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鸞和許鳳娘說完話,離開密室,上樓去赴少年們的宴會。
而此時,段立崢為了履行在徽州請所有人吃最貴宴席約定所定的包廂內,氣氛卻有些低沉。
“皇後娘娘是想要做什麽?”
剛剛的話題還在持續,慕恪之爆出的消息對少年們造成的衝擊較大。
既然是少年,既然是士子,很難不對這樣的消息產生反應。
李文曜皺緊了眉頭,“這是把天策會當成了什麽?”
沒有皇子出席暫且不論,還隻帶公主出席。
這世上不是所有的公主都是英鸞公主。
“還能當成什麽,”慕恪之搖晃著杯中酒,“給公主殿下取樂的大會唄。”
“既然是獻藝,當然要有尊貴的觀眾了。”他不無諷刺地說道。
“不過這話也就隻能在你們這群人之間說說了,”慕恪之淡淡道,“不少舉子恐怕高興還來不及呢。”
在座都是聰明人。
皇家的意思根本不難猜。
不如說司馬皇後的意思根本不難猜。
這種場合帶安寧公主出席是什麽意思,所有士子都心知肚明。
除了真正隻對讀書修行感興趣的傻子,這樣近距離接觸公主的機會不如說是天上掉餡餅。
“畢竟上一位……”
慕恪之看了段立崢一眼,沒把話說下去。
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準備說什麽。
上一位和公主結緣的士子,此時已經是當世最年輕的尚書。
因為英鸞公主夫婿開的頭,本朝並不會阻止駙馬踏入仕途。
不如說,有了駙馬的名號,官路也許會更加順遂。
起碼在那些士子的眼裏是如此。
“都怪我們生的太晚,”一直沉默的魚斯年抬起頭來,“沒有趕上天策大會的時代。”
在座的少年都同感地低下了頭。
全神都才子俊才雲集,在最繁華的紅袖招,隻能用宏大形容的那場大會。
多少年來,這些少年們的前輩,從神都迴來的徽州學子,很少談起會試的內容。
卻無人不對那場盛會交口稱讚,終身難忘。
那個詩酒風流的世界,那個高手大儒滿地走的場子,那些新奇有趣的玩法,還與那位……
“其實我一直很羨慕你的兄長,”慕恪之把玩著手中的酒杯抬起頭來。
“有的時候我會想,如果我們早生十幾年就好了。”平素懶洋洋的少年的聲音裏第一次有了熱度。
“就能一睹英鸞公主的風采。”
呃……
誰的風采?
朱鸞一進門口,就聽到了這樣一句話。
“是啊,我也這麽想過。”年華藏抬頭,鄭重地說道。
“沒想到恪之也這麽想……”
“被傳的那麽神乎其神,太讓人好奇了。”
其他少年紛紛響應,包廂裏第一次如此熱烈。
徒留朱鸞一人站在門口哭笑不得。
“朱瑛,你來了。”正同樣讚同的點頭段立崢一怔看向她,嘴角帶笑。
朱鸞點了點頭,跨入了包廂。
“在說天策會的事?”
“是啊,”慕恪之也看向她一笑,“不知我們解元公準備表演什麽才藝?”
“得了吧,”朱鸞唿出一口氣,“我剛剛才知道有這事,還等著經魁大人們指導呢。”
少女似笑非笑地環視一圈。
這一桌就沒幾個跑得掉的。
其他少年們臉色一僵。
“饒了我吧。”司徒高義趴倒在桌子上,“我都不想去了。”
首榜學子們麵色如土,但有人心情更不好。
“即便如此,我還是羨慕你們。”洪山將酒一飲而盡,將酒碗重重放在桌子上。
“都怪我名次沒考好,”少年握住了背後的刀柄,臉上是無盡的悔恨。
“最起碼,你們能去稷下學宮。”
……
……
稷下學宮。
林木山海之間,看著眼前的高大建築,足以讓所有人心底的想法都煙消雲散。
因為它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在宴會結束的第二日,朱鸞從英國公府出發,半路上和段立崢等人會合,一起策馬往天策書院而去。
不是乘馬車,而是策馬。
一路上到處能看到同樣策馬的兒郎。
他們以這樣的一種最符合周人的方式,前往大周士子的聖地。
朱鸞一行人馳馬出城,之前已參加過報到,所有人都已熟悉了路線,快馬加鞭往扶蘇山而去。
在扶蘇山下眾人下馬,這裏早已設好核查身份的關卡,眾人核查身份後,在書院書童的帶領下上山。
這一切和之前的報到沒有什麽不同,然而就在眾人登上山頂,穿過當人吏部設棚的山門之時。
世界為之一變。
悅耳的鍾聲響在少年少女們的耳邊。
站在山頂之上,首先映入他們眼簾的是數不清的道路。
這些道路用不同材質的石頭鋪就,樸拙簡單,但當它們一齊出現在眾人眼前時,那份壯觀難以言說。
“這是百家道。”
少年們耳邊響起少女清涼如水的聲音。
“總共有一百條,象征諸子百家。”
不同的道路,同時存在,而將一切包容其中的,是大周的胸懷。
看著眼前的景象,聽著少女的聲音,不知為何,少年們覺得自己身體內的血液仿佛在沸騰。
段立崢也從未見過這樣的景象,所有人都目不轉睛看著眼前壯觀的景象,而他看向身邊的少女。
站在少年們身邊的少女,目光幽深而靜謐,流光溢彩的眼眸映襯著眼前多如繁星的道路,更給她添上了幾分他讀不懂深邃神秘。
眾人並肩走在林間的小道上,段立崢的腦海中還是深深縈繞著剛才看到的光景。
前方道路曲折,上百條道路組成的小道有如迷宮,眾人在書童的帶領下,一步也不敢走錯。
不知穿過多少溪穀山丘,眾人眼前豁然開朗,隻見前方是一大片起伏相間的山崗,而在這篇寬廣的山坡上,最惹眼的就算鋪天蓋地的梅林。
梅樹一望無垠,此時正晚春的品種正灼灼開放。
“這就是梅院!”
帶路的書童興奮的介紹到。
少年們渾身一凜。
天策上院三大院之一,梅院!
天策上院如今三分,“梅,蘭,菊”,每院都文武兼備,而梅院是其中最大的分院,隻有直係皇族,和少數的破例入學者才可就讀!
而此時,段立崢為了履行在徽州請所有人吃最貴宴席約定所定的包廂內,氣氛卻有些低沉。
“皇後娘娘是想要做什麽?”
剛剛的話題還在持續,慕恪之爆出的消息對少年們造成的衝擊較大。
既然是少年,既然是士子,很難不對這樣的消息產生反應。
李文曜皺緊了眉頭,“這是把天策會當成了什麽?”
沒有皇子出席暫且不論,還隻帶公主出席。
這世上不是所有的公主都是英鸞公主。
“還能當成什麽,”慕恪之搖晃著杯中酒,“給公主殿下取樂的大會唄。”
“既然是獻藝,當然要有尊貴的觀眾了。”他不無諷刺地說道。
“不過這話也就隻能在你們這群人之間說說了,”慕恪之淡淡道,“不少舉子恐怕高興還來不及呢。”
在座都是聰明人。
皇家的意思根本不難猜。
不如說司馬皇後的意思根本不難猜。
這種場合帶安寧公主出席是什麽意思,所有士子都心知肚明。
除了真正隻對讀書修行感興趣的傻子,這樣近距離接觸公主的機會不如說是天上掉餡餅。
“畢竟上一位……”
慕恪之看了段立崢一眼,沒把話說下去。
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準備說什麽。
上一位和公主結緣的士子,此時已經是當世最年輕的尚書。
因為英鸞公主夫婿開的頭,本朝並不會阻止駙馬踏入仕途。
不如說,有了駙馬的名號,官路也許會更加順遂。
起碼在那些士子的眼裏是如此。
“都怪我們生的太晚,”一直沉默的魚斯年抬起頭來,“沒有趕上天策大會的時代。”
在座的少年都同感地低下了頭。
全神都才子俊才雲集,在最繁華的紅袖招,隻能用宏大形容的那場大會。
多少年來,這些少年們的前輩,從神都迴來的徽州學子,很少談起會試的內容。
卻無人不對那場盛會交口稱讚,終身難忘。
那個詩酒風流的世界,那個高手大儒滿地走的場子,那些新奇有趣的玩法,還與那位……
“其實我一直很羨慕你的兄長,”慕恪之把玩著手中的酒杯抬起頭來。
“有的時候我會想,如果我們早生十幾年就好了。”平素懶洋洋的少年的聲音裏第一次有了熱度。
“就能一睹英鸞公主的風采。”
呃……
誰的風采?
朱鸞一進門口,就聽到了這樣一句話。
“是啊,我也這麽想過。”年華藏抬頭,鄭重地說道。
“沒想到恪之也這麽想……”
“被傳的那麽神乎其神,太讓人好奇了。”
其他少年紛紛響應,包廂裏第一次如此熱烈。
徒留朱鸞一人站在門口哭笑不得。
“朱瑛,你來了。”正同樣讚同的點頭段立崢一怔看向她,嘴角帶笑。
朱鸞點了點頭,跨入了包廂。
“在說天策會的事?”
“是啊,”慕恪之也看向她一笑,“不知我們解元公準備表演什麽才藝?”
“得了吧,”朱鸞唿出一口氣,“我剛剛才知道有這事,還等著經魁大人們指導呢。”
少女似笑非笑地環視一圈。
這一桌就沒幾個跑得掉的。
其他少年們臉色一僵。
“饒了我吧。”司徒高義趴倒在桌子上,“我都不想去了。”
首榜學子們麵色如土,但有人心情更不好。
“即便如此,我還是羨慕你們。”洪山將酒一飲而盡,將酒碗重重放在桌子上。
“都怪我名次沒考好,”少年握住了背後的刀柄,臉上是無盡的悔恨。
“最起碼,你們能去稷下學宮。”
……
……
稷下學宮。
林木山海之間,看著眼前的高大建築,足以讓所有人心底的想法都煙消雲散。
因為它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在宴會結束的第二日,朱鸞從英國公府出發,半路上和段立崢等人會合,一起策馬往天策書院而去。
不是乘馬車,而是策馬。
一路上到處能看到同樣策馬的兒郎。
他們以這樣的一種最符合周人的方式,前往大周士子的聖地。
朱鸞一行人馳馬出城,之前已參加過報到,所有人都已熟悉了路線,快馬加鞭往扶蘇山而去。
在扶蘇山下眾人下馬,這裏早已設好核查身份的關卡,眾人核查身份後,在書院書童的帶領下上山。
這一切和之前的報到沒有什麽不同,然而就在眾人登上山頂,穿過當人吏部設棚的山門之時。
世界為之一變。
悅耳的鍾聲響在少年少女們的耳邊。
站在山頂之上,首先映入他們眼簾的是數不清的道路。
這些道路用不同材質的石頭鋪就,樸拙簡單,但當它們一齊出現在眾人眼前時,那份壯觀難以言說。
“這是百家道。”
少年們耳邊響起少女清涼如水的聲音。
“總共有一百條,象征諸子百家。”
不同的道路,同時存在,而將一切包容其中的,是大周的胸懷。
看著眼前的景象,聽著少女的聲音,不知為何,少年們覺得自己身體內的血液仿佛在沸騰。
段立崢也從未見過這樣的景象,所有人都目不轉睛看著眼前壯觀的景象,而他看向身邊的少女。
站在少年們身邊的少女,目光幽深而靜謐,流光溢彩的眼眸映襯著眼前多如繁星的道路,更給她添上了幾分他讀不懂深邃神秘。
眾人並肩走在林間的小道上,段立崢的腦海中還是深深縈繞著剛才看到的光景。
前方道路曲折,上百條道路組成的小道有如迷宮,眾人在書童的帶領下,一步也不敢走錯。
不知穿過多少溪穀山丘,眾人眼前豁然開朗,隻見前方是一大片起伏相間的山崗,而在這篇寬廣的山坡上,最惹眼的就算鋪天蓋地的梅林。
梅樹一望無垠,此時正晚春的品種正灼灼開放。
“這就是梅院!”
帶路的書童興奮的介紹到。
少年們渾身一凜。
天策上院三大院之一,梅院!
天策上院如今三分,“梅,蘭,菊”,每院都文武兼備,而梅院是其中最大的分院,隻有直係皇族,和少數的破例入學者才可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