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皇後話音落,原本不管皇後說什麽都附和的大周舉子們一愣。
徽州呢,這就結束了?
武試其他人呢?還有文試舉子呢?
其他圓桌的舉子們紛紛看向徽州桌。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終於後知後覺地發現事情的不對勁。
徽州府這是……不得聖意?
雖然這裏坐的是皇後,但帝後素來一體,在場舉子們不由心生揣測。
不少偏遠州府舉子的臉上甚至浮起了隱秘的喜色。
向來在國試中獨占鼇頭的狀元鄉徽州府失去了聖意……那就意味著其他州府的機會就多起來了。
隻不過……
更多清醒的首榜舉子眸光有些低沉,看向高台上皇後的眼神中閃爍著懷疑和肅穆。
徽州舉子的優秀舉世皆知,現如今朝堂中不少國之棟梁就出自徽州。
而這出身詭異的解元……雖然充滿爭議,但到了這個時候,也不得不說有兩把刷子。
這樣的徽州府,如何會失去聖意?
還是說是皇後……
他們願意對皇後保持敬畏,但作為士子不代表他們願意看到後宮對一州舉子幹預過多。
雖然不是全部,但有一些舉子看向皇後的眼神變得不善起來。
這些之中,有坐的筆直神情嚴肅的文試學子,更有不少……
劍客。
同時,這些人之中,不少人將目光投到了原本飽受爭議嘲諷的那位女解元身上。
她,還有那些徽州的少年,會如何抉擇?
司馬皇後說完那句話之後。
和段立崢一起走迴座位的朱鸞腳步一頓。朱鸞目光微沉,正要抬頭,下一刻,肩膀突然傳來一股暖意。
段立崢將一隻手搭在她肩膀上,對她笑了笑。
“這下省了不少力氣。”少年臉上的笑容沒有任何陰霾,拉開屏障笑著道。
“可鬆了一口氣,大家都能歇歇嘍。”
朱鸞深吸了一口氣,眸光中浮起一絲歉意。
“抱……”
段立崢的手指停在朱鸞嘴唇的前方。
他很有分寸的沒有貼上去。
止住了她的話語。
“這不關你的事,而且,不光是我一個人這麽想。”段立崢抬起了下巴,“不信你看。”
朱鸞抬起頭,隻見不遠處的圓桌邊,李文曜和慕恪之正毫無芥蒂地在朝他們招手。
年華藏嫌棄地看了這邊一眼,抬了一下手。
其他的經魁和亞魁苦笑著,神情有些無奈,但看向她的眼神,沒有絲毫懷疑。
朱鸞怔了怔,嘴角也浮現一縷淡淡的笑。
那一年冬天,她在徽州無意中種下的果。
在這一年的春天。
已經開出了花。
大殿內眾人看著依舊言笑晏晏的徽州少年們,驚訝之餘,心情也有些複雜。
在充滿傾軋和爭鬥的科舉路上,人脈,關係,師長,他們的身邊總是籠罩著這些。
大人物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們的心弦,比書上的每一個字都要重要。
但此時此刻,人們很清楚,徽州今年的這些舉子們,真的很特別。
人們從未如此清晰地感覺到。
這些少年。
和他們是不一樣的。
不一樣之處就在……
眾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跟著那個女子的背影,然後一怔。
朱鸞迴到原來座位坐下之時,寂靜的大殿裏,突然響起了掌聲。
司馬皇後雖然發話了,但澹州那邊不知為何一時無人站出。
就在這個空隙裏,整個大殿原本縈繞著詭異的寧靜。
而在這一片寧靜裏,這突然響起的掌聲異常明顯。
一下又一下,認真又清晰。
仿佛敲擊著所有人的心。
朱鸞看向身邊,看向那個原本軟綿綿像是做什麽都提不起勁的少年。
慕恪之看著她,鼓著掌。
“歡迎我們徽州的英雄迴來。”他微笑著說道。
不等朱鸞迴答,她的身邊再次響起另一個掌聲。
是段立崢。
隨後魚斯年和李文曜一起抬手,其他徽州少年抬起手,然而不等他們發聲,澹州桌那邊就響起掌聲。
“阿彌陀佛。”雪齋和尚跟著身邊的那個人拍手。
原本準備上場的澹州舉子一愣,在解元的目光下,像是被控製一般也鼓起掌來。
再然後居然是西涼劍閣。
莫寒沒有看高台,輕聲鼓掌,神情同樣認真,不見一絲嘲諷。
再然後是阮清,再然後是愕然看著西涼劍閣鼓掌的其他州的舉子。
一聲,兩聲,三聲,許多聲。
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許多人。
從無到有的掌聲震動著稷下學宮的空氣,隨著鼓掌的人越來越多,像是解開了桎梏一般,之前若有所失覺得好像什麽事沒有做的所有人都鼓起掌來。
劍客們內功修為深厚,掌聲更為雄厚,所有人的情緒都被帶動起來,掌聲如浪,疾風驟雨。
這是天策會進行到現在最為熱烈的掌聲,原本冰冷的大殿內仿佛被烈火點燃,在掌聲的掩蓋下,壓抑至今的震撼和讚歎也滿溢而出。
這份讚歎沒有名字。
在高台上大人物不怎麽好看的臉色下,除了徽澹兩桌,無人敢看向那個方向。
人們看著自己的前方的拚命拍手,隻像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緒。
但就是這樣的浪潮,無法阻止。
“你們……澹州,澹州的舉子快……”禮官的聲音被淹沒在掌聲中,隻得氣急敗壞地嘶喊。
司馬皇後看著眼前場麵,帶著護甲的手指摳入椅子的扶手。
入木三分。
在這個時候的,沒有境界的她的聲音也無人能聽見,隻得冷冷看向禮官。
禮官滿頭大汗,直到嗓音嘶啞,聲音才在逐漸停歇的掌聲中傳出。
“澹州解元!澹州解元獻藝!”
人群再次安靜下來,所有人的視線投向澹州桌。
但澹州桌,卻無人動作。
“怎麽迴事?澹州解元?”禮官嘶啞的聲音在大殿內孤零零的迴蕩,睜大雙眼瞪著坐在椅子上八風不動的宋懷竹。
宋懷竹置若罔聞。
一聲清脆的椅子響,雪齋和尚站起身來。
年輕的和尚神情寧靜,走上前,對高台上的人雙手合十施了一個最普通的佛禮,滿臉慈悲。
“阿彌陀佛,澹州解元身體不適,恐無法獻藝。”
什麽?
大殿裏其他人一愣。
今年的天策會是怎麽了?這都是什麽操作?
他們原本以為徽州之後不會再有離譜的對應,卻沒想到澹州這邊的迴應也如此可怕。
所有人偷眼看向坐的筆直的宋懷竹。
身體不適?這哪裏能看出來身體不適?
所有人在心底呐喊,這根本就是赤裸裸地拒不合作了吧!
這種事情怎麽會被允許?
高台上司馬皇後眼中閃過一絲怒意,正要開口,這時大殿內突然響起一個蒼老的聲音。
“確實是身體不適。”
眾人愕然抬頭,看著高台上緩緩開口的西涼劍聖。
老人的目光在宋懷竹臉上的白玉麵具上停留一瞬,側身看向司馬皇後。
“老夫可以擔保,這位今日狀態的確不適合獻藝。”
大殿內鴉雀無聲,所有人不明白西涼劍聖為何突然開口。
事已至此,不妨賣對方一個人情。
高台上,西涼劍聖眸光微沉。
畢竟世間能驅使此子者。
此間無。
徽州呢,這就結束了?
武試其他人呢?還有文試舉子呢?
其他圓桌的舉子們紛紛看向徽州桌。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終於後知後覺地發現事情的不對勁。
徽州府這是……不得聖意?
雖然這裏坐的是皇後,但帝後素來一體,在場舉子們不由心生揣測。
不少偏遠州府舉子的臉上甚至浮起了隱秘的喜色。
向來在國試中獨占鼇頭的狀元鄉徽州府失去了聖意……那就意味著其他州府的機會就多起來了。
隻不過……
更多清醒的首榜舉子眸光有些低沉,看向高台上皇後的眼神中閃爍著懷疑和肅穆。
徽州舉子的優秀舉世皆知,現如今朝堂中不少國之棟梁就出自徽州。
而這出身詭異的解元……雖然充滿爭議,但到了這個時候,也不得不說有兩把刷子。
這樣的徽州府,如何會失去聖意?
還是說是皇後……
他們願意對皇後保持敬畏,但作為士子不代表他們願意看到後宮對一州舉子幹預過多。
雖然不是全部,但有一些舉子看向皇後的眼神變得不善起來。
這些之中,有坐的筆直神情嚴肅的文試學子,更有不少……
劍客。
同時,這些人之中,不少人將目光投到了原本飽受爭議嘲諷的那位女解元身上。
她,還有那些徽州的少年,會如何抉擇?
司馬皇後說完那句話之後。
和段立崢一起走迴座位的朱鸞腳步一頓。朱鸞目光微沉,正要抬頭,下一刻,肩膀突然傳來一股暖意。
段立崢將一隻手搭在她肩膀上,對她笑了笑。
“這下省了不少力氣。”少年臉上的笑容沒有任何陰霾,拉開屏障笑著道。
“可鬆了一口氣,大家都能歇歇嘍。”
朱鸞深吸了一口氣,眸光中浮起一絲歉意。
“抱……”
段立崢的手指停在朱鸞嘴唇的前方。
他很有分寸的沒有貼上去。
止住了她的話語。
“這不關你的事,而且,不光是我一個人這麽想。”段立崢抬起了下巴,“不信你看。”
朱鸞抬起頭,隻見不遠處的圓桌邊,李文曜和慕恪之正毫無芥蒂地在朝他們招手。
年華藏嫌棄地看了這邊一眼,抬了一下手。
其他的經魁和亞魁苦笑著,神情有些無奈,但看向她的眼神,沒有絲毫懷疑。
朱鸞怔了怔,嘴角也浮現一縷淡淡的笑。
那一年冬天,她在徽州無意中種下的果。
在這一年的春天。
已經開出了花。
大殿內眾人看著依舊言笑晏晏的徽州少年們,驚訝之餘,心情也有些複雜。
在充滿傾軋和爭鬥的科舉路上,人脈,關係,師長,他們的身邊總是籠罩著這些。
大人物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們的心弦,比書上的每一個字都要重要。
但此時此刻,人們很清楚,徽州今年的這些舉子們,真的很特別。
人們從未如此清晰地感覺到。
這些少年。
和他們是不一樣的。
不一樣之處就在……
眾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跟著那個女子的背影,然後一怔。
朱鸞迴到原來座位坐下之時,寂靜的大殿裏,突然響起了掌聲。
司馬皇後雖然發話了,但澹州那邊不知為何一時無人站出。
就在這個空隙裏,整個大殿原本縈繞著詭異的寧靜。
而在這一片寧靜裏,這突然響起的掌聲異常明顯。
一下又一下,認真又清晰。
仿佛敲擊著所有人的心。
朱鸞看向身邊,看向那個原本軟綿綿像是做什麽都提不起勁的少年。
慕恪之看著她,鼓著掌。
“歡迎我們徽州的英雄迴來。”他微笑著說道。
不等朱鸞迴答,她的身邊再次響起另一個掌聲。
是段立崢。
隨後魚斯年和李文曜一起抬手,其他徽州少年抬起手,然而不等他們發聲,澹州桌那邊就響起掌聲。
“阿彌陀佛。”雪齋和尚跟著身邊的那個人拍手。
原本準備上場的澹州舉子一愣,在解元的目光下,像是被控製一般也鼓起掌來。
再然後居然是西涼劍閣。
莫寒沒有看高台,輕聲鼓掌,神情同樣認真,不見一絲嘲諷。
再然後是阮清,再然後是愕然看著西涼劍閣鼓掌的其他州的舉子。
一聲,兩聲,三聲,許多聲。
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許多人。
從無到有的掌聲震動著稷下學宮的空氣,隨著鼓掌的人越來越多,像是解開了桎梏一般,之前若有所失覺得好像什麽事沒有做的所有人都鼓起掌來。
劍客們內功修為深厚,掌聲更為雄厚,所有人的情緒都被帶動起來,掌聲如浪,疾風驟雨。
這是天策會進行到現在最為熱烈的掌聲,原本冰冷的大殿內仿佛被烈火點燃,在掌聲的掩蓋下,壓抑至今的震撼和讚歎也滿溢而出。
這份讚歎沒有名字。
在高台上大人物不怎麽好看的臉色下,除了徽澹兩桌,無人敢看向那個方向。
人們看著自己的前方的拚命拍手,隻像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緒。
但就是這樣的浪潮,無法阻止。
“你們……澹州,澹州的舉子快……”禮官的聲音被淹沒在掌聲中,隻得氣急敗壞地嘶喊。
司馬皇後看著眼前場麵,帶著護甲的手指摳入椅子的扶手。
入木三分。
在這個時候的,沒有境界的她的聲音也無人能聽見,隻得冷冷看向禮官。
禮官滿頭大汗,直到嗓音嘶啞,聲音才在逐漸停歇的掌聲中傳出。
“澹州解元!澹州解元獻藝!”
人群再次安靜下來,所有人的視線投向澹州桌。
但澹州桌,卻無人動作。
“怎麽迴事?澹州解元?”禮官嘶啞的聲音在大殿內孤零零的迴蕩,睜大雙眼瞪著坐在椅子上八風不動的宋懷竹。
宋懷竹置若罔聞。
一聲清脆的椅子響,雪齋和尚站起身來。
年輕的和尚神情寧靜,走上前,對高台上的人雙手合十施了一個最普通的佛禮,滿臉慈悲。
“阿彌陀佛,澹州解元身體不適,恐無法獻藝。”
什麽?
大殿裏其他人一愣。
今年的天策會是怎麽了?這都是什麽操作?
他們原本以為徽州之後不會再有離譜的對應,卻沒想到澹州這邊的迴應也如此可怕。
所有人偷眼看向坐的筆直的宋懷竹。
身體不適?這哪裏能看出來身體不適?
所有人在心底呐喊,這根本就是赤裸裸地拒不合作了吧!
這種事情怎麽會被允許?
高台上司馬皇後眼中閃過一絲怒意,正要開口,這時大殿內突然響起一個蒼老的聲音。
“確實是身體不適。”
眾人愕然抬頭,看著高台上緩緩開口的西涼劍聖。
老人的目光在宋懷竹臉上的白玉麵具上停留一瞬,側身看向司馬皇後。
“老夫可以擔保,這位今日狀態的確不適合獻藝。”
大殿內鴉雀無聲,所有人不明白西涼劍聖為何突然開口。
事已至此,不妨賣對方一個人情。
高台上,西涼劍聖眸光微沉。
畢竟世間能驅使此子者。
此間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