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了鬼城,滿足了好奇心的陸仁炳,加快了行程,雖然在路上又碰到過鬼市,狐丘之類的。


    但卻沒有再耽擱時間,坐著馬車,一路風塵,又行了幾個月的時間,趕到了京城。


    之所以用這麽長的時間,還是因為他並非一直沿著官道直走,而是聽到哪裏有好玩的,好吃的,就到哪裏。


    看了不少名勝古跡,還繞道去登了泰山,想去拜會東嶽大帝,可惜有可能他的咖位太低,東嶽大帝根本就沒有搭理他。


    看看風景倒也不錯!


    到了京城的時候,已經是臨近年關。去了會館,取出匯票,兌出了自己的銀子,被人抽了兩成的水,陸仁炳到也能接受。


    他的空間裏還裝著胡家送的千兩黃金呢。


    他來的不算早,不過好在會館裏房間充裕,他又不缺錢,也整了一個比較好的單間。


    不用像條件不太好的舉子,去借助寺廟什麽的。自然也沒有遇見什麽紅袖添香的豔遇。顏如玉仍然躲在漢書裏,不肯現身。也不知道是怕追殺,還是怕跟陸仁炳相處。


    陸仁炳吃過見過的多了,對於男女之事看的淡的很。


    結婚了男性都有的那種,想恢複單身的隱秘心態,就是陸仁炳現在的真實寫照。


    過年後,各省的舉子陸續到齊,各種文會不斷,會館裏也有在京的前輩官員,前來指點聯絡的。


    陸仁炳也沒有裝清高什麽的,有啥文會,他都是有請必到。他自己也不吝金銀,跟著拜會了不少同鄉大佬。自己也出錢舉行了一次文會。


    這也讓他在本科士子中,積累了不少名聲。這屆科舉注定要留名清史,不僅是因為錄取人數達到300多人,更是因為這一科,出得那些名留青史的人物。


    不說別的,李春芳,張居正,楊繼盛,王士貞等這些人基本上撐起了嘉靖後期和隆萬時期的大明朝堂。


    同這些未來的大佬們成為同年,那好處是毋庸置疑的,多跑跑關係沒有壞處。雖然在這個時代,他並沒有叱吒朝堂的想法,但是也沒有打算做平頭百姓。


    不過貌似這時的朝堂並不清淨,嘉靖皇帝一心練丹修道,朝堂裏嚴嵩父子權勢滔天。朝堂外俺答汗連年扣邊,過兩年甚至兵臨帝都城下,東南沿海倭寇猖獗,反正實在不是啥好年景。


    想在朝堂立足風險還是很大的,不是誰都像張居正那樣有徐階大佬一心維護的。在這個朝堂立足,不拍嚴家父子的馬屁是不行的。


    連東南總督平倭的胡宗憲,都得拜在嚴家門下,更不要說其他人了。


    如果陸,仁炳能穿在那個名字隻比他少一個字的錦衣衛指揮使陸炳身上到好了。


    不過那顯然是不可能的,人家陸炳顯然拿的是主角模版,皇帝的乳兄弟,兩榜進士出身,錦衣衛指揮使,救過皇帝,犯了死罪,皇帝都不追究,連嚴家父子都要禮讓三分的角色,顯然不是他這個路人丙,能妄想的。


    不過好在,這不是曆史文,而是聊齋世界,金戈鐵馬,叱吒官場什麽的,也不是陸仁炳的任務。他要的隻是個進士出身,然後花點錢,外放州縣,做個太平官就好。


    說話間,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會試,就在二月開考了。陸仁炳沒有仆役,所有考試應當準備的東西,他都是花錢委托會館的管事準備的。


    一個考籃,準備了餅子,筆墨硯台,初八進場,初九開考,三天一場,連考三場。對於科舉,陸仁炳曆經幾世,其中賈雨村就是個科舉高手,當然不懼。


    也不用作弊,他對於能中舉還是很有信心的。事實也證明,他的自信是有底氣的。會試放榜,他位列四十六。


    殿試上陸仁炳,偷眼瞧了瞧嘉靖皇帝,嗯,跟陳寶國一點也不像。


    三月放榜,李春芳還是被點為狀元,榜眼,探花也都與曆史上沒啥變化。其他的隻是多了一個二甲進士郎玉柱而已。


    二甲進士九十一名,賜進士出身,陸仁炳排名三十八。


    中了進士之後,便是隨大流的赴瓊林宴,跨馬遊街。雖然是老油條了,但是中進士,跨馬遊街還是讓陸仁炳覺得很高興。


    街兩旁的大姑娘小媳婦,扔個花,手絹什麽的,也很開心。


    接下來就是拜見座師,房師,然後是同科進士互相宴請,修同科錄。然後就是館選,陸仁炳順利通過館選,和張居正等人一起進入翰林院做了庶吉士。其他進士則去各部做了觀政進士。


    嗯,這些內容放在曆史文裏要寫他個百八十章的。這一屆的翰林院掌院學士,是大佬徐階,所以張居正才能有機會被大佬看中,成為門下學生。


    陸仁炳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政見主張,對於各方的拉攏也裝作懵懂無知,進了翰林院又很快紮進了書堆裏,做了個書蟲。


    所以各方勢力,便看淡了他的前程,也不再關注他。


    陸仁炳搜刮一下口袋裏剩餘的銀兩,大概有金八百兩,銀四百餘兩。花二百二十兩銀子,買了座地段不錯的兩進的宅子,總共二十幾間房,還帶了兩間門麵房。


    比起其他朝代,這明代的房價可真不算貴。又托人牙子,買了兩家仆人,幫他將宅子收拾出來,然後宴請了幾個相熟的同年,就算是在京城安了家。


    等一切安頓好,陸仁炳便請假三個月,迴家祭祖,這也是應有之意。


    這次迴鄉他可沒有再自己駕車,而是到通州搭客船,半個月直奔老家。


    一路舟車勞頓,趕迴家時。陸仁炳中式的消息早已傳至鄉裏,老族長已經幫忙給他家換了門楣,牌坊也立了,就等著陸仁炳迴來祭祖了。


    迴了鄉,祭了祖,接下來就是沒完沒了的,拜會業師,縣官,府台,學政。再就是接受鄉裏士紳的拜會宴請。


    一套流程下來,忙了大半月才算清淨下來。


    接下來,就是親戚朋友介紹人家女兒聯姻的戲碼了。麵對絡繹不絕的親朋好友,陸仁炳都言辭懇切地拒絕。


    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自己在京城已經有了婚約,隻等上京便完婚。眾人都以為,他是被京城的哪個達官貴人給看上了,這才作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炳的諸天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癡口香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癡口香糖並收藏阿炳的諸天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