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過阿七後的第六天,蘇兮在浮月樓外等到了公孫大娘。
她提著一盞燈籠在黑夜中搖曳而來,十分安靜,神情絲毫沒有半分遲疑或懼怕。
見蘇兮立在那盞白色燈籠下,公孫大娘便上前施禮,“見過蘇娘子。”
自開元到如今,這許多年過去,她自認已經算是保養有方,卻不及蘇兮,她看上去和開元時並沒有任何區別。
蘇兮迴禮,“公孫大娘安好。”
隨後側身請她入內,“請進吧。”
公孫大娘點頭,走到門前,見兩扇朱紅色大門緩緩打開,門內景色一覽無餘。
她隻覺鼻尖縈繞著一股說不清的香氣,讓她眼前微微一晃,人便已經走到了院中。
公孫大娘沒有去看院牆邊那株奇怪的樹,而是仰頭朝上,望著頭頂一輪明月,“這地方真好,似是另一個世界。”
“嚴格來說,還真是另一個世界。”
蘇兮沒有抬頭,今夜院外月光晦澀,而院內...
她覺得還是明月好看。
亭子裏,溫言將茶盞放下,轉身走到因果樹下盤膝而坐,像是入定去了。
公孫大娘這時才把目光移到了巨大的因果樹上,“那是?”
“因果樹,世間因果都在這樹上,那一顆便是你的。”
蘇兮指著一個尚且是個花骨朵地給公孫大娘看,今日之後,這花也許就會緩緩盛開。
公孫大娘看著那花骨朵,良久才點頭,“可惜還未開,看不出是什麽顏色的花。”
“因果花從前是白色,如今是銀白色,如同璀璨星空,隻是結出的果子顏色各異。”
蘇兮做了個請的手勢,兩人便在亭子中坐下。
公孫大娘垂眸看了下杯子裏的碧色茶液,什麽話都沒說,緩緩拿起飲了半盞。
“我想讓我的孩子能安穩成長,哪怕以我的性命換都無所謂。”
公孫大娘一想到之前宇兒被病痛折磨那麽久,她就無比心疼。
她這一輩子沒有留下一兒半女,把宇兒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看待,自然想讓他能健健康康長大。
可是...
公孫大娘心下難過。
“我的夫君並非什麽良人,從前會為了得到我使盡手段,看到宇兒受病痛折磨,也僅僅是惦記自己的酒錢。”
公孫大娘麵露悲色,“我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我撐不到他長大了,如今不算,將來便沒了機會。”
“你果然知道當年的事。”
蘇兮淡淡地追問道:“為何不離開?”
公孫大娘苦笑一聲,“他將我全部錢財都花沒了,我若想迴到長安,便隻能依附於他,可到了長安之後我才知道,當年好友盡皆沒了蹤影。”
偌大的長安,竟是沒幾個相熟的人,就連李龜年都已經不知去向。
“我那時幾乎沒了希望,是宇兒的出現給了我一絲生機,哪怕前路一片黑暗,我也想摸黑前行。”
蘇兮看著公孫大娘,此時的她有了幾分當初在梨園瞧見的模樣。
“既然是你的心願,我自當實現。”
蘇兮的手在桌上一拂,一把疊扇便出現在了公孫大娘麵前。
“這是?”
公孫大娘看著那扇子,大唐多團扇,似這般的扇子著實不多見。
“觀音扇,你將它帶迴去,有朝一日會有用處的。”
蘇兮不多解釋,這疊扇原是東晉時的產物,她覺得好看,便尋了一些特別的東西製作,而這觀音扇是第二次送出。
上一次是誰呢?
蘇兮想了想,好像是東晉那位天之驕子,謝家,謝靈運。
公孫大娘把觀音扇拿起,緩緩將它打開,扇麵上並未見任何同佛家有關的東西,可偏偏名字是觀音扇。
“好奇它為什麽有這個名字?”
蘇兮笑看她,公孫大娘一點不掩飾自己的好奇,點頭道:“確實好奇。”
“這扇麵乃是觀音山所產桑蠶絲製作,而扇骨則是湘妃竹,不過塗了靈山石漆,倒是也看不大出來。”
“觀音山,湘妃竹。”
公孫大娘反複摩挲著觀音扇,觀音山是哪裏的山她不知道的,湘妃竹卻是知道的。
“帝子不可見,秋風來暮思。嬋娟湘江月,千載空蛾眉。”
“劉長卿所寫?”
蘇兮聽公孫大娘這般吟道,便想起了那個人。
她記得劉長卿乃是天寶年間的進士,後來官途似乎一直不順,直到現在也是如此。
“是劉先生所寫,有幸曾在江浙見過一麵,文人風采不輸太白。”
這是恭維,蘇兮覺得這個恭維有些過了。
雖說大家同為文人,可李太白卻如同黑夜中的太陰星一般,其他繁星再璀璨,也是無法與其相比的。
“倒是可惜了,沒能尋得太白為這觀音扇題詩。”
蘇兮的感慨很真誠。
若是換了旁人,公孫大娘一定以為那是異想天開,李太白的詩作,又豈是旁人隨意可以求取?
可蘇兮曾在禁中行走,連貴妃見了都客客氣氣。
即便李太白孤傲,可他對於修仙得道之人卻十分崇敬。
如蘇兮這般的仙人,李太白必定禮遇得很。
從浮月樓離開,公孫大娘沿著巷子往前走,也不知在想些什麽,待迴過神的時候,已經到了家門前。
裏頭沒有任何聲音,阿郎應是沒迴來。
突然一聲啼哭,公孫大娘立刻心下焦急,抬手推門快步走了進去。
“宇兒,阿娘迴來了。”
她急急進了屋子,看見小小孩子摔在地上,正捂著腦袋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公孫大娘忙將他抱起安撫,“宇兒不哭,宇兒不哭,阿娘迴來了,對不起,對不起,阿娘沒能照顧好你。”
小小的孩子哭得難受,卻不忘用稚嫩的聲音說道:“阿娘,阿娘不怪,宇兒夢見妖怪了,阿娘不怕,宇兒也不怕。”
這話本是沒什麽,尋常宇兒也會說,可今日不知為何,公孫大娘的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竟是比懷中的孩子哭得更痛。
然而她所倚仗的夫君卻在天亮時才姍姍迴來,瞧了眼床上相擁而眠的母子,十分嫌棄地啐了一口,轉身去了耳房。
公孫大娘在人迴來時就已經醒了,她睜著眼睛呆呆地看著陳舊的床幔,懷中的觀音扇仿佛是最後一根稻草。
她提著一盞燈籠在黑夜中搖曳而來,十分安靜,神情絲毫沒有半分遲疑或懼怕。
見蘇兮立在那盞白色燈籠下,公孫大娘便上前施禮,“見過蘇娘子。”
自開元到如今,這許多年過去,她自認已經算是保養有方,卻不及蘇兮,她看上去和開元時並沒有任何區別。
蘇兮迴禮,“公孫大娘安好。”
隨後側身請她入內,“請進吧。”
公孫大娘點頭,走到門前,見兩扇朱紅色大門緩緩打開,門內景色一覽無餘。
她隻覺鼻尖縈繞著一股說不清的香氣,讓她眼前微微一晃,人便已經走到了院中。
公孫大娘沒有去看院牆邊那株奇怪的樹,而是仰頭朝上,望著頭頂一輪明月,“這地方真好,似是另一個世界。”
“嚴格來說,還真是另一個世界。”
蘇兮沒有抬頭,今夜院外月光晦澀,而院內...
她覺得還是明月好看。
亭子裏,溫言將茶盞放下,轉身走到因果樹下盤膝而坐,像是入定去了。
公孫大娘這時才把目光移到了巨大的因果樹上,“那是?”
“因果樹,世間因果都在這樹上,那一顆便是你的。”
蘇兮指著一個尚且是個花骨朵地給公孫大娘看,今日之後,這花也許就會緩緩盛開。
公孫大娘看著那花骨朵,良久才點頭,“可惜還未開,看不出是什麽顏色的花。”
“因果花從前是白色,如今是銀白色,如同璀璨星空,隻是結出的果子顏色各異。”
蘇兮做了個請的手勢,兩人便在亭子中坐下。
公孫大娘垂眸看了下杯子裏的碧色茶液,什麽話都沒說,緩緩拿起飲了半盞。
“我想讓我的孩子能安穩成長,哪怕以我的性命換都無所謂。”
公孫大娘一想到之前宇兒被病痛折磨那麽久,她就無比心疼。
她這一輩子沒有留下一兒半女,把宇兒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看待,自然想讓他能健健康康長大。
可是...
公孫大娘心下難過。
“我的夫君並非什麽良人,從前會為了得到我使盡手段,看到宇兒受病痛折磨,也僅僅是惦記自己的酒錢。”
公孫大娘麵露悲色,“我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我撐不到他長大了,如今不算,將來便沒了機會。”
“你果然知道當年的事。”
蘇兮淡淡地追問道:“為何不離開?”
公孫大娘苦笑一聲,“他將我全部錢財都花沒了,我若想迴到長安,便隻能依附於他,可到了長安之後我才知道,當年好友盡皆沒了蹤影。”
偌大的長安,竟是沒幾個相熟的人,就連李龜年都已經不知去向。
“我那時幾乎沒了希望,是宇兒的出現給了我一絲生機,哪怕前路一片黑暗,我也想摸黑前行。”
蘇兮看著公孫大娘,此時的她有了幾分當初在梨園瞧見的模樣。
“既然是你的心願,我自當實現。”
蘇兮的手在桌上一拂,一把疊扇便出現在了公孫大娘麵前。
“這是?”
公孫大娘看著那扇子,大唐多團扇,似這般的扇子著實不多見。
“觀音扇,你將它帶迴去,有朝一日會有用處的。”
蘇兮不多解釋,這疊扇原是東晉時的產物,她覺得好看,便尋了一些特別的東西製作,而這觀音扇是第二次送出。
上一次是誰呢?
蘇兮想了想,好像是東晉那位天之驕子,謝家,謝靈運。
公孫大娘把觀音扇拿起,緩緩將它打開,扇麵上並未見任何同佛家有關的東西,可偏偏名字是觀音扇。
“好奇它為什麽有這個名字?”
蘇兮笑看她,公孫大娘一點不掩飾自己的好奇,點頭道:“確實好奇。”
“這扇麵乃是觀音山所產桑蠶絲製作,而扇骨則是湘妃竹,不過塗了靈山石漆,倒是也看不大出來。”
“觀音山,湘妃竹。”
公孫大娘反複摩挲著觀音扇,觀音山是哪裏的山她不知道的,湘妃竹卻是知道的。
“帝子不可見,秋風來暮思。嬋娟湘江月,千載空蛾眉。”
“劉長卿所寫?”
蘇兮聽公孫大娘這般吟道,便想起了那個人。
她記得劉長卿乃是天寶年間的進士,後來官途似乎一直不順,直到現在也是如此。
“是劉先生所寫,有幸曾在江浙見過一麵,文人風采不輸太白。”
這是恭維,蘇兮覺得這個恭維有些過了。
雖說大家同為文人,可李太白卻如同黑夜中的太陰星一般,其他繁星再璀璨,也是無法與其相比的。
“倒是可惜了,沒能尋得太白為這觀音扇題詩。”
蘇兮的感慨很真誠。
若是換了旁人,公孫大娘一定以為那是異想天開,李太白的詩作,又豈是旁人隨意可以求取?
可蘇兮曾在禁中行走,連貴妃見了都客客氣氣。
即便李太白孤傲,可他對於修仙得道之人卻十分崇敬。
如蘇兮這般的仙人,李太白必定禮遇得很。
從浮月樓離開,公孫大娘沿著巷子往前走,也不知在想些什麽,待迴過神的時候,已經到了家門前。
裏頭沒有任何聲音,阿郎應是沒迴來。
突然一聲啼哭,公孫大娘立刻心下焦急,抬手推門快步走了進去。
“宇兒,阿娘迴來了。”
她急急進了屋子,看見小小孩子摔在地上,正捂著腦袋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公孫大娘忙將他抱起安撫,“宇兒不哭,宇兒不哭,阿娘迴來了,對不起,對不起,阿娘沒能照顧好你。”
小小的孩子哭得難受,卻不忘用稚嫩的聲音說道:“阿娘,阿娘不怪,宇兒夢見妖怪了,阿娘不怕,宇兒也不怕。”
這話本是沒什麽,尋常宇兒也會說,可今日不知為何,公孫大娘的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竟是比懷中的孩子哭得更痛。
然而她所倚仗的夫君卻在天亮時才姍姍迴來,瞧了眼床上相擁而眠的母子,十分嫌棄地啐了一口,轉身去了耳房。
公孫大娘在人迴來時就已經醒了,她睜著眼睛呆呆地看著陳舊的床幔,懷中的觀音扇仿佛是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