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過胸甲之後,朝臣百官又在陽城延的帶領下,參觀了其他幾款少府出品的新式武器。


    如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射程遠達二百四十多步的神臂弩,以及刀身完全由鐵鍛打而成,刀柄卻與刀身幾乎同樣長度的陌刀。


    但無一例外:這些性能明顯強於如今漢室軍隊所裝備的武器,且造價明顯高昂的新式裝備,和那句足有七十斤重的胸甲一樣,被朝臣百官理解成了天子劉盈,給在場的元勳功侯發放的福利。


    ——要知道如今的漢室軍隊,絕大多數大頭兵的裝備,都還隻是一杆僅以青銅鑄成尖部的戈、戟,以及一身赤紅色軍袍!


    至於劍,尤其是能用於實戰,而非掛在腰間裝飾的利刃,根本就不是尋常百姓所能擁有,更不是隨便一個大頭兵所能配備的。


    連近戰兵器中最重要的劍都如此,甲具之類,那就更不同提了。


    即便是皮製劄甲,在民間也絕對是毋庸置疑的管製物品,沒有關內侯以上的爵位,根本沒有人敢收藏!


    甚至即便是關內侯、徹侯這樣的高爵,也隻能在得到允許的前提下,在家中收藏不超過一件劄甲,作為家族登上戰場之時,給予家族嫡係後人的一個保障。


    至於弓、弩,弓還好說些,但凡是生活可以勉強得到保障的自耕農,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家中的牆壁上,掛著一具曆史悠久的長弓;


    用民間的話來說,這是‘安身立命之根本’,也同樣是百姓遇到危險時,僅有的自保手段之一。


    至於弩?


    嘿······


    ——但凡沾上個‘弩’字,哪怕是上不了戰場,隻能作為練習之用二石的弩,都是絕對意義上的管製武器!


    整個弩機的每一個零部件,都被當地官府,乃至長安朝堂登記在冊!


    尋常人家都不必多說,就連元勳功侯,除非得到特赦,否則就根本不可能在家中收藏!


    弩機唯一可以合法出現的軍隊,那也是隨便某個弩機丟了零部件,都動輒牽連一曲、一隊甚至一校,不找出零件絕不罷休!


    至於整個弩機遺失,就算是在戰場上遺失,那也需要掌管五百人的隊率司馬及以上軍官做書麵證明、擔保,並由所屬都尉本人直接為此負責!


    在這樣的背景下,少府做出來的這些強弩、堅甲,能是尋常百姓所能擁有的?


    ——拋開尋常百姓‘買不買得起’的問題不談,就算有人買得起,也絕對沒人敢買!


    至於那柄通體散發著攝人寒光的陌刀,單是那完全鍛打而成的鐵製刀身,就已經讓天下九成九的人,與這種造價高昂的武器終生絕緣了。


    原因很簡單:如今天下,家貲達到十萬錢以上,就可以被稱之為‘中產之家’,也就是後世的中產階級。


    而現如今,天下各地‘鐵’製品的價格,即便拋開複雜的監管程序、渠道成本,單論鐵的價格,也是每斤高達上千錢,乃至數千錢。


    這就意味著,這樣一柄由至少五十斤鐵鍛打而成的陌刀,即便是完全拋開武器管製不談,也是一戶中產之家傾盡家財,才能勉強買得起的。


    所以,對於少府所展示的鐵製鱗甲、胸甲,以及那杆賣相極為誘人的陌刀,功侯百官隻當是‘階級福利’,便爭相出價,試圖為家族留下未來,足以長盛不衰的根基。


    至於神臂弩,就算眼紅,卻也沒人敢動‘買一具迴家’的心思。


    還是那句話:弩機、甲胄,是漢室絕對意義上的管製品,就像後世新時代的槍械,以及du品一樣。


    對於這兩類隻要沾上,就很可能被判定‘密謀造反’的威脅物品,即便是身居大漢權力金字塔最頂部的元勳功侯階級,也絕不敢動什麽心思。


    看過少府新製造的各式武器,又得到天子劉盈‘有機會給你們免費送’的承諾,功侯元勳自是眉開眼笑的離開魯班苑,各自坐上了返迴長安的馬車。


    但沒有人注意到的是:少府陽城延,卻被沉著臉的天子劉盈,留在了魯班苑內······


    ·


    “直說便是。”


    “以鐵鍛鋼一事,究竟有何難處?”


    坐在魯班苑的班房之內,劉盈沒有任何轉彎抹角,開口便直指問題核心。


    ——鍛鋼!


    過去幾年,少府軍工項目中的重中之重!


    為了這個項目,劉盈幾乎給予了陽城延無限的權限;


    包括,但不限於自由調用少府內帑、相府國庫所儲藏的一切物資,並隨時用少府的財產,從市場收購一切需要的材料;


    與此同時,上林苑原本駐紮的上林尉,一部校尉共兩千人馬,也被劉盈擴編成了一個滿編都尉,共五部校尉,戰員上萬人的強大武裝!


    人手方麵,劉盈更是一路開綠燈;


    ——凡是在冊的漢官漢吏,隻要少府需要,就都送去!


    針對少府需要的民間能人異士、能工巧匠,劉盈更是對陽城延給出了‘每人十金’的招攬費用,以及六百石以下的官職許諾權力!


    就是這麽要錢給錢,要人給人,甚至可以說是要什麽給什麽;


    至今,少府鍛鐵研發項目,已經進行了足足三年!


    但劉盈心心念念的水力鍛壓項目,卻至今沒能見到影子!


    前些時日,陽城延請劉盈去上林苑參觀成果時,劉盈還以為,是這個項目有了進展;


    今日帶朝臣百官齊至,也是劉盈想借‘鋼鐵時代已經到來’的訊息,讓漢家君臣重拾提兵北上,馬踏胡虜的信心。


    但在來到魯班苑,看到那一件又一件、一具又一具鐵製甲兵之後,劉盈本滿懷希望的心,卻再次跌入穀底。


    ——朕帶著百官公卿來參觀,你陽城延哪怕沒搞定水力鍛壓技術,也總該找一些炒鋼,做幾具鱗甲、胸甲,幾柄陌刀出來,給朕長長臉吧?


    這麽多錢、這麽多人,這麽長時間砸下去,結果到頭來,還給我看鐵?


    褲子都脫了,你給朕看這個?!


    聽出劉盈話語中的不滿,以及幾乎明寫在臉上的惱怒,陽城延隻頃刻之間,便讓冷汗沾滿了額頭。


    強自鎮定下來,又低頭思慮良久,陽城延才麵帶苦澀的抬起頭,將少府在‘水力鍛打’項目上遇到的困難,向劉盈微微到來。


    “陛下容稟。”


    “自少府奉陛下之令,擬以水利鍛打之事為鋼,至今足有三歲;”


    “凡水力鍛打所需之水車、落錘,少府皆已製備。”


    “隻以鐵煉鋼一事,仍有多難······”


    滿是惆悵的道出一語,陽城延的眉宇間,也不由帶上了滿滿的苦澀。


    “以鐵鍛鋼者,乃先熔鐵成液,塑形成坯;”


    “再以水流驅動水車,使巨錘反複升、落,於鐵坯反複鍛打,方可得鋼坯,再行軋製,方可得鋼板、剛塊。”


    “及以此鋼板、鋼塊得鋼甲、鋼刀,又需匠人反複捶打、修補,方可得陛下所需之鋼製甲兵。”


    “然此工序,至今仍有多處疑難,未得其解。”


    “——其一者:以鐵水所塑之坯,仍過脆;稍行鍛打,便有龜裂,乃至碎散;”


    “其二者,縱得未裂、未碎之鋼,終亦難抵軋、鍛,於製甲兵途中斷裂,以致甲兵未成而廢。”


    “又鍛鋼所用之鐵,本就作價不菲,少府以此價高之鐵,卻隻得廢棄之鋼,朝野內外、坊間街頭,皆議論紛紛;”


    “待時日久,縱是少府之匠,亦難免多有氣餒······”


    將心中的委屈一股腦道出,陽城延終是低下頭,自顧自唉聲歎氣起來。


    過去幾年,少府看上去光鮮亮麗,活脫一副煤老板狗大戶的氣質;


    但隻有陽城延自己知道:這些年,少府究竟承擔著怎樣巨大的壓力。


    ——代民儲糧、糧米官營兩項,少府明明是按照天子劉盈的授意,逐漸放棄在這兩個項目上爭取利潤;


    但在外朝看來,少府這卻是‘自廢武功’,平白放棄了兩個巨大的財源。


    類似‘少府為什麽不求陛下下令,禁止百姓私建糧倉’‘少府為什麽不把糧價定高一些,好多賺些利潤’的言論,陽城延不知聽過多少迴;


    好在有劉盈在背後撐腰,這如雪花般飛向自己的攻訐,陽城延算是勉強扛下來了。


    可緊隨其後,便又是鹽鐵。


    最開始,是呂氏外戚家族的二代子弟呂產,因私闖上林苑一事被上林尉捉拿;


    雖然最終,天子劉盈隻是高高抬起、輕輕放下,但呂產卻像個跗骨之蛆般,徹底黏上了陽城延。


    短短半年之內,至少有數百名六百及以上的長安官員,彈劾陽城延‘假鹽、鐵之利中飽私囊’!


    期間,呂產甚至曾派人,將下朝迴家路上的陽城延綁迴了自己家中!


    要不是劉盈第一時間派人營救,陽城延堂堂九卿之身,就險些要被呂產一介外戚紈絝‘屈打成招’······


    到如今,關於糧、鹽、鐵三項的各類攻訐,陽城延已經記不清自己經曆了多少;


    有的人,是單純眼紅陽城延,想故意使點壞;


    也有的人,是覬覦少府的龐大收入,想要從中分一杯羹。


    但更多的人,還是出於一種不之來由的戾氣,想要看陽城延摔倒的那一天。


    直到今年年初,這些人,也終於等來了機會:少府鍛鋼項目啟動,‘上林苑半個月內,廢棄鐵坯一萬七千餘斤’的消息,也莫名其妙的出現在了長安街頭。


    而後,便是由汁方侯雍齒為首的一眾賦閑功侯,齊聚於未央宮外,彈劾陽城延玩忽職守,肆意侵損國家財產。


    不等劉盈做出反應,廷尉便已是查抄了陽城延的梧侯府;


    好在這些年,陽城延手腳還算幹淨,‘少府’的風頭也實在讓人眼紅,廷尉並沒有在陽城延府中,查到有關‘貪汙受賄’‘侵吞少府資產’的證據。


    可這件事,也徹底將少府鍛鋼項目,徹底推上了風口浪尖。


    ——要知道如今天下,拋開少府不算,民間一整年的鐵產量,也才不過二十萬斤!


    而長安朝堂為了保證這二十萬斤鐵中,沒有哪怕一片鐵流入草原,更是每年都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來監管這部分鐵的流向;


    結果少府鍛鋼項目剛啟動,少府半個月的功夫,便將天下鐵產量的近十分之一玩兒廢了?


    就算不是故意的,這也絕對是不可饒恕的‘錯誤’!


    一萬七千斤,價值高達數千萬的國有財產,就這麽被陽城延廢棄,更是讓整個朝堂為之震驚。


    到了這一步,作為眾矢之的的陽城延,也已是全然沒了退路。


    唯有早日拿出成績,早日拿出劉盈朝思暮想的鍛鋼,陽城延才能掃除一切不利於自己、不利於少府的輿論,重新在朝堂之上抬起頭。


    隻不過,對於如今的漢室而言,鍛鋼技術,也還是有些過於困難了······


    “百煉鋼呢?”


    “可曾試過百煉鋼?”


    陽城延正思慮間,劉盈突然發出一問,惹得陽城延下意識搖了搖頭。


    “未曾。”


    “陛下先前言,鍛鋼之術,日後當用於甲、兵之用;”


    “然臣於少府之匠皆以為:百煉之鋼,工序過於繁雜,縱可得鋼,亦恐難以量產······”


    卻見劉盈聞言,麵上惱怒之色也不由散去些,低頭思慮良久,終還是從座位上起身。


    “就用百煉鋼吧。”


    “縱是慢些,有水力鍛打為助,亦好過如今,少府整日茶飯不思,終難得鋼材一兩。”


    “今正值夏;”


    “朕與少府三月。”


    “待秋九月,少府務當以百煉之法,備足陌刀三千柄、鱗······”


    “不,板甲三千具!”


    “除此陌刀、板甲各三千,神臂弓,也當有足萬。”


    神情滿是嚴肅的做下交代,又以不容置疑的目光看了看陽城延,待陽城延點下頭,劉盈這才長歎一口氣,朝著班房之外走去。


    而在劉盈離開之後,陽城延也終是如釋重負般癱坐在地,目光呆滯的發起了愣。


    “百煉之法······”


    “唉·········”


    “也隻好如此了·········”


    “就是不知,陛下為何以三月為期???”


    “秋九月······”


    “秋九月·········”


    /76/76444/29494786.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第一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丞佐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丞佐吏並收藏大漢第一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