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開始擔心
農女二嫁:將軍家的小娘子 作者:雲想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74章 開始擔心
也不知道是從哪兒傳來的消息,說是東嶽國邊境不太平,馬上就就要起戰事了。元小滿在路上聽到了就聽了一耳朵,沒往心裏去。倒不是她對戰事這種事情不在意,而是眾人謠傳的對象是邊境的西豐國。
東嶽國和西豐國接壤,兩國多年關係一直很好,甚至東嶽國的長公主還遠嫁西豐國和親,足見兩國關係和睦。這是元小滿這個前身的記憶,便宜娘雖然從來不關心這種事兒,但便宜爹在外麵聽到啥風聲都願意跟便宜娘說。
隻要涉及到啥子國家大事,便宜爹就興奮得很,不用喝酒都能說上半天。他說當年東嶽國長公主遠嫁西豐國就是從他們這個小村子穿過去的,聽老一輩人說那場麵壯觀得很,十裏紅妝,光是嫁妝車就有百十來箱。他侃侃而談,元小滿自然也有一點兒印象。
算一算時間,長公主嫁過去不過幾十年光景。她如今還建在,好好地活在西豐國,兩個國家咋會動不動開戰?元小滿把聽到的話全都當成了謠傳,半個字都不往心裏去,迴家也絕口不提這件事兒。
然而元小滿不相信可不代表別人也不相信啊。這消息一傳出來,人人自危,一傳十十傳百,傳出去千百個花樣,明明兩國戰事還沒啥苗頭,小鎮子都已經傳成了兩國現在就要打仗了。元小滿聽了直搖頭,不曾想被這些個流言影響了自個兒點心的生意。
一聽說要打仗,誰還有心思吃點心?一個個都是擔心著戰事爆發,波及到自個兒身上。有錢的人家早早拿著錢找牙行買牛買馬,交了出城費往東嶽國中心走,生怕晚一步就死在戰火裏麵了。就因為這事兒,牙行裏的牛羊都被抄出了高價,以往五兩銀子就夠買頭小黃牛,如今拿出十兩銀子都未必有人賣。
出城費也跟著攀高了,光是這些還不夠。有人能夠出城逃命,自然也有沒錢走不了的。他們抓著銀子去屯糧食,啥子米麵菜一筐一筐地往家搬,緊跟著鎮子上啥樣的價格都高了。元小滿的梅幹菜也差點兒跟著漲價,她之前跟牙行管事的簽了契書,不然也得跟著多掏銀子。
鎮子上百姓聽信了流言,拿著銀子屯東西跑路或是存起來,就是不再亂花錢了。平日裏路過這點心攤子,饞了還能買上兩塊兒點心解解饞,這會兒路過點心鋪子都是目不斜視,街上擺攤的小販都少了許多。
酒樓裏的點心生意就是靠百姓們撐起來的,達官貴人們也就嚐個新鮮,一次也買不了多少點心。這邊賣點心的百姓少了,掌櫃的生意自然也就跟著受到了影響,點心一天天滯銷,元小滿做點心的數量也跟著被一壓再壓。
到最後幹脆三天做一迴點心,平日裏就啥也不用做,忙活自個兒家裏的事情就成。人一閑下來就開始想多,元小滿是個閑不住的,不做東西就研究著做些新鮮吃的。張長柱見了覺得奇怪,這外麵都鬧成那樣了,人人都害怕待在這兒被戰火波及送了命,元小滿咋還能有心思研究新點心呢?
張長柱想著這事兒又不是傳了一天兩天了,元小滿咋就沒一點兒反應呢?他扭頭看了看,蓉蓉和豐豐都不在這兒,應該是去帶著立冬玩耍了。立春跟著陸沉去打獵,這倆人在打獵這事兒上真是執著,瞧著態度,跟元小滿真是相像。要不咋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呢?
“小滿啊。”張長柱站在灶房門口喊了元小滿一聲,元小滿以為他有啥正事兒要說,把頭裏的麵團一放,問道:“咋了?有啥事兒啊,蓉蓉她爹。”
“你這是再做新點心?”張長柱看了一眼,元小滿就和了一個麵團,他天生就不是那塊兒料,盯著半天也看不出啥門道,到頭來還得問元小滿。
元小滿也沒瞞著他,直接說:“是啊,在家裏閑著也沒啥事兒可做,就找點兒事兒做做。你餓了嗎?灶房裏還有吃的,我去給你拿點兒。”
“不用不用,我就是見到你在這兒忙活,來看看。”張長柱說完自個兒都覺得尷尬,拐彎抹角這事兒太難了,他還沒學會呢。元小滿狐疑地看著他,他往前走了兩步,壓低聲音說:“外麵那麽多風聲,小滿你都聽到了吧?”
張長柱說的是外麵那些個謠言?元小滿點點頭,半點兒都不放在心上,說:“聽到點兒,外麵傳的厲害,我多少也聽到點兒。”隻不過都沒往心裏頭去罷了。她又抓著麵團揉了揉,那布子蓋上,放到一邊醒麵。
你都聽到了消息,咋還能跟啥事兒沒有一樣呢?張長柱險些問出口,他忍不住說:“那你就沒點兒擔心?我可在外麵聽了不少話,說是咱們派去西豐國看望公主的使臣現在都沒迴來,皇帝都怒了,召集大臣商量著攻打西豐國呢。”
自古兩兵交戰不斬來使,這使臣沒迴來又是啥說法?這事兒元小滿還真沒聽到過。她放下手中的活,等著張長柱繼續說。
“這事兒你沒聽到過嗎?”張長柱隨即想開了,元小滿這麽淡定,哪像是把消息聽全乎的人,他往前走了幾步,把自個兒的消息都給元小滿說了。
東嶽國長公主嫁到西豐國多年,也不曾迴東嶽國小住上一段時間。東嶽國皇帝是長公主的胞弟,想念自個兒親姐就派了使臣,想著讓使臣帶兩句話,跟西豐國國君商量一下此事。若是談不成,帶迴一些舒心也是好的。結果不僅書信沒帶迴來,使臣人也沒迴來。
為此東嶽國皇帝震怒,召集一眾大臣商量此事,想辦法逼迫西豐國歸還使臣,交出公主。
“小滿,咱們這鎮子可是靠近西豐國辯解,一旦開始打仗咱們準是一個人遭殃。”張長柱是沒見過真正的戰火啥樣,但是聽人說的玄乎得很,“那打仗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戰火已落下來,遍地都是屍體,人命輕賤,誰會管咱們這些小老百姓的死活?”
元小滿沒見過戰爭,可她以前做的事兒跟戰爭脫不了幹係,都是踩著屍體。做些人命生意,隻能活在暗處的日子。那樣的日子離現在的她太遠了,元小滿以為再迴想起來會生出幾分感慨,不曾想竟是覺得有幾分熟悉。難道這才是適合她的日子?
“打仗這事兒誰說的準呢?”戰火一旦開始蔓延,遭殃的準是他們這些無法逃走的普通百姓。元小滿讓張長柱放寬心,說不準皇帝手下的大臣就想出了別的辦法,不用打仗了呢。
張長柱看元小滿的眼神就跟看一個傻子一樣,搖著頭歎氣,歎氣說:“要是打了再跑就晚了。這些年咱們是聽了不少勝仗的傳聞,不過打勝仗的都是一個將軍。聽說那個將軍不討皇帝喜歡,早就被扔到哪個角落了。小滿,這麽大的事兒就不擔心嗎?”
“打仗這事兒我擔心有用嗎?”元小滿笑了笑,感覺心裏有點兒難受。外頭那些人咋傳消息她都不放在心上,這會兒一聽張長柱說就開始擔心。她見過戰爭,知道那樣的場景會是咋樣的。立春他們還那麽小,要是真的戰火蔓延過來,誰又能保證自個兒躲得過?
這打仗要是有百分之一是真的,元小滿就覺得自個兒在這兒坐不住了。她手裏的活在忙不下去了,想要說些啥又不知道該咋說,隻能歎了一口氣,忽然聽到門外一聲動靜,她走過去一看,陸沉不知道啥時候迴來了,就站在門外。
剛才的話他都聽了多少?元小滿看到一愣,問道:“陸大哥,你迴來了?”
也不知道是從哪兒傳來的消息,說是東嶽國邊境不太平,馬上就就要起戰事了。元小滿在路上聽到了就聽了一耳朵,沒往心裏去。倒不是她對戰事這種事情不在意,而是眾人謠傳的對象是邊境的西豐國。
東嶽國和西豐國接壤,兩國多年關係一直很好,甚至東嶽國的長公主還遠嫁西豐國和親,足見兩國關係和睦。這是元小滿這個前身的記憶,便宜娘雖然從來不關心這種事兒,但便宜爹在外麵聽到啥風聲都願意跟便宜娘說。
隻要涉及到啥子國家大事,便宜爹就興奮得很,不用喝酒都能說上半天。他說當年東嶽國長公主遠嫁西豐國就是從他們這個小村子穿過去的,聽老一輩人說那場麵壯觀得很,十裏紅妝,光是嫁妝車就有百十來箱。他侃侃而談,元小滿自然也有一點兒印象。
算一算時間,長公主嫁過去不過幾十年光景。她如今還建在,好好地活在西豐國,兩個國家咋會動不動開戰?元小滿把聽到的話全都當成了謠傳,半個字都不往心裏去,迴家也絕口不提這件事兒。
然而元小滿不相信可不代表別人也不相信啊。這消息一傳出來,人人自危,一傳十十傳百,傳出去千百個花樣,明明兩國戰事還沒啥苗頭,小鎮子都已經傳成了兩國現在就要打仗了。元小滿聽了直搖頭,不曾想被這些個流言影響了自個兒點心的生意。
一聽說要打仗,誰還有心思吃點心?一個個都是擔心著戰事爆發,波及到自個兒身上。有錢的人家早早拿著錢找牙行買牛買馬,交了出城費往東嶽國中心走,生怕晚一步就死在戰火裏麵了。就因為這事兒,牙行裏的牛羊都被抄出了高價,以往五兩銀子就夠買頭小黃牛,如今拿出十兩銀子都未必有人賣。
出城費也跟著攀高了,光是這些還不夠。有人能夠出城逃命,自然也有沒錢走不了的。他們抓著銀子去屯糧食,啥子米麵菜一筐一筐地往家搬,緊跟著鎮子上啥樣的價格都高了。元小滿的梅幹菜也差點兒跟著漲價,她之前跟牙行管事的簽了契書,不然也得跟著多掏銀子。
鎮子上百姓聽信了流言,拿著銀子屯東西跑路或是存起來,就是不再亂花錢了。平日裏路過這點心攤子,饞了還能買上兩塊兒點心解解饞,這會兒路過點心鋪子都是目不斜視,街上擺攤的小販都少了許多。
酒樓裏的點心生意就是靠百姓們撐起來的,達官貴人們也就嚐個新鮮,一次也買不了多少點心。這邊賣點心的百姓少了,掌櫃的生意自然也就跟著受到了影響,點心一天天滯銷,元小滿做點心的數量也跟著被一壓再壓。
到最後幹脆三天做一迴點心,平日裏就啥也不用做,忙活自個兒家裏的事情就成。人一閑下來就開始想多,元小滿是個閑不住的,不做東西就研究著做些新鮮吃的。張長柱見了覺得奇怪,這外麵都鬧成那樣了,人人都害怕待在這兒被戰火波及送了命,元小滿咋還能有心思研究新點心呢?
張長柱想著這事兒又不是傳了一天兩天了,元小滿咋就沒一點兒反應呢?他扭頭看了看,蓉蓉和豐豐都不在這兒,應該是去帶著立冬玩耍了。立春跟著陸沉去打獵,這倆人在打獵這事兒上真是執著,瞧著態度,跟元小滿真是相像。要不咋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呢?
“小滿啊。”張長柱站在灶房門口喊了元小滿一聲,元小滿以為他有啥正事兒要說,把頭裏的麵團一放,問道:“咋了?有啥事兒啊,蓉蓉她爹。”
“你這是再做新點心?”張長柱看了一眼,元小滿就和了一個麵團,他天生就不是那塊兒料,盯著半天也看不出啥門道,到頭來還得問元小滿。
元小滿也沒瞞著他,直接說:“是啊,在家裏閑著也沒啥事兒可做,就找點兒事兒做做。你餓了嗎?灶房裏還有吃的,我去給你拿點兒。”
“不用不用,我就是見到你在這兒忙活,來看看。”張長柱說完自個兒都覺得尷尬,拐彎抹角這事兒太難了,他還沒學會呢。元小滿狐疑地看著他,他往前走了兩步,壓低聲音說:“外麵那麽多風聲,小滿你都聽到了吧?”
張長柱說的是外麵那些個謠言?元小滿點點頭,半點兒都不放在心上,說:“聽到點兒,外麵傳的厲害,我多少也聽到點兒。”隻不過都沒往心裏頭去罷了。她又抓著麵團揉了揉,那布子蓋上,放到一邊醒麵。
你都聽到了消息,咋還能跟啥事兒沒有一樣呢?張長柱險些問出口,他忍不住說:“那你就沒點兒擔心?我可在外麵聽了不少話,說是咱們派去西豐國看望公主的使臣現在都沒迴來,皇帝都怒了,召集大臣商量著攻打西豐國呢。”
自古兩兵交戰不斬來使,這使臣沒迴來又是啥說法?這事兒元小滿還真沒聽到過。她放下手中的活,等著張長柱繼續說。
“這事兒你沒聽到過嗎?”張長柱隨即想開了,元小滿這麽淡定,哪像是把消息聽全乎的人,他往前走了幾步,把自個兒的消息都給元小滿說了。
東嶽國長公主嫁到西豐國多年,也不曾迴東嶽國小住上一段時間。東嶽國皇帝是長公主的胞弟,想念自個兒親姐就派了使臣,想著讓使臣帶兩句話,跟西豐國國君商量一下此事。若是談不成,帶迴一些舒心也是好的。結果不僅書信沒帶迴來,使臣人也沒迴來。
為此東嶽國皇帝震怒,召集一眾大臣商量此事,想辦法逼迫西豐國歸還使臣,交出公主。
“小滿,咱們這鎮子可是靠近西豐國辯解,一旦開始打仗咱們準是一個人遭殃。”張長柱是沒見過真正的戰火啥樣,但是聽人說的玄乎得很,“那打仗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戰火已落下來,遍地都是屍體,人命輕賤,誰會管咱們這些小老百姓的死活?”
元小滿沒見過戰爭,可她以前做的事兒跟戰爭脫不了幹係,都是踩著屍體。做些人命生意,隻能活在暗處的日子。那樣的日子離現在的她太遠了,元小滿以為再迴想起來會生出幾分感慨,不曾想竟是覺得有幾分熟悉。難道這才是適合她的日子?
“打仗這事兒誰說的準呢?”戰火一旦開始蔓延,遭殃的準是他們這些無法逃走的普通百姓。元小滿讓張長柱放寬心,說不準皇帝手下的大臣就想出了別的辦法,不用打仗了呢。
張長柱看元小滿的眼神就跟看一個傻子一樣,搖著頭歎氣,歎氣說:“要是打了再跑就晚了。這些年咱們是聽了不少勝仗的傳聞,不過打勝仗的都是一個將軍。聽說那個將軍不討皇帝喜歡,早就被扔到哪個角落了。小滿,這麽大的事兒就不擔心嗎?”
“打仗這事兒我擔心有用嗎?”元小滿笑了笑,感覺心裏有點兒難受。外頭那些人咋傳消息她都不放在心上,這會兒一聽張長柱說就開始擔心。她見過戰爭,知道那樣的場景會是咋樣的。立春他們還那麽小,要是真的戰火蔓延過來,誰又能保證自個兒躲得過?
這打仗要是有百分之一是真的,元小滿就覺得自個兒在這兒坐不住了。她手裏的活在忙不下去了,想要說些啥又不知道該咋說,隻能歎了一口氣,忽然聽到門外一聲動靜,她走過去一看,陸沉不知道啥時候迴來了,就站在門外。
剛才的話他都聽了多少?元小滿看到一愣,問道:“陸大哥,你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