成為疏漏的理由。
所以在趙柏靈兩人下山後,公子羽默然地站在石亭中,他忽然取出一根銀針,然後狠狠的紮進了大腿中,深可觸骨。
一陣劇烈的疼痛從大腿蔓延開來,讓他的身軀倏然一緊,公子羽才緩緩吐出一口氣,這是他對自己的懲罰,對他來說,有時候疼痛也是能讓他保持清醒的好法子。
公子羽緩緩拔出銀針,疼痛讓他的臉龐有些扭曲,可他的眼神卻越來越清澈。
他記住了這個教訓,並絕不允許再發生。
倘若他蕭易隻是一個身懷不凡能為的尋常人,那麽當初從塵外境離開後,他就該隱姓埋名默默無聞平淡且平凡的度過餘生,然後在他老得即將死去的時候,再找一個同樣普通尋常的人,教他一些本事,將他師門那半枚印記烙印在那個人的胸膛上,如此也算延續了那個神秘師門的香火,也不算有違師命——畢竟他的師尊本就是這樣對他的。
但世間總多有事與願違之事,他蕭易自從遇到了元武宗之後,就已經注定不是一個尋常人。就算元武宗刻意有這樣的期望和安排,都不能否認這一點,因為不論是他自己本身,還是背後的那個師門,都注定是不平凡的。
所以蕭易離開塵外境後很長一段時間是無比迷茫的,他失去了自我,沒有目標,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麽。換句話說,在鬼隱門徒這個特殊身份之下,他也不敢做什麽,那他擁有那一身的本事又有何意義?
可他卻又偏偏不甘心自己就這樣碌碌無為渾渾噩噩的過完餘生,他得為自己找些事做。
但他絕不能輕易被人發現他是鬼隱門的弟子,這個秘密一旦泄露,便會惹來危及生死的大禍。
若要論中原天下數百年來,哪一個門派組織最讓人感到恐懼,無疑隻有一個答案,那就是鬼隱門。就算是二十多年前差點將整個中原武林滅亡的魔教,也不能與之相提並論。
鬼隱門曆經數百近千年,這個門派雖然人數不多,但每一個鬼隱門徒都有超絕不凡的能力,他們隱藏在曆史的陰暗中,巔峰之時具有能顛覆天下的可怕力量,但這樣的力量卻又讓人根本無跡可尋,可他們卻又仿佛無處不在,就算是曆經千年的歲月,也不能將他們從曆史中抹去。
百年之前,中原天下曾經曆了一場浩劫,這場浩劫不止涉及江湖武林,更牽扯著彼時的大雍王朝,隨後便有傳說這場變故與一個神秘組織有關,那就是鬼隱門。這是鬼隱門首次被世人所知曉,卻因此引起中原江湖的仇視。
但又在百年之後,鬼隱門不知為何突然銷聲匿跡,人們再不曾見到中原之境有鬼隱門人現世,其中有何緣由更無人得知。
而這,就是蕭易決定要做的第一件事。
但這件事卻極為難查,因為當時最清楚鬼隱門變故真相的人有一個已經死了,他就是元武宗。
元武宗雖然死了,也帶走了很多的秘密,可同時也留下了很多的秘密,而他自己本身也同樣是一個秘密。
而另一個人雖然還活著,但根本無從查起,而蕭易暫時也絕不敢去主動尋找,因為那個人曾是與元武宗並肩齊名的師兄弟,更是後來的仇敵——梅飲寒。
梅飲寒在百年前的那場鬼隱門內部之爭中被元武宗以鬼王之名逐出了門牆,與他一起被逐的還有不少其他門徒。但梅飲寒為何會被逐出鬼隱門,便是其中最大的秘密。
在蕭易的猜測裏,鬼隱門之所以會遭到滅頂之災,極有可能與鬼隱門正統之爭有關,也極有可能是元武宗與梅飲寒之間的鬥爭,但其中具體詳情如何,卻又無跡可尋,所以這件事的難度可想而知。
但蕭易卻沒有放棄,他的命運之所以會被改變,全是因為元武宗,他的一身本事也是來自鬼隱門,所以他一定要查清楚真相。
可他不能以鬼隱門徒的身份去查,元武宗雖死,但他臨終所言,如果梅飲寒得知他在世上還有傳人,那梅飲寒絕不會放過他的弟子。所以有關鬼隱的一切都必須從他身上抹去,包括半枚鬼隱戒璽和他身上的印記,甚至是與鬼隱門相關的武學,統統都不能在世人麵前展現,因為蕭易不敢保證某一天忽然遇到的一個人或許就是鬼隱門的人。
於是,他就化身成了公子羽,世上再沒有蕭易這個人。
可要查一件難度如此之大的事,就憑一個公子羽是辦不到的,所以公子羽就又變成了一個專門替人解決各種麻煩的江湖中間人。
江湖上都知道,公子羽替人解決麻煩不但價格不菲,他還有一個規矩,如果你要找他解決麻煩,他就必須讓你說出這件麻煩的緣由,你要找他殺一個人,他就必須了解你為何要殺那個人,而這也是公子羽身為一個中間人與其他隻拿錢辦事的殺手最基本的區別。表麵上看起來這是公子羽做事謹慎小心,最大限度的不讓自己也卷入麻煩中,但實際上卻是公子羽正是在利用這個規矩在暗中查探,他希望在某一天能從那些找他解決麻煩的人口中得到有關鬼隱門的信息,盡管這很講運氣,但對公子羽來說,這已經是最安全的一種方式了。
盡管直到如今,他依然沒有得到線索,可他卻並沒有因此改掉這個規矩。
之所以說他的這個規矩是最安全的方式,是因為公子羽知道,盡管現在江湖上還沒有出現梅飲寒和他帶走的那些鬼隱棄徒的蹤跡,但他明白,那些人絕對一直都潛藏在暗中,隻在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時機出現。
如果這個時候公子羽的真實身份不幸被梅飲寒或者是被他的人所得知,那結果隻有一個,那就是他一定會死。
梅飲寒和他的人就像一根要命的刺始終紮在公子羽的心頭上,一日不除,便一日如履薄冰,不敢稍有大意。
可無論是公子羽還是蕭易,他都絕不是一個坐以待斃的人,他需要主動又隱秘的去查探那些人的下落蹤跡,但這需要更多的人手和力量,於是這些年來,他開始暗中培植屬於自己的勢力,以求在自己還不能以個人力量與梅飲寒抗衡之時,能依靠自己的培植的力量助自己一臂之力,或者說依靠那股力量能讓自己有自保之力,所以他暗中創立了天罡地煞,讓他的眼線遍布江湖,隻為能捕捉到一些與梅飲寒有關的蛛絲馬跡。
這便是他要做的第二件事。
除此之外,他還有第三件事要做,他要完成元武宗臨終交托給他的那個任務,毀去天羅三寶。但這個任務並非非做不可,隻看機緣,隻因那天羅三寶早已失蹤近百年,並非說找就能找到。所以三件事中,這件事看起來要比較簡單一些。
或許就是因為這件事的客觀原因,所以公子羽才會大意疏忽。
時隔多年,公子羽依舊對當初元武宗的一些安排並不理解。比如元武宗要他師兄弟二人可以不管師門舊事平凡度過一生,卻又偏偏交托給二人那個任務,若兩人想要完成囑托,就必須經曆江湖,可一旦經曆了江湖,又何談平淡一生?拋開此事不談,就光是鬼隱門徒的身份,他又如何能自願平淡?就算他能做到苟且偷生一輩子,可他又如何能踏實?
如果一個人連死都不能踏實的話,那豈非是一件最失敗可笑最悲哀的事?
更有甚者,元武宗臨終前還囑咐兩個弟子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關於以後鬼隱門之主鬼王的歸屬,可他對這件事的安排讓公子羽感到了無與倫比的震驚和意外,甚至感到恐懼和殘忍,他根本無法理解更無法接受,所以他最後才會選擇離開。
可不論元武宗最後的安排如何殘酷,元武宗始終是他最尊敬的師父,他能擺脫悲苦命運和後來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元武宗,所以他的臨終所托交公子羽必須去完成,這不光是在盡一份師門責任,更是一份無法磨滅的師徒之情。
不曾想過了這麽多年,前兩件事尚未有所收獲,最隨緣的最後一件事卻突然有了眉目。
這讓公子羽有些始料未及,同時在聽到趙柏靈迴憶敘述魔教往事提及魔種之後,他便已心生疑惑:出自天羅族的魔種,為何又會變成魔教的聖物?
在下山途中,公子羽便一直暗中尋思,很快就有了兩個猜測。
第一,魔教的創立者,那位來曆不明的聖蹤,可能就是百年前天羅族中的某個人。據元武宗透露,百年前的天羅族發生了內亂,天羅帝君天不孤被部下叛亂,導致天不孤心愛之人因此喪命,他一怒之下以近神修為幾乎蕩滅了整個天羅族,但其中的叛亂者卻逃之夭夭,而屬於天不孤的三寶也在混亂中下落不明。於是公子羽猜想那位聖蹤有可能就是那次叛亂的參與者,雖不能肯定他就是叛亂者,但此人應該與天羅族脫不了幹係,或許就是他趁亂得到了魔種,但因天羅族已近滅族,於是他隻身來到了西境,以魔種之力創立了聖傳教。
第二,聖蹤並非天羅族人,但在天羅族內亂中被遺失的兩隻魔種輾轉被那此人所獲。但很快公子羽就認為這個猜測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根據趙柏靈所言,魔種並非隨意就能任人所用,而是必須具有特殊體魄和得到魔種認可的人方能獲得其中神秘而可怕的力量。如果魔種當年真的流落世間,定然會招來世人覬覦爭奪而引起紛爭動亂,但百年來除了二十多年前魔教入侵中原時魔種才被人知曉外,其餘時間似乎並未有魔種的相關傳言,因此隻有第一種猜測最為合理,或許在天羅族中除了帝君天不孤外,那聖蹤便是第二個能駕馭魔種的那個人。
坐在車廂裏的公子羽忽然暗自長長吐了一口氣,他伸手捏了捏眉心,隻覺諸多事情仿佛一下子堆到了一起,他縱然深謀遠慮,一時也感煩躁疲倦,心情逐漸沉重。
在數日之前,公子羽雖已經知曉魔教即將重臨中原的消息,但因自身特殊原因,他並未太過在意,也不想與之有任何牽連。直到接到從西北傳來的消息後,才讓他不得不重新重視起來。其一是因為西北的一位故人不幸喪命於魔教之手,此事對他在西北江湖的一些隱秘之事有著不小的影響。其二,無巧不成書的是自己那位多年不見的師弟沈默竟也同時出現在了西北,並被認為是西北江湖一連串血案的兇徒。這個消息讓公子**為詫異,他與沈默朝夕相處二十年,不但同門學藝,更在年幼時便已有過生死之情,兩人之間的情感非同一般,而公子羽對他的心性為人更為了解。在他看來,沈默雖性格直率坦蕩,但卻絕不是愚蠢平庸之輩,隻是他一向不喜心計城府,就如同他喜愛的那口刀一樣簡單直接且銳利,如此性格反而掩蓋了他內心的細膩謹慎。而沈默同樣身負著不可被人知曉的身份秘密,所以決計不會輕易在江湖上顯露自己的名聲,否則以他一身本領,沈默之名隻怕早已名動江湖,而不會像現在這樣默默無聞,甚至連由公子羽親手培植的情報網都無法查出他的來曆,由此可見沈默對自身秘密的重視程度並不在公子羽之下。所以沈默絕不會無緣無故被卷入西北的血案之中,他更不可能會成為一個濫殺無辜的兇徒,這裏麵定然有非同尋常的內情,而其中也極有可能與魔教有關。
公子羽當年之所以會在元武宗隕落後孤身離開鬼隱門聖地塵外境,便是因為他無法理解接受元武宗最後交代的那件事,但他又不能忤逆元武宗的師命,所以他隻能選擇逃避。但公子羽知道,以沈默的性格,他一定會天涯海角的尋找自己,因為在他的眼裏,自己不告而別便是與背叛無異,但自己不能再與他相見,因為兩人再見後的結果,已經是這些年來公子羽內心最不願見到和承擔的噩夢,他時常會因為那樣的噩夢而午夜驚醒。
可無論公子羽怎樣逃避,命運卻總是如此無常,來自西北的消息不得不讓他作出應對,他雖不想麵對沈默,可他知道這一次沈默算是遇到真正的大麻煩了,沈默的本事自己雖清楚,但若他真惹上了魔教,以如今魔教卷土重來之勢,他一人再強隻怕也危險重重,而一旦情勢擴大惡化,更有可能引來更大的威脅,那就是梅飲寒,這才是最嚴重的後果。因此不論兩人之間的命運如何,終究隻是師門之間的事,沈默不但是他的同門,更是他在這世上最後的親人,若沈默有朝一日當真有性命之危,他無論如何也做不到袖手旁觀,所以公子羽才會傳信西北讓他的眼線密切關注沈默的動向。
公子羽揉著眉心,讓自己重新冷靜下來,並開始在心裏暗自盤算。關於毀去天羅三寶這件事元武宗雖並未刻意要求兩個弟子要親自去追查,隻說若知道其下落盡力去完成即可,這聽起來好像並不困難,因為如果公子羽和沈默兩人無意此事,大可一輩子事不關己,但或許是元武宗早已對兩個弟子的心性掌握了解得太過透徹,所以才會交代下這個看似可為可不為的任務,在他的心裏,也或許早會猜到二人絕不會違背他的意願,事實也確是如此,至少化身公子羽的蕭易是不會忘記師命的。
如今既然已經有了天羅三寶之一的魔種的部分情況,那公子羽以後的目標便是要針對此事,就算非他本意,但為了完成元武宗臨終所托,他也不得不為之。可如今知曉了的魔種情況,尤其是現在魔種已經成為了魔教的聖物後,公子羽才發現這件事的難度比想象中的還要大。現在魔教已經死灰複燃,那魔教之主月無缺十有八九便是魔種的擁有者,若非魔種在身有恃無恐,否則她絕不可能輕易親自踏入中原。而有魔種在身的月無缺的強大可怕是可想而知的,想要從她身上搶到魔種無異比登天還難,且魔種也並非尋常手段能夠毀去。這件事一旦深究下去,公子羽才知其中的難度之大簡直讓人腦袋發疼。
公子羽暗自尋思,所幸兩隻魔種如今魔教隻得其一,另一隻早已被中原武林封印,雖不知其下落,但總算是有一個突破口。若要想毀去魔種,主動去招惹魔教顯然是下下之策,隻有設法找到被中原封印的那隻魔種方為可行之計,而當年中原武林之所以封印魔種,便是沒有找到毀去魔種的方法,如果能找到毀掉魔種的方法,再找到當年參與封印魔種的那些中原武林中人,讓他們幫忙找到那隻魔種,按理說難度應該不大,因為雙方都是有相同的目的,就算公子羽並非正道中人,但就事論事也不會有衝突。
如果能成功毀去被封印的魔種,那毀去另外一隻難度就將會大大降低。當年同時擁有兩隻魔種的魔教教主月之華既然都可以被中原武林打敗,那隻剩一隻魔種的月無缺也一定有辦法將她擊敗,前提是要找到合適的方法,並且絕不能提前讓月無缺得到被封印的魔種,否則一切都是虛妄的假設。但既然月無缺已經踏足中原,那她就一定早已經在暗中尋找那隻魔種,因此要完成此事,必須得在魔教之前找到被封印的魔種,而一旦決定要去找,那就不可避免的將會與魔教發生衝突,就算布局如何巧妙周全謹慎,這個可能也絕對無法避免,從而導致的後果就是公子羽多年的謀算都會受到極大影響,諸多無法掌控預料的變故也將隨之而來。
被封印的魔種到底在哪裏,要如何才能找到當年參與封印的那些人,便是要完成任務不得不麵對的難題。
公子羽一時隻感心頭沉重無比,複又湧起煩躁之感。他比任何人都了解無法掌控的變故是最容易發生意外的,所以他在江湖上時刻保持謹慎,可謂一步十算,隻為將那些影響自己的意外變故降到最小。可沒想到的是,一場最讓人無法掌控的變故卻來得如此之快,快得簡直讓他始料未及。
但他很快又再次冷靜下來,因為他同樣比任何人都知道,這世上絕無永遠的秘密,也絕無永遠被掌控不會發生變化的事,一成不變的人和一成不變的事都是無趣的,容易讓人鬆懈懶散和故步自封,也容易讓人喪失敏銳和警惕。智者從不會逃避麵對世事局勢的變化,一盤變化多端的棋局反而才是彰顯智者智慧和手段的舞台,掌控棋局操縱棋子,才是一個智者最強大的武器,這種武器有時候遠比一門絕世武功更為致命可怕。
而這,才是“公子羽”這個身份最擅長的事,用公子羽時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有難度的遊戲,方有挑戰的趣味。
公子羽嘴角忽然勾起,他無聲的笑了笑,一時竟顯得有些邪魅而詭異。他仿佛已經從即將到來的那些變故中尋到了某種樂趣,讓他的眼神充滿了愉悅刺激和深深的期待。
瘋子和智者,有時候也不過僅僅一念之間。
公子羽放下捏著眉心的手,他直了直腰杆,隨後再輕舒一口氣,胸中那股鬱結之氣通暢不少,而後他又陷入沉思。
在今日之前,他的重心是放在如何應對紅樓的追殺。以他的本事,想要躲過紅樓其實並不困難,但他卻知道,紅樓就像一條瘋狗一條毒蛇,不咬死人是絕不會鬆口的,隻要他不是想躲一輩子,就必須要選擇麵對。所以他謀劃的是不但要從容的躲過追殺,而且還要反擊,砍斷瘋狗的四條腿,捏住毒蛇的七寸,這樣才能一勞永逸。於是他在東臨小城就開始了謀劃布局,要在最合適的時機給予紅樓最沉重最致命的反擊。但是這種反擊不能操之過急,需要等所有的棋子都部署到位,一擊功成後才能引出這一局中最大隱秘,那就是紅樓之主。
江湖上沒有人知道紅樓的主人到底是誰,此人的身份也是如今江湖上最大的迷。紅樓是懸在江湖之上的一把刀,而那位紅樓樓主就是握刀的人。
如果紅樓能適可而止選擇罷休,不再針對公子羽,公子羽自然也懶得再計較,畢竟少一件麻煩總是好的。但在紅樓看來,就算公子羽是這幾年江湖上頗有聲名的中間人,他也僅僅隻是一個中間人而已,不算什麽了不得的大人物,收人錢財替人消災,所以他必須死。
但公子羽卻並沒有被紅樓殺死,反而數次皆以失手告終,這已經不是一場簡單的刺殺,而是將會影響紅樓以後在江湖上的聲譽的一件大事,所以紅樓必須重視,而公子羽也一定要死!
但紅樓卻錯了,這一次他們要殺的人並非像從前的那些目標那麽簡單。公子羽不是坐以待斃的人,他對無法逃避的事隻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徹底將之解決。所以公子羽不但想要折斷懸在江湖之上的那把刀,更要折斷握刀的手。
但要如何折斷紅樓這把刀和握刀的手,甚至於逼出藏在暗處握刀人的真麵目,卻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公子羽隻有一次機會,至少隻有一次重創紅樓實力的機會,所以他必須謹慎布局,並讓自己處於安全位置。
要想做成這一件大事,公子羽當然不可能親自動手,他必須要有棋子。
現在,那枚開局的棋子已經入局。
公子羽忽然又想到,如今那枚棋子遠比之前自己想的要更重要,因為他的作用不止是針對紅樓,在接下來應對魔教,甚至對隱身於黑暗深處的鬼隱門棄徒都有極大的牽製力。
那枚棋子散發的光越亮,他這個影子就越安全,這才是公子羽的最大目的。
公子羽手指輕輕叩著座椅扶手,既然不久後江湖就將風起雲湧,而自己要做的事也需要抓緊時間,那眼下針對紅樓和在常州的布局就不得不進行調整,很多謀劃也不得不更加精細。
馬車在並不平坦的小路上行駛有些顛簸,而車廂裏的人卻仿佛已經快要睡著。
很久以後,公子羽忽然睜開了眼睛,他緩緩吐出一口氣,整個人的精氣神仿佛突然煥然一新,隨之以幾乎微不可聞的聲音自言自語說道:“先手入局,是該落子的時候了。”
————————————
半個多時辰後,馬車終於轉出荒野駛入了官道,由官道再行數裏,便能到達常州城。
時將近午,官道上來往車馬行人漸多,官道兩邊還有不少附近村鎮百姓擺著各種小攤子販賣本地土產瓜果蔬菜等,一道官道倒也頗顯熱鬧。而常州本就算是一座富足的大城,城外有此景象但也不足為奇。
王馬駕著車不急不徐的行駛著,忽聽車後遠遠傳來一陣嘈雜,似有人見到怪異之事發出了驚唿之聲。
王馬一心趕路,心下並未在意,但身後嘈雜之聲越來越大,才忍不住扭頭向車後看了一眼,隨後就連他也忍不住麵露詫異之色,口中更是低低的“咦”了一聲。
就見後邊官道上正有一匹體型高大神俊的棗紅色駿馬不急不徐的緩步而來,馬背上坐了一個頭戴鬥笠的騎士,但那騎士麵覆黑紗看不清相貌,且周身都裹在一襲玄色的鬥篷之中也看不出身形,無法分辨是男是女,滿頭烏黑長發在頭頂被束成了高馬尾,隨著駿馬的步伐而隨意擺動,雖是滿身風塵,但一眼看去卻是顯得頗為英氣不凡。
但官道上突然出現的嘈雜驚唿之聲卻並非是因為那匹神俊不俗的棗紅馬,也不是因為那馬背上男女不辯的騎士,而是因為那一人一騎後麵還有一個人。
一個被一條暗銀色繩索捆著雙手的男人,而拉著那條繩索的人,正是棗紅馬背上的騎士。
那男人看上去三十五六歲的年紀,他披頭散發麵目陰冷,雖是中等身形,但四肢卻異常修長,尤其兩隻手掌更為巨大,此刻他雙手雖被縛住,卻仍能看出那十指尖長關節突出,竟宛如鐵鉤也似。
那男人雖相貌陰狠不善,可此刻卻神色灰敗宛如敗家之犬,正被馬上騎士像牽牲口似的拉著一路走在官道上,他似已走了很久的路,腳下步伐已現虛浮踉蹌。道上來往之人見光天化日之下出現如此奇異之事,因此才有不少人忍不住發出驚唿之聲,隨即後麵跟著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眾人不明所以,一時議論紛紛,朝著那兩人一馬指指點點。
那被縛雙手的男人見無數異樣目光全都聚集在他身上,一時似極為羞憤,灰敗瘦削的臉上時而蒼白時而潮紅,卻偏偏發作不得,隻有緊抿著嘴唇,兩隻三角眼狠狠盯著前麵馬背上騎士的背影,似要噴出火來。
王馬見那一人一騎很快從馬車旁經過,再一看那棗紅馬後麵被縛住雙手的男人,見他四肢奇長,長耳尖臉,高額塌鼻,相貌竟與猿猴有幾分相似,頓時心頭一動,似想起某事,忍不住又低低的“咦”了一聲。
“怎麽?”車廂裏的公子羽也早已察覺道上的異常,於是輕聲詢問道:“你可認識那人?”
王馬繼續駕著車緩慢行駛著,卻扭頭向後看去,正瞧見車廂窗簾已被公子羽掀開一角,公子羽微微探首,正看著前麵的那古怪的兩人一馬。
王馬當然明白公子羽所問的是誰,他迴頭看著前方兩人一馬的背影,沉吟片刻後低聲說道:“看此人相貌,我倒是突然想起一個人來,隻是並不確定。”
“哦?”公子羽似也來了興趣,問道:“說來聽聽。”
王馬神色微沉,低聲沉吟道:“數年之前,江湖傳言青州之地出了一名惡人,名喚石庚醜,他相貌古怪宛如猿猴,擅長輕功身手了得,一雙鐵爪有搏虎裂獅之力,被人稱為鐵臂神猿。此人曾在青州犯下數樁人命大案,在官府追捕之下逃脫,而後他浪跡江湖,三年內又屢犯重案,手上殺人過百,在刑部通緝的十大重犯中排名第五,可謂一個真正惡貫滿盈的大兇之人,如今各州府郡縣皆有此人的通緝令。”
“鐵臂神猿……”公子羽口中念了一句,隨後淡淡說道:“江湖上的確有這麽一號人物,看來你對江湖上的消息情報的確是下了工夫的。”
王馬微微一笑,低聲道:“分內之事,不值一提。”在他看來,自己作為天幹乙字組的首領,他最擅長的正是收集情報消息,這也是他的本職之事,並沒有值得誇讚之處。
兩人說話之間,前方那匹棗紅馬已走到了道旁一處茶棚外,馬上騎士似乎根本不在意官道上眾人的議論,忽然勒馬停下翻身下馬,身姿竟是輕靈無比。
那人下馬站定,雖是身裹鬥篷,卻仍遮不住那高挑的身段。圍觀人群見騎士下了馬,便也跟著都停步不前,似都想看看到底是怎麽一迴事,於是都在茶棚外遠遠觀望起來。
那騎士一手握著銀索,忽然轉頭向圍觀人群掃了一眼,眾人隻覺得兩道清冷目光宛如利刃一般掠來,都隻感心頭一緊,不約而同的後退了幾步。而那騎士卻又若無其事的收迴了目光,牽馬走近茶棚,招手道:“來一壺茶。”說完大大方方的在一張竹桌旁坐了下來,同時拉了***中的銀索,扯得那男人腳下一個踉蹌。
四肢奇長麵如猿猴的男人極不情願的也跟著走入了茶棚,卻隻在那騎士身旁兩丈處站著,他惡狠狠剮了一眼那騎士,隨後竟然閉上了眼睛。
茶棚老板是一個尋常百姓穿著的老頭,見此也不敢多問,趕緊沏了一壺茶放在桌上,卻是暗地裏心頭打鼓不已。
騎士伸手隨意放下一把銅錢,然後竟然鬆開了那根銀索,自顧自的倒了一杯茶。
老頭小心翼翼的收著桌上的銅錢,卻瞥見那騎士一雙纖細修長的手掌竟如女子一般,頓時詫異之心更甚。
茶老板數好了銅錢,不由小心翼翼的含笑說道:“客官,錢多了……”
那騎士把玩著手中的茶杯,語氣平淡的道:“無妨。”雖隻是迴了兩個字,但那話音卻如銀鈴相碰般清脆明亮。
茶老板連忙點頭哈腰收好銅錢退了出去,將那匹棗紅馬栓在了茶棚旁。
這時,就聽不遠處人群中忽然有人低聲說道:“嗬!敢情是個女的。”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旁人疑問:“老兄,你如何看得出她是個女的?”
先前說話之人是一個中年男子,他眯著雙眼嘿嘿低笑道:“你們難道沒看到她耳朵上戴著東西嗎?”
眾人一聽,立刻凝目朝那騎士望去,果然見那人圓潤的雙耳耳垂上戴著一對翠綠色的耳墜。
除此之外,更有眼尖之人瞧見那騎士裹著鬥篷的胸脯依舊有些微微隆起,是故便有人肯定的訕笑道:“的確果然是個女的。”
這下人群更詫異了,都不知一個女子為何會在光天化日之下帶著一個被縛住雙手的男人招搖過市,而所謂相由心生,觀那男人怪異身形和陰冷麵容,一看便知非是良善之類,於是一時間議論聲又沸騰了起來,有人疑惑道:“這女子究竟何人?為何要抓著一個男人?這也太大膽了吧?”
“那男的倒好像有些麵熟……”議論聲中,忽然有人驚咦道:“是了,這常州城門口的告示牌上貼著的刑部懸賞令上有一個人的畫像不是正和此人相似麽?”
此言一出,圍觀人群頓時嘩然,不由都露出緊張驚異表情。有人低聲道:“這一看還真有些像,莫非此人真是朝廷通緝的重犯不成?”
又有人道:“但看那女子似乎並非官差捕快,怎的能將此人抓著了?”
卻有人附和道:“看樣子倒像是江湖上的人物,最近常州可不太平,前幾日還有許多江湖中人在城裏發生了拚殺之事,大家可得小心些,免得惹禍上身。”
眾人聞言俱都又驚又疑,但又架不住好奇之心不願就此離去,便隻得又各自退了幾步,依舊駐足遠遠圍觀。
不遠處的馬車中,公子羽忽然問道:“可看出那人的來曆?”
王馬心領神會,卻搖頭道:“這倒看不出,但我卻知道那是個雌兒。”
公子羽不置可否,淡淡道:“如此窮兇極惡之徒,竟被一介女流所擒,這可真是有點意思了。”
王馬卻微微皺眉,沉吟道:“鐵臂神猿武功高絕心狠手辣,這些年官府屢次派人捉拿盡皆無功而返,因此刑部才不得不重金懸賞於他,若此人真是那石庚醜,那擒住他的這個女子便絕非尋常人物。但看那女子似乎並非官府捕快,這倒是稀奇了。”
公子羽卻淡淡說道:“既是重金懸賞,那捉拿者也不一定都是官府中人,你可曾聽說過緝刀令?”
“緝刀令?”王馬微微一怔,隨即恍然道:“據說緝刀令可是一幫專門靠懸賞令吃飯的家夥,如果此女子真是出自刑部的緝刀人,那這鐵臂神猿倒也不算栽得太冤。”
說話之間,馬車即將繞過道上圍觀人群,卻在這時,車廂內的公子羽透過車窗剛好瞥見茶棚裏的那名蒙紗女子恰好摘下了臉上黑紗,現出了她的容貌。
鬥笠下,把女子約莫二十三四歲的年紀,一張略顯尖俏的臉龐,眉如柳葉,鳳目含星,瓊鼻豐唇,僅從五官相貌來看,她端的算是難得一見的美人胚子。但與尋常膚白貌美的女子不同的是,這女子臉上膚色呈現出一種久經風吹日曬的小麥色,因此一眼看去非但沒有一般小女兒家的嬌弱溫柔,反而身姿颯爽英氣逼人。
雖隻是匆匆一瞥,但公子羽卻忽然如遭雷擊,他整個人都僵在了座椅上,怔怔然恍若失神。
茶棚內,現出真麵目的女子隨意喝了一口茶,然後雙目神采如寒星流轉般向外掃了一眼,圍觀者見她忽然摘下麵紗,一時難免被她英奇不凡的相貌所驚,私下裏又湧起一陣議論。
王馬駕著車正要繼續前行,公子羽卻忽然迴過神,他盡力克製著內心的激動之情,說道:“等等,我們不妨也瞧瞧熱鬧。”
王馬眉頭輕皺,心中不免略有疑惑,卻還是依言勒住了韁繩,將馬車停了下來,同時雙眼迅速從人群中掃過,神色十分警惕。
片刻後,王馬忽地神色微變,壓低了聲音側頭對車廂說道:“公子,此地恐怕會生變故不可久留,還是速速離開為好。”
車廂裏的公子羽默然了片刻,隨即平淡的話音傳出,道:“無妨,看看熱鬧而已。況且那幾個人不是衝咱們來的,我也忽然很想瞧瞧這裏到底會發生何事。”
王馬聞言已知公子羽已先他一步察覺到了此地的異常,但他是一個明白人,當即不再多勸,隻是左右細看了一遍,隨即抖動韁繩將馬車移動人群稀疏之處方才停下。
車廂內,公子羽身軀微微前傾,他伸手將窗簾拉開一角,目光剛好能越過圍觀人群遠遠望見那處茶棚。
而他的目光,竟出現一種莫名的複雜之色。
王馬依舊端坐在車廂前,雖是神色如常,暗中卻無比謹慎,渾身暗勁鼓蕩蓄勢待發,而他的目光,卻在幾個位置不停移動,銳利得如同鷹隼一般。
王馬不斷遊移的目光暗中早已鎖定了三個人。
此刻官道上圍觀者眾多,但大多都是往來的普通人,那三個人雖也身處其中,但在作為最擅長跟蹤潛伏之術的王馬眼裏,那三人卻顯得與眾不同。
其中有兩人皆是男子,混身在茶棚外的人群中,雖都是尋常人的衣著打扮,可兩人都戴著一頂草帽刻意遮擋了麵目,且腰間衣袍內隱隱鼓起似藏有條狀物事。但引起王馬注意的卻是他們兩人腳上的鞋子。
尋常百姓出行,一般都隻穿草鞋布鞋以及麻鞋,但那兩人腳上穿著的卻是一雙薄底快靴。
這種薄底快靴最是緊實輕便,但耐損性卻稍差,普通百姓穿著不便日常勞作,且這種快靴價格並不便宜,所以一般隻有行走江湖的武林中人才偏喜這種鞋子。
而另外一人卻是一個蹲在茶棚旁不遠處的灰臉年輕漢子,他也戴著草帽,麵前擺著一副挑擔,竹筐擔子裏裝著橘子,看上去是一個販賣瓜果的莊稼人,似乎並無可疑。
但王馬卻早已發現,那灰臉漢子低著頭蹲在道旁,右手始終都握著一根扁擔。他臉上雖是灰色,可他握著扁擔的手指卻白皙修長,一點也沒有常年勞作的莊稼人手指的那般粗糙。
王馬更發現,那漢子在那神秘女子進入茶棚後,便會不時有意無意的微微側頭觀察,他動作雖很隱蔽,但卻逃不過王馬的一雙銳眼。
所以種種跡象表明,那三個人絕非尋常的過往行人,而是身有武功的江湖人物,其中兩人腰間鼓起之物和灰臉漢子手中的扁擔,隻怕都藏著兵刃。
在察覺到那三個人的異常之後,鑒於公子羽如今在常州的處境,王馬便立刻出言提醒,豈料公子羽似乎早已胸有成竹,並執意停下一觀究竟。王馬隻得停車,一邊暗自戒備,一邊對公子羽那敏銳的洞察力和膽色深感佩服。
而茶棚之內,那女子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端坐著,忽然開口問道:“老板,你這可有酒賣?”
賣茶老頭聞言陪笑道:“客官,小老兒這隻有茶,沒有酒,實在不好意思。”他語氣甚是小心,生怕稍不留神就得罪了眼前這氣度非凡的年輕女子。
那女子英氣的臉上便不由浮現出一抹失望之色,她轉頭看向旁邊那閉著眼睛的男人,忽然歎道:“原本想在入城之前破例請你喝一杯酒,因為若是進了城你再想喝酒的話,那就隻能是斷頭酒了。隻是可惜,這裏卻偏偏沒有酒,看來你隻有喝那斷頭酒的命了。”
茶棚老頭聽到這話,一時隻覺心驚肉跳。
那男人聞言,終於睜開了眼睛,他怨毒的看著那女子,忽然麵露悲戚之色,就聽他嘶啞著恨聲冷然道:“臭娘們,你以為抓住了我就能將我送進大牢嗎?實話告訴你,別說官府大牢,隻怕就連這常州城你都沒那麽容易將我帶進去,你根本不明白你究竟惹上了什麽事。”他說完後,灰敗的臉龐間忽然多了幾分恐懼絕望神色。
那女子卻似毫不在意,她把玩著茶杯,柳眉輕挑,嘴角更浮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淡然反問道:“姓石的,你這是在威脅本姑娘嗎?”
男人閉著嘴一言不發。
女子也不生氣,淡然說道:“這幾年來,像你這樣被重金懸賞的通緝犯本姑娘抓了不下十個,他們每一個的武功都不比你差,口舌更是惡毒,但最後無一例外都被我送進了刑部大牢,當然這隻限於活著的。至於其他那些不開眼主動送死的就更多了,本姑娘也不在乎親手送他們一程,頂多就是少拿些賞金。所以倘若本姑娘是一個害怕威脅的人,那這碗飯本姑娘就壓根沒資格碰。姓石的,你雖窮兇極惡,但卻不是蠢人,這一點你應該清楚。”
那男人咬牙切齒,忽然啞聲道:“老子落在你手裏無話可說,但你如果夠聰明,就應該當時就殺了我,而不是還讓我活著,因為這樣會讓你後悔不及。”
那女子默然的盯著他看了許久,然後才又淡淡一笑,說道:“本姑娘知曉你尚有不少同黨,所以才會在這裏等。如果他們有本事從我手中把你救走便算你命大,如果他們沒有那個本事,本姑娘便剛好又可以順便多領幾份賞金。據我所知,你有幾個同黨在刑部的懸賞令上的金額還不算低,這樣算來,本姑娘怎麽都不吃虧。”她忽然笑容一斂,眉宇間隱透冷然之勢,冷笑道:“不過你石庚醜終究是在刑部十大通緝重犯中排名第五的人,生擒你者可得賞金三萬兩銀子,所以本姑娘會盡力不讓你死在這,如果事與願違,少拿一萬兩也不算太差,所以不論你是死是活,今日本姑娘都得將你帶進常州城,但我不會在此等太久,最多再過一刻鍾,所以你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男人尖嘴猴腮也似的臉龐忽然一陣抽搐,卻是不說話,鼻孔裏重重的冷哼了一聲。
而這個貌似猿猴的男人,果然就是如今刑部重金懸賞的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的鐵臂神猿——石庚醜。
那女子重新倒了一杯茶,忽然有些好奇的看向石庚醜,皺眉道:“本姑娘倒有些奇怪,按理說如果你真知道有人來此救你,你應該很興奮高興才是,如何又是這般一副死人臉的模樣?”
石庚醜聞言,忽然猛地轉頭看向女子,尖聲叫道:“你會給我陪葬的!”
卻在此時,圍觀人群中忽然有兩人排眾而出急步來到茶棚前,齊齊朝著那女子抱拳,一人沉聲問道:“敢問這為姑娘,這人可是那鐵臂神猿石庚醜?”
石庚醜猛一看到那兩人,先是呆了一下,隨後渾身忽地一顫,臉色刷地變得慘白。
那女子放下茶杯,兩道柳葉長眉微微一挑,淡然道:“不錯,兩位有何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