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僥幸查到了些蛛絲馬跡!”

    水葫蘆一戰,原來必勝的一戰,因為陳安所部的變故和龍且龍火軍團的突然到來,大秦將士損失慘重。

    對於子嬰來說,連同陳安所部在內將近損失了九成多兵力,正是急需用人之際,這個損失讓本已經形勢極為嚴峻的子嬰再度雪上加霜。

    張良的內心,定然是非常內疚自責的。

    說不為過,就算是子嬰將他斬殺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而子嬰並沒有那麽做,反而是再度相信他,讓他去調查水葫蘆口一戰背後的原因,他焉能不盡力?

    子嬰的目光落在張良的身上,淡淡說道:“先生,請說。”

    張良理了理思緒,便說道:“當年大秦王翦將軍帶兵滅趙,攻破趙國都城邯鄲,俘虜了幽繆王,至此趙國名存實亡。後趙嘉率其宗族百餘人奔赴代地,趙國貴族擁其為代王。始皇帝二十六年,王賁將軍攻破代地,俘虜了代王趙嘉。至此,趙國不複存在,趙國宗室及其貴族投的投降逃的逃亡。”

    “趙高在大秦帝國橫掃六國,一同海內後,曾派人去尋找趙國宗室,找到的人便是趙歇,背後有著羅網,趙歇很快便在眾多趙國宗室中脫穎而出,直至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舉兵反秦,各地紛紛響應,趙歇趁勢而起,這其中便有著羅網莫大的功勞。”

    “而趙歇身為趙國宗室,昔年養有不少的門客,眾多門客中有一位名聲不顯之人,在趙國被滅之後,投降了大秦帝國,這人名叫陳安。”

    昔年往事被張良緩緩說出,似乎在這背後還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而導致水葫蘆口一戰損失慘重的原因已經找到了一半。

    當初趙高派出去尋找趙國宗室之人,很有可能便是黑白玄翦,這也能解釋他的是失蹤以及神秘地出現。

    但若是趙歇是趙高扶植起來,那麽他為何又有作出架勢,與趙歇一戰,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事情,不可能僅僅是做給人看。

    或許事實總是如此奇妙,當你因為一個問題去尋找答案之時,又會得到新的問題。

    子嬰目光投向遠方,看來事情遠遠沒有表麵看起來這般簡單,那些新的問題之下究竟藏著怎樣的陰謀?

    半響後,他又將目光落在張良的身上,道:“龍火軍團半道而返又是因為什麽?”

    當時就算陳安和趙歇勾結,水葫蘆口一戰也不會損失那麽重,關鍵之處還在於龍火軍團的到來。

    張良眼光有神,便又說道:“此事的確事出反常,當時秦王決定發動水葫蘆口之戰時,項羽確確實實帶著大軍已經到了三川郡了。”

    “我曾與項羽軍中之人相識,從他那兒打聽到,行軍到三川郡之時,也就是陳餘的先鋒部隊在水葫蘆口中埋伏之時,龍且突然接到了項羽的命令,讓他率領龍火軍團奔赴水葫蘆口。”

    子嬰眉頭微皺,又問道:“那麽,項羽為什麽突然下達這個命令?”

    在他的心中,已經隱隱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難道說項羽根據一些蛛絲馬跡的消息推斷出水葫蘆口有變?

    張良看了看子嬰,眼神中有著疑問道:“這件事說來很奇怪,項羽收到了一封信,一封他並未給其他人看,並且在看完之後立即燒掉的信!”

    身為首領,收到的信不給其他人看並且立即燒掉,項羽的這個舉動並不奇怪。

    但張良接下來又說道:“雖然看上去在情理之中,但是項羽和龍且自幼為手足,龍且在水葫蘆口一戰被斬殺,項羽卻很少提及,甚至給人一種故意不提起的感覺。”

    兩者單獨看上去都能有很好的解釋,沒有什麽問題,但是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事情便變得讓人生疑起來。

    接下來,張良繼續說道:“不僅是項羽收到神秘的信之後,派出龍且奔赴水葫蘆口,近日來諸子百家和諸多江湖勢力也紛紛而動。”

    諸子百家和江湖勢力紛紛來到東壚城之事,子嬰在經過了這些時日的巡查,自然是知道的,但同時他的心裏又有著疑問。

    他希望這些疑問,張良會給他解答,便說道:“哦?先生且說來聽聽。”

    張良聞言,攏了攏袖擺,開口說道:“此次諸子百家和諸多江湖勢力齊聚東壚城,似乎為了同一目標而來。”

    說話之時,他的目光落在子嬰的身上,似乎在擔心什麽,看到子嬰神色並沒有變化之後,他繼續說道:“這些勢力不約而同的背後,依舊存在了可疑之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朕是秦三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夫慕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夫慕雲並收藏大秦:朕是秦三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