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賽義夫千戶,明日登程還是由你在前領路,注意翻山之時不必在意速度,當以安全為重。”


    “卑職遵命,定能選出過山好路來。”賽義夫答道,這次還是以他作為向導在頭前開路。


    “傳令全軍將士,一定要在風雪中管好馬匹,在風雪過大時要用麻布遮住馬眼睛,以免戰馬受驚跌落山崖。還有,將生病的將士留在此處,由軍醫護士照顧,待身體痊愈了,迴轉於闐城休養,不必再去碎葉城。”


    該說的都說了,該叮囑的也都叮囑了。


    張須陀輕出一口氣,看向賬外晴空下那遠方高聳的白皚皚的雪峰,思索明日將要迎接的苦難曆程。


    和張須陀部同樣也要翻越雪山的還有北部進攻突厥準葛爾地區的侯君集部,他們要翻越的是3000米以上的阿爾曼特山。


    此時,侯君集6萬人馬正在阿爾曼特山中掙紮前進著,好在這阿爾曼特山不比蔥嶺雪山那般高大,翻越過程還算順利並未出現意外折損士卒的情況。


    直接受命攻擊突厥王城的第5軍劉方部雖然距離浮屠城最近,但受到的阻力也是最大的。


    他和手下5萬將士被突厥右賢王桑賈巴克率軍1給阻擊在了巴什坤湖一帶不能前進。


    而由徐茂公率領的主力大軍由於攻擊突厥王城的道路漫長且沿途多有城池阻礙,雖一路憑借手中火器能夠摧城拔寨,但卻遭遇突厥名將萊裏克爾釆用的遊騎兵襲擾戰術糾纏,速度一時也快不起來。


    隻有,南路迅速平定了鄯善和且末兩個突厥附屬小國的宇文成都衛戍第1、2兩軍10萬人馬沿著沙漠中的車爾臣河北上,直取焉耆國鐵穀關一路還算順利,擊破了兩座焉耆小城後,目前已經抵達了鐵穀關。


    前方戰事形成焦灼,這讓身在京城皇宮的楊二始料未及。


    很顯然,突厥軍隊已經製定了專門針對隋軍火器攻擊的策略。這種策略是誰教給他們的呢?楊二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楊玄感。


    是的。楊玄感曾數次領軍和擁有極大火器優勢的隋軍對決過,雖然每次都慘敗,但也會總結出一些專門針對隋軍火器進攻的經驗教訓。


    他在西突厥國內時間將近一年,且混跡於西突厥高層,是極有可能將這些經驗傳給突厥人的。在突厥人玉門一役的戰鬥中嚐盡苦頭後,自然就會想起使用楊玄感教給他們的辦法了。


    這個楊玄感真是太可惡了!


    楊二看著徐茂公來自前線的邸報便對楊玄感更增加了一股憎惡。


    “陛下,按照徐績的說法,這滅突之戰便是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了,我朝也應相應作出部署才是。”宇文化及見楊二臉色慍怒便開解道。


    “嗯~若是以前,戰事延長我中原王朝會因後勤補給不濟而草草了事,但現今情況大不同了。不光敦煌存有我軍大量物資,而且還可通過鐵路為前方源源不斷進行整補。戰事綿長對我朝不見得不利。相反,他西突厥年年糧荒,倉儲虧空。朕就看他如何維係?傳旨徐茂公穩紮穩打,不必急於進攻,但占據的土地必須守住。侯君集部一路全力攻取突厥北方占據突厥產糧之地,其他三路逐次向突厥王城推進。”


    “臣遵旨。”


    “李靖那邊可有消息?”


    “稟陛下,李靖那邊前日來報說,鬆讚幹布吐蕃軍已經退走了,他正在尾隨追擊中。並無最新戰報過來。”


    “嗯!鬆讚幹布實力弱小,掀不起大浪來。估計不久後就有捷報過來。”


    “陛下,我部探員從高句麗國傳迴一個消息。”劉文靜奏道。


    “難不成高阿那已經病死了麽?”


    “陛下,高阿那還有命在,不過已經不能理朝,現已將王位禪讓給了其子高元。現在高句麗國已然換了國主了。”


    “嗯!這麽說來高阿那確實命不久矣了。王朝更替之時,那權臣淵蓋太祚父子還老實麽?”


    “陛下,高元雖然登位但朝中權柄進一步旁落了。高元現在幾等於一個傀儡般,朝中大權全由淵蓋太祚父子一手把持。高家天下的覆滅隻在不久矣!”


    “唉~看來我朝水師前往其沿海示威的動作,表麵雖然壓製了淵蓋太祚父子的篡逆之舉,但結果還是一樣的,高元也隻落得個任人擺布的結局。”


    “陛下,如今高句麗滿朝文武幾乎都偏向淵蓋父子,軍中將領更是鼓噪讓高元退位讓賢,微臣判定新王高元王位不穩,高句麗國變天已成必然。”


    “如今我朝正與突厥交戰,朕不想看到高句麗國生亂,就是真要亂起來也希望在平定了突厥之後。這樣吧!內務部派出官員代表我朝前往恭賀高元登基並將朕的不許生亂之意傳給高句麗國上下。同時,東部和北部戰區也作出一番動作給高句麗看看。”


    “是,陛下。”裴世矩和宇文化及應道。


    “眼看就要入春了,入春之後就要規劃涿郡以東的鐵路修建,內務部所屬部門要盡快拿出一個規劃來,爭取早一天動工。”


    “是,陛下。臣會讓我部鐵道司盡快給出修建方案。”裴世矩再次起身拱手應道。


    “我朝東北乃是新增國土,這片國土土地肥沃,沃野千裏,乃是我朝今後所依賴的一個糧食主產區。但該地地處邊鄙,多有異族,稍有管控不力便會有異族崛起生亂。鐵路修建之後便可一舉改變那裏的現狀,使其與我中原聯係更為緊密,加強民族融合之後,異族也再難生事。對了,朕想起來了,我朝援助西突厥鐵路建造的築路民壯們現在情況怎樣了?”


    “陛下,援建突厥的民壯現在還陷在突厥國內,突厥龜茲國現為我民壯聚集之地,也受到龜茲國主的善待,隻是不知現狀怎樣了?”裴寂忙起身答道,他是主管鐵道司的副相。


    “肇仁先生你軍情處可有民壯消息?”


    “稟陛下,如今兩國交戰邊界封鎖嚴密,我軍情處探子已於開戰之初便斷了聯係了。不過,戰前老臣曾往突厥王城加派了大批人手,相信在我駐突厥王城領館主使李子雄的安排下,民壯不會出事。”劉文靜答道。


    “但願兩國交鋒不要禍及這些民壯。肇仁先生若是有可能派人過去就告訴他們當以自保為主,可組織起一隻自保武裝,這樣即使突厥拿他們開刀時,也不至於等死。讓他們盡量不要去招惹突厥人,等著我西征大軍到來就是。”


    “是,陛下。”


    久違的陽光普照大地,地上的積雪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閃光,晃得人睜不開眼。


    鬆讚幹布看向遠方已經排列整齊威武雄壯的數萬大隋騎兵驚得目瞪口呆,不時用手揉搓著雙眼。前方大隋騎兵每人都是白馬白袍的在一片冰雪為主背景之下顯得是那麽虛幻和不真實,真如天兵一般。


    “王爺,前麵有隋朝騎兵列陣,我軍返迴高原的路被堵住了。”身邊一員將領大聲唿喊著。


    “喊什麽?本王也不是瞎子。準備擺出衝鋒陣型,他不過數萬人馬,本王這裏也是數萬精兵,不過就是一場好廝殺罷了!”鬆讚幹布下令道,現在說一切都無用,隻有硬衝過去才是出路。


    “王爺若要衝擊過去,則必須快,否則身後追兵到來,我軍便腹背受敵了。”


    “嗯!準備~給本王吹衝鋒螺號。”


    “嗚~~~”身後一陣牛角號聲響起,隨即便是一片喊殺之聲。


    “給本王衝,衝殺過去迴家~衝~”鬆讚幹布揮刀大喊著。


    “衝~”身邊心腹將領舉刀向前一揮,隨即當先衝了出去。身後緊跟著呐喊不迭的一群吐蕃騎兵。


    對麵隋軍陣上,伍雲召通過單筒望遠鏡已經把吐蕃騎兵看的清清楚楚,甚至吐蕃兵臉上的驚恐之狀都看清。


    “嗬嗬!我軍突然出現在其歸途之上,顯然已造成其有崩潰之狀了。傳令下去,讓連弩火雷箭手向前布陣,準備迎擊吐蕃韃子騎兵衝擊。輕甲騎兵大隊在後布陣,準備衝擊。”


    很快,5000連弩火雷箭手分作三排上前一百步,一字排開,連弩箭指向前方。


    而這時,吐蕃騎兵的衝鋒開始了。


    “傳令~以響箭為號覆蓋射擊,無令不得停止。”


    “是。”身邊傳令兵迅速將伍雲召的口令傳了下去。


    5000連弩箭手麵色沉凝的盯著遠方逐漸靠近的漫無邊際的吐蕃騎兵們。


    “大將軍,我連弩火雷箭射程300步,現在韃子騎兵已經進入500步了。”身邊中軍校尉急報道。


    “300步再報。”


    “是。”


    耳邊陣陣雷鳴般的馬蹄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了,吐蕃騎兵的身影已經越來越清晰了。


    “大將軍,300步,300步已到~”


    “響箭~”


    “啾~”隨著伍雲召一聲令下,身後中軍手中早已準備好的響箭便發射到了空中,伴隨著一聲尖利的鳴嘯聲傳遍全軍。


    “撲~撲~撲~”密集的火雷箭的發射聲響起,隻見半空中黑壓壓的如同一片烏雲,迅疾的向正在衝擊過來的吐蕃騎兵頭上罩去。


    “轟~隆隆~轟隆隆~”一陣密集的爆炸聲瞬間響起,雪原上頓時騰起一片黃霧並閃耀著數不清的火光。


    緊接著,一陣陣慘叫聲撲麵而來。


    衝在前麵的吐蕃騎兵紛紛落馬,受傷的戰馬也都紛紛撲到在雪地上。


    盡管連弩火雷箭威力巨大,給吐蕃騎兵造成的傷亡也非常大。但亡命的吐蕃騎兵們不顧生死,仍舊一波波的如同僵屍般往前衝擊著,距離伍雲召的大隊越來越近,已經不到百步了。


    “擊鼓~傳令左右兩軍給我衝殺過去~”伍雲召見火雷箭已經無法遏製吐蕃騎兵的亡命衝擊,便將手中大槍一舉高唿道。


    “咕隆~咕隆~咕隆~”身後十幾麵大鼓敲響,傳遍整個白馬義從營陣列。


    “殺~”伍雲召大喝一聲,躍馬挺槍便率先衝殺了出去,身後中軍營也都紛紛挺著手中長槊跟著衝了出去。


    見身後騎兵開始衝擊,前麵的連弩箭手們便迅疾收起弩箭,取過鞍鞘上的騎兵長槊也跟著伍雲召的中軍大營一起衝殺。


    而此時左右兩側的侯君達和王君可部騎兵也呐喊著一起向吐蕃騎兵圍殺了過去。


    頓時,天地無光,日月無色。


    一場慘烈的騎兵混戰開始了。


    這是一場8萬對6萬的廝殺。


    雖然白馬義從騎兵驍勇無比,武器精良,在攻勢上占據著顯著優勢。


    但高原吐蕃騎兵也是百戰精銳,他們手中的武器雖遜色很多,但沒有一個人退縮,盡都舉著馬刀鐵錘迎著隋軍騎兵刺過來的長槊衝擊著。


    他們往往以幾個人死亡的代價換得一個白馬義從官兵落馬,卻仍舊奮勇向前衝擊著。


    伍雲召在混在其中最是英勇無敵。


    一條虎頭大槍上下翻飛,忽刺忽掃,幾乎每一次的揮動都要帶走一個吐蕃騎兵的性命。就算上前就是找死,但同樣殺紅眼的吐蕃將領們仍舊不顧死活的向他衝來。


    侯君達此時率領的左軍也迎住吐蕃騎兵奮勇廝殺著,他手中的一條鐵槍,雖不比主將伍雲召的炮犀利,但也神勇無比。與之對決的吐蕃將領沒有超過3合的,死在他槍下的吐蕃將士也已經達到百多人了。


    王君可率領著他的右軍騎兵也死死的頂著不要命般撲上前來的吐蕃騎兵們。


    混戰中,王君可一個不留神,左臂被一個亡命衝殺過來的吐蕃將官給砍開了一個血口,鮮血頓時湧入出來。手中大杆刀顯得沉重起來,好在身邊眾護衛一起上前攔住了不斷湧過來的吐蕃騎兵們。


    白馬義從營就王君可右軍這一處略顯吃力,但也跟吐蕃騎兵戰成了相持狀。


    “小王爺,快看,我軍左側這一路隋軍騎兵,被我軍死死抵住了。不如,我中軍大營便向這處衝擊,或可撕開一道口子衝過去。”一個親隨中軍將領對觀戰中的鬆讚幹布建議道。


    “嗯!中路這員大將一條槍著實厲害,本王不敢與他相對,右側那員隋將也勇不可當,就這左側一路我軍還能抵擋。令中軍大營就從左側衝殺,一定要衝出一條血路。殺~”叫完,鬆讚幹布抽出腰間長刀舉過頭頂便當先衝了出去,身後3000中軍護衛營將士如出籠的猛虎般跟著呐喊而出。


    主將受傷的王君可右軍此時哪能抵擋得住鬆讚幹布率領的這股生力軍的衝殺,被吐蕃騎兵拚命往兩邊抵開,漏出了一條路,任憑鬆讚幹布中軍營衝殺了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