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麵色如常,或許他和劉邦之間,僅僅是當初他和子嬰說的那樣,對於劉邦,隻是他趕路途中的一片綠蔭。

    沒有理會眾人的目光,隻見他說道:“自秦王封劉邦為大秦武安侯之時,劉邦便從外憂變成了大秦帝國的內患。秦王滅掉趙高之後,重新掌權,沒有了趙高的牽製,若是讓劉邦在函穀關得勢,功高蓋主,恐怕大多數人心會站在劉邦那邊。古往今來,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其一。”

    “且不說憑借秦王此時的兵力能不能滅掉項羽,與劉邦相比,項羽始終是外憂。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劉邦一天不除,始終是大秦帝國的隱患,何不趁兩者函穀關爭雄之際,除掉劉邦?此乃攘外必先安內,這是其二。”

    話語落下,張良便不再繼續說下去,將目光落在了子嬰的身上。

    身為人臣,最聰明人永遠都不會比君主聰明,顯然張良就是屬於這一類人。

    周信諸義等人聞言,不得不對張良另眼相看,一番話似乎點醒了他們,看向張良的目光中,再無輕視和異樣。

    蒙毅眼簾輕垂,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大廳之中,再沒有一人對張良的謀略有所質疑,能身為齊魯三傑之一,看來是名不虛傳。

    子嬰嘴角輕笑,淡淡說道:“聽聞張良先生自幼足智多謀,此番言論甚合本王之意。”

    “諸位,可有不同意見者?”

    見子嬰的目光投過來,眾人皆是搖了搖頭,選擇讚成張良之計。

    隻是,或許有的人從此以後,便會對張良有了提防之意。任何一個足智多謀且心機城府夠深之人,都讓人感到或多或少的危險。

    子嬰再度開口說道:“事不宜遲,蒙毅聽令。”

    蒙毅單膝跪下,道:“末將在!”

    “本王命令你率領五萬黃金火騎兵,走平陸縣渡河,繞到項羽後方,項羽進你進,項羽退你退,始終保持三百裏之遠,沒有本王的命令,不得與任何反秦勢力交戰,切記莫要暴露番號。”子嬰麵色微凝,道。

    蒙毅眼珠轉了轉,道:“末將領命!”

    他雖然毫不拖遝的接受命令,但是心裏卻是疑問甚多。

    其一,現在黃金火騎兵可以說是子嬰手上最為強悍的戰力,他竟然沒有帶在身邊。

    其二,黃金火騎兵除了戰力強悍,更是以速度著稱,既然子嬰讓他們繞到項羽的後麵,卻沒有讓他們突襲。

    其三,子嬰心底想的到底是什麽?

    揣摩君王心思,是為人臣所為,亦不是為人臣所為。

    蒙毅很快便拋卻了這些疑問,目光堅定地朝子嬰行了一禮,便匆匆退出了太守府大廳。

    見蒙毅的身影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子嬰再度開口道:“周信、諸義二人,聽令。”

    兩人聞言立即單膝跪下,齊聲道:“末將在!”

    接著子嬰繼續說道:“你二人留在河東郡繼續征兵,隨時聽候本王命令,切記三點不可為:年邁年幼者不可征,新婚燕爾者不可征,家中獨苗者不可征。”

    這場戰爭,子嬰有著預感,會持續很長時間。

    如今的局勢,函穀關以東幾乎全都落在了反秦勢力的手中,隻有少數邊緣地區仍在頑強抵抗。不過還未到舉大秦帝國根基護國之時,大秦帝國的子民,他還是心疼的。

    還有就是,他有著足夠的自信!

    周信諸義兩人領命道:“末將聽令。”

    他們此時也在為此而著急,水葫蘆口一戰將兵力打完了,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仗要打,若是沒有兵力,他們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因此,聽到子嬰的話語,他們深感子嬰知他們之難。

    緊接著,子嬰對大廳外說道:“李布上前聽令。”

    聞聲,李布急急踏進大廳內,單膝跪下,抱拳道:“末將在。”

    子嬰道:“立即從現有兵力裏麵抽調,將衛士補充至一千,黃昏之時隨本王前往東壚城。”

    他的話語剛落下,諸義立馬道:“秦王不可,東壚城離函穀關僅僅百裏之遙,秦王此舉太過冒險。”

    子嬰的話語,確實將他驚了一跳。如今項羽和劉邦在函穀關交戰,東壚城雖不是重鎮,但肯定有兵力駐紮在那裏。

    並且子嬰沒有帶黃金火騎兵,連他和周信都沒有帶在身邊,僅僅帶了李布及臨時補充的一千衛士,這等行徑,他光是想想都心驚肉跳。

    周信也跪了下來,勸道:“秦王,末將雖然不明白其中深意,但是如諸將軍所言,此舉無異於將秦王送入極為危險的境地。”

    “若是項羽知曉秦王在東壚,定會不惜放棄攻打函穀關也要舉兵大壓,亦或者函穀關內的劉邦,對秦王也是極大的危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朕是秦三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夫慕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夫慕雲並收藏大秦:朕是秦三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