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農村,一直到九十年代末期,農民幾乎沒有外出打工的。
一到冬天,整個農村人都閑了下來。
如果是在東北,這就叫做貓冬,寒冬臘月啥農活都不幹,平時除了吹牛打屁就是埋頭造人,或者破冰捕魚,雪天打獵。
冬季是上蒼在給忙碌了三個季節的百姓,特意放的休養生息的季節。
沈明成一度認為,政府讓農民在冬季出河工,一來是為了疏通河道,二來,應該是消耗一下青壯年過剩的精力,以免他們無所事事再鬧出什麽亂子來。
沈樂山既然要準備盤火炕,那肯定要發動群眾,集思廣益。
畢竟這火炕在雲澤地區還屬於稀罕東西,一般人還真的不會搞,就算是有圖紙也不好弄,必須得一幫人一起參謀參謀,才能夠正式開搞。
沈樂山吃夠了胡搞亂搞的苦頭,現在幹什麽事情,一到拿不準時,就會糾集一幫腦瓜好用的人,一起拿主意,很少獨斷專行之舉。
所謂集思才能廣益,在一些農活建築等基本小問題,沈樂山還是比較相信大家夥的意見的。
可如果牽扯到科學研究問題,十裏八鄉的人,沈樂山一個都不信。
他可不想再增加一次煉尿的可怕經曆。
但是這盤火炕,談不上什麽科學研究,這特麽跟砌鍋台,壘煙囪沒多大區別,幾乎沒有什麽技術含量,反正隻要多實驗幾次,就沒有不成功的可能。
真要是這火炕能搞成,今年冬天大家夥也就不用閑著了,家家戶戶都得搞。
雲澤地區屬於北方城市,但又算不得酷寒之地,冬季沒有東北那麽恐怖,但因為沒有火炕的緣故,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幾乎沒有多大區別。
而且雲澤地區千百年來的習俗中就沒有大白天在家關門的習慣,天再冷,房門幾乎都一直開著。
這種習俗下,本地人習以為常,但外地人可就難以忍受。
之前有東北來的基層幹部,冬天在雲澤地區做調研,結果沒幾天就凍病了,成為鄉野間的一樁笑談,大家都覺得這人身子太金貴,大冬天蓋兩層被子竟然還能凍病了,簡直不知讓人說什麽好。
關鍵他還是來自號稱酷寒之地的東北,這特麽就更讓人覺得搞笑。
一個東北來的人,竟然在不怎麽冷的雲澤地區凍病了!
這就好比是北極熊在非洲給凍感冒了。
怎麽想怎麽覺得可樂。
但隻要在東北冬天待過的人,就知道東北冬天的室內和室外儼然兩個世界。
人家東北室外是很冷,可是人家室內暖和啊!
不像雲澤地區,室內室外差不多同一個溫度,蓋三層被子都感覺不到暖和。
而且一般人最多隻能蓋三層被子,如果是蓋四層被子,那就太重了,壓的人受不了,喘不過氣,對常人來說,三層被子已經是極限。
沈樂山之前去過外麵,在有火炕的房間裏住過,知道火炕確實暖和,現在連圖紙都有了,那肯定要好好琢磨一下。
農村莊稼人,基本上什麽雜活都能幹,幾乎人人都是泥瓦匠,砌灶台,砌牆啥的,完全難不住他們。
沈樂山是一個說幹就幹的性子,在沈明成迴家的第二天,他就拉著沈明成先在院內漚了一小坑石灰,然後拉出一批青磚,看著哪天暖和了,就先在院內砌一個土炕的模型試試。
父子兩挖坑、抽水、泡石灰,眼看著石灰將水坑裏的水燒開,咕嘟咕嘟冒泡時,熱氣升騰,彌漫了半個宅院,散發出生石灰遇水反應後的特有味道。
“先漚幾天,等澄好了,咱就開幹!”
沈樂山對沈明成道:“如果這火炕弄好了,明年開春,就用在新房子上。”
農家蓋房,都得是開春之後,才能翻蓋,要是這火炕真的好用,正好可以用在新房子上。
沈明成道:“應該沒問題。”
兩人忙活了一天,吃過晚飯,天色已黑,沈明成對沈樂山夫婦道:“我出去玩一會兒!”
沈樂山道:“大冬天的,你出去幹啥?”
沈明成道:“旁邊村子放電影,我去看看看去。”
現在放電影是一個十分稀罕的事情,十裏八鄉裏,如果聽說哪裏放電影了,很多大姑娘小夥子,都會興致勃勃的前去湊熱鬧。
有時候即便是相隔十幾裏地,依舊難以阻擋此時人們看電影的熱情。
這時候看電影,就像是看煙花,逛廟會,就算是寒冬臘月大半夜,也難以阻擋大家夥對電影的好奇心。
別說是小青年了,就是老人也喜歡湊這個熱鬧,幾百人,甚至上千人,坐在電影幕布的前後兩側,烏泱泱的擠在一起,如同趕廟會。
農村電影放的少,每次放電影都是一場盛事,堪比唱大戲,能吸引好多人去看熱鬧。
沈樂山知道電影對小青年的吸引力,見沈明成去看電影,他也不阻攔:“穿厚點,別凍著嘍!別迴來太晚!”
沈明成道:“放心吧,我還能出啥事?”
沈樂山一想也是,自己這個兒子在鐵牛觀自幼習武,武力值爆棚,一二十個小夥子拿著家夥都不是他的對手,他走夜路,就算是遇到歹徒,危險的也隻是歹徒,而不可能是沈明成。
沈明成戴了手套和火車頭帽子,又穿了綠色棉布軍大衣,這才拎著鐵皮手電筒,向外麵走去。
他手中的鐵皮手電筒被他稍微改造了一番,本來裝兩節電池的手電筒,被他加長了一截,可以裝五節電池,手電筒的燈泡也被換成了度數更高的燈泡。
大晚上拿著這加長手電筒,打開電門之後,光柱便刺破漆黑的夜空,照亮了眼前十幾米的路程。
這是財神樓村,所有村民家中必備的唯一一種家用電器。
沿著村裏略有不平的街道向前走去,等到了村口,沈明成拇指食指圈在嘴裏,打了一個響亮的唿哨,劃破了寧靜的夜晚。
隨後村南也有一聲唿嘯聲響起,村北也有唿嘯聲應和,過了一會兒,幾個小青年拎著手電筒,來到了沈明成身邊。
這是村裏幾個未婚小夥子,都是喜歡湊熱鬧的人,得知不遠處的喬家寨放映電影,都想過去看看。
“大成哥。”
一名瘦小青年站在沈明成旁邊,笑嘻嘻道:“我可是聽說了,喬家寨這次放電影,是喬家寨村裏人慶祝喬遠明平反,專門從鄉裏找的放映員,說是一連放三天!”
這瘦小青年叫沈明星,是沈明成的堂弟,將沈明成視為心中偶像,對於沈明成能打架還會治病的本領十分欽佩,抽空就跟沈明成學功夫,現在已經成了沈明成的半個徒弟。
他對沈明成道:“人家現在變成吃國糧的人了,據說政府要將他們雲澤市的老宅子還給他們,還給他們安排了工作,嘖嘖,當初這一家子被人欺負的這麽狠,現在估計喬家寨很多人都在後悔。不然也不會集資專門給他放電影。誒,樂山大爺精明了一輩子,唯獨在你跟喬家姑娘這件事上看錯了。不過誰都沒有前後眼,以前都沒有覺得樂山大爺做的不對,這兩年才覺得大家夥做的確實有點過分……”
一到冬天,整個農村人都閑了下來。
如果是在東北,這就叫做貓冬,寒冬臘月啥農活都不幹,平時除了吹牛打屁就是埋頭造人,或者破冰捕魚,雪天打獵。
冬季是上蒼在給忙碌了三個季節的百姓,特意放的休養生息的季節。
沈明成一度認為,政府讓農民在冬季出河工,一來是為了疏通河道,二來,應該是消耗一下青壯年過剩的精力,以免他們無所事事再鬧出什麽亂子來。
沈樂山既然要準備盤火炕,那肯定要發動群眾,集思廣益。
畢竟這火炕在雲澤地區還屬於稀罕東西,一般人還真的不會搞,就算是有圖紙也不好弄,必須得一幫人一起參謀參謀,才能夠正式開搞。
沈樂山吃夠了胡搞亂搞的苦頭,現在幹什麽事情,一到拿不準時,就會糾集一幫腦瓜好用的人,一起拿主意,很少獨斷專行之舉。
所謂集思才能廣益,在一些農活建築等基本小問題,沈樂山還是比較相信大家夥的意見的。
可如果牽扯到科學研究問題,十裏八鄉的人,沈樂山一個都不信。
他可不想再增加一次煉尿的可怕經曆。
但是這盤火炕,談不上什麽科學研究,這特麽跟砌鍋台,壘煙囪沒多大區別,幾乎沒有什麽技術含量,反正隻要多實驗幾次,就沒有不成功的可能。
真要是這火炕能搞成,今年冬天大家夥也就不用閑著了,家家戶戶都得搞。
雲澤地區屬於北方城市,但又算不得酷寒之地,冬季沒有東北那麽恐怖,但因為沒有火炕的緣故,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幾乎沒有多大區別。
而且雲澤地區千百年來的習俗中就沒有大白天在家關門的習慣,天再冷,房門幾乎都一直開著。
這種習俗下,本地人習以為常,但外地人可就難以忍受。
之前有東北來的基層幹部,冬天在雲澤地區做調研,結果沒幾天就凍病了,成為鄉野間的一樁笑談,大家都覺得這人身子太金貴,大冬天蓋兩層被子竟然還能凍病了,簡直不知讓人說什麽好。
關鍵他還是來自號稱酷寒之地的東北,這特麽就更讓人覺得搞笑。
一個東北來的人,竟然在不怎麽冷的雲澤地區凍病了!
這就好比是北極熊在非洲給凍感冒了。
怎麽想怎麽覺得可樂。
但隻要在東北冬天待過的人,就知道東北冬天的室內和室外儼然兩個世界。
人家東北室外是很冷,可是人家室內暖和啊!
不像雲澤地區,室內室外差不多同一個溫度,蓋三層被子都感覺不到暖和。
而且一般人最多隻能蓋三層被子,如果是蓋四層被子,那就太重了,壓的人受不了,喘不過氣,對常人來說,三層被子已經是極限。
沈樂山之前去過外麵,在有火炕的房間裏住過,知道火炕確實暖和,現在連圖紙都有了,那肯定要好好琢磨一下。
農村莊稼人,基本上什麽雜活都能幹,幾乎人人都是泥瓦匠,砌灶台,砌牆啥的,完全難不住他們。
沈樂山是一個說幹就幹的性子,在沈明成迴家的第二天,他就拉著沈明成先在院內漚了一小坑石灰,然後拉出一批青磚,看著哪天暖和了,就先在院內砌一個土炕的模型試試。
父子兩挖坑、抽水、泡石灰,眼看著石灰將水坑裏的水燒開,咕嘟咕嘟冒泡時,熱氣升騰,彌漫了半個宅院,散發出生石灰遇水反應後的特有味道。
“先漚幾天,等澄好了,咱就開幹!”
沈樂山對沈明成道:“如果這火炕弄好了,明年開春,就用在新房子上。”
農家蓋房,都得是開春之後,才能翻蓋,要是這火炕真的好用,正好可以用在新房子上。
沈明成道:“應該沒問題。”
兩人忙活了一天,吃過晚飯,天色已黑,沈明成對沈樂山夫婦道:“我出去玩一會兒!”
沈樂山道:“大冬天的,你出去幹啥?”
沈明成道:“旁邊村子放電影,我去看看看去。”
現在放電影是一個十分稀罕的事情,十裏八鄉裏,如果聽說哪裏放電影了,很多大姑娘小夥子,都會興致勃勃的前去湊熱鬧。
有時候即便是相隔十幾裏地,依舊難以阻擋此時人們看電影的熱情。
這時候看電影,就像是看煙花,逛廟會,就算是寒冬臘月大半夜,也難以阻擋大家夥對電影的好奇心。
別說是小青年了,就是老人也喜歡湊這個熱鬧,幾百人,甚至上千人,坐在電影幕布的前後兩側,烏泱泱的擠在一起,如同趕廟會。
農村電影放的少,每次放電影都是一場盛事,堪比唱大戲,能吸引好多人去看熱鬧。
沈樂山知道電影對小青年的吸引力,見沈明成去看電影,他也不阻攔:“穿厚點,別凍著嘍!別迴來太晚!”
沈明成道:“放心吧,我還能出啥事?”
沈樂山一想也是,自己這個兒子在鐵牛觀自幼習武,武力值爆棚,一二十個小夥子拿著家夥都不是他的對手,他走夜路,就算是遇到歹徒,危險的也隻是歹徒,而不可能是沈明成。
沈明成戴了手套和火車頭帽子,又穿了綠色棉布軍大衣,這才拎著鐵皮手電筒,向外麵走去。
他手中的鐵皮手電筒被他稍微改造了一番,本來裝兩節電池的手電筒,被他加長了一截,可以裝五節電池,手電筒的燈泡也被換成了度數更高的燈泡。
大晚上拿著這加長手電筒,打開電門之後,光柱便刺破漆黑的夜空,照亮了眼前十幾米的路程。
這是財神樓村,所有村民家中必備的唯一一種家用電器。
沿著村裏略有不平的街道向前走去,等到了村口,沈明成拇指食指圈在嘴裏,打了一個響亮的唿哨,劃破了寧靜的夜晚。
隨後村南也有一聲唿嘯聲響起,村北也有唿嘯聲應和,過了一會兒,幾個小青年拎著手電筒,來到了沈明成身邊。
這是村裏幾個未婚小夥子,都是喜歡湊熱鬧的人,得知不遠處的喬家寨放映電影,都想過去看看。
“大成哥。”
一名瘦小青年站在沈明成旁邊,笑嘻嘻道:“我可是聽說了,喬家寨這次放電影,是喬家寨村裏人慶祝喬遠明平反,專門從鄉裏找的放映員,說是一連放三天!”
這瘦小青年叫沈明星,是沈明成的堂弟,將沈明成視為心中偶像,對於沈明成能打架還會治病的本領十分欽佩,抽空就跟沈明成學功夫,現在已經成了沈明成的半個徒弟。
他對沈明成道:“人家現在變成吃國糧的人了,據說政府要將他們雲澤市的老宅子還給他們,還給他們安排了工作,嘖嘖,當初這一家子被人欺負的這麽狠,現在估計喬家寨很多人都在後悔。不然也不會集資專門給他放電影。誒,樂山大爺精明了一輩子,唯獨在你跟喬家姑娘這件事上看錯了。不過誰都沒有前後眼,以前都沒有覺得樂山大爺做的不對,這兩年才覺得大家夥做的確實有點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