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再起,長發飛揚。


    烏黑的鐵劍蕩了開來,但卻不是被段立崢的劍彈開,而居然是一擊即走,在半空中劃過一個弧線,第二擊如影隨形,倏然而至!


    “迴雁歸!”


    玄字閣內,郭教習浩瀚如星海的眸子泛起波瀾,歎息著說出了這劍法的名字。


    “迴雁歸?這不是太平觀的劍法嗎?”周圍的弟子愕然道。


    “是啊,”郭教習道,“是太平七星劍的第一式,看似是一劍其實是兩劍,看似亢龍有悔,實則是一劍不夠再補一劍,力求第一劍就殺死對方,異常鋒銳。”


    “一個小姑娘,劍法的殺伐之氣為何如此之重?”他搖頭。


    然而在高台上,麵對幾乎沒有間隙的第二劍,段立崢卻沒有一絲慌亂,手中鋼劍被橫於胸前,像是預料到了第二劍會到來一般,鋼劍的劍麵和鐵劍的劍尖相撞。


    錚的一聲輕響,雙劍再次相撞,濺出星星火花。


    高台邊的普通人隻來得及聽見兩聲連續的劍擊聲,隻有境界高深的修行者,才能看明白剛剛一瞬間兩人之間絕妙的攻防。


    “居然沒有用天策十三劍,而用的紫陽書院的九曲劍法第三式嗎?”天字閣裏,李文曜吃驚地睜大眼睛。


    九曲劍法第一式名為:月落星沉。是九曲劍法裏最內斂,防守也最嚴密的一招。


    高台上兩人的身影已經錯開,少年和少女的衣帶閃電般交錯飛舞。


    “這兩人……”樓閣上,李文曜注視著段立崢和朱鸞交織的身影喃喃道。


    她上來用的是最淩厲的攻勢,他上來用的是最嚴密的守勢。


    簡直就像是各自都預測到了對方會用的劍招一般。


    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中,兩人再下一招。


    朱鸞手中所執的仿佛不是黑沉的鐵劍,劍如流星,劍招使的神滿意足,劍招初出時人尚在右,劍招抵敵時身已轉左,笨重的鐵劍居然被她使出了輕靈的感覺。


    烏黑的鐵劍如同夜中鬼魅,劍身斜指,劍尖分花,竟連刺兩處,同時分刺段立崢的左胸和右肩,黑影一分為二,又合二為一,詭異異常。


    眾人一口氣提起,卻聽兩聲冷銳的金屬交擊之聲,段立崢的鋼劍如浪裏白條,劍幕拉開,上下湧動,如流水一般擋住這兩刺,鐵劍再次無功而返。


    隨後段立崢手腕一個翻轉,鋼劍直立而起,直刺朱鸞眉心,然而朱鸞卻眉目不動,那一劍,直刺入朱鸞秀麗的眉間,眾人還未來得及驚唿,卻見一道黑影從朱鸞胸懷中升起,擦著鼻尖而上,嚓的一聲,兩人的劍尖相撞!


    鋼劍刺出,鐵劍接招,黑沉的鐵劍居然有如禱告一般被豎於少女麵前,接下這一招。


    “這是什麽劍?”有不通劍法的普通人在人群不解地裏問道。


    沒有哪個修行者迴答這個問題。


    天字閣內洪山感慨地說道:“這兩人實在是……”


    後麵的話他沒有說出來,但看著窗邊年華藏和李文曜驚訝的神色,他明白他們和他有同樣的感覺。


    他們這些人當然看得出來,方才第二招朱鸞那看似一分為二的劍用的是梵音寺的千丈隱,而段立崢用的是九曲劍法第五式鬥轉星移,和千丈隱雖一攻一守,卻同時是一招擊兩處的劍招。


    而第三招,段立崢變守為攻的那招更秒,是天策書院梅院君子劍裏第二式風起雲湧,角度刁鑽,一旦被抓住空門刺入,極難變招抵擋。


    那女子竟然擋住了。


    用他也沒見過的劍法。


    話說那姿態真的算是劍法嗎?


    “是星祭劍,”玄字閣內郭教習感慨說道:“此女的應對真是天才。”


    年輕的修行者沒見過,他這樣的老頭子卻能看出來,朱鸞用的是天策書院的星祭劍,這套劍法雖然有星祭劍的名字,但實際上是皇族供奉在天子祭天時一旁祝禱用的劍舞,並沒有什麽實際的威力,一般不會被用在實戰當中。


    這劍舞更是隻出現在十年一度的大祭上,年輕人根本沒幾個能見過。


    而這劍舞出現在這裏,看上去竟是如此的完美。


    “這種有形無力的劍招,算什麽天才?如果段二公子能用真元,現在那女子的眉心早被刺中了!”一旁有太平山房的學子憤憤不平的說道。


    “但這是不動真元的戰鬥,”郭教習冷冷瞥了一眼那學子,“不是誰都能知道皇族祭天的劍法,而且就算知道,哪個修行者會費心費力學這樣不能實戰的劍舞?就算學會,又有幾人能在最合適的場景想到用這劍法來應對?”


    太平山房的學子閉上了嘴巴。他不知道這劍舞,但他也知道,在瞬息萬變的競技場上,場上的人並沒有那麽多時間思考,所以會下意識用自己最熟悉的劍招禦敵,而演招的時候,也很難切換思維,能夠精確的選擇出演招的時候才能起效的招式。


    有學子偷偷掏出了紙筆,被郭教習看在眼裏。


    他眼神複雜地看著高台上的少年少女。


    誰都沒有想到居然是這樣的局麵。


    如果比作下棋,就是棋逢對手。這兩人之間出招和接招,每一次應對都堪稱完美,看到後都難免讓人認為這是世間現存劍招中能想到的最善的應對。


    簡直是可以被記入教科書中一般的經典應對和拆招。


    在他們交談中,高台上的兩人繼續著出招和拆招,越來越多的學子開始記錄這兩人的招數。


    各路名門的偏門的劍法被這兩人如探囊取物一般使出,交織出令人眼花繚亂的畫麵,哪怕是同一招劍法,在不同的應對下也有不同的效果,不少修行者臉上現出頓悟的神情,更多的則是驚歎。


    看向段立崢的是驚歎,看向朱鸞就是驚愕了。


    雖然兩人的劍招招招沒有什麽威力,但招招劍意都圓融完美。


    兩人,都是如此。


    本門之外的劍法雖然每位修行者都會修習,但捫心自問,沒幾個修行者能將這麽多劍法的劍意近乎極致地展現出來。


    段立崢果然不是普通的修行者,眾人敬佩地看著他,覺得好生慚愧。


    然後看向他對麵的那個女子,人們的神情又變得凝重,甚至有一些尷尬。


    段立崢自然是了不起的。


    可這個女子,又是怎麽迴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英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書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書雁並收藏英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