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嚴格是出了名的。


    所以這幾位小親王難免會覺得在宮中倍受約束,尤其是在自己年歲差不多了,自然會想著要出去就藩。


    就像被高考壓在頭頂上多年的學生,哪個不想趕快脫離牢籠,脫離束縛。


    朱棡沒有和他們說太多,隻是很隱晦的提到自己父親年事已高的話,提醒他們要多多孝敬。


    有道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囑咐他們要趁著朱元璋還在世的時候多多盡孝道,不要總想著往外麵去。


    畢竟在這個注重孝道年代裏,父母在、不遠遊才是正題,


    總想著自由、就藩,是與孝道相違背!


    這樣的話自然讓他們極為羞愧,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所以出了晉王府,幾個人坐在寬敞的馬車裏麵一個個麵紅耳赤,尷尬的氣氛堵著幾個人的喉嚨,讓他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迴想起朱元璋的身體狀況,自己不想著在身旁服侍,以盡孝道,還把這個當做牢籠……


    實在不該呀!


    “啪!”


    朱鬆狠狠的扇了自己一個耳光,半張臉頓時呈青紫色,可見力道極重。


    他心中非常自責,幾個人裏麵自己是最大的,沒有給弟弟們做好榜樣啊!


    年紀最小的小唐王朱徑蜷縮在角落裏麵,看著自己的三個兄長,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見自己的兄長懊惱的打自己,心裏也在琢磨要不要效法一下……


    伸出胖嘟嘟的小手,往臉上比劃了比劃,


    可又覺得太疼,終究沒敢下手……


    ……


    大明朝規製,會試每三年一次。


    恩科除外。


    會試定於辰、戌、醜、未年的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分三場進行,每場考試都有三天的時間。


    第一場試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第二場試論一道,判語五條,詔、誥、表內選答一道;第三場試經史策五道。


    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還有往年考中舉人,單位考中進士的,皆可應考。


    至於取錄的名額,在明朝初年並無定額。


    會試取中者稱“貢士”又稱為“中式進士”,第一名稱“會元”。


    會試後,貢士再由皇帝親自禦殿覆試、擇優取為進士,殿試試期一天,依成績分甲賜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後釋褐授官。


    一般情況下,所有的貢士都會被賜進士出身,所以考過了會試幾乎就等同於中了進士。


    “奉天殿都布置妥當了嗎?”


    在華蓋殿裏,幾個小太監井然有序的再給朱允熥穿戴帝王冕服龍袍,朱允熥問道。


    “迴陛下的話,已經布置妥當了,貢生們待會兒就入奉天門進殿,準備參加殿試。”王忠一邊招唿太監忙碌,一邊迴答道。


    “嗯,知道了。”


    過不多時,在禮儀官的引導下,貢士進入皇宮,這次特地打開了奉天門的大門,讓他們可以進入。


    平常主門是不開的,隻開兩旁的側門,今天這樣做也是朝廷對讀書人的尊重。


    會試的主考官是名士王叔英,其他考官有禮部尚書任亨泰,國子監的韓克忠,還有翰林院三位經研學問者。


    奉天殿裏擺滿了小案,上麵放著筆墨紙硯,一旁還有燒開的茶水,準備的很是周全。


    小案上還貼著每位考生的姓名,所以他們隻要按照自己的名字入座就可以了,況且有太監引導著他們,所以井然有序絲毫不見慌亂。


    眼看考生們都到齊了,韓克忠問道:“任部堂,該請陛下了吧?”


    任亨泰搖頭道:“方才宮內太監說陛下等殿試結束之後,再讓考生一睹天顏……”


    意思是朱允熥暫時不來了!


    “那考題呢?陛下可有示下?”


    “陛下還未出題……”


    韓克忠頓時傻眼了,陛下不來也屬正常,可殿試即將開始,手中卻沒有考題,這讓考生們如何作答?


    “任部堂,這個耽誤不得啊,沒有陛下出題誰敢讓考生們作答?也不知從何答起呀!該當如何,還請部堂大人示下!”


    任亨泰隻好帶著他來到一旁,叮囑在一旁伺候的太監,讓他去稟報陛下。


    華蓋殿裏,王忠在門口聽了小太監的兒女,便把奉天殿的事稟報給了朱允熥。


    朱允熥坐在椅子上,琢磨了一番道:“李福,殿試一般都考什麽內容?”


    老太監李福躬身迴答道:“迴稟陛下,殿試一開始考的是策問,文體開始是駢體文,曆代皇帝殿試時就時事政事或經義史事,提幾個問題,應試貢士須按照駢四驪六對偶工整的句式文體作文。”


    “唐中以後,詩賦之風大盛,殿試也改為詩賦,規定韻腳象省試中的試貼詩一樣,或五言六韻,或七言八韻,對聲韻格律要求很嚴格。”


    “殿試乃是為國選才,考什麽詩詞!”


    朱允熥道:“詩文詞句做得再好,也不過文采風流,讀的書多,才情好罷了,士子們經過多年寒窗苦讀,朝廷選的是官員,


    不是吟詩作賦無病呻吟的文人!他們該學些經世致用的東西,朝廷選才也應該選取真正有益於天下的人才!”


    想明白了這其中的關節,朱允熥便吩咐道:“傳朕口諭,本次殿試以經世才學為主,隻要有益於國家和百姓,不拘泥於財賦、人口、水利、兵事、政事、軍伍,


    不拘題材,不拘字數,也不管駢四驪六、對偶工整與否,都可言之!傳旨去吧!”


    “是,奴婢領命……”


    李福領了命,便躬身退了出去。


    聽到皇帝此時不再與眾人相見,考生們也都鬆了一口氣,


    畢竟首次瞻仰君王有許多的禮儀,心裏也會有很多的忐忑,尤其是在考試的時候,難免讓人心緒不寧,也影響發揮。


    朱允熥所出的題非常廣泛,對於國家朝廷的各個方麵,隻要是有意的都可以上書進言。


    並且不論格式隻要言之有物即可。


    這也大大的讓考生們放開了拘束,可以一展胸中所學。


    所以考生們在思索一陣,想好了所寫的內容之後便開始揮毫潑墨。


    因為殿試試有一天的時間可以書寫,並且所寫的內容也不用太長,幾百上千字即可。


    所以哪怕寫錯了也不要緊,還可以修改之後重新來寫,隻當做了草稿。


    小太監輕手輕巧的穿梭在各位考生之間,悄無聲息的給他們加上茶水,期間並不影響他們。


    朱允熥就坐在奉天殿後麵的華蓋殿裏,手裏拿著大明軍政各方麵的書籍觀看,麵前的桌案上還鋪著幾張地圖。


    不知不覺日頭懸在正當中,已經到了晌午,


    朱允熥肚子發空,也有些餓了。


    王忠察覺到他的異樣,趕緊上前問道:“陛下,晌午了,傳膳吧。


    朱允熥問道:“考生們都吃什麽?”


    “迴稟陛下,太常寺安排了吃食,已經備下了,陛下不必擔心。”


    朱允熥道:“去,給朕也拿一份來。”


    王忠頓時為難了起來,“陛下……”


    因為參加殿試的考生還在答題,不可能給他們準備幾個菜,讓他們慢悠悠的品嚐菜肴好吃好喝,


    通常都是木耳、青菜、幹菜、肥肉瘦肉做上一大鍋,有點類似亂燉和燴菜……


    等時間到了,就給每位考生盛上一碗,然後再配上兩個燒餅就齊活了。


    這樣的飯不會涼了,吃的時候熱騰騰的,也不需要占用多長時間,所以省時省力,經濟實惠。


    隻是這樣的飯食確實上不了台麵,王忠又怎麽敢拿給帝王來吃呢!


    朱允熥不耐煩道:“讓你去你就去,哪兒那麽多廢話!士子們能吃,朕就能吃!”


    “是是是,奴婢這就去,也請他們發發善心賞給奴婢一碗,奴婢也沾一沾的光……”王忠故意逗朱允熥開心道。


    “就你鬼話多!快滾吧!”朱允熥笑了笑,便把他趕了出去。


    來到奉天殿,見小太監們正在給各位考生端去飯食和燒餅,眼睛滴溜一轉,心裏已經有了計較。


    “見過任部堂,見過韓大人。”王忠對任亨泰、韓克忠道。


    任亨泰問道:“不知王公公所謂何來?”


    瞟了一眼考生們的方向,見他們或者低頭吃飯,或者默默思考,沒有一個留意自己的,


    於是王忠聲音便提高了三分,道:“二位大人,陛下聽說太常寺為各位準備了晌午的飯食,便讓奴婢來取一些。”


    韓克忠問道:“陛下是想看看飯食如何嗎?”


    王忠搖搖頭,一本正經的道:“不是,陛下還未用飯,讓奴婢取來,自然是要吃的!”


    一句話說完,幾乎所有的考生盡皆抬頭!


    眼睛直勾勾的看著王忠,似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要吃自己的飯……


    不對,是要吃自己所用的飯?


    再低頭看看自己碗裏的飯,對於貧寒士子來說也還不錯,有菜有肉,可畢竟是大雜燴呀,


    對於那些家境優渥的考生來說,就有點兒寒酸了……


    這樣的飯街市上的尋常百姓都能吃得到,陛下竟然要吃這個嗎?


    “王公公,你是不是聽錯了?陛下是要吃?”韓克忠詫異道。


    見他們的反應和自己方才一樣,王忠心裏便有些覺得好笑,可當著眾人的麵需要注意儀態,


    所以聞言眉頭一皺,故作有些不悅道:“韓大人,陛下素來節儉,食不過五味,更是在宮中開辟田地,親自耕種,


    陛下有言,這飯若是士子們吃得,那朕就吃得!不知還有餘下的嗎?奴婢還得迴去複命的……”


    幾句話,瞬間讓朱允熥的逼格樹立了起來!


    皇帝勤儉,這是百姓之福啊!


    與士子同食,這是天恩浩蕩啊!


    此時每位士子心中都感動不已,如此禮賢下士,當真有明君之風!


    所以眾人望向王忠的眼神越發明亮起來,有些血氣上湧,麵帶潮紅,


    內心激蕩,無以言喻!


    若非此時是在奉天殿,是在進行殿試,恐怕早就已有人高升呐喊,跪地朝拜了!


    韓克忠知道自己失言,趕緊告罪。


    不過也正是他的失言,給了王忠一個大大的助攻!否則他還不知道如何說起呢!


    任亨泰親自用托盤端來一大碗菜湯,上麵還有三個熱騰騰的芝麻燒餅,雙手遞給王忠道:“陛下天恩,與子同食,微臣替今日的所有考生,謝陛下隆恩!”


    華蓋殿裏,朱允熥一邊吃著飯,一邊聽著王忠的講說,把士子的反應都做了稟報。


    知道他這是在為自己“立人設”,便笑罵了他幾句,並不生氣,反而臉上的笑容很是燦爛,心情也舒暢。


    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


    古往今來,都是此理。


    不過就是一碗飯、幾句話而已,如此簡單就能夠收買人心,讓這些讀書人從心裏感念,這買賣做的太劃算了!


    “哼,馬屁精!”


    守護在一旁的張輔衝著王忠翻了一個白眼,對他這種拍馬屁的行為極為鄙視!


    “哼,下次再有機會,我也這麽幹!誰不會呀!”


    事實證明,哪怕是拍馬屁獲得的恩寵,也有人願意跟著學!


    在殿試這一天,並不像電視劇裏演的那樣當場就確定誰是狀元,誰是榜眼探花,


    參加殿試的考生少則數十人,多則幾百人,這麽多的試卷怎麽可能一時半會兒看得過來!


    所以時辰到了之後,考生們便交了自己的試題,然後退出奉天殿,由太監帶他們出宮去。


    出了宮門之後,考生們還如釋重負。


    終於考完了!


    紛紛詢問各人是如何答題的,想要有個學習,也有個酌量……


    放鬆下來,三五好友不免會相約著飲酒做樂,放鬆心境。


    雖然考生貧富不一,有人去的地方或者奢靡,花費極多,他們也並不放在心上!


    還有人去的地方或者寒酸簡陋,小館子裏上些肉菜,溫幾壺尋常酒水,也可一醉方休!


    無論如何,都能宣泄多年積壓在自己胸中的壓力!


    也能釋放考中進士,光耀門楣的激動!


    有人邀請王艮同去,可都被他謝絕了。


    悄悄摸摸自己的錢袋,心想這些錢還是攢下來,不能浪費,迴家好孝敬母親……


    不過他也奢侈了一次,在路邊小攤買了煮熟的豬下水,舒舒服服的吃了一大碗!


    帶著一箱試題,任亨泰與韓克忠二人來到華蓋殿複命。


    行禮之後任亨泰道:“啟稟陛下,參加殿試的所有考生都已經答完了,試題都在這裏,請陛下驗看!”


    說著,便有兩個太監抬著一箱試題放到朱允熥麵前。


    朱允熥點點頭,對一旁的王忠吩咐道:“明日一早讓鐵鉉、齊泰、暴昭、景清、練子寧來謹身殿。”


    “是,奴婢遵命。”


    “還有任部堂,韓克忠你們也來,共同閱卷,力求做到最為公允,能為大明選出真正的人才!”


    “是!微臣領命!”二人齊聲行禮答道。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要做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要做皇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要做皇帝並收藏我要做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