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劉氏同郭榮成婚時,郭榮便在外跑商,以供應家中花銷,因此在家中時間很少。作為商人婦,便要打理家中事情,等待夫君迴家,而在這世道之下,商人在外並不安全,死在路上的情況時有發生,商人婦在等待之後成為寡婦的情況也很常見,當然,更經常發生的是丈夫在外又娶了妻子,或者是帶著妾室迴家。
特別是在北方,因商人常年在外,很多人有多個妻子,除了商人外,很多軍將因常年在外打仗,而娶幾個妻子的情況也不少。
這種多妻製度,從晚唐開始便盛行了,至今不算是少見的事。
劉氏在家,時常會擔心丈夫在外麵又娶一房妻子,或者是帶著妾室迴家。從跟著郭榮一起南下的商隊夥計處得知郭榮在路上救了一個小女娘,並一直讓那小女娘女扮男裝跟在他的身邊將她帶迴了太原後,劉氏心裏就梗了一根刺。
郭榮在家一向沉默寡言,但他誠懇有心,能夠將家裏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帖帖,並不讓劉氏在事情上為難。雖然他很少在家,和劉氏之間也很少有交流,但劉氏認為,郭榮是一個很好的丈夫,他對家庭,對她,對孩子,都非常有責任,隻要有他在,她就沒什麽可擔心可害怕的。而且因為家中花銷幾乎都來源於郭榮,劉氏要管理在太原在商鋪,因此在家中便很有話語權,家裏婆婆張氏也絕不會為難她。
所以即使郭榮很少在家,劉氏的日子過得也並不差,但是,要是郭榮再娶一個妻子,或者隻是納一房妾室,隻要他對這個女娘非常喜愛的話,這個女娘,自然就要對劉氏現如今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衝擊。
即使郭榮對劉氏說過,昭宛已經去了劉府跟隨劉承訓,但劉氏依然對昭宛很警惕。
她從去校場看熱鬧的仆婢口中得知這日在校場發生的事後,她心中就更忐忑。
傍晚郭榮迴家後,他就同郭威以及郭威手下的將校在前院書房裏談論事情,甚至晚飯也沒有迴內院來用。
她讓了人去前院裏詢問是否送飯食去書房時,仆人來迴她:“大郎說,讓將晚膳送到前院書房中就好,除此,還要準備他出門的幹糧,要供五六日之用。”
劉氏應下後,心中便很失落,“他這是又要出門嗎?”
“大郎說是有緊急軍務要辦,今晚就要出發。”仆人迴答。
劉氏道:“外麵在下雪,也要去嗎?”
“娘子,這些您得問大郎才行。”
劉氏親自去送了飯食,郭榮親自將郭威同騎將郭崇威的食盤端進了書房裏,然後他退了出來,劉氏站在廊簷下,郭榮為她攏了攏身上的大氅,說:“在下雪,你先迴內院去吧。這裏自有仆婢伺候。”
劉氏蹙眉望著他說:“夫君,你今晚就要離開嗎?”
郭榮扶住她的背,陪著她一起迴了後院他們住的院落,他又去看了看尚在繈褓中的兒子,對劉氏說:“是有幹係河東局勢的大事要去做,這時候,我怎麽能夠眷戀家中,而不去為劉公效忠。再說,這不隻是為劉公效忠之事,也是幹係自家的事,我不能不去做。”
劉氏說:“但外麵在下雪,為何不等到明天雪停了再出門。”
“等到雪停了,那便來不及了。”郭榮迴答。
劉氏隻得將為郭榮準備的出門吃的幹糧和要帶的衣物給了他,郭榮這時候突然問她:“夫人,家中可還有女子冬日用來搽臉和手的膏脂。”
劉氏以為是郭榮要用,當即迴答:“最近天氣寒冷幹燥,家中前幾日才做了一批,夫君是要帶幾盒出門嗎?”
郭榮道:“我一向在外,皮粗肉厚,並不需要那些膏脂,隻是今日初雪,無論如何也該給阿宛送些節禮過去。你去準備一盒給我,我讓人送去給她。”
劉氏:“……”
臨出門的時候,還想著劉府裏的那個人。劉氏心裏很不爽快,但她不會違拗郭榮,當即就讓婢女去準備了一禮盒脂粉給郭榮。
郭榮叫了郭阮來,他看了看禮盒裏的脂粉,這才蓋好,又找了個包袱皮將盒子包好,遞給郭阮道:“你叫個人隨你趕去劉府,將這個節禮送給世子手下的幕賓阿宛。”
也就是郭阮年紀還小,郭榮才讓他這麽晚去劉府見昭宛,不然就會顯得失禮了。
郭阮是在內院裏的混的小仆,心思比其他小子要八卦得多,他當即就明白自己要去送禮的對象是那個和郭榮傳有閑話的劍士,隻是那個劍士分明是一個小郎君,但是也有商鋪裏的夥計說他該是女娘,這都讓郭阮疑惑了。
郭阮要出門時,問郭榮:“大郎,還需要說什麽嗎?”
郭榮道:“不需要,你快去吧。”
郭阮這才走了。
按照禮儀,無論如何該寫一個帖子才對,不過他們這些軍將之家,能粗通文墨就算不錯,根本不會像南邊那麽在意這些,所以送節禮,也就隻是那麽一盒節禮了。
郭阮離開後,郭榮又去見了郭威,很快就帶著人,騎馬進入風雪,疾馳向了城門。
因他是有緊急軍務,城門在風雪交加的夜色裏打開,數十騎穿過城門,消失在了城外一片蒼黑白芒的原野裏。
白可久隨著白承福出了太原城,他氣得臉色發青,在他的部下前來接應他,看到隨著白可久進城的人此時都變成了屍體,自是非常憤怒,得知這些人都是被劉知遠的人所殺後,他們便對白可久道:“首領,我們為何不衝入太原城殺了劉知遠那老匹夫。”
白可久皺著眉,手握著劍柄,道:“總有一天,我要殺了劉知遠。”
白承福在旁邊說道:“如今雪下得不算大,我們趕緊離開太原才是,這時候別說殺劉知遠了,如果劉知遠此時派人出來截殺我們,我們當無力反抗。”
白可久雖然氣憤非常,但是在部下被殺之後,他倒是迴複了一些理智,說道:“走!”
因風雪漸大,白可久帶著部下同白承福隻得暫時宿在交城,交城東據太原,西鄰離石,也是一重要戰略要地。
白可久帶的人太多,他們強占了城中一大客棧的房屋,甚至占了旁邊的民宅,將屋主趕出了房子,屋主無法可想,不僅不敢和這些吐穀渾人理論,因怕被這些人無故殺害,隻得趕緊帶著財物和衣物去其他人家借住,完全不敢聲張。
白可久來到白承福的房中,對他說道:“大首領,我絕不想再待在河東受劉知遠那老匹夫的氣,我這就讓人去聯係契丹,在這裏,還不如去契丹。待我帶著契丹兵一起南下,就是讓劉知遠死在我手裏的時候。”
白承福嗬斥他道:“你忘了我們之前跟著契丹時候的事了嗎,契丹人貪婪無比,隻會讓你為他們賣命打仗,還要搜刮你的財貨,也不會把你當兄弟。”
白可久說:“難道晉國不同樣是這樣?”
白承福道:“如今石重貴是將我們當兄弟看待。”
白可久哼道:“隻是優待你而已吧。他可沒有給我什麽好處。不管你答不答應,我都會去契丹。我這就派人前去聯絡契丹國主。”
白承福根本無力節製白可久,再者,他自己本來也隻是為利益賣命而已,契丹給的條件好,便投靠契丹,晉國給的條件好,便跟著晉國。
如果白可久能去試探出契丹國能給他的條件,他也並不是非得一直在晉國。
劉氏同郭榮成婚時,郭榮便在外跑商,以供應家中花銷,因此在家中時間很少。作為商人婦,便要打理家中事情,等待夫君迴家,而在這世道之下,商人在外並不安全,死在路上的情況時有發生,商人婦在等待之後成為寡婦的情況也很常見,當然,更經常發生的是丈夫在外又娶了妻子,或者是帶著妾室迴家。
特別是在北方,因商人常年在外,很多人有多個妻子,除了商人外,很多軍將因常年在外打仗,而娶幾個妻子的情況也不少。
這種多妻製度,從晚唐開始便盛行了,至今不算是少見的事。
劉氏在家,時常會擔心丈夫在外麵又娶一房妻子,或者是帶著妾室迴家。從跟著郭榮一起南下的商隊夥計處得知郭榮在路上救了一個小女娘,並一直讓那小女娘女扮男裝跟在他的身邊將她帶迴了太原後,劉氏心裏就梗了一根刺。
郭榮在家一向沉默寡言,但他誠懇有心,能夠將家裏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帖帖,並不讓劉氏在事情上為難。雖然他很少在家,和劉氏之間也很少有交流,但劉氏認為,郭榮是一個很好的丈夫,他對家庭,對她,對孩子,都非常有責任,隻要有他在,她就沒什麽可擔心可害怕的。而且因為家中花銷幾乎都來源於郭榮,劉氏要管理在太原在商鋪,因此在家中便很有話語權,家裏婆婆張氏也絕不會為難她。
所以即使郭榮很少在家,劉氏的日子過得也並不差,但是,要是郭榮再娶一個妻子,或者隻是納一房妾室,隻要他對這個女娘非常喜愛的話,這個女娘,自然就要對劉氏現如今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衝擊。
即使郭榮對劉氏說過,昭宛已經去了劉府跟隨劉承訓,但劉氏依然對昭宛很警惕。
她從去校場看熱鬧的仆婢口中得知這日在校場發生的事後,她心中就更忐忑。
傍晚郭榮迴家後,他就同郭威以及郭威手下的將校在前院書房裏談論事情,甚至晚飯也沒有迴內院來用。
她讓了人去前院裏詢問是否送飯食去書房時,仆人來迴她:“大郎說,讓將晚膳送到前院書房中就好,除此,還要準備他出門的幹糧,要供五六日之用。”
劉氏應下後,心中便很失落,“他這是又要出門嗎?”
“大郎說是有緊急軍務要辦,今晚就要出發。”仆人迴答。
劉氏道:“外麵在下雪,也要去嗎?”
“娘子,這些您得問大郎才行。”
劉氏親自去送了飯食,郭榮親自將郭威同騎將郭崇威的食盤端進了書房裏,然後他退了出來,劉氏站在廊簷下,郭榮為她攏了攏身上的大氅,說:“在下雪,你先迴內院去吧。這裏自有仆婢伺候。”
劉氏蹙眉望著他說:“夫君,你今晚就要離開嗎?”
郭榮扶住她的背,陪著她一起迴了後院他們住的院落,他又去看了看尚在繈褓中的兒子,對劉氏說:“是有幹係河東局勢的大事要去做,這時候,我怎麽能夠眷戀家中,而不去為劉公效忠。再說,這不隻是為劉公效忠之事,也是幹係自家的事,我不能不去做。”
劉氏說:“但外麵在下雪,為何不等到明天雪停了再出門。”
“等到雪停了,那便來不及了。”郭榮迴答。
劉氏隻得將為郭榮準備的出門吃的幹糧和要帶的衣物給了他,郭榮這時候突然問她:“夫人,家中可還有女子冬日用來搽臉和手的膏脂。”
劉氏以為是郭榮要用,當即迴答:“最近天氣寒冷幹燥,家中前幾日才做了一批,夫君是要帶幾盒出門嗎?”
郭榮道:“我一向在外,皮粗肉厚,並不需要那些膏脂,隻是今日初雪,無論如何也該給阿宛送些節禮過去。你去準備一盒給我,我讓人送去給她。”
劉氏:“……”
臨出門的時候,還想著劉府裏的那個人。劉氏心裏很不爽快,但她不會違拗郭榮,當即就讓婢女去準備了一禮盒脂粉給郭榮。
郭榮叫了郭阮來,他看了看禮盒裏的脂粉,這才蓋好,又找了個包袱皮將盒子包好,遞給郭阮道:“你叫個人隨你趕去劉府,將這個節禮送給世子手下的幕賓阿宛。”
也就是郭阮年紀還小,郭榮才讓他這麽晚去劉府見昭宛,不然就會顯得失禮了。
郭阮是在內院裏的混的小仆,心思比其他小子要八卦得多,他當即就明白自己要去送禮的對象是那個和郭榮傳有閑話的劍士,隻是那個劍士分明是一個小郎君,但是也有商鋪裏的夥計說他該是女娘,這都讓郭阮疑惑了。
郭阮要出門時,問郭榮:“大郎,還需要說什麽嗎?”
郭榮道:“不需要,你快去吧。”
郭阮這才走了。
按照禮儀,無論如何該寫一個帖子才對,不過他們這些軍將之家,能粗通文墨就算不錯,根本不會像南邊那麽在意這些,所以送節禮,也就隻是那麽一盒節禮了。
郭阮離開後,郭榮又去見了郭威,很快就帶著人,騎馬進入風雪,疾馳向了城門。
因他是有緊急軍務,城門在風雪交加的夜色裏打開,數十騎穿過城門,消失在了城外一片蒼黑白芒的原野裏。
白可久隨著白承福出了太原城,他氣得臉色發青,在他的部下前來接應他,看到隨著白可久進城的人此時都變成了屍體,自是非常憤怒,得知這些人都是被劉知遠的人所殺後,他們便對白可久道:“首領,我們為何不衝入太原城殺了劉知遠那老匹夫。”
白可久皺著眉,手握著劍柄,道:“總有一天,我要殺了劉知遠。”
白承福在旁邊說道:“如今雪下得不算大,我們趕緊離開太原才是,這時候別說殺劉知遠了,如果劉知遠此時派人出來截殺我們,我們當無力反抗。”
白可久雖然氣憤非常,但是在部下被殺之後,他倒是迴複了一些理智,說道:“走!”
因風雪漸大,白可久帶著部下同白承福隻得暫時宿在交城,交城東據太原,西鄰離石,也是一重要戰略要地。
白可久帶的人太多,他們強占了城中一大客棧的房屋,甚至占了旁邊的民宅,將屋主趕出了房子,屋主無法可想,不僅不敢和這些吐穀渾人理論,因怕被這些人無故殺害,隻得趕緊帶著財物和衣物去其他人家借住,完全不敢聲張。
白可久來到白承福的房中,對他說道:“大首領,我絕不想再待在河東受劉知遠那老匹夫的氣,我這就讓人去聯係契丹,在這裏,還不如去契丹。待我帶著契丹兵一起南下,就是讓劉知遠死在我手裏的時候。”
白承福嗬斥他道:“你忘了我們之前跟著契丹時候的事了嗎,契丹人貪婪無比,隻會讓你為他們賣命打仗,還要搜刮你的財貨,也不會把你當兄弟。”
白可久說:“難道晉國不同樣是這樣?”
白承福道:“如今石重貴是將我們當兄弟看待。”
白可久哼道:“隻是優待你而已吧。他可沒有給我什麽好處。不管你答不答應,我都會去契丹。我這就派人前去聯絡契丹國主。”
白承福根本無力節製白可久,再者,他自己本來也隻是為利益賣命而已,契丹給的條件好,便投靠契丹,晉國給的條件好,便跟著晉國。
如果白可久能去試探出契丹國能給他的條件,他也並不是非得一直在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