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來,萬物俱寂。

    秦趙之戰,因為天氣轉冷,不利兵甲,不得不暫時進入了修整階段,頹廢的趙國迎來了一絲喘息之機,但誰都知道,隻待冬去春來,便是大戰再起之時。

    在那之前,若趙國無法尋來援兵,覆滅之期不遠。

    林青羽掐指算了下,無名刺秦發生在秦破陘城之後,如今秦國大軍尚遠,他的時間還算充裕,便安心留在此處學劍。

    自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即為華夏最有影響的學派。

    然而,儒者為何名為儒,儒字又是何種含義,“儒家、儒學、儒教”有何區別,卻是很少有人去探尋。

    其實,“儒”發源自堯舜禹的五教時代,原本是負責治喪、祭神等各種宗教儀式的術士。殷商亡國之後,原本的殷商術士淪落為執喪禮者,周朝對此類文化之術士、巫師則蔑稱為“儒”,因已遭亡國,其文化隻能以柔弱之勢存在。

    後人常說“儒、釋、道”三教,多認為儒教即為孔子所立之道,其實這是不對的,真正的“儒教”應是比之道教成型更早的上古教派。

    直到孔子開始,“儒”的觀念發生了變化,孔子將儒教中的“德”與“禮”剝離出來,承襲殷商以來的巫史文化,發展西周的禮樂傳統,漸漸地脫離了巫的知識範圍,形成新的儒家學派。

    殘劍的儒家劍上承上古儒教,下繼儒家新學,以“中正”為裏,以“yin陽”為變,既有“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天不生”的微妙玄通,又有修身治國平天下之大氣概。

    殘劍教導林青羽儒家劍。

    每日清晨,純以shuang腿奔到陘城數十裏外最高的shan丘之上吐納,吞吐日出東來紫氣化為體內浩然正氣;其後,潛入shan丘下冰冷刺骨的深潭之內,劈刺、點撩、崩截、抹穿、挑提、絞掃,每個動作三千次,不是為夯實基礎,而是要借助潭水之柔、重磨去他劍法中最後一絲匠氣,借機體悟“圓轉如意,生生不息”之意境;再後便是寫字,日寫千字,隻寫一個“劍”字,自書法中遙望儒家劍意之真諦。

    至於飛雪,果然如殘劍所言,因為心結太重,她從未正麵教導林青羽,甚至從未在林青羽眼前露過正臉,更別提說上幾句話。

    殘劍讓林青羽親自去拜見,叩響門扉,門開之處,卻見滿眼劍光,然後就莫名其妙的退了出來。

    雖是吃了閉門羹,林青羽卻隻有驚喜。

    以飛雪劍術,若想傷他,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可那一劍卻毫無傷人之意,反倒是無形中讓他開拓了眼界,見識到了道家劍意精髓。

    林青羽隔日再去拜會,雖然小心戒備,卻又被一劍迫退,依舊沒有見到人的正臉。

    日複一日,每日必至,飛雪始終沒有露麵,也從未對他的打擾表示不滿。

    就這樣,七天之後,他終於能勉強看清,那滿眼劍光其實並非無序,而是一個個串聯在一起的圓;十五天之後,他縱起斬將,硬抗了一劍,結果虎口被震裂,渾身氣血倒流,休息了大半日才能起身;三十天之後,他硬抗一劍而毫發無損,雖然緊接著那“圓”化為“一”,不等他見到內中人影,便又將他一劍打了出來。

    至此,飛雪雖無一言以教,林青羽卻自其劍意中領悟到了“太虛太無,太空太玄”的道理。

    《老子》說:“天之道,其猶張弓欽,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虛無者,無物也;自然者,亦無物也。

    寄虛無生自然,寄自然以生道,皆明其自然。

    又三十日,大雪紛飛。

    林青羽潛於潭底,氣做龜息之眠,劍隨意念緩緩而動,杳杳冥冥之間,所學兵家之理、道家之理、儒家之理由三合一,又由一分二,由二而三,由三而萬物。

    佛家說人生有三大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以前的林青羽初出狼孟時隻在第一境界,看見山就認為是山,看見水就認為是水;前來陘城之前位第二境界,看見山覺得山不是山,看見水覺得水不是水。

    而現在,他終於踏入最高境界,將一切招式盡皆放下,得到真正的超脫,領悟劍中真意。

    《六韜》中有言:凡用兵之道,莫過乎一。

    何謂“一”?

    天地萬物皆從道生,莫有能離道者,複謂之一,一之布氣,二儀由之而分,故曰一生二。萬物莫不由天地氤氳之氣而生,故曰天地生萬物。

    一階於道,幾於神,用之在於機,顯之在於勢,成之在於君,為兵學最高境界。

    十步一殺,同樣是萬劍歸一。

    悟通劍意,氣息如潮,林青羽一劍刺出,劍氣浩蕩,劍鳴水嘯,數丈深潭,自下而分。

    鼎立,神出。

    出將,入地。

    到了此時境界,代表林青羽精氣神圓滿,可以己身為爐鼎,以精、氣、神為藥物,修煉金丹大道。

    金丹成時,身若琉璃,心似金剛,內外明徹。

    林青羽自洶湧落迴的潭水中辛苦爬出,也顧不得天寒地凍,便光著身子,盤膝靜心,唿吸吐納,過了小半個時辰,終於將消耗幹淨的內力補充了小半,這才站起身來,換上幹燥衣衫,向著陘城緩緩走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走的極緩,可是一步一個腳印,每一個腳印間隔都幾無差距,就好似丈量過一般。

    待越過數十裏路,迴到陘城之時,天色早已黯淡下來。

    北風唿嘯,烏雲如鉛。

    林青羽再一次來到飛雪門前,微躬行禮:“飛雪先生,學生拜見!”

    內中無聲,唯有燈火輕搖。

    林青羽也未期待她迴話,隻是稍稍頓了一頓,便抬手推門。

    “吱呀”一聲,木門應聲而開。

    搖曳燈光之中,一劍縱光而來,一化二,二化三,三化萬,轉眼間鋪滿視野。

    同樣是一式“三生萬物”,比起最初拜見時那一劍卻不可同日而語。

    鏘!

    長劍在手。

    林青羽進步,一劍揮出,重逾泰山。

    隻聽“當”的一聲大響,鋪滿視野的劍光頓時消失,斬將劍仿佛是一根釘子,釘在了一柄雪白長劍的七寸。

    林青羽終於見到了飛雪。

    與殘劍一樣,她也是一襲白衣,說不上天姿國色,卻自有風骨傲然,立於激蕩劍風之中,頗有飄飄欲仙之感。

    “學生拜見飛雪先生!”

    林青羽收劍入鞘,再次行禮。

    飛雪神色依舊平淡,將飛雪劍收迴,平靜道:“你的劍已成,日後無需再來。”

    林青羽拱手:“劍術已成,學生要繼續遊曆,多謝先生教導!”

    “去吧!”

    飛雪隨口應了一聲,仿佛渾不在意,甩一甩手,將大開的門再度關上了。

    林青羽搖頭苦笑,扭頭望去,正見殘劍滿臉苦澀的站在那裏。

    木門緊閉,內中再度無聲無息,甚至連燈火也熄滅了,殘劍無奈的歎了口氣,仔細地看了林青羽一眼,輕聲道:“你的劍意成了,比我預想的更快一些。”

    林青羽認真道:“若非兩位先生悉心教導,學生要領悟劍意至少還需一年時光。”

    “成了便去吧!”

    殘劍搖了搖頭,歎道,“隻希望,你我還有再見之日。”

    林青羽猶豫了一下,低低道:“天下太平之日不遠,還望先生珍重,不要為一時意氣而自傷。先生為天下忍辱負重,不惜為心愛之人誤解,又怎能不去看一眼太平盛世?”

    殘劍眸中微露憧憬之色,點了點頭:“我會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神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往事成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往事成空並收藏諸天神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