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仁炳離鄉的時候,將家裏的那些書都打包裝車帶走了,因為混官場的話,這輩子不到致仕,他大概率幾十年都迴不了老家了。足足裝了三輛大車,還專門包了一艘客船,才把這些書帶走。


    看到這些書,鄉裏人才想起來郎玉柱書癡的名頭,似乎從這郎玉柱中舉以來,已經很久沒有人再說他是書呆子了。人就是這麽現實,你考不了官,就是書呆子。考了官,書呆子就變成了自小酷愛讀書,成了美談。


    老家的仆人,陸仁炳還讓他們繼續操持家裏的田地,幫忙打掃父母的墳塋,並沒有帶他們上京。


    對於族裏想派幾個年輕族人,上京給他跑腿的想法,陸仁炳也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一個臨時的庶吉士,沒有啥油水,可養不起一大家子人。


    等他將來外放的時候,再提攜這些人吧。叮囑老族長讓他們多讀書,考個功名才是正途。


    一路舟車勞頓,路上陸仁炳就放了顏如玉出來,如今陸仁炳已是官身,給顏如玉辦個身份還是很容易的。


    據顏如玉說,隻要不離開陸仁炳太遠,就沒問題。


    一路上,陸仁炳也陸陸續續給顏如玉置辦了不少妝奩做為她的嫁妝,等到通州下船的時候,顏如玉就已經是陸仁炳,媒聘俱全的合法妻子了。


    反正這年頭,信息閉塞,陸仁炳給顏如玉找的身份,也沒啥漏洞,就是一個家鄉招了水災的,書香門第家的小姐,父母親人在逃難的路上死傷殆盡。


    顏如玉小姐無奈賣身葬全家,正要被地痞惡霸欺辱之際,被路過的新科進士搭救。郎進士幫忙安葬了顏家人。然後顏小姐對郎進士一見傾心。新科進士郎玉柱,請人做了媒證,立了婚書,娶了顏如玉小姐。


    隻是顏小姐家中有孝,雖是成婚,卻不擺宴席,不圓房,隻待孝期過了才報答郎進士的恩德。


    嗯,基本上話本裏怎麽說的,這情節就怎麽發生了,本來就是照著本子演的。


    不管怎麽說吧,顏如玉算是過了明路。不過據顏如玉說,現在的她還不算完全安全,得等到她得了誥封,才算徹底保險。


    雖說顏如玉還是沒有說出她的敵人,到底是誰,但是已經對這個世界有了基本了解的他,大概也能猜出來。


    顏如玉的這些條件,跟當初的趙老頭對胡家人提出的第三個條件的情況有相似之處,就是要獲一個官家的身份,得到人間帝王的庇佑。


    陸仁炳現在隻是個沒有品級的庶吉士,還遠遠沒有資格給她請誥封,所以他還是得上進啊。


    這個庶吉士相當於什麽呢,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有點像中,央黨,校的不脫產的博士研究生。邊學習邊打雜,至於侍駕禦前,起草詔書,編修國史啥的,不要想太多。


    輪不上,這些都是翰林院那些老翰林的活,庶吉士最多就是打個下手。


    每天讀個書,幫著上官找個資料啥的,就是庶吉士們的工作了。


    翰林院的工作還真是清苦,沒啥收入,還要給上官送禮,簡直入不敷出。所以很多老翰林,連官府都不舍得換新的。


    雖說庶吉士是儲相,可是翰林院的儲相那麽多,每三年就有一批儲相,這儲相就不太值錢了。


    每當有翰林院有外派的差使,一幫窮翰林,削尖了腦袋往前拱,像急了高校裏一幹拚了命,評職稱的高級知識分子們,一點也不清貴,也不高知。


    陸仁炳不缺錢,進了京之後,又就近買了個百畝的小莊子,又買了十幾個鋪子每年出租,當包租公,日子過得還不錯。


    經常有在京的同年來陸仁炳這裏蹭飯,借錢,陸仁炳都是量力而為。不過多數同年還是衝著陸仁炳的藏書而來。


    陸仁炳也不管他們的出身來曆,也不管他們投靠了誰,反正來了就是同年,都是未來的大佬。


    李春芳是未來的青詞首輔,也是曆史上少見的狀元宰相,嚴嵩之後是徐階,徐階之後就是他,這個人文采出眾,為人恭謹,最後官至首輔,還能全身而退,當真是不簡單。


    他家境富裕,每次來陸仁炳這裏從不空手。討論的話題也基本上都是學問掌故,很少談及政事。


    張居正身貧寒,素懷大誌所以言談之間,都帶著刀鋒般的銳氣,果然還是需要打磨。


    陸仁炳不管這些,他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胸無大誌,人畜無害的書癡模樣,一心要在學術上搞出點成績,將來成為一代大儒的模樣。


    這一點倒是跟王世貞很談的來,王世貞是個官二代,但是確實一心向學,著述頗多,要不然也不會成為名垂青史的大儒。


    不過王世貞卻看不上陸仁炳做學問的態度,認為他就是個死讀書的癡人,因此二人來往的反而不多,陸仁炳也不以為意。


    這兩年朝堂上嚴嵩與首輔夏言的爭鬥相當激烈,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這不到了二十六年底,夏言忽然罷相,被迫致仕,等到第二年開春,還沒走到老家,便在路上被追上來的旨意給明正典刑了,該連累了他的從子一家。


    這是堂堂一國首輔,想保個命都保不住。


    這位大佬究竟犯了什麽彌天大錯呢?其實就是一點,當首輔時間長了,太傲了,被皇帝厭棄了,也不自知,結果被嚴嵩父子抓住機會,聯合陸炳,用個連環計給弄死了。


    本來內閣裏夏言和嚴嵩還能製衡,結果夏言一死,嚴嵩一家獨大的時光便來臨了。


    不過這些對於他們這些新科進士來說還太遙遠,再大的風也刮不到他們頭上。


    夏言的下台,也符合很多人的意願,畢竟這個老頭實在是太硬了,為人太剛,阻擋了很多人的上進之路。


    嘉靖皇帝崇道,大修宮觀,修道煉丹,這也是天下妖孽四起的原因。皇帝讓渡了部分權力給天地,自然對於神鬼的束縛就少了。


    陸仁炳對改變這段時間的曆史沒啥興趣,因為這段曆史的根源就在皇帝身上,他能改變皇帝嗎?不能,那還是不要妄想了。


    嘉靖皇帝不是個無能的皇帝,他對朝庭的控製,是除了太祖和成祖之外最強的。這個以藩王入繼大統的皇帝,絕對是權謀最強的帝王。


    關鍵是這位帝王因為修道的原因,對於天下的一切都相當淡漠,真正做到了聖心難測,視萬物為芻狗,連親兒子都不怎麽重視,宰輔說殺就殺,想殺嚴嵩也就是一道召旨的皇帝,可不是什麽人能輕易改變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炳的諸天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癡口香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癡口香糖並收藏阿炳的諸天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