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各國都會在鄰接他國處設亭,置亭長,任防禦之責,主要負責小區域的治安工作,有些類似於後世的地保。
因為老師是狼孟縣亭長,所以林青羽曾一度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狼孟縣差役,又或者成為一名邊防兵。
不過,他終究沒有成為差役,而是成為了一名郵人。
郵人,就是郵差。
秦國的郵遞係統十分發達,有很多郵人平時就在驛站旁照常勞作,一旦有重要信件便立刻出發,他們的足跡編織成了維係大秦帝國統一的嚴密網絡。
當然,他這個郵人屬於私人性質,不屬於官方係統,因為官方郵遞是不會允許他出國的。
這種私人性質的郵遞員,其實更像是明末清初興起的鏢局鏢師,專門負責替商賈運送財帛信物,是非常賺錢的差事。
林青羽這一次的郵遞任務,就是把幾封簡牘,送到位於趙境的陘城。
話說,林青羽也曾想過像項少龍一樣去抱秦始皇的大腿,又或者去戰場積累軍功封爵拜將,不過事實很快讓他明白,這終究不是《尋秦記》,他也不是項少龍,可沒膽子去和那些名流千古的老狐狸們玩心眼,還是安安穩穩的做一世富家翁為好。
穿越小說中,豬腳們普遍帶有某種心理上的優越感,或者說帶有某種程度上的救世主心態,仿佛那看似蠻荒的古代,隻要按著現代社會的常識略施小計,就能唿風喚雨,大受追捧。
然而,現代人真的強於古人嗎?
在身體素質方麵,已經習慣於擺弄機械,患上深度機器依賴症的現代人類,在生存技能和體格強健方麵遠遜於孔武有力的古人;在社會意識方麵,自由散漫的現代人,也比古人少了很多責任與擔當。在講究千金一諾的古代,現代人的所謂追求個性,就是讓自己脫離qun眾的原罪,很容易就會被古人玩死。
再說,做一富家翁也沒有什麽不好,閑時養花弄草、彈琴舞劍,心血來潮時仗劍江湖載酒行,不比勾心鬥角更快樂逍遙?
當然,前提是別被無名的刺君之行禍禍掉。
隻可惜,怎樣避過這一劫,他暫時還沒有想到。
天微微亮,寒霧深深。
林青羽辭別無名,挎劍騎馬,迎著冷風前行,心中頗有一種“天高任鳥飛”的興奮感。
秦國采用法家的學說治理國家,認為所有國內臣民不需要接受任何道德教育,也不需要任何宗教、信仰及價值觀,他們一生隻需保持人出生時的本性,並詳細知曉跟他有關的國家法令,知道做哪些事會受到獎勵、做哪些事會受到懲罰就可以了。
這也是商鞅變法的基本主張之一。
因此,秦國嚴禁書籍在國內的傳播、嚴禁從事說教之人在國境內活動,連歌舞、雜耍、說唱之類的藝人都被認為會是蠱惑人心,以上各類人等凡被舉報發現的一律處以極刑。
對於自現代社會而來的林青羽來說,失去了電腦、手機之類的娛樂,本就已經是撓心撓肺的痛苦,而秦國居然連最基礎的娛樂設施也被嚴禁,可以想象這是何等煎熬的生活。
當然,這不是說秦國沒有娛樂活動,隻是那些娛樂隻屬於貴族,而林青羽這個好不容易轉正的黑戶,連當兵也隻能當後勤輜重兵,更別說弄個貴族身份了。
也幸好這兩年的時間,他九成九的精力都被耗費在了練劍、練字、練琴上,不然早就憋成神經病了。
狼孟縣原為趙國的狼孟邑,秦王政十五年,秦國大舉出兵一支軍隊到達鄴邑,一支軍隊到達太原,攻下了狼孟。至此,狼孟邑就成了秦國的狼孟縣。
無名的家人,也正是在那一場秦趙之戰中遇難。
狼孟到陘城之間,足有千餘裏路。
在這個交通極端不便的時代,哪怕是一路行走官路,那也是一個十分漫長的旅程。
何況如今秦趙正大興刀兵,他若大咧咧的離秦入趙,肯定被趙國當成間諜抓起來。
要知道,秦國間諜聞名天下,讓六國無不頭痛之極,隻要有一絲嫌疑,都會先殺之而後快。
所以,他隻能選擇先由秦入魏,再經魏轉趙,路程將會大大延長。
好在,他要送的不是急件,並不需要急著趕路,正好領略一下獨屬於這個時代的美景人文。
順便還要提一句,這個時代不僅各國文字各有不同,語言也各有不同,不過各國文字的來源都是統一一處,那就是西周的大篆,萬變不離其宗;而各國方言差異極大,這個時代卻有專用於交流的普通話,也就是“雅言”。
因此,想要周遊列國,不需要學很多的方言,隻要學好雅言就夠了,文字也是同理,隻要學會大篆即可。
茫茫荒原,天地一色,風舞勁草,亂雲飛渡。
景色雖好,可是天地寂寂,行路漫漫,路人寥寥,出了狼孟,更是百裏無人煙,林青羽興奮勁過去,既無聊又心塞,索性倚馬高歌。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旦複旦兮。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從經,萬姓允誠。遷於賢聖,莫不鹹聽。鼚乎鼓之,軒乎舞之。日月光華,弘於一人。於予論樂,配天之靈。精華已竭,褰裳去之……”
這首歌叫《卿雲歌》,是林青羽唯一學會的一首先秦歌曲,不過他用的唱法卻是流行歌曲的調調,也算是對過去的一種懷念了。
正唱的興高采烈,路邊林中忽然傳來一個豪邁笑聲。
“兄弟好雅興!”
林青羽轉頭望去,隻見那林木掩映之間蜿蜒著一條溪流,溪邊的青石處有幾個勁服大漢或坐或站。
雖然距離足有百十步,林青羽卻依舊可以看清,那為首之人濃眉如劍,麵容清臒,唇上一道短短的黑須,透顯出一股逼人的英氣。
他對林青羽露出個善意的微笑,大聲邀請道:“壯士若不嫌棄,來飲上一杯,如何?”
林青羽想了想,翻身下馬,向著幾人走了過去。
在這個時代,劍是身份的象征,同樣也是一種奢侈品。
能夠佩劍的人,少說要有些身家。
何況,秦國執法極嚴,秦國官吏的盡職盡責程度,別說後麵2000年的封建社會,就算是現代東西方各國也比不了,再加上秦國近乎全民皆兵,導致秦國境內的治安向來良好,很少會有沿路搶劫之類的暴力案件(ps:順便提一句,秦國之所以強大,商鞅變法隻是提供了一個基礎,真正讓秦國強大起來的是秦國人對法的貫徹執行力,足以令任何一個國家與時代的人汗顏)。
這些人身邊都掛著劍,看裝束卻並非軍人,倒有些像是與他一樣的押鏢人,打一下交道應該也無妨。
走到幾人身旁,林青羽行禮道:“在下林青羽,初出茅廬,正欲遊曆天下,各位有禮了!”
那人見他舉止謙恭有禮,心中頓生好感,當先自我介紹道:“本人蓋聶。”
“蓋聶?”
林青羽一呆,下意識看向他腰間之劍,卻是立即想起這是《英雄》的世界,不是《秦時明月》,那應該隻是一尋常鐵劍,而非是名劍淵虹。
蓋聶看他神色變化,微笑道:“怎麽?青羽兄弟聽過我的名字?”
“……略有耳聞!”
林青羽強自收斂表情,開口道,“在下隨老師習劍之時,曾聽老師講過有一劍術好手其名蓋聶,也不知是否說的就是閣下。”
其實無名並未提過蓋聶,但不代表林青羽不知道蓋聶。
不過,他知道的不僅僅是《秦時明月》中那位蓋聶,還知道曆史上的蓋聶是晉國貴族智氏後裔,全名智蓋聶(先秦時代連名帶姓的稱唿人相當於罵人),他也的確是戰國末期劍術名家,同時還是荊軻的好友。荊軻刺秦之時,曾打算邀請蓋聶一起,隻是太子丹催的急,蓋聶又住的遠,還未等他趕到燕國,荊軻就不得不在太子丹的猜疑催促中,帶著一個二把刀的秦舞陽上路了。
說起來,如果太子丹不那麽心急火燎,能夠安心等到蓋聶到來,荊軻、蓋聶兩大劍客聯手,說不定還真的能把秦始皇給辦了。
蓋聶饒有興致的問道:“不知青羽兄弟老師是哪位劍術名家?”
林青羽幹笑一下:“在下老師隻是一鄉間小吏,在江湖上無名無望,就算說出來幾位也不知道。”
這倒不是故作謙虛,無名劍術絕高,但因為刻意隱藏行跡,在江湖上沒有一點名聲,所以秦始皇召見他之時才會大感奇怪。
見他不說,蓋聶也不在意,依舊興致勃勃:“無妨,吾等歸鄉,人困馬乏,在此歇腳論劍,青羽兄弟既為同道中人,不如也來參加,如何?”
林青羽正想見識一下其他江湖人的武功,聞言立即應道:“若幾位不嫌在下劍術低微,當然求之不得!”
蓋聶笑著擺手:“青羽兄弟神光內斂,手腳輕捷,這話可就過謙了……”
………………
因為老師是狼孟縣亭長,所以林青羽曾一度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狼孟縣差役,又或者成為一名邊防兵。
不過,他終究沒有成為差役,而是成為了一名郵人。
郵人,就是郵差。
秦國的郵遞係統十分發達,有很多郵人平時就在驛站旁照常勞作,一旦有重要信件便立刻出發,他們的足跡編織成了維係大秦帝國統一的嚴密網絡。
當然,他這個郵人屬於私人性質,不屬於官方係統,因為官方郵遞是不會允許他出國的。
這種私人性質的郵遞員,其實更像是明末清初興起的鏢局鏢師,專門負責替商賈運送財帛信物,是非常賺錢的差事。
林青羽這一次的郵遞任務,就是把幾封簡牘,送到位於趙境的陘城。
話說,林青羽也曾想過像項少龍一樣去抱秦始皇的大腿,又或者去戰場積累軍功封爵拜將,不過事實很快讓他明白,這終究不是《尋秦記》,他也不是項少龍,可沒膽子去和那些名流千古的老狐狸們玩心眼,還是安安穩穩的做一世富家翁為好。
穿越小說中,豬腳們普遍帶有某種心理上的優越感,或者說帶有某種程度上的救世主心態,仿佛那看似蠻荒的古代,隻要按著現代社會的常識略施小計,就能唿風喚雨,大受追捧。
然而,現代人真的強於古人嗎?
在身體素質方麵,已經習慣於擺弄機械,患上深度機器依賴症的現代人類,在生存技能和體格強健方麵遠遜於孔武有力的古人;在社會意識方麵,自由散漫的現代人,也比古人少了很多責任與擔當。在講究千金一諾的古代,現代人的所謂追求個性,就是讓自己脫離qun眾的原罪,很容易就會被古人玩死。
再說,做一富家翁也沒有什麽不好,閑時養花弄草、彈琴舞劍,心血來潮時仗劍江湖載酒行,不比勾心鬥角更快樂逍遙?
當然,前提是別被無名的刺君之行禍禍掉。
隻可惜,怎樣避過這一劫,他暫時還沒有想到。
天微微亮,寒霧深深。
林青羽辭別無名,挎劍騎馬,迎著冷風前行,心中頗有一種“天高任鳥飛”的興奮感。
秦國采用法家的學說治理國家,認為所有國內臣民不需要接受任何道德教育,也不需要任何宗教、信仰及價值觀,他們一生隻需保持人出生時的本性,並詳細知曉跟他有關的國家法令,知道做哪些事會受到獎勵、做哪些事會受到懲罰就可以了。
這也是商鞅變法的基本主張之一。
因此,秦國嚴禁書籍在國內的傳播、嚴禁從事說教之人在國境內活動,連歌舞、雜耍、說唱之類的藝人都被認為會是蠱惑人心,以上各類人等凡被舉報發現的一律處以極刑。
對於自現代社會而來的林青羽來說,失去了電腦、手機之類的娛樂,本就已經是撓心撓肺的痛苦,而秦國居然連最基礎的娛樂設施也被嚴禁,可以想象這是何等煎熬的生活。
當然,這不是說秦國沒有娛樂活動,隻是那些娛樂隻屬於貴族,而林青羽這個好不容易轉正的黑戶,連當兵也隻能當後勤輜重兵,更別說弄個貴族身份了。
也幸好這兩年的時間,他九成九的精力都被耗費在了練劍、練字、練琴上,不然早就憋成神經病了。
狼孟縣原為趙國的狼孟邑,秦王政十五年,秦國大舉出兵一支軍隊到達鄴邑,一支軍隊到達太原,攻下了狼孟。至此,狼孟邑就成了秦國的狼孟縣。
無名的家人,也正是在那一場秦趙之戰中遇難。
狼孟到陘城之間,足有千餘裏路。
在這個交通極端不便的時代,哪怕是一路行走官路,那也是一個十分漫長的旅程。
何況如今秦趙正大興刀兵,他若大咧咧的離秦入趙,肯定被趙國當成間諜抓起來。
要知道,秦國間諜聞名天下,讓六國無不頭痛之極,隻要有一絲嫌疑,都會先殺之而後快。
所以,他隻能選擇先由秦入魏,再經魏轉趙,路程將會大大延長。
好在,他要送的不是急件,並不需要急著趕路,正好領略一下獨屬於這個時代的美景人文。
順便還要提一句,這個時代不僅各國文字各有不同,語言也各有不同,不過各國文字的來源都是統一一處,那就是西周的大篆,萬變不離其宗;而各國方言差異極大,這個時代卻有專用於交流的普通話,也就是“雅言”。
因此,想要周遊列國,不需要學很多的方言,隻要學好雅言就夠了,文字也是同理,隻要學會大篆即可。
茫茫荒原,天地一色,風舞勁草,亂雲飛渡。
景色雖好,可是天地寂寂,行路漫漫,路人寥寥,出了狼孟,更是百裏無人煙,林青羽興奮勁過去,既無聊又心塞,索性倚馬高歌。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旦複旦兮。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從經,萬姓允誠。遷於賢聖,莫不鹹聽。鼚乎鼓之,軒乎舞之。日月光華,弘於一人。於予論樂,配天之靈。精華已竭,褰裳去之……”
這首歌叫《卿雲歌》,是林青羽唯一學會的一首先秦歌曲,不過他用的唱法卻是流行歌曲的調調,也算是對過去的一種懷念了。
正唱的興高采烈,路邊林中忽然傳來一個豪邁笑聲。
“兄弟好雅興!”
林青羽轉頭望去,隻見那林木掩映之間蜿蜒著一條溪流,溪邊的青石處有幾個勁服大漢或坐或站。
雖然距離足有百十步,林青羽卻依舊可以看清,那為首之人濃眉如劍,麵容清臒,唇上一道短短的黑須,透顯出一股逼人的英氣。
他對林青羽露出個善意的微笑,大聲邀請道:“壯士若不嫌棄,來飲上一杯,如何?”
林青羽想了想,翻身下馬,向著幾人走了過去。
在這個時代,劍是身份的象征,同樣也是一種奢侈品。
能夠佩劍的人,少說要有些身家。
何況,秦國執法極嚴,秦國官吏的盡職盡責程度,別說後麵2000年的封建社會,就算是現代東西方各國也比不了,再加上秦國近乎全民皆兵,導致秦國境內的治安向來良好,很少會有沿路搶劫之類的暴力案件(ps:順便提一句,秦國之所以強大,商鞅變法隻是提供了一個基礎,真正讓秦國強大起來的是秦國人對法的貫徹執行力,足以令任何一個國家與時代的人汗顏)。
這些人身邊都掛著劍,看裝束卻並非軍人,倒有些像是與他一樣的押鏢人,打一下交道應該也無妨。
走到幾人身旁,林青羽行禮道:“在下林青羽,初出茅廬,正欲遊曆天下,各位有禮了!”
那人見他舉止謙恭有禮,心中頓生好感,當先自我介紹道:“本人蓋聶。”
“蓋聶?”
林青羽一呆,下意識看向他腰間之劍,卻是立即想起這是《英雄》的世界,不是《秦時明月》,那應該隻是一尋常鐵劍,而非是名劍淵虹。
蓋聶看他神色變化,微笑道:“怎麽?青羽兄弟聽過我的名字?”
“……略有耳聞!”
林青羽強自收斂表情,開口道,“在下隨老師習劍之時,曾聽老師講過有一劍術好手其名蓋聶,也不知是否說的就是閣下。”
其實無名並未提過蓋聶,但不代表林青羽不知道蓋聶。
不過,他知道的不僅僅是《秦時明月》中那位蓋聶,還知道曆史上的蓋聶是晉國貴族智氏後裔,全名智蓋聶(先秦時代連名帶姓的稱唿人相當於罵人),他也的確是戰國末期劍術名家,同時還是荊軻的好友。荊軻刺秦之時,曾打算邀請蓋聶一起,隻是太子丹催的急,蓋聶又住的遠,還未等他趕到燕國,荊軻就不得不在太子丹的猜疑催促中,帶著一個二把刀的秦舞陽上路了。
說起來,如果太子丹不那麽心急火燎,能夠安心等到蓋聶到來,荊軻、蓋聶兩大劍客聯手,說不定還真的能把秦始皇給辦了。
蓋聶饒有興致的問道:“不知青羽兄弟老師是哪位劍術名家?”
林青羽幹笑一下:“在下老師隻是一鄉間小吏,在江湖上無名無望,就算說出來幾位也不知道。”
這倒不是故作謙虛,無名劍術絕高,但因為刻意隱藏行跡,在江湖上沒有一點名聲,所以秦始皇召見他之時才會大感奇怪。
見他不說,蓋聶也不在意,依舊興致勃勃:“無妨,吾等歸鄉,人困馬乏,在此歇腳論劍,青羽兄弟既為同道中人,不如也來參加,如何?”
林青羽正想見識一下其他江湖人的武功,聞言立即應道:“若幾位不嫌在下劍術低微,當然求之不得!”
蓋聶笑著擺手:“青羽兄弟神光內斂,手腳輕捷,這話可就過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