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大皇子的“長”
將軍在上:刁蠻嬌妻要造反 作者:小懶花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貝川川喉嚨被掐得死死的,疼痛難忍,又不敢大聲,怕引來別人的注意。
“寧王爺稍安勿躁,奴才膽子小,隻會伺候皇上起居,旁的是不敢做的。”貝川川艱難辯白。
寧王雖然不常來宮中,但是也聽說皇上身邊最穩妥本分的大太監貝川川,倒是一直知曉這個太監不如別人有野心,挺老實的。
因而嚇嚇貝川川,也就甩開手,冷著臉叱問他:“你倒是運氣好,先帝那般鐵血,竟然沒有處理掉你這個漏網之魚。”
貝川川捂著脖子後怕道:“倒也不是沒查到奴才身上,隻是奴才是真的什麽都不知曉,是後來……才知道原來當年救了奴才的人元後的。”但那個時候元後已經跟元恆帝自刎於宮中,天地早就換了個個,也輪不到他說什麽。
寧王冷冷道:“那你現在過來找本王待要如何?”
貝川川道:“皇上出事,小的是活不了了,不過想跟還記得那位的人再敘敘舊罷了。”
寧王冷著臉道:“本王跟那人沒什麽好敘舊的,你最好也收緊的你口!不管你知曉多少那人的事,從今天開始都不要再提,不然你的命等不到別人來收,我就會先送你去見那人!”
貝川川苦笑道:“寧王爺啊,到了咱家這個時候,還怕死嗎?”怕死就不會留在皇上身邊了,他的年紀,告老還鄉有什麽不可?
寧王盯著貝川川看了許久,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麽,竟然是沒說什麽,還調整了下姿勢,似乎是並不介意貝川川在旁邊。
貝川川抬頭看了一眼裏頭還在忙活的太醫跟竊竊私語的大臣們,倒是也不顧忌了,拖著一把老骨頭坐在了寧王身邊。
寧王看著貝川川捶腰,倒是露出了這多時來的第一個笑容:“你倒是膽子挺大。”還敢跟王爺並排坐。
說著, 不免又歎息,這天是要變了,太監都跟王爺並排坐了,恐怕……他一貫認同的皇權天道,是真不一樣了。
貝川川倒是很認真地說道:“王爺忘了嗎?這也是那人說的,即便是小的這樣的人,也是人,伺候人不過是一份工作,其實並無尊卑之分,不過是禮貌二字。”
寧王閉上眼睛,似乎是聽到了貝川川的話在迴想,又似乎是不願意接貝川川的話。
那個人啊……留下了多少話,到底還有多少人被她影響?
裏頭的大皇子到底年幼,被蕭太後強製壓著跪了一天一夜,膝蓋已經腫得饅頭大,可是蕭太後還是不肯讓他起來休息。
半大的孩子頭點地,想睡覺又不敢,困得受不了隻能夠趁著去小解的時候在太監背上眯一會兒,這再迴來,就無論如何都不肯跪了:“皇祖母,為何隻讓我一人跪?二弟、三弟,還有四弟呢?玲瓏呢?都不來跪嗎?”
大皇子心裏委屈極了,隻覺得蕭太後是不是不喜歡他,不然怎麽光是對他一個人要求這麽嚴厲?
蕭太後心中也煩躁,還不是怪皇上病得突然,連太子都沒立下來,她是一貫不喜歡謝皇後的,謝皇後出身高貴,從前礙著麵子她還要對謝皇後有所顧忌。
現在要是皇上走了,謝皇後就是太後了,到時候她封了太皇太後,如果再上位的皇子是她的人,那麽她還能夠打著太皇太後的名頭在宮裏繼續過她的富貴日子。
但若是讓謝皇後拿了權力,四皇子登基了,那按照大梁皇律,她這個太皇太後就要移居別處,號稱是享清福清修,其實就是卸了權力孤獨終老等著死了跟安樂王合葬。
蕭太後還不老呢,不過四五十歲的年紀,自覺還大有可為,況且蕭家做了皇商沒幾年,若沒有她這個太後護著,蕭家那麽多後人該如何?
她嫁給安樂王的時候安樂王還不是王爺,連元恆帝也還不是皇帝,而是個起義的蠻子,在跟前朝真皇鬥爭呢。
她身後沒有清河謝氏那麽堅實的力量,為了蕭家,為了她自己,她必須要在宮中站穩腳跟——那就隻能扶持她看好的皇子上位了。
蕭太後恨鐵不成鋼地看著大皇子,心裏道,若不是看你還站了個長字,誰願意帶著你來?給你機會你還不要,知不知道你娘昨天知道我選中你之後,多感恩戴德痛哭流涕的?
可是大皇子畢竟年紀太小了,雖然知道父皇不太好了,可是跪著這麽一天一夜實在是太辛苦了,而且看皇祖母的意思,竟然是隻要父皇不好,他就得一直跪下去的樣子。
想到這裏,大皇子瞬間忘了母妃跟他說的話,隻哭鬧著不肯再跪,蕭太後正要責罵,嚴閣老已經開口了:“太後娘娘,如今皇上還昏迷著,大皇子這般哭鬧,倒是讓皇上休息不好,也耽誤了諸位太醫的看診。”
蕭太後立馬接口道:“大皇子這不是哭鬧,是在為他父皇擔憂,這是大皇子的孝心所在!”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帝,孝道上是一定不能夠有虧的,已經扶持過一個庶子上位的蕭太後太熟悉這其中的操作了,完全輕車熟路。
但是嚴閣老是一直看著皇上屬意四皇子的,此刻雖然謝皇後閉門不出,但是並不代表四皇子就該將皇位拱手讓人。
嚴閣老盯著大皇子,道:“大皇子如今已經十歲了吧?若是真心孝順皇上,該是跟皇後娘娘一樣祈福抄經,而不應該在皇上病榻前大聲喧嘩。皇上龍體尚且未知究竟,大皇子這般哭哭啼啼,可不夠穩重。”
不夠穩重!
蕭太後要是現在還聽不出來嚴閣老的意思,那可就太蠢了。
嚴閣老這是想給大皇子安上一個不夠穩重名聲,那往後真出現皇子奪嫡的情況,這個名聲可不算太好。
大皇子最占優勢的是“長”,但是這個“長”對應的便是沉穩、成熟,若是一個年長但是卻不夠孝順不夠穩重的皇子,那他的這個“長”可就毫無用處了。
蕭太後暗中掐了一把大皇子:“皇兒莫哭了,你母妃不是在抄血經嗎?你去瞧瞧,一會兒取了來供在這裏,讓上天知道你們的孝心跟誠心。”
大皇子一聽能夠迴去,也不顧被掐得生疼的皮肉,連忙爬起來就走,隻是那膝蓋太久沒有好好走路,一個咕嚕滾到外頭去,大皇子生怕蕭太後反悔,連忙招唿小太監過來:“快!快背我迴母妃那裏去!”
嚴閣老一黨俱是露出失望和不屑的神色來,蕭太後捏緊了指節,卻是看到了外頭坐著的寧王。
“寧王爺稍安勿躁,奴才膽子小,隻會伺候皇上起居,旁的是不敢做的。”貝川川艱難辯白。
寧王雖然不常來宮中,但是也聽說皇上身邊最穩妥本分的大太監貝川川,倒是一直知曉這個太監不如別人有野心,挺老實的。
因而嚇嚇貝川川,也就甩開手,冷著臉叱問他:“你倒是運氣好,先帝那般鐵血,竟然沒有處理掉你這個漏網之魚。”
貝川川捂著脖子後怕道:“倒也不是沒查到奴才身上,隻是奴才是真的什麽都不知曉,是後來……才知道原來當年救了奴才的人元後的。”但那個時候元後已經跟元恆帝自刎於宮中,天地早就換了個個,也輪不到他說什麽。
寧王冷冷道:“那你現在過來找本王待要如何?”
貝川川道:“皇上出事,小的是活不了了,不過想跟還記得那位的人再敘敘舊罷了。”
寧王冷著臉道:“本王跟那人沒什麽好敘舊的,你最好也收緊的你口!不管你知曉多少那人的事,從今天開始都不要再提,不然你的命等不到別人來收,我就會先送你去見那人!”
貝川川苦笑道:“寧王爺啊,到了咱家這個時候,還怕死嗎?”怕死就不會留在皇上身邊了,他的年紀,告老還鄉有什麽不可?
寧王盯著貝川川看了許久,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麽,竟然是沒說什麽,還調整了下姿勢,似乎是並不介意貝川川在旁邊。
貝川川抬頭看了一眼裏頭還在忙活的太醫跟竊竊私語的大臣們,倒是也不顧忌了,拖著一把老骨頭坐在了寧王身邊。
寧王看著貝川川捶腰,倒是露出了這多時來的第一個笑容:“你倒是膽子挺大。”還敢跟王爺並排坐。
說著, 不免又歎息,這天是要變了,太監都跟王爺並排坐了,恐怕……他一貫認同的皇權天道,是真不一樣了。
貝川川倒是很認真地說道:“王爺忘了嗎?這也是那人說的,即便是小的這樣的人,也是人,伺候人不過是一份工作,其實並無尊卑之分,不過是禮貌二字。”
寧王閉上眼睛,似乎是聽到了貝川川的話在迴想,又似乎是不願意接貝川川的話。
那個人啊……留下了多少話,到底還有多少人被她影響?
裏頭的大皇子到底年幼,被蕭太後強製壓著跪了一天一夜,膝蓋已經腫得饅頭大,可是蕭太後還是不肯讓他起來休息。
半大的孩子頭點地,想睡覺又不敢,困得受不了隻能夠趁著去小解的時候在太監背上眯一會兒,這再迴來,就無論如何都不肯跪了:“皇祖母,為何隻讓我一人跪?二弟、三弟,還有四弟呢?玲瓏呢?都不來跪嗎?”
大皇子心裏委屈極了,隻覺得蕭太後是不是不喜歡他,不然怎麽光是對他一個人要求這麽嚴厲?
蕭太後心中也煩躁,還不是怪皇上病得突然,連太子都沒立下來,她是一貫不喜歡謝皇後的,謝皇後出身高貴,從前礙著麵子她還要對謝皇後有所顧忌。
現在要是皇上走了,謝皇後就是太後了,到時候她封了太皇太後,如果再上位的皇子是她的人,那麽她還能夠打著太皇太後的名頭在宮裏繼續過她的富貴日子。
但若是讓謝皇後拿了權力,四皇子登基了,那按照大梁皇律,她這個太皇太後就要移居別處,號稱是享清福清修,其實就是卸了權力孤獨終老等著死了跟安樂王合葬。
蕭太後還不老呢,不過四五十歲的年紀,自覺還大有可為,況且蕭家做了皇商沒幾年,若沒有她這個太後護著,蕭家那麽多後人該如何?
她嫁給安樂王的時候安樂王還不是王爺,連元恆帝也還不是皇帝,而是個起義的蠻子,在跟前朝真皇鬥爭呢。
她身後沒有清河謝氏那麽堅實的力量,為了蕭家,為了她自己,她必須要在宮中站穩腳跟——那就隻能扶持她看好的皇子上位了。
蕭太後恨鐵不成鋼地看著大皇子,心裏道,若不是看你還站了個長字,誰願意帶著你來?給你機會你還不要,知不知道你娘昨天知道我選中你之後,多感恩戴德痛哭流涕的?
可是大皇子畢竟年紀太小了,雖然知道父皇不太好了,可是跪著這麽一天一夜實在是太辛苦了,而且看皇祖母的意思,竟然是隻要父皇不好,他就得一直跪下去的樣子。
想到這裏,大皇子瞬間忘了母妃跟他說的話,隻哭鬧著不肯再跪,蕭太後正要責罵,嚴閣老已經開口了:“太後娘娘,如今皇上還昏迷著,大皇子這般哭鬧,倒是讓皇上休息不好,也耽誤了諸位太醫的看診。”
蕭太後立馬接口道:“大皇子這不是哭鬧,是在為他父皇擔憂,這是大皇子的孝心所在!”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帝,孝道上是一定不能夠有虧的,已經扶持過一個庶子上位的蕭太後太熟悉這其中的操作了,完全輕車熟路。
但是嚴閣老是一直看著皇上屬意四皇子的,此刻雖然謝皇後閉門不出,但是並不代表四皇子就該將皇位拱手讓人。
嚴閣老盯著大皇子,道:“大皇子如今已經十歲了吧?若是真心孝順皇上,該是跟皇後娘娘一樣祈福抄經,而不應該在皇上病榻前大聲喧嘩。皇上龍體尚且未知究竟,大皇子這般哭哭啼啼,可不夠穩重。”
不夠穩重!
蕭太後要是現在還聽不出來嚴閣老的意思,那可就太蠢了。
嚴閣老這是想給大皇子安上一個不夠穩重名聲,那往後真出現皇子奪嫡的情況,這個名聲可不算太好。
大皇子最占優勢的是“長”,但是這個“長”對應的便是沉穩、成熟,若是一個年長但是卻不夠孝順不夠穩重的皇子,那他的這個“長”可就毫無用處了。
蕭太後暗中掐了一把大皇子:“皇兒莫哭了,你母妃不是在抄血經嗎?你去瞧瞧,一會兒取了來供在這裏,讓上天知道你們的孝心跟誠心。”
大皇子一聽能夠迴去,也不顧被掐得生疼的皮肉,連忙爬起來就走,隻是那膝蓋太久沒有好好走路,一個咕嚕滾到外頭去,大皇子生怕蕭太後反悔,連忙招唿小太監過來:“快!快背我迴母妃那裏去!”
嚴閣老一黨俱是露出失望和不屑的神色來,蕭太後捏緊了指節,卻是看到了外頭坐著的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