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廣機關槍般發出一連串靈魂質問,又將脖子一伸出,長信殿內,便頓時陷入詭異的寧靜當中。
看著崔廣一副‘我這把年紀還怕死不成?’的架勢,劉邦心中明明已是滔天震怒,卻又始終無法讓怒火噴湧而出。
“唉……”
“黃石公脾性剛烈,陛下又素來不喜儒士……”
“這可如何收場啊……”
一時間,殿內百官朝臣不由默然低下頭,在暗地裏搖頭歎息起來。
見氣氛逐漸有些劍拔弩張,劉盈自也是再度從座位上起身,麵向身後的劉邦和四位老者,雙手環抱於腹前,躬身立於一旁。
“嘿!”
“崔廣這老家夥,脾氣還是那麽暴躁!”
此時的劉盈,已經完全從先前的緊張情緒中走出,看著眼前這場好戲,竟稍帶上了些許吃瓜看戲的心情。
見劉盈沒有再流露出‘為四位老者出頭’的意圖,呂雉也安心的閉上雙眼,端坐劉邦右前方,竟朝著朝臣百官的閉目養神起來。
不知如此過了多久,殿門附近的末席,才傳來一聲並不很蒼老,卻時刻透露出虛弱的聲調。
“陛下~”
“陛下…………”
靜默無聲的大殿突然響起聲音,殿內眾人自是不由循聲望去,卻見朝班末席,竟走出一位步履蹣跚,腰背如滿弓般彎曲,麵色一片灰白的老者。
刹那間,包括丞相蕭何在內的殿內朝臣百官,都趕忙從座位上站起身,拱手躬身,目送老者走向禦階的方向。
就連皇後呂雉,在看清那人的麵目之後,都不由從座位上站起了身,對那老者稍一躬身。
而在那老者的身影出現在視野中的一瞬間,劉盈的目光中,也已滿帶上了輕鬆。
“留侯臣良,頓首頓首,昧死百拜,以奏陛下……”
在殿內眾人無不崇敬的目光中,張良極其緩慢,極其費力的走到禦階下,對劉邦沉沉一叩首。
待直起身時,張良那張已顯病態的蒼白麵頰之上,已帶上了無盡歉意。
“黃石公及諸位先生,乃應臣之所請,方出山入仕,以事太子左右……”
隻此一語,殿內眾人的注意力,就從神龍見首不見尾,消失在朝堂視野多年的張良本人,轉移到了張良口中之語。
幾乎在張良話音落下的一刹那,殿內百官便無不麵色變幻起來,望向張良的目光中,更紛紛帶上了驚詫之色。
“自社稷鼎立,留侯便淡退,坊間久無風聞。”
“怎如今,陛下意欲易儲之時,留侯竟又……”
暗自思慮著,眾人不由次序抬起頭,逐漸將目光匯集在劉邦身旁,那道滿麵雍容,又極盡淡然的身影之上。
“皇後……”
隨著劉邦逐漸攥緊,更不住顫抖起來的右拳,殿內眾人終是麵色各異的低下頭。
便在這一個個神情、麵貌各異的麵龐之上,劉盈欣喜的發現:已經有將近一半的朝臣功侯臉上,流露出了決然之色!
而在殿中央,留侯張良卻並未從陳木地板上站起身,隻跪地一拱手,望向劉邦那陰雲密布的麵容。
“陛下……”
“臣本客卿,幸蒙陛下知遇之恩,方得今徹侯之貴。”
“陛下之隆恩,臣實三生七世,亦無以報之十一……”
語帶滄桑的表明心跡,張良望向劉邦的目光在片刻之間,便由先前的虧欠,緩緩轉變為決然!
“自陛下立漢國祚,底定社稷,臣便偷閑於山野,以尋老莊仙夢之道;於朝中之事,臣蓋無知、聞。”
“然今,陛下意欲廢長立幼,以趙王之年弱,易太子之年壯……”
“臣蒙陛下大恩,實無以坐視陛下行此亂策,以動搖宗廟、社稷之根本呐……”
“陛下~~~”
發出一聲堪稱淒厲的嘶鳴,張良順勢將額頭重重砸在地板之上,任由鮮血自額頭與地板間緩緩流出,也遲遲不願起身。
隻稍過片刻,酂侯蕭何也從西席朝臣班列的最前沿走出,來到張良側後方,滿是莊嚴的跪倒在地。
“陛下。”
“秦莊襄王嬴楚之時,秦之儲位便曾有疑,秦王楚欲立長子政,然華陽太後欲立幼子成蛟。”
“秦王楚欲立政而不得,又不敢悖逆華陽太後,如此虛度三載,秦王楚臨薨。”
“秦王楚臨薨,遺詔欲立公子政,然華陽太後惡政母趙姬,便以甲兵軟縛秦王楚於華陽宮,以迫秦王楚更遺詔,以立公子成蛟。”
“幸得秦相呂不韋,攜同嬴秦宗室入華陽宮,方解秦王楚之縛。”
“此,便乃秦王政即立之時,秦鹹陽所生之華陽宮變也……”
意有所指的道出這段前朝往事,蕭何便直起上半身,滿目嚴肅的朝劉邦身側,那四位‘引頸就戮’的老者一拱手。
“今太子仁義之名,已至商山四皓聞之,亦為之神往,而仕太子左右之地。”
“且夫社稷者,自古便循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之理。”
“太子身以為皇後子,便為陛下嫡子;又為皇後獨子,便為嫡長子!”
“趙王歲幼於太子,既非嫡,亦非長;陛下廢嫡立庶、廢長立幼,此誠於社稷傳延、宗廟傳續之理不合!”
“故!”
“丞相酂侯臣何,昧死百拜,以諫陛下:請消易儲以立趙王之念,即令趙王如意就國,以安朝堂、天下民心,以安社稷、宗廟!”
鏗鏘有力的諫言道出,蕭何亦是在張良身後一些的位置,朝禦階上的劉邦沉沉一叩首。
不等劉盈從蕭何計劃外的冒頭中緩過神,朝臣班列中,便走出一道又一道年邁的身影,將殿中央的空地跪滿。
“計相北平侯臣蒼!”
“太仆汝陰侯臣嬰!”
“安國侯臣陵!”
“舞陽侯臣噲!”
“潁陰侯臣嬰!”
“棘蒲侯臣武!”
“陽都侯臣複!”
“曲成侯臣達!”
…
一連數十位功侯貴勳出列,在張良、蕭何二人身後跪作一片。
而後,便是眾人齊齊一聲震天諫言,響徹長樂宮長信殿上空。
“建武侯臣歙(xi)等,昧死百拜,以諫陛下:請消易儲以立趙王之念,即令趙王如意就國,以安朝堂、天下,以安社稷、宗廟!”
見殿內嗡時之間,便被一道道匍匐在地的身影所占據,劉盈自也趕忙到一旁跪下,悄然叩首匍匐在地。
而在禦榻之上,看著這滿朝被自己親手提拔上來,從販狗、馬夫之地,一步步走上列漢貴勳之位,此時卻又跪地叩首,勸諫自己不要易儲的功侯朝臣,劉邦麵色之上,竟緩緩湧上一抹詭異至極的笑容。
“嗬嗬嗬嗬嗬……”
“嗬……”
······
······
“噗!”
就見劉邦身軀猛地一前傾,禦案之上,便被一抹刺眼的殷紅所渲染。
“陛下?”
“陛下!!!!”
“快,快傳太醫!!!!”
看著片刻之間便亂作一團的大殿,劉邦隻陡然瞪大雙眼,猛地拍下手,緊緊攥住禦案邊沿,將上半身緩緩撐起。
“反了……”
“都要反了!!!!!!!!!!!!!!”
看著崔廣一副‘我這把年紀還怕死不成?’的架勢,劉邦心中明明已是滔天震怒,卻又始終無法讓怒火噴湧而出。
“唉……”
“黃石公脾性剛烈,陛下又素來不喜儒士……”
“這可如何收場啊……”
一時間,殿內百官朝臣不由默然低下頭,在暗地裏搖頭歎息起來。
見氣氛逐漸有些劍拔弩張,劉盈自也是再度從座位上起身,麵向身後的劉邦和四位老者,雙手環抱於腹前,躬身立於一旁。
“嘿!”
“崔廣這老家夥,脾氣還是那麽暴躁!”
此時的劉盈,已經完全從先前的緊張情緒中走出,看著眼前這場好戲,竟稍帶上了些許吃瓜看戲的心情。
見劉盈沒有再流露出‘為四位老者出頭’的意圖,呂雉也安心的閉上雙眼,端坐劉邦右前方,竟朝著朝臣百官的閉目養神起來。
不知如此過了多久,殿門附近的末席,才傳來一聲並不很蒼老,卻時刻透露出虛弱的聲調。
“陛下~”
“陛下…………”
靜默無聲的大殿突然響起聲音,殿內眾人自是不由循聲望去,卻見朝班末席,竟走出一位步履蹣跚,腰背如滿弓般彎曲,麵色一片灰白的老者。
刹那間,包括丞相蕭何在內的殿內朝臣百官,都趕忙從座位上站起身,拱手躬身,目送老者走向禦階的方向。
就連皇後呂雉,在看清那人的麵目之後,都不由從座位上站起了身,對那老者稍一躬身。
而在那老者的身影出現在視野中的一瞬間,劉盈的目光中,也已滿帶上了輕鬆。
“留侯臣良,頓首頓首,昧死百拜,以奏陛下……”
在殿內眾人無不崇敬的目光中,張良極其緩慢,極其費力的走到禦階下,對劉邦沉沉一叩首。
待直起身時,張良那張已顯病態的蒼白麵頰之上,已帶上了無盡歉意。
“黃石公及諸位先生,乃應臣之所請,方出山入仕,以事太子左右……”
隻此一語,殿內眾人的注意力,就從神龍見首不見尾,消失在朝堂視野多年的張良本人,轉移到了張良口中之語。
幾乎在張良話音落下的一刹那,殿內百官便無不麵色變幻起來,望向張良的目光中,更紛紛帶上了驚詫之色。
“自社稷鼎立,留侯便淡退,坊間久無風聞。”
“怎如今,陛下意欲易儲之時,留侯竟又……”
暗自思慮著,眾人不由次序抬起頭,逐漸將目光匯集在劉邦身旁,那道滿麵雍容,又極盡淡然的身影之上。
“皇後……”
隨著劉邦逐漸攥緊,更不住顫抖起來的右拳,殿內眾人終是麵色各異的低下頭。
便在這一個個神情、麵貌各異的麵龐之上,劉盈欣喜的發現:已經有將近一半的朝臣功侯臉上,流露出了決然之色!
而在殿中央,留侯張良卻並未從陳木地板上站起身,隻跪地一拱手,望向劉邦那陰雲密布的麵容。
“陛下……”
“臣本客卿,幸蒙陛下知遇之恩,方得今徹侯之貴。”
“陛下之隆恩,臣實三生七世,亦無以報之十一……”
語帶滄桑的表明心跡,張良望向劉邦的目光在片刻之間,便由先前的虧欠,緩緩轉變為決然!
“自陛下立漢國祚,底定社稷,臣便偷閑於山野,以尋老莊仙夢之道;於朝中之事,臣蓋無知、聞。”
“然今,陛下意欲廢長立幼,以趙王之年弱,易太子之年壯……”
“臣蒙陛下大恩,實無以坐視陛下行此亂策,以動搖宗廟、社稷之根本呐……”
“陛下~~~”
發出一聲堪稱淒厲的嘶鳴,張良順勢將額頭重重砸在地板之上,任由鮮血自額頭與地板間緩緩流出,也遲遲不願起身。
隻稍過片刻,酂侯蕭何也從西席朝臣班列的最前沿走出,來到張良側後方,滿是莊嚴的跪倒在地。
“陛下。”
“秦莊襄王嬴楚之時,秦之儲位便曾有疑,秦王楚欲立長子政,然華陽太後欲立幼子成蛟。”
“秦王楚欲立政而不得,又不敢悖逆華陽太後,如此虛度三載,秦王楚臨薨。”
“秦王楚臨薨,遺詔欲立公子政,然華陽太後惡政母趙姬,便以甲兵軟縛秦王楚於華陽宮,以迫秦王楚更遺詔,以立公子成蛟。”
“幸得秦相呂不韋,攜同嬴秦宗室入華陽宮,方解秦王楚之縛。”
“此,便乃秦王政即立之時,秦鹹陽所生之華陽宮變也……”
意有所指的道出這段前朝往事,蕭何便直起上半身,滿目嚴肅的朝劉邦身側,那四位‘引頸就戮’的老者一拱手。
“今太子仁義之名,已至商山四皓聞之,亦為之神往,而仕太子左右之地。”
“且夫社稷者,自古便循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之理。”
“太子身以為皇後子,便為陛下嫡子;又為皇後獨子,便為嫡長子!”
“趙王歲幼於太子,既非嫡,亦非長;陛下廢嫡立庶、廢長立幼,此誠於社稷傳延、宗廟傳續之理不合!”
“故!”
“丞相酂侯臣何,昧死百拜,以諫陛下:請消易儲以立趙王之念,即令趙王如意就國,以安朝堂、天下民心,以安社稷、宗廟!”
鏗鏘有力的諫言道出,蕭何亦是在張良身後一些的位置,朝禦階上的劉邦沉沉一叩首。
不等劉盈從蕭何計劃外的冒頭中緩過神,朝臣班列中,便走出一道又一道年邁的身影,將殿中央的空地跪滿。
“計相北平侯臣蒼!”
“太仆汝陰侯臣嬰!”
“安國侯臣陵!”
“舞陽侯臣噲!”
“潁陰侯臣嬰!”
“棘蒲侯臣武!”
“陽都侯臣複!”
“曲成侯臣達!”
…
一連數十位功侯貴勳出列,在張良、蕭何二人身後跪作一片。
而後,便是眾人齊齊一聲震天諫言,響徹長樂宮長信殿上空。
“建武侯臣歙(xi)等,昧死百拜,以諫陛下:請消易儲以立趙王之念,即令趙王如意就國,以安朝堂、天下,以安社稷、宗廟!”
見殿內嗡時之間,便被一道道匍匐在地的身影所占據,劉盈自也趕忙到一旁跪下,悄然叩首匍匐在地。
而在禦榻之上,看著這滿朝被自己親手提拔上來,從販狗、馬夫之地,一步步走上列漢貴勳之位,此時卻又跪地叩首,勸諫自己不要易儲的功侯朝臣,劉邦麵色之上,竟緩緩湧上一抹詭異至極的笑容。
“嗬嗬嗬嗬嗬……”
“嗬……”
······
······
“噗!”
就見劉邦身軀猛地一前傾,禦案之上,便被一抹刺眼的殷紅所渲染。
“陛下?”
“陛下!!!!”
“快,快傳太醫!!!!”
看著片刻之間便亂作一團的大殿,劉邦隻陡然瞪大雙眼,猛地拍下手,緊緊攥住禦案邊沿,將上半身緩緩撐起。
“反了……”
“都要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