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這些便是我對以下事情的基本觀點:什麽樣的神明故事一定要在我們的保衛者很小的時候就告訴他們,什麽樣的神明故事不能告訴他們,以此保證這些保衛者會敬重神明,孝敬父母,看重友情?
阿德曼托斯:這也是我的觀點,我認為,我們的觀點很正確。
蘇格拉底:隻是這樣,還無法讓他們變成勇士,此外還要做些什麽?為了讓他們不懼死亡,我們是否需要更深入的做法,用語言給予他們正確的教育?內心對死亡懷有畏懼的人,在你看來能成為勇士嗎?
阿德曼托斯:我認為不能。
蘇格拉底:認為的確有冥界存在,且相當恐怖,這樣的人會不懼死亡,在交戰期間抗爭到底,絕不屈服於對方的奴役嗎?
阿德曼托斯:不會。
蘇格拉底:這樣說來,我們就應監督故事創作者,讓他們不要把冥界編造得那麽恐怖,畢竟實情並非如此,而且這樣會危及未來的保衛者。我們還要讓這些創作者讚美冥界中的生活。
阿德曼托斯:是應該這樣。
蘇格拉底:那首先刪除史詩中的以下內容吧:
“與其在地獄中做亡魂的統領者,寧可在人世間跟隨不富足的主人,受他奴役。”[ 摘自荷馬的史詩《奧德賽》。——譯者注
]
“他很憂心冥界黑暗、悲慘的景象,在世人與神明麵前揭露出來,讓永生的神明都深受觸動。”[ 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
“盡管冥界中有鬼魂在遊蕩,但他們已經失去智慧。”
“其餘人都隻是飄來蕩去的幻影,隻有他還擁有智慧。”[ 這兩句都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
“脫離肉體後,靈魂飛向哈德斯[ 古希臘神話中的冥王。——譯者注
]的宮殿,沿途哭訴自己悲慘的命運,丟棄了自己的青春,也丟棄了自己活著的氣息。”
“魂魄像煙一樣散去,發出嗚咽之聲。”[ 這兩句都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
“冥界中的鬼魂擁擠前行,發出悲慘的哭泣聲,好像一群在幽深曲折的洞穴中飛舞的蝙蝠,一隻不慎墜落,其他蝙蝠便會嚇得尖叫。”[ 摘自荷馬的史詩《奧德賽》。——譯者注
]
這些詩句和一切類似詩句,若都被我們刪除了,還請荷馬和其餘詩人見諒。這些詩句都很出色,贏得了很多人的喜愛,我們不會否認。然而,世人聽到的越是好詩,越是讓我們憂心。這些聽者不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都應不懼死亡,都應珍惜自己的自由,懼怕成為奴隸。
阿德曼托斯:對此我沒有任何異議。
蘇格拉底:不僅如此,在提及這些事時,我們還務必將“科庫托斯河”“斯堤克斯河”[ 這兩條河都是環繞冥府的冥河。——譯者注
]“鬼魂”“屍體”等一切恐怖的詞語刪除,以免讓人膽戰心驚。這些詞語或許有別的用途,都非常有利,但我們現在關注的是對保衛者的教育,我們很憂心,我們的保衛者會因這種恐怖的詞語,達不到堅定與勇氣的要求,變成膽小怕事的懦夫。
阿德曼托斯:這是種非常合理的擔憂。
蘇格拉底:刪除這些詞語就是合情合理的?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在故事和詩歌中,我們應選擇與之截然相反的詞語?
阿德曼托斯:顯然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鼎鼎大名的英雄發出的悲痛的哭泣與感歎,又是否需要刪除?
阿德曼托斯:自然需要,跟上文提到的那些沒有區別。
蘇格拉底:刪除這些到底正確嗎?請你認真思考。我們認為,高貴之人不會覺得,對於自己的朋友,也就是另外一個高貴之人而言,死亡是很恐怖的。
阿德曼托斯:我們是這樣認為的。
蘇格拉底:麵對朋友的死亡,他便不會像朋友經曆了恐怖的事情一樣,對其表示哀悼。
阿德曼托斯:是的。
蘇格拉底:這種人獲得的幸福,全都源自自身,這種說法也是成立的。這種人跟其餘人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求助於別人的次數是最少的。
阿德曼托斯:的確。
蘇格拉底:所以這種人完全不會因失去兒子、兄弟、財富或是其餘人或物,產生半分恐懼。
阿德曼托斯:沒錯,半分恐懼都不會有。
蘇格拉底:所以這種人斷然不會感到悲痛,能鎮定自若地麵對所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災禍。
阿德曼托斯:完全沒錯。
蘇格拉底:如此一來,我們就應把那些鼎鼎大名的男人的痛哭刪除,將其劃歸到女人——出色的女人除外——和普通男人身上。我們要宣布,我們培養的保衛者不會效仿這些人,對他們很是輕蔑。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所以我們需要再度向荷馬和其餘詩人提出要求,別用以下詩句描繪女神之子阿喀琉斯[ 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海洋女神忒提絲和英雄珀琉斯的兒子。在特洛伊戰爭中,為希臘軍隊的勝利立下大功。——譯者注
]“在床上躺著,時而側躺,時而仰臥,時而趴伏”,隨即起身,“在荒蕪的海邊來迴走動,滿心慌亂”,以及雙手抓起黑泥灑落在自己頭頂,並像荷馬詩中所言痛哭流涕。另外,也不要說普裏阿摩斯[ 古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國王,他的兒子赫克托爾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人物,在特洛伊戰爭中慘死。——譯者注
]作為神明的至親滾到泥土中,“懇請每一個人幫忙,逐個叫他們的名字”。特別是不要安排神明放聲大哭,“我生下這個英雄,是身為人母的不幸,我心中滿懷悲痛”。不能這樣放肆地扭曲眾神的形象,尤其是眾神之王,不要讓他發出這樣的哀歎“啊,眼見我的朋友被人追得滿城跑,我真是滿心悲哀”,以及“啊,薩爾佩冬[ 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宙斯的兒子,半人半神,在特洛伊戰爭中幫助特洛伊對抗希臘,後來被希臘主將阿喀琉斯的朋友帕特洛克羅斯殺死。——譯者注
],我的至親,被墨諾提俄斯的兒子帕特洛克羅斯殺死,是你無法擺脫的命運”[ 這一段的詩句全都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
親愛的阿德曼托斯,如果我們的青年們去聽這種故事,並不覺得其很羞恥,很滑稽,反而聽得很認真,那他們作為凡夫俗子,若是說出類似的話,做出類似的事,就更加不會覺得羞恥、滑稽了。不僅如此,他們還會為微不足道的小事發出抱怨,感到痛苦,而無法在悲痛中控製自己。
阿德曼托斯:的確如此。
蘇格拉底:他們不應這麽做,我們剛剛的討論已為此提供了證明。在得到更出色的證明和結論前,我們要堅持這一結論。
阿德曼托斯:他們確實不應這麽做。
蘇格拉底:他們同樣不應熱衷於發出大笑聲,放肆地大笑往往能輕而易舉地讓人情緒激動不已。
阿德曼托斯:我很讚同。
蘇格拉底: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能相信對有價值之人大笑不已、無法自控的描繪,對神明的這種描繪就更不能信了。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那荷馬對眾神的這種描繪,我們就斷然不應接納:“赫淮斯托斯拿著酒壺,在宴會廳跑來跑去,十分忙碌。看到這樣的景象,極樂之神哈哈大笑起來。”我們“不應接納”這種描繪,你是這麽說的。
阿德曼托斯:你說這話是我說的,就是我說的吧,隻要你願意。不管怎麽樣,我們都不應接納這種描繪。
蘇格拉底:此外,我們還務必要將現實擺在最高位。我們剛剛談到,對神明而言,虛假一點兒用處都沒有,但是對世人卻能發揮藥物的作用。若這種說法成立,我們便應禁止普通人觸碰虛假,將其交由醫生管理,這點顯而易見。
阿德曼托斯:的確顯而易見。
蘇格拉底:維護國家利益能為國家統治者提供依據,讓其用虛假對付仇敵乃至其餘公民。除此之外的所有人,都不能觸碰虛假。在我們看來,對統治者撒謊的普通人犯了跟以下情況相同乃至更嚴重的罪行:病人就自己的病情,對醫生撒謊;運動員就自己的身體狀況,對教練撒謊;船員就船和他自己或是其餘船員的狀況,對掌舵者撒謊。
阿德曼托斯:說得太準確了。
蘇格拉底:既然這樣,統治者就需要懲處城邦中一切撒謊的人,“無論其是預言家、醫生、木匠,還是工匠”。[ 摘自荷馬的史詩《奧德賽》。——譯者注
]因為這種做法完全能毀掉一座城邦,一如船員毀掉一艘船。
阿德曼托斯:若他的謊話能發揮作用,便能毀掉一座城邦。
蘇格拉底:自製的美德對我們的青年是否有必要?
阿德曼托斯:自然有必要。
蘇格拉底:服從統治者,以及控製自己的食欲、性欲等欲望,是大部分人最重要的自製。
阿德曼托斯:這點我認同。
蘇格拉底:在荷馬的史詩中,利狄奧米特說了這樣幾句話,我認為非常好:“請先坐下聽我說說話,朋友。”以及之後:“畏懼軍官的阿凱亞人勇敢前行,悄無聲息。”[ 這幾句話都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還有其餘相似的話語。
阿德曼托斯: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可你認為“賊眉鼠眼,膽小怕事,醉酒之徒”[ 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這句,以及之後幾句很好嗎?你認為其餘詩歌對平民衝撞統治者的描繪也很好嗎?
阿德曼托斯:我不這麽認為。
蘇格拉底:為了讓青年們不至於失去自製力,應避免他們聽到這種話語。而這些話語引發的其餘快樂也並不重要,你認為呢?
阿德曼托斯:我很認同。
蘇格拉底:荷馬還安排一位智慧最出眾的英雄對所謂人生的最高福氣大加讚賞:“酒宴上擺著吃都吃不完的麵餅和大塊的肉,喝完一杯酒,仆人再將酒杯斟滿,不斷重複。”這種話能增強青年人的自製力嗎?另外還有這樣的話:“活活餓死是百姓最大的苦難!”[ 摘自荷馬的史詩《奧德賽》。——譯者注
]還有宙斯在眾神和世人睡著後,被欲望折磨得難以入睡,看到妝容豔麗的赫拉,便忍不住在露天環境中,跟她覆雨翻雲。宙斯告訴妻子,這一次比他們“隱瞞各自的父母”進行的第一次約會,還要銷魂,刹那,他忘記了自己所有的計劃。[ 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還有戰神阿瑞斯與愛神阿芙洛狄忒相戀後,赫淮斯托斯便用鐵鏈將二人捆綁起來。[ 摘自荷馬的史詩《奧德賽》。——譯者注
]這些事情怎麽可能增強青年人的自製力呢?
阿德曼托斯:我認為完全不可能。
蘇格拉底:不過,我們應讓青年人了解一下部分名人自我克製,忍受羞辱的做法,比如“他捶打著自己的胸口自責:‘你怎麽了,我的心靈?比這更糟糕的事,你都承受住了。’”
阿德曼托斯:這是自然的。
蘇格拉底:貪汙受賄也絕不能寬容。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這樣一來,我們就不能在人前誦讀:“錢可以買通神明與君主。”阿喀琉斯的老師菲尼克斯慫恿阿喀琉斯拒絕原諒阿凱亞人,除非阿凱亞人送錢給他,他才會向他們提供保護。對菲尼克斯這種做法,我們不應表示讚賞。此外,據說阿喀琉斯視財如命,收下了阿伽門農的禮物,並曾拒絕交還別人的屍體,直到對方送來錢後,他才答應。我們同樣不能認同這種說法,也不能相信確有其事。
阿德曼托斯:這種事的確不應被讚賞。
蘇格拉底:不過,我不想說阿喀琉斯做過這種事,這是因為荷馬的緣故。[ 在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中,阿喀琉斯對錢財並無太強烈的欲望。——譯者注
]為了做到虔誠,我同樣不想相信其餘人的類似說法。我也不想相信,阿喀琉斯會跟阿波羅說:“你這神箭手,你這最壞的神,欺騙了我。如果我有足夠的能力,便會懲罰你,可惜我沒有。”[ 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我也不相信,他會想跟河神交戰,拒絕河神的勸告,還提到要將自己的“卷發獻給已故的朋友——勇士帕特洛克羅斯”,而這原本是打算獻給斯珀爾克斯河神的。[ 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阿喀琉斯之父向河神斯珀爾克斯承諾,若河神能保佑阿喀琉斯從特洛伊戰場上平安歸來,便將阿喀琉斯的卷發獻祭河神。後來,阿喀琉斯認為自己必然會戰死沙場,絕望憤怒之下,剪下自己的卷發,獻給了已經死去的朋友帕特洛克羅斯。——譯者注
]同樣的,我們也不能相信阿喀琉斯會在帕特洛克羅斯墓前,拖著赫克托的屍體快步走來走去,還在朋友火葬後留下的灰燼前,殺死抓來的戰俘。阿喀琉斯是女神和珀琉斯(天神宙斯的孫子,出了名的自製)之子,且在智慧最為出眾的赫戎教育下長大。不能讓青年們認為這位英雄居然精神錯亂至此,一方麵臣服於自己對金錢的欲望,另一方麵卻不把神明和人類看在眼裏,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缺陷同時存在於他的心靈中。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因此,我們同樣不能相信以下說法,或是準許其存在:海神波塞冬之子忒修斯與天神宙斯之子珀爾修斯會做出讓人震驚的惡行,即擄劫女子。至於現在的詩人誹謗其餘神明之子或英雄人物做出的褻瀆神明的恐怖惡行,我們同樣不能相信或是準許其存在。此外,我們要迫使詩人推翻以下兩點:是神明之子做了這些事,或做出這些事的是神明的後人。簡而言之,詩人應拋棄這兩種說法,不應讓青年們相信神會作惡,英雄未必好過普通人。這種說法不虔誠且虛假,這點之前已經談過了。我認為,神明不可能是罪惡的源頭,這點已被我們證實。
阿德曼托斯:這自然不可能。
蘇格拉底:而且對聽眾而言,這種荒謬的說法隻有壞處,沒有好處。因為所有聽眾都會據此認為,神明的後人過去乃至現在一直在做壞事,所以自己自然也可以做壞事。為了避免我們的青年們萌生肆無忌憚地做壞事的想法,我們務必要禁止宣稱那些人全都是神明至親的故事流行開來:“宙斯的祭壇建造在高聳的伊達山頂,祭神的煙火衝上雲霄。他們身上流淌著神明的鮮血,是宙斯的至親。”
阿德曼托斯:一定要禁止。
蘇格拉底:既然如此,我們還需要在應該說的和不應該說的這方麵,做出什麽規定嗎?跟眾神、神明、英雄、冥府相關的正確觀點,我們都已說出來了。
阿德曼托斯:是說出來了。
蘇格拉底:接下來應該要對跟人相關的說法做出規定吧?
阿德曼托斯:很明顯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親愛的朋友,我們現在還無法對此做出規定!
阿德曼托斯:這是為什麽?
蘇格拉底:因為在我看來,在跟人相關的重要問題上,詩人和說故事之人都說錯了。他們表示,很多正義之人都很痛苦,不正義之人卻很快樂,若能不被人發現,做不正義之事便能獲利,正義會給自己帶來害處,給他人帶來好處。你是否認同,我們應禁止他們說這種話,並要求他們唱出或說出截然相反的話?
阿德曼托斯:非常認同。
蘇格拉底:既然如此,那我們一早便在尋覓的對象,也已得到了你的認同。
阿德曼托斯: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不管怎麽樣,我們都要先找出何謂正義,以及從實質上說,正義能給正義之人帶來的利益。在其餘人看來,此人是不是正義,則是無關緊要的。我們搞清這點之後,才能在跟人相關的問題上,也就是應保留故事的哪些部分上達成統一,是這樣嗎?
阿德曼托斯:的確。
蘇格拉底:我們就這樣結束對故事內容的探討吧。為了兼顧故事的內容和形式,也就是說什麽和怎麽說,我們接下來會再探討故事的文體。
阿德曼托斯:你在說什麽?
蘇格拉底:我肯定會讓你明白的。說故事之人和世人說的故事,全都跟過去或現在或將來有關,你從這一角度觀察,就能更輕易了解我在說什麽了。
阿德曼托斯:沒錯,你這種說法已將所有情況囊括在內。
蘇格拉底:說故事時,他們是不是隻采用敘述或隻采用模仿[ 詩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表達,便是敘述;代入角色表達,便是模仿。——譯者注
],或二者兼具的方式?
阿德曼托斯:請你說得更明白些。
蘇格拉底:作為一名老師,我實在是滑稽又蠢笨!既然如此,我便隻好把我想說的,一點點慢慢說給你聽了,就像那種不善言辭、無法一次性解釋清楚的人。《伊利亞特》一開始的幾行詩是怎麽寫的,你清楚嗎?詩人在其中提到,赫呂塞斯請阿伽門農放自己的女兒出來,惹得阿伽門農大發雷霆。既然無法如願讓女兒迴來,赫呂塞斯便向神明祈求,讓其為希臘人降罪。
阿德曼托斯:這些我清楚。
蘇格拉底:那隨後的兩句你肯定也很清楚:“他向所有阿凱亞人,特別是阿退斯的兩個兒子——民眾的兩位首領祈禱。”至此,我們都未感受到有其餘什麽人說過話,說話的隻有詩人一個。但在之後那個段落中,說話的就成了年邁的祭司赫呂塞斯,而不再是詩人荷馬,後者似乎已變為了前者。詩人的這種敘述方式,基本貫徹了《伊利亞特》的剩餘部分對伊塔卡發生的所有故事的描繪,還有《奧德賽》的始終。
阿德曼托斯:的確。
蘇格拉底:所以是不是可以說,一切對話和對話中間的部分都屬於敘述?
阿德曼托斯:自然可以。
蘇格拉底:不過,我們是否可以說,詩人像代入別人的身份一樣,在對話中說話時,就將自己跟故事中的人徹底變成了同一個人?
阿德曼托斯:可以這樣說。
蘇格拉底:他的言談舉止都向那個人靠攏,是不是就等同於模仿那個人,讓自己跟他相像?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這樣說來,荷馬等詩人的敘述都是借助模仿完成的。
阿德曼托斯:說得再正確不過了。
蘇格拉底:可若是由始至終,詩人都沒有隱藏自身,無論何處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那他的詩歌就完全變成了敘述,而丟棄了模仿。我會跟你說說做這種事的方法,這樣你就用不著問我“在說些什麽了”。舉個例子,荷馬說,祭司帶著贖金,過來向希臘人,尤其是兩位國王請求贖迴自己的女兒。過程中隻采用詩人而非赫呂塞斯的語氣,這便是完全的敘述,沒有模仿的成分。整體說來,敘述便是祭司來向眾神祈禱,請求希臘人奪走特洛伊後,能安然離開。敬重神明的希臘人聽到他的請求,答應了他。然而,阿伽門農卻大發雷霆,說祭司若不想自己的祭司手杖和神冠失效,就要離開這裏,不能再迴來,至於祭司的女兒,卻要終生生活在阿戈斯城中。阿伽門農勒令祭司離開,別惹自己發火,否則會危及祭司的生命安全。在恐懼與沉默中,年邁的祭司離開了此處的軍營。隨後,他召喚阿波羅等神明迴想一下,自己先前如何為他們建造神廟,舉辦祭祀儀式,獻上豐富的祭品,對他們極盡優待。神明理應迴報自己,向希臘人射箭,讓其償清自己的罪孽。親愛的朋友,拋開模仿,就隻剩下了這種敘述。
阿德曼托斯:我明白了。
蘇格拉底:你不妨想象一下截然相反的問題,隻留下詩人所寫的對話,刪除夾在對話中間的所有內容。
阿德曼托斯:悲劇用的文體就是這樣,我明白了。
蘇格拉底:我在說些什麽,你全都猜到了。話說到這裏,我覺得我已經可以把所有事情都說給你聽了,在此之前,我還無法這樣做。我要說的是,詩歌和故事的文體有兩種:第一種即你提到的悲劇和喜劇,通篇都在模仿;第二種即詩人對自身感情的表達,大致說來,酒神頌都屬於這類抒情詩。此外還有一種,即史詩等體裁的詩歌采用的一、二種兼備的文體。而我這樣說的前提是,你明白我在說些什麽。
阿德曼托斯:沒錯,眼下我已經明白了。
蘇格拉底:再迴想我們先前談到的,對說什麽的探討結束後,就應再思考如何說。
阿德曼托斯:我還有印象,我們是這樣說過。
蘇格拉底:我想說,我們務必要確定是準許詩人在敘述中隻采用模仿,部分采用模仿,還是全都不能采用模仿,若部分采用模仿,又是哪部分。
阿德曼托斯:據我猜測,你正在思考的其實是我們的城邦可不可以接納悲劇和喜劇。
蘇格拉底:可能是這樣,也可能不僅僅是這樣,連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我唯一清楚的是,我們一定要跟隨辯論的風向走。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阿德曼托斯,我們在這方麵務必要留意一點,就是我們的保衛者是否應成為模仿者?所有人都無法從事多種工作,而隻能從事一種工作,這是否便是從前文中推導出的結論?做多種工作的結果就是全部失敗,沒有任何成果。
阿德曼托斯:這是毋庸置疑的。
蘇格拉底:對模仿來說,該道理同樣適用,不是嗎?一個人模仿多個對象,與其隻模仿一個對象的水準能是一樣的嗎?
阿德曼托斯:自然不能。
蘇格拉底:那麽不管怎麽樣,一個人都不能同時很好地模仿兩個對象,就算是創作悲劇和喜劇這兩種大家普遍覺得非常接近的模仿也是一樣。既然如此,一個人更加無法在做某種頗具價值的事業同時,又做一個模仿多種對象的模仿者。你剛剛把悲劇和喜劇說成兩種模仿,是有這迴事嗎?
阿德曼托斯:是的,一個人無法兼具兩種能力,你說得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一個人同樣不能擁有誦讀史詩者和演員這兩種身份。
阿德曼托斯:的確。
蘇格拉底:盡管喜劇和悲劇演出都是模仿,但一個人也不能演出這兩種戲劇,是這樣嗎?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阿德曼托斯,我認為,人類無法很好地模仿多種對象,或以模仿對象的身份處理好相關事務,因為相比而言,人類的天分塑造得太精細了。
阿德曼托斯:你說得完全正確。
蘇格拉底:若堅持一開始的原則,我們的保衛者應專注於維護城邦自由這一偉大的事業,舍棄其餘所有與此無關的事業,那他們便不應去做其餘任何事,或對其餘任何事加以模仿。就算要模仿,也應自幼開始模仿勇敢、克製、虔敬、尊貴的人與事,這些對他們才是恰當的。他們不應去做、去模仿一切違背培養尊貴之人這一目標的事,更不應模仿惡事,以此避免模仿帶來真正的惡,假的最終變成真的。自幼便開始進行這種模仿,久而久之便會成為習慣,對個人言行甚至靈魂發揮作用,導致其變得醜惡,這點你是否留意到了?
阿德曼托斯:確實是這樣。
蘇格拉底:所以我們無法準許自己精心培養、滿懷期望的堂堂男兒,去模仿年紀大的或年紀小的女人,跟丈夫吵架,覺得自己很幸福,以至於驕傲自滿,認為自己能跟神媲美,因自己悲慘的經曆感傷、哭泣,甚至是身患疾病,思念愛人,正在生孩子。
阿德曼托斯:肯定不準許。
蘇格拉底:我們同樣不準許他們模仿男性或女性奴隸,像奴隸一樣幹活。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我們應該也不準許我們的保衛者模仿惡人,包括懦弱之人和跟懦弱之人有著相反言行的地痞流氓。最後這種人總是吵架,諷刺對方,說著惡心的髒話或其餘話,並做著一些事,不僅侮辱他人,還侮辱自己,醉酒時是這樣,清醒時也是這樣。我認為,精神失常者的言行習慣,同樣不應影響我們的保衛者。對於精神失常者和惡劣的男女,保衛者固然應有所認知,但唱詠、模仿這些人,卻斷然不可行。
阿德曼托斯:你說得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至於鐵匠等工匠、三列槳戰艦中的劃槳者及其指揮者等同類型人,他們可以模仿嗎?
阿德曼托斯:怎麽可能?我們甚至不能容忍他們對這類事加以關注。
蘇格拉底:那他們可以模仿馬叫聲、牛叫聲、河水奔流聲、海浪翻滾聲、雷聲等同類型事物嗎?
阿德曼托斯:不可以,無論是精神失常還是模仿精神失常,對他們來說都是不被允許的。
蘇格拉底:你是想說,擁有美好天性之人想要說話時,可以采用某種語言與敘述的方式,而擁有相反背景涵養之人,則要采用另一種語言與敘述的方式,我能這樣理解嗎?
阿德曼托斯:這兩種語言與敘述的方式到底是什麽?
蘇格拉底:我認為,第一種是在敘述期間,正經地說故事者在提及一位好人正經的言行時,會很願意將自己代入此人,模仿此人,生動得好像其本人一樣,並不覺得這會讓自己蒙羞。而好人素來明智的言行,是說故事者最喜歡模仿的對象。但他不太喜歡模仿因為生病、思念情人、醉酒、經曆災禍而改變的好人,就算模仿他們,也會顯得不情願。他不願花心思模仿敘述中那些比不上自己的人。即便這種人有時也會具備有模仿價值的優點,他也隻是偶爾才會很害羞地模仿他們一次。對這種人的模仿,他缺乏經驗,而且會因自己以壞的人與事作為模仿的對象,而對自己心生厭惡。唯一的例外是,懷著輕蔑模仿這種人,以達到諷刺效果。
阿德曼托斯:這很有可能。
蘇格拉底:如此一來,他便會采取這樣一種敘述方法,敘述與模仿兼具,但前者遠比後者更多。先前我們已經以荷馬史詩為例,對該方法做了解釋。我這樣說是否正確?
阿德曼托斯:正確。這是說故事者必然會采取的方法。
蘇格拉底:還有一種無話不說的說故事者。他因為自己惡劣的品性而沒有任何顧慮,認為一切都具有模仿的價值,都能成為自己模仿的對象。為此,他當著眾人的麵,想盡辦法模仿雷電、風、冰雹、車輪、喇叭、長笛、哨子和種種樂器,以及狗叫聲、羊叫聲、鳥叫聲,模仿得一絲不苟。因此,他的故事基本不包含絕對的敘述,全都在模仿聲音和姿態。
阿德曼托斯:這種說故事者肯定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我提到的兩種語言便是如此。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其中一種語言沒有多少變化,好的說故事者會因這為數不多的變化,在這種語言得到恰當的音調與節奏時,基本隻采用相同的音調與節奏。
阿德曼托斯:確實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另外那種語言呢?是不是剛好站在其對立麵?由於這種語言存在多種變化,因此若想得到恰當的表達,就要動用很多聲音與節奏。
阿德曼托斯: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既然如此,在選擇語言時,一切詩人和說故事者是不是都會選擇以上兩種語言中的一種或兩種?
阿德曼托斯:肯定是的。
蘇格拉底:那我們呢?我們的城邦要接納什麽語言,是所有語言還是其中一種語言,又或是將二者混雜的語言?
阿德曼托斯:我會投票給那種隻模仿好人的語言。
蘇格拉底:但大家喜愛的卻是那種混雜的語言,孩子、照顧孩子的保姆和平民對這種語言的喜愛尤甚。這些人最喜愛的,正好是你選擇的對立麵,親愛的阿德曼托斯。
阿德曼托斯:的確。
蘇格拉底:不過,你可能會說,由於我們城邦中每個人都隻能做一種工作,無法兼具多種才能,因此大家喜愛的這種語言並不適應我們的城邦製度。
阿德曼托斯: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這是否解釋了為何除了我們的城邦外,再也找不到任何這種地方:鞋匠無法兼職掌舵者,隻能一直做鞋匠;農民無法兼職法官,隻能一直做農民;士兵無法兼職生意人,隻能一直做士兵,諸如此類?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既然這樣,我認為,要是有個頭腦靈活,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一切的人,來到我們的城邦中誦詩、表演,我們便會崇敬他,喜愛他,認為他是個神聖的偉人。不過,我們還會告訴他,本城邦的法律不允許我們成為像他這樣的人,因此在本城邦中,找不到他的同類。我們會恭敬地將他送到其餘城邦,在此之前在他頭上塗油,為他戴上花環,花環上還有羊毛裝飾。我們會安排更嚴肅、正經的詩人或說故事者,根據一開始製定法律、教導戰士時確立的規範,模仿好人的語言說故事,這樣才能對我們有利。
阿德曼托斯:如果我們有權這麽做,確實應該如此。
蘇格拉底:朋友,關於應該說些什麽、如何說的問題,眼下我們都已解釋清楚了。據此可以說,跟音樂相關的語言和故事的探討,至此已經結束了。
阿德曼托斯:我的看法也是一樣。
蘇格拉底:那麽唱詩的方法和曲調就是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這樣嗎?
阿德曼托斯:是的,這很明顯。
蘇格拉底:如果我們對該問題的觀點跟之前的觀點統一,那所有人到了這時候,都能猜到我們的觀點了。
(格勞孔笑起來。)
格勞孔:蘇格拉底,我應該不屬於你口中的“所有人”,盡管我對我們應提出的觀點有少許看法,但要我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對此做出預言,我可沒有信心。
蘇格拉底:但我猜測,你對詩歌分為字詞、曲調、節奏三部分,必然沒有任何質疑。
格勞孔:哦,是這樣的,你說得沒錯。
蘇格拉底:既然如此,我認為,字詞一定要跟我們談到的內容與形式相符,二者不存在差異。
格勞孔:沒錯。
蘇格拉底:曲調與節奏也務必要跟歌詞相符。
格勞孔:這是自然的。
蘇格拉底:不過,我們曾提到,哀悼、悲痛的字詞,對我們的詩歌來說沒有必要。
格勞孔:的確沒有必要。
蘇格拉底:你對音樂是有了解的,那請你解釋一下,何謂挽歌曲調?
格勞孔:挽歌曲調包括混合呂底亞調式、高音呂底亞調式和類似曲調。
蘇格拉底:對於想要努力向上的普通女性,這種曲調根本無法發揮作用,更別提其要對男性發揮作用了,因此務必要廢除這種曲調。
格勞孔:你說得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另外,對於保衛者來說,喝酒是最不恰當的行為,懶散同樣很不恰當。
格勞孔:這是自然的。
蘇格拉底:這種軟弱、頹廢的曲調包括哪些?
格勞孔:包括伊奧尼亞調式和部分呂底亞調式。
蘇格拉底:很好,朋友,對戰士來說,這種軟弱、頹廢的曲調能發揮何種作用?
格勞孔:一點兒作用都沒有。如此一來,餘下的便隻有多利亞調式和弗裏奇亞調式了。
蘇格拉底:我對曲調沒有了解,不過,我希望能有種適合模仿以下對象的曲調:勇士的聲音,其被強行委派出征,或被強行委派做其餘任何事,卻以失敗告終,其遭受傷害或是麵臨死亡或其餘悲慘的命運,在這樣的情況下,都能勇敢地迎頭而上,意誌堅定不動搖。另外,我也希望能有種適合模仿以下對象的曲調:日常生活中的工作者,其並非被人逼迫,而是自願竭盡所能勸說、引導他人,向神明祈禱,或是聽他人如何祈禱、勸說、批判自己,拋開所有傲慢,虛心接受所有中肯的意見,改正自己的不足。這兩種曲調分別是“強迫的”和“自願的”,我們要擁有它們,以便模仿世人成與敗、克製與勇氣的聲音。
格勞孔:剛剛我提到的多利亞調式和弗裏奇亞調式,跟你所需要的這兩種曲調恰好是一樣的。
蘇格拉底:既然這樣,我們的唱詩伴奏便用不著多弦樂器和能發出所有音調的樂器了。
格勞孔:我同意你的說法。
蘇格拉底:如此一來,再養活豎琴、特拉貢琴等多弦樂器、多音調樂器的生產者,對我們來說就沒有必要了。
格勞孔:我認為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那我們的城邦能否接納生產、演奏長笛的人?換種說法,其餘多音調樂器都隻是對長笛的模仿,長笛才是所有樂器之中音域最寬廣的,是這樣嗎?
格勞孔:顯然是的。
蘇格拉底:這樣城市中便隻餘下了裏拉琴和基薩拉琴,鄉村的牧民則會吹奏短笛。
格勞孔:這就是我們通過探討得出的結論。
蘇格拉底:我們拋棄了馬緒阿斯和他的樂器,選擇了阿波羅和他的樂器。[ 森林神馬緒阿斯以長笛為樂器,太陽神阿波羅則以七弦琴為樂器。——譯者注
]並不是我們首創了這種選擇,親愛的朋友。
格勞孔:沒錯!並不是我們首創了這種選擇,我也這麽認為。
蘇格拉底:啊,就在前不久,我們才說這座城邦太過奢華,現在卻開始淨化它,我們自己卻沒察覺到這點。
格勞孔:我們的說法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讓淨化進行下去吧!思考完了曲調,接下來應該思考節奏。複雜多變的節奏與音律,不應成為我們追逐的對象。我們應對條理和勇氣兼備的生活節奏展開思考,在此基礎上,不是要讓這種生活的字詞跟音律與曲調相適應,而是要讓音律與曲調適應這種生活的字詞。不過,既然之前談到的曲調都是你跟我們說的,那麽還是你來說說此處到底有哪些節奏吧。
格勞孔:我真的說不出來。我知道,一如音階總共包含四種形式,音律總共包含三種形式,這我可以跟你說。但我並不清楚,其中每種形式的音律對應著對何種生活的模仿。
蘇格拉底:我們同樣需要戴蒙[ 當時有名的音樂家。——譯者注
]指教我們,跟無恥、殘暴、瘋狂等罪惡相適應的節奏有哪些,跟相反的事物相適應的節奏又有哪些。在我的印象中,戴蒙好像曾提及某種戰舞曲,他以複合節奏作為對其的稱謂。他還曾提及另外一種節奏,以長短格、英雄體作為對其的稱謂。我無法分辨其中的長短輕重,因為我對他的排列方法缺乏了解。此外,他還以短長格作為對一種節奏的稱謂,以長短格作為對另外一種節奏的稱謂,並將長音節或是短音節加入其中,在我的印象中是這樣的。在我看來,他在這種交談中對音律提出的讚賞或是貶斥,不比對節奏提出的讚賞或是貶斥更少。或許實情並非如此,可我確實無法說明,這到底是怎麽迴事。我說過,去找戴蒙,請他幫我們解答這些疑問是可行的。但搞清楚這些並非易事,你覺得呢?
格勞孔:我覺得你說得很有道理。
蘇格拉底:但美緊隨於好的節奏之後,醜緊隨於壞的節奏之後,這些你馬上就能確定。
格勞孔:這是自然的。
蘇格拉底:而且好的節奏會緊隨好的字詞,壞的節奏會緊隨壞的字詞。而我們之前提到,不是字詞跟在節奏和曲調背後,而是節奏和曲調跟在字詞背後,因此曲調也跟節奏的情況一樣。
格勞孔:沒錯,必然是節奏和曲調跟在字詞背後。
蘇格拉底:那字詞和字詞的風格是否要跟心靈的精神狀態保持統一,對此你有何看法?
格勞孔:自然要保持統一。
蘇格拉底:是不是其餘所有事物都要跟在字詞後麵?
格勞孔:沒錯。
蘇格拉底:既然如此,那好的字詞、曲調、風格、節奏,全都跟在好的精神狀態後麵。這種精神狀態是擁有出眾智慧與良好品性之人真正好的精神狀態,而非那種智慧欠缺、安分守己之人的精神狀態,大家說後一種人精神狀態好,隻是為了安慰他們。
格勞孔:一點兒沒錯。
蘇格拉底:如此一來,在做自己真正應該做的事時,青年們便應在各個藝術領域都以此作為自己的追逐目標,不是嗎?
格勞孔:是的。
蘇格拉底:繪畫和紡織、繡花、建築、木工、動植物自然的身體姿態等,所有類似繪畫的藝術領域,都兼具美與醜,因此都必然會被上述特色充斥。壞的風格、節奏、曲調,跟壞的字詞、品性很相近,好的風格、節奏、曲調,則反過來跟好的智慧、品性適應且相近。
格勞孔:一點兒沒錯。
蘇格拉底:詩人和藝術家便成了唯一的問題源頭?務必要對詩人進行監督,表示他們若想在我們之中創作詩歌,那詩歌中的形象就必須具備美好的品性。至於其餘藝術家,我們同樣要監督,禁止其在繪畫、雕塑、建築等一切藝術作品中展現惡劣的品性,包括罪惡、放縱、無恥、肮髒等。我們會懲處那些不遵從該命令的藝術家,禁止其在我們身邊從事藝術創作。如若不然,從童年時期,我們的保衛者便會開始麵對罪惡形象,長期受此影響,心靈會在無意間犯下嚴重的錯誤,就好比躺在有毒的草叢中吃草、反芻的牛和羊。鑒於此,我們務必要讓某些了不起的藝術家,憑借自身非凡的才華與美德,為我們的青年打通通往美與善的道路,讓他們沿著這條道路走向正常的人生。他們將隻能看見、聽見美的藝術作品,在無意中受其影響,自幼便跟美的智慧融為一體。
格勞孔:對他們的最佳教育莫過於此。
蘇格拉底:格勞孔,童年時期的音樂藝術教育至關重要,原因就在於此。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內心深處有節奏和曲調進入並紮根,能讓孩子變得非常平和。而惡劣的音樂藝術教育會造成截然相反的結果。孩子若接受過恰如其分的音樂藝術教育,就能敏銳地感知人造或自然事物存在何種缺陷與醜陋,以至於厭惡醜的事物,十分推崇美的事物,從其中獲得激勵與養分,作用於自己心靈的成長,讓其兼具美與善。盡管他年紀還很小,隻明白是與不是,不知道個中原因,但他總能正確批判、嫌棄一切醜的事物。由於他接受的教育跟理性彼此唿應,彼此統一,因此當理性在他成年後降臨時,他便會對它產生熟悉感,馬上接納它。
格勞孔:我覺得,這確實解釋了為何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重視音樂藝術教育。
蘇格拉底:學習認字時,我們一定要把所有字母都認齊了,才會覺得自己認字認得很好了,也是一樣的道理。每個字母都跟組成複合物的區區幾種元素沒有區別。無論這些元素組成的複合物大不大,我們都不會忽略它們。無論它們身在何處,我們都迫切想要了解它們,不會覺得這種了解可有可無。我們不會在認齊所有字母前,認為自己已經認字了。
格勞孔:完全正確。
蘇格拉底:同理,我們辨認水裏或鏡子裏的字母影子,跟直接辨認字母屬於同種類型的技巧和學習。我們若無法辨認字母本身,也就無法辨認字母的影子。
格勞孔:的確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所以,同理,我們和我們需要教育的保衛者,要變成擁有音樂藝術涵養的人,就要做到以下幾點:能夠辨認克製、勇氣、寬容、崇高等美德,也能夠辨認各種與之相反的罪惡的實質,以及所有將它們囊括其中的組合,也就是能在它們現身的任何地方,辨認出它們自身和影子,不管它們存在於多大或多小的對象中,都不會對它們視若無睹,將辨認它們自身和辨認它們的影子當成同一種技巧和學習,對此堅信不疑。這種說法成立嗎?
格勞孔:肯定成立。
蘇格拉底:那在有思考能力的鑒賞者看來,心靈中具備內部精神狀態之美,身體中又具備姿態行為方麵可見的協調美,後者跟前者相對應,擁有這兩種美的人便能構成最美麗的風景,是這樣嗎?
格勞孔:是的。
蘇格拉底:而通常說來,最美的都是最惹人喜愛的。
格勞孔:這是自然的。
蘇格拉底:那隻要接受過真正的音樂教育,人們便會對擁有兩種美的人格外偏愛。而這種愛會因不協調的成分消失。
格勞孔:他不會愛心靈有缺陷的人,卻能繼續愛身體有缺陷的人,容忍這一缺陷。
蘇格拉底:我根據你的說法,猜測你有好友就是這種情況。但對於你這種區分,我是認同的。不過,我還有個問題,過度的快樂和自製是否能夠共存?
格勞孔:這怎麽可能呢?過度的快樂會讓人失去常態,其跟痛苦是一樣的。
蘇格拉底:那過度的快樂跟其餘美德能夠共存嗎?
格勞孔:不能。
蘇格拉底:跟粗魯、放蕩能夠共存嗎?
格勞孔:肯定能。
蘇格拉底:比性欲更高更強的快樂存在嗎?
格勞孔:不存在,這已經是最瘋狂的快樂了。
蘇格拉底:對條理與美兼具的對象懷有克製、協調的愛,這是否便是正確的愛?
格勞孔:絕對是。
蘇格拉底:那正確的愛會不會準許所有跟瘋狂、放蕩相近的事物,向自己靠近?
格勞孔:不會。
蘇格拉底:那瘋狂且接近於放蕩的快樂的靠近,也不會被正確的愛的發出者和接受者接納。
格勞孔:沒錯,他們不會接納,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非常好。如此一來,你就要在我們即將建立的城邦中確立如下法律條文:一如父親可以親吻、親近、撫摩兒子,愛人者也能對被愛者做出相同的事。另外,愛人者必然是因為善意,才會要求被愛者做某些事。他一定要在跟被愛者的往來中,留意不要做出任何事,可能超越這一限定,無論何時都是如此。如若不然,他便會被批判為缺乏真正音樂藝術涵養的品味庸俗之人。
格勞孔:的確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我們對音樂教育的探討就到這裏,你應該沒有異議吧?在這裏結束,我認為是非常恰如其分的。畢竟能喜愛美的人,的確是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
格勞孔:這點我認同。
蘇格拉底:青年們應在音樂教育過後,再接受體育教育。
格勞孔:這是自然的。
蘇格拉底:我們的保衛者在體育教育中,同樣一定要從小到大乃至終生接受嚴格訓練。在我看來,身體的好無法促成心靈的好,心靈的好也無法促成身體的最好。你覺得,我對訓練方式的這種觀點怎麽樣?
格勞孔:我完全認同你的觀點。
蘇格拉底:你認為,我們在讓心靈接受過充足的訓練後,便向心靈提供標準,此外什麽指示都沒有,由心靈負責照顧身體的細枝末節,這樣做可行嗎?
格勞孔:可行。
蘇格拉底:耍酒瘋會讓人失去理智,在所有人中,保衛者是最不被準許耍酒瘋的人,因此保衛者絕不能喝酒,這點我們之前提到過。
格勞孔:要接受其餘人保衛,這樣的保衛者不是太荒謬了嗎?
蘇格拉底:那食物呢?我們的保衛者是不是全都是參與最高競賽的勇士?
格勞孔:是。
蘇格拉底:現在勇士們照顧自己身體的習慣,可以完成保衛任務嗎?
格勞孔:應該勉強可以。
蘇格拉底:他們有貪睡的習慣,會危及健康。他們的人生基本都在睡覺,稍微違背這種生活習慣,便會病得很厲害,你留意到了嗎?
格勞孔:留意到了。
蘇格拉底:而參與戰爭的勇士接受的訓練更加細致。他們需要極好的視力與聽力,就像一整夜都不需要休息的警犬。戰爭期間,他們要能接受形形色色的飲食,並能坦然麵對酷熱、暴風、驟雨。
格勞孔: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既然如此,那最好的體育不是非常近似於我們剛剛描繪的音樂藝術教育,並與之統一嗎?
格勞孔:你在說什麽?
蘇格拉底:我是說,最好的體育是簡單、恰當的,特別是能為戰爭做準備。
格勞孔:具體應該怎麽做呢?
蘇格拉底:荷馬的史詩中有相關內容。戰爭期間,盡管軍隊就在赫勒斯龐特海岸安營紮寨,但荷馬從來不讓這些英雄吃魚。荷馬也從來不讓他們吃煮熟的肉,那需要攜帶很多餐具。荷馬隻給他們吃最易烹飪的烤肉,不管在什麽地方,有火就能做烤肉。
格勞孔:的確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荷馬也從來沒有提及甜食,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所有接受過訓練的戰士都能明白這件事,不是嗎?隻有杜絕吃這類食物,他們才能訓練好自己的身體。
格勞孔:他們就是這樣做的,這是種明智的做法,個中緣由他們都很清楚。
蘇格拉底:朋友,若你支持這種做法,那對於敘拉古的酒宴,對於西西裏的各色美味,你自然就不會認同了。
格勞孔:我不會。
蘇格拉底:要是一名男子想養好自己的身體,那你也不會支持他找個科林斯情人。
格勞孔:自然不會。
蘇格拉底:而雅典討人喜歡的點心,你同樣不會認同吧?
格勞孔:肯定不會。
蘇格拉底:這一切複雜的食物在我看來,就跟有很多音調和節奏的詩歌差不多。
格勞孔:的確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複雜的音樂會帶來放蕩,樸素的音樂藝術教育卻能讓心靈做到自製。複雜的食物會讓人生病,樸素的體育鍛煉卻能讓人獲得健康的體魄。
格勞孔:說得對極了。
蘇格拉底:若城邦中到處都是放蕩和疾病,那法庭、藥店便無處不在,大部分自由人都要對法官、醫生畢恭畢敬,而這兩種人卻全然不將大家放在眼裏。
格勞孔:必然會這樣。
蘇格拉底:除了底層民眾、手工業者,接受過自由人教育的上層社會成員,同樣對傲慢的法官、醫生存在需求。除此之外,大家能為一座城邦的教育醜陋而惡劣,找到更充足的證據嗎?難道你不覺得,由於你們之中很少有人能做法官,因此從其餘城邦中找人過來做本城邦的君王和審判官,這點已經能清楚證明教育醜陋惡劣至極嗎?
格勞孔:是的。
蘇格拉底:你是否會認為,跟剛剛提到的狀況相比,另有一種狀況更加羞恥?有人在原告和被告兩種身份之間來迴穿梭,在法庭中耗費了自己的大半時間,還整天為了毫無意義的矛盾衝突,玩弄花招,指鹿為馬,推脫責任,狡辯使詐,費盡心機為自己做錯的事找借口,一切隻因自己不清楚該如何掌握更多的生活意義。而他之所以會有這些表現,原因在於他不清楚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遠比任由那些心不在焉的法官來為自己做決定,更加美好且崇高。
格勞孔:這的確是種更加羞恥的狀況。
蘇格拉底:而比這更加羞恥的,難道不是有人在受傷或是偶然罹患季節性疾病之餘,四處去看醫生?更加羞恥的,難道不是身體因為無所事事和之前提到的好吃懶做的生活方式,被濕氣充斥,好像一片沼澤,逼迫阿斯克雷比斯[ 古希臘一位名醫。——譯者注
]頗具發明天分的子孫發明了一些新的疾病名稱,包括腹脹、痢疾等?
格勞孔:這些疾病的名稱確實聞所未聞,十分奇怪。
蘇格拉底:我認為,它們在阿斯克雷比斯那個年代是不存在的。我推導出這個結論的依據是關於特洛伊的傳說。在特洛伊,歐力皮呂斯受了傷,一名婦人喂他喝下普拉那酒,其中摻了大麥粉和乳酪碎塊。很明顯,這是一劑熱性藥。然而,阿斯克雷比斯的兒子們卻並未指出她和帕特洛克羅斯這位看護犯了何種錯誤。
格勞孔:給傷者服用這樣的藥,的確讓人覺得很奇怪。
蘇格拉底:你不必覺得奇怪,要是你對以下情況還有印象的話:過去,赫羅迪克斯醫生治療病人時,不會采用當前的藥物。作為一名生病的教練,赫羅迪克斯將體操與藝術混雜,自我折磨了一番,之後又把其餘很多人也折磨了一番。
格勞孔:這是怎麽迴事?
蘇格拉底:通過對自己多年的悉心照顧,身患絕症的他竟又活了很多年,但從頭到尾,他都沒能醫治好自己的頑疾。他在自己的人生中隻做了一件事,就是醫治自己,時刻都在為自己是否沒能嚴格遵從製定的保養習慣而煩惱。在這種煎熬中,他借助自己的醫療方法,成功得到了老死的獎章。
格勞孔:對他的醫術來說,這的確是種高尚的獎勵!
蘇格拉底:他是應該得到這種獎勵。像他這樣的人可不會了解,阿斯克雷比斯之所以沒將這種治療方法留給自己的子孫,原因在於他明白有序城邦中的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分內事要做,而不在於他對這種治療方法缺乏了解,或根本不知道其存在。大家沒有生病的時間,要將畢生精力都用於醫治自己的病,是絕對不可行的。看見富人或有福之人這樣做,我們都覺得沒什麽,可若是工人也這麽做,我們便會認為這很荒謬。
格勞孔:這是為什麽?
蘇格拉底:生病以後,木匠去找醫生看病,要求對方開藥讓他上吐或是下瀉,把病毒排出體外,或是采用燒灼療法、手術療法也都可以。可要是醫生讓他長時間養病,把他的頭包紮得嚴嚴實實,那他馬上會說自己沒有生病的時間,不能丟開現在的工作,整天沉溺在疾病中,這種生活太無趣了。他會跟醫生道別,然後迴到家,繼續原來的工作。他可能會意外康複,工作下去,也可能會病死,但這樣就不會再有任何煩心事了。
格勞孔:這才是對醫術恰如其分的應用。
蘇格拉底:這是否因為他需要從事一種工作,否則便失去了活著的價值?
格勞孔:很明顯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不過,若說富人也要從事規定的工作,否則他便會認為自己失去了活著的價值,這種說法卻是不成立的。
格勞孔:我從未聽過這種說法。
蘇格拉底:啊,弗庫裏德斯說:“有錢以後應遵守道德。”這句話你聽說過沒有?
格勞孔:我認為,在吃飽之前[ 富人當然可以吃飽。——譯者注
],同樣應遵守道德。
蘇格拉底:在這方麵,我們先別跟他吵架了。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的是,富人是否需要遵守道德?若答案是否定的,那他們會不會失去活著的趣味?整天都在擔心自己的身體,當然會對木匠和其餘工匠造成阻礙,但這會不會阻礙富人照弗庫裏德斯的勸說去做呢?
格勞孔:在體育鍛煉以外,還要對身體過分小心,確實會造成最大的阻礙。
蘇格拉底:做家務、服兵役、處理公務,全都會因此遭遇很多阻礙。其還會將所有學習、思索、沉思都變成難事,這種影響是最壞的。整天繃緊神經、疑神疑鬼、頭昏腦漲,並說是對哲學的研究引發了這些症狀,會讓人時刻感覺自己的身體出了各種各樣的狀況,因此會以種種方式阻礙種種情境中的道德實踐與磨煉,比如學習、沉思等。
格勞孔:這是必然的。
蘇格拉底:不妨這樣說,這點阿斯克雷比斯一早便了解了。有些人隻是某些部位生了病,身體整體而言還是很健康的,並有很好的生活習慣。他把治療方法傳授給這些人,借助藥物或是外科手術,治好了他們的病,讓他們原先怎麽生活,以後就怎麽生活,不會對他們履行公民義務造成阻礙。有些人全身都是病,且病情很嚴重,借助特定的食譜和循序漸進地抽取與注射的方法,可以治療他們的疾病,維持他們的生命,但生命中充滿痛苦,其子孫的身體狀況一樣會很惡劣,他並不願采取這種方法。無論對其本人還是國家而言,身體狀況達不到普通標準的病人都無法帶來任何利益,因此他覺得治療這種病人是沒有價值的。
格勞孔:阿斯克雷比斯要真像你說的這樣,那麽再沒有人比他更懂得政治了!
蘇格拉底:很明顯是這樣的。他的兒子們便是如此,他們在特洛伊戰場上,兼具出色的士兵與醫生這兩種身份。你知不知道,在治療傷兵時,他們采用的就是上述治療方法。潘達羅斯一箭射中了墨涅拉俄斯,後者受傷後,“大家吸出了他的瘀血,又將緩解草藥敷在他的傷口上”。[ 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過去,歐力皮呂斯受傷,他們曾讓他忌口,但這次他們卻沒讓墨涅拉俄斯忌口,隻是偶爾讓他喝某種奶酒。在他們看來,傷者若很健康,很樸素,那敷草藥對其而言已經足夠了。不過,他們不會去醫治天生體弱多病,生活又很放縱的人,他們覺得這種人活下去,並不會給任何人哪怕是其自身帶來好處。他們不會醫治這種人,即使他們比彌達斯[ 古希臘神話中的一位國王,非常富有,據說他曾從酒神狄俄尼索斯處學到了點金術,可以點石成金。——譯者注
]還要富有。你對這些傳說還有印象嗎?
格勞孔:阿斯克雷比斯的兒子們要真像你說的這樣,就太偉大了!
蘇格拉底:實情就是如此。不過,對比我們的原則,那些悲劇作家與詩人品達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表示,阿斯克雷比斯是太陽神阿波羅之子,他是被雷劈死的,因為他接受了賄賂,前去為一名垂死的有錢人治病。我們以之前提到的原則為依據,拒絕接受這種說法。我們的觀點是,神明之子不會如此貪婪,如此貪婪的不會是神明之子。
格勞孔:你的說法到目前為止,都非常正確。不過,請你再迴答我一個問題,蘇格拉底,在我們的城邦中,是否需要好醫生?最好的醫生是否應為最多的病人提供治療,無論病人天生體質好還是不好?而最好的法官是不是也應跟品性各不相同的人交往?
蘇格拉底:好醫生與好法官都是我們所需要的,這點毋庸置疑。不過,我口中的“好”是什麽,你清楚嗎?
格勞孔:你告訴我,我就清楚了。
蘇格拉底:那好吧,我嚐試著告訴你。你在同一個問題中,混雜了兩件不同的事。
格勞孔:你說什麽?
蘇格拉底:自幼開始學習醫術,接觸過五花八門的病人,若其身體不算健康,還會親自體驗種種疾病,醫生若能滿足這些條件,的確有可能具備高超的醫術。因為在我看來,他們在治療身體時,並非利用身體,而是利用心靈在治療。若是前者,他們的身體便不應生病或繼續生病;若是後者,他們的心靈便不能很糟糕或變得很糟糕。如若不然,他們要好好治療病人,便成為不可能。
格勞孔:沒錯。
蘇格拉底:朋友,法官卻是利用心靈治療心靈。無論如何,法官的心靈都不能自幼便終日接觸惡劣的心靈,更不能像醫生診治病人般,為了能在審判中迅速推導出犯罪經過,便親自犯罪以獲取最直接的經驗。反過來,法官的心靈應從小就遠離惡劣的人與事,避免跟其有任何接觸,除非他們的心靈並不是美而公正的,他們做出的判決也不是公平的。但這會導致好人早年因心靈缺乏壞人心靈中的原型,變得單純且容易上當。
格勞孔:確實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因此,好的法官肯定是上了年紀的人,而不是青年人。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他們才從學習中了解到,到底何謂不正義。了解不正義時,他們並未將其視為自己心靈中的事物,而是將其視為其餘人心靈中的事物,不是借助自身經驗,而隻是借助知識明確了解,不正義是多嚴重的罪惡,這是長期觀察學習的結果。
格勞孔:人們會將這種法官視為所有法官中最尊貴的。
蘇格拉底:不僅如此,還是一位好法官。由於擁有好的心靈,便是一個“好”人,因此“好”便成了你的主旨。疑心很重、陰險狡猾的人和作惡多端的人,會覺得自己手段高超,能把大家都蒙在鼓裏。他在跟同類交往的過程中,凝視著自己心靈中的原型,給人一種很有頭腦和能力的印象。不過,他在跟好人或長輩交往的過程中,就會因疑心過重,給人一種非常愚蠢的印象。他的心靈中不存在好的原型,因此無法辨認出好人。但這並不會妨礙他本人和其餘人都認為,他好像並不愚蠢,還很有頭腦,畢竟他遇到的壞人遠比好人多。
格勞孔:確實。
蘇格拉底:所以能洞悉一切的最佳法官會是第一種人,而非第二種人。原因在於,罪惡斷然無法對美德與罪惡自身產生認知,而借助教育,天生的美德最終卻會對罪惡與美德自身產生認知。所以能洞悉一切的法官隻有好人,而非壞人才能勝任,這便是我的觀點。
格勞孔:我很認同。
蘇格拉底:既然如此,你會把我們倡導的這種醫療和司法技術,確定為城邦的法律嗎?若公民的身體與心靈生來便是健康的,這兩種法律便會善待他們,否則便會任由其死亡。有些人天生擁有罪惡的心靈,且根本不可能改正,城邦便會將其處決,不會對其懷有半分寬容。
格勞孔:對被處決者和城邦而言,這都是最佳做法,這點已得到證實。
蘇格拉底:到了這時,我們所謂樸素音樂藝術教育帶來的影響,都已被青年接納。他們養成了很好的習慣,懂得自我克製。很明顯,他們用不著再打官司了,完全可以自我監督。
格勞孔:沒錯。
蘇格拉底:青年們在接受過這種音樂藝術教育後,還能遵從自己的意願,借助體育鍛煉追逐相同的目標。這樣一來,若不是到了非求助於醫術不可的時候,他完全用不著醫術。
格勞孔:這也是我的觀點。
蘇格拉底:而且他堅持鍛煉身體,不懼艱苦,也不是為了讓身體更強壯,主要目的在於讓自己的心靈變得更有激情。普通運動員吃的食物都有規定,會讓其肢體粗壯,更有力氣,他跟這些運動員不一樣。
格勞孔:完全正確。
蘇格拉底:所以格勞孔,我是否可以說,以音樂、體育作為我們的教育基礎的立法家,是為了利用音樂照料心靈,利用體育照料身體,有別於部分人的想象?
格勞孔:這是什麽原因呢?
蘇格拉底:服務心靈是教授音樂、體育的主要目的,這是他們做出的規定。
格勞孔:這是怎麽迴事?
蘇格拉底:終生忽視音樂藝術教育,專注於體育,會對心靈造成何種影響,你留意過嗎?反過來,終生忽視體育的影響,專注於音樂藝術,又會對心靈造成何種影響?
格勞孔:你是什麽意思?
蘇格拉底:我的意思是,前者會帶來野蠻、殘酷,後者會帶來柔弱、溫馴。
格勞孔:沒錯。通常說來,專注於體育的人會變得粗魯過頭,專注於音樂藝術的人又會變得柔弱過頭,這點我已經留意到了。
蘇格拉底:本性之中的激情會導致野蠻,這是毋庸置疑的。恰如其分的訓練能將其變為勇敢,過火的訓練卻會將其變為粗魯殘暴。
格勞孔:是的。
蘇格拉底:而人性的哲學部分中,是否包含了文雅的性質?對這種性質做出恰如其分的培養,便能使其變得文雅且井井有條,任由其過度發展,便會導致其變得過度懦弱,這種說法成立嗎?
格勞孔:絕對成立。
蘇格拉底:不過,我們的觀點是,我們的保衛者要兼具這兩種品性。
格勞孔:是的。
蘇格拉底:那這二者是否需要相互協調?
格勞孔:這是自然的。
蘇格拉底:若能讓這二者相互協調,一個人的心靈就會變得文雅且勇敢。
格勞孔:的確。
蘇格拉底:否則他便會懦弱且粗魯。
格勞孔:沒錯。
蘇格拉底:那好,假設有個人沉浸在音樂中,把自己的耳朵當漏鬥,往裏灌入我們之前提到的種種綿軟、哭泣的曲調,使其進入自己心靈內部。此人若時刻沉浸在雜亂的音樂聲中,那隻要他有激情,激情便會在一開始由硬變軟,像鐵一樣,能夠做成器皿使用。可他若是好像喪失了理智,繼續沉浸其中,無法在恰當的時機停止,那他便會逐漸溶解。最終,他將失去激情,變成“懦弱的士兵”,再也提不起精神來。
格勞孔:說得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若他本性並不堅強,那用不了多久,便會迎來這一難以振作的糟糕後果。若是他本性堅強,情緒會在刺激中失控,輕而易舉便會變得憤怒或恢複平和,以至於變成了這樣一種人:喜歡發怒,跟人爭吵,性格古怪,忽喜忽怒。
格勞孔:的確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另外,你覺得,一個人從不涉足藝術與哲學,而將所有精力都用於體育鍛煉,有著很好的食欲,那他一開始會不會身體強健,滿懷激情,勇氣增加?
格勞孔:會。
蘇格拉底:可如果在體育鍛煉之餘,他什麽都不做,逃避藝術之神,又會迎來何種結果?他的心靈內部也許會燃燒著哲學的火焰,可是他從未接觸過學習與研究,從未了解過何謂辯證推理,那這種火焰不會因此變暗變弱嗎?這難道不是心靈啟示與培養,以及感知接納能力的缺失,必將導致的結果嗎?
格勞孔:的確。
蘇格拉底:所以在我看來,這種人會對藝術缺乏了解,且反感理論。遊說他人時,他不會借助證明的方式,而會借助暴力、蠻橫的方式,實現自己所有的目標,跟野獸沒什麽兩樣。他將生活在粗魯與愚昧中,這種生活與協調、美好絕緣。
格勞孔:一點兒沒錯。
蘇格拉底:因此,存在音樂與體育這兩種技術——我認為這是某位神明對人類的恩典,它們分別為人類的哲學與激情這兩部分服務。其目的在於讓這兩部分一張一弛,協調配合,而不在於服務心靈與身體,後者隻是順帶做的工作。
格勞孔:應該就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所以我們將以下這種人稱為最完美、和諧的音樂家,是最恰如其分的:這種人能讓音樂與體育彼此配合,完美無瑕,能將二者運用到心靈中,且使其相互之間的比例達到最恰如其分的程度。跟隻對和弦、演奏有所了解的人相比,以上這種人是更合格的音樂家。
格勞孔:蘇格拉底,你說得很有道理。
蘇格拉底:既然這樣,格勞孔,若需要對我們的城邦憲法進行監督,那長期設立一名監督者,是否很有必要?
格勞孔:自然很有必要。
蘇格拉底:這便是教育、培養公民的原則大綱。請問,有必要對他們跳舞、狩獵、賽狗、體育比賽、賽馬,逐一展開細致的描述嗎?很明顯,細節一定要跟大綱相符,要找出細節,隻要大綱確定下來,便不是什麽困難的事。
格勞孔:可能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我們接下來還要決定些什麽?是哪些公民是統治者,哪些是被統治者嗎?
格勞孔:很明顯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統治者的年齡顯然一定要大一些,被統治者的年齡顯然一定要小一些,是這樣嗎?
格勞孔:是的,這點顯而易見。
蘇格拉底:還有一點顯而易見,就是統治者一定要是其中最好的公民,是這樣嗎?
格勞孔:是的。
蘇格拉底:最好的農民是不是最擅長耕作的農民?
格勞孔:是。
蘇格拉底:那最擅長保家衛國的人,是不是就是最好的保衛者?
格勞孔:是。
蘇格拉底:這些人首先應具備保家衛國的智慧與才能,除此之外,他們是不是還應對國家利益懷有真誠的關注?
格勞孔:這是自然的。
蘇格拉底:人最關注的對象,往往也是他喜愛的對象。
格勞孔:這是毋庸置疑的。
蘇格拉底:人最喜愛的人,往往是他覺得跟自己有相同利益,並承受相同災禍的人。
格勞孔:的確如此。
蘇格拉底:如此一來,我們在從全體保衛者中挑選統治者時,一定要滿足以下條件:根據我們的觀察,他們斷然不想做危害國家的事,沒有人比他們更願意為了國家的利益,奉獻畢生的精力。
格勞孔:這是最穩妥的選擇。
蘇格拉底:我還認為,我們需要時刻觀察他們能否終生堅持這一決定,保家衛國,能否抵擋魔法、暴力帶來的令人難以察覺的影響,絕不放棄竭盡所能效忠國家的決定?
格勞孔:這裏的“放棄”是什麽意思?
蘇格拉底:我的意思是,我認為,一種決定會因為自願或非自願,脫離心靈。錯誤的決定會自願脫離已經改邪歸正之人,而所有正確的決定都是非自願脫離心靈的。
格勞孔:自願的情況我明白了,至於非自願的情況,我還是想聽你解釋一下。
蘇格拉底:好。你是否讚同,大家會自願扔掉壞東西,而不會自願失去好東西?得到虛假的真理,莫非不是壞事?得到真正的真理,莫非不是好事?莫非得到表現實情的決定,在你眼中不等同於得到真理嗎?
格勞孔:你的觀點非常正確,人們都不會自願讓人奪走自己正確的決定,這同樣是我的觀點。
蘇格拉底:通常說來,當人們遭到搶掠,即誘騙或逼迫時,便會出現非自願的放棄。
格勞孔:我不明白你談到的兩種搶掠的意思。
蘇格拉底:我的說法肯定有些難懂,好像悲劇人物的台詞。我談到的“搶掠”,即大家在無意間放棄了原先的決定,這或許是因為其在辯論中被對方說服了,或許是因為時間太長遺忘了。這些你明白嗎?
格勞孔:明白了。
蘇格拉底:而我談到的“逼迫”,即在困境或災禍的逼迫下,人們不得不改變了原先的決定。
格勞孔:這點我也明白了,我讚同你的說法。
蘇格拉底:而“誘騙”即人們在享受的誘惑或恐懼的恫嚇下,改變了自己的決定。我認為,你對此不會有異議。
格勞孔:你說得沒錯。所有誘騙性事物都能迷惑心靈,好像巫術一樣。
蘇格拉底:剛剛提到,我們在尋覓能堅守內心信念的人,也就是這些人能一直堅持做自己覺得最能維護國家利益的事。我們對他們的觀察,務必要從他們童年時期開始,要為他們安排一項工作,最能讓他們遺忘自己的信念,且最能讓他們上當受騙。有些人也許會遺忘信念,上當受騙。我們一定要放棄這些人,隻選擇與之相反的人,這點你是否認同?
格勞孔:認同。
蘇格拉底:另外,我們還要在以下方麵對他們進行觀察,包括身體、精神方麵能否承受考驗,能否向比自己更有才能的人看齊。
格勞孔:完全正確。
蘇格拉底:那好,接下來我們還要觀察他們能不能承受第三種誘騙。我們會先安排青年在窮困中生活,之後再安排他們過上富足優越的生活。這就好比大家會將馬駒帶去吵鬧處,觀察其會不會受到驚嚇。在對青年做出這種安排時,我們會認真觀察他們能不能拒絕引誘,潔身自好,好好保衛自己和自己的涵養,堅守自己心靈中良好的曲調與節奏,不管在什麽情況下都是如此。這種觀察需要花費比煉金並打造金器更多的心機。若他們能滿足我們的要求,便能為國家和自身創造最大的價值。若從童年、少年到成年,他們都能承受住這種考驗,不出任何瑕疵,那挑選國家統治者與保衛者時,他們必然會當選。應在其生前賜予其榮耀,在其死後為其舉行盛大的葬禮,以及其餘紀念性活動。至於無法滿足上述條件的人,我們應將其摒棄在外。格勞孔,在統治者與保衛者的挑選與任命中,我們要以此作為總的方法,這便是我的觀點。不過,這其中自然不包含所有細節,隻是綱要而已。
格勞孔:我認同你的觀點,這就是我們應采取的方法。
蘇格拉底:從最全麵的意義上說,我們確實能把這些人稱為保衛者。他們警惕外麵的敵人和裏麵的朋友,讓敵人無法對城邦造成威脅,讓朋友不願對城邦造成威脅。而我們剛剛談到的那些保衛者,他們之中的青年都是統治者命令的執行者,我們以協助者或助理作為對他們的稱謂。你有什麽看法?
格勞孔:你說得很對。
蘇格拉底:我們前段時間剛剛談及,偶爾要說謊話。眼下,我們可能剛好要說這樣一個謊話,要是能說服統治者相信,就說服其相信,否則最低限度也要說服其餘城邦中的人相信。
格勞孔:什麽樣的謊話?
蘇格拉底:是腓尼基人的一個傳說,許久之前在很多地區都曾出現過,並不新鮮。我們認為這個出自詩人之口的傳說是真的。不過,事到如今,這種傳說已經失去了所有能讓人信服的力量,在人們中間消失了,以後也基本不會出現。
格勞孔:你好像非常抗拒直接說出這個傳說,這樣拐彎抹角。
蘇格拉底:我為什麽會這樣,等我說出來,你就明白了。
格勞孔:別害怕,現在就告訴我吧。
蘇格拉底:好,我告訴你,但我不確定我有沒有勇氣,能不能說清楚,可以先後說服統治者、戰士和其餘城邦中的人相信,盡管他們從我們這裏得到教育,得到培養,但他們全都像處在夢境中。他們被孕育成型的地方在地球內部,同樣是在地球內部,他們的兵器與裝備被打造而成。地球母親撫養他們長大,再將他們送到人間。他們務必要將自己的出生地視為母親與保姆,將其餘公民視為自己的同胞手足,要牢記自己的出生地,抵抗外敵,保衛當地的安全。
格勞孔:剛剛你猶猶豫豫不想直接說出這個謊話,個中原因我已經搞清楚了。
蘇格拉底:我有自己的原因,所以才會有這種表現。先來繼續這個傳說,不要理會別的了。在傳說中,我們會跟他們說,盡管大家在這座城邦中都是手足,但是在打造他們時,上天為部分人的身體摻入了金子,這些最尊貴的人便是統治者候選人。上天還為部分人的身體摻入了銀子,這些便是助手,也就是戰士。還有部分人,上天在其身體中摻入了鐵、銅,這些人便會成為農民和工匠。不過,因為人們彼此之間都是親戚,兒子本應是父親的同類,但父親是金子,兒子是銀子,父親是銀子,兒子是金子之類的情況也不可避免,變化多端。因此,好好保衛自己的子孫,密切關注子孫靈魂內部的金屬混雜狀況,是上天對統治者至關重要的命令。統治者斷然不會容忍心靈中摻雜了鐵、銅的子孫,應安排這些子孫跟農民、工匠為伍,這樣他們的才能方可與之匹配。統治者還應重用天分中居然存在金子或銀子的農民、工匠子孫,提拔其擔任保衛者或是助手。先前有這樣一道神諭:“國家將在銅與鐵的統治下衰亡。”要讓他們對這個傳說信以為真,你有什麽法子?
格勞孔:沒有,無論如何,我們都無法說服這代人對這個傳說信以為真。但我認為,其後代或是更遙遠的後代,終歸有人會相信這個傳說。
蘇格拉底:我明白,你是想說,就算是這樣,同樣能發揮很好的作用,讓他們更加愛自己的國家,更加愛彼此。我覺得,不妨通過口口相授的方式,讓這個傳說世代流傳!
接下來,我們就賜予這些大地的孩子武裝,並引領他們去見統治者,接受其統領。其後,安排他們找到城邦中最適合安營紮寨的地方,打擊內部的罪犯和外部的強敵。他們駐紮下來,舉行完必要的祭神儀式後,接下來是不是就要建造巢穴了?
格勞孔:沒錯。
蘇格拉底:這種巢穴是否需要冬暖夏涼?
格勞孔:這是自然的,因為你說的是他們的住所吧。
蘇格拉底:沒錯,我不是在說生意人的住所,而是戰士的軍營。
格勞孔:為何要將這二者區分開?
蘇格拉底:請聽我說,牧羊者心目中最恐怖、羞恥的事,是把協助他們控製羊群的牧羊犬喂養得好像野獸一樣,進攻、傷害自己保護的羊群,以滿足自己的放蕩、食欲或其餘需求。
格勞孔:這的確很恐怖。
蘇格拉底:那我們是否需要想方設法避免我們的助手在公民麵前表現出這種態度,避免這個友善的同盟依靠自身更為強大的力量,變身成為蠻橫的主人?
格勞孔:肯定需要。
蘇格拉底:若接受過真正良好的教育,那在這件事上,他們便擁有了最重要的保障,是這樣嗎?
格勞孔:他們已經接受了真正良好的教育!
蘇格拉底:我親愛的格勞孔,這點我們現在還無法確定,但我們剛剛說,若他們不光要對內部成員友善,還要對保衛對象友善,那他們就務必要接受正確的教育,無論這種教育是什麽樣的,這點我們能夠確定。
格勞孔:正是如此。
蘇格拉底:所有通情達理之人都將表示,為了讓他們放下心來,成為最佳保衛者,不至於被逼無奈,肆意傷害其餘公民,我們不僅要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教育,還一定要為他們提供住所以及其餘東西。
格勞孔:這種說法很正確,通情達理之人確實會這樣說。
蘇格拉底:那麽,若真要滿足我們的期待,將他們變為最佳保衛者,我們是不是應讓他們在生活、住所方麵,遵從以下方式,請思考一下。首先,他們之中的每個人都不能擁有半點兒私人財產,隻有生活必需品是例外。其次,他們之中的每個人都不應擁有房子或是倉庫,能讓人們隨心所欲地進進出出。他們的糧食由其餘公民根據他們的需求提供,每年的份額都是確定的,不會多或少,這是給智勇雙全、能上戰場的保衛者的酬勞。這些保衛者隻能像戰場上的戰士般,一起居住,一起用餐。談到金子和銀子,我們務必要跟他們說,世間的金子和銀子對他們可有可無,他們的心靈內部將一直珍藏著從神明那裏得到的聖潔的金子和銀子。由於心靈內部的金子和銀子十分聖潔,十分珍貴,世間的金子和銀子卻是很多罪惡的源頭,因此他們不應將這二者混合,讓前者被後者玷汙。保衛者是所有公民中唯一不能跟金子和銀子有半點兒關聯的人,連接觸都不被允許,他們不能待在放著金子和銀子的房間裏,不能佩戴金子和銀子製成的飾品,也不能用金子和銀子製成的杯子飲酒。通過這種方式,他們解救了自己,也解救了自己的國家。私人土地、房屋、錢財,會將他們從保衛者變成房子和土地的主人。如此一來,他們便發生了質變,先前是民眾的同盟,現在卻成了民眾的仇敵與殘暴的君主,與民眾相互仇恨。他們會密謀傷害民眾,民眾也會密謀推翻他們。終其一生,他們都無法擺脫惶恐。跟別國仇敵相比,更讓他們惶恐的是民眾,這將導致他們跟國家共同毀滅。
我們就以上述各項原因為依據,宣布向保衛者提供這種住所和其餘所有事物,並通過法律確定下來,你覺得怎麽樣?
格勞孔:非常好。
阿德曼托斯:這也是我的觀點,我認為,我們的觀點很正確。
蘇格拉底:隻是這樣,還無法讓他們變成勇士,此外還要做些什麽?為了讓他們不懼死亡,我們是否需要更深入的做法,用語言給予他們正確的教育?內心對死亡懷有畏懼的人,在你看來能成為勇士嗎?
阿德曼托斯:我認為不能。
蘇格拉底:認為的確有冥界存在,且相當恐怖,這樣的人會不懼死亡,在交戰期間抗爭到底,絕不屈服於對方的奴役嗎?
阿德曼托斯:不會。
蘇格拉底:這樣說來,我們就應監督故事創作者,讓他們不要把冥界編造得那麽恐怖,畢竟實情並非如此,而且這樣會危及未來的保衛者。我們還要讓這些創作者讚美冥界中的生活。
阿德曼托斯:是應該這樣。
蘇格拉底:那首先刪除史詩中的以下內容吧:
“與其在地獄中做亡魂的統領者,寧可在人世間跟隨不富足的主人,受他奴役。”[ 摘自荷馬的史詩《奧德賽》。——譯者注
]
“他很憂心冥界黑暗、悲慘的景象,在世人與神明麵前揭露出來,讓永生的神明都深受觸動。”[ 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
“盡管冥界中有鬼魂在遊蕩,但他們已經失去智慧。”
“其餘人都隻是飄來蕩去的幻影,隻有他還擁有智慧。”[ 這兩句都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
“脫離肉體後,靈魂飛向哈德斯[ 古希臘神話中的冥王。——譯者注
]的宮殿,沿途哭訴自己悲慘的命運,丟棄了自己的青春,也丟棄了自己活著的氣息。”
“魂魄像煙一樣散去,發出嗚咽之聲。”[ 這兩句都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
“冥界中的鬼魂擁擠前行,發出悲慘的哭泣聲,好像一群在幽深曲折的洞穴中飛舞的蝙蝠,一隻不慎墜落,其他蝙蝠便會嚇得尖叫。”[ 摘自荷馬的史詩《奧德賽》。——譯者注
]
這些詩句和一切類似詩句,若都被我們刪除了,還請荷馬和其餘詩人見諒。這些詩句都很出色,贏得了很多人的喜愛,我們不會否認。然而,世人聽到的越是好詩,越是讓我們憂心。這些聽者不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都應不懼死亡,都應珍惜自己的自由,懼怕成為奴隸。
阿德曼托斯:對此我沒有任何異議。
蘇格拉底:不僅如此,在提及這些事時,我們還務必將“科庫托斯河”“斯堤克斯河”[ 這兩條河都是環繞冥府的冥河。——譯者注
]“鬼魂”“屍體”等一切恐怖的詞語刪除,以免讓人膽戰心驚。這些詞語或許有別的用途,都非常有利,但我們現在關注的是對保衛者的教育,我們很憂心,我們的保衛者會因這種恐怖的詞語,達不到堅定與勇氣的要求,變成膽小怕事的懦夫。
阿德曼托斯:這是種非常合理的擔憂。
蘇格拉底:刪除這些詞語就是合情合理的?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在故事和詩歌中,我們應選擇與之截然相反的詞語?
阿德曼托斯:顯然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鼎鼎大名的英雄發出的悲痛的哭泣與感歎,又是否需要刪除?
阿德曼托斯:自然需要,跟上文提到的那些沒有區別。
蘇格拉底:刪除這些到底正確嗎?請你認真思考。我們認為,高貴之人不會覺得,對於自己的朋友,也就是另外一個高貴之人而言,死亡是很恐怖的。
阿德曼托斯:我們是這樣認為的。
蘇格拉底:麵對朋友的死亡,他便不會像朋友經曆了恐怖的事情一樣,對其表示哀悼。
阿德曼托斯:是的。
蘇格拉底:這種人獲得的幸福,全都源自自身,這種說法也是成立的。這種人跟其餘人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求助於別人的次數是最少的。
阿德曼托斯:的確。
蘇格拉底:所以這種人完全不會因失去兒子、兄弟、財富或是其餘人或物,產生半分恐懼。
阿德曼托斯:沒錯,半分恐懼都不會有。
蘇格拉底:所以這種人斷然不會感到悲痛,能鎮定自若地麵對所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災禍。
阿德曼托斯:完全沒錯。
蘇格拉底:如此一來,我們就應把那些鼎鼎大名的男人的痛哭刪除,將其劃歸到女人——出色的女人除外——和普通男人身上。我們要宣布,我們培養的保衛者不會效仿這些人,對他們很是輕蔑。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所以我們需要再度向荷馬和其餘詩人提出要求,別用以下詩句描繪女神之子阿喀琉斯[ 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海洋女神忒提絲和英雄珀琉斯的兒子。在特洛伊戰爭中,為希臘軍隊的勝利立下大功。——譯者注
]“在床上躺著,時而側躺,時而仰臥,時而趴伏”,隨即起身,“在荒蕪的海邊來迴走動,滿心慌亂”,以及雙手抓起黑泥灑落在自己頭頂,並像荷馬詩中所言痛哭流涕。另外,也不要說普裏阿摩斯[ 古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國王,他的兒子赫克托爾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人物,在特洛伊戰爭中慘死。——譯者注
]作為神明的至親滾到泥土中,“懇請每一個人幫忙,逐個叫他們的名字”。特別是不要安排神明放聲大哭,“我生下這個英雄,是身為人母的不幸,我心中滿懷悲痛”。不能這樣放肆地扭曲眾神的形象,尤其是眾神之王,不要讓他發出這樣的哀歎“啊,眼見我的朋友被人追得滿城跑,我真是滿心悲哀”,以及“啊,薩爾佩冬[ 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宙斯的兒子,半人半神,在特洛伊戰爭中幫助特洛伊對抗希臘,後來被希臘主將阿喀琉斯的朋友帕特洛克羅斯殺死。——譯者注
],我的至親,被墨諾提俄斯的兒子帕特洛克羅斯殺死,是你無法擺脫的命運”[ 這一段的詩句全都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
親愛的阿德曼托斯,如果我們的青年們去聽這種故事,並不覺得其很羞恥,很滑稽,反而聽得很認真,那他們作為凡夫俗子,若是說出類似的話,做出類似的事,就更加不會覺得羞恥、滑稽了。不僅如此,他們還會為微不足道的小事發出抱怨,感到痛苦,而無法在悲痛中控製自己。
阿德曼托斯:的確如此。
蘇格拉底:他們不應這麽做,我們剛剛的討論已為此提供了證明。在得到更出色的證明和結論前,我們要堅持這一結論。
阿德曼托斯:他們確實不應這麽做。
蘇格拉底:他們同樣不應熱衷於發出大笑聲,放肆地大笑往往能輕而易舉地讓人情緒激動不已。
阿德曼托斯:我很讚同。
蘇格拉底: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能相信對有價值之人大笑不已、無法自控的描繪,對神明的這種描繪就更不能信了。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那荷馬對眾神的這種描繪,我們就斷然不應接納:“赫淮斯托斯拿著酒壺,在宴會廳跑來跑去,十分忙碌。看到這樣的景象,極樂之神哈哈大笑起來。”我們“不應接納”這種描繪,你是這麽說的。
阿德曼托斯:你說這話是我說的,就是我說的吧,隻要你願意。不管怎麽樣,我們都不應接納這種描繪。
蘇格拉底:此外,我們還務必要將現實擺在最高位。我們剛剛談到,對神明而言,虛假一點兒用處都沒有,但是對世人卻能發揮藥物的作用。若這種說法成立,我們便應禁止普通人觸碰虛假,將其交由醫生管理,這點顯而易見。
阿德曼托斯:的確顯而易見。
蘇格拉底:維護國家利益能為國家統治者提供依據,讓其用虛假對付仇敵乃至其餘公民。除此之外的所有人,都不能觸碰虛假。在我們看來,對統治者撒謊的普通人犯了跟以下情況相同乃至更嚴重的罪行:病人就自己的病情,對醫生撒謊;運動員就自己的身體狀況,對教練撒謊;船員就船和他自己或是其餘船員的狀況,對掌舵者撒謊。
阿德曼托斯:說得太準確了。
蘇格拉底:既然這樣,統治者就需要懲處城邦中一切撒謊的人,“無論其是預言家、醫生、木匠,還是工匠”。[ 摘自荷馬的史詩《奧德賽》。——譯者注
]因為這種做法完全能毀掉一座城邦,一如船員毀掉一艘船。
阿德曼托斯:若他的謊話能發揮作用,便能毀掉一座城邦。
蘇格拉底:自製的美德對我們的青年是否有必要?
阿德曼托斯:自然有必要。
蘇格拉底:服從統治者,以及控製自己的食欲、性欲等欲望,是大部分人最重要的自製。
阿德曼托斯:這點我認同。
蘇格拉底:在荷馬的史詩中,利狄奧米特說了這樣幾句話,我認為非常好:“請先坐下聽我說說話,朋友。”以及之後:“畏懼軍官的阿凱亞人勇敢前行,悄無聲息。”[ 這幾句話都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還有其餘相似的話語。
阿德曼托斯: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可你認為“賊眉鼠眼,膽小怕事,醉酒之徒”[ 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這句,以及之後幾句很好嗎?你認為其餘詩歌對平民衝撞統治者的描繪也很好嗎?
阿德曼托斯:我不這麽認為。
蘇格拉底:為了讓青年們不至於失去自製力,應避免他們聽到這種話語。而這些話語引發的其餘快樂也並不重要,你認為呢?
阿德曼托斯:我很認同。
蘇格拉底:荷馬還安排一位智慧最出眾的英雄對所謂人生的最高福氣大加讚賞:“酒宴上擺著吃都吃不完的麵餅和大塊的肉,喝完一杯酒,仆人再將酒杯斟滿,不斷重複。”這種話能增強青年人的自製力嗎?另外還有這樣的話:“活活餓死是百姓最大的苦難!”[ 摘自荷馬的史詩《奧德賽》。——譯者注
]還有宙斯在眾神和世人睡著後,被欲望折磨得難以入睡,看到妝容豔麗的赫拉,便忍不住在露天環境中,跟她覆雨翻雲。宙斯告訴妻子,這一次比他們“隱瞞各自的父母”進行的第一次約會,還要銷魂,刹那,他忘記了自己所有的計劃。[ 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還有戰神阿瑞斯與愛神阿芙洛狄忒相戀後,赫淮斯托斯便用鐵鏈將二人捆綁起來。[ 摘自荷馬的史詩《奧德賽》。——譯者注
]這些事情怎麽可能增強青年人的自製力呢?
阿德曼托斯:我認為完全不可能。
蘇格拉底:不過,我們應讓青年人了解一下部分名人自我克製,忍受羞辱的做法,比如“他捶打著自己的胸口自責:‘你怎麽了,我的心靈?比這更糟糕的事,你都承受住了。’”
阿德曼托斯:這是自然的。
蘇格拉底:貪汙受賄也絕不能寬容。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這樣一來,我們就不能在人前誦讀:“錢可以買通神明與君主。”阿喀琉斯的老師菲尼克斯慫恿阿喀琉斯拒絕原諒阿凱亞人,除非阿凱亞人送錢給他,他才會向他們提供保護。對菲尼克斯這種做法,我們不應表示讚賞。此外,據說阿喀琉斯視財如命,收下了阿伽門農的禮物,並曾拒絕交還別人的屍體,直到對方送來錢後,他才答應。我們同樣不能認同這種說法,也不能相信確有其事。
阿德曼托斯:這種事的確不應被讚賞。
蘇格拉底:不過,我不想說阿喀琉斯做過這種事,這是因為荷馬的緣故。[ 在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中,阿喀琉斯對錢財並無太強烈的欲望。——譯者注
]為了做到虔誠,我同樣不想相信其餘人的類似說法。我也不想相信,阿喀琉斯會跟阿波羅說:“你這神箭手,你這最壞的神,欺騙了我。如果我有足夠的能力,便會懲罰你,可惜我沒有。”[ 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我也不相信,他會想跟河神交戰,拒絕河神的勸告,還提到要將自己的“卷發獻給已故的朋友——勇士帕特洛克羅斯”,而這原本是打算獻給斯珀爾克斯河神的。[ 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阿喀琉斯之父向河神斯珀爾克斯承諾,若河神能保佑阿喀琉斯從特洛伊戰場上平安歸來,便將阿喀琉斯的卷發獻祭河神。後來,阿喀琉斯認為自己必然會戰死沙場,絕望憤怒之下,剪下自己的卷發,獻給了已經死去的朋友帕特洛克羅斯。——譯者注
]同樣的,我們也不能相信阿喀琉斯會在帕特洛克羅斯墓前,拖著赫克托的屍體快步走來走去,還在朋友火葬後留下的灰燼前,殺死抓來的戰俘。阿喀琉斯是女神和珀琉斯(天神宙斯的孫子,出了名的自製)之子,且在智慧最為出眾的赫戎教育下長大。不能讓青年們認為這位英雄居然精神錯亂至此,一方麵臣服於自己對金錢的欲望,另一方麵卻不把神明和人類看在眼裏,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缺陷同時存在於他的心靈中。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因此,我們同樣不能相信以下說法,或是準許其存在:海神波塞冬之子忒修斯與天神宙斯之子珀爾修斯會做出讓人震驚的惡行,即擄劫女子。至於現在的詩人誹謗其餘神明之子或英雄人物做出的褻瀆神明的恐怖惡行,我們同樣不能相信或是準許其存在。此外,我們要迫使詩人推翻以下兩點:是神明之子做了這些事,或做出這些事的是神明的後人。簡而言之,詩人應拋棄這兩種說法,不應讓青年們相信神會作惡,英雄未必好過普通人。這種說法不虔誠且虛假,這點之前已經談過了。我認為,神明不可能是罪惡的源頭,這點已被我們證實。
阿德曼托斯:這自然不可能。
蘇格拉底:而且對聽眾而言,這種荒謬的說法隻有壞處,沒有好處。因為所有聽眾都會據此認為,神明的後人過去乃至現在一直在做壞事,所以自己自然也可以做壞事。為了避免我們的青年們萌生肆無忌憚地做壞事的想法,我們務必要禁止宣稱那些人全都是神明至親的故事流行開來:“宙斯的祭壇建造在高聳的伊達山頂,祭神的煙火衝上雲霄。他們身上流淌著神明的鮮血,是宙斯的至親。”
阿德曼托斯:一定要禁止。
蘇格拉底:既然如此,我們還需要在應該說的和不應該說的這方麵,做出什麽規定嗎?跟眾神、神明、英雄、冥府相關的正確觀點,我們都已說出來了。
阿德曼托斯:是說出來了。
蘇格拉底:接下來應該要對跟人相關的說法做出規定吧?
阿德曼托斯:很明顯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親愛的朋友,我們現在還無法對此做出規定!
阿德曼托斯:這是為什麽?
蘇格拉底:因為在我看來,在跟人相關的重要問題上,詩人和說故事之人都說錯了。他們表示,很多正義之人都很痛苦,不正義之人卻很快樂,若能不被人發現,做不正義之事便能獲利,正義會給自己帶來害處,給他人帶來好處。你是否認同,我們應禁止他們說這種話,並要求他們唱出或說出截然相反的話?
阿德曼托斯:非常認同。
蘇格拉底:既然如此,那我們一早便在尋覓的對象,也已得到了你的認同。
阿德曼托斯: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不管怎麽樣,我們都要先找出何謂正義,以及從實質上說,正義能給正義之人帶來的利益。在其餘人看來,此人是不是正義,則是無關緊要的。我們搞清這點之後,才能在跟人相關的問題上,也就是應保留故事的哪些部分上達成統一,是這樣嗎?
阿德曼托斯:的確。
蘇格拉底:我們就這樣結束對故事內容的探討吧。為了兼顧故事的內容和形式,也就是說什麽和怎麽說,我們接下來會再探討故事的文體。
阿德曼托斯:你在說什麽?
蘇格拉底:我肯定會讓你明白的。說故事之人和世人說的故事,全都跟過去或現在或將來有關,你從這一角度觀察,就能更輕易了解我在說什麽了。
阿德曼托斯:沒錯,你這種說法已將所有情況囊括在內。
蘇格拉底:說故事時,他們是不是隻采用敘述或隻采用模仿[ 詩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表達,便是敘述;代入角色表達,便是模仿。——譯者注
],或二者兼具的方式?
阿德曼托斯:請你說得更明白些。
蘇格拉底:作為一名老師,我實在是滑稽又蠢笨!既然如此,我便隻好把我想說的,一點點慢慢說給你聽了,就像那種不善言辭、無法一次性解釋清楚的人。《伊利亞特》一開始的幾行詩是怎麽寫的,你清楚嗎?詩人在其中提到,赫呂塞斯請阿伽門農放自己的女兒出來,惹得阿伽門農大發雷霆。既然無法如願讓女兒迴來,赫呂塞斯便向神明祈求,讓其為希臘人降罪。
阿德曼托斯:這些我清楚。
蘇格拉底:那隨後的兩句你肯定也很清楚:“他向所有阿凱亞人,特別是阿退斯的兩個兒子——民眾的兩位首領祈禱。”至此,我們都未感受到有其餘什麽人說過話,說話的隻有詩人一個。但在之後那個段落中,說話的就成了年邁的祭司赫呂塞斯,而不再是詩人荷馬,後者似乎已變為了前者。詩人的這種敘述方式,基本貫徹了《伊利亞特》的剩餘部分對伊塔卡發生的所有故事的描繪,還有《奧德賽》的始終。
阿德曼托斯:的確。
蘇格拉底:所以是不是可以說,一切對話和對話中間的部分都屬於敘述?
阿德曼托斯:自然可以。
蘇格拉底:不過,我們是否可以說,詩人像代入別人的身份一樣,在對話中說話時,就將自己跟故事中的人徹底變成了同一個人?
阿德曼托斯:可以這樣說。
蘇格拉底:他的言談舉止都向那個人靠攏,是不是就等同於模仿那個人,讓自己跟他相像?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這樣說來,荷馬等詩人的敘述都是借助模仿完成的。
阿德曼托斯:說得再正確不過了。
蘇格拉底:可若是由始至終,詩人都沒有隱藏自身,無論何處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那他的詩歌就完全變成了敘述,而丟棄了模仿。我會跟你說說做這種事的方法,這樣你就用不著問我“在說些什麽了”。舉個例子,荷馬說,祭司帶著贖金,過來向希臘人,尤其是兩位國王請求贖迴自己的女兒。過程中隻采用詩人而非赫呂塞斯的語氣,這便是完全的敘述,沒有模仿的成分。整體說來,敘述便是祭司來向眾神祈禱,請求希臘人奪走特洛伊後,能安然離開。敬重神明的希臘人聽到他的請求,答應了他。然而,阿伽門農卻大發雷霆,說祭司若不想自己的祭司手杖和神冠失效,就要離開這裏,不能再迴來,至於祭司的女兒,卻要終生生活在阿戈斯城中。阿伽門農勒令祭司離開,別惹自己發火,否則會危及祭司的生命安全。在恐懼與沉默中,年邁的祭司離開了此處的軍營。隨後,他召喚阿波羅等神明迴想一下,自己先前如何為他們建造神廟,舉辦祭祀儀式,獻上豐富的祭品,對他們極盡優待。神明理應迴報自己,向希臘人射箭,讓其償清自己的罪孽。親愛的朋友,拋開模仿,就隻剩下了這種敘述。
阿德曼托斯:我明白了。
蘇格拉底:你不妨想象一下截然相反的問題,隻留下詩人所寫的對話,刪除夾在對話中間的所有內容。
阿德曼托斯:悲劇用的文體就是這樣,我明白了。
蘇格拉底:我在說些什麽,你全都猜到了。話說到這裏,我覺得我已經可以把所有事情都說給你聽了,在此之前,我還無法這樣做。我要說的是,詩歌和故事的文體有兩種:第一種即你提到的悲劇和喜劇,通篇都在模仿;第二種即詩人對自身感情的表達,大致說來,酒神頌都屬於這類抒情詩。此外還有一種,即史詩等體裁的詩歌采用的一、二種兼備的文體。而我這樣說的前提是,你明白我在說些什麽。
阿德曼托斯:沒錯,眼下我已經明白了。
蘇格拉底:再迴想我們先前談到的,對說什麽的探討結束後,就應再思考如何說。
阿德曼托斯:我還有印象,我們是這樣說過。
蘇格拉底:我想說,我們務必要確定是準許詩人在敘述中隻采用模仿,部分采用模仿,還是全都不能采用模仿,若部分采用模仿,又是哪部分。
阿德曼托斯:據我猜測,你正在思考的其實是我們的城邦可不可以接納悲劇和喜劇。
蘇格拉底:可能是這樣,也可能不僅僅是這樣,連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我唯一清楚的是,我們一定要跟隨辯論的風向走。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阿德曼托斯,我們在這方麵務必要留意一點,就是我們的保衛者是否應成為模仿者?所有人都無法從事多種工作,而隻能從事一種工作,這是否便是從前文中推導出的結論?做多種工作的結果就是全部失敗,沒有任何成果。
阿德曼托斯:這是毋庸置疑的。
蘇格拉底:對模仿來說,該道理同樣適用,不是嗎?一個人模仿多個對象,與其隻模仿一個對象的水準能是一樣的嗎?
阿德曼托斯:自然不能。
蘇格拉底:那麽不管怎麽樣,一個人都不能同時很好地模仿兩個對象,就算是創作悲劇和喜劇這兩種大家普遍覺得非常接近的模仿也是一樣。既然如此,一個人更加無法在做某種頗具價值的事業同時,又做一個模仿多種對象的模仿者。你剛剛把悲劇和喜劇說成兩種模仿,是有這迴事嗎?
阿德曼托斯:是的,一個人無法兼具兩種能力,你說得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一個人同樣不能擁有誦讀史詩者和演員這兩種身份。
阿德曼托斯:的確。
蘇格拉底:盡管喜劇和悲劇演出都是模仿,但一個人也不能演出這兩種戲劇,是這樣嗎?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阿德曼托斯,我認為,人類無法很好地模仿多種對象,或以模仿對象的身份處理好相關事務,因為相比而言,人類的天分塑造得太精細了。
阿德曼托斯:你說得完全正確。
蘇格拉底:若堅持一開始的原則,我們的保衛者應專注於維護城邦自由這一偉大的事業,舍棄其餘所有與此無關的事業,那他們便不應去做其餘任何事,或對其餘任何事加以模仿。就算要模仿,也應自幼開始模仿勇敢、克製、虔敬、尊貴的人與事,這些對他們才是恰當的。他們不應去做、去模仿一切違背培養尊貴之人這一目標的事,更不應模仿惡事,以此避免模仿帶來真正的惡,假的最終變成真的。自幼便開始進行這種模仿,久而久之便會成為習慣,對個人言行甚至靈魂發揮作用,導致其變得醜惡,這點你是否留意到了?
阿德曼托斯:確實是這樣。
蘇格拉底:所以我們無法準許自己精心培養、滿懷期望的堂堂男兒,去模仿年紀大的或年紀小的女人,跟丈夫吵架,覺得自己很幸福,以至於驕傲自滿,認為自己能跟神媲美,因自己悲慘的經曆感傷、哭泣,甚至是身患疾病,思念愛人,正在生孩子。
阿德曼托斯:肯定不準許。
蘇格拉底:我們同樣不準許他們模仿男性或女性奴隸,像奴隸一樣幹活。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我們應該也不準許我們的保衛者模仿惡人,包括懦弱之人和跟懦弱之人有著相反言行的地痞流氓。最後這種人總是吵架,諷刺對方,說著惡心的髒話或其餘話,並做著一些事,不僅侮辱他人,還侮辱自己,醉酒時是這樣,清醒時也是這樣。我認為,精神失常者的言行習慣,同樣不應影響我們的保衛者。對於精神失常者和惡劣的男女,保衛者固然應有所認知,但唱詠、模仿這些人,卻斷然不可行。
阿德曼托斯:你說得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至於鐵匠等工匠、三列槳戰艦中的劃槳者及其指揮者等同類型人,他們可以模仿嗎?
阿德曼托斯:怎麽可能?我們甚至不能容忍他們對這類事加以關注。
蘇格拉底:那他們可以模仿馬叫聲、牛叫聲、河水奔流聲、海浪翻滾聲、雷聲等同類型事物嗎?
阿德曼托斯:不可以,無論是精神失常還是模仿精神失常,對他們來說都是不被允許的。
蘇格拉底:你是想說,擁有美好天性之人想要說話時,可以采用某種語言與敘述的方式,而擁有相反背景涵養之人,則要采用另一種語言與敘述的方式,我能這樣理解嗎?
阿德曼托斯:這兩種語言與敘述的方式到底是什麽?
蘇格拉底:我認為,第一種是在敘述期間,正經地說故事者在提及一位好人正經的言行時,會很願意將自己代入此人,模仿此人,生動得好像其本人一樣,並不覺得這會讓自己蒙羞。而好人素來明智的言行,是說故事者最喜歡模仿的對象。但他不太喜歡模仿因為生病、思念情人、醉酒、經曆災禍而改變的好人,就算模仿他們,也會顯得不情願。他不願花心思模仿敘述中那些比不上自己的人。即便這種人有時也會具備有模仿價值的優點,他也隻是偶爾才會很害羞地模仿他們一次。對這種人的模仿,他缺乏經驗,而且會因自己以壞的人與事作為模仿的對象,而對自己心生厭惡。唯一的例外是,懷著輕蔑模仿這種人,以達到諷刺效果。
阿德曼托斯:這很有可能。
蘇格拉底:如此一來,他便會采取這樣一種敘述方法,敘述與模仿兼具,但前者遠比後者更多。先前我們已經以荷馬史詩為例,對該方法做了解釋。我這樣說是否正確?
阿德曼托斯:正確。這是說故事者必然會采取的方法。
蘇格拉底:還有一種無話不說的說故事者。他因為自己惡劣的品性而沒有任何顧慮,認為一切都具有模仿的價值,都能成為自己模仿的對象。為此,他當著眾人的麵,想盡辦法模仿雷電、風、冰雹、車輪、喇叭、長笛、哨子和種種樂器,以及狗叫聲、羊叫聲、鳥叫聲,模仿得一絲不苟。因此,他的故事基本不包含絕對的敘述,全都在模仿聲音和姿態。
阿德曼托斯:這種說故事者肯定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我提到的兩種語言便是如此。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其中一種語言沒有多少變化,好的說故事者會因這為數不多的變化,在這種語言得到恰當的音調與節奏時,基本隻采用相同的音調與節奏。
阿德曼托斯:確實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另外那種語言呢?是不是剛好站在其對立麵?由於這種語言存在多種變化,因此若想得到恰當的表達,就要動用很多聲音與節奏。
阿德曼托斯: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既然如此,在選擇語言時,一切詩人和說故事者是不是都會選擇以上兩種語言中的一種或兩種?
阿德曼托斯:肯定是的。
蘇格拉底:那我們呢?我們的城邦要接納什麽語言,是所有語言還是其中一種語言,又或是將二者混雜的語言?
阿德曼托斯:我會投票給那種隻模仿好人的語言。
蘇格拉底:但大家喜愛的卻是那種混雜的語言,孩子、照顧孩子的保姆和平民對這種語言的喜愛尤甚。這些人最喜愛的,正好是你選擇的對立麵,親愛的阿德曼托斯。
阿德曼托斯:的確。
蘇格拉底:不過,你可能會說,由於我們城邦中每個人都隻能做一種工作,無法兼具多種才能,因此大家喜愛的這種語言並不適應我們的城邦製度。
阿德曼托斯: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這是否解釋了為何除了我們的城邦外,再也找不到任何這種地方:鞋匠無法兼職掌舵者,隻能一直做鞋匠;農民無法兼職法官,隻能一直做農民;士兵無法兼職生意人,隻能一直做士兵,諸如此類?
阿德曼托斯:沒錯。
蘇格拉底:既然這樣,我認為,要是有個頭腦靈活,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一切的人,來到我們的城邦中誦詩、表演,我們便會崇敬他,喜愛他,認為他是個神聖的偉人。不過,我們還會告訴他,本城邦的法律不允許我們成為像他這樣的人,因此在本城邦中,找不到他的同類。我們會恭敬地將他送到其餘城邦,在此之前在他頭上塗油,為他戴上花環,花環上還有羊毛裝飾。我們會安排更嚴肅、正經的詩人或說故事者,根據一開始製定法律、教導戰士時確立的規範,模仿好人的語言說故事,這樣才能對我們有利。
阿德曼托斯:如果我們有權這麽做,確實應該如此。
蘇格拉底:朋友,關於應該說些什麽、如何說的問題,眼下我們都已解釋清楚了。據此可以說,跟音樂相關的語言和故事的探討,至此已經結束了。
阿德曼托斯:我的看法也是一樣。
蘇格拉底:那麽唱詩的方法和曲調就是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這樣嗎?
阿德曼托斯:是的,這很明顯。
蘇格拉底:如果我們對該問題的觀點跟之前的觀點統一,那所有人到了這時候,都能猜到我們的觀點了。
(格勞孔笑起來。)
格勞孔:蘇格拉底,我應該不屬於你口中的“所有人”,盡管我對我們應提出的觀點有少許看法,但要我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對此做出預言,我可沒有信心。
蘇格拉底:但我猜測,你對詩歌分為字詞、曲調、節奏三部分,必然沒有任何質疑。
格勞孔:哦,是這樣的,你說得沒錯。
蘇格拉底:既然如此,我認為,字詞一定要跟我們談到的內容與形式相符,二者不存在差異。
格勞孔:沒錯。
蘇格拉底:曲調與節奏也務必要跟歌詞相符。
格勞孔:這是自然的。
蘇格拉底:不過,我們曾提到,哀悼、悲痛的字詞,對我們的詩歌來說沒有必要。
格勞孔:的確沒有必要。
蘇格拉底:你對音樂是有了解的,那請你解釋一下,何謂挽歌曲調?
格勞孔:挽歌曲調包括混合呂底亞調式、高音呂底亞調式和類似曲調。
蘇格拉底:對於想要努力向上的普通女性,這種曲調根本無法發揮作用,更別提其要對男性發揮作用了,因此務必要廢除這種曲調。
格勞孔:你說得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另外,對於保衛者來說,喝酒是最不恰當的行為,懶散同樣很不恰當。
格勞孔:這是自然的。
蘇格拉底:這種軟弱、頹廢的曲調包括哪些?
格勞孔:包括伊奧尼亞調式和部分呂底亞調式。
蘇格拉底:很好,朋友,對戰士來說,這種軟弱、頹廢的曲調能發揮何種作用?
格勞孔:一點兒作用都沒有。如此一來,餘下的便隻有多利亞調式和弗裏奇亞調式了。
蘇格拉底:我對曲調沒有了解,不過,我希望能有種適合模仿以下對象的曲調:勇士的聲音,其被強行委派出征,或被強行委派做其餘任何事,卻以失敗告終,其遭受傷害或是麵臨死亡或其餘悲慘的命運,在這樣的情況下,都能勇敢地迎頭而上,意誌堅定不動搖。另外,我也希望能有種適合模仿以下對象的曲調:日常生活中的工作者,其並非被人逼迫,而是自願竭盡所能勸說、引導他人,向神明祈禱,或是聽他人如何祈禱、勸說、批判自己,拋開所有傲慢,虛心接受所有中肯的意見,改正自己的不足。這兩種曲調分別是“強迫的”和“自願的”,我們要擁有它們,以便模仿世人成與敗、克製與勇氣的聲音。
格勞孔:剛剛我提到的多利亞調式和弗裏奇亞調式,跟你所需要的這兩種曲調恰好是一樣的。
蘇格拉底:既然這樣,我們的唱詩伴奏便用不著多弦樂器和能發出所有音調的樂器了。
格勞孔:我同意你的說法。
蘇格拉底:如此一來,再養活豎琴、特拉貢琴等多弦樂器、多音調樂器的生產者,對我們來說就沒有必要了。
格勞孔:我認為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那我們的城邦能否接納生產、演奏長笛的人?換種說法,其餘多音調樂器都隻是對長笛的模仿,長笛才是所有樂器之中音域最寬廣的,是這樣嗎?
格勞孔:顯然是的。
蘇格拉底:這樣城市中便隻餘下了裏拉琴和基薩拉琴,鄉村的牧民則會吹奏短笛。
格勞孔:這就是我們通過探討得出的結論。
蘇格拉底:我們拋棄了馬緒阿斯和他的樂器,選擇了阿波羅和他的樂器。[ 森林神馬緒阿斯以長笛為樂器,太陽神阿波羅則以七弦琴為樂器。——譯者注
]並不是我們首創了這種選擇,親愛的朋友。
格勞孔:沒錯!並不是我們首創了這種選擇,我也這麽認為。
蘇格拉底:啊,就在前不久,我們才說這座城邦太過奢華,現在卻開始淨化它,我們自己卻沒察覺到這點。
格勞孔:我們的說法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讓淨化進行下去吧!思考完了曲調,接下來應該思考節奏。複雜多變的節奏與音律,不應成為我們追逐的對象。我們應對條理和勇氣兼備的生活節奏展開思考,在此基礎上,不是要讓這種生活的字詞跟音律與曲調相適應,而是要讓音律與曲調適應這種生活的字詞。不過,既然之前談到的曲調都是你跟我們說的,那麽還是你來說說此處到底有哪些節奏吧。
格勞孔:我真的說不出來。我知道,一如音階總共包含四種形式,音律總共包含三種形式,這我可以跟你說。但我並不清楚,其中每種形式的音律對應著對何種生活的模仿。
蘇格拉底:我們同樣需要戴蒙[ 當時有名的音樂家。——譯者注
]指教我們,跟無恥、殘暴、瘋狂等罪惡相適應的節奏有哪些,跟相反的事物相適應的節奏又有哪些。在我的印象中,戴蒙好像曾提及某種戰舞曲,他以複合節奏作為對其的稱謂。他還曾提及另外一種節奏,以長短格、英雄體作為對其的稱謂。我無法分辨其中的長短輕重,因為我對他的排列方法缺乏了解。此外,他還以短長格作為對一種節奏的稱謂,以長短格作為對另外一種節奏的稱謂,並將長音節或是短音節加入其中,在我的印象中是這樣的。在我看來,他在這種交談中對音律提出的讚賞或是貶斥,不比對節奏提出的讚賞或是貶斥更少。或許實情並非如此,可我確實無法說明,這到底是怎麽迴事。我說過,去找戴蒙,請他幫我們解答這些疑問是可行的。但搞清楚這些並非易事,你覺得呢?
格勞孔:我覺得你說得很有道理。
蘇格拉底:但美緊隨於好的節奏之後,醜緊隨於壞的節奏之後,這些你馬上就能確定。
格勞孔:這是自然的。
蘇格拉底:而且好的節奏會緊隨好的字詞,壞的節奏會緊隨壞的字詞。而我們之前提到,不是字詞跟在節奏和曲調背後,而是節奏和曲調跟在字詞背後,因此曲調也跟節奏的情況一樣。
格勞孔:沒錯,必然是節奏和曲調跟在字詞背後。
蘇格拉底:那字詞和字詞的風格是否要跟心靈的精神狀態保持統一,對此你有何看法?
格勞孔:自然要保持統一。
蘇格拉底:是不是其餘所有事物都要跟在字詞後麵?
格勞孔:沒錯。
蘇格拉底:既然如此,那好的字詞、曲調、風格、節奏,全都跟在好的精神狀態後麵。這種精神狀態是擁有出眾智慧與良好品性之人真正好的精神狀態,而非那種智慧欠缺、安分守己之人的精神狀態,大家說後一種人精神狀態好,隻是為了安慰他們。
格勞孔:一點兒沒錯。
蘇格拉底:如此一來,在做自己真正應該做的事時,青年們便應在各個藝術領域都以此作為自己的追逐目標,不是嗎?
格勞孔:是的。
蘇格拉底:繪畫和紡織、繡花、建築、木工、動植物自然的身體姿態等,所有類似繪畫的藝術領域,都兼具美與醜,因此都必然會被上述特色充斥。壞的風格、節奏、曲調,跟壞的字詞、品性很相近,好的風格、節奏、曲調,則反過來跟好的智慧、品性適應且相近。
格勞孔:一點兒沒錯。
蘇格拉底:詩人和藝術家便成了唯一的問題源頭?務必要對詩人進行監督,表示他們若想在我們之中創作詩歌,那詩歌中的形象就必須具備美好的品性。至於其餘藝術家,我們同樣要監督,禁止其在繪畫、雕塑、建築等一切藝術作品中展現惡劣的品性,包括罪惡、放縱、無恥、肮髒等。我們會懲處那些不遵從該命令的藝術家,禁止其在我們身邊從事藝術創作。如若不然,從童年時期,我們的保衛者便會開始麵對罪惡形象,長期受此影響,心靈會在無意間犯下嚴重的錯誤,就好比躺在有毒的草叢中吃草、反芻的牛和羊。鑒於此,我們務必要讓某些了不起的藝術家,憑借自身非凡的才華與美德,為我們的青年打通通往美與善的道路,讓他們沿著這條道路走向正常的人生。他們將隻能看見、聽見美的藝術作品,在無意中受其影響,自幼便跟美的智慧融為一體。
格勞孔:對他們的最佳教育莫過於此。
蘇格拉底:格勞孔,童年時期的音樂藝術教育至關重要,原因就在於此。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內心深處有節奏和曲調進入並紮根,能讓孩子變得非常平和。而惡劣的音樂藝術教育會造成截然相反的結果。孩子若接受過恰如其分的音樂藝術教育,就能敏銳地感知人造或自然事物存在何種缺陷與醜陋,以至於厭惡醜的事物,十分推崇美的事物,從其中獲得激勵與養分,作用於自己心靈的成長,讓其兼具美與善。盡管他年紀還很小,隻明白是與不是,不知道個中原因,但他總能正確批判、嫌棄一切醜的事物。由於他接受的教育跟理性彼此唿應,彼此統一,因此當理性在他成年後降臨時,他便會對它產生熟悉感,馬上接納它。
格勞孔:我覺得,這確實解釋了為何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重視音樂藝術教育。
蘇格拉底:學習認字時,我們一定要把所有字母都認齊了,才會覺得自己認字認得很好了,也是一樣的道理。每個字母都跟組成複合物的區區幾種元素沒有區別。無論這些元素組成的複合物大不大,我們都不會忽略它們。無論它們身在何處,我們都迫切想要了解它們,不會覺得這種了解可有可無。我們不會在認齊所有字母前,認為自己已經認字了。
格勞孔:完全正確。
蘇格拉底:同理,我們辨認水裏或鏡子裏的字母影子,跟直接辨認字母屬於同種類型的技巧和學習。我們若無法辨認字母本身,也就無法辨認字母的影子。
格勞孔:的確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所以,同理,我們和我們需要教育的保衛者,要變成擁有音樂藝術涵養的人,就要做到以下幾點:能夠辨認克製、勇氣、寬容、崇高等美德,也能夠辨認各種與之相反的罪惡的實質,以及所有將它們囊括其中的組合,也就是能在它們現身的任何地方,辨認出它們自身和影子,不管它們存在於多大或多小的對象中,都不會對它們視若無睹,將辨認它們自身和辨認它們的影子當成同一種技巧和學習,對此堅信不疑。這種說法成立嗎?
格勞孔:肯定成立。
蘇格拉底:那在有思考能力的鑒賞者看來,心靈中具備內部精神狀態之美,身體中又具備姿態行為方麵可見的協調美,後者跟前者相對應,擁有這兩種美的人便能構成最美麗的風景,是這樣嗎?
格勞孔:是的。
蘇格拉底:而通常說來,最美的都是最惹人喜愛的。
格勞孔:這是自然的。
蘇格拉底:那隻要接受過真正的音樂教育,人們便會對擁有兩種美的人格外偏愛。而這種愛會因不協調的成分消失。
格勞孔:他不會愛心靈有缺陷的人,卻能繼續愛身體有缺陷的人,容忍這一缺陷。
蘇格拉底:我根據你的說法,猜測你有好友就是這種情況。但對於你這種區分,我是認同的。不過,我還有個問題,過度的快樂和自製是否能夠共存?
格勞孔:這怎麽可能呢?過度的快樂會讓人失去常態,其跟痛苦是一樣的。
蘇格拉底:那過度的快樂跟其餘美德能夠共存嗎?
格勞孔:不能。
蘇格拉底:跟粗魯、放蕩能夠共存嗎?
格勞孔:肯定能。
蘇格拉底:比性欲更高更強的快樂存在嗎?
格勞孔:不存在,這已經是最瘋狂的快樂了。
蘇格拉底:對條理與美兼具的對象懷有克製、協調的愛,這是否便是正確的愛?
格勞孔:絕對是。
蘇格拉底:那正確的愛會不會準許所有跟瘋狂、放蕩相近的事物,向自己靠近?
格勞孔:不會。
蘇格拉底:那瘋狂且接近於放蕩的快樂的靠近,也不會被正確的愛的發出者和接受者接納。
格勞孔:沒錯,他們不會接納,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非常好。如此一來,你就要在我們即將建立的城邦中確立如下法律條文:一如父親可以親吻、親近、撫摩兒子,愛人者也能對被愛者做出相同的事。另外,愛人者必然是因為善意,才會要求被愛者做某些事。他一定要在跟被愛者的往來中,留意不要做出任何事,可能超越這一限定,無論何時都是如此。如若不然,他便會被批判為缺乏真正音樂藝術涵養的品味庸俗之人。
格勞孔:的確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我們對音樂教育的探討就到這裏,你應該沒有異議吧?在這裏結束,我認為是非常恰如其分的。畢竟能喜愛美的人,的確是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
格勞孔:這點我認同。
蘇格拉底:青年們應在音樂教育過後,再接受體育教育。
格勞孔:這是自然的。
蘇格拉底:我們的保衛者在體育教育中,同樣一定要從小到大乃至終生接受嚴格訓練。在我看來,身體的好無法促成心靈的好,心靈的好也無法促成身體的最好。你覺得,我對訓練方式的這種觀點怎麽樣?
格勞孔:我完全認同你的觀點。
蘇格拉底:你認為,我們在讓心靈接受過充足的訓練後,便向心靈提供標準,此外什麽指示都沒有,由心靈負責照顧身體的細枝末節,這樣做可行嗎?
格勞孔:可行。
蘇格拉底:耍酒瘋會讓人失去理智,在所有人中,保衛者是最不被準許耍酒瘋的人,因此保衛者絕不能喝酒,這點我們之前提到過。
格勞孔:要接受其餘人保衛,這樣的保衛者不是太荒謬了嗎?
蘇格拉底:那食物呢?我們的保衛者是不是全都是參與最高競賽的勇士?
格勞孔:是。
蘇格拉底:現在勇士們照顧自己身體的習慣,可以完成保衛任務嗎?
格勞孔:應該勉強可以。
蘇格拉底:他們有貪睡的習慣,會危及健康。他們的人生基本都在睡覺,稍微違背這種生活習慣,便會病得很厲害,你留意到了嗎?
格勞孔:留意到了。
蘇格拉底:而參與戰爭的勇士接受的訓練更加細致。他們需要極好的視力與聽力,就像一整夜都不需要休息的警犬。戰爭期間,他們要能接受形形色色的飲食,並能坦然麵對酷熱、暴風、驟雨。
格勞孔: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既然如此,那最好的體育不是非常近似於我們剛剛描繪的音樂藝術教育,並與之統一嗎?
格勞孔:你在說什麽?
蘇格拉底:我是說,最好的體育是簡單、恰當的,特別是能為戰爭做準備。
格勞孔:具體應該怎麽做呢?
蘇格拉底:荷馬的史詩中有相關內容。戰爭期間,盡管軍隊就在赫勒斯龐特海岸安營紮寨,但荷馬從來不讓這些英雄吃魚。荷馬也從來不讓他們吃煮熟的肉,那需要攜帶很多餐具。荷馬隻給他們吃最易烹飪的烤肉,不管在什麽地方,有火就能做烤肉。
格勞孔:的確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荷馬也從來沒有提及甜食,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所有接受過訓練的戰士都能明白這件事,不是嗎?隻有杜絕吃這類食物,他們才能訓練好自己的身體。
格勞孔:他們就是這樣做的,這是種明智的做法,個中緣由他們都很清楚。
蘇格拉底:朋友,若你支持這種做法,那對於敘拉古的酒宴,對於西西裏的各色美味,你自然就不會認同了。
格勞孔:我不會。
蘇格拉底:要是一名男子想養好自己的身體,那你也不會支持他找個科林斯情人。
格勞孔:自然不會。
蘇格拉底:而雅典討人喜歡的點心,你同樣不會認同吧?
格勞孔:肯定不會。
蘇格拉底:這一切複雜的食物在我看來,就跟有很多音調和節奏的詩歌差不多。
格勞孔:的確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複雜的音樂會帶來放蕩,樸素的音樂藝術教育卻能讓心靈做到自製。複雜的食物會讓人生病,樸素的體育鍛煉卻能讓人獲得健康的體魄。
格勞孔:說得對極了。
蘇格拉底:若城邦中到處都是放蕩和疾病,那法庭、藥店便無處不在,大部分自由人都要對法官、醫生畢恭畢敬,而這兩種人卻全然不將大家放在眼裏。
格勞孔:必然會這樣。
蘇格拉底:除了底層民眾、手工業者,接受過自由人教育的上層社會成員,同樣對傲慢的法官、醫生存在需求。除此之外,大家能為一座城邦的教育醜陋而惡劣,找到更充足的證據嗎?難道你不覺得,由於你們之中很少有人能做法官,因此從其餘城邦中找人過來做本城邦的君王和審判官,這點已經能清楚證明教育醜陋惡劣至極嗎?
格勞孔:是的。
蘇格拉底:你是否會認為,跟剛剛提到的狀況相比,另有一種狀況更加羞恥?有人在原告和被告兩種身份之間來迴穿梭,在法庭中耗費了自己的大半時間,還整天為了毫無意義的矛盾衝突,玩弄花招,指鹿為馬,推脫責任,狡辯使詐,費盡心機為自己做錯的事找借口,一切隻因自己不清楚該如何掌握更多的生活意義。而他之所以會有這些表現,原因在於他不清楚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遠比任由那些心不在焉的法官來為自己做決定,更加美好且崇高。
格勞孔:這的確是種更加羞恥的狀況。
蘇格拉底:而比這更加羞恥的,難道不是有人在受傷或是偶然罹患季節性疾病之餘,四處去看醫生?更加羞恥的,難道不是身體因為無所事事和之前提到的好吃懶做的生活方式,被濕氣充斥,好像一片沼澤,逼迫阿斯克雷比斯[ 古希臘一位名醫。——譯者注
]頗具發明天分的子孫發明了一些新的疾病名稱,包括腹脹、痢疾等?
格勞孔:這些疾病的名稱確實聞所未聞,十分奇怪。
蘇格拉底:我認為,它們在阿斯克雷比斯那個年代是不存在的。我推導出這個結論的依據是關於特洛伊的傳說。在特洛伊,歐力皮呂斯受了傷,一名婦人喂他喝下普拉那酒,其中摻了大麥粉和乳酪碎塊。很明顯,這是一劑熱性藥。然而,阿斯克雷比斯的兒子們卻並未指出她和帕特洛克羅斯這位看護犯了何種錯誤。
格勞孔:給傷者服用這樣的藥,的確讓人覺得很奇怪。
蘇格拉底:你不必覺得奇怪,要是你對以下情況還有印象的話:過去,赫羅迪克斯醫生治療病人時,不會采用當前的藥物。作為一名生病的教練,赫羅迪克斯將體操與藝術混雜,自我折磨了一番,之後又把其餘很多人也折磨了一番。
格勞孔:這是怎麽迴事?
蘇格拉底:通過對自己多年的悉心照顧,身患絕症的他竟又活了很多年,但從頭到尾,他都沒能醫治好自己的頑疾。他在自己的人生中隻做了一件事,就是醫治自己,時刻都在為自己是否沒能嚴格遵從製定的保養習慣而煩惱。在這種煎熬中,他借助自己的醫療方法,成功得到了老死的獎章。
格勞孔:對他的醫術來說,這的確是種高尚的獎勵!
蘇格拉底:他是應該得到這種獎勵。像他這樣的人可不會了解,阿斯克雷比斯之所以沒將這種治療方法留給自己的子孫,原因在於他明白有序城邦中的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分內事要做,而不在於他對這種治療方法缺乏了解,或根本不知道其存在。大家沒有生病的時間,要將畢生精力都用於醫治自己的病,是絕對不可行的。看見富人或有福之人這樣做,我們都覺得沒什麽,可若是工人也這麽做,我們便會認為這很荒謬。
格勞孔:這是為什麽?
蘇格拉底:生病以後,木匠去找醫生看病,要求對方開藥讓他上吐或是下瀉,把病毒排出體外,或是采用燒灼療法、手術療法也都可以。可要是醫生讓他長時間養病,把他的頭包紮得嚴嚴實實,那他馬上會說自己沒有生病的時間,不能丟開現在的工作,整天沉溺在疾病中,這種生活太無趣了。他會跟醫生道別,然後迴到家,繼續原來的工作。他可能會意外康複,工作下去,也可能會病死,但這樣就不會再有任何煩心事了。
格勞孔:這才是對醫術恰如其分的應用。
蘇格拉底:這是否因為他需要從事一種工作,否則便失去了活著的價值?
格勞孔:很明顯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不過,若說富人也要從事規定的工作,否則他便會認為自己失去了活著的價值,這種說法卻是不成立的。
格勞孔:我從未聽過這種說法。
蘇格拉底:啊,弗庫裏德斯說:“有錢以後應遵守道德。”這句話你聽說過沒有?
格勞孔:我認為,在吃飽之前[ 富人當然可以吃飽。——譯者注
],同樣應遵守道德。
蘇格拉底:在這方麵,我們先別跟他吵架了。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的是,富人是否需要遵守道德?若答案是否定的,那他們會不會失去活著的趣味?整天都在擔心自己的身體,當然會對木匠和其餘工匠造成阻礙,但這會不會阻礙富人照弗庫裏德斯的勸說去做呢?
格勞孔:在體育鍛煉以外,還要對身體過分小心,確實會造成最大的阻礙。
蘇格拉底:做家務、服兵役、處理公務,全都會因此遭遇很多阻礙。其還會將所有學習、思索、沉思都變成難事,這種影響是最壞的。整天繃緊神經、疑神疑鬼、頭昏腦漲,並說是對哲學的研究引發了這些症狀,會讓人時刻感覺自己的身體出了各種各樣的狀況,因此會以種種方式阻礙種種情境中的道德實踐與磨煉,比如學習、沉思等。
格勞孔:這是必然的。
蘇格拉底:不妨這樣說,這點阿斯克雷比斯一早便了解了。有些人隻是某些部位生了病,身體整體而言還是很健康的,並有很好的生活習慣。他把治療方法傳授給這些人,借助藥物或是外科手術,治好了他們的病,讓他們原先怎麽生活,以後就怎麽生活,不會對他們履行公民義務造成阻礙。有些人全身都是病,且病情很嚴重,借助特定的食譜和循序漸進地抽取與注射的方法,可以治療他們的疾病,維持他們的生命,但生命中充滿痛苦,其子孫的身體狀況一樣會很惡劣,他並不願采取這種方法。無論對其本人還是國家而言,身體狀況達不到普通標準的病人都無法帶來任何利益,因此他覺得治療這種病人是沒有價值的。
格勞孔:阿斯克雷比斯要真像你說的這樣,那麽再沒有人比他更懂得政治了!
蘇格拉底:很明顯是這樣的。他的兒子們便是如此,他們在特洛伊戰場上,兼具出色的士兵與醫生這兩種身份。你知不知道,在治療傷兵時,他們采用的就是上述治療方法。潘達羅斯一箭射中了墨涅拉俄斯,後者受傷後,“大家吸出了他的瘀血,又將緩解草藥敷在他的傷口上”。[ 摘自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譯者注
]過去,歐力皮呂斯受傷,他們曾讓他忌口,但這次他們卻沒讓墨涅拉俄斯忌口,隻是偶爾讓他喝某種奶酒。在他們看來,傷者若很健康,很樸素,那敷草藥對其而言已經足夠了。不過,他們不會去醫治天生體弱多病,生活又很放縱的人,他們覺得這種人活下去,並不會給任何人哪怕是其自身帶來好處。他們不會醫治這種人,即使他們比彌達斯[ 古希臘神話中的一位國王,非常富有,據說他曾從酒神狄俄尼索斯處學到了點金術,可以點石成金。——譯者注
]還要富有。你對這些傳說還有印象嗎?
格勞孔:阿斯克雷比斯的兒子們要真像你說的這樣,就太偉大了!
蘇格拉底:實情就是如此。不過,對比我們的原則,那些悲劇作家與詩人品達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表示,阿斯克雷比斯是太陽神阿波羅之子,他是被雷劈死的,因為他接受了賄賂,前去為一名垂死的有錢人治病。我們以之前提到的原則為依據,拒絕接受這種說法。我們的觀點是,神明之子不會如此貪婪,如此貪婪的不會是神明之子。
格勞孔:你的說法到目前為止,都非常正確。不過,請你再迴答我一個問題,蘇格拉底,在我們的城邦中,是否需要好醫生?最好的醫生是否應為最多的病人提供治療,無論病人天生體質好還是不好?而最好的法官是不是也應跟品性各不相同的人交往?
蘇格拉底:好醫生與好法官都是我們所需要的,這點毋庸置疑。不過,我口中的“好”是什麽,你清楚嗎?
格勞孔:你告訴我,我就清楚了。
蘇格拉底:那好吧,我嚐試著告訴你。你在同一個問題中,混雜了兩件不同的事。
格勞孔:你說什麽?
蘇格拉底:自幼開始學習醫術,接觸過五花八門的病人,若其身體不算健康,還會親自體驗種種疾病,醫生若能滿足這些條件,的確有可能具備高超的醫術。因為在我看來,他們在治療身體時,並非利用身體,而是利用心靈在治療。若是前者,他們的身體便不應生病或繼續生病;若是後者,他們的心靈便不能很糟糕或變得很糟糕。如若不然,他們要好好治療病人,便成為不可能。
格勞孔:沒錯。
蘇格拉底:朋友,法官卻是利用心靈治療心靈。無論如何,法官的心靈都不能自幼便終日接觸惡劣的心靈,更不能像醫生診治病人般,為了能在審判中迅速推導出犯罪經過,便親自犯罪以獲取最直接的經驗。反過來,法官的心靈應從小就遠離惡劣的人與事,避免跟其有任何接觸,除非他們的心靈並不是美而公正的,他們做出的判決也不是公平的。但這會導致好人早年因心靈缺乏壞人心靈中的原型,變得單純且容易上當。
格勞孔:確實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因此,好的法官肯定是上了年紀的人,而不是青年人。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他們才從學習中了解到,到底何謂不正義。了解不正義時,他們並未將其視為自己心靈中的事物,而是將其視為其餘人心靈中的事物,不是借助自身經驗,而隻是借助知識明確了解,不正義是多嚴重的罪惡,這是長期觀察學習的結果。
格勞孔:人們會將這種法官視為所有法官中最尊貴的。
蘇格拉底:不僅如此,還是一位好法官。由於擁有好的心靈,便是一個“好”人,因此“好”便成了你的主旨。疑心很重、陰險狡猾的人和作惡多端的人,會覺得自己手段高超,能把大家都蒙在鼓裏。他在跟同類交往的過程中,凝視著自己心靈中的原型,給人一種很有頭腦和能力的印象。不過,他在跟好人或長輩交往的過程中,就會因疑心過重,給人一種非常愚蠢的印象。他的心靈中不存在好的原型,因此無法辨認出好人。但這並不會妨礙他本人和其餘人都認為,他好像並不愚蠢,還很有頭腦,畢竟他遇到的壞人遠比好人多。
格勞孔:確實。
蘇格拉底:所以能洞悉一切的最佳法官會是第一種人,而非第二種人。原因在於,罪惡斷然無法對美德與罪惡自身產生認知,而借助教育,天生的美德最終卻會對罪惡與美德自身產生認知。所以能洞悉一切的法官隻有好人,而非壞人才能勝任,這便是我的觀點。
格勞孔:我很認同。
蘇格拉底:既然如此,你會把我們倡導的這種醫療和司法技術,確定為城邦的法律嗎?若公民的身體與心靈生來便是健康的,這兩種法律便會善待他們,否則便會任由其死亡。有些人天生擁有罪惡的心靈,且根本不可能改正,城邦便會將其處決,不會對其懷有半分寬容。
格勞孔:對被處決者和城邦而言,這都是最佳做法,這點已得到證實。
蘇格拉底:到了這時,我們所謂樸素音樂藝術教育帶來的影響,都已被青年接納。他們養成了很好的習慣,懂得自我克製。很明顯,他們用不著再打官司了,完全可以自我監督。
格勞孔:沒錯。
蘇格拉底:青年們在接受過這種音樂藝術教育後,還能遵從自己的意願,借助體育鍛煉追逐相同的目標。這樣一來,若不是到了非求助於醫術不可的時候,他完全用不著醫術。
格勞孔:這也是我的觀點。
蘇格拉底:而且他堅持鍛煉身體,不懼艱苦,也不是為了讓身體更強壯,主要目的在於讓自己的心靈變得更有激情。普通運動員吃的食物都有規定,會讓其肢體粗壯,更有力氣,他跟這些運動員不一樣。
格勞孔:完全正確。
蘇格拉底:所以格勞孔,我是否可以說,以音樂、體育作為我們的教育基礎的立法家,是為了利用音樂照料心靈,利用體育照料身體,有別於部分人的想象?
格勞孔:這是什麽原因呢?
蘇格拉底:服務心靈是教授音樂、體育的主要目的,這是他們做出的規定。
格勞孔:這是怎麽迴事?
蘇格拉底:終生忽視音樂藝術教育,專注於體育,會對心靈造成何種影響,你留意過嗎?反過來,終生忽視體育的影響,專注於音樂藝術,又會對心靈造成何種影響?
格勞孔:你是什麽意思?
蘇格拉底:我的意思是,前者會帶來野蠻、殘酷,後者會帶來柔弱、溫馴。
格勞孔:沒錯。通常說來,專注於體育的人會變得粗魯過頭,專注於音樂藝術的人又會變得柔弱過頭,這點我已經留意到了。
蘇格拉底:本性之中的激情會導致野蠻,這是毋庸置疑的。恰如其分的訓練能將其變為勇敢,過火的訓練卻會將其變為粗魯殘暴。
格勞孔:是的。
蘇格拉底:而人性的哲學部分中,是否包含了文雅的性質?對這種性質做出恰如其分的培養,便能使其變得文雅且井井有條,任由其過度發展,便會導致其變得過度懦弱,這種說法成立嗎?
格勞孔:絕對成立。
蘇格拉底:不過,我們的觀點是,我們的保衛者要兼具這兩種品性。
格勞孔:是的。
蘇格拉底:那這二者是否需要相互協調?
格勞孔:這是自然的。
蘇格拉底:若能讓這二者相互協調,一個人的心靈就會變得文雅且勇敢。
格勞孔:的確。
蘇格拉底:否則他便會懦弱且粗魯。
格勞孔:沒錯。
蘇格拉底:那好,假設有個人沉浸在音樂中,把自己的耳朵當漏鬥,往裏灌入我們之前提到的種種綿軟、哭泣的曲調,使其進入自己心靈內部。此人若時刻沉浸在雜亂的音樂聲中,那隻要他有激情,激情便會在一開始由硬變軟,像鐵一樣,能夠做成器皿使用。可他若是好像喪失了理智,繼續沉浸其中,無法在恰當的時機停止,那他便會逐漸溶解。最終,他將失去激情,變成“懦弱的士兵”,再也提不起精神來。
格勞孔:說得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若他本性並不堅強,那用不了多久,便會迎來這一難以振作的糟糕後果。若是他本性堅強,情緒會在刺激中失控,輕而易舉便會變得憤怒或恢複平和,以至於變成了這樣一種人:喜歡發怒,跟人爭吵,性格古怪,忽喜忽怒。
格勞孔:的確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另外,你覺得,一個人從不涉足藝術與哲學,而將所有精力都用於體育鍛煉,有著很好的食欲,那他一開始會不會身體強健,滿懷激情,勇氣增加?
格勞孔:會。
蘇格拉底:可如果在體育鍛煉之餘,他什麽都不做,逃避藝術之神,又會迎來何種結果?他的心靈內部也許會燃燒著哲學的火焰,可是他從未接觸過學習與研究,從未了解過何謂辯證推理,那這種火焰不會因此變暗變弱嗎?這難道不是心靈啟示與培養,以及感知接納能力的缺失,必將導致的結果嗎?
格勞孔:的確。
蘇格拉底:所以在我看來,這種人會對藝術缺乏了解,且反感理論。遊說他人時,他不會借助證明的方式,而會借助暴力、蠻橫的方式,實現自己所有的目標,跟野獸沒什麽兩樣。他將生活在粗魯與愚昧中,這種生活與協調、美好絕緣。
格勞孔:一點兒沒錯。
蘇格拉底:因此,存在音樂與體育這兩種技術——我認為這是某位神明對人類的恩典,它們分別為人類的哲學與激情這兩部分服務。其目的在於讓這兩部分一張一弛,協調配合,而不在於服務心靈與身體,後者隻是順帶做的工作。
格勞孔:應該就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所以我們將以下這種人稱為最完美、和諧的音樂家,是最恰如其分的:這種人能讓音樂與體育彼此配合,完美無瑕,能將二者運用到心靈中,且使其相互之間的比例達到最恰如其分的程度。跟隻對和弦、演奏有所了解的人相比,以上這種人是更合格的音樂家。
格勞孔:蘇格拉底,你說得很有道理。
蘇格拉底:既然這樣,格勞孔,若需要對我們的城邦憲法進行監督,那長期設立一名監督者,是否很有必要?
格勞孔:自然很有必要。
蘇格拉底:這便是教育、培養公民的原則大綱。請問,有必要對他們跳舞、狩獵、賽狗、體育比賽、賽馬,逐一展開細致的描述嗎?很明顯,細節一定要跟大綱相符,要找出細節,隻要大綱確定下來,便不是什麽困難的事。
格勞孔:可能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我們接下來還要決定些什麽?是哪些公民是統治者,哪些是被統治者嗎?
格勞孔:很明顯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統治者的年齡顯然一定要大一些,被統治者的年齡顯然一定要小一些,是這樣嗎?
格勞孔:是的,這點顯而易見。
蘇格拉底:還有一點顯而易見,就是統治者一定要是其中最好的公民,是這樣嗎?
格勞孔:是的。
蘇格拉底:最好的農民是不是最擅長耕作的農民?
格勞孔:是。
蘇格拉底:那最擅長保家衛國的人,是不是就是最好的保衛者?
格勞孔:是。
蘇格拉底:這些人首先應具備保家衛國的智慧與才能,除此之外,他們是不是還應對國家利益懷有真誠的關注?
格勞孔:這是自然的。
蘇格拉底:人最關注的對象,往往也是他喜愛的對象。
格勞孔:這是毋庸置疑的。
蘇格拉底:人最喜愛的人,往往是他覺得跟自己有相同利益,並承受相同災禍的人。
格勞孔:的確如此。
蘇格拉底:如此一來,我們在從全體保衛者中挑選統治者時,一定要滿足以下條件:根據我們的觀察,他們斷然不想做危害國家的事,沒有人比他們更願意為了國家的利益,奉獻畢生的精力。
格勞孔:這是最穩妥的選擇。
蘇格拉底:我還認為,我們需要時刻觀察他們能否終生堅持這一決定,保家衛國,能否抵擋魔法、暴力帶來的令人難以察覺的影響,絕不放棄竭盡所能效忠國家的決定?
格勞孔:這裏的“放棄”是什麽意思?
蘇格拉底:我的意思是,我認為,一種決定會因為自願或非自願,脫離心靈。錯誤的決定會自願脫離已經改邪歸正之人,而所有正確的決定都是非自願脫離心靈的。
格勞孔:自願的情況我明白了,至於非自願的情況,我還是想聽你解釋一下。
蘇格拉底:好。你是否讚同,大家會自願扔掉壞東西,而不會自願失去好東西?得到虛假的真理,莫非不是壞事?得到真正的真理,莫非不是好事?莫非得到表現實情的決定,在你眼中不等同於得到真理嗎?
格勞孔:你的觀點非常正確,人們都不會自願讓人奪走自己正確的決定,這同樣是我的觀點。
蘇格拉底:通常說來,當人們遭到搶掠,即誘騙或逼迫時,便會出現非自願的放棄。
格勞孔:我不明白你談到的兩種搶掠的意思。
蘇格拉底:我的說法肯定有些難懂,好像悲劇人物的台詞。我談到的“搶掠”,即大家在無意間放棄了原先的決定,這或許是因為其在辯論中被對方說服了,或許是因為時間太長遺忘了。這些你明白嗎?
格勞孔:明白了。
蘇格拉底:而我談到的“逼迫”,即在困境或災禍的逼迫下,人們不得不改變了原先的決定。
格勞孔:這點我也明白了,我讚同你的說法。
蘇格拉底:而“誘騙”即人們在享受的誘惑或恐懼的恫嚇下,改變了自己的決定。我認為,你對此不會有異議。
格勞孔:你說得沒錯。所有誘騙性事物都能迷惑心靈,好像巫術一樣。
蘇格拉底:剛剛提到,我們在尋覓能堅守內心信念的人,也就是這些人能一直堅持做自己覺得最能維護國家利益的事。我們對他們的觀察,務必要從他們童年時期開始,要為他們安排一項工作,最能讓他們遺忘自己的信念,且最能讓他們上當受騙。有些人也許會遺忘信念,上當受騙。我們一定要放棄這些人,隻選擇與之相反的人,這點你是否認同?
格勞孔:認同。
蘇格拉底:另外,我們還要在以下方麵對他們進行觀察,包括身體、精神方麵能否承受考驗,能否向比自己更有才能的人看齊。
格勞孔:完全正確。
蘇格拉底:那好,接下來我們還要觀察他們能不能承受第三種誘騙。我們會先安排青年在窮困中生活,之後再安排他們過上富足優越的生活。這就好比大家會將馬駒帶去吵鬧處,觀察其會不會受到驚嚇。在對青年做出這種安排時,我們會認真觀察他們能不能拒絕引誘,潔身自好,好好保衛自己和自己的涵養,堅守自己心靈中良好的曲調與節奏,不管在什麽情況下都是如此。這種觀察需要花費比煉金並打造金器更多的心機。若他們能滿足我們的要求,便能為國家和自身創造最大的價值。若從童年、少年到成年,他們都能承受住這種考驗,不出任何瑕疵,那挑選國家統治者與保衛者時,他們必然會當選。應在其生前賜予其榮耀,在其死後為其舉行盛大的葬禮,以及其餘紀念性活動。至於無法滿足上述條件的人,我們應將其摒棄在外。格勞孔,在統治者與保衛者的挑選與任命中,我們要以此作為總的方法,這便是我的觀點。不過,這其中自然不包含所有細節,隻是綱要而已。
格勞孔:我認同你的觀點,這就是我們應采取的方法。
蘇格拉底:從最全麵的意義上說,我們確實能把這些人稱為保衛者。他們警惕外麵的敵人和裏麵的朋友,讓敵人無法對城邦造成威脅,讓朋友不願對城邦造成威脅。而我們剛剛談到的那些保衛者,他們之中的青年都是統治者命令的執行者,我們以協助者或助理作為對他們的稱謂。你有什麽看法?
格勞孔:你說得很對。
蘇格拉底:我們前段時間剛剛談及,偶爾要說謊話。眼下,我們可能剛好要說這樣一個謊話,要是能說服統治者相信,就說服其相信,否則最低限度也要說服其餘城邦中的人相信。
格勞孔:什麽樣的謊話?
蘇格拉底:是腓尼基人的一個傳說,許久之前在很多地區都曾出現過,並不新鮮。我們認為這個出自詩人之口的傳說是真的。不過,事到如今,這種傳說已經失去了所有能讓人信服的力量,在人們中間消失了,以後也基本不會出現。
格勞孔:你好像非常抗拒直接說出這個傳說,這樣拐彎抹角。
蘇格拉底:我為什麽會這樣,等我說出來,你就明白了。
格勞孔:別害怕,現在就告訴我吧。
蘇格拉底:好,我告訴你,但我不確定我有沒有勇氣,能不能說清楚,可以先後說服統治者、戰士和其餘城邦中的人相信,盡管他們從我們這裏得到教育,得到培養,但他們全都像處在夢境中。他們被孕育成型的地方在地球內部,同樣是在地球內部,他們的兵器與裝備被打造而成。地球母親撫養他們長大,再將他們送到人間。他們務必要將自己的出生地視為母親與保姆,將其餘公民視為自己的同胞手足,要牢記自己的出生地,抵抗外敵,保衛當地的安全。
格勞孔:剛剛你猶猶豫豫不想直接說出這個謊話,個中原因我已經搞清楚了。
蘇格拉底:我有自己的原因,所以才會有這種表現。先來繼續這個傳說,不要理會別的了。在傳說中,我們會跟他們說,盡管大家在這座城邦中都是手足,但是在打造他們時,上天為部分人的身體摻入了金子,這些最尊貴的人便是統治者候選人。上天還為部分人的身體摻入了銀子,這些便是助手,也就是戰士。還有部分人,上天在其身體中摻入了鐵、銅,這些人便會成為農民和工匠。不過,因為人們彼此之間都是親戚,兒子本應是父親的同類,但父親是金子,兒子是銀子,父親是銀子,兒子是金子之類的情況也不可避免,變化多端。因此,好好保衛自己的子孫,密切關注子孫靈魂內部的金屬混雜狀況,是上天對統治者至關重要的命令。統治者斷然不會容忍心靈中摻雜了鐵、銅的子孫,應安排這些子孫跟農民、工匠為伍,這樣他們的才能方可與之匹配。統治者還應重用天分中居然存在金子或銀子的農民、工匠子孫,提拔其擔任保衛者或是助手。先前有這樣一道神諭:“國家將在銅與鐵的統治下衰亡。”要讓他們對這個傳說信以為真,你有什麽法子?
格勞孔:沒有,無論如何,我們都無法說服這代人對這個傳說信以為真。但我認為,其後代或是更遙遠的後代,終歸有人會相信這個傳說。
蘇格拉底:我明白,你是想說,就算是這樣,同樣能發揮很好的作用,讓他們更加愛自己的國家,更加愛彼此。我覺得,不妨通過口口相授的方式,讓這個傳說世代流傳!
接下來,我們就賜予這些大地的孩子武裝,並引領他們去見統治者,接受其統領。其後,安排他們找到城邦中最適合安營紮寨的地方,打擊內部的罪犯和外部的強敵。他們駐紮下來,舉行完必要的祭神儀式後,接下來是不是就要建造巢穴了?
格勞孔:沒錯。
蘇格拉底:這種巢穴是否需要冬暖夏涼?
格勞孔:這是自然的,因為你說的是他們的住所吧。
蘇格拉底:沒錯,我不是在說生意人的住所,而是戰士的軍營。
格勞孔:為何要將這二者區分開?
蘇格拉底:請聽我說,牧羊者心目中最恐怖、羞恥的事,是把協助他們控製羊群的牧羊犬喂養得好像野獸一樣,進攻、傷害自己保護的羊群,以滿足自己的放蕩、食欲或其餘需求。
格勞孔:這的確很恐怖。
蘇格拉底:那我們是否需要想方設法避免我們的助手在公民麵前表現出這種態度,避免這個友善的同盟依靠自身更為強大的力量,變身成為蠻橫的主人?
格勞孔:肯定需要。
蘇格拉底:若接受過真正良好的教育,那在這件事上,他們便擁有了最重要的保障,是這樣嗎?
格勞孔:他們已經接受了真正良好的教育!
蘇格拉底:我親愛的格勞孔,這點我們現在還無法確定,但我們剛剛說,若他們不光要對內部成員友善,還要對保衛對象友善,那他們就務必要接受正確的教育,無論這種教育是什麽樣的,這點我們能夠確定。
格勞孔:正是如此。
蘇格拉底:所有通情達理之人都將表示,為了讓他們放下心來,成為最佳保衛者,不至於被逼無奈,肆意傷害其餘公民,我們不僅要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教育,還一定要為他們提供住所以及其餘東西。
格勞孔:這種說法很正確,通情達理之人確實會這樣說。
蘇格拉底:那麽,若真要滿足我們的期待,將他們變為最佳保衛者,我們是不是應讓他們在生活、住所方麵,遵從以下方式,請思考一下。首先,他們之中的每個人都不能擁有半點兒私人財產,隻有生活必需品是例外。其次,他們之中的每個人都不應擁有房子或是倉庫,能讓人們隨心所欲地進進出出。他們的糧食由其餘公民根據他們的需求提供,每年的份額都是確定的,不會多或少,這是給智勇雙全、能上戰場的保衛者的酬勞。這些保衛者隻能像戰場上的戰士般,一起居住,一起用餐。談到金子和銀子,我們務必要跟他們說,世間的金子和銀子對他們可有可無,他們的心靈內部將一直珍藏著從神明那裏得到的聖潔的金子和銀子。由於心靈內部的金子和銀子十分聖潔,十分珍貴,世間的金子和銀子卻是很多罪惡的源頭,因此他們不應將這二者混合,讓前者被後者玷汙。保衛者是所有公民中唯一不能跟金子和銀子有半點兒關聯的人,連接觸都不被允許,他們不能待在放著金子和銀子的房間裏,不能佩戴金子和銀子製成的飾品,也不能用金子和銀子製成的杯子飲酒。通過這種方式,他們解救了自己,也解救了自己的國家。私人土地、房屋、錢財,會將他們從保衛者變成房子和土地的主人。如此一來,他們便發生了質變,先前是民眾的同盟,現在卻成了民眾的仇敵與殘暴的君主,與民眾相互仇恨。他們會密謀傷害民眾,民眾也會密謀推翻他們。終其一生,他們都無法擺脫惶恐。跟別國仇敵相比,更讓他們惶恐的是民眾,這將導致他們跟國家共同毀滅。
我們就以上述各項原因為依據,宣布向保衛者提供這種住所和其餘所有事物,並通過法律確定下來,你覺得怎麽樣?
格勞孔:非常好。