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眾人的異樣目光,陽城延卻滿是坦然。


    少府這些年,究竟賺了多少錢?


    其實,單從賬目上來看,並沒有多少。


    原因很簡單:無論是‘驚鴻一現’的代民儲糧,還是盈利期稍長一些的糧米官營,少府所獲得的收入,大部分都是糧食。


    ——代民儲糧,取儲糧十分之一作為倉儲費,並由相府國庫、少府內帑平分;


    至於官營糧米,雖然因為差價的原因,確實能為少府帶來‘錢’的收入,但在天子劉盈的授意,以及陽城延的嚴格執行下,這部分盈利,也大都被換成了糧食,並儲存在了關中各地的糧倉之中。


    用劉盈的話說,這叫‘防患於未然’。


    至於當下,占據少府收入最主要部分的鹽鐵糧餉,也差不多。


    ——鍛鐵部分,非但無法讓少府通過出售成品來換取收入,反而要將成品全部存入內帑的同時,拚了命的往裏砸錢!


    至於鹽,雖說是一本萬利,但有‘鍛鐵’乃至‘鍛鋼’這兩個吃錢大戶,少府曬鹽所得的收入,也有相當一部分被吃到。


    所以實際上,過去這些年,少府根本就沒存下多少錢。


    雖然相比起十幾年前,府庫窮的跑耗子的情況好了很多,但也絕對談不上錢多的沒處花。


    可相應的,便是少府這些年,存下了相當一部分的粗鹽,以及鐵鋼。


    至於用鐵去製作鎧甲,似乎也確實是有些奢靡。


    但這卻並不在陽城延的考慮範圍之內。


    ——天子下令製作新甲,陽城延能怎麽辦?


    如是想著,陽城延也不由稍歎一口氣,旋即便笑著低下頭,指了指那具鱗甲邊上的板甲。


    也幾乎是在望向板甲的同一時間,陽城延原本自信的麵容之上,便頓時湧上了一抹若隱若現的擔憂······


    “此板甲,乃以惡金鍛打而成,重七十斤,厚足有半寸!”


    “少府曾請南軍試之,得此等板甲,可拒十石強弩大黃弩,而隻有微損!”


    “隻陛下曾有令:板甲,當有合金鋼製之,今隻以惡金,則過重而不堅,故尚未多產而備於軍······”


    稍有些落寞的丟下這句話,陽城延便走到一旁,任由眾人自己上前,打量那句耗費陽城延無數腦細胞的板甲。


    或許在後世人看來,板甲,並不算什麽含有高科技的產物;


    但實際上,少府製作出的這具板甲,卻很可能是人類曆史上,所生產出的第一句板甲。


    說起板甲,就不得不提到人類曆史上,‘護甲’這一物品的發展。


    在很長的一段曆史間隔內,華夏文明在‘甲’這一方麵的發展程度,都還停留在皮製劄甲。


    也就是以長方形的皮片,在布麵上平整拚湊成保護前胸、後背,以及雙肩、臀後、大腿的整體,並將其縫在一起,所組成的‘進階皮甲’。


    之所以要說是‘進階皮甲’,則是因為西方文明同一時期,並沒有劄甲這種能一定程度上,確保裝備者活動性的護甲進階工藝;


    同時期西方文明的‘護甲’工藝,還停留在完整的硝製皮甲,即以一張完整的熟牛皮,直接裁剪、縫補成護甲形狀的‘原始人’時期。


    而在華夏文明早起的劄甲、西方文明早起的皮甲之後,護甲在人類曆史上的發展曆程,便走上了不同的方向。


    如方才,陽城延展示的那具魚鱗甲,便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展方向;


    而西方文明,則踏上了‘鎖子甲’這一地獄難度級別的方向。


    二者的優劣勢,也是十分明顯。


    魚鱗甲的組成邏輯類似於劄甲,卻不似劄甲那般以皮片平鋪,而是以鐵片堆疊,無論是防禦力還是活動性,都比劄甲高出一大截!


    而鎖子甲則是由一個又一個圓形鐵環,串聯成網狀,可以保證裝備者具有最大的活動性的同時,又將防禦性提高到其他‘軟甲’類護甲所無法達到的高度。


    至於二者的對比,則是:魚鱗甲活動性明顯遜於鎖子甲,防禦力二者接近持平;


    但在製作成本上,魚鱗甲完爆鎖子甲。


    所以在漫長的曆史上,華夏魚鱗甲,往往能在某些特定的時期,尤其是在盛世,成為華夏軍隊大多數士卒,起碼是精銳部隊的常備武裝。


    而西方鎖子軟甲,卻隻能成為貴族的專屬,根本不可能被大頭兵染指。


    ——甚至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歐洲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上,經常會出現一個身穿鎖子甲的貴族,被敵軍上百大頭兵重圍,卻最終毫發無傷、極限反殺的情況。


    可以說,皮夾-劄甲-鱗甲-鎖甲,幾乎可以算作是人類冷兵器時代‘護甲’工藝的發展曆程。


    且從前到後,這四類護甲的防禦力,以及裝備者的活動自由度都越來越高,且造價愈發高昂。


    但無論是即不能讓裝備者活動自如,也不能具有太高防禦力的西方早期皮甲,還是在活動性上稍勝一籌的華夏劄甲;


    無論是活動性、防禦力進一步提高的魚鱗甲,乃至活動性拉滿、防禦力接近完美的鎖子甲,都有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


    ——能抗住利器的揮砍、刺擊,卻無一例外的無法抵禦重兵器鈍擊!


    尤其是堪稱‘冷兵器時代護甲工藝巔峰’的鎖子甲,雖然具有超輕的重量、超高的防禦力,以及給予裝備者‘接近沒有裝備護甲’般的自由度,但在抗鈍擊方麵,卻是拉胯到令人發指。


    毫不誇張的說,鎖甲在抗鈍擊方麵的性能,甚至還不如原始人時期的皮夾!


    這自是因為鎖子甲,與更‘落後’的皮夾、劄甲、鱗甲均有不同:鎖子甲,是這四類護甲中,唯一毋庸置疑的軟甲。


    至於其他三類,雖然麵前可以算作是硬甲,但在抗鈍器擊打方麵,也還是性能堪憂。


    皮夾、劄甲,由於製作材料的原因,無法防禦太大力量的鈍器擊打;


    而鱗甲,雖然是以鐵,甚至鋼製作而成,但獨特的‘魚鱗狀’製作方式,也使得護甲整體性大大降低。


    說白了:護甲的整體性,是與抗鈍擊能力成正比,由於裝備者的活動性呈反比的。


    如鎖甲,幾乎沒有整體性,就可以提供給裝備者幾乎沒有穿戴甲具般的活動自由度;但相應的,也幾乎無法承受任何程度的鈍器擊打。


    又如魚鱗甲,雖然是以金屬作為製作材料,但同樣因為整體性的原因,導致承受鈍器擊打的能力堪憂。


    而相比起鎖甲、鱗甲因整體性缺失,導致抗鈍器擊打性能低下的特點,與之截然相反的,就是此刻,正擺在漢家朝臣百官麵前的板甲。


    ——完整的一片鐵板,保證了無與倫比的正麵防禦能力,以及優秀的承受鈍器擊打能力,但相應的,也造成了裝備者幾乎失去自由度。


    在原本的曆史上,這種板甲,是由飽受鎖甲‘不堪鈍擊’之苦的西方人所發明。


    隻不過西方曆史上的板甲,大多都是以一層鐵皮組成;


    裝備方式,也往往是在裏麵穿一層鎖甲,確保其他方麵的性能,最後再在鎖甲之外套這麽層鐵皮,以求在爭取將重量降到最低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低於鈍器擊打。


    至於陽城延身前,這具完全由鐵鍛打而成,厚度達到一厘米以上,重量達到近十八千克的板甲,則在西方曆史上被稱之為:胸甲。


    顧名思義,胸甲,就是如眼前這具甲一樣,隻保護前胸的護甲,或者說護板。


    在曆史上,胸甲隻存在於一段極為短暫的曆史時期,西方宗教武裝的重裝騎兵身上,便被曆史滾滾車輪所淘汰。


    至於原因,也不外乎兩點。


    其一:胸甲超高的重量,使得無論是裝備胸甲的騎兵,還是騎兵配備的戰馬,都需要有極強的身體素質。


    用華夏曆史上常見的話來說,就是:胸甲者,非猛將不能具;具甲之人,非名馬不能承。


    說白了,就是胸甲對裝備者和戰馬,都提出了嚴苛到令人發指的要求。


    其二,則是胸甲‘無法形變’的特性,使得這種甲具無論是量產,還是換裝,都麵臨無比巨大的挑戰。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


    我是一個騎兵;


    我憑著自己高達魁梧的體魄,以及高超的騎術、戰鬥力,有幸得以裝備一具胸甲,成為了一名重騎兵;


    那麽,為了讓這具胸甲最大程度上貼合我的身體,以免其巨大的重量,對我的肩部造成過大的傷害,這具胸甲,就必須是完全以我的尺寸,甚至完全按照我的上半身倒模,量身打造而成。


    就連我的胸肌、我的肋骨,都會和這具胸甲嚴絲合縫的貼在一起,就像是一對信物。


    裝備著這句胸甲,我所向披靡,戰功赫赫,但胸甲巨大的重量,以及高強度的作戰任務,使得我在短短一年之後,就因為身體原因麵臨退伍。


    這時候,問題就出現了。


    ——我要退伍了,這具胸甲,該怎麽辦?


    給別人穿,且先不提‘我’這樣高達魁梧、騎術精湛,又具有較高戰鬥素養的人好不好找,就算找到了,胸甲也很可能不合身!


    換而言之:找一個和我一樣身材,能將上半身和這具胸甲嚴絲合縫貼在一起的人,完全不比找一個長相跟我一模一樣的人簡單!


    可若是不給別人穿,那就隻能丟到庫房裏吃灰,或者把這具胸甲融了,重新打造新的胸甲。


    這,也真是問題的關鍵。


    一具胸甲,近二十千克的重量,其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再加上‘私人訂製’級別的鍛造過程,成本更是遠超這二十千克的鐵!


    無論是將這樣一具胸甲廢棄,還是將其熔鑄,都必然會造成無比巨大的損失!


    而且,不同於上麵那個例子中,‘我’所麵臨的的困局:政權所麵臨的抉擇,往往不是‘這具胸甲怎麽處理’,而是‘這批、這成千上萬具胸甲怎麽處理’。


    如此龐大的成本,即便是對於富擁神州的漢室而言,都絕對是無法承擔的······


    “唉······”


    “陛下為何,就非要製此等‘板甲’呢?”


    “鱗甲縱稍有不妥,亦遠勝劄甲啊······”


    很顯然,眼下,陽城延就麵臨著這樣的擔憂。


    ——板甲近乎‘與裝備者終身綁定’的特性,以及過高的製作成本,讓陽城延實在很難對這種新型護駕,抱以哪怕一絲一毫的樂觀,和期待。


    但正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陽城延擔心板甲的性價比,但前來參觀的朝臣百官,卻無疑是被這種新型護甲的賣相所深深吸引。


    “喲!”


    “果不其然,厚足有半寸!”


    “又以惡金製成,不比銅之脆!!!”


    “隻可惜,稍重了些······”


    “卻也無妨!”


    一時間,眾人望向板甲的目光,都有些熱烈起來;


    片刻之後,見識過板甲質量的眾人,便不由分說的將陽城延圍在了中間。


    “敢請問陽公!”


    “——今少府製此板甲一具,需錢幾何?”


    “若某欲求一具,需出錢幾許?”


    最先開口的人,顯然還有些小心翼翼,眉宇間也帶著滿滿的試探;


    但片刻之後,就有人按捺不住激動,扯開嗓子就是一嚎:“百金!”


    “陽公,為此等板甲一具,某願獻百金與少府內帑!”


    “——若仍有不足,陽公但可直言不妨!”


    聽聞出聲那人的嗓音,陽城延隻眉角一挑。


    但在看到那人,竟是當朝衛尉,軍方第一人酈寄時,陽城延趕到嘴邊的嘲諷之語,也不由變成了一句委婉的提醒。


    “此事,餘做不得主······”


    “衛尉若欲求板甲,恐還當陛下首肯······”


    麵不改色的將鍋甩給一旁,仍淺笑盈盈看著眾人的天子劉盈,待眾人又烏泱泱圍在了劉盈身邊,陽城延這才挑起眉,暗戳戳腹誹起來。


    “百金?”


    “——製此板甲一具所需之惡金,便作價十五金!!”


    “更陛下令,以熟鋼製此板甲;待成,但所需之鋼,便作價百金不止!!!”


    /76/76444/29431083.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第一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丞佐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丞佐吏並收藏大漢第一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