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看不必,何必去攪了陛下的好事呢?末將看就是一些聚在一起的漁船而已。”


    “大哥,快來看。他那裏反倒派出一船往我這裏而來了,像是過來聯絡的,還舉著白藩,似並無敵意。”


    “嗯~去把他接到這裏問話。”吳明徹對吳達吩咐道。吳達聽了便跳下這艘大船,去了一艘哨船上,吩咐漿手,向來船迎去。


    片刻之後,吳達便領著一個頭戴氈帽,滿臉胡須的高大漢子出現在吳明徹的船艙內。


    吳明徹見這漢子陌生,倒像是一副漁民打扮,正要詢問。卻突然見徐子健站起了身子,迎上前去兩步,問道:“你,你莫不是楊玄感?怎如此漁夫打扮了?”


    “屬下正是楊玄感,見過徐大將軍,見過吳統領。”楊玄感見自己已被徐子健一眼認出了,心中也是一喜,忙拱手對兩位將軍見禮道。


    “來來來~到案前來坐。”徐子健客氣的招唿著楊玄感道案前同坐說話。


    “多謝大將軍!”楊玄感也不扭捏,隨著徐子健的手勢便坐了下來。


    “大將軍,吳統領,屬下已知我陳國水師突破了江都阻截,便帶著手下在江口處等候多時了。”


    “哦?楊將軍,本將聽說你辭官而去,想是你恐懼和隋軍一戰之故,便沒有著軍部四下搜捕與你。你這是~”徐子健好奇這傳奇般的人物近段時間的經曆便動問道。


    “不瞞大將軍,屬下原本不想逃出軍營的,但受孔相逼迫不得不連夜潛逃而去,若是晚了便被其害了。”


    “哦?卻是何故?細細道來。”


    “大將軍,自大隋50萬大軍來攻我陳國,屬下便料定那孔相勢必和大隋朝廷勾結,暗中配合隋軍攻打我陳國。而屬下便是其眼中釘,欲謀害與我。屬下見勢不妙便連夜逃出,投了太湖蓬萊島好友尚明義處,作了幾日湖匪。今建康城破,伍建章使其子伍雲召為將,羅成為先鋒,徐茂公為軍師,發重兵欲圍剿我太湖,屬下人少、船弱,隻得棄了蓬萊山寨,駕船經淞江逃往此處。一為與大將軍合兵,二為同保陛下複國。”


    “原來如此,我國有孔範之流,如何不敗?唉~”徐子健像是突然醒悟了一般說道。


    “敢問大將軍船隊欲往何處登岸?”


    “哦~我水師主力準備南下至南海郡,扶陛下到嶺南一帶重整軍馬。”徐子健答道。在楊玄感麵前沒有保密的必要,這人與隋皇有殺父之仇,絕不是隋朝的探子。


    “大將軍,屬下認為絕不可南下。”


    “啊?為何?”吳明徹大感驚異,急問道。


    “吳統領,大將軍,我主力水師南下必然經過餘杭灣外海,此去便正撞入膠州水師主力網中,那隋軍水師大將魯明星正率數百海上戰艦在那裏等著大將軍呢!再說,大隋國公賀若弼部已派出大將宇文成都向南攻擊去了,據說目標就是嶺南。”


    “啊~”徐子健和吳明徹一聽頓時傻眼,不知所措的相互對視著。


    “楊將軍,你可有更好去處?”吳明徹問道。對他來說是再不願去碰隋軍水師了,那戰艦巨大且火力兇猛。江都水麵不過20餘艘戰艦便擊沉了自己水師180餘艘戰船,想想便讓人膽寒。


    “要麽反其道而行之,一路向北,去投高句麗;要麽先往東深入大洋後再向南,繞過餘杭外海。但屬下的湖船去不得大洋,吳統領的這百十艘戰船雖去得但大洋之上風險極大,故應向北去投高句麗實為上策。”楊玄感諫言道,至於聽不聽,他並不在乎。


    “此去北方太過遙遠,於路皆是大隋領地,我水師無法靠岸補給,恐行不通。再說,陛下那裏也實難說通。若是繞過餘杭外海就近去投流求如何?”


    “大將軍久在朝堂之上,消息竟不如我太湖湖匪。那流求島現早已是大隋海外領地了,島上建有大隋水師基地,駐泊有百艘艦船。就是那流求王也被誅了三族了。誰敢去投?”


    “這~”徐子健聽了頓時慌了,感覺完全沒了出路了。


    “楊將軍,要是陛下不願北上去投他國,又當如何?”吳明徹見好友徐子健已沒了主張,便替他問道。


    “若是那也不投,便隻有一途。”


    “何途?請講當麵。”


    “棄船登岸,哪兒也不去,就近進入吳郡越中群山,偃旗息鼓,待隋軍搜捕停了,在輕裝前往嶺南、交趾找尋舊部。如此可保性命無憂。”


    “汝是說,讓陛下登岸潛入吳郡深山?”徐子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追問道。


    “正是,我這邊太湖水匪有的是躲避官軍搜捕的經驗,在山中挨過三月,官軍便退了。那時,屬下願跟隨陛下從陸路喬裝趕往嶺南。”


    “你且先迴去,容本將軍想想。老吳讓船隊靠岸歇息。”


    “是。”吳明徹丟了一個眼色給兄弟吳達,吳達便出艙去下達揮舞靠岸的旗語了。


    “大將軍,即便陛下不願上山避禍,也不能南下的。魯明星水師有3百餘艘善於海戰的大型戰艦,今僥幸過了江都要塞,斷然過不了餘杭外海的。”


    楊玄感起身臨別之際再次諫言著。


    “且去等候,容某與陛下商議再定。”徐子健有些有氣無力的小聲嘀咕著。


    “屬下便迴去專等大將軍指令了,告辭!”


    說完,楊玄感不再去看徐子健,扭頭便出了船艙。


    最終,陳後主沒有采納楊玄感的建議,而是命令水師繼續往南,去嶺南複國。他不相信自己的水師衝不破大隋膠州水師的圍堵,執意南下。


    楊玄感得到這個消息後,大感失望,自然不願跟隨前去送死,而是果斷棄船帶著太湖湖匪鑽了吳郡密林蟄伏起來。


    “大哥,我兄弟二人真要與那隻顧淫樂的後主陪葬嗎?”當夜,吳家兄弟站在船頭,吹著江風,看著頭頂明月,小聲說著心裏話。


    “唉~你我兄弟就是一身使船的本事,若是到了嶺南,陛下也就用不著我兄弟了。”


    “大哥,小弟絕不敢再與大隋水師交戰了,那~那不是交戰,而是屠殺!江都水麵一場屠殺,我水師便少了近半兄弟。還多虧隋軍水師戰艦體長,笨拙,在江中難以掉頭,否則我水師根本無法擺脫其追擊。若是在餘杭灣外海遇上魯明星水師主力,就是九死一生。”


    “兄弟,如今陳國大勢已去,天下必為大隋所有。逃或殺都已毫無意義了,為兄身為水師統領,就算不為你我兄弟生計出路考慮,也要為尚存的這三萬水師弟兄考慮呀!決不能帶著大家葬身大海。”


    “大哥,你說吧!怎麽作,兄弟都支持你。三萬弟兄也肯定聽從大哥的。”


    “好!為兄準備~~”吳明徹俯身對著吳達的耳朵小聲的說著自己的打算。


    “啊!大哥竟有如此想法?隻是陛下那裏好辦,徐將軍卻是不好說的。”


    “哼!到時便由不得他不從了。兄弟切記保密,到了餘杭灣再說。”


    “是,小弟聽從大哥的。”吳達一臉的興奮,像是在黑暗中又看到了一絲光亮。


    而此時的陳後主卻是秉性不改,把吳明徹騰給他的水師旗艦當成了大內後宮,正擁著二妃和一大批宮女喝酒嬉戲,欣賞著大江入海口處的夜色江景呢!


    京城城南灞橋。


    這裏是衛戍禁衛第三軍的駐地,由楊二起身的心腹將領翟讓統領四萬精銳將士在此駐紮。


    楊二在皇宮大內早住的煩悶了,待不住的他,已於3天前便帶著隨身護衛們到了這裏。


    “呯~呯~呯~”灞橋山穀內連續傳出陣陣槍聲,同時也伴隨著一陣叫好的喧鬧之聲。


    “李大師啊!你這樣槍也算是不錯了,就是每發一彈後重裝子彈略顯麻煩點。不過威力和射程還是可以。”楊二撫摸著手中這杆讓自己檢驗的步槍說道。


    “陛下,要是使用那什麽彈夾供彈,也不是不可,但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點較多。每生產一支成槍的時間和成本便會上去。若是陛下等得及,不急著列裝,本師便傾力去作就是。”李春答道。


    “嗬嗬!依朕看,還是先算了,時間朕等不起,先將此槍大量製造裝備部隊再說。至於更好的槍今後在說了。李大師現在這種“單打一”的步槍產量如何?子彈能跟得上消耗麽?”


    “迴陛下話,本師在穆先生的指點下,采用了所謂“標準化”和“流水線”製造流程,目前每日能生產裝配出此槍250隻。至於子彈能否供得上,還是讓光伯先生來說吧!”


    “陛下,目前子彈生產在少華山作坊已經實現了標準化和流水線操作,此受益於穆先生造出的十幾台機床之故。如今日產口徑7.92寸子彈~”


    “毫米,是毫米。”一旁的麻叔謀趕忙為劉炫糾錯道。


    “對,對,是毫米,不叫寸。7.92毫米口徑的子彈日產可達到一萬發以上,若是增加機器數量,產量還能上去些。隻是這槍和子彈太過消耗精鐵了。”


    劉炫有些顧慮的說道。也說出了一個讓楊二不得不麵對的現實。自己的國家此時逐漸步入初級工業化了,這鋼鐵是最基礎的戰略物資。


    “陛下,我看這製鐵業應該加強了,不光是軍事上將大量采用,百姓生活的方方麵麵都需要大量的鐵製品啊!就拿小型化後的船用蒸汽輪機來說,雖不再建造水師戰艦了,但民用商船貨船使用量極大。光是這一項就是用去了大量鋼鐵。山西除了產煤,也到處都是鐵礦,應該加大產量才是。”穆先生將楊二引到一邊輕聲說道。


    “嗯!先生提醒的好,迴去之後,朕便讓內務部成立鉄務局,加快鐵礦石的開采。如今江南陳國大局已定,他那邊原本也有幾處鐵礦,今後都歸屬鉄務局管理,加快開采和冶煉力度。還有,今後不再打造刀槍劍戟這些冷兵器了,就是箭頭都不許再造。麻哥,這件事你來負責,屬於後勤裝備部的事情,橫刀、鐵槊、盔甲、盾牌這些落後的家夥,今後都不許在造了。另外,為解決用鐵缺口,可讓商務部出麵向周邊國家購買些,或是直接購買其鐵器、刀槍等迴爐也行。”


    “行,就交給我吧!還有,裝備了這“老套筒”後,軍隊人數就可以精簡了,這大隋朝才多少人啊!居然保持著百萬以上的正規軍和府兵,沒必要的。”


    “好,就聽麻哥的,等東突厥滅了之後,全國裁軍。省下來的冷兵器全都迴爐用來造“老套筒”。”


    “陛下,此槍還未有名字,請陛下賜名。”李春走上前來打斷了三人的小聲嘀咕,


    “這個嘛~就叫大業式吧!大業步槍,嗬嗬!不錯,就以朕的年號命名此槍。”楊二突然想到了後世的名叫“八一”式的製式突擊步槍的命名方式,都是以生產年代來命名的。現在是大業二年,何不就叫“大業”式呢?聽的差了,還以為是“大爺”步槍呢!是啊!能裝備步槍的士兵不就是大爺嗎?嗬嗬!楊二在心裏暗笑著。


    “嗬嗬!陛下是在效仿日本人對槍械的命名嗎?日本鬼子就愛用他們那個天皇的年號為新槍命名,比如大正天皇的“大正式”係列槍族。”穆先生笑著說道,這些話也隻有他和楊二、麻叔謀三人能聽得懂,一旁的李春和劉炫卻是早已一頭霧水,不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麽,還在琢磨著楊二剛說出口的步槍名字呢!


    “好!就以陛下年號為名,大業式步槍,持此槍者必是陛下最忠誠的士兵了。嗬嗬!”劉炫先叫起好來,不住點頭誇讚著。


    “好雖好,隻是本師覺得此槍太過粗陋些,有些不配“大業”之名啊!若是能命名此槍的改進型號倒是不錯。”李春有些不好意思的說著。


    “大師不必自責,此槍就叫“大業壹式”,改進型可稱為“大業貳式”即可,不必為此糾結。”


    “好!如此甚好!此槍有名了,迴去之後本師便將名字刻在槍身之上。”


    “嗬嗬嗬嗬~”眾人聽了都笑了起來。


    “來,大家都過來試槍~”楊二心情不錯,便招唿著穆先生、麻叔謀和翟讓、李如珪、齊國遠幾將一同過來試槍。


    “呯~呯~呯~呯---”山穀內頓時響起了陣陣槍身。


    試過槍之後的翟讓三將不住的叫著好,拿著各自手中的新槍愛不釋手。


    “陛下,這東西可真比弟兄們的弓箭好使啊!這要被擊中了,便沒得活了。”


    翟讓的一句話,又引得眾人一陣狂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