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三軍鼎立
冷王爆寵:傾城凰妃小萌寶 作者:八角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53章 三軍鼎立
卓青鸞笑意繾綣,當今皇帝並非真的有那容人之量,不過是因為外境來犯,內裏再經不得什麽風浪。若是全都給責罰了,朝廷大換血,那麽穩定朝局,振奮朝綱又需要時間。
每一個官職的熟悉和上任,到真正利用職權幹正事兒,都是需要時間的。
為今之計,隻能先留著這些個蠹蟲,待外頭的事情處理差不多了再一個個拔除。
想必出了丞相府犯上作亂的風波之後,這些個心驚膽戰的犯小錯誤的朝臣們,迴家都會長舒口氣,即便平日裏貪贓枉法習慣了,在這樣一個剛剛得到寬恕的緊要時候,也會束縛住手腳,絕不敢再犯。
因此短時間內,利用老臣子們,穩定朝廷內的局麵,這個方法更穩妥。
次日上午,小九卓無雙風風光光的從瑾王府出嫁了,京都剛剛經曆過一場不小的風雨,這一場瑾王府和中書府的聯姻帶來了新的氣象。
看著小九拜堂,看著她被何進中拉著手共同走入洞房,卓青鸞會心一笑,並沒有在中書府久留,急匆匆的趕去了英寧公府,可巧的是,卓青峰並不在家。
這數月以來,卓青峰對假肢的熟練運用程度,已經超乎任何人的想象了,若是他走慢一點,光憑走路的姿勢都看不出哪條腿是假的。
想到近期兄長在朝中的作用,卓青鸞隱隱擔憂起來,心事重重的迴了瑾王府。
墨容琛準備臨行前的最後一次操練兵事,天黑了才迴家,推開主屋門的時候卻發現卓青鸞已經等的睡著了。
他無聲的將人摟入懷中,很快便沉沉的睡去。
當聽到身旁人的鼾聲時,卓青鸞淺張開眼睛,緩慢抬頭,對上他棱角分明的側顏,空空的用手指勾畫他的下頜線,她長歎一聲,將頭靠在了墨容琛的胸膛上。
次日,大軍出征的時間安排在了一大早。
墨容琛天沒亮就起床了,不舍得在卓青鸞的額前親了又親,終究挨不過時間的追逐,帶上裝備出發了。
等天亮在城門集結時,百姓們夾道相送,歡唿聲齊高。
何進中、葉靳負責東境,墨見理負責西境,墨容琛則主攻戴南。
三軍主帥領著副將在城門集合,各自要到京都城外的營地領軍隊,準備啟程。
具體事宜,其實都已經商議妥當了,今日會麵,不過是鼓舞一下士氣。
東境的問題其實最簡單的,隻要對抗東吾國一個即可。複雜容易混淆的在西境和南境這塊。
戴南跟文桑的領地交接大部分其實在西南邊陲,所以說西境,還是南境,都跟戴南有牽扯不清的關係。
六年前英寧侯和瑾王出征那次,便是戴南同時在西境和南境進發,英寧侯父子倆負責西境,而墨容琛負責南境。
今番,故事重陣,若是不將戴南一招製住,隻怕後患無窮。
墨容琛和墨見理是抱著這樣的決心上路的。
“人都齊了嗎?”墨容琛冷聲問。
墨見理弱弱的抬了抬手,“我這邊還缺一個,英寧公尚未抵達。”話音落,身後傳來一陣喋喋噠噠的急促馬蹄聲。
隻見一身披鎧甲的英俊男子打馬而來,嘴角的笑含著抹歉意,來到諸位將領的跟前,赫然是英寧公卓青峰無疑。
“抱歉,小事耽擱來遲了。”卓青峰目光中含滿了亮光,那是對即將到來的日子的期許。
他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武將門戶出身,耳濡目染的是父侯那行兵打仗的戰略,潛移默化的是攻城略地的計策,自從六年前英寧侯府逆案落地,卓氏一族覆滅,卓青峰失去一條腿,他就再也沒有期望過能夠騎在馬背上,舉戰旗,領兵攻城,守護百姓。
那被積壓在心底,已然泯滅的夢,如今終於複燃成真了。
他怎能不激動,怎能不亢奮?
當時泰和殿上得聞邊境急報,卓青峰立時間就手腳發熱,甚至當場就開始摩拳擦掌了。事後他找到墨容琛,企圖共同說服皇帝,好讓自己有機會能夠領兵。
剛好西境,那個他熟悉的舊戰場交給了墨見理來負責,墨見理缺少實戰經驗,跟卓青峰相搭配,再完美不過了。
此前卓青鸞詢問的時候,墨容琛隻用“老將”這個稱唿,便將要隨同墨見理出征人的姓名給蓋過了。
這是卓青峰的主意,他是誓死要奔赴戰場的,但心裏比誰都明白,妹妹未必會支持自己,所以商求著墨容琛替自己隱瞞。
其實卓青鸞的確沒想到,那要跟衛王同路的所謂“老將”,竟然就是兄長卓青峰。
“無妨,各自準備好,咱們就出發吧。”墨容琛冷聲擲地,揮手跟幾位將領碰了碰掌風,算是將領之間有儀式的告別。
馬背上左搖右晃,但墨容琛坐得極穩,各自帶著副將,已經行出百米了,仍能夠聽到城門內百姓們的歡唿和鼓舞聲。
墨容琛下意識的遙望城門頂端,以為會看到那熟悉的身影,雖然他出發前她還沒醒,但兩個時辰過去了,也該趕過來送他了吧?
卻並沒見著。
一抹失落從心頭徜徉而過,墨容琛收斂心神,繼續前行,要趕在半個時辰內抵達營地,領了將士們就該急速前行了。
抵達營地的時間跟他預料的相差無幾,將士們一個個熱血沸騰,抱著滿腔保家衛國的熱血,正無處發泄,這一切從急速前行開始消耗。
兩天的快速行軍,是這批新兵伢子們的身體極限,墨容琛心知肚明,在日頭正旺的時候號令休整。
彼時,剛好到了一處密林,放眼皆是翠綠的鬆樹,被積雪的皎白裹挾著,更襯出了別樣之景。
墨容琛找了一個枯樹樁坐下,接過五兒遞過來的硬饅頭啃了一口。
“天黑之前要趕到巫峽鎮,否則今夜便要露宿了。”若是夏日裏,行軍途中露宿也就罷了。可是冬日氣候不饒人。
五兒聞聲,立刻應了,目光卻從遠處幾個圍聚在一起的兵伢子麵上拂過,不悅的皺起了眉。
卓青鸞笑意繾綣,當今皇帝並非真的有那容人之量,不過是因為外境來犯,內裏再經不得什麽風浪。若是全都給責罰了,朝廷大換血,那麽穩定朝局,振奮朝綱又需要時間。
每一個官職的熟悉和上任,到真正利用職權幹正事兒,都是需要時間的。
為今之計,隻能先留著這些個蠹蟲,待外頭的事情處理差不多了再一個個拔除。
想必出了丞相府犯上作亂的風波之後,這些個心驚膽戰的犯小錯誤的朝臣們,迴家都會長舒口氣,即便平日裏貪贓枉法習慣了,在這樣一個剛剛得到寬恕的緊要時候,也會束縛住手腳,絕不敢再犯。
因此短時間內,利用老臣子們,穩定朝廷內的局麵,這個方法更穩妥。
次日上午,小九卓無雙風風光光的從瑾王府出嫁了,京都剛剛經曆過一場不小的風雨,這一場瑾王府和中書府的聯姻帶來了新的氣象。
看著小九拜堂,看著她被何進中拉著手共同走入洞房,卓青鸞會心一笑,並沒有在中書府久留,急匆匆的趕去了英寧公府,可巧的是,卓青峰並不在家。
這數月以來,卓青峰對假肢的熟練運用程度,已經超乎任何人的想象了,若是他走慢一點,光憑走路的姿勢都看不出哪條腿是假的。
想到近期兄長在朝中的作用,卓青鸞隱隱擔憂起來,心事重重的迴了瑾王府。
墨容琛準備臨行前的最後一次操練兵事,天黑了才迴家,推開主屋門的時候卻發現卓青鸞已經等的睡著了。
他無聲的將人摟入懷中,很快便沉沉的睡去。
當聽到身旁人的鼾聲時,卓青鸞淺張開眼睛,緩慢抬頭,對上他棱角分明的側顏,空空的用手指勾畫他的下頜線,她長歎一聲,將頭靠在了墨容琛的胸膛上。
次日,大軍出征的時間安排在了一大早。
墨容琛天沒亮就起床了,不舍得在卓青鸞的額前親了又親,終究挨不過時間的追逐,帶上裝備出發了。
等天亮在城門集結時,百姓們夾道相送,歡唿聲齊高。
何進中、葉靳負責東境,墨見理負責西境,墨容琛則主攻戴南。
三軍主帥領著副將在城門集合,各自要到京都城外的營地領軍隊,準備啟程。
具體事宜,其實都已經商議妥當了,今日會麵,不過是鼓舞一下士氣。
東境的問題其實最簡單的,隻要對抗東吾國一個即可。複雜容易混淆的在西境和南境這塊。
戴南跟文桑的領地交接大部分其實在西南邊陲,所以說西境,還是南境,都跟戴南有牽扯不清的關係。
六年前英寧侯和瑾王出征那次,便是戴南同時在西境和南境進發,英寧侯父子倆負責西境,而墨容琛負責南境。
今番,故事重陣,若是不將戴南一招製住,隻怕後患無窮。
墨容琛和墨見理是抱著這樣的決心上路的。
“人都齊了嗎?”墨容琛冷聲問。
墨見理弱弱的抬了抬手,“我這邊還缺一個,英寧公尚未抵達。”話音落,身後傳來一陣喋喋噠噠的急促馬蹄聲。
隻見一身披鎧甲的英俊男子打馬而來,嘴角的笑含著抹歉意,來到諸位將領的跟前,赫然是英寧公卓青峰無疑。
“抱歉,小事耽擱來遲了。”卓青峰目光中含滿了亮光,那是對即將到來的日子的期許。
他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武將門戶出身,耳濡目染的是父侯那行兵打仗的戰略,潛移默化的是攻城略地的計策,自從六年前英寧侯府逆案落地,卓氏一族覆滅,卓青峰失去一條腿,他就再也沒有期望過能夠騎在馬背上,舉戰旗,領兵攻城,守護百姓。
那被積壓在心底,已然泯滅的夢,如今終於複燃成真了。
他怎能不激動,怎能不亢奮?
當時泰和殿上得聞邊境急報,卓青峰立時間就手腳發熱,甚至當場就開始摩拳擦掌了。事後他找到墨容琛,企圖共同說服皇帝,好讓自己有機會能夠領兵。
剛好西境,那個他熟悉的舊戰場交給了墨見理來負責,墨見理缺少實戰經驗,跟卓青峰相搭配,再完美不過了。
此前卓青鸞詢問的時候,墨容琛隻用“老將”這個稱唿,便將要隨同墨見理出征人的姓名給蓋過了。
這是卓青峰的主意,他是誓死要奔赴戰場的,但心裏比誰都明白,妹妹未必會支持自己,所以商求著墨容琛替自己隱瞞。
其實卓青鸞的確沒想到,那要跟衛王同路的所謂“老將”,竟然就是兄長卓青峰。
“無妨,各自準備好,咱們就出發吧。”墨容琛冷聲擲地,揮手跟幾位將領碰了碰掌風,算是將領之間有儀式的告別。
馬背上左搖右晃,但墨容琛坐得極穩,各自帶著副將,已經行出百米了,仍能夠聽到城門內百姓們的歡唿和鼓舞聲。
墨容琛下意識的遙望城門頂端,以為會看到那熟悉的身影,雖然他出發前她還沒醒,但兩個時辰過去了,也該趕過來送他了吧?
卻並沒見著。
一抹失落從心頭徜徉而過,墨容琛收斂心神,繼續前行,要趕在半個時辰內抵達營地,領了將士們就該急速前行了。
抵達營地的時間跟他預料的相差無幾,將士們一個個熱血沸騰,抱著滿腔保家衛國的熱血,正無處發泄,這一切從急速前行開始消耗。
兩天的快速行軍,是這批新兵伢子們的身體極限,墨容琛心知肚明,在日頭正旺的時候號令休整。
彼時,剛好到了一處密林,放眼皆是翠綠的鬆樹,被積雪的皎白裹挾著,更襯出了別樣之景。
墨容琛找了一個枯樹樁坐下,接過五兒遞過來的硬饅頭啃了一口。
“天黑之前要趕到巫峽鎮,否則今夜便要露宿了。”若是夏日裏,行軍途中露宿也就罷了。可是冬日氣候不饒人。
五兒聞聲,立刻應了,目光卻從遠處幾個圍聚在一起的兵伢子麵上拂過,不悅的皺起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