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嵩陽書院
和蕭文一樣,孫尚香和關羽這兩個蕭文身邊超規格戰鬥力的孩子也察覺到了對方的來者不善。
隻不過他們並沒有學習過蕭文教授的微表情學,並不是靠著察言觀色的技巧來察覺對方的問題。
他們察覺的原因各有不同。
孫尚香察覺他們的問題,是因為遊蕩各國時,作為遊俠的經驗。
她能看出,這些外表是儒生的家夥,實際上一個兩個都是遊俠。
“這就有趣了。居然有偽裝成儒生的遊俠過來。”孫尚香想道。
她看著身旁的關羽,發現他神情嚴肅,身體肌肉緊繃。但是他的眼睛裏卻閃爍著興奮的目光。
顯然,他很期待等下有架打。
也不知道他是怎麽察覺到這群家夥不懷好意的。孫尚香想著。
她不知道,關羽察覺他們的問題,完全是靠直覺。
直覺告訴他,這些儒生有問題。
直覺告訴他,等下這些人恐怕會在這裏發動攻擊。
直覺告訴他,等下肯定會有架打。
於是他站起身來,朝著那群儒生走了過去。
而這時候,畢誠卻對這群人毫無察覺。
他看著這群儒生,雖然他們並不是一個學派的。但是正如當年能夠背著天主教國家和奧斯曼土耳其結成瀆聖同盟,威尼斯和熱那亞的商人能夠和阿拉伯人做生意那樣。
總有人會在金錢利益麵前,把學派和信仰當做笑話。
“你就是畢誠對吧?”其中一個儒生問道。
“這……各位是來找我的?”畢誠有點懵逼,心想自己不過一個小商人,怎麽就被人找上門了?
不過他還是點點頭,道:“我就是,各位找我,有事嗎?”
“哼!”那個儒生一臉不屑地看著畢誠,冷聲道:“聽說你是雜家學派的?”
“嘿嘿,在下不過隨便讀了點書,哪敢說自己是什麽學派的啊!真要說起來,我以前還讀過《論語》呢。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各位既然是客人,那快快坐下,看看想吃什麽甜品。”
聽著畢誠那油嘴滑舌的話語,蕭文身邊除了孫尚香外,一眾學生全部目瞪口呆。
他們沒想到,原本憨厚老實的畢誠,竟然有這麽油嘴滑舌的一麵。
隻有蕭文不以為然。
他覺得,作為一個生意人,畢誠這種和氣生財的思想再正常不過了。
而雜家因為是重商主義的學派,對於實際利益的看重也遠遠超過那些虛名。因此自然不會在處於劣勢的時候,非要頭鐵去得罪這群來者不善的儒生。
事實上,蕭文也能理解並且認同畢誠的這種心態。
如果這群儒生隻是一群知道自己是不同學派的人,然後中二病發打上門來,他蕭文也會想辦法息事寧人。
隻不過理想和現實還是有所差距。畢誠並不清楚,這群外邊是儒生的家夥,其實並沒有這麽簡單。
隻聽見這群儒生說道:“不要想狡辯,我都調查清楚了,你這家夥已經拜了一個當年呂不韋門下的門客為老師。你以為我不知道?”
“你們想幹什麽?”看著這群家夥,畢誠不自覺地退後。畢竟這群人已經開始拔劍,似乎想砍他一波。
“你們想做什麽?”這時候,蕭文走了過來。
他看著這些儒生,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抽劍。
“你是什麽人?竟敢管我們嵩陽書院的事情?”看著蕭文,那些人直接拔劍,一群人對著蕭文,一群人對著畢誠。
聽到對方自報家門,蕭文心中點了點頭。
顯然,對方是在拿應嵩陽院當做背鍋俠,企圖襲擊他,以挑動應天府書院和自己的矛盾。
作為搞教育的人,蕭文自然知道嵩陽書院是什麽地方。
嵩陽書院是華夏古代著名的高等學府,華夏古代四大書院之一。
在蕭文那個世界中,嵩陽書院更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組成部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位置,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
曆史上嵩陽書院以理學著稱於世,以文化贍富,文物奇特名揚古今。
嵩山地區自古就是儒家學派活動的重要地區,這裏有嵩陽書院、潁穀書院、少室書院、南城書院、存古書院,其中最顯赫的為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在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場所,但時間最長最有名氣的是作為儒教聖地。
嵩陽書院初建於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為嵩陽寺,為佛教活動場所,僧待多達數百人。
隋大業年間(605—618年),更名為嵩陽觀,為道教活動場所。
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李治遊嵩山時,閉為行宮,名曰“奉天宮”。
五代後周時(公元951-960年),改為太乙書院。
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名為嵩陽書院,此後一直是曆代名人講授經典的教育場所。
宋初,國內太平,文風四起,儒生經五代久亂之後,都喜歡在山林中找個安靜的地方聚眾講學。
登封是堯、舜、禹、周公等曾經居住過的地方。
據記載,先後在嵩陽書院講學的有範仲淹、司馬光、程顥、程頤、楊時、朱熹、李綱、範純仁等二十四人,司馬光的巨著《資治通鑒》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陽書院和崇福宮完成的。
號稱“二程”的程頤、程顥在嵩陽書院講學10餘年。
名儒景冬,曾就讀於嵩陽書院,中進士後,曾九任禦史。
因此,嵩陽書院成為北宋影響最大的書院之一。
不過在這個世界線當中,宋滅南唐後,南唐的很多人都跑到了唐國當中。
而原本的嵩陽寺,也有部分人遷移到了洛陽。
隻不過來到了這裏後,這群禿驢卻有些堅持不下去。沒過幾年,嵩陽寺就被儒生占據,被迫改了信仰,連方丈住持也隻能讀四書五經而無法繼續阿彌陀佛。
至於道士?
抱歉,道士這種東西隻是小範圍存在於這個世界。至於道教,更是完全沒有成形。
畢竟曆史上的道教,就是從道家學派的屍體上生長出來的。但這個世界的道家學派有漢國作為土壤,可沒有老到提不動刀子。
如果有道士敢大張旗鼓地走出來,別的不提,道家學派的士人肯定會拔劍砍過去。
畢竟異端什麽的,比異教徒更加討厭。
那些歪曲了無為而治,歪曲了自由,把自由主義變成形而上理論的道士,在道家學派的士子眼裏,就是一群惡心的異端!
自然,李唐皇室雖然把李耳當做自己的老祖宗,可是他們也沒敢說自己是道教的信仰守護者。
如果他們敢這麽說,無疑是在與道家學派為敵。並且他也會開了一個壞頭——那就是把學術宗教化。
隻要開了這麽一個壞頭,天下的士人就會擔心,你今天把道家整成道教。明天會不會把儒家整成儒教。大後天,會不會把法家也整成法教。
久而久之,所有學派裏反感宗教化的士人——在這個時代的大環境下,大概是絕大部分。他們都會直接和李唐決裂。
所有人都知道,沒有足夠的讀書人支持,沒有足夠的文化底蘊,哪怕一個國家的武力再強大,也不過是一個蠻族國家。
讀書人雖然未必能讓一個國家強大,但它卻能讓一個國家秩序。
沒有秩序的國家,不過如同草原民族國家一樣,三天兩頭政變,搞什麽強者為尊。然後國家就在無休止的內耗中漸漸衰落,直至滅亡。
和蕭文一樣,孫尚香和關羽這兩個蕭文身邊超規格戰鬥力的孩子也察覺到了對方的來者不善。
隻不過他們並沒有學習過蕭文教授的微表情學,並不是靠著察言觀色的技巧來察覺對方的問題。
他們察覺的原因各有不同。
孫尚香察覺他們的問題,是因為遊蕩各國時,作為遊俠的經驗。
她能看出,這些外表是儒生的家夥,實際上一個兩個都是遊俠。
“這就有趣了。居然有偽裝成儒生的遊俠過來。”孫尚香想道。
她看著身旁的關羽,發現他神情嚴肅,身體肌肉緊繃。但是他的眼睛裏卻閃爍著興奮的目光。
顯然,他很期待等下有架打。
也不知道他是怎麽察覺到這群家夥不懷好意的。孫尚香想著。
她不知道,關羽察覺他們的問題,完全是靠直覺。
直覺告訴他,這些儒生有問題。
直覺告訴他,等下這些人恐怕會在這裏發動攻擊。
直覺告訴他,等下肯定會有架打。
於是他站起身來,朝著那群儒生走了過去。
而這時候,畢誠卻對這群人毫無察覺。
他看著這群儒生,雖然他們並不是一個學派的。但是正如當年能夠背著天主教國家和奧斯曼土耳其結成瀆聖同盟,威尼斯和熱那亞的商人能夠和阿拉伯人做生意那樣。
總有人會在金錢利益麵前,把學派和信仰當做笑話。
“你就是畢誠對吧?”其中一個儒生問道。
“這……各位是來找我的?”畢誠有點懵逼,心想自己不過一個小商人,怎麽就被人找上門了?
不過他還是點點頭,道:“我就是,各位找我,有事嗎?”
“哼!”那個儒生一臉不屑地看著畢誠,冷聲道:“聽說你是雜家學派的?”
“嘿嘿,在下不過隨便讀了點書,哪敢說自己是什麽學派的啊!真要說起來,我以前還讀過《論語》呢。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各位既然是客人,那快快坐下,看看想吃什麽甜品。”
聽著畢誠那油嘴滑舌的話語,蕭文身邊除了孫尚香外,一眾學生全部目瞪口呆。
他們沒想到,原本憨厚老實的畢誠,竟然有這麽油嘴滑舌的一麵。
隻有蕭文不以為然。
他覺得,作為一個生意人,畢誠這種和氣生財的思想再正常不過了。
而雜家因為是重商主義的學派,對於實際利益的看重也遠遠超過那些虛名。因此自然不會在處於劣勢的時候,非要頭鐵去得罪這群來者不善的儒生。
事實上,蕭文也能理解並且認同畢誠的這種心態。
如果這群儒生隻是一群知道自己是不同學派的人,然後中二病發打上門來,他蕭文也會想辦法息事寧人。
隻不過理想和現實還是有所差距。畢誠並不清楚,這群外邊是儒生的家夥,其實並沒有這麽簡單。
隻聽見這群儒生說道:“不要想狡辯,我都調查清楚了,你這家夥已經拜了一個當年呂不韋門下的門客為老師。你以為我不知道?”
“你們想幹什麽?”看著這群家夥,畢誠不自覺地退後。畢竟這群人已經開始拔劍,似乎想砍他一波。
“你們想做什麽?”這時候,蕭文走了過來。
他看著這些儒生,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抽劍。
“你是什麽人?竟敢管我們嵩陽書院的事情?”看著蕭文,那些人直接拔劍,一群人對著蕭文,一群人對著畢誠。
聽到對方自報家門,蕭文心中點了點頭。
顯然,對方是在拿應嵩陽院當做背鍋俠,企圖襲擊他,以挑動應天府書院和自己的矛盾。
作為搞教育的人,蕭文自然知道嵩陽書院是什麽地方。
嵩陽書院是華夏古代著名的高等學府,華夏古代四大書院之一。
在蕭文那個世界中,嵩陽書院更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組成部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位置,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
曆史上嵩陽書院以理學著稱於世,以文化贍富,文物奇特名揚古今。
嵩山地區自古就是儒家學派活動的重要地區,這裏有嵩陽書院、潁穀書院、少室書院、南城書院、存古書院,其中最顯赫的為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在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場所,但時間最長最有名氣的是作為儒教聖地。
嵩陽書院初建於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為嵩陽寺,為佛教活動場所,僧待多達數百人。
隋大業年間(605—618年),更名為嵩陽觀,為道教活動場所。
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李治遊嵩山時,閉為行宮,名曰“奉天宮”。
五代後周時(公元951-960年),改為太乙書院。
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名為嵩陽書院,此後一直是曆代名人講授經典的教育場所。
宋初,國內太平,文風四起,儒生經五代久亂之後,都喜歡在山林中找個安靜的地方聚眾講學。
登封是堯、舜、禹、周公等曾經居住過的地方。
據記載,先後在嵩陽書院講學的有範仲淹、司馬光、程顥、程頤、楊時、朱熹、李綱、範純仁等二十四人,司馬光的巨著《資治通鑒》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陽書院和崇福宮完成的。
號稱“二程”的程頤、程顥在嵩陽書院講學10餘年。
名儒景冬,曾就讀於嵩陽書院,中進士後,曾九任禦史。
因此,嵩陽書院成為北宋影響最大的書院之一。
不過在這個世界線當中,宋滅南唐後,南唐的很多人都跑到了唐國當中。
而原本的嵩陽寺,也有部分人遷移到了洛陽。
隻不過來到了這裏後,這群禿驢卻有些堅持不下去。沒過幾年,嵩陽寺就被儒生占據,被迫改了信仰,連方丈住持也隻能讀四書五經而無法繼續阿彌陀佛。
至於道士?
抱歉,道士這種東西隻是小範圍存在於這個世界。至於道教,更是完全沒有成形。
畢竟曆史上的道教,就是從道家學派的屍體上生長出來的。但這個世界的道家學派有漢國作為土壤,可沒有老到提不動刀子。
如果有道士敢大張旗鼓地走出來,別的不提,道家學派的士人肯定會拔劍砍過去。
畢竟異端什麽的,比異教徒更加討厭。
那些歪曲了無為而治,歪曲了自由,把自由主義變成形而上理論的道士,在道家學派的士子眼裏,就是一群惡心的異端!
自然,李唐皇室雖然把李耳當做自己的老祖宗,可是他們也沒敢說自己是道教的信仰守護者。
如果他們敢這麽說,無疑是在與道家學派為敵。並且他也會開了一個壞頭——那就是把學術宗教化。
隻要開了這麽一個壞頭,天下的士人就會擔心,你今天把道家整成道教。明天會不會把儒家整成儒教。大後天,會不會把法家也整成法教。
久而久之,所有學派裏反感宗教化的士人——在這個時代的大環境下,大概是絕大部分。他們都會直接和李唐決裂。
所有人都知道,沒有足夠的讀書人支持,沒有足夠的文化底蘊,哪怕一個國家的武力再強大,也不過是一個蠻族國家。
讀書人雖然未必能讓一個國家強大,但它卻能讓一個國家秩序。
沒有秩序的國家,不過如同草原民族國家一樣,三天兩頭政變,搞什麽強者為尊。然後國家就在無休止的內耗中漸漸衰落,直至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