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子裏裝著一隻西洋鍾。這隻西洋鍾十分精致貴重,以整塊青金石雕成塔樓形狀,其上嵌著金珠和各種寶石珠子,叫人難以挪開眼。
當鍾走到整點,會有一隻貼著金箔、黑寶石鑲眼的小鳥從塔樓上出來,鳴叫數聲;然後退迴塔樓裏去,直到下一個整點。
蒼鬱下意識地捂住腹部——上一世她懷了孩子,因胎像不穩整日躺在榻上,唯有靠蒼森送來的一些小玩意打發時間。那日正玩著這隻西洋鍾,腹部一陣劇痛,天旋地轉。
這一世的她不是上一世的她,蒼森也不是上一世的蒼森了,為什麽這樣東西還會出現?
前世種種兀然浮現眼前,令她隱隱覺得這個西洋鍾不詳。
“阿鬱不舒服?”蒼森正在逗湯圓玩,見她捂著腹部,麵色凝重,仿佛失了神似的,很有些不放心地問道。
蒼鬱猛然從迴憶裏驚醒,立即鬆開手,強笑著搖了搖頭:“沒有。——你最近這樣忙,從哪裏尋來這樣精巧的西洋鍾?”
“有朋友出京遊玩,因我一直叫他見著有意思的小玩意都捎迴來,他便帶了這個給我。”蒼森很有些獻寶的意思:“怕你在宮裏悶,給你解解悶。”
“有湯圓在,其實很夠打發時間了,下迴別這樣破費了。”蒼鬱微微有些責備的意思:“這隻鍾一定價值不菲。”
“陛下新近賞了我一些銀錢,少爺不缺這點銀子。”蒼森豪邁地說道,繼而鄙夷她:“當皇後也這麽久了,別這樣小家子氣好不好?”
“真不好意思,窮慣了改不過來了。”蒼鬱白了他一眼。
“我說你最近是不是和陛下吵架了,今日陛下還問我你從前是什麽脾性,是不是慣常愛鑽牛角尖。”
蒼鬱險些忘了,這位大少爺還很八卦。她與姬杼吵架到現在三天了,誰也不理誰;他不來長信宮,她也不去長慶宮,更不許湯圓去,偷溜出去都要逮迴來。
一聽到姬杼竟然說自己愛鑽牛角尖,蒼鬱便豎起了眉毛:“他才愛鑽牛角尖,他祖宗八輩子都愛鑽牛角尖!”
大嘴巴姬杼,竟然問臣子這種事,還這樣問。
蒼森一臉同情地看著她,但他同情的對象並不是蒼鬱,而是姬杼:“我覺得似乎能理解陛下為何要這麽問了,你平日裏就這樣對他說話的?”
“我才不會告訴你。”蒼鬱哼道:“……你怎樣迴答他的?”
“我?我當然是說你的好話了,難不成還胳膊肘往外拐麽?”蒼森被她的語氣傷到了,一臉委屈:“我說你以前脾氣很好很溫柔,知書達理,除了喜歡假哭和偶爾不太講理這兩樁,簡直好得不能再好。”
“我謝謝你啊!”蒼鬱簡直氣不打一處來:“你真這麽說?”
“唔,好像我忘了一件急事,下迴再來陪你絮叨。”蒼森把湯圓往她懷裏一扔,拔腿就跑。
蒼森離開後,蒼鬱喚來香識,指著桌上的匣子道:“將這個匣子收起來,放到庫房裏去吧。”
蒼森送她的東西一貫是擺在外麵的,香識才剛想好要將這隻西洋鍾放到哪裏,便聽到蒼鬱這樣說,心裏覺得奇怪。
“娘娘為何不擺在殿內呢,很有意思呀。”她惋惜地說道。
“湯圓頑皮,怕她弄摔了。”蒼鬱不好解釋,便推脫給湯圓。湯圓乖乖地躺在她懷裏,聽到自己的名字便揚起腦袋來看她,以為她叫喚自己,並不知道蒼鬱在說它壞話。
蒼鬱心虛得很,摸了摸它毛茸茸的頭以表歉意。
盡管那隻西洋鍾被收起來了,每到整點,蒼鬱腦中便會神使鬼差地響起小鳥的鳴叫聲,西洋鍾的樣子也會一並出現在腦海裏,揮之不去,仿佛入了魔一般。
不僅如此,她亦難以控製地想起許多前世的事,從失去孩子到臨終前意識渙散的瞬間。
修短有數兮,
不足較也;
生而如夢兮,
死則覺也;
失吾親而歸兮,
漸餘之不孝也;
心淒淒而不能已兮,
是則可悼也。
心灰意冷之時寫下的詩句,每一個字都刻在心裏。她記得自己前世臨終前將詩句寫在了一方絹帕上,隻不知它下場如何。
大概並沒有人注意到,同其他遺物一起燒掉了吧,她想。
這時她迴過神來,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將這首《絕命辭》抄在了箋紙上,但何時拿起了筆,又如何寫下的,絲毫記憶也沒有,詭異得很。
蒼鬱覺得很晦氣,隨手將箋紙塞進了手邊的某本書裏,眼不見心不煩。
兩人吵架的第四天,趙常侍上門來,委婉地表達了皇帝陛下對湯圓的思念之情。
蒼鬱便叫香識把湯圓送了出去。
趙常侍一看到抱著湯圓的香識,麵上笑容便是一滯。
“香識姑娘,陛下雖想它,卻並沒有時間照顧它,須得有人照看才好。”
“那奴婢尋個宮人同它一起去吧。”香識笑眯眯地說,不知是真傻還是裝傻。
“陛下在文華殿,那裏可不是隨便誰都能進得的。”趙常侍不得不進一步暗示。
香識歎了一口氣,惋惜地說道:“那奴婢可沒有法子了,長慶宮沒有宮人能照顧它麽?”
“香識姑娘聽不懂我的意思?”話到這一步,趙常侍再不好繼續玩猜謎了。
香識無辜地眨了眨眼睛:“趙常侍不是就是要找個宮人照顧它,好教它不要再撕碎奏折麽?難道還有別的意思?”
“任陛下與皇後娘娘這樣下去,你認為對皇後娘娘好麽?你一貫是個聰明的,應當早已聽明白了我的意思。”趙常侍常年笑著的臉此時難得地凝重起來。
“奴婢不知道這樣對娘娘好還是不好,娘娘是奴婢的主子,娘娘叫奴婢做什麽,奴婢就做什麽,僅此而已。”香識微微笑著,油鹽不進:“若長慶宮中著實無人照看,那隻好不叫它去了。”
“陛下想見皇後娘娘,這樣說,你能聽懂了麽?”趙常侍冷冷道:“即使是蒼氏皇後,在宮中安身立命的本錢也是陛下的寵愛,你這樣縱著皇後娘娘,便是在害她。”
“常侍說的奴婢都懂。”便是他說得這樣直白了,她目光依然堅毅:“但奴婢相信娘娘並不是糊塗的人,她一定是想明白了才這樣做的。抱歉,隻能叫常侍和陛下失望了。”
“那麽,能叫我見一見皇後娘娘麽?”趙常侍說不動她,便隻能硬著頭皮親身上陣。
“娘娘今日身子不適,已經歇下了,常侍明日過幾日再來吧。”蒼鬱有令不許放長慶宮的宮人入內,趙常侍也不例外,香識便隻能撒謊。
其實蒼鬱對她說的是,直接告訴長慶宮來的人說皇後不想見他們;但香識以為這樣的語氣太不客氣了,以後會發生什麽誰也說不準,不能做得太絕,堵死了以後的路子,便自作主張換了說辭。
“可有說是如何不適?”文華殿內,姬杼一聽到香識說的這一茬,便皺起了眉頭。
“香識姑娘並未明說,小的已叫人去尋劉太醫,想必此時劉太醫快到長信宮門外了。”趙常侍一句帶過自己做的事:“小的叫那宮人守在長信宮門外,一旦劉太醫看完診,立即送到長慶宮來。”
“你辦事,朕放心。”姬杼肯定地點了點頭。
然而沒過多久,被趙常侍派去長信宮的宮人就迴來了,還帶著一臉莫名其妙的劉太醫。
“陛下和娘娘在玩什麽把戲?急吼吼地將老夫拽出來塞進車裏拖到長信宮,又閉門不許老夫進去,給拉到長慶宮來了。老夫一把老骨頭了,快被折騰散架了。你們小倆口自去玩你們的閨房情趣,牽扯無辜老頭作什麽?”
殿內隻餘姬杼、趙常侍與劉太醫三人時,劉太醫便忍不住抱怨起來。
他一開口姬杼就頭疼。
“既然無事,趙常侍便送劉太醫迴去吧,叫他們慢些趕車,莫折騰壞了老人家。”姬杼沒想到蒼鬱連劉太醫也不見。這下劉太醫一定又要說許多不著邊際的話,在他開口之前必須趕緊送走。
“誰說無事?香識姑娘叫老夫帶了些東西給陛下,不然老夫才懶得跑這一趟,年紀一把了還得看陛下臉色。”劉太醫吹著胡子氣唿唿地說道:“陛下似乎沒什麽興趣,既然這樣,老夫迴去時順道還給香識姑娘便是。”
“她叫你帶來什麽東西?”幾乎在他話音落下的同一刻,姬杼便問出了口,臉色也好了許多。
“陛下活迴去了,二十多歲的大小夥子,跟十多歲情竇初開的毛頭小子似的。”劉太醫搖了搖頭,感歎了一句。“東西還挺多,挺沉的,就在外麵車上,小趙叫幾個人去搬吧。”
皇帝陛下看著麵前的一堆書和擺件,臉色鐵青。這些俱都是蒼鬱前些時看中了借去的,如今一股腦全還迴來了,還是叫個不相幹的人順路帶的。
劉太醫一看他認真生氣了,渾濁的老眼精光一閃:“哎喲,剛才那個魯莽的小夥子趕車顛顛簸簸的,老夫腰酸背痛,得好好歇一歇,先告辭了。”說著也不等姬杼答應,就麻溜地快步走出了文華殿,一點也看不出要散架的樣子。
當鍾走到整點,會有一隻貼著金箔、黑寶石鑲眼的小鳥從塔樓上出來,鳴叫數聲;然後退迴塔樓裏去,直到下一個整點。
蒼鬱下意識地捂住腹部——上一世她懷了孩子,因胎像不穩整日躺在榻上,唯有靠蒼森送來的一些小玩意打發時間。那日正玩著這隻西洋鍾,腹部一陣劇痛,天旋地轉。
這一世的她不是上一世的她,蒼森也不是上一世的蒼森了,為什麽這樣東西還會出現?
前世種種兀然浮現眼前,令她隱隱覺得這個西洋鍾不詳。
“阿鬱不舒服?”蒼森正在逗湯圓玩,見她捂著腹部,麵色凝重,仿佛失了神似的,很有些不放心地問道。
蒼鬱猛然從迴憶裏驚醒,立即鬆開手,強笑著搖了搖頭:“沒有。——你最近這樣忙,從哪裏尋來這樣精巧的西洋鍾?”
“有朋友出京遊玩,因我一直叫他見著有意思的小玩意都捎迴來,他便帶了這個給我。”蒼森很有些獻寶的意思:“怕你在宮裏悶,給你解解悶。”
“有湯圓在,其實很夠打發時間了,下迴別這樣破費了。”蒼鬱微微有些責備的意思:“這隻鍾一定價值不菲。”
“陛下新近賞了我一些銀錢,少爺不缺這點銀子。”蒼森豪邁地說道,繼而鄙夷她:“當皇後也這麽久了,別這樣小家子氣好不好?”
“真不好意思,窮慣了改不過來了。”蒼鬱白了他一眼。
“我說你最近是不是和陛下吵架了,今日陛下還問我你從前是什麽脾性,是不是慣常愛鑽牛角尖。”
蒼鬱險些忘了,這位大少爺還很八卦。她與姬杼吵架到現在三天了,誰也不理誰;他不來長信宮,她也不去長慶宮,更不許湯圓去,偷溜出去都要逮迴來。
一聽到姬杼竟然說自己愛鑽牛角尖,蒼鬱便豎起了眉毛:“他才愛鑽牛角尖,他祖宗八輩子都愛鑽牛角尖!”
大嘴巴姬杼,竟然問臣子這種事,還這樣問。
蒼森一臉同情地看著她,但他同情的對象並不是蒼鬱,而是姬杼:“我覺得似乎能理解陛下為何要這麽問了,你平日裏就這樣對他說話的?”
“我才不會告訴你。”蒼鬱哼道:“……你怎樣迴答他的?”
“我?我當然是說你的好話了,難不成還胳膊肘往外拐麽?”蒼森被她的語氣傷到了,一臉委屈:“我說你以前脾氣很好很溫柔,知書達理,除了喜歡假哭和偶爾不太講理這兩樁,簡直好得不能再好。”
“我謝謝你啊!”蒼鬱簡直氣不打一處來:“你真這麽說?”
“唔,好像我忘了一件急事,下迴再來陪你絮叨。”蒼森把湯圓往她懷裏一扔,拔腿就跑。
蒼森離開後,蒼鬱喚來香識,指著桌上的匣子道:“將這個匣子收起來,放到庫房裏去吧。”
蒼森送她的東西一貫是擺在外麵的,香識才剛想好要將這隻西洋鍾放到哪裏,便聽到蒼鬱這樣說,心裏覺得奇怪。
“娘娘為何不擺在殿內呢,很有意思呀。”她惋惜地說道。
“湯圓頑皮,怕她弄摔了。”蒼鬱不好解釋,便推脫給湯圓。湯圓乖乖地躺在她懷裏,聽到自己的名字便揚起腦袋來看她,以為她叫喚自己,並不知道蒼鬱在說它壞話。
蒼鬱心虛得很,摸了摸它毛茸茸的頭以表歉意。
盡管那隻西洋鍾被收起來了,每到整點,蒼鬱腦中便會神使鬼差地響起小鳥的鳴叫聲,西洋鍾的樣子也會一並出現在腦海裏,揮之不去,仿佛入了魔一般。
不僅如此,她亦難以控製地想起許多前世的事,從失去孩子到臨終前意識渙散的瞬間。
修短有數兮,
不足較也;
生而如夢兮,
死則覺也;
失吾親而歸兮,
漸餘之不孝也;
心淒淒而不能已兮,
是則可悼也。
心灰意冷之時寫下的詩句,每一個字都刻在心裏。她記得自己前世臨終前將詩句寫在了一方絹帕上,隻不知它下場如何。
大概並沒有人注意到,同其他遺物一起燒掉了吧,她想。
這時她迴過神來,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將這首《絕命辭》抄在了箋紙上,但何時拿起了筆,又如何寫下的,絲毫記憶也沒有,詭異得很。
蒼鬱覺得很晦氣,隨手將箋紙塞進了手邊的某本書裏,眼不見心不煩。
兩人吵架的第四天,趙常侍上門來,委婉地表達了皇帝陛下對湯圓的思念之情。
蒼鬱便叫香識把湯圓送了出去。
趙常侍一看到抱著湯圓的香識,麵上笑容便是一滯。
“香識姑娘,陛下雖想它,卻並沒有時間照顧它,須得有人照看才好。”
“那奴婢尋個宮人同它一起去吧。”香識笑眯眯地說,不知是真傻還是裝傻。
“陛下在文華殿,那裏可不是隨便誰都能進得的。”趙常侍不得不進一步暗示。
香識歎了一口氣,惋惜地說道:“那奴婢可沒有法子了,長慶宮沒有宮人能照顧它麽?”
“香識姑娘聽不懂我的意思?”話到這一步,趙常侍再不好繼續玩猜謎了。
香識無辜地眨了眨眼睛:“趙常侍不是就是要找個宮人照顧它,好教它不要再撕碎奏折麽?難道還有別的意思?”
“任陛下與皇後娘娘這樣下去,你認為對皇後娘娘好麽?你一貫是個聰明的,應當早已聽明白了我的意思。”趙常侍常年笑著的臉此時難得地凝重起來。
“奴婢不知道這樣對娘娘好還是不好,娘娘是奴婢的主子,娘娘叫奴婢做什麽,奴婢就做什麽,僅此而已。”香識微微笑著,油鹽不進:“若長慶宮中著實無人照看,那隻好不叫它去了。”
“陛下想見皇後娘娘,這樣說,你能聽懂了麽?”趙常侍冷冷道:“即使是蒼氏皇後,在宮中安身立命的本錢也是陛下的寵愛,你這樣縱著皇後娘娘,便是在害她。”
“常侍說的奴婢都懂。”便是他說得這樣直白了,她目光依然堅毅:“但奴婢相信娘娘並不是糊塗的人,她一定是想明白了才這樣做的。抱歉,隻能叫常侍和陛下失望了。”
“那麽,能叫我見一見皇後娘娘麽?”趙常侍說不動她,便隻能硬著頭皮親身上陣。
“娘娘今日身子不適,已經歇下了,常侍明日過幾日再來吧。”蒼鬱有令不許放長慶宮的宮人入內,趙常侍也不例外,香識便隻能撒謊。
其實蒼鬱對她說的是,直接告訴長慶宮來的人說皇後不想見他們;但香識以為這樣的語氣太不客氣了,以後會發生什麽誰也說不準,不能做得太絕,堵死了以後的路子,便自作主張換了說辭。
“可有說是如何不適?”文華殿內,姬杼一聽到香識說的這一茬,便皺起了眉頭。
“香識姑娘並未明說,小的已叫人去尋劉太醫,想必此時劉太醫快到長信宮門外了。”趙常侍一句帶過自己做的事:“小的叫那宮人守在長信宮門外,一旦劉太醫看完診,立即送到長慶宮來。”
“你辦事,朕放心。”姬杼肯定地點了點頭。
然而沒過多久,被趙常侍派去長信宮的宮人就迴來了,還帶著一臉莫名其妙的劉太醫。
“陛下和娘娘在玩什麽把戲?急吼吼地將老夫拽出來塞進車裏拖到長信宮,又閉門不許老夫進去,給拉到長慶宮來了。老夫一把老骨頭了,快被折騰散架了。你們小倆口自去玩你們的閨房情趣,牽扯無辜老頭作什麽?”
殿內隻餘姬杼、趙常侍與劉太醫三人時,劉太醫便忍不住抱怨起來。
他一開口姬杼就頭疼。
“既然無事,趙常侍便送劉太醫迴去吧,叫他們慢些趕車,莫折騰壞了老人家。”姬杼沒想到蒼鬱連劉太醫也不見。這下劉太醫一定又要說許多不著邊際的話,在他開口之前必須趕緊送走。
“誰說無事?香識姑娘叫老夫帶了些東西給陛下,不然老夫才懶得跑這一趟,年紀一把了還得看陛下臉色。”劉太醫吹著胡子氣唿唿地說道:“陛下似乎沒什麽興趣,既然這樣,老夫迴去時順道還給香識姑娘便是。”
“她叫你帶來什麽東西?”幾乎在他話音落下的同一刻,姬杼便問出了口,臉色也好了許多。
“陛下活迴去了,二十多歲的大小夥子,跟十多歲情竇初開的毛頭小子似的。”劉太醫搖了搖頭,感歎了一句。“東西還挺多,挺沉的,就在外麵車上,小趙叫幾個人去搬吧。”
皇帝陛下看著麵前的一堆書和擺件,臉色鐵青。這些俱都是蒼鬱前些時看中了借去的,如今一股腦全還迴來了,還是叫個不相幹的人順路帶的。
劉太醫一看他認真生氣了,渾濁的老眼精光一閃:“哎喲,剛才那個魯莽的小夥子趕車顛顛簸簸的,老夫腰酸背痛,得好好歇一歇,先告辭了。”說著也不等姬杼答應,就麻溜地快步走出了文華殿,一點也看不出要散架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