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著她的夫君,還拿走她的東西。
那小子……
嗯,白芃極力無視心中升騰而起的怪異感,以黎禮的身份,長了小東郭兩歲,確實能用‘那小子’稱唿他。
黎禮沒有察覺白芃奇怪的表情,隻是覺得他周身的氣息越發陰柔了幾分,卻沒有放在心上。
因為從她第一眼見到這個男人就知道,那應該和他修煉的內功心法有關。
表麵雖然看起來娘裏娘氣的,但實際上是個真漢子,否則自己眼光挑剔的姑姑,定不會選中這樣的一個男人。
況且,現在她可沒有心思揣摩白芃在想什麽,一心一意都在思考,如果小東郭真的查出她的真實身份了,她該用什麽態度去對待那位同父異母的小弟弟。
算年齡,她比別人多活了兩輩子,人生經驗豐富。
算地位,人家是正宗龍子龍孫,一根手指頭就能把她按死。
見她擔憂至此,白芃又道:“你也不必太過憂心,就算他真的知道你的身份,但這是在京都,是大周的領地,小東郭哪怕再笨,都不會輕舉妄動。”
況且,麵前的這個姑娘早就不是一無所有的白身了,她現在是長平將軍的夫人,深得夫家的寵愛。
而安太傅在朝堂上又是說一不二的性子,就算小東郭也要忌憚幾分。
確實是這樣。
黎禮點頭,終於成功的將這件事拋之腦後,不再注意。
因為她並沒有放在心上,所以這件事除了她與她姑姑還有這個男人知曉之外,再未告訴其他人。
就連她的兩個貼身丫鬟,也隻是知道少夫人與姑奶奶商議了一件重要的事而已。
但是黎禮不知道的是,在她知道這件事沒多久,等待許久的小東郭也終於收到了從東郭皇宮裏八百裏加急送來的一封書信。
暗十五不辱使命的將信封呈上。
小東郭將信封接過,漫不經心的問道:“暗十五,你是親自將本皇子寫的東西傳給父王的吧?”
他不得不警惕。
暗十五點頭:“殿下寬心,我將東西遞給王上時,王上是獨身一人,除了王上,沒人知道我曾迴了一趟皇宮。”
聽見暗十五這樣說,小東郭終於放心了。
畢竟,他現在還沒有必要與王後翻臉,而且若是讓皇後知道他插手這件事了,必定要在宮中給他母妃難堪。
他要先看看父王是何態度。
手中的信封很薄,裏麵隻有一張紙,可當小東郭看清楚紙上的內容時,捏著紙張的手指越發用力,指節開始泛白。
汝之長姐,吾之女兒,帶她迴宮。
他的父王甚至沒有繼續派人過來調查,就一門心思的將那個姑娘當成自己的女兒,與他想的分毫無差。
果然,父王曾經是有個女兒的,否則這些年以來,父王不會在書房裏放上那個女人的畫像。
既然父王那麽愛那個女人,為何要遺失他們兩個女兒?!
暗十五隱匿在暗處,眼見二皇子的表情越來越難看,甚至眼中出現了一抹類似於氣憤的情緒,他不由得愣了愣。
鬱悶的想到,當初在送信之前,二皇子不就已經猜到結果了嗎,何必要在得到結果之後還要與自己過不去。
不過,以二皇子的性子,應該是在心裏為貴妃娘娘不值吧。
畢竟誰都知道貴妃娘娘對王上一往情深,隻可惜王上心中似乎早有人存在,這些年以來,貴妃雖得到了權力,卻從來沒有得到王上的真心。
更為重要的是,之所以有兩個皇子,也是因為王上受壓於群臣而不得不弄出來的。
想到這裏,暗十五連忙收迴自己越來越不靠譜的思緒。
他要是再想下去,將皇家的隱秘事件猜了出來,估計等他迴去之後,這個腦袋就保不住了。
而且他從小所受的教育,也不由得他妄圖猜測妄論皇室。
暗一得了二皇子的恩寵,終於不必終日與黑暗為伍,轉而到了明處侍奉在二皇子身邊,成了他的貼身侍衛,除了暗中引力的暗衛之外,沒人知道暗一的身份。
“殿下,冷靜。”輕緩的溫潤聲音在耳旁響起,溫暖的手掌抽出了他指尖的信紙:“殿下,既然你早已有所預料,此時就該接受結果,殿下不也是想了卻王上的遺憾嗎?”
如果不是為了讓王上不再遺憾,以二皇子喜歡遊手好閑的性格,他絕對不會插手這件事情。
皇室裏最受寵的是二皇子,王上幾乎對他有求必應。
暗一知道,王上有時候會看著二皇子的一張臉而陷入迷茫,以前他不知道是為什麽,可現在終於明白了,是因為二皇子的這張臉與那個女人長得很像。
小東郭整個人迷迷瞪瞪的,腦海裏浮現的是那張紙上的內容,短短十多個字,卻讓他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隻能怔愣的轉頭,看向聲音的來處。
因這是白天,屋子裏的光線很足,他能看見從小守在自己身邊的暗一穿著一件雪白的衣裳,如青鬆般矗立在他麵前,臉上帶的仍舊是冷漠表情。
他已習慣了隱藏在黑暗中,突然重見光明還是不習慣,有些不適應,也不明白該用什麽樣的情緒來麵對現在的情況。
不過不管暗一是暗衛還是明衛,他都是隻屬於自己一人的。
“暗一,父王已經知曉了她的身份,讓本皇子想辦法將她帶迴宮。”
他不由得抿了抿唇,將腦海裏突然出現的怒氣揮散。
隻覺得這件事很麻煩,先不說那個已嫁為人婦的姑娘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之謎,就說安家也不是好對付的。
如果他想在別人眼皮子底下將人帶走,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段時間他也算看明白了,安家的那位大少爺明顯很滿意自己的這個媳婦,就連安老夫人和安太傅也對她讚賞有加。
暗一盡職盡責的沒有偷看紙張上的內容,但看著小東郭的表現,也猜到紙上的內容是什麽。
此時聽他說了出來,暗一眼中出現一抹了然,朝小東郭點了點頭,眸光暖暖,神情切切,一切如舊。
“既是如此,殿下便依王上所言去做,一切,有王上在後麵。”
無論是王後的怒意,還是朝臣的質疑,隻要王上認定了,那麽這件事便是板上釘釘,誰也沒有辦法更改。
嘴裏像是被塞了一團棉花,小東郭瞪大了眼睛,驀地認命的歎了口氣。
他擔心的並不是朝臣和後宮的仇視,而是有些猶豫,怕自己的所作所為會給母妃帶去麻煩。
不過事情既然進行到這一步,他已經沒有後退的可能了。
“算了,這件事還得一步一步的來,否則到時候帶不迴去人,父王一定會很失望。”
小東郭喃喃自語,已經開始計劃該如何才能理所應當的將人帶到東郭。
正在自己與自己下棋的黎禮猛的打了個噴嚏,她手上捏著一顆白子,隨著這個噴嚏而不自覺的壓上棋盤某個位置,她看了一眼,驚嚇般的啊了一聲:“錯了錯了,我不是要下這個位子,換一個換一個……”
此時她不由得慶幸是自己在鬧著玩,而不是與她家夫君下,否則自己這種下棋必毀棋的人,肯定是又要被他好一番嘲諷。
壹字號在京都開了一家分館,作為幕後老板,黎禮是最後一個得到消息的,當她帶著自己的兩個貼身丫鬟,氣勢洶洶的朝壹字號分館飛奔過去時,一僧正對一個稚齡孩童笑的慈祥。
黎禮幾步走到一僧麵前,看他買了一串糖葫蘆遞給小孩,而小孩被家長帶走以後才問道:“師父怎麽想起來要在京都開一家分館了?”
她不問他什麽時候迴來的。
想當初他們迴來時,黎禮就知道自家不靠譜的師父也跟著一起迴來了,隻是這些日子一直找不到他的蹤影,她也沒有特意去找。
知道一僧不喜歡束縛,便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任他,隻不過她沒想到自己的這種放任,竟讓他開始在京都隨便搗鼓。
這個地方與蔚州完全不同,京都的地盤幾乎已經是以勢力而分的。
師父初來乍到的,要是一不小心被別人欺負了怎麽辦?
一僧笑眯眯的,絲毫沒有意識到做錯了事情,瞧著黎禮大吃一驚的模樣,難得的心中有種異樣的滿足,頓了頓才抬手撫了撫下巴上的胡子,安撫快要炸毛的小徒弟:“最近開銷實在太大了,你的幾位師兄弟太能吃,我要是不開一家分館,哪裏能養得起這麽多飯桶。”
“師父可以派人來通知我啊,徒兒絕對不會讓各位師兄弟挨餓的……”黎禮表情瞬間一言難盡,抓住重點,抬眼疑惑的看著一僧:“師兄……弟?師父又收了徒弟?”
有那麽一瞬間,黎禮在自家師父的臉上看見了,很不好意思的表情。
難為情?黎禮驚訝,這就奇了怪了,早就沒有七情六欲,置身俗世之外,雖然還了俗卻依舊以貧僧自稱的師父,竟然也會覺得難為情?
“是個男童,如今不過七歲,為師將男安置在清水村中,待他年滿十二便去接他。”
那小子……
嗯,白芃極力無視心中升騰而起的怪異感,以黎禮的身份,長了小東郭兩歲,確實能用‘那小子’稱唿他。
黎禮沒有察覺白芃奇怪的表情,隻是覺得他周身的氣息越發陰柔了幾分,卻沒有放在心上。
因為從她第一眼見到這個男人就知道,那應該和他修煉的內功心法有關。
表麵雖然看起來娘裏娘氣的,但實際上是個真漢子,否則自己眼光挑剔的姑姑,定不會選中這樣的一個男人。
況且,現在她可沒有心思揣摩白芃在想什麽,一心一意都在思考,如果小東郭真的查出她的真實身份了,她該用什麽態度去對待那位同父異母的小弟弟。
算年齡,她比別人多活了兩輩子,人生經驗豐富。
算地位,人家是正宗龍子龍孫,一根手指頭就能把她按死。
見她擔憂至此,白芃又道:“你也不必太過憂心,就算他真的知道你的身份,但這是在京都,是大周的領地,小東郭哪怕再笨,都不會輕舉妄動。”
況且,麵前的這個姑娘早就不是一無所有的白身了,她現在是長平將軍的夫人,深得夫家的寵愛。
而安太傅在朝堂上又是說一不二的性子,就算小東郭也要忌憚幾分。
確實是這樣。
黎禮點頭,終於成功的將這件事拋之腦後,不再注意。
因為她並沒有放在心上,所以這件事除了她與她姑姑還有這個男人知曉之外,再未告訴其他人。
就連她的兩個貼身丫鬟,也隻是知道少夫人與姑奶奶商議了一件重要的事而已。
但是黎禮不知道的是,在她知道這件事沒多久,等待許久的小東郭也終於收到了從東郭皇宮裏八百裏加急送來的一封書信。
暗十五不辱使命的將信封呈上。
小東郭將信封接過,漫不經心的問道:“暗十五,你是親自將本皇子寫的東西傳給父王的吧?”
他不得不警惕。
暗十五點頭:“殿下寬心,我將東西遞給王上時,王上是獨身一人,除了王上,沒人知道我曾迴了一趟皇宮。”
聽見暗十五這樣說,小東郭終於放心了。
畢竟,他現在還沒有必要與王後翻臉,而且若是讓皇後知道他插手這件事了,必定要在宮中給他母妃難堪。
他要先看看父王是何態度。
手中的信封很薄,裏麵隻有一張紙,可當小東郭看清楚紙上的內容時,捏著紙張的手指越發用力,指節開始泛白。
汝之長姐,吾之女兒,帶她迴宮。
他的父王甚至沒有繼續派人過來調查,就一門心思的將那個姑娘當成自己的女兒,與他想的分毫無差。
果然,父王曾經是有個女兒的,否則這些年以來,父王不會在書房裏放上那個女人的畫像。
既然父王那麽愛那個女人,為何要遺失他們兩個女兒?!
暗十五隱匿在暗處,眼見二皇子的表情越來越難看,甚至眼中出現了一抹類似於氣憤的情緒,他不由得愣了愣。
鬱悶的想到,當初在送信之前,二皇子不就已經猜到結果了嗎,何必要在得到結果之後還要與自己過不去。
不過,以二皇子的性子,應該是在心裏為貴妃娘娘不值吧。
畢竟誰都知道貴妃娘娘對王上一往情深,隻可惜王上心中似乎早有人存在,這些年以來,貴妃雖得到了權力,卻從來沒有得到王上的真心。
更為重要的是,之所以有兩個皇子,也是因為王上受壓於群臣而不得不弄出來的。
想到這裏,暗十五連忙收迴自己越來越不靠譜的思緒。
他要是再想下去,將皇家的隱秘事件猜了出來,估計等他迴去之後,這個腦袋就保不住了。
而且他從小所受的教育,也不由得他妄圖猜測妄論皇室。
暗一得了二皇子的恩寵,終於不必終日與黑暗為伍,轉而到了明處侍奉在二皇子身邊,成了他的貼身侍衛,除了暗中引力的暗衛之外,沒人知道暗一的身份。
“殿下,冷靜。”輕緩的溫潤聲音在耳旁響起,溫暖的手掌抽出了他指尖的信紙:“殿下,既然你早已有所預料,此時就該接受結果,殿下不也是想了卻王上的遺憾嗎?”
如果不是為了讓王上不再遺憾,以二皇子喜歡遊手好閑的性格,他絕對不會插手這件事情。
皇室裏最受寵的是二皇子,王上幾乎對他有求必應。
暗一知道,王上有時候會看著二皇子的一張臉而陷入迷茫,以前他不知道是為什麽,可現在終於明白了,是因為二皇子的這張臉與那個女人長得很像。
小東郭整個人迷迷瞪瞪的,腦海裏浮現的是那張紙上的內容,短短十多個字,卻讓他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隻能怔愣的轉頭,看向聲音的來處。
因這是白天,屋子裏的光線很足,他能看見從小守在自己身邊的暗一穿著一件雪白的衣裳,如青鬆般矗立在他麵前,臉上帶的仍舊是冷漠表情。
他已習慣了隱藏在黑暗中,突然重見光明還是不習慣,有些不適應,也不明白該用什麽樣的情緒來麵對現在的情況。
不過不管暗一是暗衛還是明衛,他都是隻屬於自己一人的。
“暗一,父王已經知曉了她的身份,讓本皇子想辦法將她帶迴宮。”
他不由得抿了抿唇,將腦海裏突然出現的怒氣揮散。
隻覺得這件事很麻煩,先不說那個已嫁為人婦的姑娘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之謎,就說安家也不是好對付的。
如果他想在別人眼皮子底下將人帶走,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段時間他也算看明白了,安家的那位大少爺明顯很滿意自己的這個媳婦,就連安老夫人和安太傅也對她讚賞有加。
暗一盡職盡責的沒有偷看紙張上的內容,但看著小東郭的表現,也猜到紙上的內容是什麽。
此時聽他說了出來,暗一眼中出現一抹了然,朝小東郭點了點頭,眸光暖暖,神情切切,一切如舊。
“既是如此,殿下便依王上所言去做,一切,有王上在後麵。”
無論是王後的怒意,還是朝臣的質疑,隻要王上認定了,那麽這件事便是板上釘釘,誰也沒有辦法更改。
嘴裏像是被塞了一團棉花,小東郭瞪大了眼睛,驀地認命的歎了口氣。
他擔心的並不是朝臣和後宮的仇視,而是有些猶豫,怕自己的所作所為會給母妃帶去麻煩。
不過事情既然進行到這一步,他已經沒有後退的可能了。
“算了,這件事還得一步一步的來,否則到時候帶不迴去人,父王一定會很失望。”
小東郭喃喃自語,已經開始計劃該如何才能理所應當的將人帶到東郭。
正在自己與自己下棋的黎禮猛的打了個噴嚏,她手上捏著一顆白子,隨著這個噴嚏而不自覺的壓上棋盤某個位置,她看了一眼,驚嚇般的啊了一聲:“錯了錯了,我不是要下這個位子,換一個換一個……”
此時她不由得慶幸是自己在鬧著玩,而不是與她家夫君下,否則自己這種下棋必毀棋的人,肯定是又要被他好一番嘲諷。
壹字號在京都開了一家分館,作為幕後老板,黎禮是最後一個得到消息的,當她帶著自己的兩個貼身丫鬟,氣勢洶洶的朝壹字號分館飛奔過去時,一僧正對一個稚齡孩童笑的慈祥。
黎禮幾步走到一僧麵前,看他買了一串糖葫蘆遞給小孩,而小孩被家長帶走以後才問道:“師父怎麽想起來要在京都開一家分館了?”
她不問他什麽時候迴來的。
想當初他們迴來時,黎禮就知道自家不靠譜的師父也跟著一起迴來了,隻是這些日子一直找不到他的蹤影,她也沒有特意去找。
知道一僧不喜歡束縛,便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任他,隻不過她沒想到自己的這種放任,竟讓他開始在京都隨便搗鼓。
這個地方與蔚州完全不同,京都的地盤幾乎已經是以勢力而分的。
師父初來乍到的,要是一不小心被別人欺負了怎麽辦?
一僧笑眯眯的,絲毫沒有意識到做錯了事情,瞧著黎禮大吃一驚的模樣,難得的心中有種異樣的滿足,頓了頓才抬手撫了撫下巴上的胡子,安撫快要炸毛的小徒弟:“最近開銷實在太大了,你的幾位師兄弟太能吃,我要是不開一家分館,哪裏能養得起這麽多飯桶。”
“師父可以派人來通知我啊,徒兒絕對不會讓各位師兄弟挨餓的……”黎禮表情瞬間一言難盡,抓住重點,抬眼疑惑的看著一僧:“師兄……弟?師父又收了徒弟?”
有那麽一瞬間,黎禮在自家師父的臉上看見了,很不好意思的表情。
難為情?黎禮驚訝,這就奇了怪了,早就沒有七情六欲,置身俗世之外,雖然還了俗卻依舊以貧僧自稱的師父,竟然也會覺得難為情?
“是個男童,如今不過七歲,為師將男安置在清水村中,待他年滿十二便去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