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男神暴力熊孩子(六)
[快穿]係統,求放過 作者:程十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駱永亭冷笑了兩聲,陰陽怪氣:“你倒是心地好。”
薛瑾苦笑,低聲道:“你不要惱,我們比他們擁有的更多。你拔劍而起難道不是看不得蒼生受苦麽?”
駱永亭盯著麵前的火堆,並未迴答。他才不是為了蒼生,他就是想揚名立萬,做大英雄。可是,他的想法,為什麽要讓她知道?
一路關卡重重,薛瑾從駱永亭身上漸漸認識到了基因的重要性。這孩子平日裏鬥雞走狗,這時倒成長了許多,每每遇到問題,他都能出麵解決,頗有乃父之風。
薛瑾很是欣慰,熊孩子長大了。
老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駱永亭出門在外,才真正意識到自己之前的眼界太小。他們有細軟,有幹糧,能維持體麵,而路上大多的流民都是蓬頭垢麵,尊嚴難以保全的。
他們見過相互扶持著行在路上的,也見過為一水一飯而爭的。鬻兒賣女,夫妻分離。南行的路上,他們遇見最多的就是分離。
駱永亭第一次讚同薛瑾的話,她說亂世之中,升鬥之民最苦。她力量薄弱,難以平息戰事。但他既然胸有所學,自然應該為民而戰。
不是為了揚名立萬,而是希望他父親當年庇佑過的人們不再遭受苦難。他知道,他和父親差得太遠。
這三年當中,薛瑾把能給予他的東西都給了他,他現在缺少的是一顆正直勇敢的心。
駱永亭沉默了許多,他身體裏畢竟流著父親的血液,那是靈魂深處的聲音。他要守衛這片土地,他要讓他父親保護過的人過上安逸的生活。
數月後,他們到了南方義軍的地界。義軍已連克數十州縣,在宛州建立臨時政府,算是正式與朝廷劃清界限。
薛瑾看見前來接應的唐禮十分詫異:“唐先生怎麽會知道我們在這邊?”
唐禮和駱永亭相視而笑,卻不迴答。
薛瑾心下了然:“原來是唐先生的主意。”她向唐禮恭敬地施了一禮:“多謝唐先生。”
謝他對駱永亭三年的教導,謝他勸駱永亭走出。如果不是他,僅憑她一人之力,還不知道駱永亭今日是何等模樣呢。
“夫人折煞唐禮了。”唐禮還禮不迭,“其實……”
駱永亭忽然插口道:“唐先生不帶我們去拜訪蕭將軍麽?”他又轉而向薛瑾說道:“我餓了,你身上還有幹糧沒有?”
他們的相處模式一向如此,他跟她說話,多半是祈使句,不假任何修飾,完全不似晚輩。
薛瑾忙道:“有呢。”她唯恐他餓著,慌忙將包袱裏的餅和水囊遞給他。
唐禮哈哈大笑:“沒想到你這小子居然也能吃得下幹糧了,我本來還擔心你嫌棄軍營裏的夥食呢。”
駱永亭隻是笑了笑,沒必要跟他解釋。
唐禮文武雙全,在軍中極受尊重,有他引薦,駱永亭剛一到軍營,就受到了重視。何況,一還是當年赫赫有名的永安候的嫡子。將門虎子,忠良之後。他甫一出現,就贏得了眾人的目光。
義軍的首領名喚蕭澤,胸懷天下,不僅是實際統帥,更是人們心中的精神領袖。攻克宛州後,他自稱為承天將軍,奉上天的命令誅殺國賊。
薛瑾見過他一次,相貌上倒不算出彩,可是就是讓人感覺他很可靠,甘心為他賣命。這或許就是人格魅力吧。軍中明明有比他出色許多的人,但人人甘願尊他為首。
而蕭澤見到薛瑾卻是大吃一驚:“阿英!”他猛地站了起來,“你怎麽瘦成了這般模樣?”
當時,他們在蕭澤的臨時府邸。蕭澤特意接待駱永亭,表示自己對忠良之後的敬重。陪坐的都是他的心腹和軍中有頭有臉的人物。
駱永亭的臉色瞬間就變了,冷哼一聲,看向薛瑾。
唐禮也很尷尬,連忙打圓場:“將軍認錯人了,這位是永安候的遺孀。”
蕭澤固執地道:“不,我認得她,她就是阿英。”他神情複雜:“阿英,你想得我好苦哇。”他端起桌上的酒一飲而盡。
駱永亭似笑非笑:“原來是故人呢。”葉月英的姓名他是知道的。她剛嫁入駱家時,他還因為直唿她姓名被父親責罵過。此刻被一個他心中尊敬打算效力的人,這樣親昵的喚出來,他心裏著實不爽快。
薛瑾也莫名其妙,料想大約是原主認識的人,看樣子關係還頗為親密。但很明顯此刻不是認親敘舊的時候。她隻是笑了笑:“將軍認錯了。”她神情坦蕩,目光清明:“妾並不認得將軍。”
她心說,這事兒可有些麻煩,如果駱永亭因此誤會她和蕭澤,致使二人生了嫌隙。這日後可不大好相處。
不是她以惡意揣測蕭澤,隻是她生怕駱永亭在他手下不好對付。
“真的不認得?”蕭澤猶有不信。
薛瑾笑笑:“說來慚愧,妾出身鄉野,並無多少故交。況且,先夫亡故之後,妾大病一場,前塵往事盡皆不記得了。想來也是天意。”
駱永亭臉色青青白白,極為尷尬,她自那次懸梁之後,變了許多。她也說過她是因為那個緣故不再記得舊事的。
薛瑾的話音剛落,便有性急的人罵道:“說來說去,都是那狗皇帝不好,害死了永安候……”
他的話語成功地轉移了眾人的注意力,同仇敵愾罵皇帝,誇蕭澤,暢想美好未來。
薛瑾這才鬆了口氣,用眼神安撫駱永亭。放心啦,兒子,媽沒想著不要你。唉,話說養兒子可真累。
義軍在宛州休整,他們也在宛州暫時安定下來。駱永亭出手闊綽,將自己從京中帶來的錢財捐獻給了義軍,博得了上下的好感。他在宛州城聲望漸起。
他見義軍散亂無紀,忍不住出言說了幾句。唐禮心中一動,向蕭澤建議,讓駱永亭前去訓練新兵。
畢竟是永安候的獨子,兵書啃了三年,其中不乏訓兵練兵之法。他少年心性,做事務必要做到最好。這裏又是他夢寐已久的地方,他在軍營中混得如魚得水。
薛瑾起初擔心他驕縱任性,反複叮囑他遇事要多想多看,不可魯莽任性,要多想想他父親當年是如何做的。
駱永亭一口應下,在軍營裏,他覺得他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和奮鬥的目標,頗有一種過去十幾年都白活了的感覺。所謂少年得意,誌得意滿,大約便是如此吧。
他出身好,忠良之後,性子高傲,卻能和士兵同甘共苦,全無一點大家子弟的驕縱。這樣的軍中驕陽,怎麽不讓人心生好感?
薛瑾心中甚慰,然而她並沒有如願做軍醫。宛州城內,義軍將領們的家眷不多,僅有的幾位也多是不大識字,無甚見識的。
唐禮跟薛瑾談過話,希望她多和宛州城裏富商鄉紳家的女眷來往,有意無意向他們灌輸義軍的思想,爭取得到她們思想上的支持。
薛瑾笑笑應下,對他們的好意心領了。她也知道她如今身子骨越發差了,別的活計隻怕也幹不了。
蕭澤後來探視過她幾次,他目光深邃,似乎有話要問,卻屢屢開不了口。
他不說,薛瑾自然不問。於她而言,他隻是陌生人。
她知道,她的病,藥石罔效。她心裏甚至隱隱覺得,她這不是病,而是因為她過來時,原主已經斷了氣。
她想,等到駱永亭功成名就的時候,她的任務就要完成了。她會離開,這具身體也會徹底*吧。
在京城的時候,她延請過不少名醫,對她的症狀都束手無策,大約是真的沒救了吧。
可是很奇怪,她雖然日漸消瘦,吃喝不下,睡眠不得,卻每日仍然能好端端的,與人交談說笑。單看她的精神頭,沒有人會想到這是一具破敗的身體。
所以,盡管是駱永亭,其實也不大相信,她是生了大病的。在他看來,她教訓他的時候中氣十足,跟他生氣的時候,神采奕奕。
他每日忙得很,偶爾也會對她說:“你多吃些。”他並不曾真正擔心過她的健康,畢竟幾年前,大夫就說她不行了,可她如今不是好好的麽?她能跑能跳,精神很好,任誰像她吃那麽少,也會這樣瘦吧?
直到有一天,薛瑾在駱永亭麵前咯血暈倒,他才慌了手腳。他手足無措,慌慌張張去叫大夫。
他不停地說:“你別死,你別死……”如果她死了,他就成一個人了。娘親沒了,爹爹也沒了,如今連她也要離開了麽?
薛瑾勉強睜開眼睛:“別哭,我不會死,我還沒看著你長大,我怎麽會死?”
以係統的特性,在他成為男神之前,她是不會離開的。這點自信她還是有的。
薛瑾苦笑,低聲道:“你不要惱,我們比他們擁有的更多。你拔劍而起難道不是看不得蒼生受苦麽?”
駱永亭盯著麵前的火堆,並未迴答。他才不是為了蒼生,他就是想揚名立萬,做大英雄。可是,他的想法,為什麽要讓她知道?
一路關卡重重,薛瑾從駱永亭身上漸漸認識到了基因的重要性。這孩子平日裏鬥雞走狗,這時倒成長了許多,每每遇到問題,他都能出麵解決,頗有乃父之風。
薛瑾很是欣慰,熊孩子長大了。
老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駱永亭出門在外,才真正意識到自己之前的眼界太小。他們有細軟,有幹糧,能維持體麵,而路上大多的流民都是蓬頭垢麵,尊嚴難以保全的。
他們見過相互扶持著行在路上的,也見過為一水一飯而爭的。鬻兒賣女,夫妻分離。南行的路上,他們遇見最多的就是分離。
駱永亭第一次讚同薛瑾的話,她說亂世之中,升鬥之民最苦。她力量薄弱,難以平息戰事。但他既然胸有所學,自然應該為民而戰。
不是為了揚名立萬,而是希望他父親當年庇佑過的人們不再遭受苦難。他知道,他和父親差得太遠。
這三年當中,薛瑾把能給予他的東西都給了他,他現在缺少的是一顆正直勇敢的心。
駱永亭沉默了許多,他身體裏畢竟流著父親的血液,那是靈魂深處的聲音。他要守衛這片土地,他要讓他父親保護過的人過上安逸的生活。
數月後,他們到了南方義軍的地界。義軍已連克數十州縣,在宛州建立臨時政府,算是正式與朝廷劃清界限。
薛瑾看見前來接應的唐禮十分詫異:“唐先生怎麽會知道我們在這邊?”
唐禮和駱永亭相視而笑,卻不迴答。
薛瑾心下了然:“原來是唐先生的主意。”她向唐禮恭敬地施了一禮:“多謝唐先生。”
謝他對駱永亭三年的教導,謝他勸駱永亭走出。如果不是他,僅憑她一人之力,還不知道駱永亭今日是何等模樣呢。
“夫人折煞唐禮了。”唐禮還禮不迭,“其實……”
駱永亭忽然插口道:“唐先生不帶我們去拜訪蕭將軍麽?”他又轉而向薛瑾說道:“我餓了,你身上還有幹糧沒有?”
他們的相處模式一向如此,他跟她說話,多半是祈使句,不假任何修飾,完全不似晚輩。
薛瑾忙道:“有呢。”她唯恐他餓著,慌忙將包袱裏的餅和水囊遞給他。
唐禮哈哈大笑:“沒想到你這小子居然也能吃得下幹糧了,我本來還擔心你嫌棄軍營裏的夥食呢。”
駱永亭隻是笑了笑,沒必要跟他解釋。
唐禮文武雙全,在軍中極受尊重,有他引薦,駱永亭剛一到軍營,就受到了重視。何況,一還是當年赫赫有名的永安候的嫡子。將門虎子,忠良之後。他甫一出現,就贏得了眾人的目光。
義軍的首領名喚蕭澤,胸懷天下,不僅是實際統帥,更是人們心中的精神領袖。攻克宛州後,他自稱為承天將軍,奉上天的命令誅殺國賊。
薛瑾見過他一次,相貌上倒不算出彩,可是就是讓人感覺他很可靠,甘心為他賣命。這或許就是人格魅力吧。軍中明明有比他出色許多的人,但人人甘願尊他為首。
而蕭澤見到薛瑾卻是大吃一驚:“阿英!”他猛地站了起來,“你怎麽瘦成了這般模樣?”
當時,他們在蕭澤的臨時府邸。蕭澤特意接待駱永亭,表示自己對忠良之後的敬重。陪坐的都是他的心腹和軍中有頭有臉的人物。
駱永亭的臉色瞬間就變了,冷哼一聲,看向薛瑾。
唐禮也很尷尬,連忙打圓場:“將軍認錯人了,這位是永安候的遺孀。”
蕭澤固執地道:“不,我認得她,她就是阿英。”他神情複雜:“阿英,你想得我好苦哇。”他端起桌上的酒一飲而盡。
駱永亭似笑非笑:“原來是故人呢。”葉月英的姓名他是知道的。她剛嫁入駱家時,他還因為直唿她姓名被父親責罵過。此刻被一個他心中尊敬打算效力的人,這樣親昵的喚出來,他心裏著實不爽快。
薛瑾也莫名其妙,料想大約是原主認識的人,看樣子關係還頗為親密。但很明顯此刻不是認親敘舊的時候。她隻是笑了笑:“將軍認錯了。”她神情坦蕩,目光清明:“妾並不認得將軍。”
她心說,這事兒可有些麻煩,如果駱永亭因此誤會她和蕭澤,致使二人生了嫌隙。這日後可不大好相處。
不是她以惡意揣測蕭澤,隻是她生怕駱永亭在他手下不好對付。
“真的不認得?”蕭澤猶有不信。
薛瑾笑笑:“說來慚愧,妾出身鄉野,並無多少故交。況且,先夫亡故之後,妾大病一場,前塵往事盡皆不記得了。想來也是天意。”
駱永亭臉色青青白白,極為尷尬,她自那次懸梁之後,變了許多。她也說過她是因為那個緣故不再記得舊事的。
薛瑾的話音剛落,便有性急的人罵道:“說來說去,都是那狗皇帝不好,害死了永安候……”
他的話語成功地轉移了眾人的注意力,同仇敵愾罵皇帝,誇蕭澤,暢想美好未來。
薛瑾這才鬆了口氣,用眼神安撫駱永亭。放心啦,兒子,媽沒想著不要你。唉,話說養兒子可真累。
義軍在宛州休整,他們也在宛州暫時安定下來。駱永亭出手闊綽,將自己從京中帶來的錢財捐獻給了義軍,博得了上下的好感。他在宛州城聲望漸起。
他見義軍散亂無紀,忍不住出言說了幾句。唐禮心中一動,向蕭澤建議,讓駱永亭前去訓練新兵。
畢竟是永安候的獨子,兵書啃了三年,其中不乏訓兵練兵之法。他少年心性,做事務必要做到最好。這裏又是他夢寐已久的地方,他在軍營中混得如魚得水。
薛瑾起初擔心他驕縱任性,反複叮囑他遇事要多想多看,不可魯莽任性,要多想想他父親當年是如何做的。
駱永亭一口應下,在軍營裏,他覺得他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和奮鬥的目標,頗有一種過去十幾年都白活了的感覺。所謂少年得意,誌得意滿,大約便是如此吧。
他出身好,忠良之後,性子高傲,卻能和士兵同甘共苦,全無一點大家子弟的驕縱。這樣的軍中驕陽,怎麽不讓人心生好感?
薛瑾心中甚慰,然而她並沒有如願做軍醫。宛州城內,義軍將領們的家眷不多,僅有的幾位也多是不大識字,無甚見識的。
唐禮跟薛瑾談過話,希望她多和宛州城裏富商鄉紳家的女眷來往,有意無意向他們灌輸義軍的思想,爭取得到她們思想上的支持。
薛瑾笑笑應下,對他們的好意心領了。她也知道她如今身子骨越發差了,別的活計隻怕也幹不了。
蕭澤後來探視過她幾次,他目光深邃,似乎有話要問,卻屢屢開不了口。
他不說,薛瑾自然不問。於她而言,他隻是陌生人。
她知道,她的病,藥石罔效。她心裏甚至隱隱覺得,她這不是病,而是因為她過來時,原主已經斷了氣。
她想,等到駱永亭功成名就的時候,她的任務就要完成了。她會離開,這具身體也會徹底*吧。
在京城的時候,她延請過不少名醫,對她的症狀都束手無策,大約是真的沒救了吧。
可是很奇怪,她雖然日漸消瘦,吃喝不下,睡眠不得,卻每日仍然能好端端的,與人交談說笑。單看她的精神頭,沒有人會想到這是一具破敗的身體。
所以,盡管是駱永亭,其實也不大相信,她是生了大病的。在他看來,她教訓他的時候中氣十足,跟他生氣的時候,神采奕奕。
他每日忙得很,偶爾也會對她說:“你多吃些。”他並不曾真正擔心過她的健康,畢竟幾年前,大夫就說她不行了,可她如今不是好好的麽?她能跑能跳,精神很好,任誰像她吃那麽少,也會這樣瘦吧?
直到有一天,薛瑾在駱永亭麵前咯血暈倒,他才慌了手腳。他手足無措,慌慌張張去叫大夫。
他不停地說:“你別死,你別死……”如果她死了,他就成一個人了。娘親沒了,爹爹也沒了,如今連她也要離開了麽?
薛瑾勉強睜開眼睛:“別哭,我不會死,我還沒看著你長大,我怎麽會死?”
以係統的特性,在他成為男神之前,她是不會離開的。這點自信她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