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元安王府修繕完畢。
顧元微與喬暮陽搬出了皇宮,住進了王府。
可卿、可欣也終於迴到了喬暮陽身旁伺候。
福新跟著出了宮,成為了王府內院總管事。
張泉再次被金天翊分派到了顧元微身旁,成了王府外總管事。王府的護衛事宜,也都由她安排著。
顧元微心知皇帝派張泉來保護與監視之意皆有,但她與張泉之間,有著份心照不宣的主仆情義,是以,金天翊的決定,顧元微還是打心眼裏高興的。
如今,好像所有的事情都上了軌道。
她需要每日按時準點的去上朝,事無巨細地稟報東南三府海上貿易之事。有時候金天翊還會特意留下他們幾位皇女,與朝中重臣商議一些機密要事。
顧元微更多的時候,隻是作為一個旁聽者,除非金天翊點名要她說話,否則她絕不會隨意開口。一來,她熟悉商務,可政事方麵卻不是她的強項。二來,顧元微也沒有被這看似繁花似錦的生活給衝昏了頭,她可時刻記著,伴君如伴虎這話。她從沒有真正的把金天翊看成是她的母親,她隻把她看成一個上司,甚至對於沈硯,顧元微也隻是把他看成有血緣的親人,而不是至親。
這日,顧元微剛剛下了朝,才入了內院,就見著喬暮陽迎了上來。
還不待他屈膝行禮,她便把他給扶住了,“這麽熱的天,你出來迎我做什麽?”如今快六月了,天氣是一日熱過一日。
可欣、可卿稍稍落後了幾步,把旁的侍從擋在了身後。
喬暮陽在顧元微耳邊輕道,“遊景來信了。”
顧元微頓時了然,定是什麽重要的消息,他才這般急著迎了出來。她一手扶著他,一手攬著他的腰際,“不差這麽一時半刻的,迴屋慢慢說。”說著,轉身交代道,“去備些綠豆糕、烏梅湯,不要跟來伺候了。”
顧元微剛剛把門關上,喬暮陽便一迴身,緊緊抱住了她,他的身子在不住的顫抖,“怎麽了?信上說什麽了?”
“啟年,我母親……她居然……居然……”
他母親?顧元微被喬暮陽說的一愣,下一刻才想起來,他說的是喬品言,到底什麽事,竟然讓他緊張不安的,都忘記了他如今的身份?她安穩的抱著他,扶著他一同坐了下來,“沒事的,沒事的,你慢慢說。”
“她居然私通北真國。”
顧元微聽後,雖然驚訝,卻忍不住笑了聲,她是沒想到喬品言還有那麽大的膽子,“你與我細說。”
“自在臨江與你分別之後,我便與遊景取得了聯係。為了不讓外人起疑,遊景便易容成你留在了顧府。後來我跟他說起喬府之事,說你懷疑喬府會有大動作,讓遊景派人好好盯著。直到我離開臨江,喬府也是一切正常……”
“主子,綠豆糕與烏梅湯送來了。”可欣把東西放下後,顧元微便讓他退了出去。
顧元微親手倒了杯烏梅湯遞給喬暮陽,“潤潤喉,再說。”
有顧元微在身旁,喬暮陽也沒之前那般緊張了,總覺得天塌下來,也有他的啟年給他頂著。接過湯碗,舀了一口,立時皺了眉頭。
“怎麽了?不好喝嗎?”顧元微趕緊嚐了嚐,很不錯啊,酸甜可口。
“不是冰鎮的。”喬暮陽說著就把碗擱下了。
顧元微哭笑不得,“喝了冰鎮的,我兒子可要鬧騰了。”然後親手舀了勺,送到喬暮陽嘴邊。
喬暮陽見顧元微這般動作,心裏甜得不行,還管什麽好喝不好喝的,當下張了口,心安理得的接受著顧元微的伺候。
兩人共喝了一碗,顧元微才接著問道,“然後呢?”
“蕭氏被斬殺之前,臨江府來了一支外族商隊。那商隊挨著臨江的高門大戶推銷買賣,旁的人家一般也就光顧一次,可喬府卻去了兩次,剛來時一次,離開時,又是一次。商隊離開時遊景便命人跟了幾天。因為怕打草驚蛇,跟得不緊。這一跟竟然直接跟到了大錦與北真國邊境,然後一夜之間忽然失了蹤跡。一打聽才知,這附近根本沒有什麽商隊,隻有一支北真國的盜匪隊,時常衝入邊境城池,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喬暮陽說到此,輕輕舒了口氣,“遊景來的信上隻說了這麽多,可是,我想來想去,唯有……”
顧元微點頭,示意他不用再說下去。喬暮陽說的不錯,雖然沒有確實的證據說明喬品言私通北真國,但是結合喬暮陽上一世所知,蕭氏伏誅之後,北真國進犯,“顧元微”領兵出征得勝而歸,自此,滿朝文武心歸與她,金天翊雖然依舊沒有封顧元微為皇太女,但滿朝文武對此心照不宣。後金天翊暴斃,“顧元微”順理成章登基為帝。
而這一世,那麽巧蕭氏伏誅,北真國的盜匪便兩次與喬品言聯係。顧元微思量了會兒,開口道,“恐怕立馬會有北真進犯的消息傳入皇都。”
喬暮陽心頭一緊,抓住顧元微的手,“那你豈不是要出征了?”
“我?”顧元微笑著搖頭,“你忘了,如今娶了喬暮軒的人,可是金瑞霖。”
喬暮陽頓時舒了口氣,放鬆地依偎著顧元微的肩頭,“不去也好,到時候,你把你的私兵獻出去,陛下也該對你放心了。再有四個月,孩子就出世了,我希望你能一直陪著我,等孩子睜開眼,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他的母親。”
顧元微笑著應好,卻在喬暮陽看不到的地方,緊蹙著眉頭,那一雙霧蒙蒙的美目中,透著股凜冽肅穆之氣。她摟緊了喬暮陽,心思卻飄得有些遠,瑾瑜他忘記了,這一場出征之後,金瑞霖與她的太女之爭,結局便定了。前一世,她娶了喬暮軒,是以,得到喬品言的幫助,她勝過了金瑞霖,可這一世,喬品言顯然與金瑞霖才是一條船的人。那麽這一世,又會是鹿死誰手?可惜喬暮陽對於前世金瑞霖的事知道得太少了,不過也無妨,她不可能是上一世的“顧元微”,也不可能是金瑞霖。
今日早朝的氣氛,與這天氣一樣,陰沉沉的,悶得人喘不過氣。
顧元微一本正經的站著,耳朵高高豎著,聽著身旁的大臣們都在嘀咕今日淩晨八百裏加急送來的消息。
北真國出兵了,因為這仗來得突然,一夜之間,就把大錦靠近北真國的兩大城池沸城與封城都給占領了,如今北真軍隊正在南下攻打蜀城。蜀城向來被稱作大錦朝東北方的天然屏障,易守難攻,可若真是被攻下,那麽接下來的局勢,可就大為不利了。
早朝的時辰,已超過了約莫兩刻鍾。向來勤政自持的帝王金天翊,卻遲遲沒有出現。
眾大臣們都不安的交頭接耳,探聽著消息。
大約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陛下駕到”的高唱聲,才飄入眾人耳中。
金天翊一改往日的沉穩,步履有些急促,眉頭緊鎖。
待眾人叩拜,三唿萬歲之後,她便直接開口道,“相信眾愛卿也聽聞了北真國入侵之事,然,朕姍姍來遲,卻是因為就在剛才,西部邊境又傳來了一份百八裏加急軍情文書,西夷諸部落也反了。”
“北真國向來野心勃勃,挑釁之事時常有之,他們出兵攻打,倒還在情理之中。可那西夷之地,部落繁多,又向來彼此不服,他們又怎麽會突然進犯?還幾乎與北真國同一時間,此事恐怕不簡單啊。”鎮國侯杜士彬向來簡在帝心,是以,她稍作思考,便說出了自己所想。
金天翊點了點頭,隻做沉思狀,卻不接話。
“敢問陛下,如今我朝西部戰況如何?”莫珍出列行禮詢問。
“遼、盛、梵三城連成一線防守,三個守城之將做得不錯,彼此照應,倒是沒讓西夷諸部得手。”
“如此說來,西夷到底不了氣候,為今最緊要的,還是北真國入侵之事。”莫珍說著,雙手抱拳,雙膝跪地,“末將願領軍出征,北禦蠻敵,請陛下恩準。”
顧元微聽著幾人說話,腦子裏飛快的轉動著。她老早就派了夏侯流雲去西北之地經營,若西夷有這麽重要的事情,沒道理她這裏一點消息都沒有啊。難不成,是夏侯流雲的消息還沒有傳過來?還是說,夏侯氏根本沒有忠心為她辦事?”
“準。不過,朕打算禦駕親征!”
“什麽!”幾位大臣沒忍住,驚唿出聲。
顧元微詫異抬頭,望向那個高高在上的帝王,隻見她那雙皺紋明顯的眼睛,微微眯著,威嚴冷冽,“朕昔日對北真國進犯之事,一忍再忍,皆是因為內有蕭氏為禍,朕□□乏術。如今,蕭氏伏誅,朕要一舉把北真國趕迴北之角去!”
“陛下三思啊——”眾大臣一同跪下勸諫。
顧元微也跟著跪在地上,餘光瞄到身旁的金瑞霖麵上,隻見她秀長的眉微微抖動著,眼尾一抽一抽的,似激動又似不安?她在怕金天翊禦駕親征?
“母皇。”金瑞霖膝行出列,“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朝中沒有您坐鎮,便是沒了主心骨。還請母皇三思而後行,兒臣願代母皇親征,請母皇恩準!”說著,一拜到底,額頭抵在地上,久久不起。
顧元微漸漸有些了然,難不成喬品言通北真之事,是金瑞霖知道的?恐怕北真國的來勢洶洶另有隱情也說不定。
“請陛下成全兒臣的一片孝心。”金瑞霖得不到金天翊的應答,再次出言懇請。
“請陛下成全寶臻王的一片孝心。”眾大臣紛紛加入勸諫的行列。
在莫珍與杜士彬都勸諫之後,金天翊終於點頭應允了。
金天翊當即封莫珍為征北大將軍撥了二十萬大軍,命其即日開拔。而金瑞霖則被加封為寶臻親王、撫軍大將軍,代帝出征。當然,對於絲毫沒有作戰經驗的金瑞霖來說,一切戰事決策,還是由莫珍說了算的。
顧元微對這個結果自然是比較滿意的,這個功勞她不能爭也不想爭。出征打仗,少則三四月多則幾年甚至更多,她大可以趁著這段時間,趕緊準備好退路,在金瑞霖旗開得勝迴來之前,溜之大吉。
隻是顧元微把事情想得太好了,金天翊剛剛把北征之事安排妥當,就直接點了她的名。
顧元微訝異,趕緊收拾起亂七八糟的心思,認認真真的站了出來,“兒臣在。”
“元安王加封為元安親王,朕撥給你五萬兵馬,西夷那些挑事的,你給朕好好的去收拾收拾。”
顧元微驚得說不出話來,這……這算是哪一出啊?她哪裏表現過她有軍事才能了?何況,她是真沒有啊,她雖然不怎麽怕死,做事也喜歡火中取栗,但是被人攆著去送死,她還是不樂意的。“母皇,兒臣……”
“朕知道你沒有行軍打仗的經驗,但是,人總有第一次的,多去曆練曆練就好了。何況,那遼、盛、梵三城的守城之將都不錯,可堪重用,加之你身邊那個楊鳴,朕對你有信心。去收拾一下,兩日後啟程吧。”
那就是沒有商量餘地了。顧元微別無選擇,隻得裝得惴惴不安又一本正經的跪地領旨謝恩。
---------------------------------------------------
前朝的事,總是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傳入後宮。
沈硯手裏把玩的玉如意,從他手中滑到了地上摔得粉碎,“西夷,怎麽會是西夷……”
“主子,您……”滄瀾心下一緊,趕緊把邊上的侍從都趕了出去。
“滄瀾,她說過的,隻要那東西不出,西夷永遠是一盤散沙,誰都會騙我,可她不會,她永遠不會。”沈硯說這話的時候,眼中是說不出的溫柔與堅定。
“主子,奴知道,奴知道,您冷靜點,冷靜點。”
沈硯霍地站了起來,一把推開滄瀾,轉身奔向寢殿,在化妝台最底下的一個暗格中取出一個一手大小的黑漆盒子。
那盒子烏黑烏黑的,表麵沒有一絲光澤,也沒有任何雕飾。若非細看能看清其上的木紋紋路,實難想象,這其實是一種木材。
沈硯白細的手指輕輕拂過,那麽輕柔,仿佛他撫摸的,是情人的臉頰。他小心的,帶著難言的不舍,把盒子放到滄瀾手中,然後又從梳妝台上捧過一個雕刻精致的紅漆描金盒子,“這裏頭是兩塊請大師開過光的平安玉扣,你趕緊出宮,分別送到霖兒與元兒手中,至於這個盒子……”
沈硯的視線在黑盒子上停駐,不舍又決絕,“悄悄交給元兒,務必叮囑她,大軍到達西部邊境前,她必須帶著此物,先行去遼城找一個楊姓玉器師。”
“主子,您是不是多慮了,這東西一出,可真是……”天下大亂了。
沈硯深吸了一口氣,閉了閉眼,再睜眼之時,他向來柔潤寧和的眼神,陰冷得猶如地獄來者,“元兒若沒能長大也就罷了,可她如今好好的活著。即使她們姐妹將來要爭,那也是將來的事,如今,我不會允許旁的人來安排她們的生死”
“主子,您三思啊,陛下的意思也未必是……”
沈硯挑著一側的唇角,冷冷的笑,“毋需多言,聽命即是。”
“是。”滄瀾應著,匆匆退下。
沈硯收了一臉的陰冷之色,神色緩和清潤,一如往昔。他緩緩踱到窗邊,推開了窗子,望著滿天密布的陰雲,過於的悶熱,令他的額角都滲出了汗水,可他的心卻是涼的,陰陰的,帶著寒氣。這麽多年了,他以為他可以守著這個秘密直到死,可她再寵他,她的心依舊是這般狠,為了這個皇位,她真的什麽都能拋下啊。
可是,她金天翊有什麽資格決定他的女兒們的生死?
轟隆一聲巨響,豆大的雨點傾盆而下。
沈硯輕笑著,關上了窗子,身上滴水不沾,雍容又華貴。
顧元微與喬暮陽搬出了皇宮,住進了王府。
可卿、可欣也終於迴到了喬暮陽身旁伺候。
福新跟著出了宮,成為了王府內院總管事。
張泉再次被金天翊分派到了顧元微身旁,成了王府外總管事。王府的護衛事宜,也都由她安排著。
顧元微心知皇帝派張泉來保護與監視之意皆有,但她與張泉之間,有著份心照不宣的主仆情義,是以,金天翊的決定,顧元微還是打心眼裏高興的。
如今,好像所有的事情都上了軌道。
她需要每日按時準點的去上朝,事無巨細地稟報東南三府海上貿易之事。有時候金天翊還會特意留下他們幾位皇女,與朝中重臣商議一些機密要事。
顧元微更多的時候,隻是作為一個旁聽者,除非金天翊點名要她說話,否則她絕不會隨意開口。一來,她熟悉商務,可政事方麵卻不是她的強項。二來,顧元微也沒有被這看似繁花似錦的生活給衝昏了頭,她可時刻記著,伴君如伴虎這話。她從沒有真正的把金天翊看成是她的母親,她隻把她看成一個上司,甚至對於沈硯,顧元微也隻是把他看成有血緣的親人,而不是至親。
這日,顧元微剛剛下了朝,才入了內院,就見著喬暮陽迎了上來。
還不待他屈膝行禮,她便把他給扶住了,“這麽熱的天,你出來迎我做什麽?”如今快六月了,天氣是一日熱過一日。
可欣、可卿稍稍落後了幾步,把旁的侍從擋在了身後。
喬暮陽在顧元微耳邊輕道,“遊景來信了。”
顧元微頓時了然,定是什麽重要的消息,他才這般急著迎了出來。她一手扶著他,一手攬著他的腰際,“不差這麽一時半刻的,迴屋慢慢說。”說著,轉身交代道,“去備些綠豆糕、烏梅湯,不要跟來伺候了。”
顧元微剛剛把門關上,喬暮陽便一迴身,緊緊抱住了她,他的身子在不住的顫抖,“怎麽了?信上說什麽了?”
“啟年,我母親……她居然……居然……”
他母親?顧元微被喬暮陽說的一愣,下一刻才想起來,他說的是喬品言,到底什麽事,竟然讓他緊張不安的,都忘記了他如今的身份?她安穩的抱著他,扶著他一同坐了下來,“沒事的,沒事的,你慢慢說。”
“她居然私通北真國。”
顧元微聽後,雖然驚訝,卻忍不住笑了聲,她是沒想到喬品言還有那麽大的膽子,“你與我細說。”
“自在臨江與你分別之後,我便與遊景取得了聯係。為了不讓外人起疑,遊景便易容成你留在了顧府。後來我跟他說起喬府之事,說你懷疑喬府會有大動作,讓遊景派人好好盯著。直到我離開臨江,喬府也是一切正常……”
“主子,綠豆糕與烏梅湯送來了。”可欣把東西放下後,顧元微便讓他退了出去。
顧元微親手倒了杯烏梅湯遞給喬暮陽,“潤潤喉,再說。”
有顧元微在身旁,喬暮陽也沒之前那般緊張了,總覺得天塌下來,也有他的啟年給他頂著。接過湯碗,舀了一口,立時皺了眉頭。
“怎麽了?不好喝嗎?”顧元微趕緊嚐了嚐,很不錯啊,酸甜可口。
“不是冰鎮的。”喬暮陽說著就把碗擱下了。
顧元微哭笑不得,“喝了冰鎮的,我兒子可要鬧騰了。”然後親手舀了勺,送到喬暮陽嘴邊。
喬暮陽見顧元微這般動作,心裏甜得不行,還管什麽好喝不好喝的,當下張了口,心安理得的接受著顧元微的伺候。
兩人共喝了一碗,顧元微才接著問道,“然後呢?”
“蕭氏被斬殺之前,臨江府來了一支外族商隊。那商隊挨著臨江的高門大戶推銷買賣,旁的人家一般也就光顧一次,可喬府卻去了兩次,剛來時一次,離開時,又是一次。商隊離開時遊景便命人跟了幾天。因為怕打草驚蛇,跟得不緊。這一跟竟然直接跟到了大錦與北真國邊境,然後一夜之間忽然失了蹤跡。一打聽才知,這附近根本沒有什麽商隊,隻有一支北真國的盜匪隊,時常衝入邊境城池,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喬暮陽說到此,輕輕舒了口氣,“遊景來的信上隻說了這麽多,可是,我想來想去,唯有……”
顧元微點頭,示意他不用再說下去。喬暮陽說的不錯,雖然沒有確實的證據說明喬品言私通北真國,但是結合喬暮陽上一世所知,蕭氏伏誅之後,北真國進犯,“顧元微”領兵出征得勝而歸,自此,滿朝文武心歸與她,金天翊雖然依舊沒有封顧元微為皇太女,但滿朝文武對此心照不宣。後金天翊暴斃,“顧元微”順理成章登基為帝。
而這一世,那麽巧蕭氏伏誅,北真國的盜匪便兩次與喬品言聯係。顧元微思量了會兒,開口道,“恐怕立馬會有北真進犯的消息傳入皇都。”
喬暮陽心頭一緊,抓住顧元微的手,“那你豈不是要出征了?”
“我?”顧元微笑著搖頭,“你忘了,如今娶了喬暮軒的人,可是金瑞霖。”
喬暮陽頓時舒了口氣,放鬆地依偎著顧元微的肩頭,“不去也好,到時候,你把你的私兵獻出去,陛下也該對你放心了。再有四個月,孩子就出世了,我希望你能一直陪著我,等孩子睜開眼,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他的母親。”
顧元微笑著應好,卻在喬暮陽看不到的地方,緊蹙著眉頭,那一雙霧蒙蒙的美目中,透著股凜冽肅穆之氣。她摟緊了喬暮陽,心思卻飄得有些遠,瑾瑜他忘記了,這一場出征之後,金瑞霖與她的太女之爭,結局便定了。前一世,她娶了喬暮軒,是以,得到喬品言的幫助,她勝過了金瑞霖,可這一世,喬品言顯然與金瑞霖才是一條船的人。那麽這一世,又會是鹿死誰手?可惜喬暮陽對於前世金瑞霖的事知道得太少了,不過也無妨,她不可能是上一世的“顧元微”,也不可能是金瑞霖。
今日早朝的氣氛,與這天氣一樣,陰沉沉的,悶得人喘不過氣。
顧元微一本正經的站著,耳朵高高豎著,聽著身旁的大臣們都在嘀咕今日淩晨八百裏加急送來的消息。
北真國出兵了,因為這仗來得突然,一夜之間,就把大錦靠近北真國的兩大城池沸城與封城都給占領了,如今北真軍隊正在南下攻打蜀城。蜀城向來被稱作大錦朝東北方的天然屏障,易守難攻,可若真是被攻下,那麽接下來的局勢,可就大為不利了。
早朝的時辰,已超過了約莫兩刻鍾。向來勤政自持的帝王金天翊,卻遲遲沒有出現。
眾大臣們都不安的交頭接耳,探聽著消息。
大約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陛下駕到”的高唱聲,才飄入眾人耳中。
金天翊一改往日的沉穩,步履有些急促,眉頭緊鎖。
待眾人叩拜,三唿萬歲之後,她便直接開口道,“相信眾愛卿也聽聞了北真國入侵之事,然,朕姍姍來遲,卻是因為就在剛才,西部邊境又傳來了一份百八裏加急軍情文書,西夷諸部落也反了。”
“北真國向來野心勃勃,挑釁之事時常有之,他們出兵攻打,倒還在情理之中。可那西夷之地,部落繁多,又向來彼此不服,他們又怎麽會突然進犯?還幾乎與北真國同一時間,此事恐怕不簡單啊。”鎮國侯杜士彬向來簡在帝心,是以,她稍作思考,便說出了自己所想。
金天翊點了點頭,隻做沉思狀,卻不接話。
“敢問陛下,如今我朝西部戰況如何?”莫珍出列行禮詢問。
“遼、盛、梵三城連成一線防守,三個守城之將做得不錯,彼此照應,倒是沒讓西夷諸部得手。”
“如此說來,西夷到底不了氣候,為今最緊要的,還是北真國入侵之事。”莫珍說著,雙手抱拳,雙膝跪地,“末將願領軍出征,北禦蠻敵,請陛下恩準。”
顧元微聽著幾人說話,腦子裏飛快的轉動著。她老早就派了夏侯流雲去西北之地經營,若西夷有這麽重要的事情,沒道理她這裏一點消息都沒有啊。難不成,是夏侯流雲的消息還沒有傳過來?還是說,夏侯氏根本沒有忠心為她辦事?”
“準。不過,朕打算禦駕親征!”
“什麽!”幾位大臣沒忍住,驚唿出聲。
顧元微詫異抬頭,望向那個高高在上的帝王,隻見她那雙皺紋明顯的眼睛,微微眯著,威嚴冷冽,“朕昔日對北真國進犯之事,一忍再忍,皆是因為內有蕭氏為禍,朕□□乏術。如今,蕭氏伏誅,朕要一舉把北真國趕迴北之角去!”
“陛下三思啊——”眾大臣一同跪下勸諫。
顧元微也跟著跪在地上,餘光瞄到身旁的金瑞霖麵上,隻見她秀長的眉微微抖動著,眼尾一抽一抽的,似激動又似不安?她在怕金天翊禦駕親征?
“母皇。”金瑞霖膝行出列,“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朝中沒有您坐鎮,便是沒了主心骨。還請母皇三思而後行,兒臣願代母皇親征,請母皇恩準!”說著,一拜到底,額頭抵在地上,久久不起。
顧元微漸漸有些了然,難不成喬品言通北真之事,是金瑞霖知道的?恐怕北真國的來勢洶洶另有隱情也說不定。
“請陛下成全兒臣的一片孝心。”金瑞霖得不到金天翊的應答,再次出言懇請。
“請陛下成全寶臻王的一片孝心。”眾大臣紛紛加入勸諫的行列。
在莫珍與杜士彬都勸諫之後,金天翊終於點頭應允了。
金天翊當即封莫珍為征北大將軍撥了二十萬大軍,命其即日開拔。而金瑞霖則被加封為寶臻親王、撫軍大將軍,代帝出征。當然,對於絲毫沒有作戰經驗的金瑞霖來說,一切戰事決策,還是由莫珍說了算的。
顧元微對這個結果自然是比較滿意的,這個功勞她不能爭也不想爭。出征打仗,少則三四月多則幾年甚至更多,她大可以趁著這段時間,趕緊準備好退路,在金瑞霖旗開得勝迴來之前,溜之大吉。
隻是顧元微把事情想得太好了,金天翊剛剛把北征之事安排妥當,就直接點了她的名。
顧元微訝異,趕緊收拾起亂七八糟的心思,認認真真的站了出來,“兒臣在。”
“元安王加封為元安親王,朕撥給你五萬兵馬,西夷那些挑事的,你給朕好好的去收拾收拾。”
顧元微驚得說不出話來,這……這算是哪一出啊?她哪裏表現過她有軍事才能了?何況,她是真沒有啊,她雖然不怎麽怕死,做事也喜歡火中取栗,但是被人攆著去送死,她還是不樂意的。“母皇,兒臣……”
“朕知道你沒有行軍打仗的經驗,但是,人總有第一次的,多去曆練曆練就好了。何況,那遼、盛、梵三城的守城之將都不錯,可堪重用,加之你身邊那個楊鳴,朕對你有信心。去收拾一下,兩日後啟程吧。”
那就是沒有商量餘地了。顧元微別無選擇,隻得裝得惴惴不安又一本正經的跪地領旨謝恩。
---------------------------------------------------
前朝的事,總是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傳入後宮。
沈硯手裏把玩的玉如意,從他手中滑到了地上摔得粉碎,“西夷,怎麽會是西夷……”
“主子,您……”滄瀾心下一緊,趕緊把邊上的侍從都趕了出去。
“滄瀾,她說過的,隻要那東西不出,西夷永遠是一盤散沙,誰都會騙我,可她不會,她永遠不會。”沈硯說這話的時候,眼中是說不出的溫柔與堅定。
“主子,奴知道,奴知道,您冷靜點,冷靜點。”
沈硯霍地站了起來,一把推開滄瀾,轉身奔向寢殿,在化妝台最底下的一個暗格中取出一個一手大小的黑漆盒子。
那盒子烏黑烏黑的,表麵沒有一絲光澤,也沒有任何雕飾。若非細看能看清其上的木紋紋路,實難想象,這其實是一種木材。
沈硯白細的手指輕輕拂過,那麽輕柔,仿佛他撫摸的,是情人的臉頰。他小心的,帶著難言的不舍,把盒子放到滄瀾手中,然後又從梳妝台上捧過一個雕刻精致的紅漆描金盒子,“這裏頭是兩塊請大師開過光的平安玉扣,你趕緊出宮,分別送到霖兒與元兒手中,至於這個盒子……”
沈硯的視線在黑盒子上停駐,不舍又決絕,“悄悄交給元兒,務必叮囑她,大軍到達西部邊境前,她必須帶著此物,先行去遼城找一個楊姓玉器師。”
“主子,您是不是多慮了,這東西一出,可真是……”天下大亂了。
沈硯深吸了一口氣,閉了閉眼,再睜眼之時,他向來柔潤寧和的眼神,陰冷得猶如地獄來者,“元兒若沒能長大也就罷了,可她如今好好的活著。即使她們姐妹將來要爭,那也是將來的事,如今,我不會允許旁的人來安排她們的生死”
“主子,您三思啊,陛下的意思也未必是……”
沈硯挑著一側的唇角,冷冷的笑,“毋需多言,聽命即是。”
“是。”滄瀾應著,匆匆退下。
沈硯收了一臉的陰冷之色,神色緩和清潤,一如往昔。他緩緩踱到窗邊,推開了窗子,望著滿天密布的陰雲,過於的悶熱,令他的額角都滲出了汗水,可他的心卻是涼的,陰陰的,帶著寒氣。這麽多年了,他以為他可以守著這個秘密直到死,可她再寵他,她的心依舊是這般狠,為了這個皇位,她真的什麽都能拋下啊。
可是,她金天翊有什麽資格決定他的女兒們的生死?
轟隆一聲巨響,豆大的雨點傾盆而下。
沈硯輕笑著,關上了窗子,身上滴水不沾,雍容又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