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人接下來的談資,塗玉泉沒有精力去關注,因為第二天就是九月一號,他到學校報到去了。
何書記認識塗玉泉在塗家首先掀起了一波浪花。等何書記他們走後,朱成英跟塗大軍先把塗玉泉叫到一邊,狠狠追問了一通。
塗玉泉瞞不住他們,卻不想他們知道太多,以為他們關係有多好,有些麻煩不得不防。於是隻說他跟何書記的侄子、也就是之前來過家裏的那個何黎在一個班上,有一次開家長會的時候,何書記就坐在他旁邊,兩人聊了會兒天,於是就認識了,可能由於他何黎在他麵前提起過,所以他就記住自己了。
何黎來過家裏,朱成英、塗大軍都記得,原來那個小夥子就是何書記的侄子,朱成英又怪兒子早不告訴自己。
塗玉泉表示很冤枉:“那時候我也不知道啊!”
朱成英狠狠瞪了他一眼,塗大軍沒有說話,從表情看來他接受了這個說法,然後仔細的叮囑要跟何書記的那個侄子好好相處、搞好關係什麽的。關於何書記曾透露的策劃書的問題,壓根沒有引起他們的注意。
塗玉泉說:“他下學期就轉學了,已經不在我們學校了。”其實他心裏想的是:要是你們知道他跟我關係非常好,好到可以睡同一張床、鑽同一個被窩,你們還會這麽說嗎。
朱成英和塗大軍非常懊惱:“怎麽這就轉學了呢?以後寫信來往可以不?”
塗玉泉搖搖頭,心想:我們不寫信,我們打電話。
朱成英快速得出結論:“那就跟何書記搞好關係。何書記不是說孔洋芋好吃嘛,那是因為裏麵燜了一隻小公雞!”
由於塗玉菊不喜歡在家裏幫忙,又臨近開學,她早跑到縣裏去了。
塗玉泉坐在去獨自夔城的客車上,望著腳邊的一尼龍口袋洋芋,還有隻露出一個頭的公雞,默默流汗。
本來昨天在塗玉泉悄悄阻攔了朱成英要給何書記帶農產品,朱成英有老大的意見,後來塗玉泉不得不解釋清楚:那麽多幹部,你隻給何書記一個人拿東西,其他人就都得罪了;再者,當著所有人的麵,何書記收你的農產品,雖然東西少,但會顯得他作風不好,所以他是不可能收的。
朱成英聽了覺得有理,於是今早出發的時候,她拉住塗玉泉:那你今天悄悄給他帶過去吧。
於是塗玉泉什麽借口都找不到了。
下車後又轉公交車,把洋芋和公雞扛到何書記家時,他不在,塗玉泉對林婷說:“林阿姨,這是家裏種的洋芋,公雞也是我們家裏自己養的,公雞孔洋芋,何書記特別喜歡吃,嗬嗬。”
林婷笑嗬嗬的把東西收下了,說:“我不會做公雞孔洋芋,晚上你來教我吧。”
看著塗玉泉明顯不信,轉而若有所思的樣子,她補充:“你何叔叔也想跟你聊聊天。”
塗玉泉不是傻子,於是點點頭,表示下午沒事,一定會早點到。
林婷滿意的點點頭。
塗玉泉到奶茶店放下行李就趕緊到學校報到去了。原本暑假是有高三生的補習課程的,但塗玉泉要起新房,就跟校長申請了不上,反正要講的東西也就那些,他不想把時間浪費在上麵。對此,各科老師表麵上沒說什麽,但他們對塗玉泉寄予了非常大的期望,塗玉泉如此行為,顯得自滿了點。
下午去報到的時候班主任老師告訴他晚上要上晚自習,塗玉泉心裏瞬間被霜打了。晚上是不可能爽約的,於是他苦著臉期期艾艾的跟老師告假,說今天下午必須到製衣坊算賬,然後給裁縫們發工資,會一直弄到晚上……
班主任唐老師倆眼一瞪!
塗玉泉嚇得一縮!好吧,他承認,他故意反應這麽誇張的,小表情可憐的,可以配一句話:好吧好吧?
唐老師不瞪了,臉上很嚴肅:“不能光想著鑽營錢,學習才是應該放在第一位的!不要把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浪費了!”
塗玉泉悻悻的走出辦公室。
下午還真的要結算,不過賬本早就整理好了,就是發工資的事,做完也四點半了。時間差不多了,塗玉泉就轉陣何明建家。
他到的時候林婷買菜剛剛迴來,見他一臉疲憊的樣子,便讓他先去以前何黎住的房間休息一下。
早上起得早,中午也沒睡午覺,塗玉泉確實困了。在這裏雖然不像在自己家裏這麽隨便,但他經常來,也沒有多拘束,而且是在何黎住的房間休息,他就更沒顧慮了,讓林婷五點半的時候叫醒他,然後一頭就紮進了還帶著何黎氣息的床上,沉沉睡去。
塗玉泉被林婷叫醒的時候已經六點了,他快速的洗了把臉出來,菜已經擺上桌子了,何明建正從他書房走出來。
看著桌子中間那赫然的一瓷盆兒公雞孔洋芋,塗玉泉果斷閉嘴。不會做什麽的,塗玉泉表示他幻聽了。
吃飯的時候,何明建就跟塗玉泉聊起了昨天看到的情況。
災情很嚴重,但有什麽解決辦法?何明建表示要聽聽塗玉泉的意見。
塗玉泉知道正事兒來了,但選在飯桌上說這事,他心裏也輕鬆,把自己的想法大概的說了一堆。大意是:第一,雖然幹旱很嚴重,苞穀和水稻的減產也嚴重,但並不是所有的人家都顆粒無收,因為田的地理位置不同,有些家庭的受災情況相對會比較輕,如果要對減產進行補償的話,沒有一個均勻的準則,而且,全縣都補償的話,要補出去的糧食、錢都將是一大筆,錢、糧從哪裏來?第二,春季的糧食已經收到家,冬季的作物受到影響也比較小,隻要保證所有人都有糧食吃就好,跟國家申請免收今年農業稅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第三,今年幹旱非常嚴重,很多人家吃水困難,如果打水池,效果會非常不錯,而且,打水池除了解決生活用水,還可以將一大部分用以灌溉莊稼,一舉兩得。
聽完,何明建點點頭:“水池怎麽個打法?”
塗玉泉愣了一下,“技術人員,勞動力,材料,錢?”
“全縣大規模的打水池,花錢肯定不少。技術人員可以找到,勞動力要花錢,材料要花錢,縣裏目前沒那麽多錢來做這事。”何明建眉頭微微皺起。
“嗬嗬。”塗玉泉笑了,“很多人家裏吃水都靠他們自己家裏的水井,那都是一家人或幾家人聯合打的。如果現在有人願意教他們技術,打大池子,還出水泥和沙,您說他們願意出力不?打好後願意管理不?”
何明建再次點頭:“縣裏有兩個水泥廠,水泥肯定是沒問題,河沙就在長江邊上,比什麽都便宜,技術人員也難找。省了勞動力的錢,也就省了大頭。”
很快,各個鄉鎮就接到縣裏麵關於打水池的文件,然後傳到村裏麵。收成不好,各個村秋收也就少了很多活兒,現在縣裏麵出錢打水池,一勞永逸的事情,誰都覺得占大便宜了。
村裏麵打多少個水池,地方在哪裏,經過技術人員、村委會、附近居民協商很快就決定了。統計好數據,水泥就用東風車嗚嗚嗚~拉著來了,沒沙子的地方沙子也很快到位,有沙壤的地區沙子都免了。
塗家包雖然人口少,但因為農田多,水源少,於是得以修建兩個大水池,修成後由塗家包的居民進行管理。
村民們按照一家一個勞動力的規矩,修建全村的多個大水池,有少數想要躲懶的,行啊,到時候你別在這池子裏用水,幹旱也不讓你灌溉!不用水可不行,吊歪的立即收了心思。
又過了一個月,上麵下來政策:此季秋糧免農業稅!
夔城的百姓聽到這個消息,望著正如火如荼進行建設的水池子,說出了一句很經典的話:“老子再也不擔心幹旱了!”頭向天一仰——笑。
冬季來臨,打水池已經告一段落,打好的水池已經開始蓄水,水庫村的人們又迎來一件大喜事:拉電線!
老早就羨慕河邊一帶發達起來的地方有電燈點,終於咱村兒也有了!
經曆了打水池,剛入冬還沒有太多活兒的人們又幹勁滿滿。聽說咱們村因為通了車才能拉電線,那些沒通車的地方還是隻能點那小煤油燈!
夔城在飛速前進的同時,塗玉泉也沒有閑下。家裏房子修好後,他的注意力便投入到了生意上,各處巡視,期末考試後終於迫不及待地到了北京。
北京的店發展得很好。從入冬訂製冬衣開始,艾上製衣坊便推出了“會員製”:一次性購滿五百便可辦理一張會員卡,持會員卡便可享受九折優惠。這項措施讓艾上製衣坊成功吸納更多會員,銷出更多衣服,同時將品牌本身的檔次也提高不少。
製衣坊有何濤看著,塗玉泉一點不操心,隻是何濤快要畢業了,而她畢業後要出國留學,誰來接替這個攤子,塗玉泉還是得請何濤帶徒弟,推薦人才。
雖然經常打電話,何黎見了塗玉泉還是黏糊得不得了。
這次塗玉泉隻呆三天,就沒去何黎家裏,何黎就在塗玉泉住的賓館裏跟他黏糊了三天,說要把半年都補起來。
塗玉泉白天要見何濤,哪裏能由著他亂來,第二天晚上才滿足他,第三天當然休息了一整天。難道這也是“饑餓效應”嗎?
迴去的飛機上,塗玉泉抱著一個心形的盒子,把裏麵的信一封一封的拿出來看,時而雞皮疙瘩直爬,又時而想落淚。
送他上飛機的時候,何黎從身後拿出一個盒子,說:“泉兒,有時候我很想你,特別是跟你打電話之後,想得不得了。然後我就給你寫信,把在電話上想說卻沒說的話都寫在上麵。半年攢的都在這裏麵了。”
何書記認識塗玉泉在塗家首先掀起了一波浪花。等何書記他們走後,朱成英跟塗大軍先把塗玉泉叫到一邊,狠狠追問了一通。
塗玉泉瞞不住他們,卻不想他們知道太多,以為他們關係有多好,有些麻煩不得不防。於是隻說他跟何書記的侄子、也就是之前來過家裏的那個何黎在一個班上,有一次開家長會的時候,何書記就坐在他旁邊,兩人聊了會兒天,於是就認識了,可能由於他何黎在他麵前提起過,所以他就記住自己了。
何黎來過家裏,朱成英、塗大軍都記得,原來那個小夥子就是何書記的侄子,朱成英又怪兒子早不告訴自己。
塗玉泉表示很冤枉:“那時候我也不知道啊!”
朱成英狠狠瞪了他一眼,塗大軍沒有說話,從表情看來他接受了這個說法,然後仔細的叮囑要跟何書記的那個侄子好好相處、搞好關係什麽的。關於何書記曾透露的策劃書的問題,壓根沒有引起他們的注意。
塗玉泉說:“他下學期就轉學了,已經不在我們學校了。”其實他心裏想的是:要是你們知道他跟我關係非常好,好到可以睡同一張床、鑽同一個被窩,你們還會這麽說嗎。
朱成英和塗大軍非常懊惱:“怎麽這就轉學了呢?以後寫信來往可以不?”
塗玉泉搖搖頭,心想:我們不寫信,我們打電話。
朱成英快速得出結論:“那就跟何書記搞好關係。何書記不是說孔洋芋好吃嘛,那是因為裏麵燜了一隻小公雞!”
由於塗玉菊不喜歡在家裏幫忙,又臨近開學,她早跑到縣裏去了。
塗玉泉坐在去獨自夔城的客車上,望著腳邊的一尼龍口袋洋芋,還有隻露出一個頭的公雞,默默流汗。
本來昨天在塗玉泉悄悄阻攔了朱成英要給何書記帶農產品,朱成英有老大的意見,後來塗玉泉不得不解釋清楚:那麽多幹部,你隻給何書記一個人拿東西,其他人就都得罪了;再者,當著所有人的麵,何書記收你的農產品,雖然東西少,但會顯得他作風不好,所以他是不可能收的。
朱成英聽了覺得有理,於是今早出發的時候,她拉住塗玉泉:那你今天悄悄給他帶過去吧。
於是塗玉泉什麽借口都找不到了。
下車後又轉公交車,把洋芋和公雞扛到何書記家時,他不在,塗玉泉對林婷說:“林阿姨,這是家裏種的洋芋,公雞也是我們家裏自己養的,公雞孔洋芋,何書記特別喜歡吃,嗬嗬。”
林婷笑嗬嗬的把東西收下了,說:“我不會做公雞孔洋芋,晚上你來教我吧。”
看著塗玉泉明顯不信,轉而若有所思的樣子,她補充:“你何叔叔也想跟你聊聊天。”
塗玉泉不是傻子,於是點點頭,表示下午沒事,一定會早點到。
林婷滿意的點點頭。
塗玉泉到奶茶店放下行李就趕緊到學校報到去了。原本暑假是有高三生的補習課程的,但塗玉泉要起新房,就跟校長申請了不上,反正要講的東西也就那些,他不想把時間浪費在上麵。對此,各科老師表麵上沒說什麽,但他們對塗玉泉寄予了非常大的期望,塗玉泉如此行為,顯得自滿了點。
下午去報到的時候班主任老師告訴他晚上要上晚自習,塗玉泉心裏瞬間被霜打了。晚上是不可能爽約的,於是他苦著臉期期艾艾的跟老師告假,說今天下午必須到製衣坊算賬,然後給裁縫們發工資,會一直弄到晚上……
班主任唐老師倆眼一瞪!
塗玉泉嚇得一縮!好吧,他承認,他故意反應這麽誇張的,小表情可憐的,可以配一句話:好吧好吧?
唐老師不瞪了,臉上很嚴肅:“不能光想著鑽營錢,學習才是應該放在第一位的!不要把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浪費了!”
塗玉泉悻悻的走出辦公室。
下午還真的要結算,不過賬本早就整理好了,就是發工資的事,做完也四點半了。時間差不多了,塗玉泉就轉陣何明建家。
他到的時候林婷買菜剛剛迴來,見他一臉疲憊的樣子,便讓他先去以前何黎住的房間休息一下。
早上起得早,中午也沒睡午覺,塗玉泉確實困了。在這裏雖然不像在自己家裏這麽隨便,但他經常來,也沒有多拘束,而且是在何黎住的房間休息,他就更沒顧慮了,讓林婷五點半的時候叫醒他,然後一頭就紮進了還帶著何黎氣息的床上,沉沉睡去。
塗玉泉被林婷叫醒的時候已經六點了,他快速的洗了把臉出來,菜已經擺上桌子了,何明建正從他書房走出來。
看著桌子中間那赫然的一瓷盆兒公雞孔洋芋,塗玉泉果斷閉嘴。不會做什麽的,塗玉泉表示他幻聽了。
吃飯的時候,何明建就跟塗玉泉聊起了昨天看到的情況。
災情很嚴重,但有什麽解決辦法?何明建表示要聽聽塗玉泉的意見。
塗玉泉知道正事兒來了,但選在飯桌上說這事,他心裏也輕鬆,把自己的想法大概的說了一堆。大意是:第一,雖然幹旱很嚴重,苞穀和水稻的減產也嚴重,但並不是所有的人家都顆粒無收,因為田的地理位置不同,有些家庭的受災情況相對會比較輕,如果要對減產進行補償的話,沒有一個均勻的準則,而且,全縣都補償的話,要補出去的糧食、錢都將是一大筆,錢、糧從哪裏來?第二,春季的糧食已經收到家,冬季的作物受到影響也比較小,隻要保證所有人都有糧食吃就好,跟國家申請免收今年農業稅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第三,今年幹旱非常嚴重,很多人家吃水困難,如果打水池,效果會非常不錯,而且,打水池除了解決生活用水,還可以將一大部分用以灌溉莊稼,一舉兩得。
聽完,何明建點點頭:“水池怎麽個打法?”
塗玉泉愣了一下,“技術人員,勞動力,材料,錢?”
“全縣大規模的打水池,花錢肯定不少。技術人員可以找到,勞動力要花錢,材料要花錢,縣裏目前沒那麽多錢來做這事。”何明建眉頭微微皺起。
“嗬嗬。”塗玉泉笑了,“很多人家裏吃水都靠他們自己家裏的水井,那都是一家人或幾家人聯合打的。如果現在有人願意教他們技術,打大池子,還出水泥和沙,您說他們願意出力不?打好後願意管理不?”
何明建再次點頭:“縣裏有兩個水泥廠,水泥肯定是沒問題,河沙就在長江邊上,比什麽都便宜,技術人員也難找。省了勞動力的錢,也就省了大頭。”
很快,各個鄉鎮就接到縣裏麵關於打水池的文件,然後傳到村裏麵。收成不好,各個村秋收也就少了很多活兒,現在縣裏麵出錢打水池,一勞永逸的事情,誰都覺得占大便宜了。
村裏麵打多少個水池,地方在哪裏,經過技術人員、村委會、附近居民協商很快就決定了。統計好數據,水泥就用東風車嗚嗚嗚~拉著來了,沒沙子的地方沙子也很快到位,有沙壤的地區沙子都免了。
塗家包雖然人口少,但因為農田多,水源少,於是得以修建兩個大水池,修成後由塗家包的居民進行管理。
村民們按照一家一個勞動力的規矩,修建全村的多個大水池,有少數想要躲懶的,行啊,到時候你別在這池子裏用水,幹旱也不讓你灌溉!不用水可不行,吊歪的立即收了心思。
又過了一個月,上麵下來政策:此季秋糧免農業稅!
夔城的百姓聽到這個消息,望著正如火如荼進行建設的水池子,說出了一句很經典的話:“老子再也不擔心幹旱了!”頭向天一仰——笑。
冬季來臨,打水池已經告一段落,打好的水池已經開始蓄水,水庫村的人們又迎來一件大喜事:拉電線!
老早就羨慕河邊一帶發達起來的地方有電燈點,終於咱村兒也有了!
經曆了打水池,剛入冬還沒有太多活兒的人們又幹勁滿滿。聽說咱們村因為通了車才能拉電線,那些沒通車的地方還是隻能點那小煤油燈!
夔城在飛速前進的同時,塗玉泉也沒有閑下。家裏房子修好後,他的注意力便投入到了生意上,各處巡視,期末考試後終於迫不及待地到了北京。
北京的店發展得很好。從入冬訂製冬衣開始,艾上製衣坊便推出了“會員製”:一次性購滿五百便可辦理一張會員卡,持會員卡便可享受九折優惠。這項措施讓艾上製衣坊成功吸納更多會員,銷出更多衣服,同時將品牌本身的檔次也提高不少。
製衣坊有何濤看著,塗玉泉一點不操心,隻是何濤快要畢業了,而她畢業後要出國留學,誰來接替這個攤子,塗玉泉還是得請何濤帶徒弟,推薦人才。
雖然經常打電話,何黎見了塗玉泉還是黏糊得不得了。
這次塗玉泉隻呆三天,就沒去何黎家裏,何黎就在塗玉泉住的賓館裏跟他黏糊了三天,說要把半年都補起來。
塗玉泉白天要見何濤,哪裏能由著他亂來,第二天晚上才滿足他,第三天當然休息了一整天。難道這也是“饑餓效應”嗎?
迴去的飛機上,塗玉泉抱著一個心形的盒子,把裏麵的信一封一封的拿出來看,時而雞皮疙瘩直爬,又時而想落淚。
送他上飛機的時候,何黎從身後拿出一個盒子,說:“泉兒,有時候我很想你,特別是跟你打電話之後,想得不得了。然後我就給你寫信,把在電話上想說卻沒說的話都寫在上麵。半年攢的都在這裏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