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往事不可追,一層相思一層灰。
又是一年中秋月。
彥國,芙蓉縣,牌坊街。
借著中秋拜月完成終身大事的音顧與喜眉,送別了前來道賀的友人。
音顧與喜眉的身影早已遠去,子商趕著馬車,駛在芙蓉縣外的大道上,湘琪與桑梓坐在馬車裏。
馬車裏,湘琪正在問桑梓:“桑梓大夫此去哪裏?”
桑梓沒有開口,隻倚窗坐著。她望著車窗外沿道樹木的蔥鬱,想得卻是秋如今又到了,冬天的蕭瑟還會遠麽。
湘琪見狀,便不敢說話,隻從旁細細地看著桑梓。
她們不是一起來的,她不知道桑梓大夫從何而來。到了二小姐這裏,整日也忙著那二人的事,倒不曾與桑梓大夫坐下來問些近況。夫人也不知她會來,不然定會有諸多叮囑。
去年桑梓大夫她們離開素青城的時候,她雖病弱,精神卻是不錯,但如今看她靠坐在那,無端便有失了支柱之感。湘琪心細,不禁暗自迴想,之前在二小姐處,倒一直不曾這樣覺得,仿佛是突然便累傷了似的,隻知一味的養神。
湘琪想了想,從一旁的匣子裏端出一盤點心,遞與桑梓:“這是二小姐臨行前替我們備的,您嚐嚐?”
桑梓微微低頭,便見湘琪手中的瓷白盤子裏擱著幾塊嫩黃色的點心,卻是一一雕成菊花狀,十分逼真。又是一年秋菊時。她定定地看了許久,才緩緩伸出手去,拈了一塊。
此時因離得近,湘琪眼尖地看到桑梓大夫伸手時袖籠滑落前,那腕處便有一道暗疤,她有些怔住。傷在那個地方,她太熟悉了,未央宮裏偶爾有人或遇糟心之事想不開,便要尋死,往往就是朝那兒下手。但桑梓大夫絕不會是尋死之人,故湘琪問道:“我見您手腕有疤,可是不小心弄的?”
桑梓的手頓了頓,輕輕“嗯”了一聲。
“我記得去年與您同行的那位小姐臉上的疤都被您治好了,您手上的也定能痊愈。”湘琪微微笑道,“不知那位小姐如今在哪裏,過得好麽。”
她在哪裏,過得好麽。
桑梓腦中弦聲大作,振聵之響,繼而手中的點心跌落在地上。她的眼前猛地一黑,一時竟是坐不住,直朝前栽倒下去。
湘琪驚唿一聲,丟了手裏的盤子,伸手托住了桑梓的身子。
子商在外頭聽到了湘琪的驚唿,連忙把馬車停了下來,轉身敲門問道:“湘琪,出什麽事了?”
湘琪的手扶著桑梓,另一手費力地伸長了去夠著了門,推開後,眼裏都現了隱隱的淚光:“子商,桑梓大夫她……”
子商一看,心中也是一驚。桑梓大夫正垂手倚在湘琪的手中,雙目微垂,臉色慘白。他忙問道:“可是她那寒病又犯了?”
湘琪搖了搖頭:“我並沒有感到寒意啊。”
“這可如何是好,”子商朝馬車後望了望,“我們剛離開芙蓉縣不久,不然返迴去?”
湘琪也有些六神無主,完全不知桑梓因何突然就有垂危之兆,便連連點頭:“對、對,還是先迴去吧。”可是她剛說完,便覺一隻冰涼的手按在她的手背上,她忙定睛一看,果然桑梓微微抬起了些頭,雙目已睜,隻是那眼眸中神采盡失,渾若蒙灰。
“不要迴去……往前走。”
湘琪與子商忙將她扶坐在廂中軟榻上,湘琪急問:“您這是怎麽了,可不要嚇我們。”
桑梓看著眼前的一片黑暗,心中卻若有光明,十分平靜。她早知有今日,早知便有。可不想,會在這個時候她的夜幕才降臨。當她還在竹瑟山上,雲吊磐中,自夙命取血煉丹心她失血昏迷那夜後,她睜開眼就發現自己有短暫的失明,那時她便知道,遲早有一天,她會什麽都看不見。
不過也罷,她想看見的,本就再也看不見了。
她坐在那一動不動,靜靜體會了一會兒隻有閉眼才能看見的世界——既使是黑夜,也時刻醞釀著曙光,然如今卻不一樣。她久久才道:“不要迴去……繼續往前走。”一邊說著,一邊從袖中抽出一方手帕,緩緩抬手,將雙目蒙住。
湘琪與子商呆呆地看著她的舉動,子商心快手快,在她疊帕即將蒙上眼眸之前就伸手在桑梓毫不動色的臉上晃了晃,頓驚。湘琪咬緊牙關,看桑梓平靜地遮了雙眼,好半天才找迴自己的聲音,顫聲道:“桑梓大夫,您的眼睛……”
“我看不見了。”湘琪緩緩道,說罷,微微笑了笑,“莫怕,我早知有今日。”
“可是您的寒病所致的?”湘琪輕輕握住那雙垂下後平放在膝上的手,不想卻是自己的手抖得厲害。
桑梓微微偏頭:“也不算,我已有許久沒有發病了,是……從年後吧。”
“那這是為何?”湘琪勸道,“我們剛走出芙蓉縣不遠,現在迴去,若是及時醫治,興許無事。音顧不是也懂些醫術麽,縣裏一定還有不少大夫的。”
“湘琪。”桑梓的聲音裏一派溫和,她道,“你忘了,我便是個大夫麽。”
湘琪登時哽咽不能言語,隻有暗自垂淚。桑梓大夫的身子一慣便是弱的,但到底在平常沒有大礙。可人若是失了雙目,那比斷了雙手砍了雙腿還要可怕。有手不知所需事物在何處,有腿亦看不見道路在何處,便是硬生生被捆住了無法動彈,那何其痛苦。
子商也在一旁直急得直摸自己的大光頭。他與湘琪什麽都通一點,就是醫術不通,何況連桑梓大夫自己都看似斷定無藥可醫,他們又能怎麽辦。他伸手拉了拉湘琪,使了個眼色,心道就是迴去桑梓大夫也不會知道,他們是拿不定主意的,去找音顧比較好。
豈料桑梓雖蒙雙目,心中卻是了然的,道:“子商,別費這個心思,我既走了,就不會再去叨擾她們,讓她們好好過日子吧。”這些日子見到的已是人世最美好的事,她實在不願再令她們的笑臉上添憂愁。
幸福難得,何必去擾之。自己或者無福,但夙命與流光,一雙隱於山;音顧與喜眉,一雙隱於市。她們全權代之,也是讓人心滿意足的事了。
此行,她沒有什麽遺憾了。
子商與湘琪麵麵相覷,湘琪抹掉眼淚,輕聲道:“不迴去可以,但不管您原是打算去哪,您現在卻是要跟我們迴宏國去。”
桑梓知道自己一人也無法獨行,便點了點頭:“有勞兩位了。”照顧一位盲者,並不是很輕鬆的事,她本不願意麻煩別人,但如今也隻有跟著她們迴去,等到了某一個地方,穩定下來後,也是……可以生存的。
這大半年,她也算慢慢地走了一些地方,大好河山,市井風貌,越是走到後麵,越是索然無味。如今倒好,什麽都看不見了,也就無所圖,無所求了。
“您自己也不可以放棄,等到了地方上,是找人來治,或者您自己開藥方,您總是要拿出個主意,我們絕不會坐視您放棄。”湘琪又勸道。若她自己是大夫,若她自己遇上這種事,第一反應自是會想辦法去醫治,就算心再強大,也不可能如此的坦然麵對這種境地。想桑梓大夫她是根本沒有想要醫她自己,便如她腕上的暗疤——湘琪猛然想到,若她要給自己除疤,何必還要等到自己剛才那一說,她既不願,隻怕那疤也不是隨意留下的。
隻是又何故要傷在那個地方。湘琪輕輕掀起桑梓的衣袖,那傷疤倒不猙獰,刀口十分整齊,可看這程度,當初想必是流了不少血,沒有傷及性命,恐怕也是大幸了。
桑梓似是不知她的舉動,隻輕輕點頭道:“我知道。”
子商見狀,沒有辦法,隻得一低頭出了車廂,揮鞭趕馬。他們此行從宏國過來很是匆忙,本來迴程想要看看彥國風光,但眼下當務之急就是把桑梓大夫盡快帶迴宏國,等到了夫人那裏,夫人的話桑梓大夫總是能聽進一些去的。隻是路程遙遠,也不知道其中她的眼盲還會不會有別的變化。他是一心認為聽說桑梓大夫多年被寒病困擾,怕是要積發出來了。
子商他們一進了下座城入住後,他便立即飛了一隻信鴿出去,須得先告訴夫人讓她提前做好準備。
隻不過等行了多日入了宏國地界後,桑梓卻是道:“送我迴藥園子吧。”
這段時間桑梓依湘琪之言也有給自己紮針煎藥,可卻是始終不見好,而湘琪雖從未上過那座山,但她卻是知道的。當即她反對道:“不行,那藥園子地勢險峻,如今不好居住。”何況那山上據說一向隻有桑梓一人在住,她眼睛如今不便,也……不知何時能好,怎麽能自理呢。
桑梓卻是淡道:“再沒有比那裏更讓我熟悉的地方了,人多處……我也不願去。”若是隨他們迴去,便是要到素青城了。那座城裏,有太多的記憶,雖眼盲,也止不住一一在眼前時刻發光發亮。她覺得她再不能受什麽刺激了,五識中眼已傷,再損下去,可真就是廢人了。
到時候寒病若是一發,就真真隻有等死了。趁現在自己身體還沒有大佯,先去準備熟悉著黑暗中那裏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總好過直接等死吧。
但也不知為何,她的寒病已有大半年沒有發作了。隻是這病侵蝕身體太久,實難恢複當初的康健,不然她都在想是不是就此不藥而愈了呢。或者……她走了,便將這寒病的根也帶走了。想來,就如這寒病是為她而生,又因她而終一樣。
桑梓再不敢想下去,亦不準備改變主意,子商隻好改道,一麵又飛了信鴿出去。他們此行總共隻帶了這麽兩隻信鴿,如今都用出去了,隻求不要再有什麽變數,不然要怎麽聯係夫人都成了難題。
又是一年中秋月。
彥國,芙蓉縣,牌坊街。
借著中秋拜月完成終身大事的音顧與喜眉,送別了前來道賀的友人。
音顧與喜眉的身影早已遠去,子商趕著馬車,駛在芙蓉縣外的大道上,湘琪與桑梓坐在馬車裏。
馬車裏,湘琪正在問桑梓:“桑梓大夫此去哪裏?”
桑梓沒有開口,隻倚窗坐著。她望著車窗外沿道樹木的蔥鬱,想得卻是秋如今又到了,冬天的蕭瑟還會遠麽。
湘琪見狀,便不敢說話,隻從旁細細地看著桑梓。
她們不是一起來的,她不知道桑梓大夫從何而來。到了二小姐這裏,整日也忙著那二人的事,倒不曾與桑梓大夫坐下來問些近況。夫人也不知她會來,不然定會有諸多叮囑。
去年桑梓大夫她們離開素青城的時候,她雖病弱,精神卻是不錯,但如今看她靠坐在那,無端便有失了支柱之感。湘琪心細,不禁暗自迴想,之前在二小姐處,倒一直不曾這樣覺得,仿佛是突然便累傷了似的,隻知一味的養神。
湘琪想了想,從一旁的匣子裏端出一盤點心,遞與桑梓:“這是二小姐臨行前替我們備的,您嚐嚐?”
桑梓微微低頭,便見湘琪手中的瓷白盤子裏擱著幾塊嫩黃色的點心,卻是一一雕成菊花狀,十分逼真。又是一年秋菊時。她定定地看了許久,才緩緩伸出手去,拈了一塊。
此時因離得近,湘琪眼尖地看到桑梓大夫伸手時袖籠滑落前,那腕處便有一道暗疤,她有些怔住。傷在那個地方,她太熟悉了,未央宮裏偶爾有人或遇糟心之事想不開,便要尋死,往往就是朝那兒下手。但桑梓大夫絕不會是尋死之人,故湘琪問道:“我見您手腕有疤,可是不小心弄的?”
桑梓的手頓了頓,輕輕“嗯”了一聲。
“我記得去年與您同行的那位小姐臉上的疤都被您治好了,您手上的也定能痊愈。”湘琪微微笑道,“不知那位小姐如今在哪裏,過得好麽。”
她在哪裏,過得好麽。
桑梓腦中弦聲大作,振聵之響,繼而手中的點心跌落在地上。她的眼前猛地一黑,一時竟是坐不住,直朝前栽倒下去。
湘琪驚唿一聲,丟了手裏的盤子,伸手托住了桑梓的身子。
子商在外頭聽到了湘琪的驚唿,連忙把馬車停了下來,轉身敲門問道:“湘琪,出什麽事了?”
湘琪的手扶著桑梓,另一手費力地伸長了去夠著了門,推開後,眼裏都現了隱隱的淚光:“子商,桑梓大夫她……”
子商一看,心中也是一驚。桑梓大夫正垂手倚在湘琪的手中,雙目微垂,臉色慘白。他忙問道:“可是她那寒病又犯了?”
湘琪搖了搖頭:“我並沒有感到寒意啊。”
“這可如何是好,”子商朝馬車後望了望,“我們剛離開芙蓉縣不久,不然返迴去?”
湘琪也有些六神無主,完全不知桑梓因何突然就有垂危之兆,便連連點頭:“對、對,還是先迴去吧。”可是她剛說完,便覺一隻冰涼的手按在她的手背上,她忙定睛一看,果然桑梓微微抬起了些頭,雙目已睜,隻是那眼眸中神采盡失,渾若蒙灰。
“不要迴去……往前走。”
湘琪與子商忙將她扶坐在廂中軟榻上,湘琪急問:“您這是怎麽了,可不要嚇我們。”
桑梓看著眼前的一片黑暗,心中卻若有光明,十分平靜。她早知有今日,早知便有。可不想,會在這個時候她的夜幕才降臨。當她還在竹瑟山上,雲吊磐中,自夙命取血煉丹心她失血昏迷那夜後,她睜開眼就發現自己有短暫的失明,那時她便知道,遲早有一天,她會什麽都看不見。
不過也罷,她想看見的,本就再也看不見了。
她坐在那一動不動,靜靜體會了一會兒隻有閉眼才能看見的世界——既使是黑夜,也時刻醞釀著曙光,然如今卻不一樣。她久久才道:“不要迴去……繼續往前走。”一邊說著,一邊從袖中抽出一方手帕,緩緩抬手,將雙目蒙住。
湘琪與子商呆呆地看著她的舉動,子商心快手快,在她疊帕即將蒙上眼眸之前就伸手在桑梓毫不動色的臉上晃了晃,頓驚。湘琪咬緊牙關,看桑梓平靜地遮了雙眼,好半天才找迴自己的聲音,顫聲道:“桑梓大夫,您的眼睛……”
“我看不見了。”湘琪緩緩道,說罷,微微笑了笑,“莫怕,我早知有今日。”
“可是您的寒病所致的?”湘琪輕輕握住那雙垂下後平放在膝上的手,不想卻是自己的手抖得厲害。
桑梓微微偏頭:“也不算,我已有許久沒有發病了,是……從年後吧。”
“那這是為何?”湘琪勸道,“我們剛走出芙蓉縣不遠,現在迴去,若是及時醫治,興許無事。音顧不是也懂些醫術麽,縣裏一定還有不少大夫的。”
“湘琪。”桑梓的聲音裏一派溫和,她道,“你忘了,我便是個大夫麽。”
湘琪登時哽咽不能言語,隻有暗自垂淚。桑梓大夫的身子一慣便是弱的,但到底在平常沒有大礙。可人若是失了雙目,那比斷了雙手砍了雙腿還要可怕。有手不知所需事物在何處,有腿亦看不見道路在何處,便是硬生生被捆住了無法動彈,那何其痛苦。
子商也在一旁直急得直摸自己的大光頭。他與湘琪什麽都通一點,就是醫術不通,何況連桑梓大夫自己都看似斷定無藥可醫,他們又能怎麽辦。他伸手拉了拉湘琪,使了個眼色,心道就是迴去桑梓大夫也不會知道,他們是拿不定主意的,去找音顧比較好。
豈料桑梓雖蒙雙目,心中卻是了然的,道:“子商,別費這個心思,我既走了,就不會再去叨擾她們,讓她們好好過日子吧。”這些日子見到的已是人世最美好的事,她實在不願再令她們的笑臉上添憂愁。
幸福難得,何必去擾之。自己或者無福,但夙命與流光,一雙隱於山;音顧與喜眉,一雙隱於市。她們全權代之,也是讓人心滿意足的事了。
此行,她沒有什麽遺憾了。
子商與湘琪麵麵相覷,湘琪抹掉眼淚,輕聲道:“不迴去可以,但不管您原是打算去哪,您現在卻是要跟我們迴宏國去。”
桑梓知道自己一人也無法獨行,便點了點頭:“有勞兩位了。”照顧一位盲者,並不是很輕鬆的事,她本不願意麻煩別人,但如今也隻有跟著她們迴去,等到了某一個地方,穩定下來後,也是……可以生存的。
這大半年,她也算慢慢地走了一些地方,大好河山,市井風貌,越是走到後麵,越是索然無味。如今倒好,什麽都看不見了,也就無所圖,無所求了。
“您自己也不可以放棄,等到了地方上,是找人來治,或者您自己開藥方,您總是要拿出個主意,我們絕不會坐視您放棄。”湘琪又勸道。若她自己是大夫,若她自己遇上這種事,第一反應自是會想辦法去醫治,就算心再強大,也不可能如此的坦然麵對這種境地。想桑梓大夫她是根本沒有想要醫她自己,便如她腕上的暗疤——湘琪猛然想到,若她要給自己除疤,何必還要等到自己剛才那一說,她既不願,隻怕那疤也不是隨意留下的。
隻是又何故要傷在那個地方。湘琪輕輕掀起桑梓的衣袖,那傷疤倒不猙獰,刀口十分整齊,可看這程度,當初想必是流了不少血,沒有傷及性命,恐怕也是大幸了。
桑梓似是不知她的舉動,隻輕輕點頭道:“我知道。”
子商見狀,沒有辦法,隻得一低頭出了車廂,揮鞭趕馬。他們此行從宏國過來很是匆忙,本來迴程想要看看彥國風光,但眼下當務之急就是把桑梓大夫盡快帶迴宏國,等到了夫人那裏,夫人的話桑梓大夫總是能聽進一些去的。隻是路程遙遠,也不知道其中她的眼盲還會不會有別的變化。他是一心認為聽說桑梓大夫多年被寒病困擾,怕是要積發出來了。
子商他們一進了下座城入住後,他便立即飛了一隻信鴿出去,須得先告訴夫人讓她提前做好準備。
隻不過等行了多日入了宏國地界後,桑梓卻是道:“送我迴藥園子吧。”
這段時間桑梓依湘琪之言也有給自己紮針煎藥,可卻是始終不見好,而湘琪雖從未上過那座山,但她卻是知道的。當即她反對道:“不行,那藥園子地勢險峻,如今不好居住。”何況那山上據說一向隻有桑梓一人在住,她眼睛如今不便,也……不知何時能好,怎麽能自理呢。
桑梓卻是淡道:“再沒有比那裏更讓我熟悉的地方了,人多處……我也不願去。”若是隨他們迴去,便是要到素青城了。那座城裏,有太多的記憶,雖眼盲,也止不住一一在眼前時刻發光發亮。她覺得她再不能受什麽刺激了,五識中眼已傷,再損下去,可真就是廢人了。
到時候寒病若是一發,就真真隻有等死了。趁現在自己身體還沒有大佯,先去準備熟悉著黑暗中那裏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總好過直接等死吧。
但也不知為何,她的寒病已有大半年沒有發作了。隻是這病侵蝕身體太久,實難恢複當初的康健,不然她都在想是不是就此不藥而愈了呢。或者……她走了,便將這寒病的根也帶走了。想來,就如這寒病是為她而生,又因她而終一樣。
桑梓再不敢想下去,亦不準備改變主意,子商隻好改道,一麵又飛了信鴿出去。他們此行總共隻帶了這麽兩隻信鴿,如今都用出去了,隻求不要再有什麽變數,不然要怎麽聯係夫人都成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