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看,遷民倒是不急,順其自然。倒是該在這裏多建些學堂,收留當地土著兒童入學,學習我中華文化。嗬嗬!小楊你還記得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施行的暴政嗎?包括焚書坑儒。你就把這越、老、柬、緬、泰、馬和新加坡看作秦初的六國,先將其自有的書籍書冊文化全部銷毀,在從語言、文字、飲食、農具、習俗、禮儀等方麵入手施行統一,與我中原王朝一致,包括名字、稱謂、發型、穿衣、祭祀。總之,衣食住行全部施行漢化。這樣不過十幾年時間便可讓整個中南半島全部融入漢文化圈。你想,若是沒有秦始皇對六國施行的那一套,可能現在的中國就如同沒有整合過的歐洲那樣,不知道會出現多少個小國家呢?”
“嗯!穆老這個建議為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看到了光明。從我輩起,便施行全麵漢化政策,十幾年不行,便用幾十年,我就不信這一大塊土地不能融入我中華。”楊二現在終於揭去了心中的陰霾,對南巡便有了更深一層想法了。
“小楊,施行漢化政策,若是遇到當地土著的抵製,甚至為了維護祖製血統群起反叛呢?”穆先生有些擔心的問道。
“殺!就當他們是一群林中的野獸,不服漢化者,不論是個人還是部族,全部消滅,斬草除根。”
“這~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辦法嗎?遇到阻力是肯定的,真要全部殺光嗎?秦始皇如此殘暴也沒說將六國反抗秦製者全部殺掉的。”
“秦之六國不同於南亞這七國,秦時六國本質上是一家,隻不過處於暫時分裂狀態,秦始皇將其重新統一。而這南亞七國卻是完全不同於我漢族的異族,如不用強是管不住他們的。這樣的異族是養不熟的,隻能用強,用暴力消滅。看來,我這個暴君名號是怎麽都甩不掉了,嗬嗬!”
楊二自嘲般的笑了起來,有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豪情來。
“嗯!說的在理。對白眼狼隻能是痛下殺手,不能仁慈。”
穆先生似乎一下子便明白了這個道理。
“好了,穆老巡遊南亞這部分我知道該重點做什麽了,但嶺南和江南這片呢?這可是我中華故土,可不能濫殺啊!”楊二又用扇子指著地圖道。
“嗬嗬!那是當然了,穆某原本就是廣東人嘛!準確的講穆某祖上便是當地土著。你若現在就開始濫殺土著,豈不是將穆某的祖先也滅了?我從哪裏來?這不合理了呀!”穆先生攤開兩手無奈的笑言道。
“這裏原本是百越之地,少數民族眾多,但都臣服於中央王朝。所以,治理這片土地應該不難,即便是執行漢化政策,想必也不會有什麽大的阻礙。但是有個前提,就是要將這裏的經濟盡快發展起來,不能與中原相差太大。同時,要鼓勵漢民南下去開發這塊土地,增加這裏的人口數量,特別是漢民的數量。嗯!我心裏現在有數了,知道該怎麽做了。嗬嗬!”
“看來,穆某原計劃的旅遊放鬆之行,要成為陪同視察工作了。”穆先生有些鬱悶的說著。
“誒~到了地方,我做我的事情,你耍你的,探祖尋宗也好,尋花問柳也罷!咱互不相擾就是了。隻不過少不了向您請教一二,就像現在這樣,需要穆老點撥一下才行。”
“好!好呀!隻是現在的生產力水平,其實很多事情是無法開展的,急是急不來的。”
“這我知道。”
接著,二人就興建廣州港等沿海城市的規劃又深入探討了一番,不知不覺中便過了一個多時辰,直到肚中感到饑餓了才停了下來。
“穆老,今天就先說到這裏,反正這一路上在一起有的是商討的時間。該是晚飯的時間了,不如就在這裏嚐嚐美娘的手藝,我讓侍女去叫董夫人過來,今天都在我這裏吃了。”
“也好!穆某就不客氣了。”
“嗬嗬!好!仲堅~吩咐人去後院請董夫人到朕的內宅,今天為兄要和穆老一家共進晚餐。”
當今皇上要南巡的消息早已不脛而走,並快速的經黃河沿線傳到運河流域再到江南嶺南各地。
有人歡喜雀躍,就有人焦燥不安。
喜的是富裕起來,生活日益美滿的百姓;愁的是江南那些曾經或多或少支援過章昭達叛軍的大小氏族們。
黎陽城。
坊間傳聞大隋天子南巡駕乘的龍船隊已經過了潼關,正順流東來。
沿途即將經過之地,百姓無不心喜,都在爭相作著迎接聖駕到來的準備。
作為天子南巡必經之地的黎陽城,上至官府下至黎民也都在積極的準備著,特別是南門碼頭一帶早已劃出禁區,安排了城中近千府兵守衛,不許民間客商船隻駐泊。
這天,城東高記藥鋪一如往常般人來人往,吆喝聲、算盤聲此起彼伏,一派生意興隆模樣。
但後院獨樓之上,高氏兄弟卻在緊張不安的商議著,二人麵上都流露出惴惴不安之狀來。
“大哥,近日在城裏大街小巷之中均發現朝廷刑督部的探員,他們在一家家的清點戶籍人口,難道又是在追查大哥行蹤麽?”高士遙不安的問著族兄高士遠。
“應該不是專為為兄而來的,但卻難免被摟草打兔子將為兄緝拿,唉!該死的楊廣這是唱的哪出啊?這都入冬了竟然還要南巡江南。”高士遠憤恨不已,捶打著桌子的說著。
“既然不是專為緝拿大哥就好,大哥在此間的戶籍文書已是足備,不怕他刑督部的探子拿冊子來查。”
“唉!刑督部此舉皆為楊廣將至,為其安全計,清理城中可疑外人。為兄倒是不怕京城來的探子,但就怕淮陰城那邊緝拿為兄的案子還未銷案,有那裏的官府人員調來這黎陽協查人口。為兄乃是淮陰數得上的社會名流,一方富豪,就難免有認得為兄的。一旦為兄被捕,勢必牽連兄弟夫妻一家啊!”
“那~要不大哥還是藏到地下密室之中,待戶籍查驗的官吏走了再行出來。”
“不可!此乃欲蓋彌彰之舉。若是本地戶籍清查官吏點到為兄的名字,汝當何以應對?難免露出馬腳來。”
“那~這也不行,那也不是,該當如何是好?”高士遙手足無措的問道。
他知道,最多明後天,本地戶籍清查官便會帶著刑督部的探員來到他的“高記藥鋪”清點家中人口,若是遇到不在戶籍冊上的外地親屬便要被刑督部的探員詳查一番並留名備案;若戶籍冊上的常住人口不在,更是要說明行蹤並在迴城之後到官府報到。不管怎樣都將對隱居在此的族兄高士遠不利,盡管高士遠現在戶籍冊上的名字已改作“高士逞”。
“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楊玄感反隋真如螳臂擋車般不識時務也。為兄這東躲西藏的日子何時是個頭?”高士遠一想到早已被砍頭的楊玄感父子便感歎後悔不已。
“大哥,小弟聽聞如今朝廷頒布下《督逃書》,言說限期一月,但有不法犯罪者不論罪過大小,必須刻期前往當地刑督部府衙投案自首,死罪得活,重罪輕處,小過直接赦免。若仍舊執迷不悟,不去投案者,一旦擒獲罪加一等,從嚴從重處理。據說,借此而投案者不絕。”
“兄弟,有這《督逃書》下,投案者真被寬大了麽?”
高士遠眼睛一亮追問道,似乎對這《督逃書》所提的投案自首條件非常在意。
“好像投案之人進去之後不久便都放了出來,隻有幾個原本犯下大案的逃犯被關押收監了。大哥,自楊廣登基以來,除了真正的罪大惡極,民憤極大的要犯被斬首示眾外,還鮮有被判死罪者。大哥你這是想~”
高士遙驚異的看著眼睛有些放光的族兄高士遠問道。
“為兄原本與楊氏無仇無怨,隻為報答家師越王楊素之恩,裹挾了楊玄感起兵造反,造反原本並非本意。為兄指望楊廣再大赦天下之時便去投案的,但遲遲得不到大赦之機。如今朝廷一紙《督逃書》猶如大赦天下的檄文般,為兄如何不動心?”
高士遠有些坐不住了,激動的起身在屋中徘徊著,思索著,權衡著,猶豫著~~~
“大哥,好像朝廷已經派出招撫特使前往東海虎平島招安楊玄感舊部了。那些手上沾有百姓鮮血的叛將叛兵都能獲赦,大哥一介文士當無性命之憂的,小弟覺得大哥可以趁此良機前往衙門自首。”
“不!不能去衙門,更不能落到刑督部手上。想那張恆背著楊廣殺了數不清的異黨、士族,為兄在怎麽說也是叛軍首領,早在張恆的必殺之列了。”
“那大哥該如何是好?才能躲過此一劫。戶籍官最遲後天便要上門來了。”
“好了,為兄知道活命之法了。明日為兄便躲入密室,若是戶籍官吏和隨行刑督部探子追問為兄下落,汝隻管說為兄出城進山采藥去了。躲過此番查問之後,為兄自有保命之法。”高士遠似乎已經拿定了主意一般肯定的說道。
“既如此,小弟便照大哥之意去應付官府。”
“好!賢弟且去前堂照看生意,為兄要寫一些東西,吩咐下人不要前來打擾。”
“是,大哥,小弟出去了。”
高士遙說完便起身下樓而去,雖然心中尚有疑慮,但卻相信自家族兄有辦法渡過此劫。
他要寫些什麽呢?檢舉信?以檢舉其他逃犯為功換取性命麽?
“呱~呱~呱~”一隊人字形向南方排飛的大雁在灰蒙蒙的天空掠過;
“吖~吖~吖~”一大群黃褐色的鸕鶿急速掠過黃河水麵,向著岸邊亂石灘飛去。
剛過午後時分,太陽其實是一直掛在天空中的,隻是在初冬蕭瑟的寒風中隻剩了一絲明亮,全無一點熱度。
寬廣的黃河水麵上,一大隊帆船掛著白帆順流而下,每艘船尾都泛起一片片水花。
在這眾多帆船之中,一艘懸掛著明黃色的龍字旗幡的超級大船在泛白的陽光的照射下尤為惹眼。
這盛大的船隊便是今晨剛從老潼關碼頭啟程南下的楊二南巡豪華船隊,而那艘最氣派的樓船便是楊二乘坐的。
此時的楊二正端站在頂層船台之上,依著船欄遠眺著前方和兩側岸上風光。
“怎麽?不背幾首應景的古詩。”
“嗬嗬!有您穆老在,我怎敢吟詩啊!毫無成就感。”
在這最高處的船台上,隻有楊二和一旁的穆先生兩人。為了說話方便,但凡有穆先生在的時候,楊二總是將梁師泰、仲堅和楊洋等家將打發的遠遠的,以避免和穆先生的談話被他們聽去了。
“想吟就吟嘛!沒什麽不好意思的。說到有關黃河的詩句,我喜歡的還是劉禹錫的《浪淘沙》,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穆先生扶欄輕念道。
“嗬嗬!還是穆老學問多,這首劉禹錫的詩我都不會。不過,確實不錯。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短短兩句就將黃河的恢弘氣勢表現的淋漓盡致。”
“隻是可惜這大河之上除了皇家南巡船隊外再無其他了,連一艘過往的商船都看不到,想必是因這南巡船隊的到來而被上下遊碼頭給禁航了吧?”
“不出意外,應該是這樣的。雖非我意,但下麵的官吏為我南巡船隊安全起見而為之也無可厚非,總不至於為這事責罰下麵的官員,便有他去了,這樣也顯得著河麵的清靜。”
“噔噔噔~”
突然,從後麵的船梯上傳來有人上來的聲音,這打斷了兩人的交談。
“嗯!穆老這個建議為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看到了光明。從我輩起,便施行全麵漢化政策,十幾年不行,便用幾十年,我就不信這一大塊土地不能融入我中華。”楊二現在終於揭去了心中的陰霾,對南巡便有了更深一層想法了。
“小楊,施行漢化政策,若是遇到當地土著的抵製,甚至為了維護祖製血統群起反叛呢?”穆先生有些擔心的問道。
“殺!就當他們是一群林中的野獸,不服漢化者,不論是個人還是部族,全部消滅,斬草除根。”
“這~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辦法嗎?遇到阻力是肯定的,真要全部殺光嗎?秦始皇如此殘暴也沒說將六國反抗秦製者全部殺掉的。”
“秦之六國不同於南亞這七國,秦時六國本質上是一家,隻不過處於暫時分裂狀態,秦始皇將其重新統一。而這南亞七國卻是完全不同於我漢族的異族,如不用強是管不住他們的。這樣的異族是養不熟的,隻能用強,用暴力消滅。看來,我這個暴君名號是怎麽都甩不掉了,嗬嗬!”
楊二自嘲般的笑了起來,有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豪情來。
“嗯!說的在理。對白眼狼隻能是痛下殺手,不能仁慈。”
穆先生似乎一下子便明白了這個道理。
“好了,穆老巡遊南亞這部分我知道該重點做什麽了,但嶺南和江南這片呢?這可是我中華故土,可不能濫殺啊!”楊二又用扇子指著地圖道。
“嗬嗬!那是當然了,穆某原本就是廣東人嘛!準確的講穆某祖上便是當地土著。你若現在就開始濫殺土著,豈不是將穆某的祖先也滅了?我從哪裏來?這不合理了呀!”穆先生攤開兩手無奈的笑言道。
“這裏原本是百越之地,少數民族眾多,但都臣服於中央王朝。所以,治理這片土地應該不難,即便是執行漢化政策,想必也不會有什麽大的阻礙。但是有個前提,就是要將這裏的經濟盡快發展起來,不能與中原相差太大。同時,要鼓勵漢民南下去開發這塊土地,增加這裏的人口數量,特別是漢民的數量。嗯!我心裏現在有數了,知道該怎麽做了。嗬嗬!”
“看來,穆某原計劃的旅遊放鬆之行,要成為陪同視察工作了。”穆先生有些鬱悶的說著。
“誒~到了地方,我做我的事情,你耍你的,探祖尋宗也好,尋花問柳也罷!咱互不相擾就是了。隻不過少不了向您請教一二,就像現在這樣,需要穆老點撥一下才行。”
“好!好呀!隻是現在的生產力水平,其實很多事情是無法開展的,急是急不來的。”
“這我知道。”
接著,二人就興建廣州港等沿海城市的規劃又深入探討了一番,不知不覺中便過了一個多時辰,直到肚中感到饑餓了才停了下來。
“穆老,今天就先說到這裏,反正這一路上在一起有的是商討的時間。該是晚飯的時間了,不如就在這裏嚐嚐美娘的手藝,我讓侍女去叫董夫人過來,今天都在我這裏吃了。”
“也好!穆某就不客氣了。”
“嗬嗬!好!仲堅~吩咐人去後院請董夫人到朕的內宅,今天為兄要和穆老一家共進晚餐。”
當今皇上要南巡的消息早已不脛而走,並快速的經黃河沿線傳到運河流域再到江南嶺南各地。
有人歡喜雀躍,就有人焦燥不安。
喜的是富裕起來,生活日益美滿的百姓;愁的是江南那些曾經或多或少支援過章昭達叛軍的大小氏族們。
黎陽城。
坊間傳聞大隋天子南巡駕乘的龍船隊已經過了潼關,正順流東來。
沿途即將經過之地,百姓無不心喜,都在爭相作著迎接聖駕到來的準備。
作為天子南巡必經之地的黎陽城,上至官府下至黎民也都在積極的準備著,特別是南門碼頭一帶早已劃出禁區,安排了城中近千府兵守衛,不許民間客商船隻駐泊。
這天,城東高記藥鋪一如往常般人來人往,吆喝聲、算盤聲此起彼伏,一派生意興隆模樣。
但後院獨樓之上,高氏兄弟卻在緊張不安的商議著,二人麵上都流露出惴惴不安之狀來。
“大哥,近日在城裏大街小巷之中均發現朝廷刑督部的探員,他們在一家家的清點戶籍人口,難道又是在追查大哥行蹤麽?”高士遙不安的問著族兄高士遠。
“應該不是專為為兄而來的,但卻難免被摟草打兔子將為兄緝拿,唉!該死的楊廣這是唱的哪出啊?這都入冬了竟然還要南巡江南。”高士遠憤恨不已,捶打著桌子的說著。
“既然不是專為緝拿大哥就好,大哥在此間的戶籍文書已是足備,不怕他刑督部的探子拿冊子來查。”
“唉!刑督部此舉皆為楊廣將至,為其安全計,清理城中可疑外人。為兄倒是不怕京城來的探子,但就怕淮陰城那邊緝拿為兄的案子還未銷案,有那裏的官府人員調來這黎陽協查人口。為兄乃是淮陰數得上的社會名流,一方富豪,就難免有認得為兄的。一旦為兄被捕,勢必牽連兄弟夫妻一家啊!”
“那~要不大哥還是藏到地下密室之中,待戶籍查驗的官吏走了再行出來。”
“不可!此乃欲蓋彌彰之舉。若是本地戶籍清查官吏點到為兄的名字,汝當何以應對?難免露出馬腳來。”
“那~這也不行,那也不是,該當如何是好?”高士遙手足無措的問道。
他知道,最多明後天,本地戶籍清查官便會帶著刑督部的探員來到他的“高記藥鋪”清點家中人口,若是遇到不在戶籍冊上的外地親屬便要被刑督部的探員詳查一番並留名備案;若戶籍冊上的常住人口不在,更是要說明行蹤並在迴城之後到官府報到。不管怎樣都將對隱居在此的族兄高士遠不利,盡管高士遠現在戶籍冊上的名字已改作“高士逞”。
“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楊玄感反隋真如螳臂擋車般不識時務也。為兄這東躲西藏的日子何時是個頭?”高士遠一想到早已被砍頭的楊玄感父子便感歎後悔不已。
“大哥,小弟聽聞如今朝廷頒布下《督逃書》,言說限期一月,但有不法犯罪者不論罪過大小,必須刻期前往當地刑督部府衙投案自首,死罪得活,重罪輕處,小過直接赦免。若仍舊執迷不悟,不去投案者,一旦擒獲罪加一等,從嚴從重處理。據說,借此而投案者不絕。”
“兄弟,有這《督逃書》下,投案者真被寬大了麽?”
高士遠眼睛一亮追問道,似乎對這《督逃書》所提的投案自首條件非常在意。
“好像投案之人進去之後不久便都放了出來,隻有幾個原本犯下大案的逃犯被關押收監了。大哥,自楊廣登基以來,除了真正的罪大惡極,民憤極大的要犯被斬首示眾外,還鮮有被判死罪者。大哥你這是想~”
高士遙驚異的看著眼睛有些放光的族兄高士遠問道。
“為兄原本與楊氏無仇無怨,隻為報答家師越王楊素之恩,裹挾了楊玄感起兵造反,造反原本並非本意。為兄指望楊廣再大赦天下之時便去投案的,但遲遲得不到大赦之機。如今朝廷一紙《督逃書》猶如大赦天下的檄文般,為兄如何不動心?”
高士遠有些坐不住了,激動的起身在屋中徘徊著,思索著,權衡著,猶豫著~~~
“大哥,好像朝廷已經派出招撫特使前往東海虎平島招安楊玄感舊部了。那些手上沾有百姓鮮血的叛將叛兵都能獲赦,大哥一介文士當無性命之憂的,小弟覺得大哥可以趁此良機前往衙門自首。”
“不!不能去衙門,更不能落到刑督部手上。想那張恆背著楊廣殺了數不清的異黨、士族,為兄在怎麽說也是叛軍首領,早在張恆的必殺之列了。”
“那大哥該如何是好?才能躲過此一劫。戶籍官最遲後天便要上門來了。”
“好了,為兄知道活命之法了。明日為兄便躲入密室,若是戶籍官吏和隨行刑督部探子追問為兄下落,汝隻管說為兄出城進山采藥去了。躲過此番查問之後,為兄自有保命之法。”高士遠似乎已經拿定了主意一般肯定的說道。
“既如此,小弟便照大哥之意去應付官府。”
“好!賢弟且去前堂照看生意,為兄要寫一些東西,吩咐下人不要前來打擾。”
“是,大哥,小弟出去了。”
高士遙說完便起身下樓而去,雖然心中尚有疑慮,但卻相信自家族兄有辦法渡過此劫。
他要寫些什麽呢?檢舉信?以檢舉其他逃犯為功換取性命麽?
“呱~呱~呱~”一隊人字形向南方排飛的大雁在灰蒙蒙的天空掠過;
“吖~吖~吖~”一大群黃褐色的鸕鶿急速掠過黃河水麵,向著岸邊亂石灘飛去。
剛過午後時分,太陽其實是一直掛在天空中的,隻是在初冬蕭瑟的寒風中隻剩了一絲明亮,全無一點熱度。
寬廣的黃河水麵上,一大隊帆船掛著白帆順流而下,每艘船尾都泛起一片片水花。
在這眾多帆船之中,一艘懸掛著明黃色的龍字旗幡的超級大船在泛白的陽光的照射下尤為惹眼。
這盛大的船隊便是今晨剛從老潼關碼頭啟程南下的楊二南巡豪華船隊,而那艘最氣派的樓船便是楊二乘坐的。
此時的楊二正端站在頂層船台之上,依著船欄遠眺著前方和兩側岸上風光。
“怎麽?不背幾首應景的古詩。”
“嗬嗬!有您穆老在,我怎敢吟詩啊!毫無成就感。”
在這最高處的船台上,隻有楊二和一旁的穆先生兩人。為了說話方便,但凡有穆先生在的時候,楊二總是將梁師泰、仲堅和楊洋等家將打發的遠遠的,以避免和穆先生的談話被他們聽去了。
“想吟就吟嘛!沒什麽不好意思的。說到有關黃河的詩句,我喜歡的還是劉禹錫的《浪淘沙》,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穆先生扶欄輕念道。
“嗬嗬!還是穆老學問多,這首劉禹錫的詩我都不會。不過,確實不錯。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短短兩句就將黃河的恢弘氣勢表現的淋漓盡致。”
“隻是可惜這大河之上除了皇家南巡船隊外再無其他了,連一艘過往的商船都看不到,想必是因這南巡船隊的到來而被上下遊碼頭給禁航了吧?”
“不出意外,應該是這樣的。雖非我意,但下麵的官吏為我南巡船隊安全起見而為之也無可厚非,總不至於為這事責罰下麵的官員,便有他去了,這樣也顯得著河麵的清靜。”
“噔噔噔~”
突然,從後麵的船梯上傳來有人上來的聲音,這打斷了兩人的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