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無需動怒。既然兩國友好,經貿往來頻繁,又何必陳兵與邊界呢?不如趁早退迴。”
“嗯!朕自會考慮退兵一事。隻不過如今已是冬季,調兵頗為不便,待明年春季天氣好了,在說退兵不遲。”
“啊?陛下,冬季就不能退兵了麽?況且貴國還有鐵路不論冬夏都能運營啊!”
“嗬嗬!殿下有所不知,我河西鐵路現在要確保運送修建貴國鐵路所需物資,沒有多的運力來運兵,請殿下見諒。要撤兵隻有等待冬去春來之時了。”
“嗯!既然陛下如此說了,本王便信陛下一迴,且請開春便退兵。”
“這是自然,殿下勿疑。”
“陛下,本王還有一事相請~”
“何事?但講無妨。”
“陛下,我汗國今夏又遭大旱,導致糧食在此欠收,聽聞大隋今秋糧食豐收,可否再援助我汗國百萬石糧食?”桑賈貝克說這話時,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說出的話聲音極小。但階上的楊二倒是聽得清清楚楚,心中不由暗笑不已。
“我朝糧食到是富裕,可說是多到了無處存放了。怎奈貴國賒欠我朝糧食已經太多了,加上修建鐵路已經工程過半,尚未能支付我朝一文,今又開口借糧,恐不妥吧!”
“陛下,若能助我汗國渡過糧荒之年,本王可做主將東北邊境的伊吾郡劃歸貴國。”見隋皇陛下有不願資助的意思,桑賈貝克此時內心已有些慌亂了。如果這個冬天沒有大隋糧食資助的話,突厥國內將出現大麵積的饑荒,餓死的人將難以計數。
“元公,地圖?”
“是,陛下。”元岩趕忙去後麵找地圖去了,又很快拿著地圖走上龍案。
“伊吾?”楊二仔細的看著地圖找尋著伊吾郡的位置。終於在突厥東北部的一個角落裏看到了“伊吾”兩個字,原來處在現在大隋國土和金山西麓之間的三角地帶,也處在羅曼山以北。不同其他地方的是,這伊吾地處兩山之間乃是一塊大草原。
楊二見了內心不由一陣狂喜。心想,這趁火打劫的感覺真tm的好!這伊吾郡就是塊肥肉啊!想到這裏,楊二麵無表情的抬頭對桑賈貝克道:“這伊吾乃是草原,是你族人的牧場,不同於戈壁沙漠無用之地,殿下你能做主放棄麽?”
“陛下若能多出些糧食,本王便能說服大汗將伊吾郡劃歸大隋。”
“好!貴國需要多少糧食過冬?”
“至少500萬石。”
“轟~”朝堂內議論之聲頓起,人人都在搖頭不已。
“嗬嗬!一個小小的伊吾郡,能值這許多糧食?看來殿下沒有交換的誠意啊!”
“陛下~陛下年前得到的數百裏的戈壁沙漠都值數百萬黃金,這伊吾可是一大片優質草場啊!請陛下三思。”
“嗬嗬!200萬石。”
“不,不能少於350萬石。”
“250萬石。”
“300萬石,不能再少了,陛下。”
“280萬石。”
“好吧!就依陛下的280萬石,唉!”桑賈貝克有些無力的應道。在他心裏知道,280萬石也僅夠全國勉強渡過這個嚴冬。
“裴相,為資助友好鄰邦度過糧荒,280萬石糧食需在5日內備齊送往敦煌再轉交突厥。”
“臣遵旨。”裴世矩起身應道。
“宇文防相,令第5軍劉方部半個月內分兵進駐伊吾郡,讓他給朕在伊吾站住了腳。”
“臣遵令。”宇文化及起身應道。
“嗬嗬!賢王殿下還有事麽?”楊二交代完後又樂嗬嗬的轉頭看向一臉沮喪的右賢王桑賈貝克問道。
“這~本王還有個不情之請,想與陛下商討。”
楊二聽了心中不禁又是一喜,心說,今天是個好日子,這生意又來了。
“賢王殿下,但講無妨。朕這數百文武都可為殿下謀劃。”
“陛下,我汗國地域寬廣,然部眾子民稀少。加上多不善農耕,以致年年少糧。若是,我汗國向貴朝出租部分土地,供貴國百姓耕種的話,不知此案可行否?”
“這~”楊二被這一突破這個時代的奇思妙想給驚呆了。這不就類似後世的那種“港租界”模式嗎?
“請賢王殿下先迴館驛歇息,此事重大,容朕和百官商議再定。”
桑賈貝克聽罷,便起身一禮後退出了朝堂,自迴館驛等候消息去了。留下滿朝文武竟相爭執,朝堂混亂不堪。
楊二自覺這是一個機會,但好在哪裏一時還未想清楚。也不去管百官議論,隻獨自思索著,權衡著利弊。
“陛下,臣有話說。”熟悉西域氣候環境的外相何充起身拱手說道。見有人起身進諫,眾文武便安靜了下來。
“何相,有話請講。”
“陛下,臣對突厥國情有所了解。他那裏四季少雨,田中稻米一年隻得一季收成,且突厥國土雖大但適於種植稻米的地方並不多。若是同意租借他那裏的土地,則必然將旱地租與我朝。然旱地隻能種植耐旱作物,此類作物我朝也沒有。況且,我朝中土地多得是,何須外租土地呢?望陛下三思。”
“嗯!何相此言有理。這也正是朕為難的原因。但朕又不想失去這個能夠切入突厥的機會,正不知該如何是好。”
“陛下,我等方才商議過了,都覺得租賃其土地一事於我朝無益,不如拒絕為好。”盧照鄰代表群臣諫言道。
“此事容朕細思。何相今晚由汝替朕宴請那突厥右賢王,讓其安心在我京城住上幾天。”
“是,陛下。”
“今日朝議到此,眾卿自迴。若有想法可到禦書房見朕商議。”
說完,楊二起身離了龍案轉身向後院而去。
眾臣三唿萬歲後便都散了,各自迴衙公幹。
“仲堅,去穆先生房中叫他來書房一趟,就說朕有要事找他商量。”
“是,世兄。”
仲堅剛走,魏征便進房來見。
“魏相,怎麽這麽急就來見朕了?可有話說?”楊二見是魏征,不禁有些意外,尋思著自己言行舉止並無不當之處啊?
“陛下,臣此來專為提醒陛下一事。”
“坐下說。”
“謝陛下!臣以為突厥右賢王拋出的土地外租構想必然打動了陛下,但臣覺得有一事不得不提,若是我朝租賃了他的土地,這必然遷民前去耕種,臣覺得遷民人數絕不會少於30萬。陛下試想,若是兩國戰端一起,我30萬西遷的子民卻不成了人質。那時,我朝征西將士如何能放手一戰?豈不被動了?”
“嗯~魏相提醒的是,朕還真沒想到這層。”
“臣言盡於此,請陛下三思而行!臣告退。”說罷,魏征並不願多留拱手一禮後轉身便退出了禦書房。
“陛下,找穆某來何事啊?我方才看到魏征匆忙而去,發生什麽事情了?”就在楊二低頭思想之時,穆先生出現在房中,打斷了他的思路。
“嗬嗬!今日在朝議時出現了一樁奇事。穆先生有親屬在香港定然知曉英國從孱弱的晚清手上租賃香港一事,那時的晚清糊裏糊塗的欠下了大量的外債,不得不同意了英國人以租賃下香港作為殖民地來抵消其外債的屈辱之事。如今,類似的事情也要發生了,不過我大隋是那債權方握有主動。”
“嗬嗬!小楊啊!你到底要說什麽?直說便是了,香港的事情穆某當然清楚的很。”楊二的說法把老成的穆先生給逗樂了。
“西突厥來人了,說是要出租給我朝一塊土地,讓我朝遷民過去耕種開發,用他欠我朝的糧款抵扣租金,穆老你說這事能做嗎?”
“這~”穆先生一聽是這事,不由眉頭一皺,思考起來。
“小楊啊!西突厥的地盤我是知道的,以我國新疆為主要地區。新疆你是知道的,穆某曾擔任過科學院新疆分院的院長,長期在那裏待過,可說是走遍了新疆的每個角落,那裏的氣候沒有了比我更了解了。說實話,我很不想建議你以這土地租賃方式抵扣突厥的欠款,因為那塊土地即算是到了後世,糧食產量也不,倒是全靠幾個建設兵團種植棉花。以至於,我國的棉花產量居於世界領先。除非租來的土地也能大麵積種植棉花。”
“棉花?我也想過。但現在哪來的棉花啊?那可是外來物種,我國乃至整個西域都還沒有。”
“嗬嗬!棉花倒是有,隻是不在西域而在阿拉伯帝國,若是能引進到突厥種植最好,那裏的氣候非常適合種植棉花。且棉花的作用實在是太多了。”
“嗯!阿拉伯帝國,遠是遠了些,但也不是不能過去。”楊二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就用突厥出讓的土地來種植棉花而非糧食作物。
“那好!既然你要派人去阿拉伯帝國找棉花種子,穆某便將棉花的圖樣畫出來,讓人比照著去尋找。”穆先生爽快的說道。
“好!有勞穆老了。對了,新疆哪片地方最適合種呢?北疆還是南疆?”
“當然是北疆了,哈密以北,阿勒泰以南的廣大區域都是最好的種植棉花之地。不過,南疆也能種植,就是可使用的土地麵積小了些。”
“好!有數了。嗬嗬!”楊二心中的結被穆先生打開了,不禁感到暢快。
“就這事兒了嗎?沒了我可要迴實驗室了。”穆先生說著就要起身離開,楊二突然想起一事來,忙把穆先生按在座椅上。
“莫急嘛!穆老,我還有一事請教呢!您先喝口茶。”
“穆老,今日的朝議,安北都護府刺史楊公卿說起了一事,他在問能不能在修一條烏蘭巴托到北京的鐵路。那邊您是知道的全是大山,像陰山山脈、太行山脈,要修的話有些地段繞不過就必須打隧道。你也知道這個時代的技術太過原始了,想打通大山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穆老能造出專門打隧道的隧道鑽機。”
“啊?造鑽機啊!不行~不行~就算有了鑽機也不行,太危險了。”穆先生忙放下茶杯把頭搖的像個撥浪鼓般。
“嗬嗬!隻要穆老能搞出鑽機來,其他的不勞您費心,自有李春他們去作。千萬不要忽視這個年代的匠師啊!想想被稱作奇跡的趙州橋吧!”
“唉!好吧!穆某就先設計個最簡單的鑽機吧!至少比鋤頭好用的多。”穆先生歎息著,一臉無奈的走出了書房。
“師傅,您又讓穆先生做什麽?惹得他一臉的不快。”李世民這時鑽進了書房問著楊二。
“嗬嗬!來的正好,你的任務就是去陪穆先生,讓他開心的作事情,明白嗎?”
“弟子明白,保準讓穆先生開心起來。”說完,轉身又是一溜煙的去追趕穆先生了。
因上午的朝會有未能解決的事項,裴世矩等幾位大臣心中惶惑不安。於是在午後結伴前來禦書房覲見楊二。
“陛下,早朝所提租賃土地之時,可有決定?”裴世矩代表眾人問道。
“嗬嗬!不瞞諸位,朕已有決斷。”楊二賣著關子並不一下說完。
“哦?未知陛下有何決斷?”魏征急問道。
“同意右賢王提出的交易。朕決定租下他50萬頃土地或是一郡之地用以抵消部分突厥欠款。”
“啊?那陛下要這些土地來種糧食嗎?我朝還缺那點糧麽?”眼見自己管轄的內務府庫錢糧隻出不進,突厥總是掛賬不平。原本指望突厥應諾償還欠款的,這下子這筆巨款泡湯了,裴寂忍不住了忙問道。
“不!朕不準備用來種植糧食,再說那裏幹旱少雨也不適於種植糧食,朕要他那裏的土地有他用,此事暫且保密。”
“既然陛下主意已定,我等便不再多說了。臣等告辭~”
“肇仁先生且留步。”
“哦!陛下,還有何事吩咐?”劉文靜迴身拱手問著。
“肇仁先生,你部張楚千戶和賽義夫邦德百戶都在京師麽?”
“迴陛下話,這兩人現在都在我軍情處京城總部當差,怎麽?陛下要找這二人?”劉文靜先生問道。
“嗯!請肇仁先生將此二人借朕一用。”
“既是陛下用人,臣迴去讓他二人進宮見駕便是了。不知陛下要將他二人派往何處?”
“嗬嗬!朕欲讓他二人出趟遠差,極遙遠的差事。混在我大隋去往阿拉伯帝國經商的船隊中,前往阿拉伯帝國為朕尋找一物。”
“啊?阿拉伯?如此遙遠啊!”
“對!還請肇仁先生為他二人配上數名精悍細作作為護衛同去走一趟。”
“臣遵命就是。”事情說完,劉文靜便退了出去,自迴軍情處衙門找張楚二人去了。
這邊穆先生實驗室房內。
穆先生正仔細的用自己所剩不多的鉛筆頭描繪著一副棉花圖案,還真畫的惟妙惟肖的。
“嗯!朕自會考慮退兵一事。隻不過如今已是冬季,調兵頗為不便,待明年春季天氣好了,在說退兵不遲。”
“啊?陛下,冬季就不能退兵了麽?況且貴國還有鐵路不論冬夏都能運營啊!”
“嗬嗬!殿下有所不知,我河西鐵路現在要確保運送修建貴國鐵路所需物資,沒有多的運力來運兵,請殿下見諒。要撤兵隻有等待冬去春來之時了。”
“嗯!既然陛下如此說了,本王便信陛下一迴,且請開春便退兵。”
“這是自然,殿下勿疑。”
“陛下,本王還有一事相請~”
“何事?但講無妨。”
“陛下,我汗國今夏又遭大旱,導致糧食在此欠收,聽聞大隋今秋糧食豐收,可否再援助我汗國百萬石糧食?”桑賈貝克說這話時,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說出的話聲音極小。但階上的楊二倒是聽得清清楚楚,心中不由暗笑不已。
“我朝糧食到是富裕,可說是多到了無處存放了。怎奈貴國賒欠我朝糧食已經太多了,加上修建鐵路已經工程過半,尚未能支付我朝一文,今又開口借糧,恐不妥吧!”
“陛下,若能助我汗國渡過糧荒之年,本王可做主將東北邊境的伊吾郡劃歸貴國。”見隋皇陛下有不願資助的意思,桑賈貝克此時內心已有些慌亂了。如果這個冬天沒有大隋糧食資助的話,突厥國內將出現大麵積的饑荒,餓死的人將難以計數。
“元公,地圖?”
“是,陛下。”元岩趕忙去後麵找地圖去了,又很快拿著地圖走上龍案。
“伊吾?”楊二仔細的看著地圖找尋著伊吾郡的位置。終於在突厥東北部的一個角落裏看到了“伊吾”兩個字,原來處在現在大隋國土和金山西麓之間的三角地帶,也處在羅曼山以北。不同其他地方的是,這伊吾地處兩山之間乃是一塊大草原。
楊二見了內心不由一陣狂喜。心想,這趁火打劫的感覺真tm的好!這伊吾郡就是塊肥肉啊!想到這裏,楊二麵無表情的抬頭對桑賈貝克道:“這伊吾乃是草原,是你族人的牧場,不同於戈壁沙漠無用之地,殿下你能做主放棄麽?”
“陛下若能多出些糧食,本王便能說服大汗將伊吾郡劃歸大隋。”
“好!貴國需要多少糧食過冬?”
“至少500萬石。”
“轟~”朝堂內議論之聲頓起,人人都在搖頭不已。
“嗬嗬!一個小小的伊吾郡,能值這許多糧食?看來殿下沒有交換的誠意啊!”
“陛下~陛下年前得到的數百裏的戈壁沙漠都值數百萬黃金,這伊吾可是一大片優質草場啊!請陛下三思。”
“嗬嗬!200萬石。”
“不,不能少於350萬石。”
“250萬石。”
“300萬石,不能再少了,陛下。”
“280萬石。”
“好吧!就依陛下的280萬石,唉!”桑賈貝克有些無力的應道。在他心裏知道,280萬石也僅夠全國勉強渡過這個嚴冬。
“裴相,為資助友好鄰邦度過糧荒,280萬石糧食需在5日內備齊送往敦煌再轉交突厥。”
“臣遵旨。”裴世矩起身應道。
“宇文防相,令第5軍劉方部半個月內分兵進駐伊吾郡,讓他給朕在伊吾站住了腳。”
“臣遵令。”宇文化及起身應道。
“嗬嗬!賢王殿下還有事麽?”楊二交代完後又樂嗬嗬的轉頭看向一臉沮喪的右賢王桑賈貝克問道。
“這~本王還有個不情之請,想與陛下商討。”
楊二聽了心中不禁又是一喜,心說,今天是個好日子,這生意又來了。
“賢王殿下,但講無妨。朕這數百文武都可為殿下謀劃。”
“陛下,我汗國地域寬廣,然部眾子民稀少。加上多不善農耕,以致年年少糧。若是,我汗國向貴朝出租部分土地,供貴國百姓耕種的話,不知此案可行否?”
“這~”楊二被這一突破這個時代的奇思妙想給驚呆了。這不就類似後世的那種“港租界”模式嗎?
“請賢王殿下先迴館驛歇息,此事重大,容朕和百官商議再定。”
桑賈貝克聽罷,便起身一禮後退出了朝堂,自迴館驛等候消息去了。留下滿朝文武竟相爭執,朝堂混亂不堪。
楊二自覺這是一個機會,但好在哪裏一時還未想清楚。也不去管百官議論,隻獨自思索著,權衡著利弊。
“陛下,臣有話說。”熟悉西域氣候環境的外相何充起身拱手說道。見有人起身進諫,眾文武便安靜了下來。
“何相,有話請講。”
“陛下,臣對突厥國情有所了解。他那裏四季少雨,田中稻米一年隻得一季收成,且突厥國土雖大但適於種植稻米的地方並不多。若是同意租借他那裏的土地,則必然將旱地租與我朝。然旱地隻能種植耐旱作物,此類作物我朝也沒有。況且,我朝中土地多得是,何須外租土地呢?望陛下三思。”
“嗯!何相此言有理。這也正是朕為難的原因。但朕又不想失去這個能夠切入突厥的機會,正不知該如何是好。”
“陛下,我等方才商議過了,都覺得租賃其土地一事於我朝無益,不如拒絕為好。”盧照鄰代表群臣諫言道。
“此事容朕細思。何相今晚由汝替朕宴請那突厥右賢王,讓其安心在我京城住上幾天。”
“是,陛下。”
“今日朝議到此,眾卿自迴。若有想法可到禦書房見朕商議。”
說完,楊二起身離了龍案轉身向後院而去。
眾臣三唿萬歲後便都散了,各自迴衙公幹。
“仲堅,去穆先生房中叫他來書房一趟,就說朕有要事找他商量。”
“是,世兄。”
仲堅剛走,魏征便進房來見。
“魏相,怎麽這麽急就來見朕了?可有話說?”楊二見是魏征,不禁有些意外,尋思著自己言行舉止並無不當之處啊?
“陛下,臣此來專為提醒陛下一事。”
“坐下說。”
“謝陛下!臣以為突厥右賢王拋出的土地外租構想必然打動了陛下,但臣覺得有一事不得不提,若是我朝租賃了他的土地,這必然遷民前去耕種,臣覺得遷民人數絕不會少於30萬。陛下試想,若是兩國戰端一起,我30萬西遷的子民卻不成了人質。那時,我朝征西將士如何能放手一戰?豈不被動了?”
“嗯~魏相提醒的是,朕還真沒想到這層。”
“臣言盡於此,請陛下三思而行!臣告退。”說罷,魏征並不願多留拱手一禮後轉身便退出了禦書房。
“陛下,找穆某來何事啊?我方才看到魏征匆忙而去,發生什麽事情了?”就在楊二低頭思想之時,穆先生出現在房中,打斷了他的思路。
“嗬嗬!今日在朝議時出現了一樁奇事。穆先生有親屬在香港定然知曉英國從孱弱的晚清手上租賃香港一事,那時的晚清糊裏糊塗的欠下了大量的外債,不得不同意了英國人以租賃下香港作為殖民地來抵消其外債的屈辱之事。如今,類似的事情也要發生了,不過我大隋是那債權方握有主動。”
“嗬嗬!小楊啊!你到底要說什麽?直說便是了,香港的事情穆某當然清楚的很。”楊二的說法把老成的穆先生給逗樂了。
“西突厥來人了,說是要出租給我朝一塊土地,讓我朝遷民過去耕種開發,用他欠我朝的糧款抵扣租金,穆老你說這事能做嗎?”
“這~”穆先生一聽是這事,不由眉頭一皺,思考起來。
“小楊啊!西突厥的地盤我是知道的,以我國新疆為主要地區。新疆你是知道的,穆某曾擔任過科學院新疆分院的院長,長期在那裏待過,可說是走遍了新疆的每個角落,那裏的氣候沒有了比我更了解了。說實話,我很不想建議你以這土地租賃方式抵扣突厥的欠款,因為那塊土地即算是到了後世,糧食產量也不,倒是全靠幾個建設兵團種植棉花。以至於,我國的棉花產量居於世界領先。除非租來的土地也能大麵積種植棉花。”
“棉花?我也想過。但現在哪來的棉花啊?那可是外來物種,我國乃至整個西域都還沒有。”
“嗬嗬!棉花倒是有,隻是不在西域而在阿拉伯帝國,若是能引進到突厥種植最好,那裏的氣候非常適合種植棉花。且棉花的作用實在是太多了。”
“嗯!阿拉伯帝國,遠是遠了些,但也不是不能過去。”楊二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就用突厥出讓的土地來種植棉花而非糧食作物。
“那好!既然你要派人去阿拉伯帝國找棉花種子,穆某便將棉花的圖樣畫出來,讓人比照著去尋找。”穆先生爽快的說道。
“好!有勞穆老了。對了,新疆哪片地方最適合種呢?北疆還是南疆?”
“當然是北疆了,哈密以北,阿勒泰以南的廣大區域都是最好的種植棉花之地。不過,南疆也能種植,就是可使用的土地麵積小了些。”
“好!有數了。嗬嗬!”楊二心中的結被穆先生打開了,不禁感到暢快。
“就這事兒了嗎?沒了我可要迴實驗室了。”穆先生說著就要起身離開,楊二突然想起一事來,忙把穆先生按在座椅上。
“莫急嘛!穆老,我還有一事請教呢!您先喝口茶。”
“穆老,今日的朝議,安北都護府刺史楊公卿說起了一事,他在問能不能在修一條烏蘭巴托到北京的鐵路。那邊您是知道的全是大山,像陰山山脈、太行山脈,要修的話有些地段繞不過就必須打隧道。你也知道這個時代的技術太過原始了,想打通大山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穆老能造出專門打隧道的隧道鑽機。”
“啊?造鑽機啊!不行~不行~就算有了鑽機也不行,太危險了。”穆先生忙放下茶杯把頭搖的像個撥浪鼓般。
“嗬嗬!隻要穆老能搞出鑽機來,其他的不勞您費心,自有李春他們去作。千萬不要忽視這個年代的匠師啊!想想被稱作奇跡的趙州橋吧!”
“唉!好吧!穆某就先設計個最簡單的鑽機吧!至少比鋤頭好用的多。”穆先生歎息著,一臉無奈的走出了書房。
“師傅,您又讓穆先生做什麽?惹得他一臉的不快。”李世民這時鑽進了書房問著楊二。
“嗬嗬!來的正好,你的任務就是去陪穆先生,讓他開心的作事情,明白嗎?”
“弟子明白,保準讓穆先生開心起來。”說完,轉身又是一溜煙的去追趕穆先生了。
因上午的朝會有未能解決的事項,裴世矩等幾位大臣心中惶惑不安。於是在午後結伴前來禦書房覲見楊二。
“陛下,早朝所提租賃土地之時,可有決定?”裴世矩代表眾人問道。
“嗬嗬!不瞞諸位,朕已有決斷。”楊二賣著關子並不一下說完。
“哦?未知陛下有何決斷?”魏征急問道。
“同意右賢王提出的交易。朕決定租下他50萬頃土地或是一郡之地用以抵消部分突厥欠款。”
“啊?那陛下要這些土地來種糧食嗎?我朝還缺那點糧麽?”眼見自己管轄的內務府庫錢糧隻出不進,突厥總是掛賬不平。原本指望突厥應諾償還欠款的,這下子這筆巨款泡湯了,裴寂忍不住了忙問道。
“不!朕不準備用來種植糧食,再說那裏幹旱少雨也不適於種植糧食,朕要他那裏的土地有他用,此事暫且保密。”
“既然陛下主意已定,我等便不再多說了。臣等告辭~”
“肇仁先生且留步。”
“哦!陛下,還有何事吩咐?”劉文靜迴身拱手問著。
“肇仁先生,你部張楚千戶和賽義夫邦德百戶都在京師麽?”
“迴陛下話,這兩人現在都在我軍情處京城總部當差,怎麽?陛下要找這二人?”劉文靜先生問道。
“嗯!請肇仁先生將此二人借朕一用。”
“既是陛下用人,臣迴去讓他二人進宮見駕便是了。不知陛下要將他二人派往何處?”
“嗬嗬!朕欲讓他二人出趟遠差,極遙遠的差事。混在我大隋去往阿拉伯帝國經商的船隊中,前往阿拉伯帝國為朕尋找一物。”
“啊?阿拉伯?如此遙遠啊!”
“對!還請肇仁先生為他二人配上數名精悍細作作為護衛同去走一趟。”
“臣遵命就是。”事情說完,劉文靜便退了出去,自迴軍情處衙門找張楚二人去了。
這邊穆先生實驗室房內。
穆先生正仔細的用自己所剩不多的鉛筆頭描繪著一副棉花圖案,還真畫的惟妙惟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