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杜易簡


    剛剛的會談讓蕭文明白自己在短時間內到底要做什麽。因此,他的眼睛頓時充滿了明朗。


    一旁,無論是緘默不言,讀著蕭文給自己的書籍的楊修個諸葛亮,還是離開座位,做著運動準備,打算開始一天健身的關羽,孫尚香,都充滿著朝氣,鬱悶積在胸口讓人不覺要大喊,要狂吼,要縱馬狂奔的壓力,頓時煙消雲散。


    吳管事把茶遞了上來,唐國的茶和曆史其他時期的茶有所不同,並不是直接用開水衝泡茶葉得到的清茶,而是將茶葉研磨成粉末形成的抹茶。


    不過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傳播到日本的抹茶已經傳迴中國,蕭文對抹茶也沒有什麽不適應的。


    不過根據吳管事的說法,唐國人喝抹茶的時候,可能會有加桂皮,八角,花椒之類的香料,甚至是生薑,大蒜,羊油之類奇奇怪怪的東西。


    隻是他擔心蕭文一個外國人喝不慣,隻加了一點。


    聽到這話,蕭文沉默了片刻,他用一種義正言辭的語氣,行使了自己作為封建貴族的特權,毆打了這個吳管事。並警告他以後不允許給抹茶加料了。


    講真,如果說給抹茶加點奶蓋,蕭文或許能夠接受。但是加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蕭文隻覺得一陣惡心。


    很奇怪,在蕭文毆打這個管事的時候,旁邊的眾人都一臉淡然。隻有婉兒小天使的臉上閃過一絲擔憂。


    不過很快,這份擔憂就被他掩飾了起來。一切仿佛歸於平靜,隻剩下管事的慘叫聲。


    然而當他看到這個唯唯諾諾的吳管事,一點反抗的樣子都沒有的時候,蕭文卻突然停手了。


    他有些痛恨自己心頭的那一絲漠然。


    曾幾何時,他也有過熱血,也曾慷慨激昂過,想著如何去推翻這個萬惡的舊社會。然而現在,他還是在這,作為一個封建貴族作威作福了。


    盡管很多時候,蕭文都會保持克製。但是蕭文畢竟是人類,他不可能長期保持冷靜。而一旦他失去冷靜,他的怒火傾瀉到小老百姓身上,他們可無法反抗。


    搖了搖頭,蕭文甩開了那些想法,暗暗安慰自己道:“隻有小孩才糾結對錯,成年人隻看利弊!”


    唐國的時間線很混亂,因此蕭文現在已經停止了對超級圖書館的查詢,而是詢問起旁邊的人。


    單論對這個世界現狀的了解,哪怕一個正常人,或許都比超級圖書館要強。蕭文直接詢問這個國家如今存在什麽大詩人大學者,效率比他幹查找超級圖書館要方便許多。


    被蕭文問到這個問題,吳管事一下子從地上爬了起來。他就像一個沒事的人一樣,仿佛剛才揍他的是某個不死者之王的一生之敵——空氣,而不是蕭文一樣。


    他站起來後,還是那樣畢恭畢敬。稍微想了下,他說道:“如果大人想結交洛陽的文人墨客,可以從杜禦史入手。”


    “杜禦史?”蕭文愣了一下,問道:“杜甫嗎?”


    不對!曆史上的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曆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


    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


    官場不得誌,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


    從頭到尾,他就沒有當過禦史大夫的職務。


    果然,聽到蕭文說起杜甫,那個吳管事的表情變得茫然。他說道:“小人不知道大人所說的杜甫是何許人也。小人其實想介紹的是殿中侍禦史,杜易簡,杜大人。”


    聽到這話,蕭文立刻閉上眼睛,腦海裏閃過對方的資料。


    襄州襄陽人。約卒於唐高宗鹹亨末年。


    大約是唐朝第一個因政治鬥爭而被貶開州,並死在開州的倒黴人物。


    杜易簡本來也是一位少年才俊。《舊唐書》裏說他九歲能文,年齡稍長,便“博學有高名”。


    他的姨兄岑文本又是當朝中書令,於是順利考中進士,並擔任了殿中侍禦史之職。


    到唐高宗鹹亨四年,杜易簡已官至考功員外郎。


    在他擔任考官這一年的科舉考試中,一共有79人進士及第。


    倘若杜易簡在官場老是這麽順風順水,想必就和開州無緣了。


    趕巧的是唐高宗李治身邊冒出了那個被駱賓王罵作“狐媚偏能惑主”的武昭儀,在朝廷重臣許敬宗、李敬玄的鼓噪下躍躍欲試,一心想當皇後。


    而當朝宰相長孫無忌、褚遂良和吏部侍郎裴行簡則堅決反對。


    杜易簡很不幸站在了這些人一邊,他不知道武則天當不當皇後原是皇上的家事,隻有唐高宗本人說了才算,竟然寫了一道奏疏去彈劾李敬玄。


    唐高宗李治想必是龍顏大怒,不久就找了個“惡其朋黨”的借口,下一道聖旨,將杜易簡貶為開州司馬。


    一帆風順的杜易簡哪裏受過這等委屈,更沒想到此事會惹惱了皇上,又急又氣又怕,到開州不久就死掉了。


    不過雖然杜易簡的官運不太好,但在他開始倒黴以前,他在朝廷裏應該是有些關係的。


    更何況,他最強大的地方,還是他在文化界有著不錯的影響力。


    整個襄陽杜氏家族的官運總的來說是不暢的,杜易簡遭此厄運原本不足為奇。


    他被後人津津樂道的主要還是他與唐朝兩大文曲星的關係。一位是杜甫。


    杜甫的祖父是初唐詩人杜審言,而杜審言則是杜易簡的堂弟。


    另一位是王勃。《舊唐書》裏說王勃六歲寫文章便“構思無滯,詞情英邁”,而第一個出來給神童戴高帽子的正是杜易簡。


    杜易簡是王勃父親的摯友,他的口頭表揚借用了《世說新語》中謝安、謝玄把人才比作寶樹的套話:“此王氏三珠樹也!”這句話顯然給少年王勃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致於後來才高八鬥的王勃在《滕王閣序》裏表達謙辭時突然想起了杜易簡,就專門在後麵加了一句,說自己“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這杜易簡倒是不錯。不僅官場上有些關係,而且在文壇也有一些影響。雖然他不是泰鬥,但是從他出發,結交一些唐國人,卻是不錯的選擇。”蕭文想道。


    然而,他在這時候,卻發現了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作為大唐使臣,如果蕭文去會見這個國家的高官,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而那些奸臣,不管他們的身份如何,貿然拜訪是否冒昧,蕭文隻要發動他的鈔能力,都可以讓那些奸臣變成不拘小節的名士。


    但是杜易簡並不是什麽達官顯貴,也不是什麽貪財的小人,如果蕭文想要見他,卻是有點冒昧了。


    要知道在古代,一般如果某人想要和其他人結交,除非是在公共公開的場合偶遇,不然肯定需要第三方引見。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貿然拜訪,人家肯定會覺得你很冒昧。


    因此,蕭文看向了上官婉兒,問道:“婉兒,你以前怎麽說也是貴族子女。你認識這個杜易簡杜大人嗎?”


    聽到這話,婉兒搖了搖小腦袋,說道:“以前沒聽爹爹說過。”


    好吧!杜家也不是什麽達官顯貴,婉兒的家族當年闊綽的時候,對方根本高攀不起。


    如果是上官庭芝在這裏,或許他會有小概率認識對方。但是婉兒……


    婉兒隻是一個小女孩,根本不可能認識這種對家族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於是,蕭文將目光轉向了一旁的孫尚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古代當賢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別予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別予安並收藏迴到古代當賢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