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裏不一”的諷刺
此迴諷刺林氏、西門慶、文嫂諸人,主要手法是連用“表裏不一”的語言。也就是說,語言表麵上的冠冕堂皇,掩藏了內裏的肮髒汙穢。然而語言的表麵越是彬彬有禮,就越發襯托出這些人物動機和行為的無恥,整個修辭效果也就愈發滑稽可笑。
文嫂引動林太太一段,應該和王婆設計勾引金蓮、馮媽媽說合王六兒一段參看。金蓮本來已經見過西門慶,早就有意了,而本性好強,所以得到王婆、西門慶大灌米湯,便立即軟化。王六兒也是早就懷著勾引西門慶的心思,當時正值女兒出嫁、丈夫送親、獨居不慣,馮媽媽以解除寂寞、得到利益兩件事加以打動,正合在她的心上,一說便成。惟有林太太,身處富貴,結交的情人也不少,所以文嫂著意要把西門慶的家業、勢力、相貌、性情說得花團錦簇,但是首先從她喜歡嫖妓的兒子王三官入手,既開始了一個難以驟然開始的話題,又提供一個初會的借口:“昨日(西門慶)聞知太太貴誕在近,又四海納賢,也一心要來與太太拜壽。小媳婦便道:初會,怎好驟然請見的?待小的達知老太太,討個示下,來請老爹相見。今老太太不但結識他往來相交,隻央挽他把這幹人(即三官的幫閑們)斷開了,須玷辱不了咱家門戶。”一席話,巧妙含蓄,隻是難為她如何想出“四海納賢”的妙語!
王招宣府是何等地方?是金蓮九歲被賣入、學習彈唱的地方。金蓮在這裏,“不過十二三,就會描眉畫眼,傅粉施朱……做張做致,喬模喬裝”。這些伎倆從何學來?我們可以想象。前迴愛月兒對西門慶描述林太太:“今年不上四十歲,生的好不喬模喬樣,描眉畫眼,打扮得狐狸也似。”金蓮十五歲的時候,王招宣死了,金蓮才被母親潘媽媽以三十兩銀子轉賣到張大戶家。第一迴中就已埋伏下的筆墨,至此始見著落。
西門慶去招宣府,從後門進入,偷偷摸摸,暗暗悄悄,何等詭秘。然而一旦進入後堂,裏麵忽然“燈燭熒煌”,正麵供養著王三官兒的祖爺、功臣王景崇的圖像,“穿著大紅團袖,蟒衣玉帶,虎皮交椅坐著觀看兵書,有若關王之像,隻是髯須短些”。迎門朱紅匾上,寫著“節義堂”三個大字,兩壁隸書對聯道:“傳家節操同鬆竹,報國勳功並鬥山。”這段描寫,與林太太、王三官兒寡廉鮮恥的行為形成了絕妙對比。而西門慶眼中看到的畫像與對聯,正與林氏從簾子裏偷看到的西門慶映照。這段描寫,仿佛是上文王景崇像讚的下聯:“見西門慶身材凜凜,一表人物,頭戴白段忠靖冠,貂鼠暖耳,身穿紫羊絨鶴裘,腳下粉底皂靴,就是個:富而多詐奸邪輩,壓善欺良酒色徒。”下接:“林氏一見,滿心歡喜。”妙絕。
然而作者到此,兀自不肯住手,下文描寫二人人港,更是曲盡嘲諷之至。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全然不描寫林氏的相貌。無論愛月、文嫂,都沒有具體地談到過林氏容貌如何,一個隻說“今年屬豬三十五歲,端的上等婦人,百伶百俐,隻好像三十歲的”,另一個又隻說“生的好不喬模喬樣”。此處在西門慶眼中,也隻看到她的衣飾而已:“頭上戴著金絲翠葉冠兒,身穿白綾寬襖,沉香色遍地金妝花段子鶴氅,大紅宮錦寬襟裙子,老鸛白綾高底子鞋兒。”並加上兩句匪夷所思的絕妙讚語:“就是個綺閣中好色的嬌娘,深閨內施屄的菩薩。”那麽,西門慶勾搭林氏,其實最主要的是為了報複王三官兒與桂姐,是為了三官兒十九歲花枝般的妻子(別忘了她還是聲勢顯赫的六黃太尉的侄女兒),也是為了借著征服林太太,征服招宣府“世代簪纓、先朝將相”的高貴社會地位——這種世家地位,無論西門慶結交多少權貴,家業多麽豪富,都是望塵莫及的。
作者曲折的諷刺,都在林氏、西門慶與文嫂的對話中摹寫出來。二人見麵,禮數越是周到,語言越是正經,就越是覺得不倫。比如林氏托言請西門慶斷開那些勾引王三官嫖妓的幫閑(其中包括西門慶的兩個結拜兄弟老孫、祝麻子),林氏道:“幾次欲待要往公門中訴狀,誠恐拋頭露麵,有失先夫名節。”虧她說得出“先夫名節”四字。這也從側麵映襯後來吳月娘拋頭露麵到公門告陳敬濟,可見這在公卿士大夫眼中是不合適、不雅相的。
在做愛描寫之後,作者敘述二人如何起來整衣,西門慶如何告辭迴家,基本上全用四字一斷的對稱短句,以簡省的社交語言傳達入骨三分的諷刺:“三杯之後,西門慶告辭起身。婦人挽留不已,叮嚀頻囑,西門慶躬身領諾,謝擾不盡。”“謝擾不盡”四字,可圈可點。
正因為作者是以傳統的賓主相別的客氣話作結,才使得諷刺的味道更濃烈。最後,西門慶來到街上,“街上已喝號提鈴,更深夜靜;但見一天霜氣,萬籟無聲。西門慶迴家,一宿無話”。以優美而清冷的景語結束這場男女苟合,極盡幽冷之至。
此迴下半,寫西門慶派人從麗春院抓走五個幫閑(隻勾了老孫、祝麻子、桂姐兒和秦玉芝的名字),略弄手腳,終於迫使一向高傲的貴胄公子王三官兒親自來家向他求情,可謂大大地出了一口氣。在公堂上,西門慶以冠冕堂皇的語言責罵了那些幫閑子弟。所責罵之處,其實沒有一點不對的地方,然而諷刺的是西門慶這番正大光明的語言下麵所隱藏的私心。作者一直寫到西門慶迴家,把責罰幫閑的前後過程備細說與月娘,大義凜然地補上幾句:“人家倒運,偏生這樣不肖子弟出來……家中丟著花枝般媳婦不去理論,白日黑夜隻跟著這夥光棍在院裏嫖弄,今年不上二十歲,年小小兒的,通不成器!”西門慶似乎太投入這個正義的角色,既忘了自己的行藏舉止,也忘了他整治王三官兒的自私動機。這時妙在被月娘一口說破:“‘你乳老鴉笑話豬足兒,原來燈台不照自!你自道成器的?你也吃這井裏水,無所不為,清潔了些什麽兒?還要禁人!’幾句說得西門慶不言語了。”沒有月娘的話,讀者本也能夠看破這一層,然而有了月娘的幾句話,更照亮西門慶對著妻子侃侃而談仁義道德的可笑。
就在此時,忽報應伯爵來訪。應二等了“良久”,西門慶才出來。見麵後,一個追問西門慶是否責罰了王三官兒的幫閑,一個矢口抵賴。繡像本評點者在這裏評道:“混賴得奇。恐傷應二之心。”這個傷心,如繡像本評點者所說,便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之意。但是說西門慶怕傷應二之心,倒不如說是西門慶還有一些兒殘存的自覺為更恰當:西門慶麵皮再厚,聽了月娘一番話,也難免要覺得有些內愧,何況應伯爵不就是陪同西門慶嫖妓的幫閑?前兩天不還在愛月處陪著西門慶吃酒玩樂?這和老孫、祝麻子幫閑王三官兒有何不同?難怪西門慶“良久”才肯出來見伯爵。
聰明的應伯爵,一番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得八九不離十:“哥,你是個人,連我也瞞著起來?今日他告我說,我就知道哥的情。怎的祝麻子、老孫走了?一個緝捕衙門,有個走脫了人的?此是哥打著綿羊駒驢戰,使李桂兒家中害怕,知道哥的手段。若都拿到衙門去,彼此絕了情意,都沒趣了。事情許一不許二。如今就是老孫、祝麻子見哥也有幾分慚愧,此是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休怪我說,哥這一著做的絕了,這一個叫做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若明逞了臉,就不是乖人兒了。還是哥智謀大,見得多。”繡像本評點者眉批道:“一味諛奉,微帶三分譏刺。”這是此迴之中,最後一層有表有裏的語言——表麵上一味奉承,實際上含著深深的辛辣與不滿。
二三官的俄狄浦斯情結?
此迴三官兒見幫閑來家纏他,向母親求救,“直到至急之處,林氏方才說道:‘文嫂他隻認得提刑西門官府家,昔年曾與他女兒說媒來,在他宅中走的熟。’王三官道:‘就認得西門提刑也罷,快使小廝請他來。’林氏道:‘他自從你前番說了他,使性兒一向不來走動,怎好又請他。他也不肯來。’”所謂“前番說了文嫂”者,想來一定是三官發現文嫂給他的母親做牽頭,這才發了一通話,使得林氏羞恥,文嫂不敢公開地上門。那麽,如今林氏、西門慶串通做這一番手腳,不僅是他們二人偷情的借口,又斷絕了這個不肖子的嫖妓門路,同時也為自己出了一口氣,使得三官兒從此以後,再不敢說文嫂,再不敢管束自己母親與人偷情,更不敢管束她與西門慶偷情了。
兒子管束寡母與人私情,除了怕“出醜”之外,聽起來頗有俄狄浦斯情結。唐朝張鷟《朝野僉載》卷五記載一事,後來被淩濛初改編成白話小說,收在《初刻拍案驚奇》中,即卷十八《西山觀設籙度亡魂開封府備棺追活命》,就是講述某寡婦在開封府尹李傑處告獨生兒子不孝,必求將其打死,其子不能自理,但雲:得罪於母,死所甘分。府尹勸告不從,遂命其買棺來收兒屍。寡婦既出,謂一道士:“事了矣。”被府尹派人尾隨,看在眼中。次日,收道士、寡婦,一訊承伏奸情,“苦兒所製,故欲除之”。李傑釋放兒子,杖殺道士與寡婦,同棺盛之。劉餗的《隋唐嘉話》也記錄了這段故事,但我們須注意其不同處:一,兒子在法庭上的反應,不是“不能自理”,而是“涕泣,不自辯明,但言:得罪於母,死甘分”。比“不能自理”要主動——暗示不是不能辯,而是不想辯——也更感人。二,“杖母及道士殺,便以向棺載母喪以歸”,並沒有把寡婦與道士放在一個棺材裏麵。
到了南宋署名皇都風月主人所著的《綠窗新話》,在《王尹判道士犯奸》條下,開封府尹改姓王,而寡婦、兒子、道士都有了姓名,寡婦與道士的偷情被安排在道士為寡婦的亡夫所做的超度儀式上,使得他們的私情更加得不到讀者同情。兒子的形象被削弱,我們看不到他在法庭上的反應,隻有寡婦的“忿怒”,以及她對道士說“事了”時的歡喜鼓舞(“笑謂道士”雲雲),這也是為了把寡婦描繪得更加冷酷無情。最後,卻隻說“重治道士於法”,沒有談到對寡婦的處置。似乎覺得杖殺寡婦未免太殘忍,最主要的是有損兒子的形象。
淩濛初的白話小說更是別開生麵,把寡婦、道士偷情,以及兒子對他們的百般間阻,刻畫得淋漓盡致。寡婦與道士的佳期一次次被兒子弄手段破壞,欲望的阻撓和期待完成一方麵成為敘事發展的推動力,一方麵又成為誘惑讀者看下去的主要因素。小說人物難以滿足的欲望挑動著讀者閱讀的欲望,使得這篇小說的敘事結構,就好像那個十數歲情竇初開的兒子,很有一種“性虐狂”的扭曲感。讀到最後,讀者簡直不由得要可憐那一次次被間阻的道士與寡婦。也許是因為作者顧慮到讀者對寡婦和道士的同情,於是特地安排兩個原來的故事中所沒有的年輕道童做道士的男寵,其一還與寡婦通奸,以此來顯示寡婦與道士之間本無愛情,隻是情欲;又寫兒子在法庭上堅決為母親辯護,在府尹下令責打寡婦時,趴在母親身上大哭,要求代打,母親也終於“醒悟”,和兒子抱頭痛哭。最後府尹隻把道士當著寡婦的麵活活杖殺,赦免了寡婦,然而寡婦終於鬱鬱病死,與她有私情的那個道童也死了,另一個道童還俗娶妻,兒子則得到美滿生活雲雲。作者這樣的改寫,當然旨在加強讀者對兒子的同情,也突出了道德宗旨,給不同的人物安排“適得其分”的報應。但是,與《拍案驚奇》中的其他小說不同的是,在這篇小說結尾,作者一連用了數首詩歌詠小說中所有的人物,給他們每人再度下一個“定論”,而這正說明這個故事不能以“黑白分明”的道德標準來定義的複雜性,以及作者心中對這些人物的矛盾態度。
在南朝樂府民歌裏,有“寧斷嬌兒乳,不斷郎殷勤”的歌詞。這分明詠唱的是一個有夫之婦或者寡婦的私情,表示為了情郎,連懷中哺乳的嬌兒都可以舍棄——世上盡有這樣的感情,這樣的女人。這兩句歌詞,堪為上述的故事做一個注腳。我想,我們還是不要把“封建社會的婦女追求個性解放與自由愛情”太浪漫化了,應該睜開眼,看到人世間複雜的、充滿矛盾與張力的、不能僅用一種意識形態或道德標準來簡單定論的真實。
此迴諷刺林氏、西門慶、文嫂諸人,主要手法是連用“表裏不一”的語言。也就是說,語言表麵上的冠冕堂皇,掩藏了內裏的肮髒汙穢。然而語言的表麵越是彬彬有禮,就越發襯托出這些人物動機和行為的無恥,整個修辭效果也就愈發滑稽可笑。
文嫂引動林太太一段,應該和王婆設計勾引金蓮、馮媽媽說合王六兒一段參看。金蓮本來已經見過西門慶,早就有意了,而本性好強,所以得到王婆、西門慶大灌米湯,便立即軟化。王六兒也是早就懷著勾引西門慶的心思,當時正值女兒出嫁、丈夫送親、獨居不慣,馮媽媽以解除寂寞、得到利益兩件事加以打動,正合在她的心上,一說便成。惟有林太太,身處富貴,結交的情人也不少,所以文嫂著意要把西門慶的家業、勢力、相貌、性情說得花團錦簇,但是首先從她喜歡嫖妓的兒子王三官入手,既開始了一個難以驟然開始的話題,又提供一個初會的借口:“昨日(西門慶)聞知太太貴誕在近,又四海納賢,也一心要來與太太拜壽。小媳婦便道:初會,怎好驟然請見的?待小的達知老太太,討個示下,來請老爹相見。今老太太不但結識他往來相交,隻央挽他把這幹人(即三官的幫閑們)斷開了,須玷辱不了咱家門戶。”一席話,巧妙含蓄,隻是難為她如何想出“四海納賢”的妙語!
王招宣府是何等地方?是金蓮九歲被賣入、學習彈唱的地方。金蓮在這裏,“不過十二三,就會描眉畫眼,傅粉施朱……做張做致,喬模喬裝”。這些伎倆從何學來?我們可以想象。前迴愛月兒對西門慶描述林太太:“今年不上四十歲,生的好不喬模喬樣,描眉畫眼,打扮得狐狸也似。”金蓮十五歲的時候,王招宣死了,金蓮才被母親潘媽媽以三十兩銀子轉賣到張大戶家。第一迴中就已埋伏下的筆墨,至此始見著落。
西門慶去招宣府,從後門進入,偷偷摸摸,暗暗悄悄,何等詭秘。然而一旦進入後堂,裏麵忽然“燈燭熒煌”,正麵供養著王三官兒的祖爺、功臣王景崇的圖像,“穿著大紅團袖,蟒衣玉帶,虎皮交椅坐著觀看兵書,有若關王之像,隻是髯須短些”。迎門朱紅匾上,寫著“節義堂”三個大字,兩壁隸書對聯道:“傳家節操同鬆竹,報國勳功並鬥山。”這段描寫,與林太太、王三官兒寡廉鮮恥的行為形成了絕妙對比。而西門慶眼中看到的畫像與對聯,正與林氏從簾子裏偷看到的西門慶映照。這段描寫,仿佛是上文王景崇像讚的下聯:“見西門慶身材凜凜,一表人物,頭戴白段忠靖冠,貂鼠暖耳,身穿紫羊絨鶴裘,腳下粉底皂靴,就是個:富而多詐奸邪輩,壓善欺良酒色徒。”下接:“林氏一見,滿心歡喜。”妙絕。
然而作者到此,兀自不肯住手,下文描寫二人人港,更是曲盡嘲諷之至。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全然不描寫林氏的相貌。無論愛月、文嫂,都沒有具體地談到過林氏容貌如何,一個隻說“今年屬豬三十五歲,端的上等婦人,百伶百俐,隻好像三十歲的”,另一個又隻說“生的好不喬模喬樣”。此處在西門慶眼中,也隻看到她的衣飾而已:“頭上戴著金絲翠葉冠兒,身穿白綾寬襖,沉香色遍地金妝花段子鶴氅,大紅宮錦寬襟裙子,老鸛白綾高底子鞋兒。”並加上兩句匪夷所思的絕妙讚語:“就是個綺閣中好色的嬌娘,深閨內施屄的菩薩。”那麽,西門慶勾搭林氏,其實最主要的是為了報複王三官兒與桂姐,是為了三官兒十九歲花枝般的妻子(別忘了她還是聲勢顯赫的六黃太尉的侄女兒),也是為了借著征服林太太,征服招宣府“世代簪纓、先朝將相”的高貴社會地位——這種世家地位,無論西門慶結交多少權貴,家業多麽豪富,都是望塵莫及的。
作者曲折的諷刺,都在林氏、西門慶與文嫂的對話中摹寫出來。二人見麵,禮數越是周到,語言越是正經,就越是覺得不倫。比如林氏托言請西門慶斷開那些勾引王三官嫖妓的幫閑(其中包括西門慶的兩個結拜兄弟老孫、祝麻子),林氏道:“幾次欲待要往公門中訴狀,誠恐拋頭露麵,有失先夫名節。”虧她說得出“先夫名節”四字。這也從側麵映襯後來吳月娘拋頭露麵到公門告陳敬濟,可見這在公卿士大夫眼中是不合適、不雅相的。
在做愛描寫之後,作者敘述二人如何起來整衣,西門慶如何告辭迴家,基本上全用四字一斷的對稱短句,以簡省的社交語言傳達入骨三分的諷刺:“三杯之後,西門慶告辭起身。婦人挽留不已,叮嚀頻囑,西門慶躬身領諾,謝擾不盡。”“謝擾不盡”四字,可圈可點。
正因為作者是以傳統的賓主相別的客氣話作結,才使得諷刺的味道更濃烈。最後,西門慶來到街上,“街上已喝號提鈴,更深夜靜;但見一天霜氣,萬籟無聲。西門慶迴家,一宿無話”。以優美而清冷的景語結束這場男女苟合,極盡幽冷之至。
此迴下半,寫西門慶派人從麗春院抓走五個幫閑(隻勾了老孫、祝麻子、桂姐兒和秦玉芝的名字),略弄手腳,終於迫使一向高傲的貴胄公子王三官兒親自來家向他求情,可謂大大地出了一口氣。在公堂上,西門慶以冠冕堂皇的語言責罵了那些幫閑子弟。所責罵之處,其實沒有一點不對的地方,然而諷刺的是西門慶這番正大光明的語言下麵所隱藏的私心。作者一直寫到西門慶迴家,把責罰幫閑的前後過程備細說與月娘,大義凜然地補上幾句:“人家倒運,偏生這樣不肖子弟出來……家中丟著花枝般媳婦不去理論,白日黑夜隻跟著這夥光棍在院裏嫖弄,今年不上二十歲,年小小兒的,通不成器!”西門慶似乎太投入這個正義的角色,既忘了自己的行藏舉止,也忘了他整治王三官兒的自私動機。這時妙在被月娘一口說破:“‘你乳老鴉笑話豬足兒,原來燈台不照自!你自道成器的?你也吃這井裏水,無所不為,清潔了些什麽兒?還要禁人!’幾句說得西門慶不言語了。”沒有月娘的話,讀者本也能夠看破這一層,然而有了月娘的幾句話,更照亮西門慶對著妻子侃侃而談仁義道德的可笑。
就在此時,忽報應伯爵來訪。應二等了“良久”,西門慶才出來。見麵後,一個追問西門慶是否責罰了王三官兒的幫閑,一個矢口抵賴。繡像本評點者在這裏評道:“混賴得奇。恐傷應二之心。”這個傷心,如繡像本評點者所說,便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之意。但是說西門慶怕傷應二之心,倒不如說是西門慶還有一些兒殘存的自覺為更恰當:西門慶麵皮再厚,聽了月娘一番話,也難免要覺得有些內愧,何況應伯爵不就是陪同西門慶嫖妓的幫閑?前兩天不還在愛月處陪著西門慶吃酒玩樂?這和老孫、祝麻子幫閑王三官兒有何不同?難怪西門慶“良久”才肯出來見伯爵。
聰明的應伯爵,一番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得八九不離十:“哥,你是個人,連我也瞞著起來?今日他告我說,我就知道哥的情。怎的祝麻子、老孫走了?一個緝捕衙門,有個走脫了人的?此是哥打著綿羊駒驢戰,使李桂兒家中害怕,知道哥的手段。若都拿到衙門去,彼此絕了情意,都沒趣了。事情許一不許二。如今就是老孫、祝麻子見哥也有幾分慚愧,此是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休怪我說,哥這一著做的絕了,這一個叫做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若明逞了臉,就不是乖人兒了。還是哥智謀大,見得多。”繡像本評點者眉批道:“一味諛奉,微帶三分譏刺。”這是此迴之中,最後一層有表有裏的語言——表麵上一味奉承,實際上含著深深的辛辣與不滿。
二三官的俄狄浦斯情結?
此迴三官兒見幫閑來家纏他,向母親求救,“直到至急之處,林氏方才說道:‘文嫂他隻認得提刑西門官府家,昔年曾與他女兒說媒來,在他宅中走的熟。’王三官道:‘就認得西門提刑也罷,快使小廝請他來。’林氏道:‘他自從你前番說了他,使性兒一向不來走動,怎好又請他。他也不肯來。’”所謂“前番說了文嫂”者,想來一定是三官發現文嫂給他的母親做牽頭,這才發了一通話,使得林氏羞恥,文嫂不敢公開地上門。那麽,如今林氏、西門慶串通做這一番手腳,不僅是他們二人偷情的借口,又斷絕了這個不肖子的嫖妓門路,同時也為自己出了一口氣,使得三官兒從此以後,再不敢說文嫂,再不敢管束自己母親與人偷情,更不敢管束她與西門慶偷情了。
兒子管束寡母與人私情,除了怕“出醜”之外,聽起來頗有俄狄浦斯情結。唐朝張鷟《朝野僉載》卷五記載一事,後來被淩濛初改編成白話小說,收在《初刻拍案驚奇》中,即卷十八《西山觀設籙度亡魂開封府備棺追活命》,就是講述某寡婦在開封府尹李傑處告獨生兒子不孝,必求將其打死,其子不能自理,但雲:得罪於母,死所甘分。府尹勸告不從,遂命其買棺來收兒屍。寡婦既出,謂一道士:“事了矣。”被府尹派人尾隨,看在眼中。次日,收道士、寡婦,一訊承伏奸情,“苦兒所製,故欲除之”。李傑釋放兒子,杖殺道士與寡婦,同棺盛之。劉餗的《隋唐嘉話》也記錄了這段故事,但我們須注意其不同處:一,兒子在法庭上的反應,不是“不能自理”,而是“涕泣,不自辯明,但言:得罪於母,死甘分”。比“不能自理”要主動——暗示不是不能辯,而是不想辯——也更感人。二,“杖母及道士殺,便以向棺載母喪以歸”,並沒有把寡婦與道士放在一個棺材裏麵。
到了南宋署名皇都風月主人所著的《綠窗新話》,在《王尹判道士犯奸》條下,開封府尹改姓王,而寡婦、兒子、道士都有了姓名,寡婦與道士的偷情被安排在道士為寡婦的亡夫所做的超度儀式上,使得他們的私情更加得不到讀者同情。兒子的形象被削弱,我們看不到他在法庭上的反應,隻有寡婦的“忿怒”,以及她對道士說“事了”時的歡喜鼓舞(“笑謂道士”雲雲),這也是為了把寡婦描繪得更加冷酷無情。最後,卻隻說“重治道士於法”,沒有談到對寡婦的處置。似乎覺得杖殺寡婦未免太殘忍,最主要的是有損兒子的形象。
淩濛初的白話小說更是別開生麵,把寡婦、道士偷情,以及兒子對他們的百般間阻,刻畫得淋漓盡致。寡婦與道士的佳期一次次被兒子弄手段破壞,欲望的阻撓和期待完成一方麵成為敘事發展的推動力,一方麵又成為誘惑讀者看下去的主要因素。小說人物難以滿足的欲望挑動著讀者閱讀的欲望,使得這篇小說的敘事結構,就好像那個十數歲情竇初開的兒子,很有一種“性虐狂”的扭曲感。讀到最後,讀者簡直不由得要可憐那一次次被間阻的道士與寡婦。也許是因為作者顧慮到讀者對寡婦和道士的同情,於是特地安排兩個原來的故事中所沒有的年輕道童做道士的男寵,其一還與寡婦通奸,以此來顯示寡婦與道士之間本無愛情,隻是情欲;又寫兒子在法庭上堅決為母親辯護,在府尹下令責打寡婦時,趴在母親身上大哭,要求代打,母親也終於“醒悟”,和兒子抱頭痛哭。最後府尹隻把道士當著寡婦的麵活活杖殺,赦免了寡婦,然而寡婦終於鬱鬱病死,與她有私情的那個道童也死了,另一個道童還俗娶妻,兒子則得到美滿生活雲雲。作者這樣的改寫,當然旨在加強讀者對兒子的同情,也突出了道德宗旨,給不同的人物安排“適得其分”的報應。但是,與《拍案驚奇》中的其他小說不同的是,在這篇小說結尾,作者一連用了數首詩歌詠小說中所有的人物,給他們每人再度下一個“定論”,而這正說明這個故事不能以“黑白分明”的道德標準來定義的複雜性,以及作者心中對這些人物的矛盾態度。
在南朝樂府民歌裏,有“寧斷嬌兒乳,不斷郎殷勤”的歌詞。這分明詠唱的是一個有夫之婦或者寡婦的私情,表示為了情郎,連懷中哺乳的嬌兒都可以舍棄——世上盡有這樣的感情,這樣的女人。這兩句歌詞,堪為上述的故事做一個注腳。我想,我們還是不要把“封建社會的婦女追求個性解放與自由愛情”太浪漫化了,應該睜開眼,看到人世間複雜的、充滿矛盾與張力的、不能僅用一種意識形態或道德標準來簡單定論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