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十月十五日,十公主初定禮,乾隆爺在圓明園的正大光明殿,賜皇子、王、公、大臣、額駙宴。


    十一月,諸皇子分封。


    乾隆爺下旨:“今諸皇子年齒已長,允宜式遵成憲,錫授親藩,用昭慈眷。”


    “皇六子永瑢,著晉封為質親王。皇十一子永瑆,著封為成親王。皇十五子顒琰著封為嘉親王。皇十七子永璘,著封為貝勒。”


    乾隆爺還特別吩咐:“其皇十一子以下,俱著仍在內廷居住,暫緩分府。”


    此時十一阿哥以下,隻有十五阿哥、十七阿哥這兄弟倆了。也就是說,盡管十五阿哥、十七阿哥都已經早就成年了,且都有了家室,可是乾隆爺還叫他們留在宮裏居住,讓這兩位兒子陪著他。


    也由此,倒叫儲君身份之事,幾乎已經撩起了麵紗來。


    乾隆爺自己當年為皇子的時候,就是從未曾出宮分府,一直在宮內居住,直到最後承繼皇位。


    那麽按著乾隆爺自己的老例兒,儲君的人選便已經注定是在這兩位繼續留宮居住的皇子。


    而以十七阿哥的性子,前朝後宮又誰敢相信十七阿哥會是儲君呢?


    乾隆爺以這樣的方式,雖然未曾公開宣告,卻也已經事實上揭開了十五阿哥的儲君身份。


    一時之間,朝廷上下,中土藩國,皆為仰望。


    .


    十五阿哥的擷芳殿中所裏,雖然表麵上大家都不動聲色,可是關起門來,所有人都喜不自勝。


    後院的女人們,誰都沒辦法免俗,心下自都在衡量著自己將來的位分。


    點額為嫡妃,將來的位分自然是中宮皇後,這個倒沒什麽可想的。


    可是點額以下,從骨朵兒開始,這便都在心裏算起了小九九兒來。


    骨朵兒是皇子側福晉、嘉親王側妃,原本與嫡福晉隻差一步之遙,可是若將來十五阿哥登基,那她的位分可就不一定了。


    身為側妃,可以是皇貴妃;也可以如乾隆爺的側福晉高佳氏一樣,初封貴妃;甚至可能如乾隆爺的繼後輝發那拉氏一樣,初封隻在妃位。


    從皇貴妃到貴妃、妃位,這差別可就大了。


    皇貴妃是二妻,長子、長女皆視為嫡出,為嫡皇子、固倫公主;


    可若是貴妃、妃位,那便隻是妾室,頂多算是“媵妾”之中的“媵”。地位高於妾,卻終究不是妻。


    還不如那些阿哥使女呢,身份倒都是明確的。但凡誕育了子嗣的,初封就會高一點,可能從嬪位開始起封;而沒有子嗣的,就得從貴人、常在,乃至答應起封了。


    雖說位分之間也有差別,好歹都還是庶妾,影響不到什麽去。


    骨朵兒為此心煩意亂,咬著小手絹兒,好幾日心下不能開晴。


    原本心知肚明自家阿哥爺便是儲君,可是這快樂卻轉瞬就化為了煩惱,倒叫她怎麽都樂嗬不起來了。


    一班後院女子去給點額請安加賀喜,眾人不管各自心下如何,至少麵上都是喜上眉梢的。


    終究,這是阿哥爺的大喜。


    這天下,哪有幾個人能輪上這樣的歡喜去?


    便連身子羸弱了好幾年的點額,今兒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已是起了炕,坐在明間兒正座接受一眾侍妾的行禮。


    劉佳氏、沈佳氏等幾位老人兒,更是帶頭先給點額行起參拜皇後的大禮來。


    點額麵上也是歡喜得湧滿了紅暈,卻還是小心囑咐,“……這事兒就算咱們都心下有數,可終究還不到這麽掀開的時候兒。在皇上正式宣告之前,咱們可不能再這麽著了。”


    劉佳氏和沈佳氏等人對視一眼,都是含笑道,“奴才們都明白。隻是今兒剛得了這信兒,就當真是按捺不住。”


    “且叫奴才們孟浪這一迴吧,過後自當謹言慎行,靜待皇上正式下旨宣告去。”


    點額便也含笑點頭應允了,“好~~你們都這樣說了,我便自也隨你們孟浪一迴就是。”


    眾人全都這樣地喜笑顏開,偏骨朵兒在畔隻能是強顏歡笑。


    .


    眾人散去,侯佳氏留下來,親自伺候點額卸去頭上鈿子。


    侯佳氏天生明豔,便是生完了孩子,且身子受了些損傷,可是恢複得卻也還是甚好。


    至少眉眼之間,不減風姿。


    點額從鏡子裏瞧著,心下也隻能是歎息。


    “咱們阿哥爺既然已經封了親王,那咱們的身份也跟著改變了。福晉是否要先受封為親王福晉去?”


    雖點額自成婚,身份就已經是皇子嫡福晉。可是因為皇子還沒有封爵,而且皇子的封爵可能為親王、郡王、貝勒好幾種,所以皇子福晉的身份也是不同的。


    此時十五阿哥已經為嘉親王,那麽點額便是親王福晉,可以冊封為“福晉”;而十七阿哥的福晉,因為十七阿哥的爵位為貝勒,而隻能受冊封為“夫人”。


    甚至,所謂的“皇子福晉”都隻是口頭的稱唿,便與民間口頭稱唿誰家的媳婦兒為“夫人”一樣,是沒有冊封的。


    此時不說旁人,便連八阿哥永璿的嫡福晉章佳氏,小名慶藻的,夫妻早已成婚多年,宮內宮外早叫了多少年的“八福晉”,都還沒有被正式冊封為“福晉”。


    而有沒有朝廷正式的冊封,便會直接影響到皇子內宅裏女人們的身份去。


    便是同為側福晉,有朝廷冊封的,那是天子親賜的妻,二妻;而沒有朝廷冊封的,便是在內宅裏享受側福晉的待遇,卻也依舊還是妾。


    便如乾隆爺的兩位側福晉高佳氏和輝發那拉氏,乾隆初年起封之時,諭旨裏都還是“庶妃高佳氏、庶妃那拉氏”,並不稱“側福晉”。


    這就是因為乾隆爺一直住在宮裏,沒有出宮分府;而兩年後乾隆爺就以寶親王的身份繼承大寶,所以二位側福晉也還沒有得到側福晉的正式冊封,故此諭旨裏隻能說“庶妃”。


    而既然是“庶妃”,那將來能封什麽位分,就沒有祖宗規矩的保障,隻能看自家主子爺心裏的喜好了。


    喜歡的,如高佳氏,使女超拔的“庶妃”,也可以初封貴妃,與皇後一樣接受行禮;不喜歡的,如那拉氏,便是滿洲名門出身,可因為是“庶妃”,初封隻能是妃位而已。


    【明天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宮2:這個宮廷是我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miss_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miss_蘇並收藏清宮2:這個宮廷是我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