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陛下,末將這裏這幾年下來就這5萬守軍,哪裏多了?陛下,末將這5萬守軍現在城中的也就1萬人,其餘的都分散在守衛運河、鐵路沿線上去了。末將身上擔子很重,既要守城又要守水旱兩路交通要道,很多沿途新城都要派駐軍士維持當地治安,末將這裏人手不夠啊!哪有多的?”伍保一聽楊二口中說駐軍多,便止不住叫起苦來了。


    “嗬嗬嗬嗬~”眾將聽伍保一個勁賣慘,都不由大笑起來,楊二也跟著一起笑著。


    “陛下,卑職覺得伍保將軍說得是實情,這城中守軍確實很少,好在黎陽處在我大隋內陸,並無邊患,加上天下承平,城中1萬軍兵也剛好夠用,確實不能在削減兵員了。”一旁張楚替伍保說著好話。


    “嗬嗬!朕何曾說過要減兵啊!伍保將軍冤枉朕了喲!”楊二再次笑了起來。


    “末將還以為陛下要抽調我守備軍前往遼東戰場呢?不過,若是陛下前線要用人,末將便親自帶兵前往就是了。這裏便交給盱眙城的韓老將軍代為鎮守就是。”


    “好了,先不說調兵一事,再說涿郡前線並不缺兵馬。伍保將軍朕有事問你,這裏留下張楚、吳烈、何倫將軍即可,其餘人等皆退出去。”


    “是,陛下。左右都退出外麵百步開外。”伍保吩咐著左右侍從們,眾侍衛聽了全都漠然而退。


    “董檢使,仲堅你二人到外麵守著,無宣任何人不得靠近將軍府。”


    “是,陛下。”董柯答應一聲後,跟著仲堅去到門外守候。


    “陛下,何事如此機密啊?”伍保不解的低聲問道。


    “稍後再說,張楚你來說說這城中之事,越詳細越好。”


    “是,陛下。卑職領受聖意便於月前扮作胡商潛入城中,每日在街市小巷之中盤亙打探。卑職發現很多來路不明之人,他們混入城中既非經商,也非探友,而是秘密潛藏在城中一些大戶家中,並且晝伏暗出的,行蹤頗為詭秘。”


    “這類人員估計城中有多少?”楊二問道。


    “少說也有兩千人。”張楚答道。


    “嗯!伍保將軍覺得這些人潛入城中所為何事?”


    “這~這末將一點不知情啊!”


    “吳將軍、何將軍呢?你們可曾注意到?”


    “稟陛下,我兩個每日分別在水旱兩路巡查,在城中時日並不多,不曾知曉這些人。”


    “嗯!這些人行動詭秘,也隻有軍情處的細作能探查到,不怪你等。”


    “陛下,他們到底要做什麽?這繁榮盛世的,難道他們還要聚眾造反不成?誰還會作此等事來?”


    伍保不解的問道,這幾年鎮守此城見得最多的就是百姓的笑臉和安康的生活,誰還會舍棄這一切去造反啊?


    “哼哼!總有那麽一些人不珍惜當下,比如楊玄感、江南陳國餘孽和關東失地士族們。也許是朕當初對他們狠了些,一直被嫉恨。”


    “啊?陛下是說楊玄感還欲起事?他哪裏來的人馬?陛下是說他們想動我這黎陽城?”


    “城中百姓有多少?”


    “稟陛下,城中百姓不過40萬,但往來流動的商旅很多,無法統計。”


    “嗯!這黎陽已是一座大城模樣了。”


    楊二有些感歎的說道,與往年那座江邊小城相比人口至少翻了8倍了。


    “陛下,如何去做,隻管與我三人說就是了。”


    “好!你三個都不是外人,伍保自不必說出自伍家,你二人皆出身朕的潞州講武堂,原本也是伍天錫將軍屬下,亦可說是朕的心腹將領,朕有話就與你等明說了,但請聽後保密,就是同床的妻子都不能漏了口風。”


    “陛下,我三人以性命擔保絕不走漏消息。”吳烈上前說道。


    “好!朕想以黎陽城為誘餌將關東反賊盡數吸引到此聚齊,然後給他來個包圓兒剿滅,從根上將隱患去除。”


    “好!我三人願聽陛下調遣。”


    “從張楚打探的消息看,城外關東士族的家兵護院武裝已經混入城中了,看來是要等朕在遼東征伐高句麗國一戰開啟之後便要奪了此城,以斷我遼東前線糧道,配合高句麗國夾擊朕。朕決定就此來個將計就計,將此城讓與他。三天後,朕離去之時,將帶走吳烈、何倫二將及3萬黎陽駐軍,伍保你在這裏留2萬人馬即可。若是,楊玄感領叛軍來襲,便組織城中百姓從西門或北門逃出去,留一座空城給他。記住,隻有待城中百姓全都離去後,你在棄城。朕不想此間百姓再遭兵禍。”


    “既如此,末將聽令就是了。必將百姓全部帶離,不與他死戰。”伍保答道。


    “張楚,你還在此協助伍保將軍撤離百姓,往北進入太行山中或是向西撤往澤州都可,告訴百姓隻是暫避一時,家中東西都不要帶。”


    “是,陛下。卑職在此專為撤離百姓就是,伍保將軍兩萬騎兵隻需為我等斷後阻擊住追兵即可。”


    “嗬嗬!好啊!有些日子沒抻抻手了,想不到還能在此撈到仗打,末將正求之不得。”


    “好!黎陽城丟給楊玄感讓他高興一時,朕的盱眙、廬州大軍及太行守備軍便會圍了此城。到時,伍保將軍和吳烈、何倫將軍在帶兵殺迴一同參與圍城。”


    “陛下此計大妙!保管反賊進了籠子一個都跑不掉。”


    “好了,大家都清楚了麽?”


    “清楚了。”眾人齊聲答道。


    “好!三日後依計行事。”


    “是。”


    “張楚,朕這次將特戰分隊向小平他們帶來了,還是交給你指揮,記住給朕直接擊斃楊玄感和朱登,不可再讓其脫逃了。至於如何布置和使用向小平特戰排,你應該有經驗了。”


    “嗬嗬!陛下想的周全,這又是一次斬首行動,卑職不敢有失,必將楊玄感朱登首級獻於陛下。”


    “好!成功之後帶向小平特戰排到遼東前線見朕繳令。”


    “是,陛下。”


    再次得到皇上的重用,張楚直覺內心狂跳,無比激動。他和向小平特戰排不是首度合作了,他們曾經一起去過金山鷹嘴峰斬首過東突厥頡利可汗,還一起在西域高原深山擊殺過西突厥左賢王萊萬尼,每次和特戰排的合作都是精典。


    黎陽城距淮陰並不遠,從運河使船也隻不到兩天時間。


    在楊二高調來到黎陽城的第二天,消息順著運河商貨船客商傳到了淮陰高府。這一消息令府內眾人陷入一片歡唿之中。


    “玄感兄弟,楊廣那廝到了黎陽城其必是北上前往涿郡。看來他積習不改又是要往遼東前線李靖軍中。”高士遠壓住興奮勁對楊玄感說道。


    “嗯!高兄說的不錯,那廝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又要率兵親征高句麗了。我等也該有所動作才是。”楊玄感答道。


    “義父,不若讓登兒潛入黎陽城中,找機會將那暴君刺死。”


    “登兒不可妄動!楊廣身邊高手眾多,其人又十分謹慎小心,輕易不會露麵,你去了黎陽也找不到刺殺機會。再說,楊廣本身武功不弱且擅使飛石暗器,就算一對一,登兒也無絕對把握。還是不要去了,一切按我等計劃行事即可。反正他的好日子也不多了。高兄,可派人去各處將此信告知諸家家主,讓大家可以實施舉事前的準備了。”


    安撫好急欲為父報仇的朱登後,楊玄感又對高士遠提議道。


    “好!為兄這就去安排。”


    高士遠答應下來後便起身向外走去。


    又過了數日,更讓眾人高興的消息傳來。


    “嗬嗬!黎陽城原有駐軍5萬,本就分散在周邊各處,尚顯不足。現在果如楊公子所言,楊廣那廝一到又征調北上走了3萬,更是將勇將吳烈、何倫兩人一道調走。現在城中僅剩兩萬守軍和莽夫伍保一將。此乃天助我等舉事成功也!”章昭達興奮的三羊胡須一個勁的亂顫著。


    “玄感賢弟,雖章司空所言不錯,看似一切均如我等預測,但黎陽城兵少了但防守卻加強了,原本敞開任意進出的城門,現在也加強了盤查並將關門時辰提前了許多。其在外駐紮的軍兵也都召迴了城裏,顯然也是提高了防守等級,這樣的話不利於我義兵突襲攻城了。”


    高士遠頭腦還算冷靜的分析著現有情況說道。


    “高兄提醒的是,某也正為此時略感不安。好在各家氏族的最強家兵已經混入城裏了,數量雖然不多僅有不到兩千,但有高可仁先生坐鎮城內指揮,足以趁夜奪取南門,迎我義兵進城。隻是,城中尚有足足兩萬官軍,這個實難對付,除非我義兵人數與之相當才行。”


    “賢弟,與我等舉事的關東士族不下20餘家,每家均可出動家兵不少800,多的甚至有2000兵,再加上劉黑闥和李子通將軍手下數千兄弟,如此算來我義軍兵力當在3萬以上。隻要組織得當定能奪取黎陽城。”


    “好!但願如高兄之言。一旦奪取黎陽,我等便可高樹義旗招兵買馬,黎陽地處交通要道,四通八達的,定能引得四方豪傑來投。”楊玄感豪氣的拍桌說道。


    “楊公子,若是能取得黎陽城,章某不才願往江南各地招募我陳國老兵前來助戰。”章昭達拱手說道。


    “哦?江南還有反隋義士麽?”


    楊玄感對章昭達之言頗感意外。


    “嗬嗬!楊公子難不成沒聽到過“江南多義士”這種說法麽?就說我陳國原大將軍徐子健家鄉就能輕易招得複國反隋,替大將軍報仇的義士不下萬人。徐子陵乃大將軍親弟,有他在便不愁無兵。子陵,收拾一下,我二人速迴江南。”


    “好!早則1月,晚則兩月,遼東戰事必起,我這裏最遲第三個月便要起兵攻黎陽。你我以3月為期,屆時望章司空和子陵賢弟領大軍到此會盟。”


    “好!三月為期,黎陽城見。”


    眾人拱手送章昭達和徐子陵二人出府並一路送到碼頭,直看到搭載二人的商船離得看不見了,眾人方迴。


    高府雖少了客居的章昭達和徐子陵二人,但更多了許多膽氣和希望。


    章昭達原本是陳國司空,身居高位,在陳國不同於人人憎恨的奸臣孔範,他是一個真正能做到喚起陳國百姓響應複國召喚的人,再加上被譽為陳國英雄大將軍徐子健的弟弟徐子陵的協助,將使得陳國義兵成為一隻不可估量的勢力。


    “高兄,小弟現在不愁舉事之後無兵可用了,請高兄在設法派一些得力人手混入城內,最好能直接將伍保殺死在睡夢中,那時城中官兵便群龍無首更加容易對付了。”


    “嗯!為兄這就去安排此時,讓諸家士族選派高手過來。玄感賢弟當多思慮如何協調義軍中諸多勢力會盟黎陽之事了,屆時少不得為權益之事爭吵。”


    “多謝兄長提醒!”


    楊玄感有些感動的拱手謝道。他長期客居在這位父親學生家中,兩人現在已經親密的如同異性兄弟了,高士遠也時刻都在維護他的地位和楊氏皇族的身份,真正做到了一個大哥為兄弟該做的事情。


    “高世伯,難道還有人敢和義父爭做義軍領袖麽?”朱登不解的問道。


    “賢侄啊!你看自稱渤海王的李子通、後漢王的劉黑闥以及原陳國司空章昭達都是好相與的麽?特別是李子通和劉黑闥二人,早在江湖有名,不光身手武藝不凡,而且各自手下都有上千精銳士卒,李子通手下更是不下3千人。各路關東士族大家屆時都會依附於強者,他二人要是鬧將起來,我等如何壓得住?這些還是需想在前麵,以免到時被動了。”


    “登兒別說了,你世伯心思縝密,慮事周全,我等事不成則以,一旦攻下黎陽城,李、劉二人必然與某爭這義軍盟主之位,到是不得不提前做些準備才是。登兒,今後不必守在義父身邊,當多去結交李、劉二人手下大將,許以好處,分化瓦解其勢力。這義軍盟主之位非某不可!”


    “是,義父,登兒知道怎麽做了。”


    “好了,賢弟,為兄去做事了,汝在家好生想想,好在還有時間。若是李、劉不服,該當如何行事?為兄去了。”


    “登兒送你高世伯。”


    “是,義父。”


    看著二人走出房門,楊玄感不得不好好想想今後之事了。


    高士遠提醒他的事情,是肯定會出現的,也許跟自己爭搶盟主位置的還不止李子通和劉黑闥,甚至那高傲的吳可宣也定不會站在自己一邊的。


    “看來,濟南高家是必須要拉攏的首要目標。高可仁?”


    想到這裏,楊玄感似乎有了一個可行的想法,不由得麵露一絲冷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