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樣啊!還是世兄想的周全。隻是,這滅高句麗國的時間可要拖的很長了,著實有些不好打,聽說秦瓊大軍在深山老林裏就吃了高句麗人的虧,損失了不少將士。”
“是啊!高句麗國很多人是以深林為生的,他們更了解這片林子,知道叢林戰怎樣打,這是我軍的弱項。是故,為兄不急於讓各部涉險攻擊,隻讓圍住即可。為兄有時間跟他拖,但他卻拖不起。”
說完,楊二又拿起張楚的那份軍報來看,看著看著便陷入思索中。
“楊玄感這次真的能授首就擒嗎?若是張楚失算了,他還會往哪裏逃?”楊二在心中默念著,他知道楊玄感麵臨窘境必然會再次潛逃。甚至還會重新扮迴行腳僧人。。。。。。
“仲堅去叫董柯進來。”楊二突然對仲堅說道。
“是,世兄。”仲堅應了一聲後忙走出大帳去找董柯。
片刻之後,董柯跟著仲堅進賬來到楊二身前。
“陛下,喚下官那旁使用。”董柯拱手問道。
“嗬嗬!董檢使原本京城人士,自是認得楊玄感的?”
“迴稟陛下,楊玄感乃是當年京城第一大少,最有名的紈絝子弟,京城之中誰能不識他?他年長下官幾歲,年少時他打過下官,下官自小便認得他,除非他化成了灰。”
“嗬嗬!好!朕欲讓你返迴黎陽城外,找到張楚,讓他撥10個特戰隊員給你由你指揮。楊玄感狡詐異常,朕想再給他設個局,以防其從網眼中滑脫了。”
“陛下,要下官如何作?”
“來,你來看楊玄感現已被圍黎陽城,兵敗之後他必然棄了士卒,化裝潛逃。若你是楊玄感屆時會逃向哪裏?”楊二指著大隋疆域圖中的黎陽城問著董柯。
“陛下,若是在下,當駕一扁舟順河而下就近逃往海上,我大隋已無他存身之處,必定逃往外海。”董柯在地圖上比劃著。
“嗯!有些見地。朕先前也是這樣想的。但你我常人都能想到的,楊玄感還會如此麽?”
“這~難道他還會潛迴淮陰城?不會吧?”
“當然不會。朕覺得他定會反其道而行,會向上遊而去。澤州地界有朕的駐軍和朕的很多工坊,防範森嚴,原本外人不會輕易放入,他應該不會在澤州地界登岸。但這裏~朕的潞州中軍大營隔著中條山管不到,南岸的陝州駐軍少且不會輕易跨界過河到這裏,這裏便成了無人管轄的地界了。”
“哦?平陸城?”
“對!朕要你帶著10個特戰隊員預先埋伏在平陸碼頭,見到楊玄感父子登岸便亂槍擊斃。記住,多半楊玄感父子仍會化妝成一對行腳僧人師徒。見到僧人上岸立刻擊斃。這是朕賜給你的望遠鏡,在岸上碼頭找一個隱蔽處,好好認認將靠岸的商客僧侶。隻要擊斃了楊玄感,就算是誤傷些好人,朕不怪你就是。”
“陛下,下官遵令行事,隻要他楊玄感在平陸登岸,那他便踏進了閻王殿,自會去見閻王的。”董柯莊重的接過楊二親手賜予的單筒望遠鏡說道。
“好!但願張楚能在黎陽城就解決掉楊玄感,那樣就沒這麽麻煩了。但有備無患。去吧!”
“是,陛下。”董柯神色嚴峻的應道,揣好望遠鏡後轉身而出。
他心裏知道,這趟的使命是何其巨大,肩上頓感壓力。一是擔負著聖上的信任,自己絕不能辜負;二是一旦親手擊殺楊玄感成功,這功勞也實在是巨大無比,是剿滅亂黨叛軍絕對的首功一件。
當夜,董柯帶著6名隨從便踏上了迴中原的火車,趕赴正處於交戰中的黎陽城。
而此時的被叛軍占據的黎陽城處境更加艱險異常,就是楊玄感想撤軍都已經不能了。
將軍府內早已是一片大亂,人人自危,惶恐不安著,早沒了當初占據黎陽城的歡喜了。
“高先生,眼下態勢與我軍極為不利了。雖然,官軍尚未開始攻打城池,但這黎陽四周全都被官軍圍住,這讓我義軍動彈不得,如此豈能長久?望先生有計以解燃眉。”
“想不到,我義軍甫一占領黎陽城,四下官軍盡起來攻,連太行山金頂城駐軍都招惹來了。”高可仁答非所問的嘀咕著。
“先生,豈止太行駐軍10餘萬傾巢出動,就連潞州老營頤養天年的靠山王楊林都領著大軍圍住了黎陽西門,誰敢去戰楊林老兒啊?”李子通叫著。
“眼下就東門官軍較少也有5萬,就算殺出東門了,我義軍又當去往何處安身?”吳可宣抱怨著說道。
“諸位,都莫墜了士氣,時局還未艱難到要出逃的地步,且聽高先生為我等謀劃一二。”高士遠見眾人都有怨氣,忙出來圓場道。
“唉!若說破局之策在外不在內啊!”
“高先生此言怎講?”
“當初高句麗國使者李在榮鼓噪我義軍攻打黎陽城,他那廂便攻打楊廣正麵大軍,與我黎陽唿應。這邊我義軍拿下黎陽卻不見其動靜。以高某看,不如也派人前去催促其進兵。若是楊廣不敵,必然調動此處官軍前往遼東,我黎陽之圍便解了。但~”
“先生有話且請之言,無需遮掩。”高士遠插話道。
“但遠水難解近火啊!還不說能否見到高句麗國主淵蓋太祚了。聽說,大隋水師全數派往高句麗國了,估計此刻高句麗國也是自身難保。唉~”高可仁歎息著說道,一臉無奈狀。
“哎呀!我說諸位何必唉聲歎氣的,現城中糧食少說也有近百萬石,加上還有6萬餘將士,衝殺不出還不能守麽?守到遼東楊廣大軍前線糧食不繼陷入缺量窘態時,必然抽調此處官軍去援,那時城外官軍自然就全亂了。”劉黑闥粗著嗓門冒出這麽一句話來。
“嗯!劉將軍說得有幾分道理。我等都不要亂,先守幾天看看形勢再說。”楊玄感為穩住大家說道。
“嗯!先隻得如此。”高士遠等眾人一致認可道。
雖然城外四周都是大隋軍隊,但似乎全都不急於攻城,就像是在圍觀一條落在旱地裏的魚兒讓他慢慢缺水而死。而黎陽城中的叛軍便是這將死的魚。
夜深人靜了,黎陽將軍府內楊玄感和高士遠、朱登三人在書房中秘密商議著。
“高兄,小弟得到了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說那江南義軍背約不來黎陽而轉去攻打建康城了。說是江南官軍空虛,他等要立足江南複國,唉!一切都超出了預想,外援斷絕,我軍現在很是被動了。”
楊玄感歎息連連的說著。現在義軍中也隻有這位給自己最多幫助的兄長能夠傾訴衷腸了。
“是啊!雖然未經證實,但也差不多就是這樣了。黎陽周邊數十萬官軍,他江南義軍還敢來麽?估計躲還躲不過來及呢!再說,章昭達等陳國舊臣要複的是江南陳國,並無推翻大隋之意,到此無益啊!其實最讓為兄沒想到的是,我等淮陰舉事天下反隋應者寥寥,可見大隋已得了民心。”高士遠低聲說著,一臉愁容。
“高兄,不瞞你說,小弟覺得困在此處始終兇多吉少。某聽說楊廣為滅高句麗國又調集了安北20萬精銳騎兵,還將江南官軍基本抽調一空,隨同膠州灣水師一道去攻高句麗國南部半島了。如此粗略一算,楊廣攻高句麗國用兵當在百萬上下,加上裝備遠勝高句麗國。這陣仗估計也超過了淵蓋太祚父子的預想,這一仗下來半島多半也該屬於大隋的了。我義軍外援根本指望不上。”
“那義父,楊廣根本無需再抽調此處官軍入遼東了?”朱登有些驚慌的問道。
“即使會也不會抽調的太多,我義軍被動態勢無法改變。”
“賢弟,是不是我等該思一條退身之路?”
“高兄,小弟找汝過來密議正為此事。形式越來越緊迫,我城中雖有6萬義軍但怎能是城外數十萬官軍的對手,無需攻城,困也得把你我困死在此。更別說,再等楊廣引東征得勝之兵而來了。你我三人要思一脫身之法才行,以便在城破之時全身而退。”
“嗯!為兄明白了。哼哼!若說為兄本事救不得全軍但讓你我三人逃得性命還是容易。”高士遠有些得意的說道。
“哦?小弟願聞其詳,如何能逃得性命?”楊玄感眼睛一亮急問道。
“為兄行商多年,也在各處置辦了些房產,恰巧這黎陽城中便有一處藥材店,店家是為兄一叔伯兄弟。若到了急切之時,我三人可棄了義軍避入其店中。那藥店內院有平常屯積貴重藥材和存放金銀的地下密室,極為隱秘,外人不知。足可安頓我三個在其內躲避一時。待外麵風聲停了,那時在出來不遲。我三人的吃食皆可由為兄這兄弟一家接濟。”
“高兄,你這叔伯兄弟可靠麽?”楊玄感精神一振又問道。
“嗬嗬!賢弟盡管放心。我這兄弟一家原本也是一方富豪,後因楊廣修運河失了家產,土地也被官府沒收了。叔公一氣之下病死了,他夫妻兩個才到淮陰投的為兄。剛好為兄置下的這黎陽城藥鋪無可靠之人打點,便交給了他夫妻兩個在此替為兄照看。家中僅有一男一女兩個老實家仆,料也不會走漏風聲的,事有不濟之時,我三個盡管去那藥鋪暫避。”
“嗯!如此便好。煩請高兄得空再過去看看,略作安排,以免去了狼狽。”
“好!明日為兄便悄悄去藥鋪看看,將地下密室提前騰空出來,預作準備。”
“好!此為最後我等救命之法,萬不可泄露。登兒,就算最親密的心腹護衛也不能說。”
“是,義父。”
“待城破之時,我三人在轉入密室躲避。但願不用此法,但願楊廣兵敗遼東,但願更多義士揭竿而起解這黎陽城之危,唉!”
楊玄感一番感歎之後,三人盡皆不語,心事重重。
而此時,高句麗國半島中部臨近西海的漢山城正經曆者一場頗為激烈的攻防大戰。
交戰雙方是守城的高句麗國守軍兩萬人和攻城的大隋膠州灣水師及來護兒將軍的山陽江南大軍。
高句麗國這漢山城也同中原大國一樣修的高大堅固,守軍衣甲武器等也與大隋官軍沒有什麽兩樣,若說不同也僅限於語言。
但有一點他們卻一點沒有學到,就是對火器的使用。守城高句麗軍隊還是沿用著極為傳統的守城模式,這在兩軍交戰中便吃了大虧。
膠州水師魯明星部對艦載火炮的使用已經在其對波斯國遠征一戰中得到了運用並積累了大量經驗。200門火炮被騾馬拖上了岸並使用在了對城池的攻擊中。
在連續的轟擊中,漢山城逐漸垮塌了。城上的守軍也已傷亡了大半,早已潰不成軍了。
在水師火炮的掩護下,來護兒率領著大軍幾乎毫無阻擋的便攻入了城裏。殘存的部分高句麗國守軍也都棄城而逃奔入附近的高山密林中。
對地利的不熟使得來護兒和魯明星兩部人馬根本無從追擊,隻得眼睜睜的看著高句麗國守軍餘部從容的逃進山中。
“來將軍,這可如何是好?城池輕易拿下了,但卻斬草不能除根,這數千敵軍逃入山中,這讓我兩部大軍進退兩難了。”魯明星焦慮不堪的說道。
“是啊!不光敵軍逃逸,就這城中百姓我等又當如何是好?殺還是不殺?”來護兒問著魯明星這個極為棘手的問題。
“就是啊!這幫高句麗人不出聲就同我大隋百姓一樣,這怎麽能下得去手殺?再說,陛下並未給你我下達屠城之令啊!”魯明星也無可奈何的說著。
“陸騰~陸騰何在?”來護兒高聲大喊著。
“將軍,末將陸騰在此。”
一員麵目溫和慈祥的中年將軍提馬來到來護兒馬前拱手應道。
“陸將軍,無法,隻得留汝在此駐守了。來某給你留4萬人馬在此,記住給某守住這退路和海麵上的戰船。高琳將軍,你也留下助陸騰守在這裏,此處事關重大,就拜托你二人了。”
“來將軍放心便是,有吾二人和4萬將士在此料也無妨。”
陸騰答道,他和高琳原本就是長江上遊江陵城的正副守將,一對合作多年的搭檔了,守城自有一套方法。
“是啊!高句麗國很多人是以深林為生的,他們更了解這片林子,知道叢林戰怎樣打,這是我軍的弱項。是故,為兄不急於讓各部涉險攻擊,隻讓圍住即可。為兄有時間跟他拖,但他卻拖不起。”
說完,楊二又拿起張楚的那份軍報來看,看著看著便陷入思索中。
“楊玄感這次真的能授首就擒嗎?若是張楚失算了,他還會往哪裏逃?”楊二在心中默念著,他知道楊玄感麵臨窘境必然會再次潛逃。甚至還會重新扮迴行腳僧人。。。。。。
“仲堅去叫董柯進來。”楊二突然對仲堅說道。
“是,世兄。”仲堅應了一聲後忙走出大帳去找董柯。
片刻之後,董柯跟著仲堅進賬來到楊二身前。
“陛下,喚下官那旁使用。”董柯拱手問道。
“嗬嗬!董檢使原本京城人士,自是認得楊玄感的?”
“迴稟陛下,楊玄感乃是當年京城第一大少,最有名的紈絝子弟,京城之中誰能不識他?他年長下官幾歲,年少時他打過下官,下官自小便認得他,除非他化成了灰。”
“嗬嗬!好!朕欲讓你返迴黎陽城外,找到張楚,讓他撥10個特戰隊員給你由你指揮。楊玄感狡詐異常,朕想再給他設個局,以防其從網眼中滑脫了。”
“陛下,要下官如何作?”
“來,你來看楊玄感現已被圍黎陽城,兵敗之後他必然棄了士卒,化裝潛逃。若你是楊玄感屆時會逃向哪裏?”楊二指著大隋疆域圖中的黎陽城問著董柯。
“陛下,若是在下,當駕一扁舟順河而下就近逃往海上,我大隋已無他存身之處,必定逃往外海。”董柯在地圖上比劃著。
“嗯!有些見地。朕先前也是這樣想的。但你我常人都能想到的,楊玄感還會如此麽?”
“這~難道他還會潛迴淮陰城?不會吧?”
“當然不會。朕覺得他定會反其道而行,會向上遊而去。澤州地界有朕的駐軍和朕的很多工坊,防範森嚴,原本外人不會輕易放入,他應該不會在澤州地界登岸。但這裏~朕的潞州中軍大營隔著中條山管不到,南岸的陝州駐軍少且不會輕易跨界過河到這裏,這裏便成了無人管轄的地界了。”
“哦?平陸城?”
“對!朕要你帶著10個特戰隊員預先埋伏在平陸碼頭,見到楊玄感父子登岸便亂槍擊斃。記住,多半楊玄感父子仍會化妝成一對行腳僧人師徒。見到僧人上岸立刻擊斃。這是朕賜給你的望遠鏡,在岸上碼頭找一個隱蔽處,好好認認將靠岸的商客僧侶。隻要擊斃了楊玄感,就算是誤傷些好人,朕不怪你就是。”
“陛下,下官遵令行事,隻要他楊玄感在平陸登岸,那他便踏進了閻王殿,自會去見閻王的。”董柯莊重的接過楊二親手賜予的單筒望遠鏡說道。
“好!但願張楚能在黎陽城就解決掉楊玄感,那樣就沒這麽麻煩了。但有備無患。去吧!”
“是,陛下。”董柯神色嚴峻的應道,揣好望遠鏡後轉身而出。
他心裏知道,這趟的使命是何其巨大,肩上頓感壓力。一是擔負著聖上的信任,自己絕不能辜負;二是一旦親手擊殺楊玄感成功,這功勞也實在是巨大無比,是剿滅亂黨叛軍絕對的首功一件。
當夜,董柯帶著6名隨從便踏上了迴中原的火車,趕赴正處於交戰中的黎陽城。
而此時的被叛軍占據的黎陽城處境更加艱險異常,就是楊玄感想撤軍都已經不能了。
將軍府內早已是一片大亂,人人自危,惶恐不安著,早沒了當初占據黎陽城的歡喜了。
“高先生,眼下態勢與我軍極為不利了。雖然,官軍尚未開始攻打城池,但這黎陽四周全都被官軍圍住,這讓我義軍動彈不得,如此豈能長久?望先生有計以解燃眉。”
“想不到,我義軍甫一占領黎陽城,四下官軍盡起來攻,連太行山金頂城駐軍都招惹來了。”高可仁答非所問的嘀咕著。
“先生,豈止太行駐軍10餘萬傾巢出動,就連潞州老營頤養天年的靠山王楊林都領著大軍圍住了黎陽西門,誰敢去戰楊林老兒啊?”李子通叫著。
“眼下就東門官軍較少也有5萬,就算殺出東門了,我義軍又當去往何處安身?”吳可宣抱怨著說道。
“諸位,都莫墜了士氣,時局還未艱難到要出逃的地步,且聽高先生為我等謀劃一二。”高士遠見眾人都有怨氣,忙出來圓場道。
“唉!若說破局之策在外不在內啊!”
“高先生此言怎講?”
“當初高句麗國使者李在榮鼓噪我義軍攻打黎陽城,他那廂便攻打楊廣正麵大軍,與我黎陽唿應。這邊我義軍拿下黎陽卻不見其動靜。以高某看,不如也派人前去催促其進兵。若是楊廣不敵,必然調動此處官軍前往遼東,我黎陽之圍便解了。但~”
“先生有話且請之言,無需遮掩。”高士遠插話道。
“但遠水難解近火啊!還不說能否見到高句麗國主淵蓋太祚了。聽說,大隋水師全數派往高句麗國了,估計此刻高句麗國也是自身難保。唉~”高可仁歎息著說道,一臉無奈狀。
“哎呀!我說諸位何必唉聲歎氣的,現城中糧食少說也有近百萬石,加上還有6萬餘將士,衝殺不出還不能守麽?守到遼東楊廣大軍前線糧食不繼陷入缺量窘態時,必然抽調此處官軍去援,那時城外官軍自然就全亂了。”劉黑闥粗著嗓門冒出這麽一句話來。
“嗯!劉將軍說得有幾分道理。我等都不要亂,先守幾天看看形勢再說。”楊玄感為穩住大家說道。
“嗯!先隻得如此。”高士遠等眾人一致認可道。
雖然城外四周都是大隋軍隊,但似乎全都不急於攻城,就像是在圍觀一條落在旱地裏的魚兒讓他慢慢缺水而死。而黎陽城中的叛軍便是這將死的魚。
夜深人靜了,黎陽將軍府內楊玄感和高士遠、朱登三人在書房中秘密商議著。
“高兄,小弟得到了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說那江南義軍背約不來黎陽而轉去攻打建康城了。說是江南官軍空虛,他等要立足江南複國,唉!一切都超出了預想,外援斷絕,我軍現在很是被動了。”
楊玄感歎息連連的說著。現在義軍中也隻有這位給自己最多幫助的兄長能夠傾訴衷腸了。
“是啊!雖然未經證實,但也差不多就是這樣了。黎陽周邊數十萬官軍,他江南義軍還敢來麽?估計躲還躲不過來及呢!再說,章昭達等陳國舊臣要複的是江南陳國,並無推翻大隋之意,到此無益啊!其實最讓為兄沒想到的是,我等淮陰舉事天下反隋應者寥寥,可見大隋已得了民心。”高士遠低聲說著,一臉愁容。
“高兄,不瞞你說,小弟覺得困在此處始終兇多吉少。某聽說楊廣為滅高句麗國又調集了安北20萬精銳騎兵,還將江南官軍基本抽調一空,隨同膠州灣水師一道去攻高句麗國南部半島了。如此粗略一算,楊廣攻高句麗國用兵當在百萬上下,加上裝備遠勝高句麗國。這陣仗估計也超過了淵蓋太祚父子的預想,這一仗下來半島多半也該屬於大隋的了。我義軍外援根本指望不上。”
“那義父,楊廣根本無需再抽調此處官軍入遼東了?”朱登有些驚慌的問道。
“即使會也不會抽調的太多,我義軍被動態勢無法改變。”
“賢弟,是不是我等該思一條退身之路?”
“高兄,小弟找汝過來密議正為此事。形式越來越緊迫,我城中雖有6萬義軍但怎能是城外數十萬官軍的對手,無需攻城,困也得把你我困死在此。更別說,再等楊廣引東征得勝之兵而來了。你我三人要思一脫身之法才行,以便在城破之時全身而退。”
“嗯!為兄明白了。哼哼!若說為兄本事救不得全軍但讓你我三人逃得性命還是容易。”高士遠有些得意的說道。
“哦?小弟願聞其詳,如何能逃得性命?”楊玄感眼睛一亮急問道。
“為兄行商多年,也在各處置辦了些房產,恰巧這黎陽城中便有一處藥材店,店家是為兄一叔伯兄弟。若到了急切之時,我三人可棄了義軍避入其店中。那藥店內院有平常屯積貴重藥材和存放金銀的地下密室,極為隱秘,外人不知。足可安頓我三個在其內躲避一時。待外麵風聲停了,那時在出來不遲。我三人的吃食皆可由為兄這兄弟一家接濟。”
“高兄,你這叔伯兄弟可靠麽?”楊玄感精神一振又問道。
“嗬嗬!賢弟盡管放心。我這兄弟一家原本也是一方富豪,後因楊廣修運河失了家產,土地也被官府沒收了。叔公一氣之下病死了,他夫妻兩個才到淮陰投的為兄。剛好為兄置下的這黎陽城藥鋪無可靠之人打點,便交給了他夫妻兩個在此替為兄照看。家中僅有一男一女兩個老實家仆,料也不會走漏風聲的,事有不濟之時,我三個盡管去那藥鋪暫避。”
“嗯!如此便好。煩請高兄得空再過去看看,略作安排,以免去了狼狽。”
“好!明日為兄便悄悄去藥鋪看看,將地下密室提前騰空出來,預作準備。”
“好!此為最後我等救命之法,萬不可泄露。登兒,就算最親密的心腹護衛也不能說。”
“是,義父。”
“待城破之時,我三人在轉入密室躲避。但願不用此法,但願楊廣兵敗遼東,但願更多義士揭竿而起解這黎陽城之危,唉!”
楊玄感一番感歎之後,三人盡皆不語,心事重重。
而此時,高句麗國半島中部臨近西海的漢山城正經曆者一場頗為激烈的攻防大戰。
交戰雙方是守城的高句麗國守軍兩萬人和攻城的大隋膠州灣水師及來護兒將軍的山陽江南大軍。
高句麗國這漢山城也同中原大國一樣修的高大堅固,守軍衣甲武器等也與大隋官軍沒有什麽兩樣,若說不同也僅限於語言。
但有一點他們卻一點沒有學到,就是對火器的使用。守城高句麗軍隊還是沿用著極為傳統的守城模式,這在兩軍交戰中便吃了大虧。
膠州水師魯明星部對艦載火炮的使用已經在其對波斯國遠征一戰中得到了運用並積累了大量經驗。200門火炮被騾馬拖上了岸並使用在了對城池的攻擊中。
在連續的轟擊中,漢山城逐漸垮塌了。城上的守軍也已傷亡了大半,早已潰不成軍了。
在水師火炮的掩護下,來護兒率領著大軍幾乎毫無阻擋的便攻入了城裏。殘存的部分高句麗國守軍也都棄城而逃奔入附近的高山密林中。
對地利的不熟使得來護兒和魯明星兩部人馬根本無從追擊,隻得眼睜睜的看著高句麗國守軍餘部從容的逃進山中。
“來將軍,這可如何是好?城池輕易拿下了,但卻斬草不能除根,這數千敵軍逃入山中,這讓我兩部大軍進退兩難了。”魯明星焦慮不堪的說道。
“是啊!不光敵軍逃逸,就這城中百姓我等又當如何是好?殺還是不殺?”來護兒問著魯明星這個極為棘手的問題。
“就是啊!這幫高句麗人不出聲就同我大隋百姓一樣,這怎麽能下得去手殺?再說,陛下並未給你我下達屠城之令啊!”魯明星也無可奈何的說著。
“陸騰~陸騰何在?”來護兒高聲大喊著。
“將軍,末將陸騰在此。”
一員麵目溫和慈祥的中年將軍提馬來到來護兒馬前拱手應道。
“陸將軍,無法,隻得留汝在此駐守了。來某給你留4萬人馬在此,記住給某守住這退路和海麵上的戰船。高琳將軍,你也留下助陸騰守在這裏,此處事關重大,就拜托你二人了。”
“來將軍放心便是,有吾二人和4萬將士在此料也無妨。”
陸騰答道,他和高琳原本就是長江上遊江陵城的正副守將,一對合作多年的搭檔了,守城自有一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